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认识新朋友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认识新朋友教案1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认识新朋友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5aa4a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c.png)
板书设计
①计算机基本组成与功能
-显示器:展示信息
-主机:存储和计算
-键盘:输入信息
-鼠标:操作界面
②鼠标基本操作
-单击:选中对象
-双击:打开程序
-拖拽:移动或选择多个对象
③计算机桌面与窗口操作
-桌面图标:快速访问程序和文件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分析、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信息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高了信息安全意识。
4.创新与实践:
1.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可以做好笔记,整理关键知识点。
2.观看视频时,注意跟随操作演示,动手实践,加深记忆。
3.遇到问题时,及时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教师在课后拓展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桌面图标的作用;
-图标的打开与关闭。
4.掌握基本的窗口操作;
-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
-窗口的移动和调整大小。
5.学习简单的计算机安全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认识;
-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信息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根据评价与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课后拓展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新朋友(初步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新朋友(初步认识计算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c4a6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9.png)
小学信息技术第1课《认识新朋友(初步认识计算机)》教案年级:一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清华版(2012)【教材分析】《认识新朋友(初步认识计算机)》作为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的第1课,其教材分析需要从多个维度展开,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首先,从课程目标来看,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硬件设备的名称和用途。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正确开关机,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如移动、单击等。
此外,课程还强调了学生应该遵守的机房规范,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信息技术学习。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外观。
同时,通过具体的操作示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他们了解计算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方法上,教材提倡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解,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计算机的魅力和乐趣;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后,在评价方面,教材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结果性评价则侧重于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通过综合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
2. 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如移动、单击、双击等。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认识和鼠标的基本操作。
《认识新朋友》教案
![《认识新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cfa0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8.png)
《认识新朋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对应章节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新朋友的意义、礼貌用语、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与新朋友交流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认识新朋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主动结交新朋友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礼貌用语,学会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提高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重点:认识新朋友的意义、礼貌用语、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交流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挂图、名言警句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引发学生对认识新朋友的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认识新朋友重要吗?为什么?”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教师讲解认识新朋友的意义,引导学生重视结交新朋友。
(2)学习礼貌用语,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3)学习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4)讲解与新朋友交流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环境。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创设一个认识新朋友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介绍自己,体验交流过程。
