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启示类试题解题技巧
2019中考历史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及启示汇编
2019中考历史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及启示汇编。
启示和认识类问题的解答:首先是说明你认识到什么道理(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原因,概括性的结论),然后是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此列举几种问题的启示类答题方式:1、民族关系类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才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2、经济发展和改革类问题:①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④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⑤改革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和守旧势力作斗争。
3、中外关系、世界大战和国际冲突问题: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②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③中国要重视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国防力量,做好事态进一步发展的准备④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4、世界大战与维护和平问题:①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④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⑤发展中国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5、科技类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国家要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6、从个人角度谈认识: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说明的问题: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④我们也要有爱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8、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真正维护人民利益9、从两次国共合作中得出的认识:①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②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③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启示类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启示类历史试卷答题技巧启示类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我们学习和了解人类发展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历史试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道很大的挑战,因为它涉及到很多复杂的事件、时间和人物。
如果我们缺乏适当的策略和技巧来解决历史试卷,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困惑和不安。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历史试卷答题的技巧启示类,希望它们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历史试卷。
1. 了解试卷的题型和分值为了更好地应对历史试卷,我们需要了解试卷上的不同题型和它们的分值。
历史试卷通常包含多种题型,如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我们需要知道每种题型的分值并计划好如何分配时间。
在解决试卷时,我们应该首先解决那些分值较高的题目,然后再解决那些分值较低的题目。
这样,我们就能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得分。
2. 快速浏览试卷在解决历史试卷之前,我们应该快速浏览试卷,了解试卷的整体结构和问题的范围。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试卷题目、问题的数量、分值和关键词来建立对试卷的整体印象。
这有助于我们计划好时间并更好地应对试卷。
3. 理解问题的关键词历史试卷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特定的关键词。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关键词,以理解问题的意义和准确回答。
例如,如果题目中有“解释......的意思”,我们需要发掘它的含义并给出自己的理解,而如果题目中有“讨论......的影响”,我们需要着重讨论它的影响。
4. 通过阅读文章进行分析和识别历史试卷往往包含大量的文章和材料,我们需要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进行分析和识别。
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分析文章中的开头和结尾段落来了解文章的主题。
我们还可以阅读段落中的关键词和短语,以理解段落的意义。
通过理解各个段落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回答试卷上的问题。
5. 使用图表和地图历史试卷中有时会有图表和地图,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和问题。
我们需要在阅读问题之前仔细阅读图表和地图,以了解有关的信息并在解决问题时使用。
例如,如果地图显示一个国家的地形、城市和地理特征,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息以更好地回答与该国相关的问题。
2019年中考历史启示类答题技巧
热考题型专项练题型1史料主旨类选择题1.《左传》记载:“晋卻至与周争田。
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
……晋侯使卻至勿政争。
”材料反映出( )A.周天子丧失土地主宰权B.宗法制度已经全面崩溃C.土地私有制已普遍确立D.晋侯正式取得霸主地位解析:选A。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体现了晋侯与周王争土地,反映了周王室的衰微,分封制的崩溃,故选A项。
材料体现宗法制受到破坏而非全面崩溃, B项错误;晋侯与周王争土地说明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而非普遍确立,C项错误;晋侯争地而非周王认可其会盟,不能说明取得霸权地位, D项错误。
2.表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解析:选D。
解读题干材料,“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选D项。
“孝廉”为两汉时期选官的主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 A项错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不能判断所选之人为贵族, B项错误;“太祖(曹操)少机警”所举时空依然属于两汉时期,不能体现魏晋时期的发展, C项错误。
”3.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山东之市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
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
”由此说明草市( )A.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B.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C.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解析:选B。
据题干“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信息,表明分散经营和集中经营相结合,故选B项。
4.(2018·山东德州模拟)“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
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
历史启示类答题技巧(一)
历史启示类答题技巧(一)历史启示类答题的技巧引言历史启示类答题在考试中常常出现,它要求考生将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经验教训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本文将提供几种有效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完成历史启示类答题。
技巧一: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1.详细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
2.理解事件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3.分析事件或人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找出其中的关键要素。
技巧二:概括历史启示1.梳理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主要启示,弄清其带来的教训和警示。
2.将启示归纳总结为关键词或短语,以便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清晰表达。
技巧三:联系现实问题1.理解现实问题的背景和要求,确保对题目的准确理解。
2.找出现实问题与历史事件或人物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3.使用历史启示解释现实问题,阐述历史经验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
技巧四:举例论证1.在回答中使用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具体案例进行论证。
2.选择能够与现实问题紧密相关的案例,突出历史启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
3.利用事实和数据支持论证,以增加回答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技巧五:全面回答问题1.确保回答问题的全面性,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或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
2.综合运用不同的历史启示,分析问题的多个方面,给出综合性的答案。
3.在回答中展示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深入理解和对现实问题的全面思考。
结论历史启示类答题在考试中常常要求考生运用历史经验教训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概括历史启示、联系现实问题、举例论证和全面回答问题等技巧,考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这类答题。
希望本文提供的技巧能对考生有所帮助,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
历史启示类答题的技巧(续)技巧六:思考未来发展1.基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启示,思考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2.分析现实问题是否存在与历史事件或人物相似的情境,预测其发展可能产生的后果和解决方案。
