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研究开题报告.pdf
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20e7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e.png)
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一、引言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机,其运动是通过电脉冲控制的。
相比于传统的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步进电机具有精确的位置控制和高效的能量转换特性。
因此,步进电机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机等。
本文将探讨步进电机控制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种改进的控制方法。
二、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的电动机。
它由定子、转子和驱动电路组成。
定子上的线圈通电时,会产生一个磁场,而转子上的永磁体则会受到磁场的作用而转动。
通过控制电脉冲的频率和脉冲数,可以实现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
三、步进电机控制的问题尽管步进电机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受到电脉冲信号的稳定性和驱动电路的精度的影响。
其次,步进电机的运动速度受到电脉冲频率的限制,如果频率过高,电机可能无法跟随。
此外,步进电机的功耗较高,需要额外的散热措施。
四、改进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
首先,我们将采用高精度的驱动电路,以提高电脉冲信号的稳定性和精度。
其次,我们将引入闭环控制系统,通过编码器反馈来实时监测步进电机的位置,从而提高控制的精确度。
此外,我们还将优化电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以提高步进电机的运动速度和响应能力。
最后,我们将研究降低步进电机功耗的方法,如改进散热系统和优化电机的结构。
五、实验设计为了验证改进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将设计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将搭建实验平台,包括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控制系统。
然后,我们将通过改变电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测试步进电机的运动速度和响应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引入闭环控制系统,通过编码器反馈来实时监测步进电机的位置,并与开环控制进行对比。
最后,我们将优化散热系统,比较不同散热方法对步进电机功耗的影响。
六、预期结果我们预期通过改进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和运动速度。
步进电机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e41e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f.png)
步进电机开题报告步进电机开题报告一、引言步进电机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在工业和家庭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以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打印机、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步进电机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步进电机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机。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磁场的相互作用。
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步进电机的旋转或直线运动。
步进电机的核心部件是转子和定子,其中转子由多个磁极组成,而定子则由线圈和磁极组成。
通过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步进电机的运动。
三、步进电机的应用1. 打印机步进电机在打印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精确的控制,使得打印机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打印。
步进电机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准确地控制打印头的位置,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打印效果。
2. 数控机床在数控机床中,步进电机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工作台的移动。
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和速度,可以精确地控制工件的加工路径。
步进电机的高精度和可编程性,使得数控机床能够实现复杂的加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自动化设备步进电机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输送带系统,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可以精确地控制物料的输送速度和位置。
另外,步进电机还可以用于机器人的关节控制,实现机器人的精确运动和操作。
四、步进电机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步进电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步进电机未来的发展方向:1. 高速化目前步进电机的转速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步进电机的转速,以满足更高速度要求的应用场景。
2. 高精度化步进电机的精度已经很高,但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步进电机的精度,以满足更高精度要求的应用场景,如微电子制造等。
3. 节能环保步进电机在工作时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研发更节能环保的步进电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步进电机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886495dd88d0d233d46a61.png)
(1)最大静态转矩Me max
最大静态转矩是指步进电机在规定的通电方式下矩角特性上转矩的最大值。绕组电流越大,最大静态转矩也越大。通常技术指标中所规定的最大静态转矩是指每相绕组通上额定电流时所得到的转矩值。一般来说,最大静态转矩较大的电动机,可以带动较大的负载转矩,负载转矩和最大静态转矩的比值常取0.3~0.5左右。
这种驱动方式也叫做微步驱动。它将电机绕组中的电流细分,由常规的矩形波供电改为梯形波供电。这时,绕组中的电流或经过若干个梯形上升到额定值,或以同样的方式从额定值下降到零。
(2)电细分驱动的原理
步进电机的电细分驱动是通过对电机励磁绕组电流进行控制,使步进电机定子的合成磁场成为按细分步距旋转的磁场,从而带动转子转动实现的。当两相相邻绕组同时通以不同大小的电流时,各相产生的转矩之和为零的位置为新的平衡位置,这样就实现了细分。
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根据控制信号工作,控制信号由单片机产生。其基本原理作用如下:
(1)控制换相顺序通电换相这一过程称为脉冲分配。
例如:三相步进电机的三拍工作方式,其各相通电顺序为A-B-C-D,通电控制脉冲必须严格按照这一顺序分别控制A,B,C,D相的通断。
(2)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
如果给定工作方式正序换相通电,步进电机正转,如果按反序通电换相,则电机就反转。
(1)毕业设计任务进度细则。
(2)系统硬件电路图1张,系统程序流程图1张。
(3)设计说明书1份(含程序清单),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速度、位置的控制。
(4)答辩演示文稿1份。
