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政治思想
胡适 思想 总结
胡适思想总结胡适(1891-1962)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化评论家、作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尤其在教育与文化领域的改革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适的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胡适强调科学、民主和自由。
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他主张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认为只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达到国家治理的最佳状态。
他也非常重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主张全面的个人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专制主义。
第二,胡适提倡现代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国家进步的基石,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社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他主张推崇科学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方法,反对教条主义和空洞的传统教育。
他提出了“立志志学学”、“东西学结合”等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第三,胡适倡导文化独立。
他认为,中国必须摆脱对外文化的依赖,拥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
他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并与西方现代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他的“革命三人组”理论,即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日本文化进行对照,寻找其中的优点和缺点,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文化支持。
第四,胡适强调实践和行动。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改变社会。
他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只纸上谈兵、不实践的空谈主义。
他在教育和文化改革方面,不仅提出了理论,还亲自实践,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文化事业,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综上所述,胡适是一位思想开明、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近代教育与文化的发展。
他的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激发了人们对自由、人权和民主的追求。
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思路。
他的文化独立思想,促使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
他的实践与行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
论胡适好政府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论胡适好政府主义思想的局限性文章介绍了“好政府主义”提出的背景和“好政府主义”的内容,对胡适的好政府主义做出了评价。
指出其对国情的分析有一定局限性,思想过于抽象,内容较为保守。
标签:胡适;好政府主义;局限性从五四运动以后至抗战爆发以前,胡适发表时评政论主要有三个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是《努力》周报时期(1922年5月7日——1923年10月21日),[1]他围绕“好政府主义”这一主张,与他的同道发表了诸多言论。
本文旨在研究胡适这一时期的“好政府主义”思想,故其后《新月时期》和《独立时期》的政治思想不予评述。
一、“好政府主义”提出的背景1917年,胡适从美国回来,中国仍处在军阀割据的黑暗统治之下。
怀有崇高理想的胡适力图通过思想文化之变革来革新中国政治,发誓“二十年不谈政治”。
但是胡适的挚友丁文江十分痛恨军阀专权和黑暗政治,热情支持胡适办报谈论政治。
他批评胡适“二十年不谈政治”的决心,告诫人们:“不要上胡适之的当,说改良政治要先从思想文艺下手。
”他对胡适说:“你的主张是一种妄想,你们的文学革命、思想改革、文化建设都经不起腐败文化的摧残,良好的政治是一切和平的社会改善的必要条件。
”胡适自己也感到了“实际的政治没有一时一刻不来妨碍我们。
” 1920年8月,胡适领衔和蒋梦麟、陶孟和、王徵、张慰慈、李大钊联名发表了《争自由的宣言》,其中说:“我们本不愿意谈论实际的政治,但是实际的政治却没有一时一刻不来妨害我们。
自辛亥革命直到现在,已经有九个年头,这九年在假共和政治之下,经验了种种不自由的痛苦。
便是政局变迁,这党把那党赶掉,然全国不自由的痛苦仍同从前一样。
政治逼迫我们到这样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便不得不起一种彻底觉悟:认定政治如果不由人民发动,断不会有真共和的实现。
但是,如果想使政治由人民发动,不得不先有养成国人自由思想,自由评判的真精神的空气。
”[2]于是,为了公开批评时政,在丁文江的推动下,1922年5月7日胡适主办的《努力》周刊创刊。
胡适“好政府主义”与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
to the right choices ofthe establishment ofthe Democratic United Front as well as the
the“Good Revolutionary Army.So
Governmentalism”was a test for reformist road as
Govemment'’survived for only two months,which shown again that the reformist road in modem China was impotent.
