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国》50个经典故事情节超简略版
三国演义每章故事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每章故事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6eabf3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7.png)
三国演义每章故事情节概括第一章:英雄出世刘备参拜黄巾军大会时,救下了张飞和关羽。
三人结拜为兄弟,誓共讨暴君。
刘备被献帝封为下邳亭侯。
第二章:张翼德怒鞭督邮曹操攻打徐州,刘备带领百姓逃往小沛。
张飞负责护送老百姓,一路抵挡曹军,并怒鞭督邮张峻。
刘备得知后非常感激张飞。
第三章:颜良文丑斗曹操曹操攻打小沛,刘备率军与颜良、文丑决战,双方战平。
于吉预言刘备会成为未来的君主。
刘备与官渡之战站在一起的吕布结为兄弟。
第四章:犒军大会吕布脱困刘备通过游说,得到袁术的援助,一同进攻曹操。
曹操设宴犒军,吕布趁机逃出曹营。
吕布逼迫刘备向袁术谢罪,刘备与吕布断交。
第五章:焚犹破曹袁绍联盟曹操攻打乌巢,刘备与乌巢县令焦触合力防守。
袁绍担心曹操势力增长,决定与刘备结盟。
联盟结果没有实现,袁绍吞并仅有一城的刘备。
第六章:白马义从单福刘备投奔卢植一段时间后,被曹操围住,卢植出兵救援。
单福砍断敌军悬索桥,帮助刘备成功逃脱。
刘备非常感激单福,约为兄弟。
第七章:三英战吕布吕布与袁绍两军交战,袁绍派遣赵云、关羽、张飞等人前去助战。
三英表现出色,成功击败吕布,赢得袁绍的赏识。
第八章:曹操斩杀董卓刘备与袁绍联军攻打许昌,意外遇到曹操。
曹操趁机刺杀了董卓,夺取了政权。
刘备逃到幽州,投奔了刘表。
第九章:刘备拜诸葛孔明刘备找到卧龙诸葛亮,感叹张杰之伤不愈,决心拜其为师。
几次拜访,终于打动了孔明,孔明答应为其出谋划策。
第十章:袁绍之死曹操之围刘备忠诚地效力于刘表,但刘表却因家族内斗而身亡。
刘备再度流离失所,此时袁绍去世,曹操乘机攻打并围困了官渡。
第十一章: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用挟持皇帝使刘备与袁术内讧,后来刘备发动联军反抗曹操。
刘备受到王异的投诚帮助,成功解围,并与王异结为兄弟。
第十二章:灭吕布获徐州刘备联合曹操、袁术等人共同讨伐吕布,最终攻破徐州城。
刘备将徐州归还给曹操,自己则去了下邳。
第十三章:抄截孙策斩杀颜良孙策占据柴桑,曹操派刘备前去抄截他。
(完整版)《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
![(完整版)《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e70854d3dd88d0d232d46a2f.png)
《三国演义》章回体式故事梗概《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书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许多人增删润色,直至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书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故事梗概明朝罗贯中著。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孙坚打败黄巾,朱[]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https://img.taocdn.com/s3/m/dfe71e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f.png)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原创版)目录一、三国演义概述二、前五十回故事梗概1.1 桃园三结义1.2 曹操幼时1.3 黄巾起义与刘备1.4 孙坚与孙权1.5 三国分争天下1.6 诸葛亮与刘备1.7 曹操的赤壁逃脱正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本书讲述了三国时期(约公元三世纪)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与政治斗争的故事。
在这五十回的梗概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首先,【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开头。
故事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桃园中共同举行了祭祀天地、拜把兄弟的仪式,结下了生死之交。
此后,他们共同投身于黄巾起义的队伍中,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其次,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
在故事的早期,曹操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
然而,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平定了家族内部的纷争,并获得了家族的权力。
此后,他更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计谋,逐渐崛起成为三国时期魏国的主要统治者。
再次,黄巾起义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刘备、关羽和张飞都曾参与其中。
这场起义由张角兄弟领导,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支持。
然而,由于官军的残酷镇压,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
接着,孙坚和孙权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对重要角色。
作为江东的猛虎,孙坚在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成为了汉朝的重臣。
他的儿子孙权,继承了父亲的基业,建立了东吴,与魏、蜀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三国分争天下的过程中,诸葛亮和刘备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诸葛亮,字孔明,是蜀汉的丞相,以智谋著称。
他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帮助刘备在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而刘备,则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以仁爱和宽厚的性格,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曹操的赤壁逃脱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
在这一事件中,曹操率领的军队在赤壁遭遇到了刘备和孙权联军的伏击,损失惨重。
曹操在诸葛亮的伏兵和刘备的义释下,最终得以逃脱。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故事概括[整理版]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故事概括[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e99c4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6.png)