二、文献综述(对课题相关的原理、技术、现状和前沿等进行综合评述)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磁机械装置,是一种输出与输入数字脉冲对应的增量驱动元件,具有快速启动和停止的能力。当负荷不超过步进电机所提供的动态转矩值时,它就可能在一瞬间实现启动和停止。它的步矩角和转速不受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也不受环境条件(如温度、气压、冲击和振动等)的影响,仅与脉冲频率有关。它每转1周都有固定的步数,在不丢步的情况下运行,其步距误差不会长期积累。正是因为步进电机具备上述优点,它已经被广泛地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66ec07168884868762d6fb.png)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步进电机又称为阶跃电动机或脉冲电动机,它是基于最基本的电磁感应作用,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由于其具有的显著特点,使得它在电机的大家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步进电机的原始模型起源于1830年至1860年,我国步进电机的研究及发展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最初主要是国家资助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研究一些装置开发的少量产品。
70年代开始大量生产和应用步进电机,至今,由于对步进电机精确模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各种混合式步进电机及驱动器作为产品被广泛生产和应用。
现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组合机床、数控机床、机器人、计算机外围设备、大型望远镜、卫星天线定位系统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更新,步进电机的应用领域变得更加的宽广,这样也对步进电机的运行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虽然步进电机是一种数控元件,易于同数字电路接口。
但是,一般数字电路的信号远远不足以驱动步进电机,必须有一个与之匹配的驱动电路来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两者组成步进电机系统。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大量使用单片机、FPGA、CPLD、PLC等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和驱动,结果是缩短了驱动器的研发周期,明显提高了整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PSoC可编程片上系统比标准的固定功能的微控制器有明显的优势,采用一个微控制器,一个PSoC器件最多可集成100种外设功能,PSoC系统集成有MCU、FLASH及可编程模拟和数字模块,与上面提到的方案相比通过PSoC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可以实现低成本,小体积,单芯片,高效率的开发,甚至可以在开发最后一刻根据突发状况而改变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该课题主要分一下内容进行设计:(1)了解和研究步进电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研究实现常用步进电机控制的方案。
(3)Cypress Designer5.0的学习和软件的操作使用(4)分析基于PSoC的步进电机控制的解决方案,确定系统设计中需要用到CY8C29466的内部结构、通用I/O数目、所需Flash及SRAM空间大小等参数;(5)系统的整体硬件结构设计,包括芯片规划和外围电路设计;(6)设计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电路、速度显示模块电路,并绘制原理图,制作PCB板;(7)应用C语言编写系统应用程序,进行硬件电路的调试。
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c31a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4.png)
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步进电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控制精度高、运动平稳,还具有高速、高效、节能等特点,因此备受青睐。
目前,利用单片机和FPGA等嵌入式技术来实现步进电机控制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该技术在机械制造、电子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拟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开展相关工作:1. 设计一种新型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提高控制效率和精度。
2. 利用FPGA优势,实现控制算法的高速计算及精确控制,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集成单片机和FPGA,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自适应控制、误差调整等功能。
4. 通过实验验证,测试该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和性能,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主要研究内容1. 步进电机基本原理分析:阐述步进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转动方式等基本概念,为后续控制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设计合理的电机驱动电路,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步进电机的准确控制。
探索单片机的并口、串口、中断等技术在步进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3. 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控制:探索FPGA在步进电机控制中的作用,利用FPGA的高速计算和可编程性,实现精确控制和高效算法运算。
4. 经典步进电机控制算法研究:利用单片机和FPGA实现一般步进电机控制算法,比如开环控制、闭环控制、脉冲直接驱动等算法研究及仿真。
5. 控制系统集成设计:将单片机和FPGA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电机驱动、数据处理、界面显示等功能。
对控制系统智能化进行研究,比如自适应控制、误差调整等功能。
三、预期成果与意义1. 设计出一种新型高效、精密的控制系统,比现有的控制系统更加实用、可靠。
2. 探索了单片机和FPGA的组合尤其是FPGA在步进电机控制中的应用,极大程度提高了控制效率,为控制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步进电机驱动器-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驱动器-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4c4fab0029bd64783e2ca2.png)
五时间安排
(1)第1~4周:查阅资料,翻译外文资料。
(2)第4周:撰写开题报告。
(3)第5~10周:进行毕业设计的理论研究、方案设计。
(4)第11周:对前期理论工作做初步检查。
(5)第11~13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完成初槁。
(6)第14~15周:送指导老师检查,批改。后修改论文并定稿。
(7)第15周: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
