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西湖》教案 浙美版

课后延伸:如果你来画西湖,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来表现,学生课下准备材料,下一节课我们来画西湖。
方案3
《美丽的西湖》第一课时
一、回顾
1、水彩画的多种技法2、临摹水彩作业展示
二、导入感受西湖之声鸟瞰西湖全景(听觉感受)与文学诗歌相连。(印象一)
(3)近山则要画得具体细致一些,甚至连山上的树木也要画出来。
(提示:可强调干画法、湿画法在表现近山、远山时的不同运用。)
6.树木的画法。
树木是风景画中最常见的描绘对象。
(1)对照素描作品、摄影作品中的树,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树的特征。
(2)树的造型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对树的结构做具体讲解:如树枝、树干、树冠等。为了降低难度,也可以让学生用铅笔画好轮廓,然后再填上色彩,即使用“铅笔淡彩法”。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具有平和之美、淡雅之美、恬静之美。
西湖秀丽的湖光山色如同一幅水色交融、淋漓流畅的水彩画,二者在审美意趣上非常相似。
4、焦点一刻
(1)用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感受(教师出示作品)
(2)用线条.空间来表达不同的感受.(教师出示作品)
(3)学生尝试体验
(4)向大师学习
a.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采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
揭题-----美丽的西湖。
二、感受西湖的美。
课件演示:展示西湖风景的图片,欣赏湖心亭、小瀛洲、泛舟湖上等湖光山色,平湖秋月、曲院风荷等。欣赏过西湖美景后,让学生谈一谈对西湖的感受。
三、表达西湖的美。
1、学生表达对西湖美景的感受,游玩过西湖的同学讲一讲切身感受。
新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新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和探究一种具有艺术特色的艺术形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发展。
3.学习绘制中国画中的花卉。
三、教学重点1.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技法。
2.学会运用水墨技法表现花卉的形态和神韵。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画教材、水墨颜料、画笔、纸张。
2.学生准备:课本、纸张、铅笔、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幅中国画作品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与探究(3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教师详细讲解中国画花卉的绘画技法,如线条的运用、构图的原则等。
•教师示范绘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摩和模仿来学习。
3. 练习与实践(4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要求,开始绘制中国画的花卉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 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将绘制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作品评比和互相欣赏,给予肯定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示范和实践,通过多次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同时,教师也注意个别学生的情况,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感受到了进步的喜悦和对自己作品的肯定,激励了他们更积极地学习美术。
八、课后作业1.继续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作品。
2.找一幅中国画作品,写一篇观后感,并附上自己的创作。
以上是新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案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浙美版八年级美术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浙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材的核心内容和学习要求。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美术表达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浙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材的核心知识点。
2. 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和表达。
3. 发展学生的美术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和表达。
3. 如何提升学生的美术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材。
2.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铅笔、颜料、画笔、纸张等。
3. 课堂展示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艺术氛围,播放相关美术作品或艺术家的图片。
2. 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浙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材的核心内容和学习要求。
2. 解释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技法,并进行示范和讲解。
三、实践操作(25分钟)1. 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任务,如绘制静物、风景或人物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法进行创作,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作品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宽美术知识和视野。
2. 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创作能力。
3. 布置美术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知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表现。
2. 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作思路。
3.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浙美版八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第三课卡通天地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卡通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
通过对卡通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卡通艺术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卡通艺术形象。
并尝试把卡通形象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卡通的主要表现手段,包括五官的华发与动物、植物的拟人手法的技法表现以及分格卡通的构成方式。