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朝廷发榜文四处招兵买马以平乱。
刘备见了榜文长叹一声,刚好张飞听见,说“大丈夫不去为国出力,在这里长叹什么。
”刘备说力不从心,所以长叹。
张飞说他卖猪肉颇有积蓄,可招兵。
刘备非常高兴。
两人就去喝酒,刚好关羽也正要去应募,也进来喝酒。
三人志同道合,非常投机,于是结拜为兄弟,共图大事。
)2、七禽孟获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
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
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七擒孟获: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
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
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
但孟获却不服气,其间诸葛亮采用马谡攻心的计策,七擒孟获,孔明都放了他。
孟获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
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
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
)3、空城计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
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疑心有伏兵。
调头就撤兵。
诸葛亮躲过一劫!(空城计: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https://img.taocdn.com/s3/m/17613c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e.png)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原创版】目录一、三国演义概述二、前十回的故事梗概1.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2.第二回: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3.第三回: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4.第四回: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5.第五回: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6.第六回: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7.第七回: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8.第八回: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9.第九回:刘备为汉室宗亲,但家贫如洗,与母亲相依为命10.第十回:曹操逃脱赤壁之战,诸葛亮布下数路伏兵正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和英雄传奇。
本文将对前三十回的故事梗概进行概述。
前三十回主要讲述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出场。
故事开始于汉末,当时朝政腐败,官军无力抵抗黄巾军的起义。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三位英雄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共同起兵抗击黄巾军。
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
刘备虽为汉室宗亲,但家境贫寒,靠贩卖草鞋和织席为生。
他性格宽厚,待人和颜悦色,深受百姓爱戴。
在黄巾起义中,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共同投身于抗击黄巾军的战斗。
经过一系列战斗,他们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小时候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用计谋使父亲不听叔父的劝告。
长大后,曹操成为洛阳北部尉,他执法严厉,不畏豪强,因此威名颇震。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率兵征剿。
在战斗中,曹操表现出强大的军事才能,成功平定了黄巾军。
在故事的前十回中,还介绍了许多其他重要人物,如孙坚、诸葛亮、庞统等。
这些英雄人物在后来的故事中纷纷登场,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剧。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前三十回主要描绘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出场。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通用29篇)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通用2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83cbe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a.png)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通用29篇)三国演义经典故事篇1《桃园结义》东汉末年,黄巾贼出,天下大乱。
中山靖王后刘备某日看到一招兵告示,忍不住三声叹息。
被身后的本地屠户张飞见到,就厉声问其故。
刘备见这个人相貌不俗,就相互介绍并且说出了叹息的原由。
张飞一听此人出生不俗,谈吐间也相当投契,就拉着去酒馆准备边吃边说。
正到门口,又遇一人嚷着急切投军。
被刘、张听到,于是刘备邀请他一起来喝酒,三人越谈越投契,结果就一起去张飞家后面桃园结为异性兄弟,按长幼,刘备成了大哥,关羽做了老二,张飞为老三。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篇2《温酒斩华雄》温酒斩华雄讲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
在汜水关前,各路诸侯豪杰大战华雄未果,袁术恐先锋孙坚立下头功不发粮草,以至孙文台兵败汜水关,大将祖茂被华雄所斩,之后袁绍问谁人可斩了华雄,于是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于是递给关羽温酒一杯说:“将军且饮了此杯以壮胆气”,关羽却道:“待我斩了华雄后再饮未迟!”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回营,此时酒且尚温!三国演义经典故事篇3《三英战吕布》东汉末年,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
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