步进电机作为数字式执行元件,具有成本低廉、容易控制、定位方便和步距误差不会长期累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数控装置、绘图机、机械手、印刷和包装设备等工业、军事和医疗自动化领域中。在多种步进电机中,混合式步进电机集反应式和永磁式步进电机的优点于一身,应用更加普遍。但是步进电机在应用当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性的因素,步进电机及其系统有很多缺点,诸如低速平稳性差、高速快速响应能力差、效率低和能耗大等。步进电机大多场合下用于开环控制的,对转子位置不做检测,很容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失步现象。失步和震荡是较为严重的两个问题。另外,步进电机不能直接接到普通的交直流电源上运转,它需要专门的驱动器,步进电动机和与之配套的驱动器密不可分,在电机本体选定的情况下,驱动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通过研制高性能的步进电机驱动器可以大大改善步进电机的运行性能。这对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拓宽了步进电机的应用领域。因此,研究开发出高性能的步进电机驱动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2d62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a.png)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步进电机是一种常用的转速控制器件,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CNC机床等设备中。
步进电机的特点是转速稳定、结构简单、容易控制,但是其转速无法直接进行调节。
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步进电机转速的要求,需要设计一种步进电机调速系统,使得步进电机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转速。
本文将对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开题报告。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设备中,但其转速无法直接调节,限制了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
因此,设计一种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目的和实际意义。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步进电机转速的调节,满足不同应用需求,提高步进电机的应用范围和灵活性。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3.1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通过对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进行设计,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
采用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元件,保证步进电机的正常运行和调速性能。
2.转速调节模块的设计:设计转速调节模块,通过输入控制信号来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可以采用数字信号输入方式,或者设计模拟控制电路实现转速调节。
3.系统控制与监测:考虑到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可能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控制,设计系统控制和监测模块,实现步进电机转速的在线监测和调节。
3.2 实现方法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电路设计与搭建: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转速调节模块的电路设计与搭建。
采用合适的元件和电路连接方式,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2.系统调试与测试:对设计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按照预期工作。
通过调试测试,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和优化。
3.性能评估与结果分析:对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和测试,评估系统的转速调节范围、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并分析评估结果。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图纸和电路原理图。
开题报告-步进电动机的微机控制
![开题报告-步进电动机的微机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79db797b307e87100f6968b.png)
开题报告-步进电动机的微机控制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步进电动机的微机控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步进电动机概要步进电动机属于DC驱动的同步电动机,它是纯粹的数字控制电动机。
它是将电脉冲激励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离散值控制电动机,这种电动机每当输入一个电脉冲就动一步,所以又称脉冲电动机。
近30年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永磁材料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步进电动机的发展,为步进电动机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步进电动机主要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精度高,运行可靠。
如采用位置检测和速度反馈,亦可实现闭环控制。
步进电动机已广泛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如数模转换装置、数控机床、计算机外围设备、自动记录仪、钟表、和磁盘等等之中,另外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印刷设备如打印机、绘图机等中亦有应用。
步进电动机有如下的特点:步进电动机的的角位移与输入脉冲数严格成正比,因此,当它转一转后,没有累计误差,具有良好的跟随性。
由步进电动机与驱动电路组成的开环数控系统,既非常简单、廉价,又非常可靠。
同时,它也可以与角度反馈环节组成高性能闭环数控系统。
步进电动机的动态响应很快,易于启停、正反转及变速。
速度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平滑调节,低速下仍能保证获得大转矩,因此一般可以不用减速器而直接驱动负载。
步进电动机只能通过脉冲电源供电才能运行它不能直接使用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步进电动机存在震荡和失真现象,必须对控制系统和机械负载采取相应措施。
步进电动机自身噪声和振动较大,带惯性负载的能力较差。
2、步进电动机的发展过程步进电动机的机理是基于最基本的电磁铁作用、其原始模型起源于1830年至1860年间。
1870午前后开始以控制为目的的尝试、应用于氮弧灯的电极输送机构中。
这被认为是最初的步进电动机。
此后,在电话自动交换机中广泛使用了步进电动机。
不久又在缺乏交流电源的船舶和飞机等独立系统中广泛使用。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步进电动机本体方面随着水磁材料的发展,各种实用性步进电动机应运而生,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则推进了步进电动机在众多领域的应用。
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d84b9825c52cc58ad6be92.png)
主要实现功能:
(1)、5个按键控制整个电路,对应功能分别是:正转、反转、暂停/开始、速度加、速度减;
(2)、数码管显示电机运行速度的档数和正反转的指示;
(3)、5个小红灯一个为电源指示,四个指示电机的转速。
三、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确定步进电机,系统是单片机控制,整个设计的电压是5v,所以电机的电压也要选择5v可以驱动的,所以本实验选择28BYJ—48步进电机作为设计对象,步进电机28BYJ48型四相八拍电机,电压为DC5V—DC12V.当对步进电机施加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控制脉冲时,它可以连续不断地转动。每一个脉冲信号对应步进电机的某一相或两相绕组的通电状态改变一次,也就对应转子转过一定的角度(一个步距角)。当通电状态的改变完成一个循环时,转子转过一个齿距。