The young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as affected by the‘‘Good Govemmentalism”,sifting the true from the false.Chinese Communist also
中文摘要 胡适的“好政府主义”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所产生的改良之路,它的产 生是多方作用的结果,同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政治现状以及胡适本人的思想 追求都不无关系。“好政府主义”倡导通过“好人”的政治干预来扭转日渐崩坏 的政治现状,在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支持下,“好政府主义”还得以正式组阁,进
行了一番实践。然而这个备受瞩目的“好人政府”却仅仅诞生了两个多月就宣告 破产,再次验证了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的无能为力。
............................................................42
(二)使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研究转向现实思考……............43 二、“好政府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在路线政策上的影响……….….45
(一)推动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战线….............……........45 (二)坚定了中共建立革命军的决心........……….......….46 结语…………………………………………………….柏 参考文献……..…………….…..….….…..……….…..50 后记……….………………..……...….....…………..53
文学家胡适的简介
文学家胡适的简介胡适是中国有名的诗人和学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
他倡导文学改革,对中国白话文的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文学家胡适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学家胡适的简介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汉族,安徽绩溪人。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胡适的文学特点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
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期间,师从约翰·杜威,终生服膺实验主义(杜威式的实证主义)(pragmatism)哲学。
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北京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赶走。
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胡适很喜欢“谈墨”,他认为“欲知一家学说传授沿革的次序,不可不先考订这一家学说产生和发达的时代。
如今讲墨子的学说,当先知墨子生于何时。
”其中的兼爱思想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
胡适还认为“天人感应”是汉代儒教的根本教义,而这是受墨子“天志”的影响。
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作序。
胡适在这篇长序赞美任公的贡献,但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墨子不曾见到战国名将吴起的死——吴起死时,墨子已去世多年,而且墨学已是一种宗教。
任公常说:“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
胡适自由主义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胡适自由主义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胡适作为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写过一本专门的政治法律著作,也没有参加任何政党。
他的政治法律思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他针对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所写的一系列政论体现出来的。
他对政治的影响离不开他创办或者为骨干成员的报刊杂志。
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首先分析胡适在不同时期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的核心内容及其所体现的胡适的政治理念,其次纵观胡适一生阐述他自由主义的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论点。
(一)“好政府主义”胡适在回国初期曾宣称他“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因为他觉得应该从教育入手,从思想文艺上为中国“造新因”。
他回国时期对国内思想界很失望。
在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的《归国杂感》中,他说中国的出版界在他出国的七年简直没有两三本可以看的书,不但高等学问的书没有,就连消遣的书也很难找到,中国人“时间不值钱”,中国的教育处处是弊病。
因此,他决定潜心研究学术,提高国民的判断力,增进国民的道德和知识水平。
但是我们切不可将它的“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主张理解为他对政治的冷漠。
其实他一直对政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美国留学时他就十分关注美国的政治并曾在康乃尔大学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
他的理解也许是,先提高国民的素质,当然包括政治素质,到了国民素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他们自然要参与政治也有能力参与政治活动了。
这种思想与他在美国所学习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有很大的关系。
实用主义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暴力革命,这也是他后来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辩论的理论基点。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充斥着各种思想,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在中国都有其代言人,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论战。
这样的大环境使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的胡适无法像他所想的那样潜心学术研究。
1919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使胡适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暴得大名”。
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之间进行了一次交锋。
论五四前后胡适自由主义思想
1915 年 9 月, 留学美国的胡适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杜 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奠定了其自由主义思想理论基础。 杜威的自由 主义意味着,把科学的思想习惯运用到社会事物之中。 胡适师从杜