难点:掌握卡通人物的五官画法,熟悉电脑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历史和发展(教师)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运用课件,播放三段卡通电影的精彩片段(中国、欧美、日本三个不同地区的代表性作品),通过观看影片,形成感性认识。
2.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一部卡通影片?为什么?3.根据喜好结果,让学生来介绍自己喜欢的这个地区的卡通风格及历史发展,教师适当补充。
4.要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中国卡通的历史和发展,并鼓励学生更关注中国自己的卡通艺术,多欣赏高品位的卡通作品。
加深理解1.教师提问:你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形象是什么?说说该形象的特征。
2.(提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用美术语言加以分析、理解)3.教师提问:什么是卡通?4.运用课件,解释艺术手法在卡通中的运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5.分类6.播放不同类型的卡通片段7.教师提问:卡通艺术有哪些种类?8.小组讨论、归纳。
(卡通连环画、卡通连续剧、卡通电影等)三.课外拓展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跟卡通有关的小文章(比如:我喜欢的卡通故事(或人物)、我和卡通的故事、我编写的一个卡通小故事等)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二.(学生)作画工具三.(教师)课件、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几组明星脸(卡通肖像图片)2.教师提问:猜猜这是谁?3.教师提问:卡通形象和真实、写实的形象有什么区别?卡通形象是如何设计出来的?4.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夸张、变形(二)情境表演1.教师提问:如何表现这种夸张、变形的艺术形式?这些形式是通过什么传达的?2.教师表述一小段故事(提示:故事中要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
浙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湖》3套教学设计

方案1第4课《美丽的西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西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水彩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西湖的美。
难点:体会水彩画的美感和基本特色。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西湖的传说诗词。
(教师)收集有关西湖的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老师: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同学们知道苏杭指的是哪里?为什么这么说?学生:苏州以园林为胜,杭州因为西湖而美丽。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西湖的美景。
同学们知道西湖的来历吗?学生:知之甚少。
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古代神话传说中西湖的来历……。
杭州离我们很近,相信很多同学都去过,请游玩过西湖的同学讲一讲对西湖美景的感受。
二、感受西湖美景1、老师:历来西湖有一湖,二塔、三岛、三堤之说。
请同学们猜猜哪二塔、三岛、三堤?学生:雷锋塔(学生都说得出,还有保俶塔知之甚少,甚至有人说钱塘边的六和塔)老师:图片展示位于西湖南北两边的雷锋塔和保俶塔。
雷锋塔是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同学们知道的雷锋塔传说可能是有关白蛇传的故事。
老师一边展示雷锋塔各时段的图片,一边讲解雷锋塔有关的历史——黄妃塔的故事和倒塌重修之事,以及新建成的雷锋塔内部情况。
2、图片展示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讲解有关情况。
3、图片展示三堤:苏堤,白堤、杨公堤。
让学生讲解三堤的来历:为纪念苏东坡和白居易而得名。
老师补充有关杨孟瑛为开浚西湖的功绩。
4、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的西湖旧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图片展示,并讲解有关情况。
元代有“钱塘十景”清代又有“西湖十八景”清乾隆还有“杭州二十四景”5、1985公布的新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11.流光溢彩-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流光溢彩-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流光溢彩”的含义,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创作”方式。
2.能够通过学习“线描创作”方式,进行简单的人物、动物的创作。
3.能够运用“线条与构图”的基本原则,创作出一幅具有流光溢彩特性的作品。
4.善于观察、细致入微、有耐心,尊重个性,勇于表现。
二、教学重点1.“线描创作”方式2.运用线条与构图的基本原则三、教学难点1.如何掌握“线描创作”的技巧。
2.如何将线条与构图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通过欣赏苏州园林中的“流光溢彩”的景色,引导学生对“流动光影”的美感进行感性领会。
2.教学重点和难点老师重点讲解“线描创作”方式和运用线条与构图的基本原则,难点介绍学生如何掌握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的生活场景或是自然风景放在课本上,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找到“流动光影”的美感,并进行“线描创作”的实践教学。
4.个人实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观察其他的生活场景或是自然风景,并进行“线描创作”的个人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五、教具准备黑白铅笔、素描纸、课本等。
六、作业1.完成一幅以“线条与构图”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风景画。
2.在家中或在校园中,观察周围的一些景色,进行“线描创作”的实践。
七、教学体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线描创作”方式,并能够通过运用“线条与构图”的基本原则,创作出一幅具有流光溢彩特性的作品。
同时,学生的观察力、细致入微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个性化创作能力。
浙美版八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

美术教案:浙美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浙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全册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
2.掌握八年级上册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绘画和创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第一单元:线条的表现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线条的表现力,帮助学生提高线条的运用能力,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对线条的理解,并进行线条创作。