4. 例题讲解(5分钟)(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新朋友的意义2. 礼貌用语3. 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4. 交流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2)与新同学交流时,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2. 答案:(1)示例:大家好,我叫,今年10岁。
我喜欢打篮球、画画,还喜欢看科幻小说。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新朋友教案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新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1c1b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2.png)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新朋友教案(2)在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必须要认识新朋友,这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交际圈,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学习更多的知识。
因此,认识新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新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1.活动简介主题:认识新朋友目标:学生们可以主动了解同学,积极融入集体,拓宽交际圈。
时间:两个课时地点:教室或户外适用对象:一年级学生2.活动流程第一步:认知和讲解老师将引导学生探讨认识新朋友的重要性。
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简单和直观,老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
第二步:分组活动在这个步骤中,老师将设计一系列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了解同学。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1)同学自我介绍:每个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班级和一些爱好或特长。
2)手牵手,认识新朋友:学生之间两两搭档,互相扯起手臂,遵循指令走路,还可以在走路中互相交流,了解对方。
3)小小外交官:学生们将被分成几组,每组有一个代表轮流会见其他组的代表,一开始并不了解对方,则要主动提问,询问代表的名字、年龄、爱好、家庭等信息,完成之后回到自己的小组并告诉他们所了解的信息。
第三步:总结和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老师会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长处和不足。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们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启示,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等。
3. 教学目标经过这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完成以下任务:1)了解认识新朋友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倾听及主动提问。
3)通过合作识别自己的特长和困难。
4)拓宽交际圈,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5)增强对同伴的理解和尊重,积极融入集体。
4. 教学策略1)调动学生活跃气氛,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达到学习目的。
2)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3)表扬学生的表现,帮助其自我肯定和自信。
4)引导学生参与,鼓励积极性,带领学生认真思考问题。
认识新朋友(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认识新朋友(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fa2f5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8.png)
认识新朋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数字新朋友“0”到“9”。
能够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字。
初步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数量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和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新朋友(数字)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数字“0”到“9”,并能准确认读。
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数量意义。
教学难点数字“6”“9”的区分以及数字“0”的含义理解。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来了一群新朋友,它们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见面呢!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呀?生:想!认识数字“0”到“9”(1)依次出示数字卡片“0”到“9”,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读。
师: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新朋友,它长得像个鸡蛋,它是谁呢?(出示数字“0”)生:0。
师:非常棒!那这个呢?(出示数字“1”)像一根小棒。
生:1。
按照这样的方式依次介绍数字“2”到“9”。
(2)区分易混淆的数字。
师:同学们,这里有两个数字长得很像,你们能找出来吗?生:6 和9。
师:对啦!那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大家仔细观察一下。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6”和“9”的形状特点,总结区分方法。
(3)理解数字“0”的含义。
师:同学们,数字“0”表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里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三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什么都没有。
没有苹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数字游戏(1)数字蹲游戏。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数字。
老师喊出一个数字,代表这个数字的小组全体成员蹲下并喊出该数字,然后再随机点另一个数字,以此类推。
例如:老师喊“3”,代表数字“3”的小组蹲下并喊“3”。
