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专)答案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 《彷徨》B. 《朝花夕拾》C. 《呐喊》D. 《故事新编》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A. 优柔B. 刚愎C. 大度D. 胆怯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A. 《铸剑》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在酒楼上》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 新月派B. 京派C. 京味D. 海派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B. 《莫须有先生传》C. 《河上柳》D. 《桥》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鲁迅B. 瞿秋白C. 郭沬若D. 胡适7、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A. 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B. 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 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 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8、“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这“另一件事”是指____。

A. 大老托媒人求婚B. 二老夜里唱歌求爱C. 大老夜里唱歌求爱D. 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9、《边城》中的翠翠,是()的化身,集情爱美、品德美和童真美于一身。

A. 爱B. 情C. 美D. 善10、沈从文《边城》的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其中“这个人”是指。

A. 傩送二老B. 翠翠C. 天宝大老D. 爷爷11、“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文段中吕纬甫的“迂缓”在文中具体表现在A. 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B. 邀他同坐显得踌躇C. 说话吞吐啰唆D. 点菜客气退让12、《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的形象特征是A. 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
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 《彷徨》
B. 《朝花夕拾》
C. 《呐喊》
D. 《故事新编》
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
A. 优柔
B. 刚愎
C. 大度
D. 胆怯
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
A. 《铸剑》
B. 《狂人日记》
C. 《阿Q正传》
D. 《在酒楼上》
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 新月派
B. 京派
C. 京味
D. 海派
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B. 《莫须有先生传》
C. 《河上柳》
D. 《桥》
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鲁迅
B. 瞿秋白
C. 郭沬若。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1、什么就是鲁迅气氛?《在酒楼上》通过那些具体内容酿造了“鲁迅气氛”?鲁迅通过“吕纬甫”得形象展示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得何种思想情绪与状态?(1)鲁迅气氛指得就是鲁迅得精神气质在小说里得折射.就是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得现实之痛与未来之思,就是一种孤愤,索然,凄清与漂泊感,也就是一种求索得坚韧与不息。

(1)《在酒楼上》通过三个方面酿造了鲁迅气氛:其一就是通过吕纬甫与我得两种不同调子得叙述,展示了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得反思,批判,求索,坚韧;其二就是环境得描写,包括小说开头关于s城得环境,废园中得景色,老梅,山茶花,等描写;其三就是鲁迅叙述吕纬甫得经历时特有得外冷内热风格,吕纬甫在无聊得迁坟,吃荞麦背后所包蕴得手足亲情,浓浓得人情味.2、《铸剑》中有哪两种叙述调子?《铸剑》通过那些具体情节表现了批判得主题?(1)鲁迅在这短文字叙述中始终采用了两种语调:悲壮与嘲讽此起彼伏,最后推向嘲讽得高峰。

昏庸得统治者,愚昧得百姓形成了更强烈得嘲讽效果。

(2)《铸剑》得这段文字包括了:辨头得闹剧,三头并葬得滑稽戏,“大出丧得狂欢”三个情节,三环相推把嘲讽与荒谬得主题推向极致。

用生命向一群愚蠢、无能得官吏复仇,复仇得行为也随之走向愚昧.这就是这段文字得寓意所在。

3、分析《纺纸记.楔子》及其它《菱荡》《桥,灯笼》、《莫须有先生传》等四个片段得语言特色。

(1)《纺纸记。

楔子》得语言犹如好戏连台,胡言乱语,白日说梦,信马由缰,一切语言皆成风行水上,起落无痕。

西方小说得现代手法,中国古典文学得笔调于一炉后得格调。

如:大凡做文章必须切题,文不对题,。

.。

只就是喜欢撒野罢了. (2)《菱荡》就是一篇没有故事而只有单纯意境构成得小说。

小说得语言及其精练,具有唐诗绝句得简练与洗练,表现了明显得受到中国诗词影响得特点,诗意盎然、淳朴恬静就是它得语言风格。

(3)《桥,灯笼》得语言具有古典,极端俭省得特点,充满诗意与跳跃得语言表达了人物得心象,这就是一种心绪得象征.如:琴子答,眼睛依然没有离开灯火,---—忽然她替史家庄唯一得一棵梅花开了一树花。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平时作业及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平时作业一一、指出下列段落所属的作家、作品(每小题3分,共30分)1、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蘩花。

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缘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鲁迅)(在酒楼上)2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鲁迅)(在酒楼上)3、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

