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文三种文体阅读的答题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叙事类散文(小说)阅读

(一)考点: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1、题型1:概括全文[某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题格式:(时间+地点),主人公[或对象](在……情况下)(为了……)+主要事件(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题型2: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围绕某个主题写了几件事)。

答题格式:人物+事件。(注意:若有例句,仿照例句的表达句式。)

3、题型3:用短语概括故事情节。

答题要点:与例子字数差不多,短语结构一样。

4、题型4:找出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的过程。

答题要点:在阅读中要圈出人物情感变化的词语,有原词的尽量用原词,没有的可以自己概括。(二)考点:语言品味与赏析

注意点:有提示赏析角度的,按题目要求赏析。没有的,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及重要的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进行赏析。

1、答题格式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比喻: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样子、特点),表现了……的……(心理、情感等),突出了……的……(性格、形象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形成对比、反差],(有力地突出了主旨)。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说明了……道理,使读者更易理解接受。

(2)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写活了(赋予了……生命[性格、动作、思想、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调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强烈的……情感。(4)夸张:运用夸张,突出了……的……特点,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5)对比: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与……对比,突出了……的……特点(样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力突出了文章主旨)。

(6)设问: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出下文……(内容),引起读者对……的注意与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行文有波澜,结构更严密。

2、答题格式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1)侧面描写:运用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侧面烘托了……(人物、对象)的……(特点),突出(表达)……(人物、对象)的……形象、品质(情感)。

(2)正面描写: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格式:运用……描写方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人物、对象)的……(样子、特点),表现了……的……(心理、情感等),突出了……的……(性格、形象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形成对比、反差]),(有力地突出了主旨)。

3、答题格式3(从词语的理解与赏析角度)

(1)有表现力的动词或形容词:“……”一词(等词),(原是……意思,这里是……意思),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人物(对象)的……样子(特点),反映(表现)了……人物(对象)……情感(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例:《中考专辑》P214第3题(1)

《中考专辑》P217第2题

(2)反复的词语:……词的反复使用,突出强调了……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思想感情。

(3)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一词贬词褒用(褒词贬用),生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4、答题格式4(从景物描写的角度)

答题格式:运用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为本文……故事情节设置了……的特定背景),写出了……的特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表现人物……(状况,性格等),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与上[下]文……描写相照应)。

例:《中考专辑》P214第3题(2)

《中考专辑》P200第4题

(三)品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概括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用准确的形容词(至少3个,看分数),从不同角度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2、结合文章内容评析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人物性格+从文中……可以看出(用一句话概括事例,或第…段对……的……描写)。

(四)分析句子含义

答题要点: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句子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告诉我们……道理。

(五)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题型:标题的含义

往往两层含义,包括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是指字面上的意思,深层含义往往是体现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答题格式:(1)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字面上的意思,往往指具体事件);(2)深层含义:还指……(象征……),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2、标题的作用

(1)全文的线索。以标题“……”为线索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2)点明文章主要事件(人物),反映作品主要内容。

(3)点明中心,表现了……,表达了……

(4)形象生动,含蓄优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分析重要段落的作用

分析某一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回答。

首先看这个段落的位置。

1、位置在文章开头:

①结构上,总领下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②内容上,写了……,为全文设置……感情基调,点明……。

2、位置在中间(过渡句):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②内容上,写了……,表现了……特点,突出了……形象,表达了……感情。

3、位置在文末:

①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上文……),篇末点题(……内容与标题“……”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②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现了(突出)……,(揭示了……道理),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抒发了……(意蕴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七)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和想象(读写结合、人物心理描述)

答题技巧:要联系上下文,把自己想象为文中人物,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中,要紧扣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人物的心理(注意人称,扣住中心)

(八)对作品的感受、认识、理解

答题技巧:紧扣原文,概括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例举生活实例+阅读后的收获、启发

①本文写了……(围绕中心概括)

②在生活中,……(与文中不同的现象举例,或对比出自己的哪些不足)

③读了本文,我收获良多,认识到……

(九)记叙的顺序

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1、倒叙。

(1)特点:先写结果,再按照时间顺序写事情的发生、发展的经过。

(2)作用:造成了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插叙。

(1)特点: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后又继续叙述主体事件。(2)作用:(以……引出对……的叙述,又以……巧妙回到……情节),补充叙述了……,交代了……(原因、背景),(使情节更加完整),表现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中心。

(十)写作手法

1、布局谋篇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伏笔照应、设置悬念、详略得当

2、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夸张、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借物喻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设置悬念、伏笔、以小见大、虚实结合。

(1)象征:用……象征……(写作对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表达了(抒发了)……思想感情。

(2)对比烘托:将……与……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表达了……思想感情。

(3)欲扬先抑: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先写……(不足,缺点),后写……(优点),有力突出了……,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且使文章行文有波澜,曲折有致,引人入胜。(4)伏笔:这段文字写了……,为后文……(情节)埋下伏笔,交代了……,使文章前后呼应,表现了……。

二、说明文阅读

1.文章(语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解答方法:事物或事理(常常在标题、中心句中)

2.说明对象的特征?

解答方法:中心句或总说句或总结句或过渡句

例:〈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中心句;〈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说句

3.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

解答方法:说明对象+对象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