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关于“对称、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设计
![关于“对称、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2f7d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4.png)
关于“对称、平移和旋转”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对称、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二、教学内容:1. 对称的概念与应用2. 平移的概念与应用3. 旋转的概念与应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对称、平移或旋转特性的图形或者物体,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新课(1)对称:教师首先解释什么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然后举例说明,并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几个对称图形,以此加深理解和记忆。
(2)平移:教师讲解什么是平移,如何进行平移,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平移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平移操作。
(3)旋转:教师讲解什么是旋转,如何进行旋转,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旋转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旋转操作。
3. 实践操作教师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包含对称、平移和旋转元素的图案。
4. 小结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称、平移和旋转的重要性和应用,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寻找生活中具有对称、平移和旋转特性的物品,记录下来,并思考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七、参考资料:《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教材》等。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https://img.taocdn.com/s3/m/8d7d2399a0116c175f0e48be.png)
第六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对称第1课时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2、在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3、灵活运用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难点:确定对称轴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抽象思维的逐步过渡,发展空音观念。
四、教学准备:学具袋五、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出示国旗,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二)、观察讨论,总结特点1、欣赏澳门区旗的图片,引导观察特点,利用学具图片研究;2、汇报交流: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能完全生命,折痕所在直线叫对称轴;(三)、解释应用1、小组利用纸片操作,探究、交流;2、汇报: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和国都是对称图形。
它们有的有一条、有的有几条对称轴。
3、找出组合图形的对称轴(四)、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1、学生尝试;2、你是怎样画的?3、总结方法;(五)、综合练习:1、抢答:2、判断,给学生发数学、字母、字卡片3、动作游戏:镜面对称;(六)、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六、板书设计对称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七、教学后记及反思:学生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学生达标情况15人12人80%86.67%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忆储备了一定的知识,重点是让学生找对称点画对称轴,练习题中镜面对称的题目要重点讲解。
对称第二课时巩固课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2、能通过想象找出图形的对称轴;二、教学重难点:找出图形的对称轴三、教学方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练习题五、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什么叫对称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二)、巩固练习P89第1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P90第2、4、6题画出对称轴;P90第5题、P91第11题画之前先回顾,应注意什么?画完后再检查一下,如何检查?(三)、小结六、板书设计对称什么是对称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七、教学后记及反思:学生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学生达标情况15人12人80%86.67%教学反思进一步深化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通过想象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平移与旋转》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平移与旋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ac26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4.png)
《平移与旋转》教案文/段庆娟教案基本属性:教案名称:《平移与旋转》教案教案信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平移与旋转》教材分析:本节课进一步认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和方法。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然后分小组探索图形平移与旋转的方法,交流时,应让学生说清楚平移图形的过程,说清楚平移的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的,平移的距离。
并能够抓住对应点进行分析。
学习图形的旋转可以采用下面的步骤进行教学,先确定绕哪个点旋转;2)看旋转方向。
(顺时针或者逆时针)3)看旋转的角度;4)以一条边为基准开始旋转找到对应边(一般以水平或垂直边为准)。
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60°角的直角三角形纸片供学生进行旋转时用。
对于其他的图案,可以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设计完成,并通过交流,相互学习,进一步巩固旋转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性的系列活动,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方向、角度);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并灵活运用旋转在方格纸上实际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观察,感悟数学的美,了解由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平移与旋转的要素的理解。
会根据要求画出平移与旋转后的图形。
难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与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设计:一、创设情境:出示信息窗中平移后得到的图形。
让学生做出分类,那些是由平移形成的,哪些是由旋转形成的。
1)提出要求,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正方形平移一下,看看这些图形是怎样由一个图形得到的呢?2)指名汇报,师用图片在画有方格的磁性黑板上演示:把一个正方形方块从左移到右。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word教案(1)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6550475941ea76e59fa043c.png)
第二单元《图案美》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难点:
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
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课时安排: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2017-2018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对称、平移与旋转》优秀教学设计2
![2017-2018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对称、平移与旋转》优秀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5dd5a2fa524de518964b7d2d.png)
平移和旋转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能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
3.能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0,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的旋转。
教学难点:用平移和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课型:预习课。
预习过程:一、平移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2.认真读信息窗2的6幅图片,你能提了出什么问题?你认为这6幅图中,哪些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3.认真读课本例题图:(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你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吗?温馨提示:先向哪儿移、再向哪儿移。