2.第二单元:画面构图的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训练)-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画面构图的设计原则和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构图设计实验,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并进行创作实践。
3.第三单元:色彩的运用(颜色理论与实践应用)-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色彩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帮助学生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色彩实验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
4.第四单元:形体的描绘(观察与实践结合)-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和学习形体的描绘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形体描绘实践,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并进行形体创作。
5.第五单元:艺术鉴赏(欣赏与分析相结合)-教学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观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6.第六单元:美术创作(创意与实践结合)-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意思维,引导他们进行美术创作实践,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步骤:1.教师简要介绍八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教学重点。
3.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和创作实践,通过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表现能力。
5.教师安排相关的课堂活动和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6.教师进行艺术鉴赏教学,指导学生分析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7.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八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浙美8篇

八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浙美8篇八年级美术教学规划上册浙美篇1一、教学状况分析:经上学年的美术教师介绍,该年级段想象力量极为丰富,渐渐消失对美术极为爱好的个别同学,该些学生无论在造型上、颜色、构图、工艺上都有自己独特见解,该年级段在观赏上对一些美术家的介绍故事特为感兴趣。
但也有缺乏之处:1、造型上普遍极差,缺乏观看力量。
2、颜色力量上有点缺乏彩感,配制不够精确。
3、工艺制作上不够仔细。
4、消失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悬疏越来越大。
二、教学目标:1、初步熟悉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制造愿望。
2、学习比照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展简洁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分。
3、欣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观赏对象进展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纳造型嬉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展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现,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重点:1、简洁的自然物和日常生活用品进展写生。
2、学习用蜡笔水彩画形式,硬笔线描,水彩平涂等方法,进展写生或把观看、记忆、想象中的事物表现出来。
3、绘制简洁的适合纹样。
4、学习用树叶、树皮、蛋壳等材料拼贴图形。
5、学习用多种材料进展初步浮雕制作。
6、欣赏自然风光,观赏传统图案和优秀美术作品。
四、教学难点:1、把握蜡笔水彩画技法,并能在写生和创作中进展运用。
2、把握适合纹样规律,并能自如运用进展创作。
3、利用各种材料,奇妙构思,把握拼贴和初步的浮雕技法。
五、措施:1、加强造型力量的培育,对简洁的自然物进展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看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展造型处理。
2、面对全体学生,拉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距离,加强对后进学生美术上的培育。
3、适当渗入“颜色原理”的理论性学问,以加强他们分析观看事物的颜色变化力量。
浙美版八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
流光溢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方工艺美术中的重要内容——玻璃器。
2.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玻璃器,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西方玻璃艺术作简短评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方的玻璃艺术,参与欣赏评述。
难点:熟悉西方的玻璃工艺史以及有关历史知识、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玻璃资料及实物
(教师)多媒体课件、玻璃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玻璃器及其相关的图片、资料,并互相讨论及评述,教师小结。
2.了解玻璃的基本知识。
(1)了解玻璃的起源。
讨论并说说玻璃制品与陶瓷的区别。
(2)介绍艺术玻璃的知识。
3.引导欣赏世界各国的玻璃艺术,感受玻璃材质的特殊美感。
(1)引导欣赏法国《蓝色洒金荷叶形缸》、《刻有花卉纹样的花瓶》、《白地橡实纹瓶》、比利时《套黄色车刻瓶》等。
(2)请学生说说艺术玻璃的类别。
4.了解玻璃制作工艺。
(1)展示玻璃艺术制作的相关资料,播放相关的录像。
(2)了解玻璃工艺的几种方法,如车刻玻璃。
5.玻璃与生活。
(1)展示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玻璃艺术。
(2)想一想并说一说艺术玻璃的价值与作用。
6.欣赏评述。
说说对玻璃制品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案·第 1 页(共 2 页)。
浙美版八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浙江省温州市)

第一课设计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品,使学生了解设计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美.2.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现代设计的原则.3.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二、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经典设计作品并了解现代设计的一般原则.难点:1.现代设计的一般原则在具体作品中的运用.2.学生自己创新设计.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造型有趣的工业产品图片或仔细观察自家一些用具的外型特点.(教师)课件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图片出示:家里添置椅子到家具店购椅子)。