认识新朋友 教案 一年级心理健康上册 (深圳版)
![认识新朋友 教案 一年级心理健康上册 (深圳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5d753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c.png)
一年级《认识新朋友》教学背景:幼儿园升小学,会发现有些小朋友出现适应问题,不会用合适的方式与比人交朋友,体会到被拒绝后不舒服的情绪感受。
这个心理微课是让小朋友学会在肢体和语言上,做一些什么,说一些什么,可以让自己顺利地交到新朋友。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新朋友的技巧与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认识新朋友的技巧与方法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认识新朋友的技巧与方法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1.认识新朋友的技巧与方法;2.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认识新朋友的技巧与方法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3.从幼儿园过渡小学,更好的适应小学学校生活。
教学流程:小朋友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新朋友”。
如果你想要交到新朋友,你会怎么做呢?你觉得认识新朋友最困难的是什么呢?我们这节心理微课来学一学让自己认识新朋友的好方法。
一.握手游戏认识新朋友,首先要学会主动向对方介绍自己,告诉对方你的名字叫什么,然后认真听对方向你介绍他的名字叫什么。
屏幕前的小朋友,我们现在试着做一下自我介绍吧,你可以试着练习这样说:你好,我叫,请问你的名字叫什么?来试一试吧!恩,小朋友说的真棒!接下来,接下来屏幕前的小朋友可以试着和父母或者家里的亲人朋友玩一个“握手游戏”:就是伸出你的右手和对方握握手,并且按照刚才介绍自己的句式,互相向对方介绍自己,现在开始吧!现在你已经很棒了,相信等小朋友来到学校班级里,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与班级里的同学有礼貌的握握手,互相介绍自己,看看到时候你能记住几个新朋友的名字!可以与父母分享。
那么在认识新朋友时,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呢?二.绘本故事《我想和你交朋友》有的同学觉得好害羞啊,最难的是不知如何让与新朋友主动开口说话。
现在我们来一起看一个小故事《我想和你交朋友》,故事中小团子在学校里面发现一个很棒的小朋友叫小桃子,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她决定主动去和小桃子交朋友,她可以做到吗?绘画课上,小桃画了一棵糖果树。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5fba6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d.png)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认识新朋友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
2.了解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用途3.能对照实物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
3.能找到显示器和主机的开关4.认识不同的电脑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教学难点:能对照实物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课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到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出示电脑图,新朋友的名字叫电脑,它的本领很大,大家想认识它吗?二、教学新课(一)数一数(了解电脑的组成部分)想和电脑做朋友,我们就要先认识它,观察身边电脑,先数一数,你身边的电脑由几个部分组成?再用手摸一摸,它们是硬的还是软的?它们像什么?刚才小朋友们说真好,电脑由4个部分组成,有的小朋友说像电视机,有的小朋友说是像箱子,还有的小朋友说像小老鼠……电脑的4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一台电脑一般都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1.这个像电视机一样的就是显示器吧!它有什么用途?显示器的屏幕真奇妙,能让我们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
你能行:找到表现器的开关,按一下,并仔细观察。
2.这主机箱有啥用途?主机是电脑的“脑袋”,电脑要工作少不了它。
3.怎么才能让电脑听我的命令?(鼠标)你可别小看它!它是电脑的指挥员之一,用它可以命令电脑工作。
4.这个有良多按键的东西是键盘!对,它是电脑的另一个指挥员。
(二)说一说请同学看什物说表现器、主机、键盘、鼠标的称号(三)看一看出示各种电脑图片:台式电脑、条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这些电脑的虽然长相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电脑。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电脑,还了解了它各部分的名字,以后我们就要和新朋友一起研究了,以是大家一定要爱护它。
教后感:一年级第一节电脑课,我安排了认识新朋友来介绍电脑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
《认识新朋友》教育教学反思
![《认识新朋友》教育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26183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7.png)
《认识新朋友》教育教学反思《认识新朋友》教育教学反思(精选6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认识新朋友》教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新朋友》教育教学反思 11、正确处理活动与指导的关系。
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面对四五十个不同个性的新入学学生,若不注意指导,则活动中学生或手足无措,或自由游戏,或注意力游离于活动之外,无法实现活动目标。
因此既要使活动内容、形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特征,在活动前讲清要求,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段及时组织、指导,维持活动秩序,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课堂行为的训练,使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这样学生才能从中体验到快乐。
2、把握活动中“动”与“静”的搭配。
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动静转换慢,所以,活动中要注意动、静的合理搭配,掌握节奏的快慢。
通过活动实施,我感觉五个活动环节时间不足,节奏较快,学生活动不充分。
二度设计应考虑把本主题活动安排成两个课时,让学生把名片做得更有创意,有更多的交流、展示、倾诉的机会;生日活动可以搞得更丰富些。
