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练习题 内含答案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答案:C2.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A. 学习能力B. 创新能力C. 道德品质D. 专业技能答案:C3. 德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答案:D4. 德育的实施方式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5.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答案:B6.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答案:B7.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成绩考试B. 行为观察C. 心理测试D. 问卷调查答案:B8.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

A. 严格要求学生B. 放松对学生的管理C. 以身作则D.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答案:C9.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

A. 被动接受B. 主动参与C. 抵制教育D. 忽视道德规范答案:B10.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应该()。

A. 完全依赖学校教育B. 积极参与C. 忽视家庭教育D.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D. 家庭教育E. 所有选项答案:E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E. 寓教于乐答案:ABCE3.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E. 所有选项答案:E4.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E. 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答案:BCE5. 德育评价的方式包括()。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 道德观念B. 法律意识C. 社会责任感D. 爱国情怀答案:D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A.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B. 以学生为中心C.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D. 所有选项答案:D3. 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德育方法?A. 榜样示范B. 情感教育C. 强制灌输D. 社会实践答案:C二、填空题1.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2. 德育教育的实施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原则。

答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德育教育应如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答案:德育教育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环境。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德育原则,使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辅相成。

四、论述题1. 论述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有道德底线的公民。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等,这要求德育教育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学校在德育教育中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能力B. 道德品质C. 审美情趣D. 劳动技能答案:B2. 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校园文化D. 家庭教育答案:A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集体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4.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

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D.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答案:D5. 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是指()。

A.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B. 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C. 通过家长的榜样作用D. 通过社会媒体的宣传答案:A6.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考试B. 观察C. 谈话D. 问卷答案:B7. 德育课程的实施应注重()。

A. 知识传授B. 技能训练C. 情感体验D. 价值引导答案:D8. 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

A. 知识的传授者B. 道德的引导者C. 行为的监督者D. 情感的交流者答案:B9.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

A. 被动接受者B. 主动参与者C. 旁观者D. 执行者答案:B10.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

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D.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德育的内容包括()。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公德教育D. 家庭美德教育答案:ABCD2. 德育的方法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角色扮演法答案:ABCD3. 德育的基本原则有()。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知行合一D. 以身作则答案:ABCD4. 德育评价的指标包括()。

A. 道德认知B. 道德情感C. 道德行为D. 道德意志答案:ABCD5.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道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请从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进行综合回答。

答案:道德教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和目标。

从个人层面看,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人格和品德,引导个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

通过道德教育,个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公平、公正和正义的价值观念。

这些道德修养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提升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在社会层面上,道德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道德教育,社会成员能够认识到彼此间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和谐度。

道德习惯能够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和平与进步。

在国家层面上,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塑造良好的公民形象。

通过道德教育,公民能够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国家的利益和决策,从而增强国家团结和凝聚力。

道德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程度,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公民意识的国民,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试题二:请列举几种有效的德育方法,并说明其应用价值。

答案:德育方法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品德的有效手段。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德育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1. 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行为榜样。

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深远。

通过身体力行地展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

2. 课堂教育与活动教育相结合:德育工作既需要在日常课堂中进行,也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进行。

课堂教育可以通过文本阅读、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

活动教育则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道德真谛。

德育原理练习题内含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内含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内含答案《德育原理》复习题一、客观性题目:1.协调性是( B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是(B)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力3.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B )A.校内非正式群体B.班集体C.学生兴趣小组D.学生群体4.校外活动是指(A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5.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C )A.学前期B.学龄初期C.青少年期D.壮年期6.提出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7.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 )A.品德认识B.活动与交往C.学生品德内部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8.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C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C.德育内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性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B )A.品德情感B.品德行为C.品德认识D.品德意志1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 )A.品德的活动B.意志的活动C.情感的活动D.美感的活动1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D )A.自我品德认识B.自我品德评价C.自我品德体验D.自我品德锻炼13.品德属于(B )A.集体现象B.个体现象C.社会现象D.民族现象1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D )A.B.C.D.15.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B )A.德育原则B.德育规律C.德育方法D.德育规则1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C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B.政治经济制度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D.社会意识形态17.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B )A.广延性B.创造性C.长期性D.连续性18.学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确定德育目标B.组织开展德育活动C.制订德育计划D.检查和总结19.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A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20.不符合品德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科学性要求的是(D )A.品德测评各指标必须与德育目标相一致B.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容C.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对独立D.品德测评各指标具有不完备性二、主观性题目: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1)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德育原理概述1、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传统思想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分工细、学科分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分化现象过程在中国不明显,我国有道德与政治不分的传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政治教育的强调。

