《Excel公式计算》教学设计
Excel公式教案(简明全面版)
Excel公式教案(简明全面版)一.公式概述1.定义:指由“=”、运算体和运算符在单元格中按特定顺序连接而成的运算表达式。
2.运算体:指能够参与运算的数据或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地址、函数等。
3.运算符:指使Excel自动执行特定运算的符号。
(1).算术运算符:+,—,*,/,%,^(脱字号:乘方)等(2).比较运算符:=,<>,>=,<=,>,<(注意区别写法)比较运算的结果是逻辑值TRUE(真)或FALSE(假)(3).文本运算符:&(与号:连接文本)(4).引用运算符A.联合运算符:(,)对多个不连续单元格进行引用。
例如:=sum(a1,b1,c1,d1),求a1,b1,c1,d1四个单元格的和。
B.区域运算符:(:)对单元格区域中的所有单元格进行引用。
例如:=sum(a1:d1) ,求a1, b1,c1,d1四个单元格的和.。
C.交叉运算符:(空格)引用两个单元格区域的交集。
例如:=sum(a1:c1 b1:d1),求的是b1,c1两个单元格的和。
二.创建公式1.创建公式(1).选择结果单元格;(2).以“=”开头,依次输入运算体和运算符;(3).敲回车或单击工具栏上的“√”;2.注意事项(1).输入公式时,一般在英文状态下输入;(2).结果单元格:用于存放公式显示结果的单元格;(3).引用单元格:公式中出现的被引用到的单元格;三.编辑公式1.修改公式(1).双击含公式的单元格(F2)(2).选中公式单元格,直接在编辑栏中修改2.删除公式(1).选中公式单元格/delete(2).选中公式单元格/编辑/清除/内容四.单元格的引用1.相对引用(1).相对地址:例A1,B2等(2).特点:当复制公式时,引用单元格的地址会随结果单元格位置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绝对引用(1).绝地地址:$列标$行号例$A$1,$B$2等(2).特点:当复制公式时,引用单元格的地址不会随结果单元格位置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方案
《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名称:《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适用年级:高中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EXCEL中常用的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教学内容:1.公式的基本概念a.讲解公式的定义和用途b.介绍EXCEL中的输入规则和操作技巧2.常用的数学公式和函数a.介绍基本的数学运算公式,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b.介绍常用的数学函数,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3.逻辑和条件公式a.介绍逻辑和条件公式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逻辑函数,如IF函数、AND函数、OR函数等4.文本函数a.介绍文本函数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文本函数,如LEFT函数、RIGHT函数、MID函数等5.日期和时间函数a.介绍日期和时间函数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日期和时间函数,如NOW函数、TODAY函数、YEAR函数等教学过程:1.概念讲解(15分钟)a.通过案例引入,讲解EXCEL中公式的概念和用途b.介绍EXCEL中的输入规则和操作技巧2.数学公式和函数的使用(30分钟)a.讲解基本的数学运算公式,并通过案例演示b.介绍常用的数学函数,并通过案例演示3.逻辑和条件公式的使用(30分钟)a.介绍逻辑和条件公式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逻辑函数,并通过案例演示4.文本函数的使用(30分钟)a.介绍文本函数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文本函数,并通过案例演示5.日期和时间函数的使用(30分钟)a.介绍日期和时间函数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日期和时间函数,并通过案例演示6.综合应用(15分钟)a.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实际问题并解决b.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应用公式和函数解决问题,并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学手段:1.讲述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2.示范法:通过案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公式和函数的实际应用场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Excel中使用公式》教学设计.doc
《Excel中使用公式》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备课人:寿光市文家一中袁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节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4册第4课《公式、运算符和函数》,是学生在完成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及工作表的调整和修饰的基础上,设置的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主要涉及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公式、运算符的使用。