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先向左平移格,再向上平移格,或者先向上平移格,再向左平移格。
温馨提示:(1)平移时要选取一个点或一条边,以此为基准数格平移。
(2)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4.刚才你学习了关于平移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做课本自主练习P 23页1.2.3.4题。
二、旋转1.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的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2.汽车经过收费站时,交费后,收费站道口的转杆就会打开,汽车通过后,转杆关闭。
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就是生活中的现象3.转杆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你发现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一是在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转杆下端的点是固定不动的,这是旋转的中心;二是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都是90°。
不同点是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不同,正好相反。
4.温馨提示: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1)钟面上,时针从12转到3,你能说说时针是怎样转的吗?时针(顺、逆)时针转了90°。
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案美—平移与旋转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案美—平移与旋转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108c5a8c941ea76e58fa04ef.png)
. 图案美—平移与旋转探究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1课时多媒体课件、图案、方格纸、小正方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2.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说出平移方向和距离。
(根据平移的方向、格数来数)教学难点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本单元学生已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中平移、旋转现象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设计了观察实物、动手拼折、设计图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对称、平移和旋转。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随着优美的旋律,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学生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场景表演出来。
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
师: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老师用手势表示旋转的动作,学生说出动作名称。
师:(老师再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像这样呢?师小结:像……这样的运动叫平移,物体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平移或旋转现象呢?生交流。
其实啊,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数学啊,它就在我们身边。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平移与旋转出示课本92页的一个图案。
师:看了这些图案,你们想说什么?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些图案画出来呢?试试看。
(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并说明向哪个方向移,移几格。
(多找几个学生说说方法)师:一个物体在平移过程中,它向哪个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多少?这些我们是怎么来看的呢?(一)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1.出示:小屋搬家(1)你们看这里有一间小屋,它就在做平移运动,(课件)我们用虚线图形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图形表示平移后的图形。
第六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第六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https://img.taocdn.com/s3/m/98fba17bf242336c1eb95ed9.png)
二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稿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
2、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图形的美。
二、主要内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者旋转。
三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四、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五、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会平移旋转的方法,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3、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把握两点,第一点是在方格纸上画,另一点是画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平移在这里学习较复杂的平移(连续平移)。
图形的旋转,则要求学生能够经一个图形一次性旋转90°即可。
4、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段在学习概念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而第二学段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让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去总结,去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课时数,5课时。
信息窗1——美丽的旗帜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90页,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或者采用测量的方法,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点,掌握对称点和对称轴的关系。
2、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青岛五年制四下数学6图案美——平移与旋转word教案 (1)
![青岛五年制四下数学6图案美——平移与旋转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1d22767ef8c75fbfc77db2cb.png)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平移与旋转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设计 意图个性化设计课 题 平移与旋转教案序号 3 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点 学难 重点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准备 教学小黑板方格纸板 书 设 计平 移与旋转平移的要点——水平、垂直。
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一.示图形,揭示课题。
二.平移图形,旋转指针三.旋转小棒,引出旋转点。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漂亮的图形。
看这些图形是用什么方法变出漂亮图案的?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旋转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呢?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平移、旋转问题。
引出度数。
师:看这个三角形怎样移动可以得到另一个相同的三角形?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平移理解的很棒。
我们看下一个问题(播时钟指针):分针从12转到3,怎么转的?师:旋转了多少度?师引导学生说出分针顺时针旋转了90度。
(1)转小棒引出旋转点。
师(出示方格纸上的小棒):谁能将这根小棒顺时针旋转90度?师:同样是旋转90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生:这些图形是用移动、旋转的方法变出图案的。
生:移动的方向与旋转的方向不同,旋转有顺时针,有逆时针。
生:想!生:根据小方格水平、垂直移动。
生:顺时针。
生:90度。
(连续播动分针,巩固旋转方向,引出度数)生1:绕A点旋转,并画出旋转后的位置。
生2:绕B点旋转,并画出旋转后的位置。
生:因为一个是A点不动,一个是B点不动,所以结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学生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自主发现概括出平移图形的方法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1轴对称图形导学案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1轴对称图形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20a465227916888586d773.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六、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1、轴对称图形【学习内容】信息窗1 课本83-84页【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轴对称,能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掌握一些平面图形对称轴的数量。