2)、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我国在学苏联时只学了合乎自己思维习惯的东西。

3)、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

由于以小博大的战争环境等原因,1949年之前的德育概念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未得到及时的改变,受文革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反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

2、德育概念的泛化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什么弊端?1)、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

2)、在论述德育过程或德育的心理机制时又统统变成了道德教育过程或心理机制的描述,容易造成理论体系上的一些逻辑错乱。

3)、过于宽泛的德育概念在理论上往往使人难以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我们若一味坚持自己的“特色”,则难以与人对话,难以“同世界接轨”。

4)在实践中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5)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因而,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必须做认真的清理,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3、你是怎样理解德育概念的?⑴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从内容上来讲,它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的教育。

⑵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同智育、体育密切相关。

⑶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理解人类社会划分的依据和标志是什么,怎么划分的?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指示器和人类社会依据人的发展水平。

德育原理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理论知识考核一、选择题1.依据资源在德育中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λ[单选题]*A.素材性德育资源和条件性德育资源√B.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德育资源C.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D启然德育资源和社会德育资源答案解析:依据资源在德育中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依据资源存在环境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单选题]*A.校内德育资源和校外德育资源B.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德育资源C.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D.自然德育资源和社会德育资源√答案解析:依据资源存在环境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划分为自然德育资濡口社会德育资源。

3 .在德育体系中规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方向体现了一定社会和国家对德有的期望和要求的要素是(\[单选题]*A.德育目标。

B.德育主体C.德育内容答案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规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方向,体现了一定社会和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和要求。

4 .依据资源时间属性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I[单选题]*A.素材性德育资源和条件性德育资源B.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德育资源C.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VD启然德育资源和社会德育资源答案解析:依据资源时间属性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划分为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

5 .德育资源的匮乏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但学校德育现实中资源匮乏是(\[单选题]*A.绝对意义上的匮乏8 .相对意义上的匮乏√C.显性意义上的匮乏D.隐性意义上的匮乏答案解析: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德育资源的匮乏是影响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现实中的资源匮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匮乏,而是由于教育者缺乏资源意识和利用德育资源的实际能力导致的相对意义上的匮乏。

6.学校德育资源的核心层面是(1[单选题]*A.校园物质文化资源B.校园精神文化资源VC.校园活动文化资源D.学校德育人力资源答案解析: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德育资源的核心层面,是校园德育资源的精华所在。

德育原理考试试题和答案

德育原理考试试题和答案

德育原理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来塑造学生心灵的教育活动。

A. 教育目标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教育环境答案:B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D.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答案:A3. 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

A. 权威与服从B. 指导与被指导C. 教育与被教育D. 合作与互动答案:D4. 德育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

A. 社会需要B. 学生需要C. 教师需要D. 家长需要答案:A5.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

A. 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B. 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C. 道德知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D. 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答案:A6. 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主要强调的是()。

A. 道德知识的传授B. 道德情感的培养C. 道德行为的模仿D. 道德意志的锻炼答案:C7. 德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优秀学生B. 检查教学效果C. 促进学生发展D. 提高教师水平答案:C8. 德育过程中,学生是()。

A. 知识的接受者B. 道德的实践者C. 教育的旁观者D. 道德的旁观者答案:B9. 德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C.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答案:B10. 德育的实施途径不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个人修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德育的功能包括()。