3.使用历史启示指导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和预测。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启示类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启示类一.什么是启示型历史试题?历史启示是指从历史上的人和事的经历或结果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
因而启示类试题的答案常具有总结性、理论性。
启示类试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建议”、“态度”、“感想”等求答语来提出。
二.启示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指导启示类试题要求学生对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从中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等,因此,在文科考题中,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
最后说明,启示类试题答题时最多答三点,一般答两点即可,不要贪多误时。
因为启示类试题是开放性的,给分一般是2至4分。
启示类试题的解题模式:根据主观题中的史实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怎么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
如“--”的教训:在社会主义社会主张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方向),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避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议(怎么做)。
启示类试题的答题思路:一是紧扣考查主题或话题,切忌空谈理论,要具有针对性;二是适合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规律性;三是为社会现实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经验教训与启示题的作答程序:(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教材、题目材料及前面几问的答案进行系统,依据自己的理解将教材与材料中涉及这一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好”“坏”两个方面。
“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
(2)对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
对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因素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
因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借鉴意义,用于指导现实活动。
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关键,切中要害。
最后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条目间内容相近,或答出内容过于具体,缺乏理性与概括。
(3)最后确定作答内容。
经验教训与启示问题,多能通过一定角度与现实相联系,依据题目本身能够得出许多经验教训或启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将那些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写入答案。
2019中考历史答题技巧解析
2019中考历史答题技巧解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①奇数法记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②中外史对比法1939--1945二战中国抗日战争③因果推导法市场——走私鸦片——销烟——鸦片战争④浓缩转化法戊戌变法——”变”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答:1927:领导南昌起义;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
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革,在经济、外交、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几年,太原进入了历史上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
2003年太原举行了建城2500周年盛大庆典;2006年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成为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2007年9月特在太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2008年将在太原举办自行车BXM世界锦标赛暨奥运会预赛……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
历史启示类问题的答法
启示类问题的答法1、关于中国近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启示(中国梦的实现)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不实现民族独立,就难以实现近代化;③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尊重知识、重视人才;④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一切先进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提高综合国力。
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⑥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盲目照搬外国经验。
2、关于改革问题的启示(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等问题)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大胆改革,积极创新。
②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本国国情,只有这样的改革才能获得成功。
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改革中要相互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
④要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最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⑥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⑦改革过程中要注意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⑧当经济危机出现时要通过社会救济与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等手段解决失业问题⑨改革应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与时俱进;⑩改革不会一帆风顽,但要坚定改革信念,遇到困境要进行有效调整。
3、关于经济类问题的启示(中国如何借鉴美国等国家推动经济的发展)①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恰当的经济政策并调整经济政策②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掌握核心技术;④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⑤推动国家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4、关于对外关往与文化交流的启示①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落后挨打;②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交流,择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
③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不盲目照搬外国经验;④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
5、思想解放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①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改革和革命,促进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②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
2019年中考历史学科解题技巧
1、 如何针对不同的呈现方式,提炼有效信息。
2、 注意回归历史情境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史实辨析题 例题:
(摘编自附中试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涂“T”, 错误的涂“F”。(6分)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从上海赴南京参加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成千上万的 群众列队欢呼,共和万岁之声震动天地。经受了太多失败和屈辱的中国人相信, 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将很快使古老的中国结束屈辱,光彩重生。…… ——摘自《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3)“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是指资本主义制度。
主要内容
应对中考历史学科的 复习策略和解题技巧
一、复习策略——中考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浏览四本历史教材,全面掌握初中历史知识要点。仔细阅读书 中的正文、材料、图片、思考题以及补充在书上的内容。
2、浏览配套的专题内容,专题可以将纷繁琐碎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的 线索横纵梳理,加深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对历史发展规 律的认识,提高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选择题
选择题呈现方式多样化,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运 用等能力。该类试题知识覆盖面比较大,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 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同学们可以根据题型特点,采用最佳选择法或 排除法进行解题。
解题技巧注意事项 1、解题时,须读懂题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性的限定词语,如时间、人物、事 件、地点等,必要时可以在原卷中做标记,要理清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 2、注意分析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有的选项内容本身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 3、对于反向选择题,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有的试题可能跟你平时常训练的题目很类似,但考察角度或 许有微小差别,要耐心细致的重新审题作答,切勿匆忙落笔。