图片出示椅子,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椅子,为什么?(导出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时尚、耐用)出示传统的椅子和现代椅子的对比。
学生讨论:A.造型、舒适度以及色彩方面有何区别(引导学生去探究现代家具的初步设计思想,此步着力解决现代设计思想中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提示:现代产品设计造型简洁更具人性化,人机工程学在现代产品造型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在色彩应用中也不拘一格,鲜明富有个性华的色彩被大胆地运用现代产品设计当中,其本质符合现代人追求个性和时尚的要求。
(附)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B.为什么我们以前不能造出象今天这样如此风格多样、造型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椅子呢(引导学生理解现代设计思想伴随材料发展的思索)。
提示:现代设计随着新材料的出现使的设计师的思想能最大限度的被物化实现。
各种几何流线造型设计对于今天的塑料而言其物化的实现都是轻而易举的。
导入工业设计的概念。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给工业设计又做了这样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浙美版八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巧用身边的材料----纸浮雕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2、学习用剪、卷、折等纸浮雕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
3、鼓励创新。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折、卷的不同制作技巧。
教学准备:教具:a、欣赏作品5件;电脑课件。
b、折卷若命名若干;示范用具。
学具:a、剪刀、胶水、彩色卡纸、铅画纸等。
b、第一课时的作业。
教学过程:一、欣赏1、同学们,我们见过许多画,也画过许多画,象我们教室里的这幅画,还有(指示)那幅画。
这些色彩鲜艳的画都是画家们还有我们小画手们彩笔描绘出来的,都是平面的。
2、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特别的画,你们想不想看?(出示纸浮雕)哦,是一位美丽的小女孩。
长长的睫毛,小小的嘴巴,还有细细的眉毛。
看样子,这小女孩子特别会打扮;长长的辫子上配一个大大的蝴蝶结;浓浓的头发上插几朵小野花。
好看吗?3、老师刚才说它是一幅特别的画,它怎么特别?(好象鼓起来、象真的、立体的……)是立体的画!(板书:立体的画)有的人又把这种立体的画称为--浮雕(出示课题:浮雕)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浮雕吗?在哪里,是什么?(见过真不少,可惜不能带到这儿来,让大家欣赏)。
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浮雕,大家来一起看看。
(出示作品)a、猪八戒先生,它几口就把西瓜吃完了,看,他捧着大皮,美滋滋。
b、这是一艘银色的帆船,风帆鼓鼓的,乘风破浪地在大海中航行呢!c、多可爱的小天使,洁白无瑕,还有一对翅膀呢。
d、(小猴子),它是谁,在干什么?谁来说说?5、生活中的浮雕真多。
有石膏做的,纸做的,木头做的,铜做的,还有陶瓷做的。
几乎什么材料都可以做。
你们喜欢这些浮雕吗?我们也来动手做这些浮雕好吗?做这个(指陶瓷的)好不好?(不好。
为什么?没材料)。
那我们能做哪一种浮雕?(纸的)(板书:"纸")好,这一课我们就来做纸浮雕!二、新授1、分步讲解制作过程想做自己最喜欢的鱼。
要做出这样的纸浮雕,我们首先要干什么?(学生讨论)(1)第一步是什么?(齐答:想)接下来是干什么?(电脑演示)(2)第二步是--画。
浙美版美术初中教案

浙美版美术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八年级教材版本: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种类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瓷器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通过对瓷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各种类型瓷器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 瓷器制作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2. 对中国传统瓷器艺术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瓷器图片、视频和实物展品。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画笔,以便于记录和绘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瓷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瓷器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瓷器的了解和印象。
二、瓷器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瓷器的历史背景。
2. 教师介绍各种类型瓷器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让学生了解瓷器的多样性。
三、瓷器欣赏和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瓷器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瓷器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瓷器制作工艺介绍(5分钟)1. 教师讲解瓷器制作的工艺流程,让学生了解瓷器制作的过程和技术。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美术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瓷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选择一幅喜欢的瓷器作品进行绘制。
2. 学生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制出自己对瓷器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种类型瓷器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瓷器的魅力。
在欣赏和分析瓷器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
同时,通过绘制瓷器作品,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新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新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静物之美——构图》一、教学内容浙江美术出版社《美术》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道构图的概念,探索与掌握静物画构图的基本原理,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
2.在尝试自主摆放静物与构图练习绘画过程中,感受构图使画面呈现出的各种形式美感。
3.体验构图的审美乐趣,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探索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了解三角形构图法的优点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掌握构图法则中的对比与均衡的统一。
