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市高考理综试卷含答案
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物理试题详解和分析(简华整理)

的含量大约还有( C )
A.m/4
B. m/8
C.m/16
D.m/32
2.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 K1 倍和 K2 倍,最
大速率分别为 V1 和 V2,则有( B )
A.V2= K1 V1 B.V2= K1 V1/ K2 C.V2= K2 V1/ K1
D.V2= K2 V1
为 m 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 PC、QC 的拉力
大小 TP 和 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 C 的位置,每次将 P 到 C 点的距离增加 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
得到 TP、TQ 与绳长 PC 的关系曲线如图 4 所示,由实验
可知:①曲线Ⅱ中拉力最大时,C 与 P 点的距离为
该曲线为
0
C
D
分析:对于上升过程中,加速度是 a1
g
, a2
g
f m
(f=KV
为空气阻力,是减小的),加速度 a2 会变小。
只能在答案 B、C、D 中选择,V-t 图中图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相等之后的位移,有阻力情况要大 些,答案 C 排除;速度相等之后的时间不等,有阻力的情况下,时间要短些,答案 B 排除,答案 D 是对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8 分)
·1·
6.(19 分)(1)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 1 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 12V 的蓄电池为电源,
导线及其接触良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电表直流 50V 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 c 点,
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 a、b 两点。
① 断开开关,红表笔接 a 点时多用电表指示如图 2 所示,读数为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重庆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重庆卷)说明: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化学试题共11题,共100分。
其中单项选择题包括第1~7题,共7题,42分;综合题包括第8题、9题、10题、11题,共4题,58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4重庆理综,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B.液氨用作制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B解析:A项,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涉及反应为Al3++3H2O Al(OH)3(胶体)+3H+;B项,利用了液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无化学反应;C项,氢氟酸刻蚀玻璃时反应为SiO2+4HF SiF4↑+2H2O;D项,生石灰作干燥剂发生反应CaO+H2O Ca(OH)2。
2.(2014重庆理综,2)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答案:C解析:A项,KOH分别与SO2、SO3反应生成对应盐,两者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B项,Br2(g)和NO2都有氧化性,均能将I-氧化为I2而使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C项,由于H2CO3酸性强于Al(OH)3而弱于CH3COOH,故CO2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而不与CH3COONa溶液反应,可以鉴别两者;D项,BaCl2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反应生成AgCl、BaSO4,两者均为白色沉淀,故无法鉴别。
3.(2014重庆理综,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D.25 ℃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Fe(OH)3沉淀,A错;B项,在CH3COONa溶液中存在CH3COO-+H2O CH3COOH+OH-水解平衡,加入浓盐酸后消耗OH-,平衡右移,c(CH3COO-)减小;C项,反应为Ca(HCO3)2+2NaOH(足)CaCO3↓+Na2CO3+2H2O,得不到Ca(OH)2;D项,Cu(NO3)2溶于水电离出的Cu2+抑制Cu(OH)2溶解(同离子效应)而使其溶解度减小。
重庆高考理综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
物理部分1至5页,化学部分6至9页,生物部分10至12页,共12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生物(90分)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答案】A【解析】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A正确;在光镜下不一定能观察到有丝分裂所有时期,B错误;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C 错误;光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状不能看到其结构,D错误。
2.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答案】D【解析】在转基因过程中,避免基因污染和对人类的影响,必须严格选择目的基因,A正确;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坚决反对生殖性克隆,B正确;反对设计试管婴儿原因之一防止选择性设计婴儿,违背伦理道德,C正确;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类武器,干扰素为淋巴因子,非生物武器,D错误。
重庆市2014年秋高三(上)期末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4年秋高三(上)期末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5 DABD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 6.(19分) (1)①29.4(4分) ②无(3分)(2)①F (4分) ②4(2分) 2(2分)③电路图略,只能是限流电路.(4分)7.(15分)解:(1)冰壶从B 点到D 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a μ=1 (2分) l a v B 5212⨯=(2分) 冰壶在B 点的速率gl v Bμ10=(2分)(2)设冰壶在AB 段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a ,有l a v B 222=(2分) g a μ52=(2分)冰壶在CD 段运动时间为1t ,冰壶在AB 段运动为2t 有:2112222121t a t a l==(3分)冰壶在CD 段与在AB 段运动时间之比521=t t (2分) 8.