3、把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学做名片这个环节,并非活动的重点,做名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要防止上成手工课。
4、重视活动的课外延伸拓展。
要提高目标达成度,还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尽快认识同学和老师,体验朋友多快乐多。
因此,还要安排一节课外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化认识。
《认识新朋友》教育教学反思 2在《认识新朋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新朋友。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渴望认识新朋友,并且能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
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比较害羞,不敢主动表达自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多设计一些鼓励学生勇敢表达的环节,帮助他们克服害羞心理。
《认识新朋友》的小班教案
![《认识新朋友》的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f5e5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f.png)
《认识新朋友》的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认识新朋友》选自幼儿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新朋友的基本步骤,如打招呼、介绍自己、互相交流等;学习如何表达友善和尊重,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人交流,表达友善和尊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故事书、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创设一个与新朋友见面的情景,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打招呼、介绍自己等。
邀请几名幼儿进行示范,引导其他幼儿学习。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挂图,讲解与新朋友认识的基本步骤。
结合故事书,讲述一个关于友善待人的小故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互相打招呼、介绍自己,培养交际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新朋友》2. 板书内容:介绍自己:我叫(名字),我喜欢(爱好)。
互相交流:你叫什么名字?你喜欢什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新朋友答案:幼儿需画出新朋友的外貌特征,并简单描述自己与新朋友的认识过程。
2. 作业题目:编写一个小故事,关于友善待人的答案:幼儿可自由发挥,编写一个关于友善待人的小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反思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关注幼儿在交际能力方面的进步。
2.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交友活动。
3.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人交流,表达友善和尊重。
小学信息技术一上全册备课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一上全册备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918ca701f69e3142329468.png)
第1课认识新朋友一、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部分设备名称:认识显示器、主机、鼠标、键盘;2、向学生进行计算机机房有关规定的教育,使学生建立爱护机房设备的概念;3、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4、通过对计算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认识计算机的部分设备名称,进行爱护机房设备的教育,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课时安排:本课建设1课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ﻩ重点:讲一讲计算机的开关过程及机房的使用注意事项。
难点:让学生记住计算机部分设备名称。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好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显示器、主机、鼠标、键盘。
1、认识计算机的几个组成部分对照眼前的实物,给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显示器——像电视的屏幕。
主机——大方盒子,上面有开头、指示灯;它内的部还有很多重要的“器官”。
鼠标——像只小老鼠,可以操纵计算机。
键盘——有很多小方块,上面还有字母、数字和符号。
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其它的重要零件。
2、学习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开机:这一部分要让学生明白课本中的几幅图,然后根据老师的口述及演示一步步进行,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开机的过程独立尝试开机。
关机:讲解关机同开机一样也是需要按照正确顺序进行的。
教师可以对照着书,边演示、边讲解关机的过程,并提示学生最后关掉显示器。
可以让学生独立尝关机。
指导学生完成“丰收乐园”中的练习。
3、使用计算机房的注意事项对于机房的使用注意事项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机房进行规定和增减。
第2课哪个比较高一、教学目标1、了解鼠标的操作方法并掌握打开程序的一种方式。
2、通过游戏“哪个比较高”帮助学生理解“高”与“矮”的含义。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掌握打开程序的一种方式,并理解“高”与“矮”的含义。
课时安排:本课建设1课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鼠标的操作方法和掌握打开程序的一种方法。
难点:通过游戏帮助学生理解“高”与“矮”的含义。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新朋友》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新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1f2272f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3.png)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新朋友》一、教案一:认识新朋友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并认识新朋友。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的友善和关爱他人的态度。
2. 教学内容•新朋友自我介绍。
•了解新朋友的兴趣爱好。
•与新朋友合作完成小组活动。
