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历史上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3dc826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4.png)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主干落实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垦殖运动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庄园制度衰落和瓦解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租地农场建立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农副产品市场化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手工业手工工场变化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并且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影响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富裕农民:(1)形成: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等不断集中土地。
(2)影响: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层:(1)组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
(2)享有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3)政治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重点任务驱动【唯物史观——解读农村经济的变化】材料一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大地主把获取的土地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1)材料一中农村“新的经营方式”指的是哪种组织形式?(2分)你认为此经营方式具有什么性质?(2分)答:组织形式:租地农场。
人教版九年历史上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历史上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911f9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5.png)
③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①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并进行出租。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②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庄。 ③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租地农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西欧庄园经济的变化
(1)首先是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11世纪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同时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材料二:···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分散
集中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市民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9e9ad93b3567ec112d8a5f.png)
归纳:(1)这反映了西欧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租 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早期农业资本家,他们与农业工人之间 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对比识记 西欧庄土园衰地落关前后系,的土地变关化系的变化比较表
庄园
租地农场
时间
庄园衰落前
庄园衰落后
佃户无偿为领主耕种“直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PART 1 一、封建庄园的衰落
温故知新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庄园
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 园
居民: 领主、佃户
土地:直领地、份地
共用地
兴起时间和遍布欧洲的时间: 9世纪 11世纪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庄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1. 垦殖运动 的兴起,耕地面积扩大,垦殖区取得
(1) 材料中,哪个部门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1分)特征?
(3分) (3)这些特征实质是一种怎样的生产关系出现?(1分)
A +B
P62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对西欧经济发展的影响: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 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P62
感谢 聆听!
农村 结合课本P63正文第一段,与“相关史事”说说农村社 会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材料二: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 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1)材料一中,农村出现了哪一股阶级力量?有何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P63正文第一段,说一说富裕农民阶层形成的原 因?(至少找2点即可)
(萌芽一)农业 租地农场建立 雇佣关系 雇用农民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梳理+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4989fa152d380eb63946da3.png)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18.16世纪在英国流传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土。……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英国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知识结构图:
同步练习:
1.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尤其是11世纪以后,西欧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什么活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A.大化改新
B.远程贸易
C.手工工场
D.垦殖运动
2.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进行耕作。”这里的“他”的身份是
A.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三角贸易”开始
13.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影响
5.下列史实与西欧中世纪晚期富裕农民无关的是
A.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B.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
C.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
D.是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6.欧洲中世纪城市中,一个新社会集团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这个“新社会集团”是
B.商人与工人
C.贵族与农民
人教部编版上册九年级历史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18张课件
![人教部编版上册九年级历史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18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4732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0.png)
A.封建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殖民主义性质 D.共产主义性质
3、手工工场是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 一种工业生产组织,以下表述符合其特点 的是
A.手工工场只出现在城市 B.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都比不上手工作 坊
C.全家在一起共同生产,没有明显的分 工,工作场地也很小 D.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 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资本主义性质
渐变——从庄园制度到租地农场
垦殖运动 农奴逃亡 城市兴起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法律的规范 ……
联动——从家庭作坊到手工工场
材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是结合
在一起的…家…庭。手农工村家作庭坊手工业的产品本来是供农民家庭自身消费
的一,部但分为自了制筹手集工购业买品生。产资料和生活—手资—工料《的厉工钱以场,宁农讲的民欧也特洲在经点集济市史上》出售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思想中:世纪城市逐渐造经就济了:一个中间阶政级治(:市民阶
级)。文正艺是复市兴民阶级的探财寻富新拥航有路、职业经资历本、主受义教制育度程度
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
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
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
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对照——中国的“迟滞”
在欧亚大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上,最惊 人、最重要的发展是西欧从贫穷的、默默无闻的 状态中崛起。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的这一时期的 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 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 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 自身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555043fcaaedd3382c4d334.png)
①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垦殖运动, 前提和基础
②自由劳动力的增加—自由的农民 和获得自由的农奴。
③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 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 趋势。
建立租地农场
1.背景:
①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 渐扩大; ②农民逐渐获得自由; ③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2.建立者: 富裕农民
3.手工工场的特点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特征