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

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

(鲁迅)(铸剑)4、菱叶差池了水面,约半荡,余则是白水。

太阳当顶时,林茂无鸟声,过路人不见水的过去。

如果是熟客,绕到进口的地方进去玩,一眼要上下闪,天与水。

停了脚,水里唧唧响,——水仿佛是这一个一个声音填的!(废名)(菱荡)5、吴老太爷脸色像纸一般白,嘴唇上满布着白沫,头颅歪垂着。

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啪的一声落在地下。

……(茅盾)(子夜)6、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沈从文)(翠翠)7、坐在那里,他不忙了。

眼前的一切都是熟习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

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韮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

(老舍)(骆驼祥子)8、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 《彷徨》B. 《朝花夕拾》C. 《呐喊》D. 《故事新编》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A. 优柔B. 刚愎C. 大度D. 胆怯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A. 《铸剑》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在酒楼上》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 新月派B. 京派C. 京味D. 海派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B. 《莫须有先生传》C. 《河上柳》D. 《桥》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鲁迅B. 瞿秋白C. 郭沬若D. 胡适7、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A. 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B. 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 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 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8、“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这“另一件事”是指____。

A. 大老托媒人求婚B. 二老夜里唱歌求爱C. 大老夜里唱歌求爱D. 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9、《边城》中的翠翠,是()的化身,集情爱美、品德美和童真美于一身。

A. 爱B. 情C. 美D. 善10、沈从文《边城》的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其中“这个人”是指。

A. 傩送二老B. 翠翠C. 天宝大老D. 爷爷11、“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文段中吕纬甫的“迂缓”在文中具体表现在A. 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B. 邀他同坐显得踌躇C. 说话吞吐啰唆D. 点菜客气退让12、《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的形象特征是A. 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

电大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习题和参考答案A附答案

电大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习题和参考答案A附答案
A、"女吊”的复仇表现为"讨替代”。
B、作品的主题表现为人间奉"女吊”为神的态度以及所体现的复仇传统。
C、"女吊”的复仇是一种盲目的行动,是应该反对的。
D、在“吊死鬼”的世界中,也存在男尊女卑的等级。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B
5、周作人《水里的东西》有哪些表达的特色?(难度系数:1.00)
A、引证繁复,可见史才。
A、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B、鲁迅《灯下漫笔》
C、周作人《鬼的生长》
D、朱自清《儿女》
参考答案:B
7、鲁迅《女吊》的主题是什么?(难度系数:1.00)
A、复仇
B、申冤
C、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D、批判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A
周作人《水里的东西》的写作意图在于()(难度系数:1.00)
A、引起人们关注社会人类学与民俗学
B、突出自己对于水的情分。
C、"文抄公体”的写作实验。
D、从另外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答案:A
本学期学过的作品中,用儿童视角呈现民俗的是()(难度系数:1.00)
A、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B、萧红《呼兰河传》
C、废名《放猖》
D、周作人《鬼的生长》
参考答案:C
"生香真色人难学”出自下面哪个作品?(难度系数:1.00)
C、金鱼在池子里是不协调的,只配活在金鱼缸里。
D、金鱼就是社会上守旧派的一种隐喻。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6、丁西林《酒后》通过什么事来暗示夫妻间的关系?(难度系数:1.00)
A、亦民对芷青的维护和亲近
B、亦民对荫棠的疏离
C、对"生”与"活”的不同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任务1网考形考样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任务1网考形考样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任务1网考形考样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话出自哪个作品?A、胡适《追悼志摩》B、鲁迅《阿长与<山海经>》C、周作人《鬼的生长》D、林语堂《忆狗肉将军》答案:B2 、鲁迅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也有一个很经典的细节刻画,是:A、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B、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C、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D、她的笑,说实话,并不比哭更体面一些。

答案:A3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份喜欢。

”这句话出自哪个作品?A、鲁迅《阿长与<山海经>》B、鲁迅《灯下漫笔》C、周作人《鬼的生长》D、朱自清《儿女》答案:B4 、鲁迅《女吊》的主题是什么?A、复仇B、申冤C、批判国民的劣根性D、批判传统文化答案:A5 、周作人《水里的东西》的写作意图在于()A、引起人们关注社会人类学与民俗学B、突出自己对于水的情分。

C、"文抄公体”的写作实验。

D、从另外的角度研究历史。

答案:A6 、"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此话出自那篇文章?A、何其芳《独语》B、废名《三竿两竿》C、沈从文《烛虚》D、周作人《鬼的生长》答案:A7 、郭沫若的《天狗》中,"天狗”的现代性特征是()A、彻底的否定和破坏。