(16分)解:(1)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0=t时刻射入的粒子从进入到穿出A 、B 板过程 由动量定理得:22200T d U q T d qU p ⨯⨯-⨯=∆ d TqU p 20-=∆(3分) 即动量增量大小为dTqU 20 方向竖直向上(1分)(2)同(1)理可证任意时刻射入的粒子从进入到穿出A 、B 板过程动量的增量均为dTqU p 20-=∆ 即出电场时各粒子速度方向相同,说明粒子击中屏PQ 区域的长度即为粒子出电场时区域的长度画出相应v —t 图像(图略)分析可得: 在nT t= (n =0,1,2…)时刻射入的粒子从进入到穿出A 、B 板间时有最大的向下偏转距离1y得:mdT qU T md qU y 8)2(2120201==(3分)在2)12(Tn t +=(n =0,1,2…)时刻射入的粒子穿出A 、B 板间时有最大的向上偏转距离2y85222222T v T v v Tv y m mm m =++=而220T md qU v m=得:md T qU y 85202=(3分)粒子击中屏PQ 区域的长度即为粒子出电场时区域的长度 mdT qU y y y 432021=+=(2分)(3)要使粒子能全部打在屏PQ 上,即粒子能全部穿出A 、B 板右侧 须有:22d y <(2分)电压U 0的数值应满足的条件22054qT md U <(2分)9.(18分)解:(1)a 粒子在y >0的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a r12)2(22a r v mB v q =⨯⨯ qB mv r a =1 周期qBmB q m T a ππ=⨯=221(2分)a 粒子在y <0的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a rqB mv r a 22= 周期qBm T a π22=(2分)经时间qBm t π=∆粒子a 的坐标位为(0,-qB mv2)(2分)(2)同理可得:b 粒子在y >0的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qB mv r b 21=周期qB mT b π=1(2分) b 粒子在y <0的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qBmv r b =2 周期qB mT b π22=(2分)画图分析粒子a 、b 得运动轨迹可知:从粒子b 刚开始运动,到a 、b 第一次相遇,粒子b 运动经历的时间qBmt π4=(4分) (3)粒子a 、b 第一次发生弹性碰撞,因质量相等,速度交换再经时间qB m2π时,由位置关系可得:粒子a 、b间的距离qBmvqB mv qB mv d 13)3()2(22=+=(4分) 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其中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10.(12分) (1)B(2)解:设当加热到5272=t ℃时气体的压强变为2p ,在此之前活塞已上升到气缸上部挡板处,对于封闭气体,初状态:K 3001=T hs V =1 Pa 105.1501⨯=+=smgp p (2分) 末状态:K 8002=Ths V 22=由111222T V p T V p =(2分) 代入数据得:Pa 10252⨯=p (2分) 11.(12分)(1)C(2)解:由光的折射定律得:该液体的折射率2sin sin ==ir n (3分) 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m/s 1012.28⨯==n c v (3分)化学参考答案1~7 CBDCBDA8.(14分)(1)N(2分)(2分)(2)SO2(2分)(3)2Cl2+2Ca(OH)2=CaCl2 +Ca(ClO)2+2H2O(2分)(4)1×10-5mol·L-1(2分),c(Cl-)>c(NH4+)>c(H+)>c(OH-)(2分)(5)5ClO-+2CN-+H2O=2HCO3-+5Cl-+N2↑(2分)9.(15分)(1)干燥管(2分)(2)往量气管中加水至量气管中的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过一会液面差不变(2分).(3)否.(2分)Cu+4H++2NO3-=Cu2++2NO2↑+2H2O(2分).(4)D(2分).(5)②使干燥管与量气管两端液面相平(2分).(6)72%(3分).10.(14分)(1)第三周期第IIIA族(2分)(2)①NaAlO2、Na2SiO3、NaOH(3分)②AlO2-+CO2+2H2O=Al(OH)3↓+HCO3-△(3分)(3)Al+3FeCl3 AlCl3+3FeCl2(3分)(4)90%(3分)11.(15分)(1)O2+2H2O+4e-=4OH-(2分)(2)80%(2分)(3)①HCl(2分)②2CaHCl+2H2O=CaCl2+Ca(OH)2+2H2↑(3分)(4)CH3OH-6e-+H2O=CO2↑+6H+(3分),3360(3分)生物参考答案1~6 ADBACD7.(14分)(1)肝糖原(2分,“肌糖原”或“肝糖原和肌糖原”得0分)胰岛素(2分)(2)降低(2分)提高(2分)(3)①②(2分,各1分)③(2分)(4)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2分)8.(16分)(1)类囊体膜(2分)ADP和Pi(2分,各1分,NADP+可不答)上升(2分)(2)丙酮酸(C3H4O3)(2分)反应式略(2分,完全正确给分)(3)M(2分)向右(2分)(4)(S4+|S1|)/(S3+|S2|)(2分,符号不要求)9.(14分)(1)基因自由组合(2分)Aabb(1分)aaBB(1分)(2)AAbb(2分) 3/7(2分)(3)A(2分)(4)用该粉红花植株自交,(2分)如果后代中只有白花植株则是环境因素引起的;(1分)如果后代中粉红色∶白色=2∶1,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1分)10.(10分)(1)脱分化再分化(2分,各1分)(2)染色体(结构与数目)(2分)(3)①2,4-D(1分) 6-BA(1分)②L3(2分)黑暗(2分)。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重庆卷(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8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8页)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
物理部分1至7页,化学部分8至12页,生物部分13至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部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A.4mB.8m C. 16mD. 32m2. 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1k 和2k 倍,最大速率分别为1v 和2v ,则( )A. 211v k v =B. 1212k v v k =C. 2211kv v k =D. 221v k v =3. 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a 、b 两点运动到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a W 和b W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a E 和b E ,则( )A. a b W W =,a b E E >B. a b W W ≠,a b E E >C. a b W W =,a b E E <D. a b W W ≠,a b E E <4. 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 2 m/s v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
2014重庆高考理综生物解析(曾金原创解析)

2014年重庆高考题理综生物解析(教师解析版)重庆市渝北区暨华中学曾金原创解析部分2014-06-0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1.【答案】A【解析】必修①教材实验,记忆性质,难度低。