A. 社会功能B. 个体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A, B, D12. 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包括()。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 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答案:A, C13. 德育方法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德育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一、客观性题目:1.协调性是(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力3.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 )A.校内非正式群体B.班集体C.学生兴趣小组D.学生群体4.校外活动是指(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5.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A.学前期B.学龄初期C.青少年期D.壮年期6.提出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7.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品德认识B.活动与交往C.学生品德内部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8.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C.德育内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性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A.品德情感B.品德行为C.品德认识D.品德意志1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品德的活动B.意志的活动C.情感的活动D.美感的活动1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A.自我品德认识B.自我品德评价C.自我品德体验D.自我品德锻炼13.品德属于( )A.集体现象B.个体现象C.社会现象D.民族现象1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A.1990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15.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A.德育原则B.德育规律C.德育方法D.德育规则1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B.政治经济制度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D.社会意识形态17.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A.广延性B.创造性C.长期性D.连续性18.学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确定德育目标B.组织开展德育活动C.制订德育计划D.检查和总结19.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20.不符合品德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科学性要求的是( )A.品德测评各指标必须与德育目标相一致B.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容C.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对独立D.品德测评各指标具有不完备性二、主观性题目: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2.什么是品德测评?品德测评应遵循哪些原则?3.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5.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6.中小学生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请你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定义是什么?A.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过程B. 仅指传授学生道德知识C. 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教育D.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德育的主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B. 培养学生的个人成就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D.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答案:B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尊重学生的个性B. 以身作则C. 强调惩罚D. 注重实践答案:A, B, D4.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A. 严格的规则执行者B. 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C. 学生行为的批评者D. 学生道德发展的旁观者答案:B5. 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不包括:A.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B. 强化学生的考试成绩C. 创设有利于德育的环境D. 与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答案:B二、填空题1. 德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答案:道德情感、道德行为2. 德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法制教育、环保教育3. 德育的实施策略应当注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

答案:知识传授、情感培养、行为训练4. 德育评价应当以________为基础,结合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答案: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德育,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处、遵守社会规则,这些都是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

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

答案:德育与智育、体育是相辅相成的。

智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而德育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情感培养。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A. 思想品德B. 政治理论C. 科学文化D. 专业技能答案:A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答案:C3. 德育的基本原则是()。

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A4. 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A. 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B. 课堂教学、家庭作业、校园文化C. 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家庭教育D. 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答案:A5.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考试B. 问卷调查C. 观察记录D. 学生自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德育的目标包括()。

A.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B.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C.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D.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E.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答案:ABCDE2.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 心理健康教育E. 劳动教育答案:ABCDE3. 德育的方法有()。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角色扮演法E. 情景模拟法答案:ABCDE4. 德育的实施主体包括()。

A. 教师B. 家长C. 学生D. 社会E. 政府答案:ABCDE5. 德育评价的原则是()。

A. 客观性B. 公正性C. 科学性D. 人文性E. 动态性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思想成熟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2. 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智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德育则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德育原理概述1、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传统思想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分工细、学科分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分化现象过程在中国不明显,我国有道德与政治不分的传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政治教育的强调。

2)、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我国在学苏联时只学了合乎自己思维习惯的东西。

3)、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

由于以小博大的战争环境等原因,1949年之前的德育概念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未得到及时的改变,受文革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反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

2、德育概念的泛化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什么弊端?1)、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

2)、在论述德育过程或德育的心理机制时又统统变成了道德教育过程或心理机制的描述,容易造成理论体系上的一些逻辑错乱。

3)、过于宽泛的德育概念在理论上往往使人难以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我们若一味坚持自己的“特色”,则难以与人对话,难以“同世界接轨”。

4)在实践中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5)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因而,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必须做认真的清理,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3、你是怎样理解德育概念的?⑴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从内容上来讲,它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的教育。

⑵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同智育、体育密切相关。

⑶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理解人类社会划分的依据和标志是什么,怎么划分的?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指示器和人类社会依据人的发展水平。

《德育原理》习题与答案

《德育原理》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德育原理》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德育原理:德育原理是对道德教育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德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原则和评价等问题,旨在为德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由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增长经历了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揭示了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

