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与地貌
高考知识点总结-外力作用和常见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和常见地貌类型13、外力作用概况(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2)主要实施者:风、流水、冰川、生物、波浪等。
(3)主要方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前四种方式为主要的形式。
(4)外力作用的结果: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平缓14、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1)风化作用与风化地貌①概念: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并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②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和化学风化(2)侵蚀作用与侵蚀地貌①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进行破坏②侵蚀地貌a.水蚀地貌:流水破坏地表岩及其风化物,形成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峡谷)、瀑布等;或者流水溶蚀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b.风蚀地貌: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形成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c.冰蚀地貌: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形成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等d.海蚀地貌: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3)搬运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①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它本身不形成地貌,但为堆积地貌的形成、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②搬运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a.流水搬运:泥石流b.风力搬运:沙丘移动,严重时形成浮尘、扬尘、沙尘暴天气c.冰川搬运:物质迁移d.海浪搬运:物质迁移(4)堆积作用与堆积地貌①堆积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当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被搬运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②堆积地貌a.流水堆积地貌:地势起伏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缓,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如冲积扇,三角洲b.风积地貌: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弱,形成风积地貌,如沙丘、沙垄c.冰碛地貌:冰川融化后,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形成冰绩地貌,如冰碛湖等d.海积地貌:波浪遇到倾斜海岸,速度减缓,形成海积地貌,如沙滩、潟湖15、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③高山、高纬度地区多冰川作用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形成高山峡谷,中游搬运河道变宽,下游堆积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域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堆积地貌等16、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表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 结成岩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 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 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 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 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 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 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 成侵蚀地貌。
云南石林
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严 重,黄河含沙量大,下 思考: 游河床泥沙沉积量大, 1.历史上黄河 河床抬高致地上河的形 为什么出现 成,决口后造成河流自 多次的改道 然改道 现象? 不同时期黄河下游河道 2.黄河改道对 的位置变化,使华北地 黄河下游地 区广泛的形成了泥沙沉 区的地形产 积层,也使黄河成为黄 生什么影响? 淮海平原塑造的主体
西霞院小浪底配套大坝
铁谢村
丁字坝 铁谢村
巴颜喀拉青川甘 宁蒙晋陕豫鲁间 五四六四渤海湾 ……
上游沟谷下游川
谢谢!
2016年2月16日拍摄于孟津白鹤镇铁谢村北 黄河段(东经112度35分49秒;北纬34度50分 40秒),这里密布17道大型丁字坝,十分壮 观。……正是容易拍摄丁字坝全貌的季节…… 位于小浪底大型配套水利枢纽工程西霞院下游 最近的第一个大型河曲处,担负着调水调沙的 重任,每年6月底夏汛到来前,集中排水排沙 人为制、流水、冰川 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 另一个地方。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 输送了大量物质。 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 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成成堆积地 貌。
“孤独的石球”(澳大利亚)
黄河流域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 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 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 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高一地理外力作用与地貌知识点
高一地理外力作用与地貌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各种天然事物和人文事物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在地理学中,外力作用与地貌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外力作用是指外界诸多因素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和改变,地貌则是这些影响造成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高一地理课程中的外力作用与地貌知识点。
一、风的作用与地貌变化风是地表物质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地表会出现各种特征和地貌。
比如,在沙漠地区,风吹沙以及风成地貌是非常常见的景象。
此外,风还会影响植被的分布以及沙丘的形成与演变,是沙漠化过程中的重要外力因素。
二、水的作用与地貌变化水是地表最常见的外力因素之一,它通过河流、湖泊、海洋和降水等形式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
降水量、河流水位的变化、海洋潮汐等,都对地貌产生重要的影响。
比如,河流冲刷和侵蚀作用将山地冲刷成河谷,同时也会造成峡谷的形成。
海洋浪蚀则能形成壮观的海岸崖和海蚀洞。
三、冰的作用与地貌变化冰川冰雪覆盖的地区,冰的作用是冰川地貌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冰川运动会造成地表的冲刷、磨蚀和堆积。
地表上的冰川遗迹、冰碛以及冰川形成的山谷等都是冰的作用与地貌变化的结果。
同时,冰川的融化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深远影响。
四、地壳运动与地貌变化地壳作为地球上最外层的热固体岩石外壳,地壳运动是地貌变化的最主要的外力因素之一。
地壳运动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和板块运动等。
地震和火山活动不仅会改变地表形态,还会造成山脉的抬升、地壳断层和地形的改变。
板块运动则会导致大陆的漂移、山脉的抬升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总结:在地理学中,外力作用与地貌是紧密联系的。
风、水、冰以及地壳运动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形状、地貌和地理特征得以形成和改变。
了解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专题2外力作用与地貌