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后来关羽、刘备也上阵,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厮杀,吕布毕竟难敌三人,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拍马冲出了包围圈逃了。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篇4《千里走单骑》建安五年,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策马千万众之中,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曹操更加喜爱关公,派关羽同乡张辽劝说,关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我受刘备厚恩,立誓生死与共,绝不能背叛于他。
”曹操听罢也无可奈何。
以后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从河南许昌出发,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一起去寻刘备。
(完整版)《三国》经典故事
![(完整版)《三国》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f4efc18dd88d0d232d46a37.png)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汉末十常侍为奸,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刘玄德、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义,共图大事。
2.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平黄巾功被封为安喜县尉,督邮至县索贿不成欲污刘备,张飞把督邮绑在县前马桩上,用柳条鞭打,刘备释之,后三兄弟离去。
3.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天天。
4.曹操杀吕伯奢曹操欲刺董卓不成,骑马而逃。
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陈宫弃官与之同逃。
后遇到吕后奢,其家人欲杀猪招待曹操,曹操误以为将要杀己,而杀吕后奢全家,路遇外出沽酒的吕伯奢,曹操又诈杀之。
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离曹而去。
5.关羽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上前阻止,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壮行,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6.三英战吕布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骑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7.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使董吕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3527db0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6.png)
1、桃园三结义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
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
(要交代出三个主人公,概述情节)2 、温酒斩华雄答: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
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
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答: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5、请简述“连环计”答:董卓之乱中,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无计可施时,府中歌伎韶蝉应允协助。
王允将貂蝉收为义女,王允先答应将美女貂蝉献给吕布,又将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董卓为了貂蝉而反目成仇,在王允的挑拨之下,吕布终于手刃了董卓。
6、煮酒论英雄答: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
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
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7、过五关斩六将答: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
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连闯五道关口。
斩了东岭关孔秀;洛阳太守韩福,牙将孟坦;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和滑州秦琪六员大将。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简单版5篇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简单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f138f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d.png)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简单版5篇第一篇: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简单版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
三国演义小故事简短
![三国演义小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453222e40c22590102029d5f.png)
三国演义小故事简短【篇一:三国演义小故事简短】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理很嫉妒.有一天周瑜和诸葛亮商议军事,决定水上于曹军作战,用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告诉鲁肃说,他要故意迟延造箭,好定诸葛亮的罪.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每条船要有30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旁,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鲁肃答应了.前两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上江上取箭.这时江上雾大,天还没亮,这时诸葛亮把船靠近曹军水寨,然后擂鼓呐喊,曹操看不见虚实,不敢轻易出动.只好射箭,就这样,不一会诸葛亮就得了十万支箭,曹操知道上了当想追也来不及了.鲁肃把借箭的过程告诉周瑜,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火烧曹营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借东风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篇二:三国演义小故事简短】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七八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简短小故事。