(2)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看眼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Excel中公式的构成及输入2、掌握对单元格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3、理解Excel中的运算符4、学会利用Excel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堂教学中提供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白我展示、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在不断摸索中形成独立的操作能力,在白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计算机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整合。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公式的输入及设计难点:利用Excel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这样才能根据问题设计出止确的公式,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水平有差异,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照顾到各个层而的学生。
通过分纟I[协作,操作能力较薄弱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帮帮下,也能迅速掌握要领。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是操作性强,以技术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1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対这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应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别是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法、分层教学法。
《Excel中的数据计算——公式》教学设计方案
《Excel中的数据计算——公式》教学设计方案《《Excel中的数据计算——公式》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Excel中的数据计算——公式主题内容简介:该课程选自高一级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必修))课本的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教学内容来制作成微课来进行教学。
在本微课程中将引导学生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统计,指导学生为需要统计的数据编写公式,让计算机自动计算出数据,在本微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学习和动手尝试,让编写的公式能够自动计算出结果,并且能把编写的公式应用到其他的记录中,让所有的记录都能自动计算出结果,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为下课程的利用函数计算数据打出好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习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Excel中利用公式计算的操作步骤。
2) 知道编辑公式时应该用单元格名称代替单元格数据参与计算。
3) 知道单元格名称是用该单元格的所在列与所在行来表示。
4) 知道Excel中怎么复制公式。
5) 知道复制公式后,应该检验复制的公式是否正确。
2. 过程与方法1) 能够编辑公式计算出数据。
2) 能够利用填充柄复制出公式。
3) 懂得怎样检验复制的公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表格中总分成绩的计算,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高一级的学生喜欢新、奇、特的事物,接受能力也较强,但Excel中的数据统计比较单调、无趣,特别是利用公式计算数据,需要学生动脑编写公式才能让计算机自动计算出数据,因而一些学生不喜欢,产生抵触情绪。
对微课的认识:学生此前接触微课较少,对微课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方式了解不多,但大部分学生对微课的教学方式感兴趣,表示愿意通过自主学习微课来提高操作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微课的教学方式感兴趣,表示愿意通过自主学习微课来提高Excel编辑公式的操作技能技巧。
excel公式运算教案
excel公式运算教案利用编辑公式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分析,是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中《第六章数字奥运尽显风采》第二节内容。
该教材对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处理的教学内容只是安排了对“中国获得夏季奥运会奖牌统计表”计算的一个简单的例子。
其内容安排单一、简单,很难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系列内容进行教学,有意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学习了EXCEL简单的数据录入等操作,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认真结合学生学情,将教学内容设计成“竞赛”“闯关”形式,增强教学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通过演示、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本节教学内容。