四、教学准备教具:画家作品图例、若干静物简笔画、若干静物、教学课件学具:素描纸、铅笔、画板五、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试一试:课件展示若干单一静物的图片(有实物也有简笔画造型),要求学生用铅笔在3—5 分钟内进行画面组合练习(在10×15cm 大小的画面中画出一张简笔线描草图)。
2.说一说:选出几张效果较好和出现问题的学生作业进行对比,提出:对自己刚才所画的线描画满意吗?大家比较喜欢哪一张画面?为什幺?学生质疑、评品自己与他人的画作,从而引出构图方面的话题。
3.教师小结:针对构图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指出一幅画效果的好坏构图起着先决条件,从而导入这一节课的主题“静物画的构图”。
4.教师简单介绍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三大题材之一,同时课件展示静物画作品若干幅。
(二)探讨研究1.想一想:什幺是构图?构图的目的是什幺?2.教师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同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构图知识。
①概念:艺术家为了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②目的:为了合理地“经营位置”,通过对画面造型因素的组织安排,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
3.看一看:通过欣赏大量的名家静物画导入,让学生感受静物画的构图美。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向画家学习他们是怎幺构图的,欣赏大师怎样摆放静物,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感。
(以多媒体及纸质复印图片的形式呈现)提出问题:这些画面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它构图具有什幺法则?整体外形构成以什幺居多?静物大小都一样吗?静物位置前后左右疏密安排都是一样吗?------4.议一议:组织学生以6 人小组的形式讨论与交流,在组内对画家的构图做初步的评述,要求每人至少能够发现(说出并记录)二条方法,小组长把每人的发言整理归纳并以文字记录下来(每组至少四—五条)。
初中美术教案浙美版

初中美术教案浙美版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感受设计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设计思维的运用。
3. 生活中的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1. 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设计思维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设计思维的运用。
2. 生活中的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
2. 设计案例图片。
3.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环境,发现其中的设计元素。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设计?设计的作用是什么?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展示设计案例图片,让学生感受设计的魅力。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设计思维,为自己设计一款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2. 学生动手绘制设计草图,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2. 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设计思维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设计的魅力和作用。
2. 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培养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设计元素,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创造力,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互相评价,发现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设计能力,感受到了设计的魅力。
浙美版八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瓷器风韵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陶瓷工艺有所了解与认识。
2.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中国陶瓷,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陶瓷艺术作简短评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中国陶瓷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参与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难点:欣赏课涉及的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要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瓷器照片、釉上、釉下瓷器实物、地板砖和瓷板各一块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对瓷器的多方位观察和讲解,运用探究、师生互动、学生实践让学生懂得瓷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
使学生了解中国瓷器的艺术特点、瓷器文化,体验中国瓷器的釉色美、装饰美与造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瓷器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了解中国瓷器的优良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思维开始较快的向成熟发展,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都较强,同时具象思维正是在强烈的上升阶段。
通过观察和引导,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较强的认识和辨别能力。
这一阶段的学生合作能力经过以前的学习应该也较强。
教学过程古风激趣诱发动机多媒体播放《人鬼情未了》中再陶吧拉坯的片段或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画面出现陶瓷的手工制作场景。
然后出现一些在外国的博物馆里的中国陶瓷照片。
师:中国的瓷器怎么那么早就出现在国外,这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就观看这声情并茂的短片,学生思绪就会带动起来,加上学生以前的历史知识,学生们就会有很多感叹。
开始就让学生知道瓷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
妙创意探究学基础教师出示一只藤或竹编的篮子类的容器师:假如我们回到原始社会什么现代工具都没有,如何让它装满水并把水烧开?我们讨论一下。