口腔上皮细胞核被甲基绿染成绿色,A正确;根尖分生区光镜观察不一定能看见所有时期,比如短暂的中期就很少见,在有限视野内细胞总数一定,看见各时期的细胞的概率取决于该时期占整个周期时间的百分比,B错误(本项有较强干扰性);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与层析的扩散速度正相关,C错误;叶绿体外膜内膜基粒等属于电镜下的亚显微结构,光镜只能看到一个绿点,D错误。
【建议】按大纲和考纲范围,系统分析掌握教材实验要点。
2.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2. 【答案】D【解析】选修③第四章安全与伦理问题,常识和记忆性质,难度低。
转基因中尤其是涉及食品药品的要有严格的安全标准,避免危害健康,A正确;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正确;反对滥用选择性设计试管婴儿,C正确;生物武器是指致病生物和生物毒素等,干扰素是免疫分子,有助于提升特异性免疫,D错误。
【建议】本章是容易被弱化的章节,但是需要常识性的梳理知识点。
3.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重庆卷,扫描版,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重庆卷)【答案】B【解析】考点:考查物质变化的判断【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考点:考查胶体制备、溶解平衡、离子反应等有关判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正确;B、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不能用来稀释,B不正确;C、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正确;D、检验铁离子一般用KSCN溶液,因此需要试管、胶头滴管和KSCN溶液,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仪器选择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答案】D【解析】【答案】C【解析】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平衡状态的有关判断与计算【答案】(1)1 (2(3)①高 ②2OH -+SiO 2=SiO 32-+H 2O ;原子晶体 ③NaCl 、NaClO 、Na 2CO 3 (4)3950 【解析】不反应,因此除去氧化镁中的二氧化硅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iO2=SiO32-+考点:考查原子结构、晶体类型和性质、电子式、物质除杂、产物判断以及有关计算9.【答案】(1)冷凝管或冷凝器;b (2)SO2+H2O2=H2SO4 (3)③;酚酞;④(4)0.24 (5)原因: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例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解析】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0.能团是醛基。
考点:考查有机物推断、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判断以及方程式书写等【答案】(1)水或H2O(2)NaBH4+2H2O=NaBO2+4H2↑;4N A或2.408×1024(3)27b4a-bmol3/L3(4)①A→D ②C6H6+6H++6e-=C6H12③64.3% 【解析】11。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重庆卷)答案解析.pdf

,秤盘和线圈一起向下运动(骨架与磁极不接触),随后外电路对线圈供电,秤盘和线圈恢复的未放重物时的位置并静
止,由此时对应的供电电流I可确定重物的质量。已知线圈的匝数为n,线圈的电阻为R,重力加速度为g。问:
(1)线圈向下运动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是从C端还是D端流出?(2)供电电流I是从C端还是D端流入?求重物
状态物品平放在气泡上时,气泡被压缩,若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其温度保持不变,当体积压缩到V时,气泡与物
品接触的面积为S,求此时每个气泡内气体对接触面外薄膜的压力
11.【选修3-4】
(1)(6分)打磨某剖面如题11图1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切磨在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
7、(15分)题7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
在距月球高度为h1处悬停(速度为0,h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
h2处的速度为v1,此的发动机关闭,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上k1,质量比为k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2)在重物从P移动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______(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
(3)在曲线I、II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_____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____
【答案】①60 (56~64), ;② ③ 4.30 (4.25~4.35) ,
【解析】
(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
8.(16分)某电子天平原理如题8图所示,E形磁铁的两侧为N极,中心为S极,两级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磁
2014年重庆高考物理试题答案详细解析版(全)

第5题图
【正确答案】D 【测量目标】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 像进行表达、分析. 【知识内容】质点的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试题分析】在v-t图像中斜率代表加速度,忽略空气阻力时物体做竖直 上抛运动的加速度恒为g,即图像的斜率绝对值为g,如虚线所示.当空 气阻力不能忽略时,物体向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向下,向上做减速运 动,.速度减小,阻力减小,加速度减小,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加 速也为g.同理,当物体下落时,阻力向上,.物体下落做加速运动,阻力 增大,加速度减小.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且速度为0时,图线的 切线应该和虚线平行;综上选项D正确.
2、 非选择题 6.(14年重庆高考)(1)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题6图甲所示, 该电路用标称值12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 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 别探测电路的a、b点. 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题6图乙所示,读数为 V,说明 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②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
【试题分析】 (1)①多用表调至电压50V档时,接ac两点测量的是蓄
电池两端电压,50V代表量程,读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5V,可见蓄电池完好.