由于单片机驱动能力有限,不能直接用于步进电机的驱动本设计采用ULN2003A芯片驱动步进电机.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陈列,由七个硅NPN达林顿管组成。 该电路的特点如下: ULN2003的每一对达林顿都串联一个2。7K的基极电阻,在5V的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和CMOS电路 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来处理的数据。
步进电动机是用电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微电动机,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宽广的频率范围内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实现调速,快速起停、正反转控制及制动等,并且用其组成的开环系统既简单、廉价,又非常可行,因此在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各种控制装置等众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动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研制步进电机驱动器及其控制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1e1e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8.png)
步进电机控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步进电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类型,其通过按照一定的顺序驱动电机的步进角度来实现精确控制。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中,如机床、电子设备、3D打印机等。
因此,研究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和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和方法,通过建立电机模型,分析电机的动态特性,并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实现对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
三、研究内容1.步进电机的原理和结构分析:介绍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包括转子、定子结构,转子运动的工作原理等,并分析步进电机的特点。
2.步进电机控制的数学模型建立:建立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包括转子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的描述方式,以便后续的控制算法设计。
3.步进电机控制算法设计:基于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如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4.控制系统实现与仿真:利用软件仿真工具,对设计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评估系统性能,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优化。
5.硬件实验验证:基于硬件平台搭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相应的电路和接口电路,以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6.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分析实际实验数据,评估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
四、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相关资料的查找,对步进电机的原理、控制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数学建模:根据步进电机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电机的运动和控制过程。
3.算法设计:基于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以实现精确控制。
4.软件仿真:利用软件仿真工具(如MATLAB、SIMULINK等),对设计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评估系统性能。
5.硬件实验:搭建实验平台,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与硬件相结合,进行实际的控制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
6.数据分析与结果评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7d7b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f.png)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步进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存在着速度调整范围窄、精度不高等问题。
因此,本文拟研究步进电机调速系统,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广泛速度调节范围和高精度的调速方法。
二、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现状分析目前,步进电机调速系统主要采用开环控制方式,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频率和宽度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然而,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速区域存在失步和抖动的问题,而在高速区域则无法实现较大的转速范围。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闭环控制方法,以提高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性能。
三、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闭环控制方法闭环控制是一种通过反馈信号调整控制输出的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步进电机调速系统中,可以通过在电机轴上安装编码器,实时获取电机转速信息,并将其作为反馈信号进行控制。
此外,还可以利用PID控制算法对反馈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更精确的调速效果。
四、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拟设计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具体方案如下:1. 硬件设计:选择适当的编码器和传感器,通过与电机轴的连接,实时采集电机转速信息。
同时,设计合适的电路板,实现编码器信号的处理和PID控制算法的运算。
2. 软件设计: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编码器信号的采集和PID控制算法的运算。
通过与硬件的配合,实现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闭环控制。
五、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性能评估为了评估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性能,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 转速范围测试: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试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在不同转速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失步情况、抖动程度等。
2. 精度测试:通过与其他精密仪器进行比对,测试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在不同转速下的精度,评估其调速效果。
