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九、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武术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击技动作与手型、手法、步型、涉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搏击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本课程主要讲授武术基本功、基本套路,引导学生武术入门,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套路,侧重体验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1、引导学生武术入门,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徒手、器械、套路。

2、传授基本武术理论,并进行武德教育,激发学生对武术的热爱。

3、使学生能把学到的技术动作、理论方法用于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提高,最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了解武术比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法。

5、通过武术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自己看图自己学习,提高自己的武术能力。

6、掌握一定的动作组合,能自己编排套路动作。

7、通过教学改革,在班级内使用团队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骨干的组织、领带能力。

三、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时数分配表部分项目学时合计百分比备注理论部分基础理论 610 11% 专项理论 4实践部分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864 60% 肩臂功、腰功、腿功、平衡 4腾空跳跃、跌扑滚翻8五步拳、基本擒拿法10青年长拳第三路18二十四势太极拳16发展身体素质教材1826 29% 游泳及其他8合计90 90 100%四、武术专项课教材纲要(一)理论部分1、基本功⑴基本手型、手示、步型、步法、腿法⑵肩臂功、腰功、腿功、平衡练习⑶腾空跳跃⑷五步拳2、基本套路⑴五步拳⑵初级长拳第三路⑶二十四式太极拳3、实用技击:女子防身术、散手、拳击、基本擒拿术、散手4、补充教材:刀术、棍术、对练术、推手、短兵等(二)发展身体素质教材1、专项素质: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场地、器材等自行选定。

2、结合《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和耐力必测项目进行锻炼测验。

3、其他教材:游泳、田径等项目。

武术套路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套路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套路选项课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武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遵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套路的演练;是通过套路与搏击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外兼修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工程。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本课程以学习武术根本功为根底,以拳术、器械、太极拳等为主要教学容,并通过不断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武术涵,掌握它的运动技能,使大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更能具备一定的防身自卫的能力。

由此到达增长劲力、克敌制胜,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二、课程任务1.通过武术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安康水平、提高学生体育安康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武术锻炼,到达健身、健心、娱乐的目的。

2.通过武术学习,使学生理解武术的概念、特点、作用,掌握武术运动根本技术和武术套路,将掌握的技术转化为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开展身体素质、进展终身体育锻炼奠定根底。

3.通过武术锻炼,调节情绪、改善心里状态、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安康的行为方式和克制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容与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容纲要〔一〕理论局部1.根底理论体育的产生与开展;我国体育的过去和现在;当代体育的现状和开展趋势;体育的健身功能与增强体质;体育的审美功能与完善个性、完美性格;体育的社会综合教育功能与素质培养;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目的与任务;体育的娱乐功能与健美、文化,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形式等等。

2.专项理论武术运动概述、简史、特点和作用、容与分类、竞赛规那么、裁判方法、竞赛组织工作、图解知识;武术练习时的考前须知;健身作用及其使用价值等等。

〔二〕实践局部1.体能开展与本专项有关的专项素质练习,如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灵敏、协调等。

2.技能①武术根本功:肩臂练习:压肩、绕环、抡臂等腿部练习:正压腿、侧压腿腰部练习:下腰、插步翻腰②踢腿:直摆性腿法: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单拍脚、双拍脚③手型手法:手型:拳、掌、勾手法:冲拳、架掌、推掌、亮掌、劈掌等④步型步法: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⑦武术套路:五步拳、少年拳、二十四式太极拳任选一套〕五、教学进度表初级班:提高班六、考核容与评分标准〔一〕考核容1.平时成绩〔20%〕学习态度、出勤率理论局部2.实践局部〔占80%〕〔1〕身体素质考核20%。

武术主选项课程教学大纲

武术主选项课程教学大纲

《武术主选项》课程教学大纲《Chinese Martial Art Major》(2004年2月)课程性质:基础(通修)课适用对象:本科各专业一、二年级学生总学时:72总学分:2《武术主选项》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学习目标(一)比较熟练掌握和运用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锻炼身体,参加小型竞赛。

(二)学会通过习武活动调节自身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三)通过专项和多种练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素质。

(四)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及竞争与合作精神,形成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程内容(一)理论1、基础理论(1)体育运动与情绪(2)锻炼计划与运动处方(3)体育与社会适应(4)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趋势与北京奥运会2、专项理论武术运动概述、规则、裁判、图解等。

(二)实践1、体能发展与本专项有关体能的身体练习,如徒手或手持器械发展力量;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练习,有助于发展灵敏素质的套路练习。