B、变动不居。

C、狂放不羁。

D、自由自我。

答案:A8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所呈现的形式美在于()A、每节四句,结构齐整。

B、"依洄”吟唱的风格。

C、梦和现实的交织。

D、一句话反复呈现。

答案:B9 、闻一多《发现》的情感抒发之所以获得火山爆发般的效果,主要在于()A、直接从感情的爆发点开始。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专)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专)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填空:1.情感 2.细读语言写法 3.多读多写 4.知识分子5.故事新编 6.冯文炳 7.时代性 8. 满族北京市民衰败二、人物所属作品:1.《正红旗下》2.《倾城之恋》3.《在酒楼上》4.《李有才板话》5.《边城》6.《铸剑》7.《倾城之恋》8.《子夜》9.《子夜》 10.《骆驼祥子》三、写梗概:(一)写出老舍《正红旗下》梗概:1899 年,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他就是这大清王朝残灯末庙屈辱历史的见证人老舍先生。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

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让他们百思不解、颜面扫地:八国联军炮轰京城,太后西逃,北京陷落,高官百姓们的尊严轰然倒地,官军和团民围攻东交民巷,旗兵们尽了职责,报国寺的老方丈也带着满腔的怨恨走进了熊熊烈火……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

(二)《呼兰河传》故事梗概:1.《呼兰河传》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

2.作品中儿童视角下的世界:有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我跟祖父学诗”的镀铬反应与理解等等;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

同时又有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在叙述中时隐时现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形成鲜明对照。

四、阅读《铸剑》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博”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

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提示:①作品写了“铸剑开炉”“以头相博” ,而“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与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与答案

“这里面有一位金融界的大亨,又有一位工业界的巨头;这小客厅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这里“工业界的巨头”是指 选择一项: A. 赵伯韬 B. 朱呤秋C. 吴荪甫D. 杜竹斋 反馈正确答案是:吴荪甫题目2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子夜》中,吴荪甫的妻子是 选择一项: A. 林永清 B. 林佩珊C. 张素素D. 林佩瑶 反馈正确答案是:林佩瑶题目3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吴老太爷死在 选择一项: A. 路上 B. 雪铁龙汽车里C. 小火轮上D. 吴宅 反馈正确答案是:吴宅题目4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 选择一项: A. “我”B. 吕纬甫C. 涓生D. 魏连殳 反馈正确答案是:吕纬甫题目5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黑色人要替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要眉间尺的两件东西是 选择一项:A. 眉间尺的青剑和青衣B. 眉间尺的雄剑和头C. 眉间尺的雌剑和青衣D. 眉间尺的雌剑和头 反馈正确答案是:眉间尺的雄剑和头题目6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子夜》中的吴荪甫乘坐的汽车是 选择一项: A. 奔驰 B. 福特C. 宝马D. 雪铁笼 反馈正确答案是:雪铁笼题目7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 选择一项: A. 《在酒楼上》 B. 《狂人日记》C. 《阿Q 正传》D. 《铸剑》 反馈正确答案是:《在酒楼上》题目8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 选择一项: A. 优柔B. 刚愎C. 大度D. 胆怯 反馈正确答案是:优柔题目9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小说《子夜》第一章中所写的刚到上海就死去的“封建僵尸”是选择一项:A. 赵伯韬B. 吴老太爷C. 吴荪甫D. 李玉亭反馈正确答案是:吴老太爷题目10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选择一项:A. 《朝花夕拾》B. 《呐喊》C. 《故事新编》D. 《彷徨》反馈正确答案是:《彷徨》题目11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爱姑是《伤逝》的女主人公。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第一次形考任务(占总成绩的15%)54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第一次形考任务(占总成绩的15%)54参考(含答案)

题目:《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选项A:刚愎选项B:大度选项C:胆怯选项D:优柔答案:优柔题目: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选项A:《阿Q正传》选项B:《狂人日记》选项C:《铸剑》选项D:《在酒楼上》答案:《在酒楼上》题目:下面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酒楼上》的一组是____选项A:吕纬甫“我”长富长庚阿顺阿昭选项B:吕纬甫“我”长富干瘪脸的少年黑的人选项C:吕纬甫“我”阿顺阿发老奶奶选项D:吕纬甫“我”顺姑尺儿长庚长富答案:吕纬甫“我”顺姑尺儿长庚长富题目:黑色人要替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要眉间尺的两件东西是____。

选项A:眉间尺的雌剑和青衣选项B:眉间尺的雌剑和头选项C:眉间尺的雄剑和头选项D:眉间尺的青剑和青衣答案:眉间尺的雌剑和头题目: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____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