3. 稳定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观察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应用前景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控制转速的场合。
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d5341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d.png)
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印刷机、包装机、激光打印机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精度要求的提升,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运动精度不高、控制复杂等。
二、选题目的
本次设计旨在设计一种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解决现有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其运动精度和控制效率,使其更加适用于各个领域。
三、主要研究内容
1.直线步进电机原理的研究
1.1 直线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2 直线步进电机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思路
2.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3 控制系统软件编程设计
3.测试与分析
3.1 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过程
3.2 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运动精度和控制效率分析
四、预期成果
设计出一款控制器实现对直线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并可以提高其运动精度和控制效率,从而更适用于各应用领域。
同时,可以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评估其性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步进电机定位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定位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90420ca32d7375a41780e9.png)
二零一八年二月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三、参考文献[1]张涛. 步进电机快速定位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2]王海军. 基于阴晴判断的混合双轴太阳跟踪控制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12.[3]杨飞龙,张嘉琪,王敏,张志魁. 基于RFID技术的危险化学品智能仓储管理系统[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22(03):111-116.[4]周惠芳,王迎旭. 基于PLC的步进电机定位控制系统设计[J]. 机电一体化,2013,19(04):73-76+80.[5]郑雪钦. 步进电机计算动词PID控制系统的设计[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4(04):518-522.[6]李欣.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步进电机定位系统[D].西北工业大学,2004.[7]韩玥. 太阳能追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工业大学,2013.[8]申景. 自动分析仪柔性定位与精确加样过程动力学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7.[9]杨颖辉. 基于AVR控制器的步进电机开环定位控制技术研究[J]. 宇航计测技术,2016,36(06):89-95.[10]王博. 纸张定量控制电动阀门执行器精密定位策略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11]张浩. 基于Féry棱镜分光的太阳光谱仪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12]吕世良. 星载三线阵CCD立体测绘相机调焦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13]王金鹏. 超声电机驱动的大行程、高精度二维运动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14]王雁平. 步进电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8):205-207+210.[15]蒋鹏. 基于行波超声波电动机的长寿型高精度直线定位系统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16]孙传铮. 微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中定位限位电路的设计[J]. 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1996(03):33-35+12.[17]王天鸶. 用于传感器探针两自由度定位的驱动及控制系统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指导教师意见:院(系)审批意见:Array签字:年月日签章:年月日。
步进电机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b432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a.png)
步进电机开题报告1.引言步进电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中,具有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噪音低等优点。
本报告将介绍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2.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机械转动的电机。
它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脉冲序列来控制转动角度和速度。
步进电机内部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其中定子为电磁铁,转子为磁性材料。
电流经过定子线圈时,会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磁场,使转子对磁场产生吸引或排斥的力,从而实现转动。
3. 步进电机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步进电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增量式步进电机增量式步进电机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它分为两相、三相和五相步进电机,其中两相步进电机最为常见。
增量式步进电机通过在不同线圈中施加电流来控制转子的位置和角度。
3.2 绝对式步进电机绝对式步进电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步进电机类型,它通过特殊的设计和编码器来实现绝对位置的控制。
绝对式步进电机通常用于需要高精度定位和反馈的应用中。
3.3 混合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是综合了增量式和绝对式步进电机特点的一种电机。
它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可以实现相对位置的控制,又能够提供较高的定位精度。
4. 步进电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步进电机具有精确控制、高效能转换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1 数控机床步进电机在数控机床上被广泛应用,用于控制机械轴向位置的准确移动。
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重复性位置控制,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4.2 3D打印机步进电机在3D打印机中作为驱动源,控制打印头的位置移动。