2、技能(1)武术基本功①肩臂练习:压肩、绕环、抡臂等。

②腿部练习:压腿(正压、侧压)踢腿:A、直摆性(正踢、侧踢、外摆、里合腿)B、屈伸性(弹踢、蹬腿、侧踹腿)③手型手法:手型:拳、掌、勾手法:冲拳、架掌、推掌、亮掌、劈掌④步型步法: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步法:击步、弧形步⑤跳跃:大跃步、腾空飞脚、旋风脚⑥平衡:燕式平衡、提膝平衡⑦组合练习:各种拳、掌、勾的组合练习。

(2)武术套路①五步拳、初级拳②24式简化太极拳(3)攻防练习:格打冲拳、格打弹踢(侧踹)(4)器械:初级剑术、初级棍术(5)小型比赛①马步对推方法:两人以马步相对而立,相距约一臂、以掌对推、可用假动作,被逼先移动者为输。

②弓步角力方法:两人以弓步相对而立,前脚相抵、前手相握、向各个方向牵拉对方、先移动者为输。

(6)实践、探究与合作①设计、演练、展示攻防组合动作;②评价套路情况(担任竞赛裁判或评委)三、教学时数分配(见表1)表1 教学内容时数分配注:第一学期体能练习以速度、弹跳、灵敏为主;第二学期体能练习以耐力、力量为主。

武术公共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公共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公共选项课教学大纲课程类别:技术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名称:武术开课单位:体育系(公共体育部)课程编号:总学时:72学分:?4适应专业:本专科各专业一、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基本套路、技战术能力及训练的方法手段。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1、理论课教学2、实践课教学三、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一学年66学时,第二学年72学时)备注:本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一学年完成四、考试内容及比重分配1、考试内容:二十四式太极拳、初级剑、散手的基本技术和实战的攻防能力。

2、比重分配(满分100)(1)一、二年级第一学期:技评达标70%;素质达标20%;学习态度:10%。

(2)一、二年级第二学期:技评达标50%;素质达标20%;体育理论基础:20%学习态度:10%。

五、评分标准:武术考试办法及评分标准(第一学期)武术考试满分为100分(太极拳占70%;散手基本功占30%)1、太极拳(100分×70%)(1)动作规格的分值(60分)评分标准:凡动作规格(手型、手法、步法、腿法、身法、跳跃、平衡)不符者,每出现一次扣1-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最多扣3分。

(2)劲力、协调的分值(20分)评分标准:凡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者,给予满分。

轻微不符者,扣1-5分,显著不符者,扣6-10分,严重不符者,扣11-20分。

(3)精神、意识、速度、风格的分值(20分)评分标准:凡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者,给予满分。

轻、微不符者,扣1-5分,显著不符者,扣6-10分,严重不符者,扣11-20分。

备注:遗忘一次扣1-3分,重作扣10分,没有完成套路不评分。

每人一次机会。

2、散手基本功评分标准(100分×30%)(1)直拳(25分)(2)摆拳(25分)(3)蹬腿(25分)(4)鞭腿(25分)评分标准:方法正确、力量顺达、力点准确、应用自如,给予满分。

健身武术选项课大纲

健身武术选项课大纲

健身武术选项课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一)通过传统武术选项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武术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项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武术运动的鉴赏水平,推动武术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二)通过教学,达到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者和倡导者。

(三)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一)第一学期教学侧重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其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特点、内容、作用等,学习掌握武术基本功、少林剑及专项的各种素质等内容。

教师要认真讲解动作技术的要领,正确示范,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

组织观看正式比赛录像或现场比赛,使学生了解武术套路比赛的裁判规则和特点。

(二)第二学期教学侧重于太极功法类的学习。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其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特点、分类、作用等,学习掌握太极基本功、八式太极拳、六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功法套路。

教师要认真讲解动作技术的要领,正确示范,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促进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加强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性的练习,采用多样化和趣味性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加强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性的练习,采用多样化和趣味性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保护和预防措施,防止运动损伤。