毛纺织业……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 制原料剥采削购方和式产—品—销雇售佣两关个系环节,雇 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 生产过生程产分方成式梳—毛—、分纺工线合、作染色、织 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エ 业由作“坊商经人完营直成特接。点支这—配种—”生面,产向手直市工接场业面者向失市去场, 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 《毛纺工场》卡瓦洛里 发生直接联系。
学习目标
(一)农业:建立租地农场
11世纪前后,西 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 人口持续增长。 1050-1350年间, 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 增长,原有的庄园所 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 供所有人使用,庄园 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 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开垦土地的条件
马力运用
水车
风车
动力来源:马力得到有效利用 耕作制度:三田轮作制取代双田轮作制 农产品加工技术:风力磨坊和水力磨坊生产力的发展Fra bibliotek垦殖运动
①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②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 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 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 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的依附关系,不 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 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71614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3.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插图,为学生展示了西欧社会从封建割据到统一市场的形成,为理解世界历史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需要更多的史料和实证来支持他们的理解。
此外,对于西欧历史的了解多数停留在表面,对于其深层次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掌握其主要发展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难点: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史料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史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西欧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经济和社会还能得到发展?”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本课的学习。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史料,呈现西欧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如农业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分工、商业的网络、城市的兴起等。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78f7b9a45177232e60a221.png)
经 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 品
和富
地 租地 雇佣
集 农场资本主
中
义化
步 入
近
社余 会
脱离
手工业
手工 市场雇佣 工场 资本主义化
代
的
发
展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经济发展的影响—走向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资本主义工商西业欧的发经展济和,引社起会了的社发会展的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
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神学 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资扩本大主,义极萌大芽开、阔早了期欧资洲产人阶的级眼界和活动范围。他 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的世界。
庄园土地
佃户份地 领主自营地
农民 农奴
耕作 者
获得人身自由: 1、货币购买 2、缴纳迁徙税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
1. 租地农场出现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垦殖运动
转变 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②自由劳动力的增加— 自由的农民和获得自由的农奴。
③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 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手 工 手工工场 业
商人 工人
雇主 雇佣劳动力
雇佣 关系
雇佣 关系
体现了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
影农响:场土主地与关承系租的变人化形和成手了工雇业佣的发关展系,开,始具改有变资中本世纪主欧义洲生社产会关的整系体特面征貌。。
伴随生产方式的 变革,欧洲社会结构的 变化,欧洲社会阶层新 旧更迭。农村富裕农民 、城市市民阶级开始登 上历史舞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2aa3c7a58da0116c174927.png)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变化: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自己 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徙 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也逐渐 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庄园的衰落:
农民取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 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上一些领主不善 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 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 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 在一起。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9、市民阶级的出现:
①形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 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 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②政治权利的扩大:发家的商人巨贾与贵族 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 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 量。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 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 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材料二: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 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 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 身份叫什么?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什么的保护? 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是城市居民。 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 市保护法的保护。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5、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 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 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 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 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 工工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共18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b948f05ef7ba0d4a733b4c.png)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工场主提供 原料和生产 工具 工场主雇佣 工人
雇佣关系 出现, 资本主义 萌芽。
农场主提供 土地和生产 工具 农场主雇佣 农民
农产品面向 市场
手工业品面 向市场
农业
雇佣 关系
手工 业
阅读材料,说说农村阶级状况的变化
材料: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国的庄头 , 负责替领主管 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 有丰富 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 ,农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 而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 的土地达到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耕作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庄园 瓦解
租地 农场 建立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 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 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 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 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16世 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 入的比是1:10。
资本主义性质
领主
租地农场主
雇佣农民
庄园
领主拥有土地, 自主经营,获得 土地全部收入
租地农场
领主出租土地, 收取租金,不再 经营管理。
自由农民是独立 的小生产者。
富裕农民承租、 购买土地,雇佣 农民,成为农场 主。
普通农民依附于 领主,生产所得 上缴。
普通农民受雇于 农场主,以劳动 力换取酬劳。
人教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教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79742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d.png)
租地农场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 的繁荣。
读材料,思考:手工业出现了什么新的形式?