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脉冲和方向,可以实现精确的打印路径和层厚,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打印结果。
4.3 机器人步进电机在各种机器人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如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等。
它能够提供精确的运动控制,使机器人能够准确执行各种任务,如抓取、搬运、装配等。
步进电机设计实验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设计实验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e36e3a376baf1ffc4fad37.png)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论文题目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自动化专业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开题报告附录:设计方案 一、总体方案本次设计采用8086作为控制的核心元件,利用8255的C 口控制步进电机,同时获取控制转动方向(即正转和反转),A 口连接键盘,以选取不同档的移动指导教师设计内容分析论证(可加附页)此次我们所设计的是一个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8086CPU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8255A ,4相步进电机,7段数码管,及一些其他相关元件设计而成。
可以通过开关来控制系统的启/停工作,当系统运转时,用开关来控制方向,使同样由开关来选择工作模式,这次设计使用键盘来输入运转步数。
运转时,用4位7段数码管来输出剩余步数。
最后根据思路所设计出来的硬件图设计相适应的软件,详细的设计方案见附录。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本次设计采用8086作为控制的核心元件,利用8255的C 口控制步进电机,同时获取控制转动方向(即正转和反转),A 口连接键盘,以选取不同档的移动速度,B 口连接LED 显示器,以显示当前的速度档,8253作为定时器,提供必要的时钟和延时信号。
系统对8255的A 口进行查询,确定用户设置的速度档,并通过8255的B 口显示速度档。
延迟时间通过8255的C 口的第四位循环送节拍信号来驱动步进电机工作。
循环送节拍信号的方向有C 口高四位中的第5位确定,此第5位在硬件上与控制转动方向开关相连。
设计条件要求要求:键盘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调节转速,连续转动或转动指定步数;并能将相应的数据用四位数码管显示。
目标:能基本实现步进电机的前进和后退,能调节电机的速度,我们从中能掌握自己课本中的所学,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很到的运用的实验中,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
设计进程安排三人任务分配:第一周设计任务:(1)明确课题对程序功能,运算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及硬件条件;(2)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模块,确定各模块处理方法,画出流程图;第二周设计任务:(3)编制程序,根据流程图精心选择合适的指令和寻址方式来编制源程序;(4)对程序进行汇编,调试和修改,直到程序运行结果正确为止; (5)实验报告的整合与撰写。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开 题 报 告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开 题 报 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c1ff48b307e87101f696e8.png)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第2周:按照指导教师所下任务书的具体要求完成开题报告。
第2-----10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整理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第10--15周:与导师进行讨论,总结充实研究内容,并对论文进一步修改。
第15----18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充分做好答辩准备,积极准备答辩材料。
(二)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设计手段途径)
(2)选题依据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等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能力,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简单、经济,但功能较为齐全、适应性强,操作方便、交互性强,可靠性高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1、通过键盘可设定步进电机转速;
2、通过“启动/暂停”键设定电机启停;
3、通过“正向”和“反向”按键改变电机的转向;
4、控制步进电机某一位置停转。
三、研究的进度安排及步骤、方法、措施
(一)进度安排:
第1周:根据课题完成选题报告,并对论文的框架和内容有一个大体的构思,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整理相关资料、补学空白知识点,做好撰写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
肖剑洪
学 号:
14102500892
学 院:
物理与电子学院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39de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f.png)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步进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不同工作环境下的需求,步进电机调速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开展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和改进。
二、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背景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工业自动化需求的增加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机调速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步进电机调速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因此备受关注。
2. 步进电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步进电机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纺织、数控机床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调速范围有限、稳定性差等,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改进步进电机调速系统,提高其调速范围和稳定性,以满足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需求。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速算法的优化传统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采用开环控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
本文将研究闭环控制算法,通过反馈信号实时调整电机的转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2. 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电机驱动电路是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的电机驱动电路,提高步进电机的转速和负载能力。