威的实证思维术,将其归结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提倡怀 疑,反对武断,反对教条主义,反对迷信。20 世纪初期自由主义思想 中,民主政治、言论自由、和平渐进的改革、容忍反对党,对胡适的 影响最为深远。
五四落潮后,胡适屡屡落败,究其根本,自由主义政治需要在 充满理性和秩序的社会环境下实施。 而当时的中国社会混乱无序, 缺乏共同的价值标准。 林贤治认为,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 分子,“首先关心的并不是人的境遇和自由选择, 而是关心中国应 当 如 何 使 国 家--其 实 就 是 政 府--对 它 与 个 人 的 合 法 (契 约 )关 系 实行控制和干预;正是为此,确认宪政的价值,通过修宪而把个人
1.自由主义思想渊源
安徽绩溪是一个有着自身经济、文化特色的地区,它赋予了胡 适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心理。 作为大学者朱熹的出生地,宋明理学自 然而然地成为徽州人的信条。 闻名天下的徽商注重进取、开拓、团 结,也形成了保守的乡党观念。 这种徽州特有的文化心理,贯穿了 胡适一生的轨迹, 他在性格机制上时常呈现出的激进与保守矛盾 统一现象。 “在其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下最基本的因素便是‘徽州 学派’的基本治学精神--实事求是,敢于怀疑,敢于推翻旧籍。 ” [1] 胡适早年受到严格的旧学教育,饱学古典文献,身上明显体现出清 代朴学的治学风气,因而梁启超称赞道:“绩溪诸胡之后有胡适者, 亦用清儒之方法治学,有正统派遗风。 ”[2]
对胡适总结
对胡适总结胡适的生平简介胡适(1891年-1962年),原名胡软墨,字适之,浙江绍兴人。
胡适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文学评论家之一。
他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和教育领域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适早年曾留学于美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胡适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之一。
在这一运动中,他提倡科学、民主、思想解放,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
他的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适的贡献对文学的贡献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彻底否定传统文学”的口号,对古代文学进行了批判。
他强调文学应当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要追求真实和个性。
胡适提倡的新文学的实践,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并倡导了以真实感和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小说创作。
他的观点对后来的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政治的贡献胡适在政治领域也有重要的贡献。
他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政治改革,提倡民主和宪政。
他在《白话革命》中提出了“五权宪政”的主张,主张建立一个具有真正民主制度的国家。
胡适的政治主张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他对中国政治的改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教育的贡献胡适对中国教育的改革也有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口号,主张教育应当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胡适在教育领域的主张被广泛接受,并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主张促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胡适的思想科学与民主胡适强调科学与民主的重要性。
他认为,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主是最适合人类自由发展的政治制度。
他提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主张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
胡适的科学思维和民主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引领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胡适
政治倾向上的错误很明显:1面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胡适长期主张不抵抗主义“世界主义者”,反对“狭隘的国家主义”,应树立所谓“万国之上尤有人类在”的“世界的国家主义”。
又倾心与不抵抗主义,将西方的这种理论同我国先秦道家的“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想比附。
1915年1月,日本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在交涉过程中,胡适始终是“和平主义者”。
杨向奎先生回忆说:“他当然受到同学们的批判,但他并不会改,仍然坚持己见”。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为此派来调查团,提出把东三省提交国际共管,国民党表示可以接受,而胡适也表示欢迎。
次年在《独立评论》第5期上发表《论对日外交》一文,再次反映了他一贯主张的“和平主义”和不抵抗。
“当国家处在存亡的关头,他仍然主张不抵抗,不用兵,好像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和平主义者。
但当1936年…双十二‟事变后,蒋介石在西安被扣,他却一反平日和平主义的理论,破口大骂,在给张学良的电文中骂他是罪人,并宣布拥护政府下的讨伐令。
这些举动说明什么,说明他是封建官僚的后裔,始终站在两翼中的右半边。
1937年抗日战争打起来,不是蒋介石要打,是日本不许他再谈…和‟,于是胡先生也说…和比战难‟!。
2他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的道路,主张渐进改良胡适与陈独秀等共同编辑《新青年》,他主张在《新青年》上不谈政治,只谈文化,这是针对李大钊提倡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于是引起李大钊的反驳,而胡适则坚持己见,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说些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蕴涵了是拥护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是赞成革命还是反对革命这样的本质问题。
在北洋军阀时期,胡适曾与蔡元培等人开会讨论,提出“好人政府”即宪政政府,要求南北议和,写了《我们的政治主张》作为公开宣言。
“这篇宣言,可能是中外古今政治宣言中最没有分量的一份,当时的封建军阀看也不看,理也不理,这种向恶势力斗争的方法,等于堂吉诃德向风车挑战了当时国民党元老张难先曾经写信给蔡元培和胡适之,批评他们的政治主张,张说,…公等此种主张是偏颇的,是狭隘的,是苟且的,是糊涂的,是违反真正民意的,是袒护有枪阶级的,是造成异日大战的,是污辱吾国最高学府的。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
胡适是中国近代新文化思潮的代表性人物,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自由派学者,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性思想。
在他的知识生活中,经过多年研究,他聚集了大量新的观点,使其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力量之一。