……科学上的许多新的发明和发现,使陈旧的生产技术很快被新的技术 所取代。……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提出了新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 新的生产部门的出现。……与此同时,少数生产条件较好的手工业者富裕起 来,发展为手工业主,再积聚较多的资金,并突破行会的限制,扩大生产规 模,雇用较多的工人进行生产,逐渐成了企业资本家。
在土地上耕 种,依据劳 动量从租地 农场主处获 得劳动报酬
租地农场采用的是新的生产方式。
(契约 关系) (雇佣 关系)
封建主出租自营地——订契约——收租金
富裕农民承租自营地——订契约——交租金
农奴变为农民:被租地农场主雇佣,成为 农业工人。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 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庄园领主的生活日益奢侈 王室横征暴敛 战争消耗日益增加
庄园领主对货币的需求逐渐 超过对劳役的需求。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 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 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 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 身束缚的机会。
领主 达成 协议
农奴
随着农奴对领主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农奴在 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由,可以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 量而劳作。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 本主义化,欧洲社会开始近代 化的转型。
13—14世纪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使世界开始连 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 步确立起来。
14—17世纪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2d91abe763231126edb11c8.png)
集中的手工工场特点 (1)商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2)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体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 (3)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雇工分工合作,效 率提高。
结合所学,请思考,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有何 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影响)
土地关系
农业
的变化 生产组织
手工业 的发展
手工业者 商人成为 城市居民
现代农业发 起人;富有生 气阶级力量
政治权利扩 大;强化王 权政治力量
课堂练习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
D 现在(
)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②③ B.① ②④ C.①③ ④ D.①②③④
市民阶层:手工业者、商人 享有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特殊 法律保护。 政治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 的政治力量。
课堂小结
西 欧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新的生 产和经 营方式
土地关系的变化:租地农场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工场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富裕农民 骑士乡绅
答案:(1)经济:庄园、城市。 庄园经济特点:自给自足(或农奴劳动、地租剥削、农奴与 领主人身依附明显等); 城市经济特点:商品经济(或手工业 者和商人聚集、人身自由等)。 (2)庄园是中世纪乡村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随着城市的兴起,庄园逐渐衰败。
(二)手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手工工场
问题思考: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手 工
手工 业者
业
的
发 展
农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ed16ff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2.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的演变过程。
本课内容丰富,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变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欧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往往注重直观和具体,对于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社会现象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欧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变化。
2.教学难点:对于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欧古代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欧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变化。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如: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社会等级制度的变化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14f57cf01dc281e53af0fe.png)
第五单元
农村阶级结构变化
时间 13、14世纪
原因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 其抵押或者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
影响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 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 控制了乡村行政事物,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 级力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市阶级结构的变化
材料五: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支持 下,获得了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 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下,奠 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13、14世纪, 法国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 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 治主张。
第五单元
桃子、无花果、扁桃、榛子、
胡桃、栗子、李子、梨子、苹
果、木瓜……十字军东征之后
又多了杏子、甜瓜。
——《中世纪的生活》
第第五五单单元元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时间线
“农奴莫罗的诉讼案”
人生轨迹:出身农奴——巴黎商人——捐赀[zī]慈善
——选自《中世纪晚期法国农奴制的瓦解》
历 史 剧 场
农奴
富商巨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欧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将分散的手工工匠集中在同一工作场 所,不仅能更有效的使用资本,提高生产资料 的利用率,而且可以缩短各道工序间的空间距 离,使之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劳动生产率 由此大为提高。因此相对于商人直接支配生产 而言,集中的手工工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同 时也代表了生产关系更高的发展阶段。
自由和财产
第一篇章
“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3课 西欧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3课 西欧社会和经济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35be7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d.png)
则他们就有失去劳动力的
风险。——《全球通史》
劳役地租 币地租
货
材料:1649年在英国贵族巴洛的领土上,10名租地农场主租用了土 地的42%,所交地租占总和到67%。另外,58%的土地由46名农民 耕种,所纳贡税为地租收入的29%。在这种情况下,领主们圈占农 民土地而后出租就不足为奇了。 ——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十三课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 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 济的重要变化。
1. 租地农场的建立 2.手工工场的建立 3. 手工工场的建立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世界近代史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指的是约14、15世纪—20世纪初
富裕农民 骑士 富裕农民 乡 绅
集中土地
新的 经营方式
控制乡村 行政事务
成为农村中富有 生气的阶级力量
建立租地农场
材料: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他
们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但市民们获得权
利和财政资源时。能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证,政市治民权不利再受法律的约
新开发地
(自治地区)
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 耕种面积 重型轮式犁
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材料: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 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 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 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亨利·皮朗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的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产生、发展和扩张并因此产生巨大影 响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01a4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7.png)
8.影响: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和欧洲 社会的整体面貌。
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民身份的转变
富裕农民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 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结构的变化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5.租地农场:
建立: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 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
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6.手工业发展:
表现: 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特点:分工细化课件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课导入
中世纪晚期,欧洲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出现了新型的租地 农场和手工工场, 它们与庄园经济有 何区别?对欧洲以 后的发展有什么影 响?