教学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电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三、基本教材(一)专项理论1、武术的概念、起源、发展、内容、形式和分类2、武术的特点及作用3、太极拳的概述(概念、特点、发展、作用等)4、传统功法与养生保健的概述5、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二)专项技术1、基本功(1)基本身型、基本站位:头、颈、肩、胸、背(2)基本手型:拳、掌、勾(3)基本步型:弓、马、仆、虚、歇、丁(4)基本手法:冲、架、推、亮、棚、履、挤、按、采、列(5)基本步法:插步、击步、垫步、前进步、后退步、侧行步、弧型步(6)肩部练习: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仆步抡拍(7)腿部练习:压腿、扫腿、分腿、蹬腿、劈腿、踢腿、拍腿(8)跳跃练习:腾空飞脚、旋风腿、腾空摆莲、大跃步前穿(9)平衡练习:提膝平衡、望月平衡、扣腿平衡(10)跌扑练习:扶地后倒、抢背、前扑、鲤鱼打挺(11)桩功练习:升降桩、马步桩、浑圆桩2、套路(1)少林剑:共26个动作(2)八式太极拳:8个动作(3)六式太极拳:6个动作(4)八段锦:8节动作(5)易筋经:12节动作3、专项素质(1)连续侧手翻(2)俯卧支撑(3)仰卧起坐(4)十字交换跳4、其它(1)各套路成套动作练习(2)教学比赛(3)录像、现场比赛等观摩四、素质教材(一)速度1、30米快速跑2、短距离接力跑3、5米定时往返跑4、50米追逐跑(二)力量1、手持重物做屈腕练习2、靠墙手倒立3、蛙跳4、跳台阶5、两头起6、悬垂举腿(三)耐力:1、定圈跑2、长距离定时跑3、12分钟跑(四)柔韧、灵敏、协调1、压腿、踢腿2、反应时练习3、协调性动作练习五、教学建议(一)武术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第二学期教学过程中以太极功法类为主,相对课堂的整体节奏较柔和,可播放些背景音乐、穿插游戏等内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刘建国执笔人:王磊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武术教研室课程名称:武术专选课程编号:143901、143902、143903、143904、143905英文名称:wushu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

总学时:360 理论学时:90 实验学时:270学分:15开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掌握常用的武术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推广传统武术项目和弘扬民族人文精神,可以胜任教师、教练员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在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前提下,基本掌握社会普及的武术运动项目,为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2.熟练地掌握本人所选择专业方向的基本技能,全面地了解教学、训练、竞赛、裁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满足今后从事工作的需要。

3.培养的学生要达到三会的要求:“会练”,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会教”,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与管理能力;“会讲”,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4.能够进行终身锻炼和自我学习,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进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综合运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1.教学内容:武术概念,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武术的内容和分类,武术文化与武德教育。

2.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武术概念、特点和作用,武术的起源和各个历史阶段发展概况。

第二章武术简史1.教学内容:掌握武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2.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武术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第三章拳术1.教学内容:拳法技法。

2.教学要求:掌握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极拳、螳螂拳等拳术的有关知识内容和技法特点第四章器械1.教学内容:器械技法。

2.技法特点;掌握棍术、刀术、剑术、枪术等项目的形成、发展和特点,以及其基本技法。

武术选修课教学大纲

武术选修课教学大纲

武术选修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要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它的最大特点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又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

本课程教授散打和三十二式太极剑两项内容:散打是一项徒手搏击格斗的技术,是表现武术运动的对抗形式,也是武术运动的精髓所在;太极剑是属于太极拳系列的一种剑术套路,它具有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及健身价值。

既可以更好的增强体质,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民族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效果。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武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武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及套路,培养攻防意识,磨练意志品质。

通过散打练习和太极剑套路练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坚韧、顽强、自信、果断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造就健康的身心。

武术课的教学要求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克服懒惰、消极、懦弱、畏惧等心理因素,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3学时):介绍本课程教学任务、要求及考核内容。

介绍武术的分类及特点。

学习散打基本姿势、战位、移动。

学习三十二式太极剑1-4动作。

第二章(3学时):复习散打基本战位、移动。

学习散打实战步、拳掌空击、弹踢腿。

复习太极剑1-4动作,学习太极剑5-8动作。

第三章(3学时):复习散打基本实战步及移动、拳掌空击、弹踢腿。

学习散打前进步和后退步、结合步型练习拳法。

复习太极剑1-8动作,学习太极剑9-12动作。

第四章(3学时):复习所学散打基本技术、步法及移动方法。

学习结合步法练习拳法、丁腿技术。

复习太极剑1-12动作,学习太极剑13-16动作。

第五章(3学时):复习所学散打基本技术。

学习结合步法、移动击打脚靶。

复习太极剑1-16动作。

第六章(3学时):复习所学散打基本技术。

学习直拳连击、勾拳技术。

复习太极剑1-16动作,学习太极剑17-20动作。

第七章(3学时):复习所学散打基本技术。

学习侧踹、鞭腿。

复习太极剑17-20动作,学习太极剑21-24动作。

武术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武术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养兴趣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3.实用性原则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我院学生的身体条件,专项运动基础和能力的差异进行选编教
材,同时要符合武术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