②断开开关,电压表指针不偏转,表示电压表被断路,开关闭合后,读
数不变,表示电源、保险丝、开关、电压表能形成回路,开关和保险丝
没有问题.发生故障的是小灯泡,小灯泡断路,造成两次测量均为电源
2014年重庆高考物理试题正确答案及
分析
一、选择题. 1.(14年重庆高考)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 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m/4 B.m/8 C.m/16 D.m/32 【正确答案】C 【测量目标】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 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知识内容】原子核/原子核衰变、半衰期. 【试题分析】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时,经过n次半衰期,剩余质量,, 所以,选项C项正确. 2.(14年重庆高考)某车以相同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 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1和k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1和v2,则( ) A. B. C. D. 【正确答案】B 【测量目标】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 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 【知识内容】机械能/功和功率. 【试题分析】机车的功率即为牵引力的功率:,当机车在平直路面以最 大速度行驶时,即加速度为0,其受力平衡,即,联立可得:,所以 即,选项B正确. 3.(14年重庆高考)如题3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 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设电场力 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和 Eb,则( )
2014年高考重庆卷物理高清word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物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A .4m B .8m C .16m D .32m【答案】C【解析】根据原子核的衰变公式:1()2nm m =剩,其中3248t n T ===为半衰期的次数,故16m m =剩.选项C 正确.2.某车以相同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 1和k 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 1和v 2,则 A .211v k v = B .1212k v v k =C .2211kv v k = D .221v k v = 【答案】B【解析】以相同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达最大速度时,有F=F f =kmg .由P=Fv 可知最大速度m f P P v F F ==,则212211f f F vk v F k ==,故1212k v v k =,选项B 正确.3.如题3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a 、b 两点运动到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 a 和W 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和E b ,则 A .W a =W b ,E a >E b B .W a ≠W b ,E a >E b C .W a =W b ,E a <E b D .W a ≠W b ,E a <E b 【答案】A 【解析】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做功W =qU ,a 、b 位于同一条等势线上,故U ac =U bc ,所以W a =W b ;而电场线的疏密反应电场强度的大小,a 点比b 点的电场线密些,故E a >E b .选项A 正确.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 =2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弹丸水平飞行爆炸时,在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设m 乙=m ,则m 甲=3m ,故爆炸前水平方向总A动量P=(3m+m )v =8m .而爆炸后两弹片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21 = 2h gt x v t x v t ==甲甲乙乙,,.t =1s 选项A 中:v 甲=2.5m/s ,v 乙=0.5m/s(向左),P '=3m ×2.5+m ×(-0.5)=7m ,不满足动量守恒,A 错误;选项B 中:v 甲=2.5m/s ,v 乙=0.5m/s ,P '=3m ×2.5+m ×0.5=8m ,满足动量守恒,B 正确;选项C 中:v 甲=2m/s ,v 乙=1m/s ,P '=3m ×2+m ×1=7m ,不满足动量守恒,C 错误;选项D 中:v 甲=2m/s ,v 乙=1m/s(向左),P '=3m ×2+m ×(-1)=5m ,不满足动量守恒,D 错误.5.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竖直上抛运动不受空气阻力,做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至最高点再向下自由落体运动,v-t 图象是倾斜向下的直线,四个选项(虚线)均正确表示;有阻力F f =kv 的上抛运动,上升时:mg kva m+=上,随着v 减小,加速度减小,对应的v-t 图线的斜率减小,A 错误;下落时:mg kva m-=下,随着v 增大,加速度减小,故在最高点时v =0,a =g ,对应的v-t 图线与时间轴的交点,其斜率应该等于g ,即过交点的切线应该与竖直上抛运动的直线(虚线)平行,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1)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题6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V 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V 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 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 、b 点.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 点时多用表指示如题6图2所示,读数为 V ,说明 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②红表笔接b 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题6图2相同,可判断发生故障的器件是 .(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答案】①11.5 (11.2~11.8) ;蓄电池 ② 小灯【解析】① 多用电表直流50V 的量程读中间均匀部分,共50格每格1V 应该估读到0.1V ,指针在11~ 12 之间,读数为11.5V .开关断开,相当于电压表并联在蓄电池两端,读出了蓄电池的电压,故蓄电池是正常的.② 两表笔接b 、c 之间,并闭合开关,测试电压相同,说明a 、b 之间是通路, b 、c 之间是断路,故障器件是小灯.(2)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题6图2题6图1ABCD分别为P 和Q ,P 低于Q ,绳长为L (L >PQ ).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 点10cm 处(标记为C )系上质量为m 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PC 、QC 的拉力大小T P 、T Q .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 的位置,每次将P 到C 的距离增加10cm ,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 P 、T Q 与绳长PC 的关系曲线如题6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①曲线Ⅱ中拉力最大时,C 与P 点的距离为 cm ,该曲线为 (选填:T P 或T Q )的曲线.②在重物从P 移到Q 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 (选填:P 或Q )点所在的立柱. ③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为T 0= N ,它与L 、D 、m 和重力加速度g 的关系 为T 0= .【答案】①60(56-64均可) T P ② Q ③4.30 (4.25-4.35均可)【解析】①由曲线Ⅱ的最高点拉力最大,对应的横坐标PC =60cm ,设 PC 和QC 与水平的夹角为α和β ,由C 点的平衡可得:cos cos P Q T T αβ=,开始C 点靠近 P 点,αβ>,则cos 1cos P Q T T βα=>,即T P >T Q ,结合两曲线左侧部分,Ⅱ曲线靠上则为T P 的曲线.②比较两图象的顶点大小可知,I 曲线的最高点更大,代表Q 有最大拉力.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左右的绳拉力大小相等,读出纵坐标为T P =T Q =4.30N ,设 CQ 绳与立柱的夹角为θ,延长CQ线交另立柱上,构成直角三角形,则cos Lθ=,由力的平衡可知2T Q cos θ=mg ,则2cos Q mg T θ==.题6图4题6图37.