选项A:情境选项B:人物选项C:情节选项D:意识流答案:情境题目:下面废名的作品中,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的,用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的长篇小说是____。

选项A:《浣衣母》选项B:《纺纸记》选项C:《莫须有先生传》选项D:《竹林的故事》答案:《莫须有先生传》题目:“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选项A:鲁迅选项B:胡适选项C:郭沬若选项D:瞿秋白答案:瞿秋白题目: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选项A: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教学辅导辅导一·《故里三陈》》导读一、思考与理解(注意结合作品)1.《故里三陈》塑造了故乡三个姓陈的能人巧人形象,三篇写法各有不同。

其中《陈小手》一篇写男性产科医生陈小手的经历与命运。

小说开头就交待男性产科医生在当地绝无仅有,同时也是被人瞧不起的一个职业。

但陈小手不仅不以为然,而且敬业,手艺高超。

小说简单交待了陈小手的经历,也就是他的与众不同,却并未交待他为何要做产科医生。

后半部分详细描写给团长太太接生的经过,最后轻描淡写地安排了陈小手的结局:仅仅因为他出于职业需要接触了团长太太的身体,这样一个有个性有手艺而又敬业的能人,被团长一枪打死。

《陈小手》是汪曾祺的奇作。

团长的一声枪响,洞穿了汪曾祺刻意营构的平淡与和谐。

陈小手的一汪鲜血足够将流氓时代的丑恶真实地映现在广袤的天幕上。

但作者不敢为此投射人性之光。

他随手牵来冷峻的布幔,轻轻地将这一汪鲜血掩住,然后心平气和地这样结束全文:“团长觉得怪委屈。

”简直需要一种大痛苦大刻毒大觉悟,才能在加此暴烈的地方写出如此平和的奇文,它给读者的震憾是深长持久的。

这是汪曾祺文学创作中最为奇崛最为辉惶的一笔,尽管还有点遮遮掩掩躲躲闪闪,可总算是显出了一点想直面人生的姿态。

有人说他写男女之情是“发乎情,止乎礼”,我看他写到暴力与黑暗时,他是发乎恐惧,止乎斯文。

他对自己的恐惧感感到恐惧。

刚刚掀开一角,就闭目塞听,撒手而去,然后忙于洗手整衣,恢复士大夫的斯文风度。

凡是威胁到斯文风度的恐惧,他要么忘掉,要么化掉,即使忘不掉化不掉,也只能按下不表。

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呲牙咧嘴呼天抢地。

他给自己定位为小悲小欢的写手。

在文学作品中,制度暴力总是以人格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它不可抗拒的威力几与军事暴力相一致。

陈四常年深陷在平静卑琐的瓦匠生活中,只在每年一次的赛会上以出神入化的高跷表演体会到人生的辉煌。

然而那个体制中的头面人物乔三太爷一个巴掌就将他的辉煌打得粉碎,从此他永远告别了这种充满仪式感和艺术气息的表演,生命进入了漫长的黑暗和卑琐之中(《故里三陈·陈四》)。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选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选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选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42 分)1.鲁迅在哪篇文中文章中曾经说过,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

(B)A.《阿Q正传》B.《灯下漫笔》C.《秋夜》D.《伤逝》2.这是一段关于坐船的描写:“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请问其出处。

(B )。

A. 鲁迅《灯下漫笔》B. 周作人《乌蓬船》C. 张爱玲《更衣记》D. 冰心《寄小读者》3.《凤凰涅槃》收入在郭沫若的哪部诗歌集中?(C)A.《呐喊》B.《朝花夕拾》C.《女神》D.《死水》4.在《背影》中,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仅仅是为了给儿子做什么事情?(D)A. 补办车票B. 找回遗忘的行李C. 托付朋友照顾D. 买几个桔子5.你认为《乌蓬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C)A. 慷慨激昂B. 痛苦悲伤C. 闲适平和D. 愤怒不平6.散文《荷塘月色》的作者是谁。

(B)A. 废名B. 茅盾C. 朱自清D. 徐自摩7.周作人《乌蓬船》用“书信体”假拟的信是写给谁的?(B)A. 子君B. 子荣C. 子虚D. 乌荣8.《寄小读者》表达的创作主题是关于:(D)A.生命的可贵B.友情的高尚C.童心的纯真D.母爱的伟大9.“她从最初已知道我,认识我,喜爱我。