3. 教学过程•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或演示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名字,并每个幼儿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教师出示一张图,让幼儿描述上面的人物形象,然后引导幼儿询问新朋友的兴趣爱好。
•幼儿分成小组,与新朋友一起进行小组活动,比如共同完成拼图、绘画等任务。
4.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们能够积极参与,主动与新朋友进行交流。
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了相互协作、互相帮助。
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他们的友善和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教案二:善待新朋友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学会善待新朋友,避免欺负和孤立他人的行为。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2. 教学内容•认识和了解新朋友的困难和需求。
•学习并运用友善的语言和行为。
•通过游戏加强团队合作。
3. 教学过程•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与新朋友相处的经验,让幼儿了解到遇到困难时如何互相帮助。
•引导幼儿分小组参与角色扮演,模拟各种场景,让他们学会运用友善的语言和行为与新朋友相处。
•创设游戏环节,例如搭建积木或参与集体游戏,鼓励幼儿与新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4.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学会了理解和体谅新朋友的困难和需求。
他们在游戏和角色扮演中学会了友善地与新朋友交流和合作。
教学结束后,幼儿们对新朋友表现出了更多的关心和热情,也更愿意与他们共事和合作。
三、教案三:成为好朋友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友谊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习分享和合作,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
•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成为好朋友。
•学习分享与合作。
•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向幼儿展示友谊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讨论如何成为好朋友。
托班生活教案认识新朋友
![托班生活教案认识新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b75189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e.png)
托班生活教案认识新朋友教案主题:托班生活教案——认识新朋友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新朋友的重要性;2. 学生能够主动与新朋友建立联系,培养合作能力;3. 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了解他人的兴趣爱好;4. 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个体差异;5.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准备:1. 图书:《我们是朋友》《好朋友小兔子》等;2. 手工材料:纸、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老师与学生亲切问候,介绍今天的主题“认识新朋友”;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与新朋友建立联系很重要?Step 2:情境体验(15分钟)1. 布置情境:邀请学生坐在圆圈内,每个学生自我介绍并说出自己的兴趣爱好;2.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表达,并让他们记录对方的兴趣爱好;3. 随后,指导学生围成小组,就同一兴趣爱好的学生组队,并分享彼此的喜好。
Step 3:故事阅读(15分钟)1. 师生共同阅读图书《我们是朋友》或《好朋友小兔子》;2.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谈论故事中人物的友谊、合作和关心。
Step 4:手工制作(20分钟)1. 提供学生纸和彩笔,告知他们制作友谊手链;2. 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可以绘制自己和新朋友的名字、家庭成员、喜欢的事物等;3.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
Step 5: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友谊手链,并分享手链上的内容;2. 鼓励学生欣赏并尊重他人的作品;3.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分享和合作,我们能建立什么样的友谊?Step 6: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学生回答“认识新朋友”的目标问题:为什么与新朋友建立联系很重要?2. 引导学生分享今天所学,并归纳总结友谊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发展与朋友的友谊。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与新朋友建立友谊的重要性,并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第1课 认识新朋友word
![第1课 认识新朋友word](https://img.taocdn.com/s3/m/b53e35e16294dd88d0d26bfd.png)
第1课认识新朋友word[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基本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和在编辑文字方面的作用。
3、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将所编辑的文字进行格式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排版。
2、教学难点:文字的格式化[三]教学准备: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供学生欣赏的word文章、学生机上准备好范例word文档。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万里长城]范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这么漂亮的文章,你想不想来试一试?3、引出word软件。
介绍word。
Word是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它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方便地实现图文的混排,它和Excel、Powerpoint、outlook、Access合成为office。
目前office有97和2000等版本。
二、Word的启动与主界面。
1、启动。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单击[Microsoft Word],就进入Word程序了。