掌握Excel公式的概念,输入方法以及公式的自动填充的应用、掌握Excel中创建公式的格式;学会利用EXCEL 中的公式计算功能,完成生活中有关数据的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互帮互助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学会融于集体,合作学习的态度。
掌握EXCEL中公式的定义、公式的输入、公式的编辑等操作。
公式的创建、公式的格式任务驱动法主动探究法讲解法,演示法,小组合作计算机教室、任务素材、大屏幕投影1课时新授课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的问题,比如学生成绩统计、文艺汇演的成绩、文明班级评选结果统计、奥运会的奖牌统计等等。
通常我们都是怎样来计算处理的呢?生:踊跃,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解决方法师:大屏幕展示任务素材中“中国获得夏季奥运会奖牌统计表”表格,请同学们用刚才说过的这些方法来计算一下我国的奖牌总数,限时三十秒,看哪位同学算出的最多。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得出结论:由此可以看出用传统的方法来计算是非常麻烦的,那么在EXCEL中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法呢?EXCEL是一款用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应用软件,实现统计与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在EXCEL中如何利用公式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使用公式计算教案
使用公式计算教案课题EXCEL中使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C. 创建和编辑公式、掌握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数据的计算。
B.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复杂计算。
A.掌握单元格地址的引用。
情感目标: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能力,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公正、准确地做好各种报表;不要弄虚作假,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创建和编辑公式、掌握利用公式计算数据难点:单元格地址引用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四、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网络、实操训练系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纪律。
2、学生检查电脑是否正常,并把本节课件、素材拷贝到教师机上。
二、复习旧课1.回忆打开Excel的两种方式2.单元格地址是什么,由什么组成?三、新课导入E xcel是一用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应用软件,实现统计与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计算,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如何在Excel中使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四、新课讲授(一)、基本概念1、公式定义公式是对工作表中数据进行计算的表达式,由数据、单元格地址、函数以及运算符等组成。
2、输入公式的格式格式1:<=>[<单元格应用><运算符>,<单元格应用><运算符>……]例:计算王小红的总成绩,在G3单元格输入“=C3+D3+E3+F3”学生成绩表EXCEL公式的以“=”开始第一步:选中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输入“=”;第二步:输入计算公式;第三步:按“Enter”键确定3、单元格地址的引用是指单元格中的数据被其他公式使用,该单元格地址称为引用地址。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怎么计算平均成绩。
在H3里面输入“=G3/4”4、自动填充句柄可以复制公式操作方法:将要填充的数据输入到第一个单元格中,将鼠标移动到该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光标变为实心加号“+”时,向下拖动鼠标。
《Excel中的公式》教案
Excel中的公式教案教学目标:掌握公式输入的格式与计算,计算机数学运算符的表示方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常规的Excel 数据计算,了解Excel中的几种常用函数教学重点:公式输入的格式与计算,计算机数学运算符的表示方式教学难点:公式输入的格式,Excel中的函数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Excel中工作表的美化,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Excel中数据计算的方法中公式计算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1.输入公式Excel是一用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应用软件,实现统计与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计算,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Excel中公式的输入。
步骤:(以求和为例,计算‘王小红’的总成绩)1)选定需存放总成绩的单元格(演示中指定一个单元格)2)输入公式3)回车确定2.输入公式的格式格式1:<=>[<单元格应用><运算符>,<单元格应用><运算符>……]例:计算王小红的总成绩,在G3单元格输入“=C3+D3+E3+F3”注意格式中“=”;单元格的引用要正确(计算机中的数学运算符)格式2:<=>[<函数表达式>]例:计算王小红的总成绩,在G3单元格输入“=SUM(C3:F2)”(Excel中函数的使用及函数参数的格式)当然也可以在单元格中直接利用公式将数据累加得到结果,但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缺陷?(从属单元格的概念)3.计算机中的数学运算符4.利用公式计算有简明的优点,但对于单元格过多的情况在处理上较繁琐,Excel提供了函数输入的计算方法。