胡适的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圣训原则,他坚持和合法的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拒绝不合理的改革,他曾写过《圣言》,野蛮的圣训作为他展示自己政治思想的基础,力求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
胡适还将圣训的价值发挥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当中,他鼓吹民众自由责任制,让政治人员负责统治,但不应该把政治当成一种垄断。
胡适也强调民主与自由的理念,他认为民主制度是实现自由和繁荣的基础,他以宪法制定为例,主张利用宪法把民主的理念落实到现实中来。
此外,在他的文章中,他还认为重视人民的权利,认为人民有权利分担国家的重大政治事务,而不是官僚专制。
胡适提倡中国社会发展特色民主制度,他认为,在中国,民主不仅仅是政治活动,更是一种文明和教育,并且应当与民族思想广泛文化结合,实行古典化民主。
胡适还支持发展自由市场经济,他把中国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进步的过程,改革和进步可以从政治思想上完成,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是宪政主义和市场经济,他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可以为大众带来益处。
胡适认为,中国新民主制度不仅需要法治,还应该有社会改革,他认为,中国应该实行一种混合民主与自由的要求,实行政治民主与经济自由的新制度,他认为任何政治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政治对促进实现社会和谐统一的作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胡适的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不仅极大地���示了他的政治见解,而且也为了中国社会改革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想法。
胡适提出了许多。
简述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
简述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
分析任何一个人、一个问题时,都不能离开时代背景,而应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讨论和考察。
胡适不仅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也是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先驱。
他的早期思想,也洋溢着时代气息。
胡适的一生大部分是用来宣传民主与自由宣传思想解放的个性独立的。
胡适的主要思想有一下主要几点:
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
这个观点在胡适的很多诗篇中都有所反映,在俄国留学时他就以“新俄万岁”为题写下了主张自由的《沁园春》一词,回国后,又有很多诗篇反映了他对封建专制的不满。
反对封建礼教,提倡妇女解放。
胡适的这些思想主张无疑是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的鞭挞,他认为那种只晓得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是忍心害理,是男子专治的贞操伦。
他主张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因为这是简历民主政治的前提,而人的素质提高,关键在于教育,在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
向往民主与自由。
查阅胡适的众多文集、诗篇,你不难发现,他的许多文章中都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充分表达他对民主制度的向往和追求。
胡适的思想与陈独秀的民主思想都是大致相同的。
不仅在于反专制更在于反礼教方面。
胡适、陈独秀等人对民主的向往与追求,不仅反映他们早期的进步思想,也代表着他们救国的热望。
对胡适思想的总结
对胡适思想的总结胡适(1891-1962),字洪泉,号东坡居士,江苏无锡人。
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人物,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思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文化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适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融合,提倡科学精神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倡导自由民主与个人主义,为中国引入现代文明铺平了道路。
首先,胡适思想强调科学精神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他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强调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
他认为科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活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动力。
胡适坚信只有追求真理和科学方法,才能在中国社会中实现成功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胡适思想倡导自由民主与个人主义。
他是中国最早倡导民主政治的改革者之一,他主张人民有权利参与政治决策,坚持言论自由和人权保护的重要性。
他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思想传统,主张实现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政治体制。
胡适还强调个人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个人价值,从而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
第三,胡适思想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融合。
他认为西方文明的价值和科学方法可以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但也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他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保留下来,并结合西方的现代思想和科学,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文化。
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现代性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胡适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主张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为了生活,生活为了教育”,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
他反对“书本教育”,提倡实际经验和实践的教育方法。
他还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自由思考、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他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胡适思想也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提倡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倡导实事求是、真实感和形式的创新。
他认为文学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应该体现现代化的精神和价值观。
胡适自由主义思想