专题2外力作用与地貌【考点总结】1.河曲地貌:根据河流的弯曲状况,判断凹岸凸岸(看岸勿看河),熟悉凹岸凸岸特点:(1)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河岸陡立;凸岸流速慢,以堆积为主,河岸平缓。
(2)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底层水流趋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
2.河流湖泊的顶托作用:顶托是指支流水流被干流高水位所阻,形成的壅水现象。
易发生顶托作用的地区:(1)支流汇入干流处:如黄河下游汇入的支流——沁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大清河等,因干流河床淤高,遇黄河涨水,支流来水就受到顶托。
(2)河流注入湖泊处:湖水水位增高,挡住流入的河水,使河水不易下泄。
(3)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的成因之一就是潮流的顶托作用。
3. 沟谷的发育过程:4.风力堆积地貌:(1)形成机理: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大或者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风力减弱,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等。
(2)地貌类型及分布:沙丘(垄)及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区及沙漠边缘,其次是沿河、沿湖及沿海地区。
(3)风向判断: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黄土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为风向。
如下图所示:【典例示范】【典例1】(2021•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
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
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典例2】2019年11月初,芬兰一处海岸边出现了数千颗“冰蛋”覆盖了30米长的海岸线(如图)。
这些“冰蛋”最小的如鸡蛋,最大的有足球那么大,而且它们还可以变得更大,最高可达3英尺。
摄影师马蒂拉说他是在一个寒冷多风的日子来到岛上的,而“寒冷多风”正是造成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条件。
外力作用与地貌
专题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纲: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一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地球外部的太阳能2.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3.结果: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风化作用: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受到多种因素的破坏作用,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如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等,称为风化作用。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2.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雅丹地貌流水侵蚀:湿润、半湿润地区。
河流“V”型谷、沟壑纵横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丹霞地貌(红色砂砾岩,广东丹霞山)流水的溶蚀: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区),溶洞、石林、峰林、地下暗河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冰川分布的高纬度和高山地区冰斗、角峰、“U”型谷、峡湾如挪威西侧的峡湾海浪的侵蚀:滨海地带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4.堆积作用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流动沙丘)、黄土堆积流水堆积: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冰川堆积:冰碛地貌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一、各河段的地貌类型1.河流上游:下切侵蚀作用强,河谷深而窄,呈“V”字形,常形成峡谷地貌。
2.河流中游: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加上流量增加,河谷变浅增宽。
3.河流下游:以沉积中游为主,河谷浅而宽,呈“U”字形二、河流堆积地貌1、山前冲积扇(图甲)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缓,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
堆积时具有分选性,颗粒大、质量大的先沉积,颗粒小、质量小的后沉积。
2、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3、三角洲(图乙)①丰富的泥沙来源(1)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②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河流携带的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洋流带走③河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2)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河口地区地势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地表基本格局外力作用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其次是重力势能2、外力作用动力因素: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①风力②流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地区③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高山等寒冷有冰川的地区④海浪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外力作用动力因素:⑤生物在主要分布在生物活动频繁的地区风化作用因素温度、水、生物。
作用使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侵蚀作用水、冰川、风等。
对地表岩石及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因素作用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件3、主要类型搬运作用因素水、冰川、风等作用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因素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3、主要类型4、外力作用主要形式:①风化概念:在温度、水或生物作用下,岩石由大变小的过程。
4、外力作用主要形式:①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物理风化)风化坑(化学风化)植被根劈作用(生物风化)一组题讲透(1)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D(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小积累影响风化作用强弱的因素影响风化作用强弱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和生物因素,在题目中未出现有关说明时,通常只考虑气温的变化对风化作用强弱的影响。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越大的地区风化作用越强,如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风化作用强。
概念: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 ”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漠化”“石漠化”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侵蚀溶蚀风蚀城堡峡谷石林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形成海蚀洞、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平台等冰川侵蚀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和海蚀崖海浪侵蚀一、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一、风力侵蚀地貌②风蚀柱一、风力侵蚀地貌③风蚀城堡风蚀城堡是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的形成地貌
作
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
蚀
作
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
侵