中考历史--复习启示类题型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复习启示类题型答题技巧(一)战争类专题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
(2)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
(3)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中学生就要认真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1)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
(2)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3)要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主观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中国经济政治落后,国力衰弱。
(2)客观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1)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3)社会责任: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6.(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感受,使你有什么想法?(1)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
(2)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3)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7.怎样才能制止战争?(1)加强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
(2)反对霸权主义。
(3)反对恐怖主义。
(4)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5)以对话代替对抗。
(6)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人民什么启迪?(1)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不能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2)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挑战面前,全世界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赢得胜利。
2019年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解析(通用)
2019年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解析科技1、从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国家应如何去应对这个结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措施:(1)重视科教事业的发展;重视人才(2)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
2、如何看待“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举例说明科技给人类带来灾难。
看法:科技不仅能改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带来重大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举例:人类利用科技制造出来工具破坏了地球生态平衡、自相残杀。
使人类变成了大自然和自身的敌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如:两次世界大战,利用了当时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和灾难,对环境资源破坏无法估量。
也就是在二战中,人类为了战争的需要,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研制出了毁灭性的战争武器——原子弹。
目前科技革命进入到信息时代,人类对基因研究的突破(如克隆技术)在令人惊喜的同时,却更增加人类自我毁灭的危险性。
20世纪末几场现代化战争,以及当今高科技种种负面效应足以证明,科学正用于人类自我毁灭。
3、就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试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
(2)注意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的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3)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4)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5)支持改革开放,学习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6)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4、解决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战略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环境问题是没有国界的世界问题,国际间应如何共同解决这一难题?(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3)不同国家应该就环境问题加强协作,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5、科教兴国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个人的责任,你认为为什么要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你准备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原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2019中考历史解题方法和技巧
2019中考历史解题方法和技巧一、单项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认真审题是关键,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看完、看清、看懂!!!)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辨析改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理清题意,准确判断首先需要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主旨,然后逐句逐段进行分析判断,找准错误之处。
◆改正错误,规范答题针对史实叙述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等方面的错误,作出相应改正或用具体史实来说明错误的原因。
在改正错误时,不能直接在原题上用笔勾画,应按照试题的要求规范作答。
◆检验改正,防止误辨对错误的改正要还原到试题的句子或段落中,检验修改是否正确。
三、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和技巧一、读——是解答的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问题,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
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
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
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如何回答历史试题中的启示类问题
如何回答历史试题中的启示类问题
启示类问题常出现在历史试题中,其旨在让考生从过去的经验中获
得启示,进一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回答此类问题需要考生对历
史事件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具备较强的思辨、分析和总结能力。
以下
是如何回答历史试题中的启示类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技巧。
一、理解问题
回答启示类问题,第一步是要理解问题。
对于历史试题中的启示类问题,要注意它所要求的是从历史事件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考生需要
仔细分析问题,弄清楚问题的重点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二、分析历史事件
回答启示类问题,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分析。
考生需要从多个角
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
可以结合历史事件的相
关资料和历史学家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比较。
三、思考历史启示
分析历史事件后,考生还需要思考历史启示。
历史启示是指从历史事
件中获得的具有普遍意义和引导作用的经验教训。
考生可以从历史事
件的发展规律、历史人物的经验、历史事件的影响等方面思考历史启示,在此基础上回答启示类问题。
四、阐述历史启示
回答启示类问题最后一步是阐述历史启示。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析
和思考,得出对历史事件所获得的启示和经验教训,并简要阐述其应
用范围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回答历史试题中的启示类问题,需要考生对历史事件进行
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并得出合理的历史启示。
同时,回答问题的思路
要清晰明了,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以表现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技巧及答题要求
历史考试答题技巧及答题要求
总体:慢审题,快答题
一、单选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读题干(全面、细致)
第二步:勾画解题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专有名词)
第三步:读选项(四个选项必须读完,特别是“最合适”“最准确”)第四步:选择选项(多用排除法,尤其是难题)
二、材料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看材料前的题干,把握大题灵魂
第二步:勾画问题分值,明确答案个数
第三步:看清问题设问,准确圈画求答词
第四步:根据设问读材料,寻找答案
第五步:对应设问顺序写答案(贴合材料,有的放矢)
三、材料题答题要求:
1、答案必须写在指定位置
2、书写要求干净清晰工整
3、文字表述应该规范完整
4、法典文件作品标书名号
5、外国人名中有点必写清
6、开放类问题必答可多写。
中考历史认识、启示类问题答题方法
中考历史认识、启示类问题答题方法一、启示和认识类问题的解答:首先是说明你认识到什么道理(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原因,概括性的结论),然后是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此列举几种问题的启示类答题方式:1、民族关系类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才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2、经济发展和改革类问题:①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④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⑤改革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和守旧势力作斗争。