4.系统性原则
整个教材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建立由易到难,有层次,突出重点,不断提高的体系。
(三)武术专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 1)。
德观,建立良好的现代文明体系,牢记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完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
想作风,树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优良风尚。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本身机能自我评价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4.武术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一员,还有着较高的表演和欣赏价值,武术是拳打,脚踢的
搏击艺术,其“艺术语言”读的懂,看的明,人们在观赏武术表演或比赛时,不仅可以领略
(二)实践课基本教材 1.武术的基本功 (1) 基本手型:拳、掌、勾 (2) 基本手法:冲拳、架拳、推掌、亮掌 (3)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丁步 (4) 基本步法:插步、击步、垫步 (5) 肩部练习: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仆步抡拍 (6) 腿部练习:压腿、搬腿、劈腿、直摆性踢腿、屈伸性踢腿、扶地后扫腿 (7) 腰部练习:前俯腰、甩腰、翻腰 (8) 跳跃练习:大跃步前穿、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莲 (9) 平衡练习:提膝平衡、望月平衡 2. 专项身体素质 (1)专项耐力:1 分钟或 1 分 20 秒仆步穿掌、1 分钟或 1 分 20 秒腾空飞脚、半套练习、
闭卷考试 根据出勤、课堂表现和完成课外作业情况评分 根据上课出勤情况评分
三、体育成绩考核
(一)体育成绩考核方法: 武术专项体育课考核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方法进行,体育成绩用百分制记分,各项 考核内容及其比重(见表 2、表 3)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选项课教学大纲九、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武术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击技动作与手型、手法、步型、涉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搏击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本课程主要讲授武术基本功、基本套路,引导学生武术入门,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套路,侧重体验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1、引导学生武术入门,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徒手、器械、套路。

2、传授基本武术理论,并进行武德教育,激发学生对武术的热爱。

3、使学生能把学到的技术动作、理论方法用于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提高,最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了解武术比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法。

5、通过武术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自己看图自己学习,提高自己的武术能力。

6、掌握一定的动作组合,能自己编排套路动作。

7、通过教学改革,在班级内使用团队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骨干的组织、领带能力。

三、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时数分配表四、武术专项课教材纲要(一)理论部分1、基本功⑴基本手型、手示、步型、步法、腿法⑵肩臂功、腰功、腿功、平衡练习⑶腾空跳跃⑷五步拳2、基本套路⑴五步拳⑵初级长拳第三路⑶二十四式太极拳3、实用技击:女子防身术、散手、拳击、基本擒拿术、散手4、补充教材:刀术、棍术、对练术、推手、短兵等(二)发展身体素质教材1、专项素质: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场地、器材等自行选定。

2、结合《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和耐力必测项目进行锻炼测验。

3、其他教材:游泳、田径等项目。

五、成绩考核(一)考核项目1、武术基本功Q zr?2、力步^拳3、初级长拳第三路4、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5、身体素质测验6、体质健康测验(二)考核方法与标准(见表)1、考核办法: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

2、考核标准第一学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选项课教学大纲(1)武术基本功(20分)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单拍脚每种腿法各占4分评分标准:(3—4分)上体正直,头上顶,目视前方,两臂外撑不打晃,勾脚尖,腿的高度超过胸部,腿的速度快。

武术(选项课)大纲

武术(选项课)大纲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说明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特点、基本知识,了解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掌握武术教学的基本手段和方法;2、使学生比较规范的掌握武术基本动作方法,了解不同拳种、器械的风格特点与技法。

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教学时数36学时教学方式讲授与练习第一章理论部分教学要点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概况、民族传统武术、武术识图方法、基本技法分析等内容。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武术运动概述(1学时)第二节民族传统体育(1学时)第三节武术识图方法(1学时)第四节武术基本技法分析(1学时)考核要求采用提问、知识竞赛、作业等方式考试第二章武术基本功教学要点武术基本功的内容和练习的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后续穿插)教学内容第一节掌握内容(1学时)1、基本手法:栽拳、贯拳、撩拳、砸拳、挑掌、穿掌、盘肘、缠腕;2、基本步型:复习五种基本步型,介绍半马步;3、基本腿法:侧踹腿;4、平衡动作:盘腿平衡、俯式平衡、燕式平衡;5、腰部练习:前俯腰、涮腰、乌龙盘打(仆步抡拍);6、跳跃动作:大跃步前穿第二节了解内容(0.5学时)跳跃动作:箭弹、腾空飞脚第三节介绍内容(0.5学时)1、前后扫腿2、旋风脚3、腾空外摆莲考核要求随堂考试第三章武术套路教学要点武术套路的演练和欣赏教学时数2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拳类套路(14学时)1、初级长拳第二路(8学时)2、十六式太极拳(6学时)第二节器械类套路(6学时)剑术(6学时)(1)基本知识:剑的部位名称、持剑、握剑、剑指、持剑礼;(2)主要剑法:刺剑、劈剑、崩剑、点剑、斩剑、截剑、带剑、挂剑、撩剑等;(3)动作小组合:起势——弓步刺剑——跳步撩剑——仆步压剑——提膝刺剑——腕花刺剑——叉步反撩——转身云剑——并步持剑——弓步刺剑——叉步斩剑——弓步劈剑——歇步崩剑——收势。