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外力作用与地貌
27 27 of 22
冲积平原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 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 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 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 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 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 接在一起,形成平原。
三角洲 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 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 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 加上海潮顶托作用,形成 三角洲。
形成海蚀洞、海蚀崖、海 海浪侵蚀 蚀柱、海蚀平台等
图示
பைடு நூலகம்冰川侵蚀形成 的角峰
海浪侵蚀形成 的海蚀柱和海 蚀崖
6 6 of 22
一、外力作用与地貌
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堆积地貌
堆积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 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 积
图示
风力堆积形成 的沙丘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出 山口)、三角洲(河口)、 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 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 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图示
风力侵蚀形成 的风蚀城堡
流水侵蚀形成 的峡谷
流水溶蚀形 成的石林
5 5 of 22
一、外力作用与地貌
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侵蚀地貌
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
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冰斗、角峰、“U”型 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 (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 兰)等
2.河流侵蚀地貌 (1)侵蚀形式
二、河流地貌的发育
下蚀:加深作用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冲 走,使河谷加深
溯源侵蚀:加长作用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 河源向后退,河谷的长度增加
侧蚀:加宽作用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使河谷展宽
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1)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沟谷、峡谷、瀑布等,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
溶蚀: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堆积—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2)风力作用: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如戈壁
堆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等
(3)冰川作用:侵蚀—角峰、冰斗、U形谷堆积—冰碛丘
(4)波浪作用:侵蚀—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洞等)堆积—海滩(泥质海滩、沙质海滩)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外力作用与地貌
基础考点(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及示意图判读 [全面理主干]
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归纳基础知识。
1.岩石的分类 图中A为 侵入型 岩浆岩,B为喷出型 _沉__积__岩___,D为 变质岩 。
岩浆岩,C为
2.主要的地质作用 图中①代表 上升冷却凝固 作用,②代表 固结成岩作用, ③代表 变质 作用,④代表 重熔再生 作用。 3.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 岩浆 到 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 岩浆 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 的物质循环过程。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 图回答4~5题。
4.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
③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稳定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_外__力__作用 下形成岩石
层__理__构造、 含有化石
石灰岩、 砂岩、页
岩等
变质岩
岩石在_变__质__作用下形 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
大理岩、 板岩等
[深度解重难]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 来区分。
(1)三进一出→岩浆。 (2)一进三出→岩浆岩。 (3)二进二出→变质岩和沉积岩。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 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考点十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于地貌一、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1.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湖、千湖之国芬兰)等湾、中欧—东欧平原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基岩海岸地区(例:大连小平岛等)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堆积形成沙滩海岸地貌滨海地带2.外力作用的差异(1)流水作用的差异①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中上游,以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A、B;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
②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2)冰川作用的差异①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②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的差异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典型例题】图A示意新疆北部及其周边区域,图B为甲城市气候资料,图C示意甲城市附近某地典型地貌景观。
从气候的角度简析甲城市附近该典型地貌的形成条件。
(8分)【参考答案】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4分) 大风日数多、风力大、风沙侵蚀作用强。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5-6题。
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6、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外力作用与地貌
第二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貌(一)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例1.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Array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回答(1)~(2)题。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例2.(2010·江苏启东中学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 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____地貌(2) B 图是____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B 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
