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背景介绍介绍东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风貌、文化特点等。
介绍《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的产生背景和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1.2 诗歌概述简述《孔雀东南飞》的内容梗概,包括诗歌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诗歌逐句解析2.1 首句解析解读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的意义和意象,分析其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开头的表现手法和情感氛围。
2.2 中间句解析选取诗歌中的几个重要句子进行详细解析,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等。
分析句中的修辞手法、意象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2.3 结尾句解析解读诗歌结尾“未若柳絮因风起,入夜愁满江南。
”的深层含义和情感抒发。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结尾的作用和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
第三章:诗歌主题探讨3.1 主题分析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形象和情感等方面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讨论诗歌对爱情、人生和社会的反映和启示。
3.2 主题关联将诗歌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4.1 语言特色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如平实、华丽、含蓄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魅力。
举例说明诗歌中的语言巧妙和独特之处。
4.2 意象运用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创造和运用,如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
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作用。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语言特色等关键点。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5.2 拓展活动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孔雀东南飞》的短文或者进行诗歌朗诵等。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刘禹锡的其他作品,深入研究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第六章:比较学习6.1 比较其他古诗选取几首与《孔雀东南飞》主题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古诗,进行比较学习。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孔雀东南飞(并序)》;(2)理解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3)了解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4)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意象、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3)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理解诗中传达的忠诚、爱国等价值观念;(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2)诗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3)作者刘禹锡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4)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部分生僻字词的理解;(2)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3)诗文背景与意象、情感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刘禹锡及其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文背景与意象、情感的关联;(2)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美。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的美和价值。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孔雀东南飞(并序)》;3. 调查身边同学对古典文学的喜爱程度,提出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作者刘禹锡的生平介绍、诗歌背景、重点词句解析等内容;2. 参考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学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查阅;3. 教学设备: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音响、投影等设备正常运行。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孔雀东南飞并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这首诗通过讲述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恶,同时也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它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诗歌的主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
但是,对于长篇叙事诗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学习。
此外,高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爱情和封建礼教,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乐府诗的特点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2)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恶,感受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题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背景和作者。
2. 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学内容:1. 简介《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引发学生对《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如关注作品的结构、主题、人物塑造等方面。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简要介绍《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能够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第二章:作品梗概教学目标:1. 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故事情节。
2.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内容:1. 简介《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故事情节。
2.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第三章:作品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探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教学内容:1. 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探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如爱情、自由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学生能够探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第四章:创作背景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创作背景。
2. 探讨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简介《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创作背景。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长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它位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诗歌和散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民间文学的韵味,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主要内容本文以庐江小吏焦仲卿和其妻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阶级矛盾。
诗歌采用了起兴、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整篇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如:翩、翩、伶、俐等。
2. 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代叙事长诗的韵律美。
3. 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如:起兴、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学会运用现代文解读古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焦仲卿和刘兰芝忠贞不渝的爱情,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2. 认识到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增强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2.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
(二)难点1. 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如:起兴、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