主要的函数有:SUM,AVERAGE,COUNT,MAX,MIN等。
(函数内容为下节课重点)5.从属单元格含有公式的单元格称为从属单元格。
从属单元格是Excel单元格中的重要概念,它的主要特点是只要被公式引用的单元格中的数发生修改,从属单元格中的数也将自动跟着改变。
Excel公式计算教案
课题:Excel公式计算一、导入环节: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以及数据的输入。
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Excel的重难点,我们要来学习Excel中数据的计算以及常用函数的学习,跟以前小学学习数学计算一样,我们先来认识运算符,再开始学习简单的计算。
二、学习新知:1.Excel2010数据计算的认识公式语法=数据对象+运算符这里数据对象可以是常量、单元格、单元格区域,而运算符也有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引用运算符,下面我们将具体的来认识各个运算符及其用法。
注意:等号一定不能省略,如果省略掉等号计算机则无法判断进行的是运算,只会将输入的公示当字符串处理。
2.Excel2010中运算符的认识1)算术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是一致的,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中乘和除的运算符号与平时我们学习和接触的有一些不一样,但是用法都是一致的。
例如:如果要计算三乘以二直接在单元格中输入:=3*2回车即可。
2)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我们也是比较熟悉的,主要是用来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后一个不等于符号的书写。
比较运算符的计算结果是一个逻辑值,即:true或false。
3)文本运算符文本运算符以前没有接触过,它的作用是将两个文本值连接或串联起来产生一个连续的文本值。
例如:“Love”&“China”代表的就是将LOVE与China 两个字符串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结果为:LOVEChina,字符串一定要用引号引起来。
注意:文本运算符除了连接字符外还可以连接数字。
4)引用运算符引用运算符可以将单元格区域合并计算,它包括冒号,逗号和空格。
其中冒号是基础,它代表引用两个单元格之间的区域。
3.Excel2010中单元格的引用1)相对引用:是指当把一个含有单元格地址的公式填充到一个新的位置或者用一个公式填入一个区域时,公式中的单元格地址会随着改变。
2)绝对引用:是指在把公式复制或填入到新位置时,使其中的单元格地址保持不变。
Excel的公式-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Excel的公式-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用Excel制作“公式”计算器情景导入:21世纪最迫切的需要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繁重,重复机械的数学练习是在扼杀我们的创作力和想象力。
学习中有时我们可以偷偷懒。
天老师就要教大家制作一款“偷懒神器”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哦!出示课题“用Excel制作‘公式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出示制作好的“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器”通过演示输入长宽高或边长就能自动计算出表面积体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想不想学啊”生:“想”那么接下来就告知学生制作公式计算器要注意的事项:1、公式输入必须以“=”开头2、用“*”表示乘,用“/”表示除,用“^”表示乘方。
3、公式没有大小括号之分,一律用圆括号,圆括号可以有多层。
4、公式计算规则遵循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括号优先。
5、公式中可以输入数值、运算符号、函数、单元格地址。
6、输入完毕按回车键,或按编辑栏中的“确认”按钮后,在输入的单元格中显示计算的结果。
二、先来制作一个简单一点的公式计算器“加减乘除计算器”1、制作好微课,演示制作“加减乘除计算器”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器”的过程。
2、把微课发送给学生电脑,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学习,把“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器”制作完成。
3、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
三、我们一起来制作1、先场演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计算器”的制作2、然后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完成“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器”的制作。
学生可小组讨论完成。
3、学生代表演示小组成果四、总结。
人类的发明创造的原始冲动很多都是源于“偷懒”。
但是实现这些发明创造的过程必须“认真”、严谨”和“百折不挠”,就像我们今天制作“小小偷懒神器”的过程一样。
初中excel公式 教案
初中excel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在Excel表格中输入和编辑数据。
2. 让学生了解Excel中的常用公式,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操作(1)打开和关闭Excel。
(2)新建和保存Excel文件。
(3)插入、删除和调整行、列。
(4)输入和编辑数据。