2、通过整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3、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硬纸片各一个【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猜一猜,每个图形画的是什么?( ) ( ) ( ) ( )( ) ( ) ( ) ( )二、预习展示1、观察课本14页这些美丽的旗帜,你知道它们都是哪些国家(或地区)的旗帜吗?2、仔细观察这些旗帜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注意到哪些图形具有你发现的特点?3、观察自己准备的图形纸片,并折一折,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三、预习导航探究新知,认识轴对称图形1、自学课本第14—15页,相信你能有所收获。
2、填一填:如果将图形沿着_________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___________,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
3、动动手:你能想办法验证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看看每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折一折,想一想)5、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你是怎样知道的?6、根据你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你能解决自主练习第一题的问题吗?相信你能行。
四、当堂达标1、下面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打上“√”。
()()()()()(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五、巩固训练1、画出下面每个图形所有的对称轴2.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对称、平移与旋转》优秀教案第2课时2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对称、平移与旋转》优秀教案第2课时2](https://img.taocdn.com/s3/m/63d1e03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d.png)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对称、平移与旋转》优秀教案第2课时2《对称、平移旋转》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平移”的现象。
2.通过操作性的系列活动,使学生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操作、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该知识的生活价值。
2.实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这一目的。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观察验证。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三角尺,直尺,方格纸。
2、教师准备:课件,三角尺,直尺,展台,方格纸,水笔。
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先看这样一些现象。
(多媒体演示)知道这是一些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教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就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你能用手做一做平移吗?学生用手做平移。
教师:很好,原来我们都是研究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新课学习1.教学例1(1)研究长方形的平移教师:我们以长方形为例,仔细看看长方形是怎样平移的?(教师演示长方形从左边平移到右边)看清楚了吗?再看一遍。
(放慢。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e742f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1.png)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六图案美___对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89页,进一步熟悉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主动参加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过程:活动程序和老师提示活动内容关注要点活动一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旗帜的图案,我们来观赏一下吧。
(图片出示情景图)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可以利用小样片试一试。
师:谁情愿说说自己的发觉?师: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同位沟通,相互指一指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观赏,感受其中的美,并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同学通过争论、操作,说出自己对这些图形特征的熟悉。
同学举例演示,说明确定对称轴的方法。
同位活动,相互关心。
同学能否感受图形的特征。
关注同学的描述,鼓舞他们从多种角度观看。
关注各个层次的同学能否精确地找到对称轴。
活动二师: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对称轴图形呢?师:你能画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吗?你有什么发觉?师:通过上面的活动,你知道什么是对称轴图形吗?师:推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轴图形?(课件出示第89页第1题)小组合作。
同学推断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来验证自己的结论,从而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每个同学独立尝试后,进行全班沟通。
得出: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同学争论,逐步完善,得出:将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轴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同学独立完成。
关注同学推断的方法与结果。
了解状况,留意订正、完善熟悉。
能否抓住对称轴图形的基本特征。
能否精确地推断出对称轴图形。
活动三师:刚才我们熟悉了对称轴图形。
你能画出下面第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对称轴图形吗?(课件出示图形)师:谁来展现一下自己的作品?师:用大家讨论得出的方法完成其次个图形的另一半,看谁画得好。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六、八单元 《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回顾整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六、八单元 《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回顾整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0ca24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3.png)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八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回顾整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概念,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对称、平移与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与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实物模型、折线统计图示例。
2. 学具: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教具、折线统计图绘制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概念。
2. 探究新知- 对称:-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对称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特点。
- 教师讲解对称轴的概念,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寻找图形的对称轴。
- 学生练习绘制对称图形,加深对对称概念的理解。
- 平移与旋转:- 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 教师讲解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 学生练习绘制平移与旋转后的图形,加深对平移与旋转概念的理解。