.榜样示范法: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通过展示正面人物的事迹或自身行为作为榜样,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是否符合一定社会道德标准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包括对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

.道德内化: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心理品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使其成为稳定的个人道德信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填空题:.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五育体系。

答案:智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孔子提出的"答案:以德为先“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主张德育应与紧密结合。

答案:现实生活.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具体可分为、基本道德品质养成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三个层次。

答案: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运用进行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答案:集体主义教育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A. 华生B.科尔伯格C.斯金纳D.弗洛伊德答案:B. 科尔伯格.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社会实践活动B.各科教学C.班主任工作D.校园文化活动答案:B. 各科教学."寓德育千教学之中,寓德育千活动之中,寓德育千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千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千管理之中。

”体现了德育实施的哪种原则?A. 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整体性原则答案:D. 整体性原则.关千德育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德育过程是单向影响过程B. 德育过程只需要外部条件的影响C.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D. 德育过程不需要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参与答案:C.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下列属千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的是:A. 正义感B.责任感C.荣誉感D.羞耻感E.以上都是答案:E. 以上都是四、多项选择题:.德育方法主要包括:A. 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E.陶冶教育法答案:A B CDE.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 家庭环境B.学校教育C.社会文化D.同伴交往E.个体主观能动性答案:A B CDE.德育的功能包括:A. 社会功能B.个体功能C.发展功能D.认识功能E.教育功能答案:A B CD (注:教育功能已包含在个体和社会功能之中).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 受教育者内部思想品德诸要素之间的矛盾D. 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其现实道德面貌之间的矛盾E. 学校德育任务与家庭德育任务的矛盾答案: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五、判断题:.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的过程。

《德育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答案在最后一页)1道德法则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2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D.修养指导法3德育功能从作用对象上可分为()A.正功能与负功能B.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D.理想功能与现实功能4中国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是在《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是哪一年颁布的。

()A.1902年B.1903年C.1904年D.1905年5按照课程的形态划分,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A.学科德育课程和活动德育课程B.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C.活动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6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们一系列的自主性活动而实施的德育课程称为()?A.学科德育课程B.显性德育课程C.活动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7提出平行教育原则的人是()A.赞可夫B.马卡连柯C.苏霍姆林斯基D.维果斯基8“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原则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9持“道德天赋论”观点的是()A.尼采B.康德C.孔子D.孟子10运用别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品质和卓有成就来影响、教育学生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法B.说服法C.榜样示范法D.奖赏与惩罚法11“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给我们揭示了“一是道德生活的复杂有如无垠的夜空;二是道德生活的瑰丽胜过灿烂的星群。

”这是哪位思想家说的()?A.黑格尔B.康德C.海德格尔D.奖赏与惩罚法12持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观点的人是()A.涂尔干B.卢梭C.那笃普D.杜威13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原则B.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性原则C.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D.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14“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德育原理复习题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一
一、简答题
1、广义和狭义的“德育”分别指什么?
2、简述杜威的经验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3、简析价值澄清理论的利弊。

4、简述集体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5、活动德育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6、生活道德学习的机制是什么?
7、制度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8、什么是说服教育法?
9、学校德育的任务是什么?
10、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1、简述体谅模式的核心内容。

12、简述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和前景教育原则。

13、活动德育模式的实践策略是什么?
14、生活德育的实践策略是什么?
15、制度德育的两种实践形态是什么?
16、如何具体实施榜样示范法?
17、德育的意义是什么?
18、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

19、简析体谅模式的利弊。

20、简述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21、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2、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目标是什么?
23、简析制度德育模式的利弊。

24、品德评价法的方式是什么?
•论述题
1、德育过程的要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具体论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这一德育规律。