2. 深入理解课文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阶级矛盾。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例如,在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时,我会提出如下问题:“诗歌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起兴手法有何作用?”“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仗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效果?”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领悟课文的艺术魅力。
(二)问答法问答法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方法。
我将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精选9篇)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精选9篇)《孔雀东南飞》篇1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有一首诗歌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而且远为深广的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感情,这就是《孔雀东南飞》。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首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
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古典诗歌的鉴赏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
尽管学生在前面几课中尝试了诗歌的鉴赏,但鉴赏仍然是初步的,尚未把握鉴赏的技巧,形成基本能力,更不用说对作品进行审美鉴赏。
因此教学本课,仍然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文技巧,逐步把握鉴赏规律,最终形成鉴赏能力。
整篇课文我计划用三课时讲完,我所说的这节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三课时。
根据大纲以及单元学习要求,结合课程进度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部分重点词语以及铺陈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把握女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特征以及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和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分析《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
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诗歌需要反复诵读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品味法和讨论点拨法。
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孔雀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因为它的尾巴上有五颜六色的羽毛,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被描述为美丽与自信的象征。
同时,孔雀也是一个传统的东方图案。
在中国,孔雀的形象出现在很多传说和神话中,被视为天空之神的化身。
孔雀东南飞,则是一个充满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词汇,是一句来自于《诗经》的古代诗歌。
本篇文章将通过孔雀东南飞的象征意义,深入探讨教师如何设计以这样一个词汇为核心的教学案例,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内涵以及汉语的美妙之处。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孔雀东南飞的象征意义。
孔雀东南飞这一词汇在《诗经·邶风-静女》中出现,诗歌中写到:“于嗟征我,于我慕征;于嗟洵子,于我游寻。
于嗟卉渚,戏彼路岐。
于荫庭树,长发公子。
敢言思之,惟命不由己。
胡为乎哉,女为乎偕。
” 将我们的思维带回到《诗经》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当时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在表达对于王权违背自然、忠诚臣民压迫的不满,而孔雀东南飞则是这些声音的最好体现之一。
故而,孔雀东南飞成为了自由、追求、梦想等等的象征,同时也与人类的伟大、奋斗精神相联系。
作为教学者,我们可以利用这句诗歌来设计一节带有孔雀东南飞主题的课程,鼓励学生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传承、思想精华,同时也启发学生对于自由、追求、梦想的体悟。
下面是一份教案设想:1. 教学内容:《诗经·邶风-静女·其一》及孔雀东南飞的象征意义。
2. 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邶风-静女·其一》的背景和文化内涵;(2)学生能准确、流畅朗读《诗经·邶风-静女·其一》;(3)学生掌握词语“孔雀东南飞”的象征意义;(4)启发学生对于自由、追求、梦想等主题的思考。
3. 教学步骤:(1)解读:老师介绍孔雀东南飞的背景、诗歌的文化内涵并讲解“孔雀东南飞”的象征意义。
高二语文教案:孔雀东南飞(并序)
高二语文教案: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主题:解读《孔雀东南飞》的并序教学目标:1.了解《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林则徐及其背景。
2.理解并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林则徐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2.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习运用批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文及讲解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及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孔雀东南飞》的并序内容,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为什么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孔雀东南飞》?”“并序有什么作用?”等。
Step 2:学习生平背景(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林则徐的生平背景,特别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介绍他的官职以及对文艺的贡献,使学生对他的身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Step 3:分析并序(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并序的内容,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为什么作者将这篇文章的标题定为《孔雀东南飞》?”“在并序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等。
Step 4:文学评论(1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常用的文学评论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孔雀东南飞》的并序进行评论。
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文学性、审美特点、意境等进行讨论和评论。
Step 5: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
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阅读《孔雀东南飞》的全文,并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讨论。
2.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文学评论,结合其他作品或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
3.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林则徐的文学地位和影响,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林则徐及其背景,并能够理解并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意义。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诗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
3. 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4. 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1.2 教学内容1. 简介《孔雀东南飞并序》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年代。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解读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4. 进行古文阅读训练和文学鉴赏指导。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诗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3. 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
2.2 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解读。
3. 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的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古文阅读和文学鉴赏。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具体词句和意象。
3.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孔雀东南飞并序》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年代。
2. 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解读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进行案例分析。
4. 布置作业,进行古文阅读训练和文学鉴赏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情况。
4.2 教学反馈1. 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的反馈。
2.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和建议。
3. 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1. 教材和相关学术资料。
2. 网络资源和相关视频资料。
3. 参考书籍和文学鉴赏工具。