(教师还可介绍从桌面快捷方式进入的方法)2、Word的主界面。
主要由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栏、绘图工具栏和状态栏组成,如果其中的一项没有显示,可以在[试图]—[工具栏]中打开。
切换到中文输入法后,我们就可以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
三、Word中文字的排版。
1、选中输入的文字(定义为“块”),在格式栏中选择[黑体]、[三号],点取状态栏上的颜色按钮,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如果你要对字体进行进一步的设置,可以将文字选中后,打开菜单栏中的[格式],单击[字体]。
这里的设置要比我们上学期学的写字板丰富得多。
3、如果想使文字有动态效果,可以在[字体]对话框中单击[动态效果]选项卡,选择文字的动态效果方式,这是Word非常出色的一项功能。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认识新朋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认识新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34c01d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f.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名字。
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介绍的习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人相处的良好品质,懂得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介绍自己,与他人打招呼。
难点: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介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姓名贴纸、小礼物、水果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新朋友,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名字。
步骤:a. 教师邀请一位新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兴趣爱好等。
b. 教师引导幼儿主动与新朋友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名字。
c. 重复步骤a和b,让其他幼儿也有机会上台介绍自己。
3. 实践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相互介绍,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步骤: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三人。
c.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教师邀请几位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人相处。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练习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名字。
2. 家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礼貌用语。
3. 家长关注幼儿在与人相处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名字。
2. 评估幼儿在实践环节中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是否能够与人和谐相处。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幼儿学会在不同场合与他人交往。
2. 开展“小小主持人”活动,让幼儿担任主持人,邀请同学上台介绍自己,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
3. 开展“友谊比赛”,设置一系列关于友谊的任务,如:两人三脚、传球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友谊的力量。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认识新朋友教案1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认识新朋友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bd4cb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0.png)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信息技术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简短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社交媒体:如微博、Facebook等,用于分享信息和互动,使用方法包括发布动态、关注他人、评论和转发等。
例题4:
请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
-在线购物: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如淘宝、京东等。
-电子支付: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工具进行线上支付。
-在线教育: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如网易云课堂、慕课网等,学习知识。
3.学生参与度:在本节课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不足。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课堂氛围:整体来看,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氛围不够热烈,可能是因为组内分工不明确。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和分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提前发放信息技术上册课本,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
2.辅助材料:准备计算机硬件组成图片、网络交流工具操作流程图、计算机操作基本步骤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计算机设备、投影仪、网络连接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前进行调试。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讲授区、讨论区、操作区,便于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小班教案】小班综合:认识新朋友
![【小班教案】小班综合:认识新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d10884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3.png)
【小班教案】小班综合:认识新朋友
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勇敢地向他人介绍自己。
