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Fowlpo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食道和喉裂黏膜上的痘疹
口腔上额裂前方黏膜上有痘疹,中央破溃出血 结痂
气管黏膜上的痘斑
咽喉部粘膜和食道粘膜样物的附着
气管黏膜上的痘斑
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但以
雏鸡和中雏最常发病,雏鸡死亡多。
传播途径
通过病禽与健康家禽的直接接触而发生,脱落和
碎散的痘痂是禽痘病毒散播的主要形式;
禽痘的传播一般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

蚊子和体表的寄生虫都可以传染。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中都能发生,秋冬两季最易流行,
一般在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在冬季 则以粘膜型(白喉型)鸡痘为多;
病原(Pathogeny)
禽痘病毒属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抵抗力: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易 感 性: 传播途径: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Symptom)
鸡痘的潜伏期约4~50d,根据病鸡的症状和
病变,可以分为
皮肤型 粘膜型 混合型 败血症。
病理变化(Pathology)
皮肤型
痂皮可以存留3至4周之久,以后逐渐脱落
,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
严重病鸡中,尤以幼雏表现出精神萎靡、食
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
产蛋鸡则产蛋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停产。
粘膜型(白喉型)
在口腔、咽喉和眼等粘膜表面,气管粘膜出
现痘斑。
初为鼻炎症状,2至3d后先在粘膜上生成一
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出于粘膜表面,以 后小结节逐渐增大、融合,形成一层黄白色 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
败血型
表现为内脏器官萎缩,肠粘膜脱落,若继发引
起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病毒感染,则可见腺胃 肿大,肌胃角质膜糜烂、增厚。
包涵体
眼睑周围皮肤肿胀、脱毛。
鸡冠痘疹
鸡冠痘疹,后期痘庖疱坏死,溃烂结痂
鸡冠痘疹坏死变黑
颜面和眼睑上的痘疹
冠、耳垂、肉髯和眼睑皮肤上生长淡黄色隆起的痘疹
鸡皮肤痘疹
胸部皮肤上的痘疹
上皮增生,形成结节;
结节起初表现湿润,后变为干燥,外观呈圆形或
不规则形,皮肤变得粗糙,呈灰色或暗棕色;
结节干燥前切开切面出血、湿润,结节结痂后易
脱落,出现瘢痕。
粘膜型
在口腔、鼻、咽、喉、眼或气管粘膜上。粘膜
表面稍微隆起白色结节,以后迅速增大,并常 融合而成黄色、奶酪样坏死的伪白喉或白喉样 膜,将其剥去可见出血糜烂,炎症蔓延可引起 眶下窦肿胀和食管发炎。
某些不良环境因素,如拥挤、通风不良、阴暗、
潮湿、体外寄生虫、啄癖或外伤、饲养管理不良 、维生素缺乏等,可使禽痘加速发生或病情加重 。
皮肤型
在身体无或毛稀少的部分,特别是在鸡冠、
肉髯、眼睑和喙角,亦可出现于泄殖腔的周 围、翼下、腹部及腿等处,产生一种灰白色 的小结节,继而成为带红色的小丘疹,很快 增大如绿豆大痘疹,呈黄色或灰黄色,凹凸 不平,呈干硬结节;有时和邻近的痘疹互相 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状 结节,突出皮肤表面。
家畜传染病学 Lem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禽痘(Fowl pox)
禽痘(Fowl pox)
是由禽痘病毒(avipox virus)引起的家禽和鸟
类(鸡、火鸡、鸽等)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 病。
该病传播较慢,以体表无羽毛部位出现散在的
、结节状的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皮肤型) ,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的 纤维素性坏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两者皆 有的称为混合型。
细胞培养物上生长繁殖。
抵抗力
痘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相当强,特别是对干燥的
耐受力,上皮细胞屑和痘结节中的病毒可抗干燥 数年之久,阳光照射数周仍可保持活力。
对热和消毒剂的抵抗力差。
易感性
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鸽有时也可发生,
鸭、鹅的易感性低;
许多鸟类,如金丝雀、麻雀、鸽、鹌鹑、
野鸡、松鸡和一些野鸟都有易感性;
毒剂如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用镊子小心 剥离痘痂,然后在伤口处涂上碘酊、龙胆紫或 石炭酸凡士林。
口腔、咽喉黏膜上的病灶,可用镊子将假膜轻
轻剥离,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碘甘油涂 擦口腔。
形态特征
禽痘病毒是一种比较大的DNA病毒,呈砖形或
长方形,大小平均为258nm×354nm。
在患部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和感染鸡胚的绒毛
皮肤型 黏膜型 败血型
诊断 (Diagnosis)
根据发病情况,病鸡的冠、肉髯和其它无毛
部分的结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的白喉 样假膜就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则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皮肤型鸡痘易与微生素缺乏相混淆,生物素缺乏
时,因皮肤出血而形成痘痂,其结痂小,而鸡痘 结痂较大。
粘膜型鸡痘易与传染性鼻炎相混淆,传染性鼻炎
时上下眼睑肿胀明显,粘膜型鸡痘时上下眼睑多 粘合在一起,眼肿胀明显。
防制(Prevention)
鸡痘的预防,除了加强鸡群的卫生、管理等一般
性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目前使用的是鸡痘鹌鹑化弱毒苗。2~
3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4~5个月。
wk.baidu.com 治疗(Therapy)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皮肤上的痘痂可用消
尿囊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形成包涵体,包涵体 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病毒粒子,即原生小体(又 称Borrel小体)。
生物学特性
鸡痘病毒具有吸附红细胞的性质,细胞培养物内
的病毒增殖可用红细胞吸附试验测出。
培养特性
禽痘病毒可在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增殖,也可用
鸭胚、火鸡胚或其他种类的禽胚进行增殖;
禽痘V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和鸭胚成纤维
粘膜型(白喉型)
如果用镊子撕去假膜,则露出红色的溃疡面;随
着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 和咽喉部位,使病鸡尤以幼雏鸡呼吸和吞咽障碍 。
败血型
发病鸡群中,个别鸡无明显的痘疹,只是表现
为下痢、消瘦、精神沉郁,逐渐衰竭而死,病 禽有时也表现为急性死亡。
皮肤型
鸡痘的特征性病变是局灶性表皮和其下层的毛囊
History
传说在史前就存在此病。 100年前,Marx与Sticker认为该病是由滤过性因
子所引起的。随后,发现V可引起皮肤发痘疹, 也作用于黏膜,并引起病变(Carnwarth, 1908 )。
Woodruff和Goodpsture(1929,1930)证实包
涵体(Bollinger氏体)中的病毒粒子为该病的病 原体-鸡痘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