3. 软件控制系统的开发为了方便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和监测,本文将开发一套软件控制系统。
该系统将实现对步进电机的实时监测、参数调整和故障诊断等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具体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搭建实验平台搭建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实验平台,包括电机、驱动电路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
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ec5c6afd0a79563d1e7204.png)
中国计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杨成安学号:0630114236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062设计(论文)题目: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李刚副教授二级学院:现代科技学院2010年3 月18 日一、步进电机控制的背景和意义步进电机作为控制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密机械等领域。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
步进电机和普通电动机不同之处是步进电机接受脉冲信号的控制。
现在比较常用的步进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和单相式步进电机等。
其中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磁路由软磁材料制成,定子上有多相励磁绕组,利用磁导的变化产生转矩。
步进电机和普通电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脉冲驱动的形式,正是这个特点,步进电机可以和现代的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
在精度不是需要特别高的场合就可以使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可以发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二、研究现状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动机或阶跃电动机,国外一般称为Steppingmotor、Pu1Semotr或 stepperServo,其应用发展己有约80年的历史。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数控系统中就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数控技术,我国的数控系统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己经能够自行研制开发适合我国数控机床发展需要的各种档次的数控系统。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控技术方面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已经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国数控系统在初期就是以单板机或单片机为数控核心,以步进电机为执行元件,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很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使用。
我国所采用的步进电机以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主,步进电机的伺服系统从控制方式上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开关管多采用功率场控晶体管(MOSFET)和全控型器件(IGBT)。功率集成电路(PIC)将功率器 件、前级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等都集成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功能和较大的输出功率。用 这种器件做成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及运行可靠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中、 小功率步进电动机的驱动。驱动器控制电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集成电路专用芯片的采用。如 F/V 变换器(LM2917),V/W 变换器(SG3525,TL494),微步控制与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的芯片 (A3955SB)等,更使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研制上了一个新台阶,使其性能指标有了显著的提高。使步进 电动机的控制系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它一些控制技术,如矢量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 制等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和应用。步进电动机今后的发展,依赖于新材料的应用,设计手段的完善, 以及与驱动技术的最佳配合。首先,精确的分析和设计,模型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 究,至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它可以为各类问题的深入分析提供基础,为优化设计指出方向。其次, 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应用及优化设计技术起到明显的作用自不待 说,驱动技术改进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微步驱动技术的应用和成熟,使步进电动机的分辨率 和特性与相数的关系不大,对步进电动机的设计,今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提出了一系列 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本文分析了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混合式步进电动机非线性动态模型, 给出了绕组的磁链方程、旋转电压方程、转子运动方程和传递函数的表达式。
根据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特点,本文采用了双极性驱动方式,通过脉冲分配合理 控制绕组中的电流保证步进电动机内部合成磁场的幅值恒定,合成磁场的角度均匀,并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驱动器。
步进电动机的机理是基于最基本的电磁铁作用,其原始模型起源于 1830 年至 1860 年间。1870 年前后开始以控制为目的尝试,应用于氢弧灯的电极输送机构中。这被认为是最初的步进电动机。 此后,在电话自动交换机中广泛使用了步进电动机。不久又在缺乏交流电源的船舶和飞机等独立系 统中广泛使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在步进电动机本体方面随着永磁材料的发展,各种实用性步进电动机应用 而生,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则推进了步进电动机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在近 30 年间,步进电动机迅速 地发展并成熟起来。
解决步进电动机的失步问题,在了解步进电动机的特点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步进电 动机的单片机控制技术。进电动机与一般电动机不同,它的角位移量或直线位移量正比于电脉冲数, 而其线速度或转速则正比于脉冲频率。并且在负载能力范围内,不会因电源电压、负载、环境条件 的波动而变化。另外,步进电动机还可以在宽广的范围内,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调速,能够快速起 动、反转和制动,并且步进电动机还有一定的自锁功能。步进电动机的上述特点,使得由它和驱动 控制器组成的开环数控系统,既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良好的控制性能,又能稳定可靠的工作。这 些优点使得步进电动机在庞大的电机家族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来自 表二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共3页 第2页