5.2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朗诵比赛。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评写作。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计划6.1 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讲解诗的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之《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新人教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之《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新人教必修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之《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新人教必修2一教材分析《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
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我想将这首诗改编成小话剧,并在课内演出,将比较抽象的诗歌改编为直观性很强的话剧;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
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创设情景教学〔3〕比较阅读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
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初步的认识。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计划)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计划)《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金塔县中学王兴邦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孔雀东南飞(并序)》。
下面我将从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
文本解读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单元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并序)》是现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最高峰,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刘焦爱情和封建家长迫害的矛盾冲突;二是兰芝和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
作品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年轻夫妇形象,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他们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表达了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是向往。
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本诗掌握乐府诗的艺术特色和通过叙事诗中典型对话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学情分析我所执教的是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普通班,学生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参差不齐,他们上课的共同点语文兴趣浓、上课爱发言、参与意识强。
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有两个矛盾:一是诗歌故事性强引人入胜和但有较多难解文言词;二是学生对焦刘爱情悲剧认知存在时代的差异。
我将本诗教学定位于三个层面:一是语言层面。
识记实词,为理解课文内容夯实基础。
二是文学层面。
把握诗歌形象,提高鉴赏能力;学习诗歌语言,领会表达技巧。
三是文化意蕴层面。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传统文化的热爱。
古诗文教学,大多数高二学生缺的不是文言知识的积累,不是查找资料的技能,而是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
过去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教师设问、学生讨论、逐段研读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再教这篇课文,结合近年来我校倡导的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本课教学,在教与学时间的分配上少讲解多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增长知识获得能力。
必修二6《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和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3)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语法。
[教学难点](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如何理解结尾的“化鸟”这样的情节安排[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先播放《梁祝》的经典旋律,让学生沉浸在审美体验中。
问: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根据我国哪个民间传说创作的?(相信学生肯定能回答出来)对,是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的民间传说创作出来的。
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有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说到爱情,总是那么让人心动。
然而,我们所知道的这些故事里,美好的爱情却总是遭遇挫折,但是,爱情的主人公都毫无例外地为追求美好的爱情而奋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美好爱情的民族。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记录中国古代让人心碎的爱情故事的古诗——《孔雀东南飞》。
这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毫不比“梁祝传说”逊色。
《孔雀东南飞》堪称我国古代爱情诗歌的绝唱,千百年来,让人们感叹唏嘘不已,也一直让人们思索着:是什么要素使这首诗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为我们描述的凄婉的爱情世界里吧。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孔雀东南飞(并序)》全文;(2)了解作品的背景,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3)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2)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悲剧美;(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的背诵与理解;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3.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悲剧美的理解;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3.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孔雀东南飞(并序)》全文及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预习《孔雀东南飞(并序)》,了解作品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理解诗意;(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阅读心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5. 字词讲解(1)讲解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的含义和用法;(2)学生记录,巩固知识点。
6.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1)背诵《孔雀东南飞(并序)》;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诗句为例,深入讲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孔雀东南飞(并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分析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的意象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 诗歌情感内涵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分析诗歌。
(2)欣赏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审美价值。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孔雀东南飞(并序)》。
2. 结合诗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写一篇短文。
3. 深入研究诗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
4. 推荐一首类似题材的诗歌,简要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维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歌背诵、短文写作和文化知识研究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3. 单元测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诗文内容、意象分析、艺术特色和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强烈推荐】《孔雀东南飞并序》优秀教案4篇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4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基本情节,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句式。
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如叙事性、通俗性、音乐性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
学习诗歌的叙事技巧,如情节的起承转合、详略得当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正确认知和尊重。
体会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迫害,增强学生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梳理诗歌的情节脉络,明确故事的发展过程,从离别、抗婚到殉情等关键情节深入理解。
剖析焦仲卿、刘兰芝、焦母、刘兄等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等细节描写进行分析。