课文讲解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村的新变化:11世纪以后,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 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2.新土地的管理:
谢谢 大家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 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 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 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垦殖者成为这此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影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 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概括租地农场的特征: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
出租土资地本,主有的义提性供质一的部租分地经农营资场本有;两经个济突实出力的较强特的征实:际经营者承 租土地1,、提为供市种场子而、生牲畜产、,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 种土地2。、到一16定世规纪模末的,英雇国佣已劳出动现经一营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
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 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奠定了基础。
西 新的生产与 欧 经营方式
经
济
与
促
社
进
会
的
发 展
新的阶级
农村:租地农场 手工业:手工工场
农村:富裕的农民阶级 (骑士、乡绅) 市民阶级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11世纪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 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 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地区 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同时仿效自治 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其次是自由劳动力的增加:
自由劳动力的增加源于农奴和领主关系的变化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 、 手工工场的变化 阅读课本,找一找中世纪晚期的手工业方面出现的新生产经营方式是什么?
阅读课本,说一说手工工场出现的发展过程及变化。
1、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 2、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分散的手工工场 3、集中的手工工场逐渐形成
分散
集中
欧洲印刷工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集中的手工工场
垦殖运动
土地新主人
新开发土地有 独立司法权和 行政自治权
垦殖者
新的生产佃经户营份地方式 农民
庄园土地
租地农场农奴
出现:领主直领地 农民
地
农奴
耕作者
获得人身自由: 1、货币购买 2、缴纳迁徙税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租地农场的出现
(1)原因 ①是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 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 一些领主不善经营,
,土地租所地有农者、场租有地了农雇场主主、、雇工工之的间不彼同此,签便订产契约生,了按规定的比例
分配产品。据统资计本,主16义世性纪质,英的国剥贵削族关从系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
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 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 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 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 关系和契约关系”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3、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关系说法正
确的是
(
)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D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生产工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
1、雇佣 2、分工 3、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性质
4、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的意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 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材料: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国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
③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租地农场的形成:
①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 ,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并进行出租。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②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 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 庄。 ③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 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讨论:
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自己劳 动力的自由支配;
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农奴对领主的 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
庄园衰落 、瓦解。 土地集中 成为一种 趋势。
城市居民 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 2 、 市民阶级的出现
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 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
市民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
•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流行
9世纪开始流行,大约到11世纪 遍布欧洲各地
西欧庄园
性质
概况
阅读课本,找一找中世纪晚期的农 村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和政治单位
居民 土地 庄园法庭
农民和农奴
领主:直领地 佃户:份地
维护公共秩序 和领主利益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西欧庄园经济的变化
(1)首先是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1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情境导入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中世纪,形成了严 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庄园经济。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 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 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目录
中世纪的农村
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
阶级力量不包括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
)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乡绅
D.贵族
5、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
人都成为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
利。( )
B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城市建设者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标1:知道中世纪晚期欧洲处于转型时期,了解农业方面和 手工业方面的新变化以及城市市民阶级的出现。
目标2:认识农村、城市的发展对欧洲的影响。理解西欧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为欧洲重大的历史变革奠定了基础。
目标3: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归纳的 历史思维能力。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 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 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 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 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 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材料二:···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 本与劳动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