第三节拓展类套路(6学时)1、散打(4学时):基本常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

2、介绍防身术(2学时)。

考核要求(4学时)1、考试内容中期考试(2学时)拳类套路:初级长拳第二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
武术选项课是根据贵州师范学院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二年级喜欢武术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武术运动已由单纯的技击项目,发展成为一项体育健身运动,形成了有固定动作规格、独特程式技巧和完美动作体系的一门“攻防艺术”项目。

(二)教学目标
1.认真抓好基本技术教学,明确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

2.在学习基本技法的前提下,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培养武术兴趣及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改善生理健康状况。

3.充分发挥武术的多价值功能,教学要突出武术运动特点,既要考虑武术的健身性,又能体现武术攻防实用性。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4.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竞赛的观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武术选项课系统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武术项目的健身方法,学会一定的鉴赏及评判能力,从而起到增进健康,娱乐身心的目的难点:改变以往注重套路、淡化方法,使学生全面认识武术文化多功能教育价值。

四.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技术动作的要领*
2.场地、器材、服装的简单知识*
3.武术礼仪及武德修养
4.武术发展简史、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5.武术的内容和分类,各项目的演练风格及特点*
6.武术养生的原理、方法和要求
7.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法*
8.散打项目介绍
注:标*的内容为必讲内容。

(二)实践部分
1.基本功
(1)肩部练习: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仆步抡拍
(2)腿部练习:正压、侧压、反压、劈纵叉、劈横叉
(3)腰部练习:翻腰、甩腰
(4)踢腿:正踢、斜踢、外摆、里合、侧踢、弹踢
2.基本动作
(1)手型:拳、掌、勾
(2)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坐盘
(3)手法:冲拳、推掌、搂手、架掌
(4)平衡动作:提膝平衡、燕式平衡、扣腿平衡
(5)跳越动作:腾空飞脚、大跃步前穿、旋风脚
(6)小组合练习:手型、手法组合;步型、步法组合;五步拳
(7)各种器械练习方法
(8)散打技术练习方法
3.套路练习
(1)初级长拳第三路
(2)二十四式太级拳
(3)初级棍术
(4)选教套路
(三)身体素质训练部分
1.专项素质训练:柔韧、协调、耐力、灵敏、速度、力量等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训练
五.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说明
1.每学期考试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专项考试(70%),理论考试(20%),出勤表现(10%)。

2.专项考试:专项技术考试(70%),专项素质考试(30%)。

(二)考试内容
1.理论考试:由体育学院统一安排学生进行理论答卷或理论作业。

2.专项考试
(1)专项技术:初级长拳;二十四式太极拳;棍术;选教套路。

(2)专项素质:仆步抡拍;1000米(男)、800米(女);正压腿;纵劈叉。

(三)考试方法
第一学期
1.专项技术:初级长拳(35%);二十四式太极拳(35%)。

2.专项素质
(1)仆步抡拍(15%):以左仆步拍地为预备,要求抡臂上贴耳,下贴腿,眼随手走。

每拍地算一次。

(2)1000米(男)、800米(女)(15%):受测者站在起点位置采用站立式起跑,以最后成绩计分。

第二学期
1.专项技术:棍术(35%);选教套路(35%)。

2.专项素质
(1)正压腿(15%):受测者面对肋木并步站立,一脚架起,脚尖勾紧,以前额与脚尖的距离计分。

(2)纵劈叉(15%):受测者两腿伸直,前后劈开成直线,以腿部与地面的距离计分。

(四)评分标准
六.参考书目
1.张竞红,黄伟明.21世纪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规划教材—大学体育.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武术》,纪秋云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3.《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白永正等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七.教学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