三国演义前50回核心情节
![三国演义前50回核心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a8dae325dd36a32d7375816c.png)
孟德献刀董卓进京,专权朝野。
曹操挺身而出,要亲自前往谋刺董卓。
曹操佩着司徒王允借给的七星宝刀来到相府,进入董卓所住小阁,乘吕布离去,董卓转向内卧于床时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迅速转过身子问道:“孟德干什么?”曹操灵机一动,持刀跪下骗说献宝刀。
然后牵马出相府逃去。
错杀吕伯奢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
逃到成皋地方,多疑的曹操错杀了好心的吕伯奢全家。
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弃了他独自走了。
宛城之战曹操讨伐张绣,张绣投降。
后操与张济之妻邹氏私通。
张绣深感受辱,密谋杀曹。
灌醉典韦,派胡车儿盗走双戟,射死典韦,追杀曹操。
在逃亡中,曹安民被杀。
操人马中箭,长子曹昂把自己的马给操骑,被乱箭射死。
操乃走脱。
割发代首曹操讨伐张绣时,正遇麦熟,丰收在望,下令说:谁践踏了麦田,就要斩首。
骑马的士卒都下马,扶麦而过,不敢践踏。
不料曹操的马受惊而窜入了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
曹操拔剑要自杀,被众人劝止。
他就拿剑割发,并传示三军。
吕布之死曹操联结陈珪父子为内应,袭取了徐州、小沛,把吕布包围在下邳城中。
吕布迷恋妻妾,虐待士卒,众将怨恨,把他缚献曹操,被勒死在白门楼下。
许田打猎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汉献帝要射一只鹿,没射中,曹操借天子的弓和箭射中了那只鹿,群臣以为是天子射中的,就高呼“万岁”,结果曹操骑马挡在天子面前接受群臣的庆贺。
众皆失色。
关羽看不过去,准备过去杀了曹操,被刘备拦住了。
煮酒论英雄刘备参与董承谋诛曹操的计划,担心曹操谋害,每日借种菜来掩饰自己。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刘备大惊,筷子掉落在地。
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
祢衡之死祢衡为人狂傲,曹操为侮辱他就给了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借机击鼓骂曹。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三国梗概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三国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b79ff22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6.png)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三国梗概
第一回《两个义和团》:
曹操与吕布在赤壁大战后签订和约,欢乐地回到家中,然而在外面却发生了一场惊天
动地的事件,在陶谦、许褚的带领下,来自不同势力的百姓组成了两个义和团,号召百姓
痛斥贪污腐败的政官,甚至痛骂各方领主,曹操对此非常愤怒,于是出动大军,把义和团
给解散,将义和团的头目陶谦等人抓起来,吓得全国和平。
第二回《空城计》: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打败吕布后,称王称霸,为了讨伐蜀汉,率三十余万大军进入荆州,赶走向刘备的先锋军,再使用“空城计”,让刘备的大军痛苦挣扎,处境艰难。
然而刘备
深谙兵法,他故意让关羽在阵前发起一番愤慨的谴责,为此他将关羽令他离开连长,使曹
操以为是他的激昂演说感化了关羽,以致回到自己麾下。
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
空城计,造成曹操返回主公府,最终被刘备击败。
第三回《桃园三结义》:
曹操被刘备击败后,进而投效刘备,又让其弟弟曹丕负责为他管理荆州的行政事务。
刘备随后遇见了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他们聊起家国大义,认为天下大乱,只有携手同心,才能夺取大局,于是结义成兄弟,号称“桃园结义”。
为了确保三国相安,他们更制
定了“和为贵”的政策,并且为此彼此互许诺言,展开惊天动地的变局,终于缔成了联盟,把曹操拖入其中。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括(好)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括(好)](https://img.taocdn.com/s3/m/d49b27b4e53a580216fcfeb9.png)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1、桃园结义(1回)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官府四处发放榜文,招兵买马。
刘备、张飞、关羽三位年轻人不期而遇,并一见如故,遂于桃园中结成异姓兄弟,共商报国大事。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关于反映曹操凶残奸诈的奸雄本色的故事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有两种解释,一是,治、乱都是形容词,整句意思是,社会稳定时,是一个英雄;社会动乱时,是一奸雄。
另一是,治、乱为使动,原句为,使社会安定的英雄,使社会动乱的奸雄。
1)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后就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诉曹嵩。
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2)、杀吕伯奢一家(4回)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
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遂怀疑对方要抓自己去领赏,惊恐之下而杀其全家。
后发现是误会,连忙逃走。
在路上又将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杀了。
并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曹操杀粮官王垕(17回)在讨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生怕士兵们生变故,就将粮官找来商量对策。
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
曹操竟以“行小斛,盗官谷”的罪名将粮官斩首示众,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4)、代人捉刀。
曹操因觉自己容貌丑陋,便让美男子崔琰代替自己接见远方的使者,自己假扮侍从,握刀立在一旁。
接见完毕之后,曹操派人问使者。