在我不知道不承认世界上有个我的时候,她已爱了我了。

”此处的“她”是作者的什么人?(C)A.妻子B.老师C.母亲D.女友10.诗歌《老马》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B)A. 拟人B.象征C. 夸张D.写实11. 下列诗篇中哪首是郭沫若的作品?(C )A.《我是一条小河》B.《死水》C.《凤凰涅槃》D.《大堰河-—我的保姆》12. 周作人的《乌蓬船》采用了怎样的一种文体?(B)A.议论文B.书信体C. 说明体D.诗歌体13.亲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充满真挚的情感。

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

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

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1.《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顺顺。

()A.对B.错参考答案:A2.《铸剑》采用的叙述方式,也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A.对B.错参考答案:B3.《在酒楼上》中的吕维甫在学生时代曾经是一名革命的闯将。

()A.对B.错参考答案:A4.茅盾的短篇小说《子夜》反映了那个民族矛盾突出的年代所透露出的社会变动。

()A.对B.错参考答案:B5.小说《子夜》是茅盾文学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A.对B.错参考答案:A6.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

A.理趣B.禅趣C.涩味D.京味参考答案:ABC7.废名《桥》的主要人物有()。

A.纯8.小林C.琴子D.细竹参考答案:BCD8.收在《彷徨》的,与《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有()oA.《孔乙己》B.《孤独者》C.《离婚》D.《伤近》参考答案:BD9.有关鲁迅《铸剑》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有()oA.《铸剑》选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B.《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吴越春秋》、《赵绝书》C.小说中“刻〃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的精神象征D.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参考答案:ABCD10.关于《子夜》,比较正确的说法有()。

A.是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B.它包容着农村和城市的革命运动C.它包容着都市金融市场的搏斗D.它包容着工业上的风波参考答案:ABCD11.《在酒楼上》的作者是()oA.老舍B.张爱玲C.赵树理D噜迅参考答案:D12.《在酒楼上》是属于()较强的作品。

A.记叙B.抒情C.思乡D.回忆参考答案:B13/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B鲁迅C.郭沫若D.胡适参考答案:A14.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组织。

18秋季青海电大7805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一二三考试参考答案

18秋季青海电大7805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一二三考试参考答案

青海电大7805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一、二、三考试参考答案国开平台。

各省网电大网上作业形成性考核:.考试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试代码:7805一、单选题(共20题)1.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A.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B.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2.”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自然立刻就要风化”,这句话出自()的口中。

A.林佩珊B.张苏苏C. 吴荪甫D.范博文3.《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以教书谋生的城市是()A.济南B.太原C.S城D.北京4.《凤凰涅槃》收入在郭沫若的哪部诗歌集中?A.《呐喊》B.《朝花夕拾》C.《女神》D.《死水》5.“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说这番话的人是《倾城之恋》中的()。

A.流苏B.柳原C.徐太太D.作者议论6.“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的人是()A.武士B..黑衣人C.一个花衣的胖子D.干瘪脸的少年7.1944年张爱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它们是()A.《金锁记》B. 《流言》C.《沉香屑》D. 《传奇》8.鲁迅在哪篇文中文章中曾经说过,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

()A.《阿Q正传》B.《灯下漫笔》C.《秋夜》D.《伤逝》9.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A.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B.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10.老舍,原名叫( ) 。

国开河南电大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终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终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终考任务我要考钱诙题及答案1.莫须有先生说:“清明插杨柳,端午插菖蒲、艾,中秋个个又要到塘里摘荷叶。

”A.错误B.正确[答案]A2.《李有才板话》里的阎家山只有两辈:一个“老”字辈,一个“小”字辈。

A.正确B.错误[答案]B3.《李有才板话》里的李有才是一个放牛人。

A.正确B.错误[答案]A4.小说《棋王》中的王一生拜“捡烂纸的老头”为师。

A.正确B.错误[答案]B5.《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A.错误B.正确[答案]B6.小说《正红旗下》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A.错误B.正确[答案]B7.《正红旗下》的大姐说:“父亲是子爵,丈夫是佐领,儿子是骁骑校。