2. Excel常用公式(1)求和公式:SUM(范围)(2)平均值公式:AVERAGE(范围)(3)最大值和最小值公式:MAX(范围)、MIN(范围)(4)乘法公式:PRODUCT(范围)(5)除法公式:QUOTIENT(范围)(6)保留小数位数公式:ROUND(数值,小数位数)(7)文本连接公式:&3. 实际操作练习(1)利用Excel公式计算班级成绩排名。
(2)利用Excel公式计算购物时的折扣金额。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班级成绩排名、购物折扣计算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Excel进行计算。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Excel公式。
2. 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1)演示如何打开和关闭Excel。
(2)演示如何新建和保存Excel文件。
(3)演示如何插入、删除和调整行、列。
(4)演示如何输入和编辑数据。
3. 讲解Excel常用公式(1)讲解求和公式:SUM(范围)。
示例:假设有一个数据范围为A1:A5,要计算这个范围内所有数据的和,可以在B1单元格输入公式“=SUM(A1:A5)”。
(2)讲解平均值公式:AVERAGE(范围)。
示例:假设有一个数据范围为A1:A5,要计算这个范围内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在B1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A1:A5)”。
(3)讲解最大值和最小值公式:MAX(范围)、MIN(范围)。
示例:假设有一个数据范围为A1:A5,要计算这个范围内所有数据的最大值,可以在B1单元格输入公式“=MAX(A1:A5)”;要计算最小值,可以在B1单元格输入公式“=MIN (A1:A5)”。
Excel公式计算——函数教案
课题:Excel公式计算——函数一、导入环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式的用法,学习了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几个简单函数,这里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具体用法。
回顾完成之后大家想一想上学期期末考试完成之后班上有没有对你们的成绩进行一个排序呢?这个是怎么完成的呢?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来学习Excel中剩下的几个函数。
二、学习新知: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平时是不是经常要统计成绩9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个,6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个,这个要怎么做呢?一个一个去数吗?这里我们先来学习计数函数,学习之后你们就会发现这个统计起来非常的便捷。
1.计数COUNT计数函数:COUNT(value1, value2, …)表示计算包含数字的单元格以及参数列表中数字的个数。
注意:计算的是包含数字的单元格的数量,非数字的不计算在内。
COUNTIF单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range, criteria)表示计算包含数字且满足条件的单元格的数量,也通过一个实例来理解。
2.四舍五入ROUND四舍五入函数:ROUND(number,num_eigits)第一个参数表示四舍五入的数字,后一个参数代表保留的位数。
例如ROUND(3.14159,2)结果为3.14。
3.条件函数IF条件函数:IF(logical_tesr,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即IF(条件表达式,满足条件返回的值,不满足条件返回的值)。
下面看一个具体实例:注意:条件函数,在利用公式直接计算的时候只能写一个条件,但是在实际运用时往往不止一个条件,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学会如何自己去写函数,写的时候就可以添加多个条件。
4.排位函数RANK排位函数:RANK(number, ref, order) 即RANK(排序的值,排序范围,0:降序,1:升序)。
注意排位函数有RANK.EQ和RANKAVG的一个区别,主要体现在分数一样时返回的名次不同。
RANK/RANK.EQ:对于数值相等的情况,返回其最高排名。
excel的公式计算教案
渗透目标:(两纲及心理目标)
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⑵计算机学习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⑶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新知识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B类
1、知道数据筛选的基本方法;
2、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数据表基本框架的搭建并制作图表。
课型:练习课
教学重点:利用公式“车费=起步价+(实际公里数-起步公里数)*每公里单价”计算车费
请大家跟着老师大声朗读本题要学生说出计算公式教师板书写下公式学生齐声狼途试题项目背景以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以严谨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试题环境有助于理解试题内容精读题目要求有目求同时思考这道题要我做什么
执教教师:薛××执教时间:2012年11月
普通目标
特殊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利用公式法计算车费的方法;
教学难点:公式计算法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统计图表类型的选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导
教师:老师昨天下班打车去了南京路步行街吃饭,8公里距离,请大家帮老师算算打车费用多少钱?