使者答说:“魏王虽然仪表非凡,但是他旁边那位的握刀之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呀!”曹操听后,立即派人追杀了这位使者。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介绍50字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介绍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dea06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7.png)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介绍1、《三英战吕布》东汉末年,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
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
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后来关羽、刘备也上阵,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厮杀,吕布毕竟难敌三人,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拍马冲出了包围圈逃了。
2、《战官渡》建安四年,袁绍举兵十万南下,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
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精略的部署,经过一年多的对峙,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3、《千里走单骑》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
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4、《温酒斩华雄》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5、《桃园结义》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国演义》每回重点情节概括(前50回)
![《三国演义》每回重点情节概括(前50回)](https://img.taocdn.com/s3/m/ae8dc60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7.png)
《三国演义》每回重点情节概括(前50回)第一篇:《三国演义》每回重点情节概括(前50回)1、刘关张桃园结义(第1回)①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募义兵。
②刘备、张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③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
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张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①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
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
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④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⑤张飞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①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②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李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③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
④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⑤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①曹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
②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曹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③曹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④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
⑤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出了洛阳。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①曹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
②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
③在成皋,曹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⑤陈宫认为曹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便弃曹而他往。
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②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③曹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
《三国演义》(1-60回)主要情节
![《三国演义》(1-60回)主要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712e71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0.png)
《三国演义》(1-60回)主要情节《三国演义》(1-20回)主要情节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三人志向相同,在张飞家后的桃园,焚香礼拜,义结金兰,共图大志,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2.鞭打督邮:刘备讨伐黄巾有功为安喜县尉。
上任不到四个月,适有督邮到县,对刘备态度傲慢,有索取贿赂之意,令县吏诬称刘备害民。
刘备和众老几次想拜见督邮,都被门吏拦住,张飞酒后乘马从馆驿前过,不禁大怒,径入馆驿,揪住督邮头发,扯出馆驿,绑到马桩上,折下柳条鞭打,一连打断柳条十余枝。
刘备闻讯赶来,急喝张飞住手。
3. 董卓弄权: 外戚与宦官争权,互相攻杀。
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自封相国,独掌大权。
(建安元年,董卓部将发生内讧,汉献帝逃往许都,大权由曹操独揽。
4.吕布投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