(15分)题7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h 1处悬停(速度为0,h 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 2处的速度为v ;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到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 (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 1,质量比为k 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答案】(1)212k g k(2)2211221()2k mv mg h h k --【解析】(1)设地球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 和R ,月球的质量、半径和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M '、R '和g ',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 1.由21222k M m Mmmg G mg G g g R R k '''==='和得由2222 tt v v g h v '-==得 (2)设机械能变化量为△E ,动能变化量为△E k ,重力势能变化量为△E P . 由k P E E E ∆=∆+∆有22212112221()2k gh k E m v m gh k k ∆=+-得:2211221()2k E mv mg h h k ∆=--8.(16分)某电子天平原理如题8图所示,E 形磁铁的两侧为N极,中心为S 极,两极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磁极宽度均为L ,忽略边缘效应.一正方形线圈套于中心磁极,其骨架与秤盘连为一体,线圈两端C 、D 与外电路连接.当质量为m 的重物放在秤盘上时,弹簧被压缩,秤盘和线圈一起向下运动(骨架与磁极不接触)随后外电路对线圈供电,秤盘和线圈恢复到未放重物时的位置并静止,由此时对应的供电电流I 可确定重物的质量.已知线圈匝数为n ,线圈电阻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问(1)线圈向下运动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是从C 端还是从D 端流出? (2)供电电流I 是从C 端还是从D 端流入?求重物质量与电流的关系. (3)若线圈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 ,该电子天平能称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1)感应电流从C 端流出 (2)外加电流从D 点流入 2nBL m I g = (3【解析】(1)感应电流从C 端流出.题7图(2)设线圈受到的安培力为F A ,外加电流从D 点流入.由F A =mg 和F A =2nBIL 得:2nBLm I g= (3)设称量最大质量为m 0 由2nBL m I g =和2P I R =得:0m = 9.(18分)如题9图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NS 和MT 间充满匀强电场,同时该区域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NSTM 平面向外和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和2B ,KL 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在NS 和MT 边界上,距KL 高h 处分别有P 、Q 两点,NS 和MT 间距为1.8h .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从P 点垂直于NS 边界射入该区域,在两边界之间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求该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要使粒子不从NS 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值.(3)若粒子能经过Q 点从MT 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 【答案】(1)E=mg /q ,方向向上;(2)(9Bqhm-; (3)可能的速度有三个:0.68Bqh m ,0.545Bqh m ,0.52Bqhm【解析】(1)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由题意有 mg = qE得 E =mg /q 方向竖直向上(2)如答题9图l 所示,设粒子不从NS 边飞出的入射速度最小值为v min ,对应的粒子在上、下区域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圆心的连线与NS 的夹角为φ由mv r qB=有min1mv r qB=,2112r r =由122()sin r r r ϕ+=11cos r r h ϕ+=m i n (92)q B h v m=-(3)如答题9图2所示,设粒子人射速度为v ,粒子在上、下方区域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粒子第一次通过 KL 时距离K 点为 x ,由题意有 3nx =1.8h ( n =1 , 2 , 3 ,……)32x ≥得x =Q题9图得120.36(1) 3.52hr n n =+<, 即 n =1时 0.68B q hv m =n =2时 0.545B q hv m =n =3时 0.52B q hv m=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以第10题得分为准.其中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10.[选修3-3] (1)(6分)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A .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B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 .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 .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答案】B【解析】对理想气体由PV =nRT 可知体积和质量不变,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选项C 错误;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有分子动能,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产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选项 A 、D 错误,体积不变,故W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 +W 知,吸热内能增大,选选项B 正确.(2)(6分)题10图为一种减震垫,上面布满了圆柱状薄膜气泡,每个气泡内充满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气体.当平板状物品平放在气泡上时,气泡被压缩.若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保持不变.当体积压缩到V 时气泡与物品接触面的面积为S.求此时每个气泡内气体对接触面处薄膜的压力. 【答案】0V P S V【解析】设压力为F ,压缩后气体压强为P由等温过程:P 0V 0=PV F=PS 解得:00V F P S V=11.[选修3-4](1)(6分)打磨某剖面如题11图1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 、OQ 边与轴线的夹角θ切割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 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 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 边并反射到OQ 边后射向MN 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 边发生全反射B .若θ>θ2,光线会从OQ 边射出C .若θ<θ1,光线会从OQ 边射出D .若θ<θ1,光线会在OP 边发生全反射【答案】D题11图1【解析】由全反射的临界角满足sinC=1/n ,则入射角满足i C ≥发生全反射;作出光路可知光线垂直穿过MN 后到达OP 的入射角为900-θ,则θ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选项D 正确(2)(6分)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一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速率水平向左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题11图2所示的图象.y 1、y 2、x 0、2x 0为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由此求振动的周期和振幅.【答案】02x T v =,122y y A -=【解析】设周期为T , 振幅为 A由题意得 02x T v =和122y y A -=。
2014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重庆卷)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答案】A【解析】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A正确;在光镜下不一定能观察到有丝分裂所有时期,B错误;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C 错误;光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状不能看到其结构,D错误。
2.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答案】D【解析】在转基因过程中,避免基因污染和对人类的影响,必须严格选择目的基因,A正确;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坚决反对生殖性克隆,B正确;反对设计试管婴儿原因之一防止选择性设计婴儿,违背伦理道德,C正确;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类武器,干扰素为淋巴因子,非生物武器,D错误。
3.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答案】C【解析】在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可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2014重庆理综完美解析