学生开始讨论…….学生总结生:………师:对,糊上泥然后烧。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徐世跃夫妇做婆饼的技艺也越 来 越好。在他和妻子的言传身教下,家中的女儿、儿媳、女婿都掌 握了 做婆饼的技术,同时他们还带出了三个徒弟,也已经在城关的 其他地 方开起婆饼店。说起山城的婆饼,徐世跃夫妇满怀信心地告 诉记者, 这是泰顺的特色小吃,今后还要更好地把它做好,传承下 去。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 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 不 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 印 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 学生尝试作画。 2 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 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看看这些同学画的老师画像,你能猜到他们画的都是哪些老师吗? 学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点,老师加以引导。 4、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 5、课件出示: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老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 加指点。 三、学生创作。
泰顺特产---鳟鱼 鳟鱼一般栖息在比较凉的淡水中,尤其是湍急的溪流和较深的池塘里。 原先主要产于北半球,现在被广泛地引入世界各地。它们的食物主要 是昆虫、小鱼和它们的卵以及甲壳类动物。鳟鱼在春天和秋天产卵, 雌鱼在河底砂砾层中挖出洞来,然后把卵产在洞里。那些栖息在海中 的鳟鱼这进修也会返回内河产卵。卵孵化的时间大约是 2—3 个月, 刚孵出来的小鱼苗离开洞以后,依靠浮游生物为生。
1.老师,您好-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老师,您好-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教案是针对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编写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艺术的基本要素、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向学生提供更多视觉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材紧密结合自然、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资源,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本课程是第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色彩、造型、构图、光影、空间、质感等。
2. 技能目标通过上课练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基本画线的技能,同时通过实践模仿和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并对自己的创作能力和美术爱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一幅图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画中的线条、颜色、结构等元素,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元素和特点。
2. 新课展示学生在此环节中,学习到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并进一步深入学习每个要素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技巧。
3. 上课练习在学生学习了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绘画练习,让学生尝试练习画画的基本要素,锤炼他们的手绘能力。
4. 课堂实践在上完练习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行创作一个简单的作品,如风景、动物、人物等。
5. 总结在课堂结束之前,老师需要给学生适当的总结,引导他们对上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回顾他们的创作练习,总结在作品创作中的所学技巧和心得体会。
四、思考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结合实际案例和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在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不足,提升综合能力和艺术水平。
五、教学反馈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学生可以初步认识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掌握画线的技巧,了解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同时,能够通过实践模仿和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更好地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浙美版初中美术教案

浙美版初中美术教案年级:初中八年级教材版本: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瓷器的基本知识,包括瓷器的历史、种类和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瓷器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瓷器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瓷器的基本知识。
2. 瓷器的审美鉴赏。
3. 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1. 瓷器制作工艺的理解。
2. 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3. 创作实践的指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瓷器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瓷器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瓷器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对瓷器的了解和印象。
3. 教师简要介绍瓷器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激发学生对瓷器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瓷器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教师示范如何鉴赏瓷器,引导学生关注瓷器的造型、纹饰、色彩等方面。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鉴赏瓷器,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以瓷器为题材,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瓷器的感悟。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瓷器的重要性和审美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深入了解一种瓷器,从制作工艺、审美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标本、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了瓷器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瓷器的感悟,提高了创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拓展环节,学生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瓷器,提高对传统艺术的认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贺卡制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 能力,创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3、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养成尊师重教的优良品 格,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重点 1、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卡片的形象思考与设计构成 教学准备 1、课前设置:在授课前,将多媒体教室的课桌布置为六个方块,每 方块六个课桌。 