董卓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吕布见利忘义,夜里砍下丁原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5.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
曹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6.杀吕伯奢:曹操刺杀董卓越未果,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吕杀猪待客,曹操反以为是吕将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曹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不忍杀曹操,便弃曹操而去。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50个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c8ad95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f.png)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50个三国演义经典故事50个1、三英战吕布八路军讨伐董卓的诸侯,在虎牢关被吕布截住。
河内名将方悦和北海武安国先后作战,但都被吕布打败。
公孙瓒亲自与吕布交战,吕布正要刺他时,张飞飞马上阵,连战五十余胜,不分胜负。
关羽见之,挥刀而战,战三十次,吕布不可败。
刘备看到了,也过来帮忙。
八路军惊呆了,吕布终于不知所措,骑马逃走了。
2、草船借箭周瑜听闻诸葛亮早已知晓他借蒋干除去蔡瑁,张允的事,更觉得除去诸葛亮。
于是他让诸葛亮在10天内造好10万支箭。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军事紧急,哪用10天?3天足矣!”并立下军令状,造不好甘愿受罚。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草船,600多名军士和若干草人,直到第3天五更才趁着漫天大雾,和鲁肃向曹营出发。
曹操见漫天大雾,担心出兵会失利,于是命手下朝船放箭。
此时诸葛亮正和心惊胆战的鲁肃喝酒。
船的一边箭满了,他又把船掉转方向收箭。
直到所有草人都密密麻麻的插满箭,他才令船急回,并让士兵大喊:“谢丞相箭!”周瑜钦点完箭后,更是自叹不如。
3、桃园结义民间俗传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
《三国演义》第一回:"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后遂为结拜兄弟,共同谋事的典故。
4、火烧赤壁公元208年,曹操率军攻吴,吴、蜀联手抗曹。
因为魏军不擅长水战,孔明和周瑜决定火攻。
假意,庞统投奔曹操,提出用铁链将魏军船只绑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冒黄盖,黄盖假装降魏;孔明推测东风要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与情节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汉末十常侍为奸,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刘玄德、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义,共图大事。
2.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平黄巾功被封为安喜县尉,督邮至县索贿不成欲污刘备,张飞把督邮绑在县前马桩上,用柳条鞭打,刘备释之,后三兄弟离去。
3.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天天。
4.曹操杀吕伯奢曹操欲刺董卓不成,骑马而逃。
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陈宫弃官与之同逃。
后遇到吕后奢,其家人欲杀猪招待曹操,曹操误以为将要杀己,而杀吕后奢全家,路遇外出沽酒的吕伯奢,曹操又诈杀之。
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离曹而去。
5.关羽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上前阻止,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壮行,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6.三英战吕布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骑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7.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使董吕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8.吕奉先射戟辕门袁术部将纪灵攻刘备,刘备求救于吕布,吕布从一百五十步外射中戟上小枝,以此劝和,使两家罢兵。
9.曹操割发代首曹操下军令马踏麦者斩首,路中以鸟惊曹操马,践麦田,曹操召主簿议罪,欲自刎,部下皆认为法不加于尊,于是曹操割发代首。
10.曹阿瞒许田打围程昱说曹操称帝,曹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曹操用汉献帝的弓箭射中鹿,群臣将校呼万岁,曹操遮天子前迎而受之。
关羽欲斩曹,刘备阻之。
11.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恐操谋害,于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宴请刘备纵论天下豪杰,想借此试探刘备心机,刘备说出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却被曹操一一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随机应变,巧借刚响的惊雷加以掩饰,打消曹操的疑虑,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野心勃勃和刘备极深的城府。
12.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操从程昱计诱关公出下邳城厮杀,围关公于土山。
关羽突围不出。
操使张辽前往说之。
辽具说关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利;关公亦有三约:降汉不降曹,刘备家眷给俸禄赡养,但知刘备去处便辞去。
操从其言。
关公告廿、糜二夫人后降操。
13.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赏赐很多,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在袁绍处,关羽挂印封金,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杀六将闯关而去。
14. 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袁绍兵退,不久身死。
三子争位,曹操乘机统一河北。
15.刘玄德三顾茅庐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
第三次孔明在家,但昼寝未醒。
刘备便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拱手立于阶下,直到诸葛亮醒后,才得以相见。