上海出租车计价方式:3公里内为起步费14元,超过3公里后按每公里2.4元计算
车费=起步价+(实际公里数-起步公里数)*每公里单价
其中,实际公里数为自变量,对应单元格
3、请同学们根据素材尝试输入数据并运算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素材的筛选。
提示学生利用黑板上的计算公式。
总结:本题我们可以运用公式法计算一次出车的车费,剩余车费可以通过复制数据的方式进行填充
三、设计图表
朗读பைடு நூலகம்题的设计及制作要求,思考选择的图表类型。
据自己制作的数据表,完成图表的设计。
EXCEL公式函数计算教学设计
EXCEL公式函数计算教学设计Excel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办公和教学管理的电子表格软件,它强大的公式函数功能可以极大地简化数据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Excel公式函数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计算和设计,如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学生评价得分的汇总、课程设计的排课计算等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Excel公式函数,并基于教学设计的场景,提供具体的应用示例。
一、SUM函数:求和函数SUM函数是Excel中最常用的公式函数之一,它可以用于求取一定范围内的数字之和。
比如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常需要计算学生的总分或考试科目的总分,这时可以使用SUM函数来快速求和。
示例1:计算学生的总分假设我们有一份学生的考试成绩单,其中A列为学生的姓名,B、C、D列为三个科目的成绩。
我们需要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
可以在E列输入以下公式:E2=SUM(B2:D2)将公式应用到其余单元格,即可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
二、AVERAGE函数:平均值函数AVERAGE函数可以用于求取一定范围内数字的平均值。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AVERAGE函数来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或者求取一些教学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
示例2: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D列为三个科目的成绩。
我们需要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可以在E列输入以下公式:E2=AVERAGE(B2:D2)将公式应用到其余单元格,即可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三、IF函数:条件函数IF函数可以根据逻辑条件判断结果,从而灵活地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IF函数来进行判断和筛选,如筛选优秀学生、判断学生成绩等级等。
示例3:判断学生成绩等级假设我们有一份学生的考试成绩单,其中A列为学生的姓名,B列为科目的成绩。
我们需要判断每个学生的成绩等级。
可以在C列输入以下公式:C2=IF(B2>=90,"优秀",IF(B2>=80,"良好",IF(B2>=70,"中等","不及格")))将公式应用到其余单元格,即可根据学生的成绩判断出等级。
《EXCEL公式》教学设计
《Excel公式》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认识电子表格中一些常用的函数,学会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会格式化表格。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二)课题分析本节课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Windows环境)》中《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的内容。
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
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重点:Sum、Average、Max、Min、Countif等函数的使用难点:如何按成绩来排名次(三)教学策略分析1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一般计算机水平的能力,能熟练打开和保存Excel工作簿文件,对Excel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于数据填充有了较充分的认识,有对数据排序的能力,具有格式化电子表格的能力。
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计算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有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
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新的Excel知识。
《excel公式与函数计算》教学设计
《Excel公式与函数计算》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Excel公式与函数计算二、课的类型:新授课三、授课学时:2学时(90分钟)四、授课班级:五、上课地点:六、教材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内容是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第七章第五节“使用公式与函数计算”的内容。
教学对象是商务班中专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和对工作表进行简单的编辑。
学生刚结束了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使用对成绩的相关统计作为任务主题能提起学生浓烈的兴趣。
七、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学习公式的使用方法,正确的运算规则以及基本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函数sum()、求最大值函数max(),以完成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
在Excel中,所有的计算都是靠公式来完成的,所以只有很好的掌握本节内容才可以较好的运用Excel这个工具解决工作中常用的数学运算问题。
八、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公式的使用,公式的复制难点:公式的使用相应对策:学生利用课本自主学习公式的使用,通过任务、讨论、观察、学生操作演示、老师总结,让学生学会公式的使用方法。
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单算式。
2、自动求和。
3、函数使用。
4、公式复制。
能力目标:合理的使用公式,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优越性,了解计算机在解决问题时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十、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本节课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相关基础概念和基本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任务一,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算式、自动求和、函数这三种基本公式的输入与编辑的方法。
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老师总结方法,并提出为什么在公式中引用的是单元格的地址而不是具体数字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而引出任务二。
任务二,让学生学会公式复制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公式中单元格地址的相对变化。
《Excel公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课前师生 作好准备 工作
导
我们前面学习了 EXCEL 自动求和以及用函数计算,但它们 对 EXCEL 在工作,生活的具体实践中的计算有很大的局限性, 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给
入
也就是说有很多的应用是没法用自动求和与套用现成的函数来 出的表格,明白什么 完成,那么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的公式来计算,公式计算的最 情况下需要自己编写
课
本的数学运算,算术运算符为: +-* / % ^
3 分钟
二、输入公式的操作
输入公式的步骤:
选定单元格→键入=(等号)→输入公式(如果公式中要引用 某单元格的数据,既可用鼠标点击该单元格,也可用手动方法
键入该单元格)→按回车键自动进行计算并显示结果。
老师:同学们上次实习是在哪个幼儿园见习的呀?