2、彩纸、双面胶、剪刀、胶棒、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课件片头文字,图片唤起学生对教师节的记忆。 2、尊师重教风尚——自己表达对教师感激之情的方式(学生从信封 袋中拿出祝词,表述) 3、揭示课题:尊师卡片(板书) 二、认识体验 1、拆分卡片:教师出示尊师卡片,让学生拆分卡片。说说是由哪些 部分构成的? 2、教师总结尊师卡片的构成:衬底、形象、文字。(板书) 3、师生一起寻找卡片形象设计的规律。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 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 不 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 印 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 学生尝试作画。 2 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 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看看这些同学画的老师画像,你能猜到他们画的都是哪些老师吗? 学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点,老师加以引导。 4、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 5、课件出示: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老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 加指点。 三、学生创作。
第 2 课 土特产包装设计
第 2 课《土特产包装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的土特产包装的收集,了解土特产包 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3、培养对设计的举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土特产包装设计的构成要素。 难点:运用知识设计并制作土特产包装。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指导 展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功能的设计作品,在看、 想、议、说、做等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现代设计的不同表现形式, 体会现代设计的艺术美感,理解现代设计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从而形 成一定的审美品位。 六、课前准备 (学生)小组为单位收集一些有关工业产品的图片资料以及铁丝、竹 签、碎布头、小木棍等。 (教师)课 件 七、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欣赏屏幕上出现的土特产包装图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你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吗?你见过这些产品吗?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土特产包装。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点评,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 2、 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 3、 正确区别老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态。 教学重点: 表现学生在教师节中向老师献礼的场面和情意。 教学难点: 把握师生的形象特征与神态;主题明确,画面内容感人。 教学准备: 彩笔或水粉水彩画工具、作业 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 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 师 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一课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 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点: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 9 月 10 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 思吗? 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毛泽东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 12 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 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 间 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三、寻找形象 1、思考“祝老师笑口常开”的祝词,演示形象设计方法。 2、分析“鲜花送给您”演示形象思考方法。 3、学生分析自己手中的祝词(师生合作)。 四、组合构成 1、演示“祝老师笑口常开”“鲜花送给您”两句祝词的形象组合办 法 2、揭示步骤:画、剪、贴、写(板书) 五、 欣赏卡片 1、引导逐一欣赏卡片,了解卡片的各种造型。 2、强调选择最佳位置,用笔书写卡片祝词 六、作业 1、要求 (1)造型大胆 (2)书写工整 (3)完整美观 2、巡回指导 六、评讲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异样,更重要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 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2、你想怎样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谢之情呢? 教师启发学生,亲手做一件小礼物|:设计一个特别的贺卡、做一件手 工艺品等等。 在这节美术课里,我们要用手中的五彩笔来描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 爱之情。 三、想一想:怎样画? 1、构思。画面内容:人物(学生与老师的区别有哪些?)、场景 2、作品表现形式:彩色笔、蜡笔、水粉水彩画、国画、钢笔线描等。 构图要饱满,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鉴一些画家的作画风格? 4、 创作 四、欣赏教材图片 1、作者是怎样画出对老师的爱? 2、他们画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吗? 3、如何表现场景? 五、作业与作业展示、讲 评 六、小结下课。 第三课 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贺卡的有关知识,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 能制作一张尊师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 的动手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