2. 帮助幼儿学习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3.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环境准备:在教室里营造一个温馨、友好的氛围,可以用彩色的气球、彩带等装饰。
2. 材料准备:制作一些姓名卡片,让幼儿在活动中互相交换。
三、活动过程:
1. 自我介绍:教师先向幼儿做自我介绍,然后鼓励幼儿也勇敢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
2.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两组,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尽可能多的朋友,并互相交换姓名卡片。
3. 互动时间:安排幼儿自由交流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与新朋友进一步了解彼此。
4. 活动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强调交朋友的重要性和快乐。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认识新朋友———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应用与“直行”模块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功能,知道智能机器人的三个特点2.学会安装VJC1.5机器人仿真系统3.了解仿真系统的编程界面和仿真界面4.学习简单机器人程序的编辑与运行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安装VJC1.5机器人仿真系统2学习简单机器人程序的编辑与运行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是起始教学内容,内容虽然简单,但是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教学中可以通过简单任务的完成过程,了解仿真系统、学习编程操作和仿真运行程序。
第2课无脚走天下——“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一、教学目标:1.学会“启动电机”模块、“延时等待”模块和“停止电机”模块的设置与应用2.掌握机器人转圈时两轮电机功率的设置方法3.找出机器人转圈弧度大小与两轮电机功率设置的规律4.通过绕标场地的搭建,掌握场地存储、加载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启动电机”模块、“延时等待”模块和“停止电机”模块的设置与应用2.掌握机器人转圈时两轮电机功率的设置方法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从“直线运动 --- 圆弧运动 ---- 圆的运动 ---- 8字运动 ---- S形运动 ---- 绕标运动”任务的逐步完善、修改、调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机器人的绕标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完成任务的过程,并总结出圆弧大小与两轮电机功率之间的关系。
第3课我的本领大——循环模块与执行器模块组合应用●本课教学目标1.理解循环结构在程序中的作用,学会“多次循环”模块的运用。
2.学会“转向”、“发音”、“设置眼睛”、“显示”等模块的设置与运用。
3.体会每次重复动作后添加转向动作的作用4.理解转角大小与转向时间和转向时电机功率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课从画圆后转向动作的反复执行需求引入了“多次循环”模块和“转向”模块,为了实现机器人的“人机对话”功能,使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可以显示机器人的状态信息,发音等,本课还学习了“发音”、“设置眼睛”、“显示”模块等。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学中建议从机器人走圆形的程序入手,然后给出图3.1的任务要求,分析其算法引入循环和转角的需求,从而体会“多次循环”模块和“转向”模块在本任务中的必要性。
在完成本任务后,启发学生改变转向的角度和循环次数以观察、摸索规律,以便完成机器人组合多边形程序的规律。
第4课嘹亮的歌声——子程序设计与机器人发音●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子程序的概念2.通过音乐程序体会设置子程序的必要性3.学会子程序的创建、编辑和运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音乐程序的制作引入了“子程序”模块,学习子程序的创建,子程序的编辑,在编写音乐子程序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用“发音”模块创作音乐程序的方法。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本课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子程序对简化程序结构的作用,使学生愿意在处理较复杂或重复程序段时,用建立子程序的方式实现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第2单元超人的感觉一、单元概述本单元通过“红外测障”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的学习,了解传感器的功能和对传感器获取信息做出判断的必要性,学习传感器模块检测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判断获取不同信息产生不同动作的方法。
学习多种“条件判断”模块实现对不同动作的处理方法。
二、学习目标1.掌握“红外测障”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的设置方法2.学会传感器模块的检测方法3.会用传感器模块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4.会用“条件判断”模块设置变量进行条件判断三、重点难点重点:传感器模块的运用难点:用传感器模块或条件判断模块做多条件判断四、学时安排(共计4课时)第5课:忠诚的卫士 1课时第6课:看谁“躲”的快 1课时第7课:机器人“闹钟” 1课时第8课:机器人“扑火” 1课时第5课忠诚的卫士——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本课教学目标1.理解“永远循环”模块在传感器检测程序中的作用2.学会“红外测障”模块设置和运用方法3.学会用变量百宝箱设置存放传感器检测值的变量4.知道红外测障变量获取的检测返回值●教材分析本课在对红外传感器获取信息检测的需求下介绍了“永远循环”模块,通过显示检测值的需求学习了在变量百宝箱中设置变量的方法,在仿真环境下建立障碍物并运行检测程序以观测检测结果,通过对检测到障碍后报警的需求学习了“红外测障”模块条件判断的设置功能。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本课教学过程中希望强调智能机器人的三个特点在学习中的体现,让学生感受“红外测障”模块功能体现的“感觉”特点,“条件判断”模块功能体现的“大脑”特点,行走、发声等功能体现的“动作”特点。
第6课看谁“躲”的快——红外传感器的应用与避障运动●本课教学目标1.理解机器人避障的策略2.学会为机器人设计避障程序3.掌握条件判断的程序设计方法4.通过“避障”问题策略的研究分析,提高编程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课首先从环境的“有障碍”、“无障碍”两种状态设计了如果有障碍启动电机,否则停止电机的避障程序。
为了让机器人更好的在行走中避开障碍,提出了根据检测值确定障碍方向并避开障碍行走的任务,引入了对一个变量进行多次条件判断的编程需求。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本课教学中在一个条件判断的基础上引入了多条件判断的编程需求,教学中应注重对避障行走策略的分析,注意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条件判断程序段的能力,以加深对条件判断程序结构的理解。