3、具体论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

《德育原理》练习题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理》复习题一、客观性题目:1.协调性是( B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是(B )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力3.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B )A.校非正式群体B.班集体C.学生兴趣小组D.学生群体4.校外活动是指( A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5.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C )A.学前期B.学龄初期C.青少年期D.壮年期6.提出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7.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 )A.品德认识B.活动与交往C.学生品德部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8.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C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C.德育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性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B )A.品德情感B.品德行为C.品德认识D.品德意志1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 )A.品德的活动B.意志的活动C.情感的活动D.美感的活动1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D )A.自我品德认识B.自我品德评价C.自我品德体验D.自我品德锻炼13.品德属于( B )A.集体现象B.个体现象C.社会现象D.民族现象1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D )A.1990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15.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B )A.德育原则B.德育规律C.德育方法D.德育规则1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C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B.政治经济制度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D.社会意识形态17.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B )A.广延性B.创造性C.长期性D.连续性18.学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确定德育目标B.组织开展德育活动C.制订德育计划D.检查和总结19.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20.不符合品德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科学性要求的是( D )A.品德测评各指标必须与德育目标相一致B.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容C.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对独立D.品德测评各指标具有不完备性二、主观性题目: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1)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

(2)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领导人才。

(3)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

2.什么是品德测评?品德测评应遵循哪些原则?2.(1)品德测评是按照一定法则,用数字来描述人的品德行为,并据此进行分析和作出评定。

(2)品德测评应遵循:①方向性原则②教育性原则③客观性原则④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⑤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原则3.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它对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选择、协调、激励作用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语言说理法)、形象感染法、实际训练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等5.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容有哪些?5.(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5)自觉纪律教育 (6)和法制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6.中小学生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请你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

6.(1)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①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②知行统一原则③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④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⑤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⑥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⑦因材施教原则⑧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⑨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相结合原则(2)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

7.结合德育工作实际,谈谈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

7.(1)应具备的素养:①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思想观点;法纪道德素养:包括具有社会主义的法纪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②知识和能力素养。

知识素养: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基本的马克思义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知识素养、德育科学知识素养、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组织德育活动能力、语言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③德育科研知识和能力素养。

德育工作者要增强德育科研意识,掌握德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勇于进行德育科研,提高德育科研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1开学不久,老师发现朗同学有许多毛病。

老师心想,像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

一次,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分析案例中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案例2在虹桥小学,三(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

为了了解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到明家家访。

在同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偏偏明的父亲也比较较真,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您这话欠妥。

'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

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说确吗?试用合力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并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案例3江老师班上有一名许生,父亲常年在国外,母亲因职务调动在新竹服务,孩子不愿随母亲转学到新竹,留在台北与亲戚同住,后来又搬出去自行租屋居住。

这位学生每月有固定的一万五千元生活费,加上父亲从国外汇钱给他,出手很阔,班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很喜欢和他在一起。

放学后,不是聚在那间租屋里抽烟聊天,就是流连茶店、球场、保龄球馆,甚至有彻夜未归的记录。

那些原本家庭正常的家长也慌了,纷纷找到学校来,当他们无法规劝孩子改善行为时,居然责怪老师无能,这些家长异口同声要求江老师放学后到许姓学生租住处,像警察一样,查巡他们在做什么。

江老师心中实在愤愤不平,为了许生他不知用掉多少卡,学校的不能拨长途,只好打公用找许的母亲。

但她母亲总以工作忙无法抽身为由,避不出面。

看来她对自己的孩子也相当无奈,我又能怎样呢?许生与班上同学已形成小圈圈,上课常不听课,打扫工作也不做,引起其他同学侧目、不满。

江老师心想,我已很头痛了,凭什么这些家长还要求放学后继续施教。

我虽为单身汉,无家室之累,但也没理由要求我全天候的奉献,何况我又不领这些家长的薪水!江老师觉得老师真是弱势族群,学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连家长都有此非分要求,这碗饭还能吃吗?问题:以上案例,反映了哪些德育原理?应如何解决?《德育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客观性题目:1.B2.B3.B4.A5.C6.C7.B8.C9.A 10.B11.A12.D13.B14.D15.B16.C17.B18.B19.A20.D二、主观性题目:。

(2)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1 P133案例2 P143案例3 P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