2014重庆理综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B.液氨氯用作致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B【解析】A项,化学变化,Al3++3H 2O Al(OH)3(胶体)+3H+;B项,物理变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C项,化学变化,SiO2+4HF = SiF4↑+2H2O;D项,化学变化,CaO+H2O = Ca(OH)2。
2.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答案】C【解析】A项,不可以鉴别,SO3+2NaOH = Na2SO4+H2O(无现象),SO2+2NaOH = Na2SO3+H2O(无现象);B项,不可以鉴别,2I-+ Br2 = I2+2Br-(使淀粉显蓝色)2I-+ NO2+2H+ = I2+NO+H2O(使淀粉显蓝色);C项,可以鉴别,AlO2-+ 2H2O +CO2 = Al(OH)3↓+HCO3-(产生白色沉淀)CH3COONa+H2O +CO2≠(不反应,无现象);D项,不可以鉴别,Ba2++ SO42-= BaSO4↓(产生白色沉淀),Cl-+Ag+ = AgCl↓(产生白色沉淀)。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A项,错误,Fe3++3NH3·H2O = Fe(OH)3↓+3NH4+,制备胶体: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并不断搅拌;B项,错误,CH3COO-+H+ = CH3COOH,c(CH3COO-)减小;C项,错误,Ca(HCO3)2+2NaOH = 2H2O+CaCO3↓+Na2CO3;D项,正确,Cu(OH)Cu2++2OH-,Cu(NO3)2 = Cu2++2NO3-,Cu2+抑制Cu(OH)2沉淀溶解平衡。
2014重庆高考理综生物解析

2014年重庆高考题理综生物答案【注:答案来自重庆时报2014-06-09第21版】ADCDCB7.Ⅰ.(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2)整体性Ⅱ.(1)外正内负;神经冲动(2)感受器;频率(3)大脑皮层(神经中枢)8. (1)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②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CTCTGA(TGA);不能③受体(2)5/16;Aabb、aaBb、aabb(3)自然选择;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9. (1)碳;【H】;降低(2)C;输出减少;C>A>B>D(3)赤霉素2014年重庆高考题理综生物解析重庆市渝北区暨华中学曾金2014-06-091.【答案】A【解析】必修①教材实验,记忆性质,难度低。
口腔上皮细胞核被甲基绿染成绿色,A正确;根尖分生区光镜观察不一定能看见所有时期,比如短暂的中期就很少见,在有限视野内细胞总数一定,看见各时期的细胞的概率取决于该时期占整个周期时间的百分比,B错误(本项有较强干扰性);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与层析的扩散速度正相关,C错误;叶绿体外膜内膜基粒等属于电镜下的亚显微结构,光镜只能看到一个绿点,D错误。
【建议】按大纲和考纲范围,系统分析掌握教材实验要点。
2. 【答案】D【解析】选修③第四章安全与伦理问题,常识和记忆性质,难度低。
转基因中尤其是涉及食品药品的要有严格的安全标准,避免危害健康,A正确;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正确;反对滥用选择性设计试管婴儿,C正确;生物武器是指致病生物和生物毒素等,干扰素是免疫分子,有助于提升特异性免疫,D错误。
【建议】本章是容易被弱化的章节,但是需要常识性的梳理知识点。
3. 【答案】C【解析】必修③免疫,多次接种疫苗,小板块综合理解,难度中等。
多次注射疫苗的强化免疫的是刺激产生记忆细胞,,目的是长期有效的保障再次免疫中能获得速度、强度的优势。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再多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性失活,A错误;淋巴因子也会失活,错误B;提升记忆细胞数量是反复注射疫苗的关键,C正确;吞噬细胞没有专一记忆能力,是广谱的识别能力,D错误。
2014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4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B、C、D、2、(3分)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1和k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1和v2,则()A、v2=k1v1B、v2=v1C、v2=v1D、v2=k2v13、(3分)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 a 和W b,a、b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a和E b,则()A、W a=W b,E a>E bB、W a≠W b,E a>E bC、W a=W b,E a<E bD、W a≠W b,E a<E b4、(3分)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A、 B、C、D、5、(3分)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3分)6、(19分)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V档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1)断开开关,红表笔接在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图2所示,读数为V,说明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2)红表笔接在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图2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7、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PC、QC说的拉力大小T P和T 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点的距离增大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 P和T Q 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由实验可知:(1)曲线Ⅱ中拉力为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cm,该曲线为(选填T P或T Q)的曲线、(2)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3)在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0=、8、如图所示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h1处悬停(速度为0,h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2处的速度为v,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1,质量比为k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球时的速度大小;(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9、(16分)某电子天平原理如图所示,E形磁铁的两侧为N极,中心为S极,两极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磁极宽度均为L,忽略边缘效应,一正方形线圈套于中心磁极,其骨架与秤盘连为一体,线圈两端C、D与外电路连接、当质量为m的重物放在秤盘上时,弹簧被压缩,秤盘和线圈一起向下运动(骨架与磁极不接触),随后外电路对线圈供电,秤盘和线圈恢复到未放重物时的位置并静止、此时对应的供电电流I可确定重物的质量、已知线圈匝数为n,线圈电阻为R,重力加速度为g,问:(1)线圈向下运动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是从C端还是从D端流出?(2)供电电流I是从C端还是从D端流入?求重物质量与电流的关系、(3)若线圈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该电子天平能称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10、(18分)如图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NS和MT间充满匀强电场,同时该区域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NSTM平面向外和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KL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在NS和MT边界上,距KL高h处分别有P、Q两点,NS和MT间距为1.8h,质量为m、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从P点垂直于NS边界射入该区域,在两边界之间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要使粒子不从NS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值、(3)若粒子经过Q点从MT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选修3-311、(6分)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C、吸收热量,内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12、(6分)如图为一种减震垫,上面布满了圆柱状薄膜气泡,每个气泡内充满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当平板状物品放在气泡上时,气泡被压缩,若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保持不变,当体积压缩到V时气泡与物品接触面的面积为S,求此时每个气泡内气体对接触面处薄膜的压力、选修3-413、(6分)打磨某割面如图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θ切磨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 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边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B、若θ>θ2,光线会从OQ边射出C、若θ<θ1,光线会从OP边射出D、若θ<θ1,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14、(6分)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一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速率v水平向左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图象,y1、y2、x0、2x0为纸上印记的位置坐标,由此图求振动的周期和振幅、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B、C、D、题目分析:半衰期是放射性原子核剩下一半需要的时间,根据公式m=m0•()求解剩余原子核的质量、试题解答:解: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经过32天后,碘131的剩余质量为:m′=m•()=;故选:C。