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如“相”“见”等特殊用法,“何……为”等句式。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所反映的封建礼教与爱情自由之间的深刻矛盾,体会这种矛盾在人物命运中的体现。
领悟诗歌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设置所传达的社会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爱情观、家庭观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古代爱情故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等,引起学生对古代爱情故事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古代爱情故事的了解,然后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并序》,介绍这是我国古代汉乐府诗中的经典爱情悲剧。
(二)背景介绍与文体知识讲解(10 分钟)讲述《孔雀东南飞并序》创作的时代背景,当时封建礼教森严,婚姻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青年男女缺乏婚姻自主权。
讲解汉乐府诗的特点,汉乐府是汉代的音乐机关,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便在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
汉乐府诗具有叙事性强、语言通俗、形式自由、富有音乐性等特点,本诗就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以五言为主。
(三)初读诗歌(15 分钟)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教师中心稿)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教师中心稿)教学目标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美好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字的特点,把握“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C、熟识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留意把握本诗人物语言独特化这一突出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进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2.把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仆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颜色。
教学设想1.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解释较详,同学易读懂词句。
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
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提醒主题思想。
2.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
在教学本文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自《诗经》、楚辞文学之后,继之而起的是两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际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秋声非常让人悲,天假设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
”屠洪刚的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唱得催人泪下,而《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二、关于诗题及“乐府”《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消失的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标题为何不直言“古诗为刘兰芝作”呢?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孔雀东南飞并序》。
下面,我将会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等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乐府诗,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并能赏析我国古代诗歌。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一首经典的乐府诗,本诗描写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对于本课,我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重在积累基础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辄重在品味语言,探究主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乐府诗有关常识,掌握诗中的重要文言字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对课文内容进行翻译理解,学习诗歌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和铺陈、排比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造成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的原因和他们的反抗精神,以及本诗表达的人们对追求婚姻自由的向往。
三、说重点、难点: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我把积累掌握文言字词和情感的分析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又因为《孔雀东南飞》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所以,我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
高一的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许多古诗文,掌握了一些古诗文学习方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字词。
而教学大纲的要求,古诗文的教学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的能力,把握诗文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能背诵名篇佳句。
所以,在学习中我会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们已有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有全面的提高。
五、说教法学法
针对本课四言诗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进行教学。
对于文中生僻字词,讲授法能更好的。
诵读培养语感,让学生理解积累文言字词,强化熟悉内容。
而作为诗歌,我将指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品味语言。
同时还要借助多媒体,主要是丰富课堂内容,加强直观性。
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和本课的特点,我将指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本课,即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来学习课文,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了五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孔雀东南飞》视频资源,并向学生解说:在我国漫长而浪漫的文化史中,有无数吟咏爱情的篇章,它们或喜或悲,动人心弦,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孔雀东南飞》,去看看,这又是怎样的一则爱情故事。
二、背景介绍以及基础积累:
作为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学生有必要了解乐府诗的知识。
我将用PPT展示出相关知识,并加以讲解,同时对《孔雀东南飞》这一题目加以解读,本诗本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以诗首句为题,题目兼用比兴,以孔雀飞离暗喻夫妻离别,奠定悲伤基调。
同时,古诗文里有大量的生僻字词,这也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不容忽视,所以,我会将诗文里的生僻字词展示出来,教会学生认读,扫除基本的阅读障碍。
三、诵读感知
这个环节我将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不同方式的诵读,包括:自读,教师领读和请同学起来进行范读等。
并指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完成以下任务:(1)把握课文节奏,通过诵读领会情感。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注释,和学生已有的文言字词积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翻译。
同时标记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3)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落内容。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
这个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和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同时根据学生对每一段内容的概括我将归纳并板书课文结构:
四、品味赏析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将教学重点转入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塑造,品味诗文的语言特色并加以赏析。
本阶段我将让学生找出塑造了人物象形的相关语句,用PPT展示
出,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大量排比、铺陈和对话的运用,以及这些排比、铺陈和对话所刻画出的人物特点。
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诗中铺陈排比的手法,同时也让学生学习赏析诗歌语言的方法。
五、主题探究
在完成以上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探究。
我将出示以下问题,让同学们小组探究讨论:
本诗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分别又怎样的性格特征?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评价并板书:
同时总结出本文的主题:本诗通过记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压迫,赞扬了他们的抗争精神,表达了人们对婚姻自由的向往。
布置作业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学习完本文后,我会要求同学们对课文熟读成诵,以积累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