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本课题对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及其驱动控制方式进行应用性研究,做出适合步进电动机运行
特性的驱动控制方式及电路,利用单片机实现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闭环控制,通过键盘给入
步进电动机的速度,且利用 LED 实现实时转速显示。这对提高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系统的性能,
表二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课题论证报告
(请双面打印)
学 号: 姓 名: 工程领域: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表二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共3页 第1页
课题名称: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研究
课题来源:
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价值,科技水平的估价
等):
研究目的:
我国步进电动机的研究及制造起始于二十世纪 50 年代后期。从 5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后期,主 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研究一些装置而使用或开发少量产品。这些产品以多段结构三相反应式 步进电动机为主。70 年代初期,步进电动机的生产和研究有所突破。除反映在驱动器设计方面的长 足进步外,对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本体的设计研究也发展到了一个较高水平。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 期成为成品发展阶段,新品种高性能电动机不断被开发。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对步进电动机精 确模型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各种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及驱动器作为产品广泛应用。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动机每转步数的设计可以不受相数的限制,课题以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为代 表作为研究对象,以先进的驱动技术为研究目的,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驱动器,与两相混合式 步进电动机合理搭配使用。
鉴于上述原因,本课题对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及其驱动控制方式进行应用性研究,做出适合 步进电动机运行特性的驱动控制方式及电路,利用 8098 单片机实现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闭环 控制,通过键盘给入步进电动机的速度,且利用 LED 实现实时转速显示。这对提高两相混合式步进 电动机系统的性能,推动步进电动机的广泛应用,发展新一代高性能混合式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 不仅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该驱动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选驱动器件等构成驱动电路,论文从驱动技术方案、硬件电路、 控制软件设计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在反馈检测电路设计时,采用光电编码器来进行步进电动机 的转速。通过扩展键盘显示电路来显示电动机的转速和给定速度;另外利用语音芯片实现语音报速 功能。
最后对所设计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驱动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驱动器达到 了系统设计前所提出的各项指标。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稳定。整个系统电路简单实用、性能优良、 通用性强。设计原则适用于各种步进电动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国内外研究的技术现状:
步进电动机是一种新型增量式电机,是数字控制系统的一种执行元件。它是利用电脉冲信号进 行控制,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动机。它的位移与输入脉冲信号相对应, 步矩误差不长期积累,不需用电刷,电机本体部件少,易于启停、正反转及变速。用步进电机作为 驱动装置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控制简单,容易维护等优点。步进电动机问世后,广泛地 应用在等各个领域。做为机床控制、电子瞄准、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应用 的重要执行部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研究意义与重要性:
随着步进电动机系统在各种数字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各种数字控制系统随步进电动机性能 和使用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不断研制出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集成化低价位的驱动器和低 成本的单片机控制满足需求。众所周知,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活跃,但是可供选用的高性能 的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却很少,而且国内的驱动器方面基本都存在着体积大、外形尺寸不规则、性能 指标不稳定及远没有达到系列化等问题,这就给驱动器的选用和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随 着国内单片机技术的发展,更精度的步进电动机控制技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外虽然有通用的各 种类型的步进电动机驱动器,但大都存在价格昂贵,与我国的系统连接不匹配等问题。步进电动机 不能直接接到交直流电源上工作,而必须使用专用的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在驱动电源的设计方面目 前采用更多的是由单片机提供脉冲驱动信号。步进电动机系统的性能,除与电动机自身的性能有关 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驱动器的性能。步进电动机在运行时,一般有以下问题:各相绕组都是开 关工作,多数电动机绕组都是连续的交流或直流,而步进动机各相绕组都是脉冲式供电所以绕组电 流不是连续的。电动机各相绕组都是绕在铁心上的线圈,所以都有较大的电感。绕组通电时,电流 不能迅速上升至额定值,电流上升率受到限制,绕组断电时,应该电流截止的相不能立即截止。绕 组导通和截止都会产生较大的反电势,而截止时反电势将对驱动级器件的安全产生有害的影响。电 动机运转时在各相绕组中产生旋转电势,这些电势的大小和方向将对绕组电流产生很大的影响。由 于旋转电势基本上与电动机转速成正比,转速越高,电势越大,绕组电流越小,从而使电机输出转 矩也随着转速升高而下降。步进电动机的固有分辨率不高,不能精密位移。以应用最广的 8 极 50 齿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为例,其步距角为 0.9°/1.8°,需配合机械减速机构以达到所需要的脉冲当量 精度,但是,机械系统的增加也同时带来了一个误差源。步进电动机在低频运行时的振荡及过冲问 题,严重限制了步进电动机的应用范围。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除了改善负载特性及附加机械阻 尼外,还可以在驱动电源方面加以改善,如引入电磁阻尼、采用细分驱动等办法来解决。近代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