学生:在 XXX 幼儿园。
本教学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 章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中的内容,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 体化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Excel 表格的制作与修饰、 自动求和、常用函数的使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公式 的编写,为今后复杂公式与函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幼师学生对于电脑有一定的了解,前面已学了 Windows、word 软件。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一些练习时已经展现出一些 富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作品。但同时由于他们无须承受高考的压 力,一些学生颓废迷茫,懒于动手。所以要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 充分发掘有鲜明个性的,活跃思维的,来进行亲身的实践体验, 以此来带动那些学困生,引导他们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解 大班
12
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完成操作。
3200
小组代表演示任务完 12 分钟
成情况,老师进行点
《Excel公式计算》教学设计
《E x c e l公式计算》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的简单运算王西中学许贺琼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Excel中的相关概念,并能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编辑,对于填充柄、单元格地址等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教师的引导启发为主。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软件,但是作为Office办系统成员之一的Excel,学生有了Word的操作基础,应该能够轻松的掌握相关的操作,也会通过迁移的操作完成。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公式的作用、掌握常见算术运算符的表示2、熟练掌握公式的编辑,并利用公式进行计算3、掌握用函数法求和、平均值等简单运算4、运用公式和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Excel数值计算的强大优势,通过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公式的编辑、常用函数的应用难点:用公式计算实际问题三、教法设计:通过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Excel中数据计算的方法,掌握用计算处理数据的地般过程。
四、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软件:Excel2003五、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任务驱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并能过小组合作完成。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实践,一个个任务迎刃而解。
在课堂中学生处于动脑、动手、交流的状态,学习氛围体现出了和谐高效。
用公式计算教学设计 excel公式计算
excel公式计算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9课用公式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excel数据统计的第一课,也是excel中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
学生已有的认知是数学公式,得到一个统计用的公式并不难,而对于Excel中的公式,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尤其是公式的使用规则,往往由于理解不清而造成操作的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从概念上理解excel公式及其操作要点,一是以“=”开头,二是计算时要使用单元格地址。
掌握了这两点之后,再通过实际的运用,体会公式的自动填充带来的高效率,以及利用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可随着源数据的变化而自动地进行重新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 理解什么是Excel中的公式,掌握excel公式的使用方法; 2. 能够在excel中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知道公式的自动填充功能,掌握公式自动填充的操作方法;过程方法:通过探索、尝试、比较,了解在excel中用公式计算的优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excel公式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excel公式的数据统计功能,感悟健康的生活需要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Excel中公式的编写及公式正确性的判断。
在excel中用公式计算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 excel 公式的特点:源数据变化时,公式值随之自动更新。
公式自动填充功能中单元格地址的引用 [教学流程] 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一、情境导入,认识公式教师活动 1.情境导入以健康为话题引入BMI (身体质量指数)的计算引导学生对照青少年BMI参照表,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 2. 认识公式 Excel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可以用公式来计算提出问题:什么是公式?如何使用公式?引导学生自学并提出要求出示操作步骤学生活动计算自己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对照参照表,了解自已的健康与营养情况用公式计算BMI指数 1.看书P35,用公式来计算 2.学生演示操作步骤、讲解操作要点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揭示主题为引出公式做准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并反馈交流学习结果,培养自学能力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二、初步探究,使用公式教师活动 ? 均衡饮食 1.初步练习营养与一日三餐关系密切,如何安排一日三餐?出示练习一:中学生日摄入热量建议表,计算出三餐摄入热量所占百分比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学生操作时个别指导反馈交流师生讨论:从调查表中看出如何安排一日三餐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从求和中验证,利用状态栏上的“一眼看到计算结果”的显示来校验结果。
excel公式计算公开课教案