3、中外关系、世界大战和国际冲突问题: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②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③中国要重视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国防力量,做好事态进一步发展的准备④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4、世界大战与维护和平问题:①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④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⑤发展中国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5、科技类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国家要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6、从个人角度谈认识: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说明的问题: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④我们也要有爱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8、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真正维护人民利益9、从两次国共合作中得出的认识:①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②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③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019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分析
2019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分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①奇数法记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②中外史对比法1939--1945二战中国抗日战争③因果推导法市场——走私鸦片——销烟——鸦片战争④浓缩转化法戊戌变法——“变”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1927:领导南昌起义;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叙述要简单、准确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应包含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
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二、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启示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启示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启示类选择题,一般是题干列举一段材料或一个事例,要求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角度谈启示。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
解答启示类选择题,首先要明确答题范围,看设问让从哪个方面谈启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哲学。
其次,要明确答题的主体,是对党、政府的启示,还是对企业、个人的启示。
第三,要认真分析题干主旨,把握题肢内涵,把题干与题肢结合起来,运用直选法或排除法分析判断即可。
现场演练
1、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军备),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价值,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
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侵权责任法》将网络责任主体界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因此,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侵权的主体。
言论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度”,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这启示我们()
①在虚拟空间里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言论
②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③要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④要加强网络的管理和监督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示的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
历史启示是指从历史上的人和
事的经历或结果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来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学习历史的主要作用之一。
“启示”类开放性试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我
们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解题须知
“启示”类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但它不是没有答案,更不是没有正确答案。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化、弹性化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一般属于“应用能力”层次,
比较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解题步骤
第一是“读”。
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
第二是“找”。
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并分析产生这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原因。
这是解答好题的关键。
只有找出原因,我们才能明确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失误。
只有回归教材,找出相应的观点和表述,我们才能将原因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分析出精练的答案。
第三“提”。
这就是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
这是解答好“启示”
的落脚点。
常用套路
1.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
①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②缓和社会矛盾,才能长治久安。
2.历史上选拔人才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②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⑤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3.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③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坚决彻底、善于用人;④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⑤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甚至是血腥的斗争。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给我们的启示:
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②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进行外交;③与各国保持平等团结,但坚决反击侵略;④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5.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
①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③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的领导;④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发展;⑤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
⑥和平来之不易;⑦人民是胜利之本;⑧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联合;⑨居安思危,防止悲剧重演等。
6.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改革的失败对我国的改革的借鉴之处:
①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反对一切外来势力的干扰;②从各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③发挥市场、计划等经济手段的作用;④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改善党群关系。
7.中国古代、现代科技成就的启示: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发展奠定雄厚物质基础;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④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
⑤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
⑥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8.由西、葡、荷、英扩张的历史得到的认识:
扩张与掠夺只是一种不正当的手段,它不可能使一个国家永久强盛;对外贸易并不一定能引发工业革命,实现现代工业文明。
只有立足本国实际,加快本国工业化的进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9.从量子论和相对论的的创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
①体会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认识科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科学终将战胜愚昧和迷信。
③提醒我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要学会辩证看问题。
④认识人们对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⑤没有学术的民主和思想的自由,科学就不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