刘备请亮助已,诸葛亮不应,刘备泪湿衣,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做出了鼎足三分的大事业。
16.诸葛亮火烧新野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肯而屯兵新野,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17.刘备携民渡江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
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
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18. 刘备摔阿斗赵云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19.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文聘追赵云至长坂桥,见张飞立马桥上,疑桥东有伏兵,不敢近前。
曹操大军赶到。
张飞睁圆环眼,厉声大喝日,声如巨雷,曹军股栗。
曹操想起关羽曾说张飞勇武无敌,便下令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
曹操颇有退心。
张飞挺矛再喝,夏侯杰惊毙。
操回马而走。
20. 诸葛亮舌战群儒曹操点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沿江而来。
东吴孙权商议御操之策,鲁肃请往江夏说刘备共抗曹操。
诸葛亮同鲁肃离江夏往柴桑郡,东吴张昭等力主投降,诸葛亮辩倒群儒,用言语激孙权,孙权变色入后堂。
孔明向孙权说明操兵弱点孙权联合可破敌曹操的道理。
21.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幕宾蒋干往说周瑜来降,周瑜设宴不准谈国事,周瑜晚与蒋干同榻,蒋干偷观蔡瑁、张允给周瑜降书。
蒋干跑回曹操寨,曹操斩蔡、张二人。
22.孔明借箭周瑜欲斩诸葛亮,令诸葛亮十日内造箭十万枝。
诸葛亮答应并不造箭,却于大雾之日以青布蒙船二十只,各束草千余个,擂鼓呐喊奔曹营,因浓雾曹操不敢迎敌,只在岸上放箭,诸葛亮从曹营借箭成功。
23.周瑜打黄盖曹操派蔡瑁族弟蔡中、蔡和诈降东吴,周瑜将计就计。
黄盖夜见周瑜,愿为诈降之人,献苦肉计。
周瑜打黄盖,黄盖派人献降书给曹操。
二蔡使人密告黄盖受刑之事,曹操不疑,后又派蒋干愿往东吴探听虚实。
24. 庞统献连环计蒋干到东吴探听虚实,庞统乘机诈投曹操,曹兵不习水战,庞统献计以铁索缚船,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25. 诸葛亮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26.火烧赤壁黄盖出发往赤壁投降曹操,程昱提醒操防诈防火,文聘往阻黄盖而不得,南船点火俱下,北船因被铁索锁于一块,船岸皆燃,曹操大败。
27.关云长义释曹操赤壁兵败,曹操狼狈逃往华容道,诸葛亮早派关羽埋伏于此,只听一声炮响,关羽提刀截住去路,曹军个个丢魂丧胆。
曹操上前求情,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曾受曹操恩惠,又见曹军个个皆欲流泪的样子,心肠一软,放他们过去了。
而自己则顶着军令状去向孔明请罪。
28. 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
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
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
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
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火烧赤壁。
曹操大败北还。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天时: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
曹军流行疾病。
东南风起。
地利: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曹操骄傲,心气浮躁。
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
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
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29. 诸葛亮三气周瑜孙刘联合破曹。
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而不得。
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孔明调赵子龙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周瑜孙权用美人计骗刘备至吴,企图谋害,被孔明识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欲突袭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打败周瑜。
周瑜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30. 陪了夫人又折兵刘备亡了甘夫人,周瑜设计,让孙权以妹诈许刘备,乘机幽囚以换荆州。
玄备带赵云往东吴招亲,吴国太反对周瑜美人计,于甘露寺见玄德后却大中其意,便接玄德、赵云从馆驿搬入府中。
玄德与孙权妹成亲。
孙权差人至柴桑郡报知周瑜,玄德招亲弄假成真之事,瑜又用计,欲软禁刘备于吴中,然后以兵击之。
玄德被声色所迷,子龙拆诸葛第二个锦囊,对备言操攻荆州,刘备与孙夫人以到江边祭祀为由,辞国太而去。
行至柴桑界口,周瑜、孙权派兵堵截,均被孙夫人骂退。
周瑜赶来,诸葛亮早已派兵接应,周瑜大败下船而去,岸上军士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31.曹阿瞒割须弃袍潼关一战,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32.关云长单刀赴会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
席间埋伏刀斧手。
关羽早有准备,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
关羽安然离去。
33. 汉中争夺战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
张飞打败张郃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
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
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34.杨修之死杨修数次得罪于曹操,曹操于汉中进退两难,下鸡肋军令,杨修乃令部下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曹操得知后大怒,以乱军心为由杀杨修,后退兵。
35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公元2 1 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
关公与庞德战百余回不分胜负,庞德一箭射中关公左臂,于禁恐其成,鸣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