excel公式计算公开课教案教案概要:本节课主要介绍Excel公式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基本数学运算符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其次,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Excel内置函数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如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最后,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来应对数据的变化。
教案计划:1. 引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Excel是什么,以及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 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认为学习Excel公式很重要?2. 基本数学运算符(10分钟)- 介绍Excel中的基本数学运算符(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演示如何在单元格中使用这些运算符进行简单数学计算,并解释每个运算符的作用。
- 练习:提供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要求学生用Excel公式来求解。
3. 使用内置函数(15分钟)- 介绍Excel提供的一些常用内置函数,如SUM、AVERAGE、MAX、MIN 等。
-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函数来对数据进行求和、求平均值、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计算。
- 练习:提供一些数据集,要求学生使用相应的内置函数来进行相关计算。
4. 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15分钟)- 解释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在Excel公式中的作用。
- 演示如何使用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来应对数据的变化,以及如何使用$符号来表示绝对引用。
- 练习:提供一些需要使用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计算问题,要求学生完成计算并解释所使用的引用方式。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多加练习以提高对Excel公式的熟练程度。
- 提供一些延伸阅读或实践的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应用Excel公式。
教学反馈与评价:- 在练习环节,通过给予学生实时反馈,鼓励他们尝试并纠正错误,以加强对Excel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 在课后,可以进行简单测验或提供一些作业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设计03
《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设计03《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设计03教学设计题目:《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内容:EXCEL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EXCEL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用的EXCEL公式的使用方法;3.熟练运用常用的EXCEL函数实现数据处理;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公式的输入方法及常用函数的使用;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讲师准备好PPT和投影设备;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电脑,并提前安装好EXCEL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课题,介绍EXCEL公式与函数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引导学生回顾上次课讲到的EXCEL基本操作。
二、讲解公式的输入方法(10分钟)1.引导学生体验通过键入数学公式计算结果;2.通过例子讲解公式的输入方法,如加减乘除运算;3.强调公式的书写规范和常用的运算符,如“+”、“-”、“*”、“/”。
三、常用函数的介绍和应用(20分钟)1.讲解SUM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2.讲解COUNT函数的使用,如计数、计算非空单元格个数等;3.讲解IF函数的使用,如条件判断、筛选数据等;4.讲解VLOOKUP函数的使用,如跨多个单元格查找数据等。
四、综合案例演练(30分钟)1.提供一个含有学生姓名、数学成绩、英语成绩、总成绩的表格;2.演示如何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每个学生总成绩并排名;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出其他有用的公式和函数;4.学生自行练习并完成课堂作业。
五、梳理知识点(10分钟)1.梳理本节课学到的公式和函数知识点;2.引导学生总结公式和函数的输入方法和常用函数的使用场景;3.强调学生对公式和函数的运用灵活性和实用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指定表格的数据;2.提醒学生熟练掌握公式和函数的输入方法和常用函数的使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的简单运算
王西中学许贺琼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Excel中的相关概念,并能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编辑,对于填充柄、单元格地址等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教师的引导启发为主。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软件,但是作为Office办系统成员之一的Excel,学生有了Word的操作基础,应该能够轻松的掌握相关的操作,也会通过迁移的操作完成。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公式的作用、掌握常见算术运算符的表示
2、熟练掌握公式的编辑,并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3、掌握用函数法求和、平均值等简单运算
4、运用公式和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Excel数值计算的强大优势,通过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式的编辑、常用函数的应用
难点:用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三、教法设计:
通过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Excel中数据计算的方法,掌握用计算处理数据的地般过程。
四、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软件:Excel2003 五、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任务驱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并能过小组合作完成。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实践,一个个任务迎刃而解。
在课堂中学生处于动脑、动手、交流的状态,学习氛围体现出了和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