”A.正确8.错误[答案]B8.《透明的红萝卜》中菊儿的恋爱对象是小铁匠。

A.错误9.正确10《纺纸记》是作者完成的最理想的长篇小说。

A.正确B.错误[答案]B11.《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包括A.控诉封建家庭制度B.揭露官场腐败C作品喊出了青年一代的呼声D.批判了整个旧社会旧制度[答案]ACD11.张爱玲《更衣记》中叙写的封建社会美女的特征有A.薄而小B.平胸C.细腰D.削肩[答案]ABCD12.并存于沈从文小说里的两个世界是A.理想的大同世界B.湘西人性世界C残酷的现实世界D.都市文明世界[答案]BD13.下面文章属于废名的有A.《儿女》B.《放猖》C.《三竿两竿》D.《独语》[答案]BC14.穆旦诗歌有三个常见的主题,它们是A.“一个民族己经起来”B.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与超越”C.丰富,和丰富的痛苦D.表现“残缺的我”[答案]ACD15.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实践者和代表人物主要有A.李金发B.穆木天C.何其芳[答案]ABD16.“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新文学的萌芽期B.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C.创作沉寂期D.创作丰收期[答案]ABC17.下列关于周作人散文艺术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有A.旁征博引,于谈天说地中显示出深厚的学识、才情B.舒展自如,娓娓而谈C.平和冲淡,恬适淡远D.语言简练而意蓝丰厚[答案]ABCD18.下面文章出自鲁迅《野草》的有A.《死火》B.《腊叶》C.《影的告别》D.《阿长与<山海经)》[答案]ABC19.在散文《儿女》里,下面人物属于作者子女的有A.转儿B.润儿C.阿九D.阿芳[答窠]ABC20.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选自A.《猛虎集》B.《太平景象》C.《志摩的诗》D.《雪花的快乐》[答案]A21.杨绛在散文《隐身衣》中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是A.烦恼皆因强出头B.是什么料,充什么用C.万人如海一声藏D.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答案]B22.杨绛《隐身衣》的从容与平和,取决于什么态度A.是什么料,充什么用B.不甘心受轻忽C.说废话玩儿D.努力向上,勿白暴白弃[答案]A23.何其芳《预言》最初发表于A.1932年B.1931年C.1930年D.1929年[答案]B24.“未知生,焉知死?”此语出自A.《孟子》B.《论语》C.《庄子》D.《荀子》[答案]B25.“小说似乎在逐渐死亡。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1.在《边城》中,傩送二老在茶桐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

【正确答案】正确2.《呼兰河传》是一部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

【正确答案】正确3.鲁迅《在酒楼上》的酒楼所在的城市是S城。

【正确答案】正确4.《纪实与虚构》的副标题是“创造世界方法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5.下面文章出自鲁迅《野草》的有【正确答案】《死火》【正确答案】《腊叶》【正确答案】《影的告别》6.老舍的话剧有【正确答案】《龙须沟》【正确答案】《茶馆》【正确答案】《神挙》7.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第•辑收录的诗剧主要有【正确答案】《女神之再生〉【正确答案】《棠様之花》【正确答案】《湘景》8.下面景点属于雁荡山的有【正确答案】十七潭【正确答案】十六亭【正确答案】十三瀑【正确答案】十八刹9.郭沫若的诗歌《女神》表达的主要精神内容有【正确答案】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正确答案】充分表达了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正确答案】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10.闻一多的《发现》选自【正确答案】《死水》11.在《北京人》中,曾皓与曾文清的关系是【正确答案】父子12.“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周易》13.“知人方足以论世。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烛虚》14.牛汉《悼念一棵枫树》最初发表于【正确答案】1973年15.话剧《北京人》的整部剧的基调是【正确答案】沉静16.“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英国小说17.巴金的《十年一梦》写于【正确答案】1981年18.“据说是身材矮小,很想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吨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正确答案】河水鬼19.《独语》中有:“我又想起一个西晋人物,他爱驱车独游,到车澈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及答案电大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及答案电大

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D4. 答案:C5. 答案:B6. 答案:D7. 答案:D8. 答案:C9. 答案:D10. 答案:A11. 答案:C12. 答案:D13. 答案:D14. 答案:B15. 答案:B16. 答案:B17. 答案:A18. 答案:D19. 答案:C20. 答案:D多选题6题每题3分合计18分1. 答案:A B D2. 答案:A B C D3. 答案:B C D4. 答案:A B C D5. 答案:A B D6. 答案:B C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合计15分1. 答案:错误2. 答案:错误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5. 答案:错误6. 答案:正确7. 答案:正确8. 答案:正确9. 答案:错误10. 答案:错误11. 答案:正确12. 答案:错误13. 答案:正确14. 答案:正确15. 答案:正确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总分40.00)1.鲁迅的《铸剑》选自于(2.00分)A. 《野草》B. 《彷徨》C. 《呐喊》D. 《故事新编》2.“夥颐连翩兮多少一夫。