第7课机器人“闹钟”——亮度传感器的检测与设置●本课教学目标1.掌握亮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知道亮度检测值范围和含义3.学会“亮度检测”模块的设置方法4.会分析简单的与亮度检测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教材分析本课首先引入了“亮度检测”模块及亮度检测的方法,学习了用“亮度检测”模块判断亮度检测值的方法,学习并分析了“闹钟”程序的编写。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本课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亮度检测总结亮度强度与检测值的关系,要让学生会根据需要设置光源,了解检测值获取的方式。
第8课机器人“扑火”——亮度传感器的应用与追光运动●本课教学目标1.掌握同时检测两个亮度传感器的方法2.会用“条件判断”模块判断“亮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亮度值3.通过“飞蛾”问题策略的研究分析,提高编程实施策略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变量设置,学会用两个变量分别检测左右光线强度的方法,分析趋光行走的策略,学习用多个“条件判断”模块对传感器检测值的判断和动作策略的设置。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本课使用了“条件判断”模块对传感器的检测值作出判断,以实施相应的趋光策略,在使用“条件判断”模块时要学会正确地设置相应的传感器变量和条件设置。
在编写机器人“飞蛾”程序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的能力。
第3单元非凡的智慧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学习“碰撞检测”模块的检测和应用,学习“碰撞检测”模块判断检测碰撞方向的复选框组合设置。
在本单元还学习“地面检测”模块的检测和应用,了解到地面检测获取的信息是由地面反射光的强弱决定的。
二、学习目标1.掌握碰撞传感器和地面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掌握碰撞传感器和地面传感器的设置和使用方法3.学会碰撞检测场地和地面检测场地的设置4.通过完成任务和问题研究提高机器人利用传感器获取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碰撞传感器和地面传感器的检测难点:“碰撞检测”模块和“地面检测”模块在程序中的应用四、学时安排(共计2课时)第9课:摩拳又擦掌 1课时第10课:丢手绢游戏 1课时第9课摩拳又擦掌——碰撞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本课教学目标1.掌握碰撞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掌握碰撞传感器的设置和使用方法3.学会碰撞检测场地设置4.会用“子程序”模块编写机器人功能模块程序●教材分析本课学习“碰撞检测”模块的设置与检测方法,在仿真界面设置障碍场地测试碰撞检测值,利用“子程序”分别编写了“前碰停”和“后碰停”的子程序。
使模块化编程结构的程序设计思想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本课教学中由于界面和行走方向的局限,建议将碰撞检测的重点放在前方碰撞、后方碰撞和无碰撞的检测上,待后面介绍真实机器人碰撞测试时再对其它方向的碰撞加以检测比较方便。
第10课丢手绢游戏——地面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本课教学目标1.掌握地面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掌握地面传感器的设置和使用方法3.学会地面检测场地的设置4.通过“丢手绢”问题策略的研究分析,提高编程实施策略的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学中建议让学生了解地面检测的原理,使学生了解地面检测的是地面反射光的强弱,而不是颜色。
第4单元好友来相聚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学习真实机器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通过四种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感受真实机器人的魅力。
二、学习目标1.了解真实机器人的结构,学会为机器人自检2.学习对真实机器人传感器的检测3.通过任务应用学习控制真实机器人的运动4.通过真实机器人体会、解决机器人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三、重点难点重点:机器人四种传感器的检测难点:条件判断中对逻辑关系判断的设置、理解和应用四、学时安排(共计4课时)第11课:听话的朋友 1课时第12课:跟踪运动战 1课时第13课:向光明进军 1课时第14课:创意演奏家 1课时第11课听话的朋友——真实机器人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本课教学目标1.会为真实机器人自检2.了解真实机器人的结构3.掌握真实机器人声音传感器的检测方法4.通过“听令”机器人程序的设计,提高问题分析、编程、实施真实机器人策略的能力5.学会“条件循环”模块的运用●教材分析本课是真实机器人的第1节课,除了学习声音传感器的使用外,还学习真实机器人的系统安装,了解了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由于局限性原因,仿真系统中没有声音传感器的功能,所以在真实机器人系统中介绍其功能。
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检测程序中延时等待时间的理解,使学生知道延时等待的时间决定了“麦克”的检测周期,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检测的次数。
第12课跟踪运动战——真实机器人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跟踪”运动●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和功能2.掌握真实机器人红外传感器的检测方法3.会调整机器人红外检测的距离(删掉)4.会用“条件判断”模块为机器人编写“跟踪”程序,实施跟踪任务。
●教材分析本课学习真实机器人红外传感器的功能,学习用“条件判断”模块设置条件判断功能,完成机器人“跟踪”程序的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建议红外检测传感器是真实机器人和仿真机器人都具有的传感器,便于体会它们的特点。
本课在编写“跟踪”程序时使用的是“条件判断”模块,需要在变量百宝箱中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检测变量,“跟踪”运动在仿真系统中是无法实施的。
第13课向光明进军——真实机器人光敏传感器的检测与运动●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光敏传感器的位置和功能2.掌握真实机器人光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3.学会用逻辑关系做条件判断设置4. 通过“追光”机器人程序的设计,提高问题分析、编程、实施真实机器人策略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课学习真实机器人的光敏传感器●教学设计创作天地让机器人在追光运动中距离光源一定位置停下来,之后能够绕着光源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