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外国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翰· 沃尔夫冈· 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 1832) 德国最伟大的诗人、 作家和思想家 代表古典主义、启蒙 文学、浪漫主义的汇 聚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




赋予不幸恋爱以巨大的社会内容 和悲剧意义,引起一代青年极大 的共鸣 表现出卢梭自然哲学思想,以及 “感伤主义”特点 对自然人性的崇尚、对个性自由 的呼吁、对情感自由的追求、对 大自然的赞美 成功运用书信体,叙事、抒情、 描写、议论自然融为一体,强烈 感情色彩和浓郁诗意
——康德

启蒙文学
特点:
文学主潮
1.倾向性和教诲性
2.具有民主性和很强的现实感
3.创造许多新文学形式
以法国的哲理小说和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成就最为杰出
文风之变
让-雅克· 卢梭(Rousseau,
1712-1778)
独特的政治观和浪漫气质 “自然哲学” 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

《天上序幕》

总纲,点明了悲剧的主题和基本冲突
学者生活

‚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 /医学和法律,/可惜还 有神学,/都彻底地发奋 攻读。/到头来还是个可 怜的愚人!/不见得比从 前聪明进步;……‛


不满足感 与靡非斯特的赌赛

表现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 级形成阶段思想家觉醒过 程 投入行动
《浮士德》

1773-1831,近60年写成
题材来源

取材德国16世纪民间传说,改造 共两部,12111行,第一部除序外,25场, 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25场
内容

主要写浮士德不断追求、探索人生理想的 道路和思想发展的历程 由魔鬼与天帝、魔鬼与浮士德两次赌赛, 浮士德人生五阶段悲剧组成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
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 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 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 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 去加以运用时,那么那种不成熟状态 就是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敢于思考)!要有勇气运用你自 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
可见启蒙思想家“理想王国”蓝图,可闻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声音


造福的过程中实际上又造孽
我愿意看见这熙熙攘攘的人群, 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 我要呼唤对于这样的刹那……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浮士德
个体形象 群体形象 从社会学层面看,体现出新兴资产阶级
肯定感情在文学中的地位 对大自然的歌颂,情景交 融的抒情描写及崇尚自我 的感伤主义情调,对浪漫 主义思潮的产生巨大影响

感伤主义

崇尚主观、情感,表现重 点是人物对现实在情绪上 的反应,对唯理主义的反 拨
复古倾向
“哥特式小说‛ (Gothic Novel)
二、“维特的烦恼”和“浮士德精神”: 歌德的创作
(一)古典主义思潮 和文学 古典主义 (Classicism) 文学主潮



强烈政治倾向性、宫廷色 彩 17世纪60-70年代,达 到隆盛阶段
哲学思想的基础: 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政治基础:法国专 制君主制的确立和 强盛

特征:
一、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 二、“理性”至上 ‚首先必须爱理性: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 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 (布瓦洛)
第四讲
理性至上: 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
阅读书目 1.莫里哀《喜剧六种》,李健吾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笛福《鲁滨孙飘流记》,方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杨武能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浮士德》,绿原译,人民文学 出版社

一、古典主义思潮、启蒙运动和文学
思想家的某些思想与行为特征 从哲学层面来看,是“肯定”精神的具 体形态 从道德和伦理的层面看,是“善”的代 表
靡菲斯特 Mephistopheles 北欧传说中的魔鬼 和撒旦的混合物 否定精神的具体化


‚我是否定的精神!‛


恶的代表
‚‘恶’,这便是我 的本质。‛ 两次赌赛,建立在否定 精神、恶的本质基础上

“这世界对追求理想的人并不沉默。” “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


对浮士德作为努力把人类心智、情感各方 面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的理想人类的代表的 喜剧性肯定
思考题:
1.何谓古典主义?结合作品,简述古
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什么是启蒙运动?启蒙文学有哪些 特征? 3. 什么是“浮士德精神”?分析《浮 士德》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形象。
人物形象塑造的卓越才能
达尔杜弗 集中伪善者的特征
遵守和巧妙运用“三一律” 强烈的喜剧效果


‚喜剧是一首精美的诗,通过意 味深长的教训,指责人的过失。‛
——莫里哀《伪君子· 序言》

‚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面面俱到,也
往往不及讽刺有力;规劝大多数人,没 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把恶 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 打击。‛
古典主义最高成就——戏剧
悲剧 高乃依(Corneille,1606-1684)


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熙德》(1636)
崇高风格


拉辛(Racine,1639-1699)
古典主义悲剧的典范


《安德洛玛刻》(1667)
优雅风韵
一、二幕,侧面介绍 三、四幕,“明场戏” ‚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
柏格森《笑的研究》