”此句的‘夥颐’意思是(2.00分)A. 哎呀B. 家伙C. 盛多D. 人群3.提到“顺姑”这一人物名称的小说是(2.00分)A. 《正红旗下》B. 《子夜》C. 《边城》D. 《在酒楼上》4.“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此诗句的作者是(2.00分)A. 杜甫B. 李白C. 陶渊明D. 白居易5.鲁迅《铸剑》创作于(2.00分)A. 一九二六年八月B. 一九二六年十月C.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D. 一九六四年九月6.鲁迅原名是(2.00分)A. 周作人B. 周建人C. 周树人D. 周樟寿7.“其实世间一切乐处都是贪,只有孔颜的乐处不是贪,故孔颜是圣贤。

”其中“孔颜”指的是((2.00分)A. 孔子和颜真卿B. 孔伋和颜回C. 孔子和颜真卿D. 孔子和颜回8.“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填空:1.情感2.细读语言写法3.多读多写4.知识分子5.故事新编6.冯文炳7.时代性8. 满族北京市民衰败二、人物所属作品:1.《正红旗下》2.《倾城之恋》3.《在酒楼上》 4.《李有才板话》5.《边城》6.《铸剑》7.《倾城之恋》8.《子夜》9.《子夜》10.《骆驼祥子》三、写梗概:(一)写出老舍《正红旗下》梗概:1899 年,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他就是这大清王朝残灯末庙屈辱历史的见证人老舍先生。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

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让他们百思不解、颜面扫地:八国联军炮轰京城,太后西逃,北京陷落,高官百姓们的尊严轰然倒地,官军和团民围攻东交民巷,旗兵们尽了职责,报国寺的老方丈也带着满腔的怨恨走进了熊熊烈火……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

(二)《呼兰河传》故事梗概:1.《呼兰河传》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

2.作品中儿童视角下的世界:有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我跟祖父学诗”的镀铬反应与理解等等;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

同时又有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在叙述中时隐时现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形成鲜明对照。

四、阅读《铸剑》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博”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

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提示:①作品写了“铸剑开炉”“以头相博” ,而“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在阅读可见鲁迅丰富的想象力。

②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表现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小说语言诡奇而绚丽。

五、分析论述题:1.《正红旗下》……提示:在作者心目中,二哥福海虽有进步、可爱之处,但他仍然脱不了满足的一些习俗,福海与大姐、公、婆、大姐夫那种懒散、苟安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写出了后者那种、讲究体面、排场,追求精巧、讲究礼仪的态度。

通过福海“请安”“洗三”两个场面的安排,用幽默的语言展开北京市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心理习惯以及相应的审美追求。

2.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里,怎样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关怀?提示:1、作者表现了对中国农民的关怀,他自觉地用农闲时农民最爱听的“评书”的方式来写他的小说。

2、从“评书”体的小说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分析赵树理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而体会中国农民的智慧,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小说写作的影响与渗透。

第二次作业一、填空:1.爱自由美2.腊叶3.野草4.朝花夕拾5.灯下漫笔6.书信7.冯文炳8.想象二、指出下列作品所属的作家:1.何其芳2.鲁迅3.沈从文4.张爱玲5.巴金6.郁达夫7.废名8.周作人9.鲁迅10.周作人三、简析:1.以《苦雨》为例,简析周作人散文的风格特点。

提示①《苦雨》是一篇“借物咏怀”的文章,“苦雨”很能代表当时作者的心境,借着回忆、想象以及叙述,各种各样的“雨”被搬到笔下,写得相当自如,而整篇文章始终笼罩在淡淡的哀愁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使用的是“书信体”,借着这一“私人化”文体,叙述更显得娓娓而谈。

②本文也很能体现周作人文章的特点,所用材料都是一般情况下不入诗文的,而他都能写出味道来,自有其过人之长。

③文章写得似有意似无意,似有意思似无意思,所谈的确都是“私事”,又在结尾若有所指若无所指,凡此种种,皆为典型周氏风格。

2.举例说明张爱玲的《更衣记》的特色。

提示:①《更衣记》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6000 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服装的“近代史” 。

它把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娓娓道来,但并不拘泥于对于服饰本身的琐屑描述,而是从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写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

由这篇文章我们可见张爱玲特有的洞察世事的机智。

张爱玲在文章中极有见地地评述满清、民国各个时期的女装,并比较了评述女装和男装上的差别。

②文章的另一特色是在取喻和用词上的灵动和准确。

如“极其宽大的衣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宝、塔上的风铃”“一双袖子翩翩归来,预兆形式主义的复兴”等。

③文章通篇都在服饰的流行与共同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但又把衣服说成是每个人“贴身的环境” 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在结尾中“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表现了张爱玲对于服饰、对于人生的态度。

