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
作者:刘大伟文章来源:乳山市下初初中点击数:236 更新时间:2010-9-1
5
生命化课堂在我校实施已经两年,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这段时间中的学习体会:
一、对“生命化课堂的”涵义的理解和认识。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几乎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生命的成长,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长期以往,学生鲜活的个性被教师抹杀,导致的后果是:高分低能!通过学习,我对生命化的涵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所谓“生命化的课堂”就是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顺应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搭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努力促成学生的生命个体与课堂有机的融合,让课堂与现实生活、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课堂变成鲜活起来,就是要做到: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课堂来!通过构建生命化的课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成就生命”,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
二、转变教育理念,用“生命化”的理念武装头脑。
要想构建“生命化的课堂”,就必须摈弃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具有“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过去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而今天我们却要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源头活水”,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水,要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唯一的:从学习中来。永无止境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应该是教师永恒的主题。为此我要继续力学习有关“生命化的课堂”教育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竖起行动的先导,才能真正树立起生命化的课堂理念,才能去践行生命化课堂教学。
三、构建生命化的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
生命化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必须首先是课堂的编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备课既要备课本,又要备学生,备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包括年龄、心灵特征、认知水平。想学生之所求,给学生之所需。在备好课的前提上努力实施好“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生命化课堂教学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生成”这一模式,教师必须要相信学生,将课堂大胆的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变原来灌注式的教学为生动、活泼的教学,通过电教媒体等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合作探究氛围,以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与生成,也促使教师情感的绽放,造就生命的绚烂多姿。使师生在彼此交往过程中的认知、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取一定的成就感,达成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实现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四、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适时进行评价是激发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支撑点。生命化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让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一环,评价再度彰显生命的内涵。为此在实施生命化的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是要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主体。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大都只注重于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评价主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特别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让课堂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是要建立多种评价形式。除沿袭传统“不错”“很好”“很棒”,的评价形式外,在课堂上还应该用手势、表情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是要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课堂评价多几把尺子,关注个别差异,对不同
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做到适时评价。课堂上的评价不囿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在学生自主
学习、合作探究、大胆质疑,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环节中教师注意择机进行评价,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让课堂变得生机有活力。
总之,研究、探索构建生命化的课堂才刚刚起步,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使自己在不断研究、探索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节选)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何会存在这些问题?这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回答的。应该说,这些问题曾有过讨论,人们的认识也有进展。如认为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然而,这些认识的进展,尽管起了拓展思路、丰富认识的作用,但仍然局限在对教学性质的传统认识中,并未跳出原有的“大框架”。今天,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首先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这—“大框架”的合理度。
所谓“大框架”,即指把教学活动的性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范围内的教学观。它具有广泛影响并至今活跃在教学论界,故揭示教学作为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历来是教学沦的基本任务。现被普遍认同的观点大致如下: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
上述教学理论在实践特别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一般呈现出如下特征:
1.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是认识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达到发展能力。其他的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正的地位。
2.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的任务,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处于—定年级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研究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在何处等,依然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课程进行的程序外,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在教师心目中甚至在教案上都已有明确答案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