2014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题卷及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解密时间:2014年6月8日11:30[考试时间:6月8日9:00-11:30]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
物理部分1至5页,化学部分6至9页,生物部分10至12页,共12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 .m/4B .m/8C .m/16D .m/322.某车以相同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 1和k 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υ1和υ2,则A .211k υυ=B .1212k k υυ=C .2211k k υυ= D .221k υυ= 3.如题3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a 、b 两点运动到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a 和W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 和Eb ,则A .Wa =Wb ,Ea >EbB .Wa≠Wb ,Ea >EbC .Wa=Wb ,Ea <EbD .Wa≠Wb ,Ea <Eb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υ=2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
【VIP专享】2014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题卷及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解密时间:2014年6月8日11:30[考试时间:6月8日9:00-11:30]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
物理部分1至5页,化学部分6至9页,生物部分10至12页,共12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 .m/4 B .m/8 C .m/16 D .m/322.某车以相同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 1和k 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υ1和υ2,则A .B .C .D .211k υυ=1212k k υυ=2211k k υυ=221k υυ=3.如题3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a 、b 两点运动到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a 和W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 和Eb ,则A .Wa =Wb ,Ea >EbB .Wa≠Wb ,Ea >EbC .Wa=Wb ,Ea <EbD .Wa≠Wb ,Ea <Eb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υ=2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
(重庆卷)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③ A. 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 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镭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 过滤得到的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 检验滤液中的FM',选用③、⑧和⑩5•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题5图(未表示岀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A. Bh 的 CCL,溶液B. [Ag (NH3)2]OH 溶液C. HBrD. Hz6.已知 C ⑸+H2O (g )=CO (g )+H2(g ) AH=akJ-mol '2C ⑸+O2(g )=2CO (g ) AH=-2202 mol 'H-Hs 0=0和O-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 niol >,则a 为(A. -332B. -118C. +350D. +130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 (g ) Y (g ),温度T,、T2K X 的物质的量浓度c (X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题7图所示。
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 ⑥ ⑦遍CHO题5图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重庆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S )HJ C-12 N-14 0-16 Na-23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明矶用作净水剂B.液氯用作致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2•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A.用KOH 溶液鉴别SO3(g )和SO2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 门(g )和NO?C.用CO.鉴别NaAIOi 溶液和CH^COONa 溶液D.用BaCb 溶液鉴別AgNO*溶液和KQCh 溶 液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浓氨水中滴加FcCb 饱和溶液可制得Fe (OH )3胶体CH^COONa 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 (CH3COO )增大Ca (HCO3)2溶液与过虽NaOH 溶液反应可制得Ca (0H )225匕时Cu (OHh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 U (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4.茶叶中铁元素的检脸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步骤中选用的实脸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 B. C. D. ④B. T2下,在 Oh 时间内,c(Y)=——mol L '-min *<1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aD. M 点时再加入一泄量X,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8. (15分〉月球含有H 、He 、N 、Na 、Mg 、Si 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2014年高考重庆卷化学精校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答案】B【解析】A 、明矾净水发生的反应为Al 3++3H 2O Al(OH)3+3H +;B 、根据NH 3易液化,液氨用作制冷剂,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C 、玻璃中含有SiO 2,可以用HF (氢氟酸)来刻蚀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4HF=SiF 4↑+2H 2O ;D 、生石灰能和水发生反应来吸收水。
【答案】C【解析】A 、SO 2和SO 3与KOH 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B 、Br 2和NO 2均能使溶液中的I -氧化成I 2,均可以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无法鉴别;C 、CO 2与NaAlO 2反应产生Al(OH)3白色沉淀,CO 2与CH 3COONa 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D 、二者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