四、阅读与分析:《灯下漫笔》(一)依据:1.钞票换现银,联想到“中国人极易变奴隶,且变了以后还万分欣喜,”从现象见本质,发现重大问题;2.把人当作牛马,当作奴隶,这些都是因为国民麻木的劣根性所致。

(二)提示:作家吃中国宴席—-吃中国人—-吃官到民,层层吃下去---吃百姓,进而揭示先生内心悲愤深广,通过严密的逻辑层层推理,最好得出结论,呼吁中国青年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亦即推翻这吃人的旧制度。

五、分析论述:1.阅读鲁迅的《腊叶》,简述鲁迅的《腊叶》特殊的写作背景,分析其构思上的特点。

提示①本文写作的特殊背景:本文写于1925 年12 月26 日;发表于1926 年 1 月4 日;而据鲁迅日记记载,从1925 年9 月l 日起,到1926 年1 月5 日正是鲁迅肺病复发,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刻。

本文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 ,也可以看做是鲁迅留给后人的“遗言”,文中的主旨:“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 ,与十年后“遗嘱”中一再叮咛“忘掉我”是一个意思。

②由此产生了本文构思的特点:“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 。

阅读本文应抓住这一重点: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的同构与融合,鲁迅如何把他的生命的颜色化作了枫树的生命之色。

特别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

……明眸似的向人凝视”这一节,象征病痛与死亡的“乌黑”的阴影,竟出现在生命之色的“红,黄和绿的斑驳中” ,这“死”与“生”的并置与交融,是死的绚斓,也是生命之美,“明眸”似的“凝视” ,更让人悚然而思。

2.仔细阅读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比较两文的笔法。

提示:前者在写法上主要以写实为主,不越雷池一步,全文皆落实处,仅结尾发出两句议论,并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比喻。

后者似乎是“乱写”,开篇多句不知所云,结尾也是似结非结,文中各层意思像是胡乱衔接而又自然。

第三次作业一、填空:1.1929 年2.猛虎集3.闻一多4.戴望舒5.何其芳艾青冯至6.卞之琳7.《北方》8.情感二、作品所属作者1.穆旦2.穆旦3.冯至4.牛汉5.卞之琳6.何其芳7.戴望舒8.徐志摩9.闻一多10.艾青三、默写:闻一多的《发现》详见教材P423页;郭沫若的《天狗》详见教材P419页。

四、简答题:1.简析《死水》的构思。

提示: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死水》也是最能体现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三美”格律诗。

2.穆旦的《诗八首》中对爱情的独特的现代体验。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爱情这一人类与文学的永恒主题的独特的现代体验。

依然是相互矛盾的感受和概念对立、渗透、纠结为一团:一位“上帝”“我的主”在冷冷地观察、支持着“我”和“你”。

如:“我们相隔如重山”……对每首诗的思绪、情感从整体上把握。

3.简析《黎明的通知》的“呼唤式”的叙述语调。

诗人着意运用两行一节的快节奏,精心选用排比句式,已造成一浪推一浪的气势,全诗充满了动感,意境十分开阔。

朗读中体会诗人对光明的渴求,以及他黎明前的快感。

4.简析《寻梦者》中诗人的艺术构思。

提示:①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

②将类似民歌的夸饰、(3 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分)③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

五、分析题:1.分析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音乐式的结构。

提示:①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的“主旋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所有的读者无不被这两行诗带来的寒冷所震慑,并且激赏它饱含着时代感的悲凉雄壮的浑然气韵。

它的反复回荡的气韵宛如深隽的钟声一阵比一阵宏亮地响着。

雪在中国的土地上落着,诗人惊世的钟声也带着寒颤,随着落雪,回响在整个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下”的这场“雪”,厚重得使人透不过气,直想吼出一腔的闷气。

这就是我初读这首诗的感受。

这两行反复回响的诗,被认为是诗的主旋律。

②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③在如怨如恕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这三行诗的容量是多么的沉重啊!它蕴含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含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读者的心头上,引起了更深更深的震颤——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④在这三个乐段之间,主旋律乐句不断重现,将诗人悲苦、忧郁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

而最后的尾句却又给人以“些许的温暖”,有如余音袅袅,耐人遐想。

诗人最后在“没有灯光的晚上”痛苦而悲伤地诉说:“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他是对危难中的祖国说的。

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的严峻性,看到了那些过去迫害过诗人自己和无数民主斗士,欺压过广大人民的权贵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诗人能不感到忧虑吗?结尾的这几行诗不是无告的呻吟,它是声音颤栗的呼喊,是泣血的为祖国急切献身的心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