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 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请举例说明)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 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
外力作用与地貌
(2)西藏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对该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①水土流失减轻,沙洲面积减小②风力减弱,丹娘沙丘 向河道扩张,丰富旅游景观③河流含沙量减小,丹娘沙 丘面积减小④丹娘沙丘植被恢复,裸露面积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谢 谢观 赏
7
(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 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 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 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
8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古代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 引进选择地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 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阆中城区所在地的描述及有关阆中城区布局的说法,两者 组合正确的是( D )。 A.河岸坡度大;甲地是沿江防洪堤最厚最高的区域 B.土层深厚,颗粒大;丙地为重工业区 C.地下水埋藏较深;古城区布局是受行政规划影响 D.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乙地建筑较为高大密集 2.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区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下列对其 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2019
专Hale Waihona Puke 透析04地表形态变化
2
微专题3
外力作用与地貌
PART 03
1
知识整合
2 考向探究
3
技能探究
知识
3
整合
ZHISHI ZHENGHE
高考一轮复习知识点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一、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还有地月之间引力形成的潮汐能。
二、外力作用表现方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1、风化:虽说带了一个风字但与风力无关,一般包括物理风化(温度变化导致的膨胀收缩,花岗岩的球状风化这种像是一块长方体的砖变成u 型)、化学风化(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反应)、生物风化(蚯蚓松土、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几乎所有地貌类型都会有风化作用存在。
2、侵蚀、搬运:外力作用比较强烈使得原本的一个整体分崩离析(包括风化产物)并且离开原地被带到其它地方。
3、堆积:正好就是上述被搬运的物质所受外力作用减弱被迫停留在某一个地方比如我们的黄土高原。
4、固结成岩:堆积的物体一层层越来越高,底部物质受持续的不断增加的重力作用形成的具有层状结构的岩层。
三、外力作用的地表形态流水地貌 丹霞地貌、卡斯特地貌曲流 凸岸 凹岸 凹岸凸岸 凸岸一侧河流流速慢,堆积作用强烈。
凹岸一侧河流流速快侵蚀力强,河流较深 河漫滩与河流阶地 三级阶地 二级阶地 河漫滩 一级阶地 可以根据河流阶地中颗粒物的厚度判断河流在此阶段平静期时间长度;还可以根据颗粒粒径大小判断河流流速快慢。
在河流阶地中还可能是一侧侵蚀另一侧沉积,这需要通过图层判断。
如上图 搬运 侵蚀 磨蚀:机械作用 溶蚀:化学作用(喀斯特地貌) 运性粒的小山前冲积洪积山前冲积入湖入海口三角洲(地势平缓流速下降、泥沙大量沉积还会受到海水湖水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小冲积扇经常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经常降水造成不断冲击;洪积扇则是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域一次冰川地貌风成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 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风力堆积:堆积地貌(黄土高原)、沙丘风力搬运也是具有分选性,沉积时也是先大颗粒堆积再是小颗粒堆积。
海浪侵蚀:海蚀柱、海蚀崖 峡湾地貌(西欧地区、南美洲南部一些地区)U 型谷、羊背石、冰蚀湖(冰川侵蚀凹陷积水形成高山高纬地区) 冰斗(三面是峭壁一面是洼地通向山脚)、角峰 冰碛地貌(冰碛物堆积地貌)、冰碛湖大陆地区 无分选性(大的小的一起向下搬运)堆积(沉积)搬运 侵蚀 缓坡为迎风向 风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落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 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慢之中)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 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六月雪”,也称天柱晴雪。位于天柱山青龙涧北 面的山岗上。一座白色的沙丘,在万绿丛中扰如一堆白雪,白天在骄阳的照射下,晶 莹闪亮,入夜路月观赏,满目寒光,凉气袭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 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 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大陆板块
消亡边 界
生长 边界
大陆板块
海底扩张学说
开阔视野
题组二 构造地貌的判断
(2015·福建文综)右图示意某地等高线的分布,从a河 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第2题。
形成丹霞地貌
特征:顶平、身陡、麓缓 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 是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
状的地貌.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
几乎~2题.
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被易遭破坏
拓展提升
读地貌模式图,回答7-8题。
7.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8.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河流入海口
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分布:河流中下游 形成过程: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 高扩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 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 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2.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解析 由于从a河谷向b、c河谷岩层由老到新,所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构造,C、D 项错误;X处发育了河流,该区域属于山谷,所以A正确。
题组三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a~e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
溯源侵蚀
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
侧蚀 使河床拓宽 下蚀
使河床加深
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
河流侵蚀地貌
溯源侵蚀: 向源头方向侵蚀,使河谷延长
下切侵蚀: 垂直于地面侵蚀,使河床加深,形成峡谷(V形谷)
侧向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河谷展宽,更为弯曲, 形成U形谷 (如荆江“九曲回肠”)
河谷的演变
初期(河流上游) 河谷横剖面呈_V__形 _下__蚀___和_溯__源___侵蚀为主
解析答案
方法技巧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p61)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 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 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中期(河流中游) 河谷展宽
__下__蚀_侵蚀减弱,__侧_蚀__侵蚀加强,凹 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 河湾
成熟期(下游) 河谷横剖面呈_槽__形 ___侧_蚀_侵蚀为主,形成槽形谷
虎跳峡深切峡谷的形 成以哪种河流侵蚀作 用为主导?