- 折线统计图:-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 教师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 学生练习分析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八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回顾整理》优秀教学案例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八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回顾整理》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dff7f7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9.png)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对称、平移与旋转特点的图片和实物,如剪纸、建筑、风车等,引发学生对这些现象的关注。接着,提出问题:“这些物品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美?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对称、平移与旋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概念,我将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情景。首先,我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展示一些生活中具有对称、平移与旋转特点的物品和现象,如剪纸、建筑、交通工具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图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对称、平移与旋转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八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回顾整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社会,对美的追求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而数学的美感教育也逐渐被重视。本教学案例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八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回顾整理》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对称、平移与旋转现象,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结合折线统计图的回顾整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本案例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平移与旋转|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平移与旋转| 青岛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67b328f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d.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平移与旋转|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平移和旋转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图形变换。
3.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平移是指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 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旋转时图形的位置和方向发生变化,但形状和大小不变。
3. 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推拉门、旋转木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平移和旋转现象。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平移和旋转的动态演示软件。
2. 学具:学生自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纸、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平移和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分析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知识。
3. 演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动态演示软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平移和旋转的变化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纸上进行平移和旋转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应用: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平移的概念和性质2. 旋转的概念和性质3. 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判断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并说明理由。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青岛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768e440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0.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平移与旋转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与旋转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叫做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平移的基本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 图形的旋转(1)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2)旋转的基本特征:图形旋转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和方向发生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位置变化。
(2)提出问题:如何将这张平面图移动到另一个位置?2. 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什么是图形的平移?什么是图形的旋转?(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3)教师示范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纠正错误。
4. 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拓展题,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分享解题思路,教师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总结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6. 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平移与旋转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能力。
4.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备课时间2018.5.7上课时间
课题信息窗2平移课型新授总课时数25
1.进一步认识平移的特点,能在方彳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连续平移。
教学 2.通过“移一移”,“画一画”的方法,逐步掌握平移要点。
目标 3.能准确描述平移的过程,并会使用“沿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这样的语言来
描述平移,体会对应的数学思想。
重点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连续平移;能够在教学是否
课件是口是难点方格纸上平移并数出移动的格子数。
媒体^课件、、£Z'是
详案
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课件出示一组运动的图片,判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师:欣赏图片,观察一下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这些美丽的
师:这些图案可由一个基本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
你能看出哪些是通过平移得到的吗?板书课题:平移。
二、小组探究
1小组探究:图这个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丄丄-
■■J L
■MB
f T F T F1T
2、小组借助老师提供的方格纸和纸片在方格纸上通过动手“移一移” “画一画”,看看你能否得到。
3、汇报交流
4、小结:平移时,选定基本图形一确定平移的方向一确定平移格数一将图形进行平移。
三、巩固练习:
课本1 2、3题,先自主完成,再全班交流方法。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图案是怎么得到的?
教学反思:
老师准备了几幅漂亮的图案,想看吗?边看边想,老师是用 什么方法得到的这些图案的? (板书课题:旋转)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 认识旋转三要素 1. 认识旋转方向。
大家看钟表指针,它们是怎么转动的?(板书:方向 顺时
针)用手比划一下顺时针是怎样旋转的?与钟表指针旋转方 向相反的方向
就是逆时针。
(板书:逆时针) 2. 认识旋转角度。
观察钟表,如果分针从12走到9,分针是怎样转的?如果从 12走到2呢?如果从12走到3呢?为什么同样是顺时针旋 转,分针的位置不一样呢?这取决于旋转的角度。
(板书:
角度)分针从3走到6,是怎样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分 针顺时针旋转
90度)
3. 认识旋转点。
(1) 旋转小棒:出示:将小棒绕 A 点顺时针旋转90度
(2) 展示交流:一定要注意所绕的中心点不同(板书:中 心点),旋转结果也会不同。
4. 小结:做旋转运动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三个要点,中心点, 方向,角度。
在描述旋转运动时,要说清楚绕哪个点、按什 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二) 自主尝试,掌握方法 1. 探究方法。
(1) 自主尝试:画出绕0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有 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三角形纸片,转一转。
(2)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旋转的? 2. 观察比较,感知方法
仔细观察,旋转之前的三角形与旋转之后的三角形图形和位 置有什么变化?
备课时间 2018.5.7
上课时间
课题
信息窗2旋转 课型 新授
总课时数
26
教学 目标 1. 过实例观察,感悟数学的美,了解简单图;
2. 了解旋转三要素,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
3. 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
形经过旋转制 形旋转90丿 学生的空间想 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度,掌握基本的旋转方法。
、象能力。
重点 难点 理解旋转三要素,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
教学 形旋转90度;旋转的步骤与方法。
媒体
是否
课件 是否 是
详案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你能西出-诵盼¥1巧顺时卡憐转90悄的图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