喜剧是人类反思自身、超越现实的重要方式
(二)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

欧洲继文艺复兴后又一次资产阶级思想革命
“启蒙”
照亮

Enlightenment 启迪
以自然神论或无神论来否定神权统治,以信 仰自由、宗教容忍对抗宗教压迫,以“自然 法则”、“天赋人权” 反封建专制统治和贵 族特权 质疑与批判宗教神学,揭露与解蔽蒙昧状态, 抨击与鞭挞封建专制主义,推崇与讴歌理性、 知识
爱情生活
对文艺复兴时期新 兴资产阶级追求现 世幸福的主张进行 了评判、超越 浮士德与玛甘泪


第二部 小世界到大世界,从追求个人享受 发展为追求远大事业
政治生涯

宫廷生活。改造宫廷,只是政治幻想
艺术追求
与海伦结合,生子欧福良 以古代美消除现代丑的幻想破灭

事业开拓

移山填海,征服自然,济世救民

三、讲究文学写作规则,有一套严格的艺 术规范和标准 规范、严整、简练、明晰 最著名的法则是 “三一律” 情节、地点、时间

喜剧
莫 里 哀 ( Moliere,1622 -

1673) 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 五幕诗体喜剧《达尔杜弗》 (1664,《伪君子》、《骗 子》)



悲剧的目的在于刻画英雄的品质或描写好 人的苦难,作者采取的是同情态度,喜剧 的目的在于揭露社会的病态或指摘某种人 的过失,作者抱的是批判态度。悲剧观众 往往以认同态度去看剧,喜剧观众却以旁 观态度去看剧,他须有清醒的头脑,看出 剧中人的过失,因而发笑。因此,悲剧诉 诸观众的感情,喜剧诉诸观众的理性。这 表明了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的区别,莫里 哀的喜剧艺术具有这种特点。
‚散文滑稽史诗‛ 《汤姆· 琼斯》(1749)
伪善文明——“自然道德” 人物真实 结构布局精巧严密


第五幕,进一步揭示 以守为攻 反客为主 化险为夷

哲理小说
伏尔泰(Voltaire,1694-
1778)
《老实人或乐观主义》
(1759)

通过讽刺性的人物形象和 荒诞离奇而带寓意情节, 表现深刻哲理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以社会中下层普通人为主人公,以日常
生活和社会风习为主要题材 以日常语言、严格写实手法为主要表现 手段
‚我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是通过可
笑的刻划揭露我们这时代的毛病。‛

——莫里哀《伪君子· 序言》

把握住了喜剧最主要的审美特征—笑

‚人们往往把可笑性和真正的喜剧 性混淆起来……笨拙或无意义的言行 本身也没有多大喜剧性,尽管可以惹 人笑。‛
——黑格尔


‚任何一个本质与现象的对比,任何一个 目的因为与手段对比,如果显出矛盾或不相 称,因而导致这种现象的自否定,或是使对 立在实现之中落了空,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成 为可笑的。‛(黑格尔)


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年代到80 年代,德国发生的 全国性文学运动, 启蒙运动的继续和 发展,带有更强的 反封建精神

代表作品为歌德《铁手骑士 葛兹· 伯利欣根》(1773)、 冯· 《少年维特的烦恼》 (1774) 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1782 )

美学思想上,重视个性,崇尚 天才,强调情感,接受卢梭 “返回自然”的影响

形象复杂 对现实的观察和批判 善与恶为辩证统一

“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
人们的精神总易于弛靡,
动辄会爱绝对的安静;
我因此才造出恶魔,
以激发人们的努力为能。
辩证意识
“浮士德难题”

‚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同 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 ,/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 地要离去风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

‚人要奋斗,失误免不了 ‛
为什么仍被看作悲剧?

一个追求者的有限能力与终极善不可穷尽性 之间矛盾的悲剧。反映不断进取的奋斗者们 共同的历史命运 悲剧意识
“这世界我已经洞察了,我不再有超越尘世 成为神的欲念。”


‚浮士德精神‛
永不满足,不断追求 ‚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 勇于实践,积极行动 ‚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 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 我要跳身进事变的车轮, 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 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 我要在内在的自我中深深领略, 领略进全人类所赋有的精神, 至崇高的、至深远的, 我都要了解, 要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寸心。 我的小我便扩大成全人类的大我, 我便和全人类一起最终消磨。
wk.baidu.com 丹尼尔· 笛福
(Daniel Defoe,1660-1731)

“英国小说之父”
《鲁宾孙漂流记》(1719)
赋予强烈时代色彩、自己理 想,塑造新时代的奥德修斯 逼真详尽的写实手法写虚构 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亨利· 菲尔丁(Fielding,1707-1754)

18世纪英国最杰出小说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