下蚀作用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活动探究:平直河流与弯曲河流的 侵蚀岸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题组一 地质构造图中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1.(2014·山东文综)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 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 所示沉积岩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解析 向斜岩层新老关系是中心部分较新、两翼较老,根据向斜东翼的地层关系, 可知Ⅱ比Ⅰ老。Ⅲ覆盖在Ⅰ、Ⅱ上,Ⅲ最新。
风力侵蚀地貌(西北)
雅丹地貌
请问,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
风蚀沟谷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戈壁、 裸岩荒漠、风蚀蘑菇、风蚀 洼地(雅丹地貌)
冰斗
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冰雪积累到一定厚度,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移动,形成冰川,冰 川对地面侵蚀形成的谷地成为冰川U谷 冰斗:在冰川源头,由于冰雪侵蚀形成的斗状洼地 刃脊:两条冰川谷地之间的陡峭山脊。 角峰:多个冰斗之间的尖锐山峰。
由老到新。据此回答第3题。 3. 若 图 中 d 地 层 为 含 油 层 ,
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A)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出甲地的地质构造是背斜,
而背斜是储藏石油最好的地质构造,所以应该在甲处开采石油。
解析答案
图形十 地质剖面图
读图方法 1.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 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 背斜与向斜最根本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若只有破裂而 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 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 • 由于岩石裂隙中的盐类反复结晶、潮解,使岩石崩解的作用。 • 多发生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二、 化学风化作用
在大气、水和水溶液的作用下, 使岩石、矿物发生分解的作用。 发生了化学反应, 成分改变
三、生物风化作用
• 概念: 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岩石的分解 • 分类:
• 生物物理风化作用:指生物活动导致岩石机械破坏的作用 • 生物化学风化作用: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和生物死亡后的遗体
C)
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被难以生长
D. 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西南地区(典型的在云贵高原) (p60天坑和天生桥)
流水作用 之 化学溶蚀
——石林、峰林、溶蚀盆地、地下暗河、落水洞、溶洞、漏斗
峰林
溶蚀盆地
地下河
落水洞
CaCO3+CO2+H2O
溶洞 Ca(HCO )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化学沉积地貌
流水侵蚀典例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的沟壑、 河床加宽加深、 瀑布、 峡谷、 沟谷(V型谷) 湿润地区的丹霞地貌 流水溶蚀: 石林、峰林、溶蚀盆地、地下暗河、落水洞溶洞、漏斗等喀斯特地貌
B 1.天柱山的超高压变质带中主要包含上图中哪些类型岩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A 2.天柱山“六月雪”的形成原因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岩浆活动
风力侵蚀
侵 蚀
流水侵蚀
冲蚀 溶蚀
作 用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丹霞地貌 形成过程:远古的红色砂岩沉积随地壳上升后经流水切割
沟壑纵横的黄土 高原表面形态
——流水侵蚀作 用造成
流水作用 之 化学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溶蚀而形成的 地面坎坷崎岖、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探究:云贵高原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 原因是什么?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地 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地表水渗漏 严重,多暗河,地形破碎,地表不易储存。
洪积平原
山前
河口三角洲
河口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为例)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在我国天山山麓、 太行山东部山麓、 祁连山北部山麓 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洪积-冲积平原:
分布:山前出山口 形成过程: 在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碎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地 势变缓,流速减慢,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冲积扇不断扩大而 彼此相互联合,形成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 特点: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
角峰
刃脊
冰斗
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山和 高纬地区
挪威峡湾
——冰川槽谷在冰川退却后被海水入侵而形成
海浪侵蚀作用
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
海蚀地貌 (如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穴、 海蚀拱桥等)
搬运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本身不形成地貌,但为堆积地貌的
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如飞沙走石、沙尘暴、泥沙俱下
2.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 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 岩层又被侵蚀掉。
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腐烂的分解产物使岩石分解破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