【答案】D【解析】A 、浓氨水和FeCl 3溶液反应产生Fe(OH)3沉淀,不会产生胶体,A 错误;B 、加入浓盐酸,使平衡CH 3COO -+H +CH 3COOH 向正方向移动,()c3CH COO 减小;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 3)2+2NaOH=CaCO 3↓+Na 2CO 3+2H 2O ,C 错误;D 、Cu(OH)2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为Cu(OH)2Cu2++2OH-,在Cu(NO3)2中,会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导致溶解度减小,D正确。
【答案】B【解析】A、灼烧茶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泥三角,A正确;B、溶解应该在烧杯中进行,并且在溶解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实验用不到容量瓶,B 错误;C、过滤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C正确;D、检验溶液是否含有Fe3+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试剂有KSCN溶液,D正确。
【答案】A【解析】A、加入Br2的CCl4溶液,和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个碳碳双键,带来2个Br原子,官能团数目增加,A正确;B、加入银氨溶液,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官能团数目没有变化,B错误;C、加入HBr,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个碳碳双键,带来1个Br原子,官能团数目没有变化,C错误;D、通入氢气,能和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官能团数目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答案】A2.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答案】D3.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答案】C4.题4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答案】D5. 题5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答案】C6.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7.(20分)Ⅰ.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7-Ⅰ图所示。
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Ⅱ.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答案】Ⅰ.(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 (2 )整体性(系统论)Ⅱ.(1)外正内负;神经冲动(2)感受器;频率(3)大脑皮层(神经中枢)(2 )生态系统改善后,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整体性原理、Ⅱ.(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受到刺激时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刺激感受器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不同类型的刺激能引起机体不同类型的感受器产生兴奋,而后产生不同的感觉。
由图中比较,同种刺激类型的不同刺激强度引起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的差异,在相同时长神经冲动数量不同(电信号的频率不同),从而引起感觉强度不同。
(3)此患者整个传入神经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觉,应该是神经中枢(热觉形成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受损。
8.(20分)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小鼠;杂交方法:。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
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 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这种突变(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
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正反交②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CTCTGA(TGA) 不能③受体(2)5/16 aaBb、Aabb、aabb (3)自然选择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9.(14分)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题9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题9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
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成糖类。
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光饱和点的变化是。
(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组。
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
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
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答案】(1)碳 NADPH([H])降低 (2)C 输出减少 C>A>B>D (3)赤霉素绝密启用前解密时间:2014年6月8日11:30[考试时间:6月8日9:00-11:30]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
物理部分1至5页,化学部分6至9页,生物部分10至12页,共12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 .m/4B .m/8C .m/16D .m/322.某车以相同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 1和k 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υ1和υ2,则A .211k υυ=B .1212k k υυ=C .2211k k υυ= D .221k υυ= 3.如题3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a 、b 两点运动到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a 和W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 和Eb ,则A .Wa =Wb ,Ea >EbB .Wa≠Wb ,Ea >EbC .Wa=Wb ,Ea <EbD .Wa≠Wb ,Ea <Eb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υ=2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
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5.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
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υ-t 图象可能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1)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题6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V 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
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V 挡检测故障。
他将黑表笔接在c 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 、b 点。
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 点时多用表指示如题6图2所示,读数为 V ,说明 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②红表笔接b 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题6图2相同,可判断发生故障的器件是 。
(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2)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
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
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PC、QC的拉力大小T P、T Q。
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的距离增加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 P、T Q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题6图4所示。
由实验可知:①曲线Ⅱ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cm,该曲线为(选填:T P或T Q)的曲线。
②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