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油藏工程设计单项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油藏工程设
计单项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团队编号: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方案设计类作品
比赛类别:方案设计类单项组油(气)藏工程
单位名称:______ 重庆科技学院_
团队名称:_______ _ xxx _ __
队长姓名:_______ xxx _______
联系方式: 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 2013 年 4月 6日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作品简介
(本报告是在A区块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设计经济上、技术上合理的开发方案。首先,我们明确了工区内目的油层的构造特征和油藏特征。通过油层对比,将油藏进行分层:P1层,P2层两油层及中间隔层。使用赛题中已给的测井资料,物性分析化验分析资料对P1层和P2层进行了地层对比,区分出渗透率,孔隙度的差别。从储层的油气水,压力和温度系统的分析中计算出了压力系统的地层压力,压力系数及压力梯度。通过流体性质分析确定地下原油,天然气及地层水的各项性质,储层的敏感性对于储层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考虑条件,给后续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在对区块地质有明确认识后,我们用容积法计算了A区块的地质储量,由于区块的上下层地层系数差别较大,水平方向渗透率及孔隙度分布亦不均,所以采用加权平均求取其各项参数。在地质建模方面,采用了使用surfer软件对储层进行构造建模和网格划分。主要是利用测井数据和油藏属性等值线图。赋予构造模型孔隙度和渗透率,并利用软件对储量进行了拟合,最终储量计算值取两种算法的平均值较为妥当。
最后,针对该区块特征,稠油油藏的开发条件的研究及国内外类似油藏的开发先例,提出了开发整体思路,最终选择了前期蒸汽吞吐,后期注热水的开采方式。在规定了合理
的采油速度及单井产量原则的指导下,确定最佳井网密度;通过比较不同注采井网下的结果,确定了最优的井网类型、方向等。井网确定后,讨论了油藏开发程序,最终提出了满足稠油开发的经济性,采油条件、累积产油相对最多的开发方案。)
目录
第1章区域地质特征
区域地质概况
1.1.1 地理位置
A区块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M县,工区15公里外有发电厂,25公里范围内有一个中型凝析气藏投入开发。
1.1.2 自然地理
工区地表为草原戈壁,地面较平坦,植被稀少,地面海拔70m~270m;区块内地下水埋藏较深,浅层无地下水分布。工区温差悬殊,夏季干热,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可达-40℃以下。区内年平均降水量小于200mm,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地层层序
A区块由钻井揭示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新近系、古近系、侏罗系、三叠系以及二叠系。古近系(E)与J2x间为不整合接触,缺失白垩纪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砂砾岩。二叠系岩性主要为砂砾岩、砂岩,储层物性较好,可构成储层,其中有泥岩夹层分布。二叠系上部地层泥岩发育,可构成良好盖层。
表1.1 A区块地层层序表(据D1井)
区块勘探开发历程
区块内目前已打三口直探井,从已钻井的情况分析,该区块钻井遇到的复杂问题是地层井漏严重,并且地层强度较
高,导致钻井速度十分缓慢,钻井周期延长,严重提高了钻井成本,需要对井型以及完井方式进行优选。D1井2010年8月9日试油射开P1层,井段1387-1410.5m,日产油13t,至2010年9月30日累产油300t。D2井2011年5月15日试油射开P2层,井段-1396.9m,日产油,至2011年7月14日累计产油33t。探井基础数据见表。
表探井基础数据表
第2章油藏地质特征
构造特征
A区块俯瞰呈三角形,一边存在边水,储层向东南方向下倾,倾角o,层内存在夹层。闭合面积约2.8km2,闭合高度约160m。又有两条大致成120°的断层封隔储层,已知一条断层倾向与储层倾向相反。油水界面埋深-1240米,油藏顶部埋深为-1080米。区块顶部构造图如图,剖面图如图。
图2.1 A断块顶面构造图
图2.2 A断块油藏剖面图
储层特征
2.2.1储层地质特征
(1)岩石学特征
①岩性及含油性
储层以岩屑、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根据取心井不同岩性的含油特征统计结果,P1层含油岩性为砾岩、砂砾岩、中砂岩、细砂岩,最好的是砂砾岩和中砂岩,其次是砾岩和细砂岩,钙质砂岩和泥岩为非储集层。P2层含油岩性为砾岩、砂砾岩、中砂岩和细砂岩,最好的是砾砂岩和细砂岩,钙质砂岩和泥岩为非储集层。储层岩性特征见表、表。
表 P1层岩性与含油性关系统计表
表 P1层岩性与含油性关系统计表
②矿物及粘土成分
据D3井岩石样品全岩定量分析,P1、P2储层主要由粘土矿物(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绿泥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组成。P1、P2层砂岩分类见图、图
图 P1层砂岩分类图
(2)沉积相
储层地层水为碳酸氢钠水型,应为大陆沉积相,由于
P1、P2层及隔层发育比较稳定,推测其为湖泊相沉积。(3)储集空间类型
储集空间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其次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含少量高岭石晶间溶孔、方解石晶间溶孔等。
(4)储层非均质性
①层内非均质性
a.粒度韵律
粒度韵律是指单砂层内碎屑的粒度大小在垂向上的变化,其受沉积环境和沉积方式的控制。根据附表(1)分析得到该区块不同井段岩石的粒度韵律,见表。
表 D3井岩石粒度韵律
K
K -K V 2
n
1
i i
∑
==
)
(k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油区深度在1140-1240m ,储层粒度韵律为正韵律。
b.渗透率韵律
P1层纵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为“大-小”,为反韵律,P2层纵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为“大-小-大-小”,为复合反韵律。
c.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油藏P1、P2层渗透率统计数据如表。
表 油藏渗透率统计
渗透率变异系数Vk 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式计算得到:P1层渗透率变异系数V KP1= ,P2层渗透率变异系数V KP2= 。由于P1和P2层渗透率变异系数均小于,所以渗透率的非均质性为均匀型。
d.渗透率的突进系数Tk
渗透率突进系数是指砂层中最大渗透率与砂层平均渗透率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