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简介一、胡适生平(1891-1962)安徽绩溪县上庄村上。
这里农业不发达,主要靠经商。
高祖时已在上海黄浦江对岸的川沙开了个茶叶店,后来祖父在上海开了个分店,两个铺子就是其其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胡适的父亲胡传兄弟5个。
读书,25岁时为秀才,27岁在上海龙门书院学习。
“为学要不疑处有疑,才是进步”。
对胡适影响较大。
其父后来投奔吴大澄(处理中俄边界的钦差大臣)后因政绩,以直隶候补知州分发各省候缺任用。
1889年47岁的胡传第三结婚,即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农家女,时年17岁)。
1891年胡适降生。
第二年胡传调往台湾。
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与刘永福共同抗日。
患病,回厦门后去世,此时胡适刚4岁,母亲23岁就守寡。
(至1917年胡适学成回国,1918年其母去世,享年46岁。
从其母亲的一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不朽的。
胡适小时读四书五经,9岁开始看小说,先后看了30多部。
1904年随其二哥上海读书时(14岁)已能写象样的文章了。
胡适身体较弱,文绉绉的。
其母教子很严,慈母兼严父。
离乡之前,按风俗给他订了一门亲事(属于小脚女人,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即后来的妻子江东秀)。
去上海时,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讲,其防身之具二:一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在上海著名的中学梅溪学堂读书,这里提倡新学,胡适在此得到老师的器重。
因参与写匿名信骂上海道,并罢考。
1905年进入澄衷学堂,成绩优异,一年之内升了四级(共5级)。
在这里信仰进化论。
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该学校为归国留日学生建立,多为革命派。
他在此加入竞业学会主力的《竞业旬报》,用白话文写了不少文章,为其以后提倡文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1908年17岁的胡适从第24期主编《竞业旬报》。
这时两江总督端方撤换校长,破坏共和,学生抗议,要求退学。
于是,一批进步教师成立新公学,由于经费困难,一些旧教员不肯任教,胡适人作为一年级新生,被聘为教员,月薪80岁(不发全)。
胡适自由主义的来源及基本内涵
胡适自由主义的来源及基本内涵摘要:在现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胡适是一位非常值得探讨的人物,其自由主义观念尤为著名。
胡适自由主义的来源主要有易卜生的个人主义、杜威实验主义和美国民主政治生活的实践。
根据这些来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胡适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胡适;自由主义;基本内涵1929年,胡适针对国民党政府发布的“保障人权”的命令,发表了《人权与约法》一文。
随后众多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发动了影响深远的人权运动,向国民政府要人权和自由。
人权运动虽然参与人数不多,并且持续时间也比较短,但运动中所体现出的政治思想不仅对当时中国许多的知识分子,并且对后来资产阶级右翼的政治主张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胡适是这场人权运动的发起者和核心人物之一,他虽然没有像罗隆基那样在人权理论方面作细致深入的研究,但是他的一些著作以及平常的言论中折射了诸多的人权思想,尤其是其人权主义观念对中国现代化影响深远。
一、胡适自由主义的来源每个思想家思想体系的建立都与他生活的时代环境和民族传统息息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环境固然对胡适人权思想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但是胡适的留学经历,更是对其人权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余英时先生曾经提及:胡适留学美国的七年是他思想体系定型的关键时期。
1.易卜生个人主义思想对胡适自由主义的影响个人主义产生之初是作为反对神权、保护人权的思想利器出现的。
个人主义思潮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在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
个人主义以保护个人利益为核心,强调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权利都要让位于个人权利。
个人主义认为其他权利都是建立在个人权利之上,是个人权利的集中表现,其他权利内涵的阐释都要以个人权利为基础。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个人主义思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个人人格独立、个体思想自由以及个体的社会责任。
易卜生认为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个体要在人格独立的基础上产生独立自由的思想,并为之向社会负责。
胡适自由主义思想 文档
胡适自由主义思想文档自由主义之于胡适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可说是在他留美十年间接受了严格的现代民主政治训练,在杜威、罗素等国际学界泰斗的影响下形成的。
1917年7月,胡适由美返沪。
“五四”前后,以胡适为核心而形成的胡适学派人群成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
这些人以办杂志为主要方式大力宣传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论述其“自由”思想。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中国的问题不能谋求一次性的“根本解决”,只有一点一滴的渐进改良才是可行之道;发出“一个国家拯救须始于自我的拯救”的呐喊,强调铸造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国民。
在20、30十年代的中国,胡适与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起将自由主义由空泛的思想文化启蒙推向具体的政治舆论监督,对北平军阀政府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前后相继的统治履行了以边缘姿态严格监督的责任1、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之主要内容1.>文化自由主义:实现自由主义宪政之基础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首次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发挥作用。
这个时期,胡适大都是以“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异语同义词的,个人主义可说是胡适自由思想的核心。
他对自由主义思想的介绍也是文化层面的,因此将其称为“文化自由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1健全的个人主义对于健全的个人主义,胡适这样表述“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他的个人主义思想可说就是是直接来自于“易卜生主义”,主要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个性、才能,“救出自己”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五四时期“救国”意识的表现。
1.2思想与言论自由胡适文化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一直所强调的学术独立与思想言论自由,这是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始终贯穿他终身的言论与行为。
胡适号召人们去积极争取自己的言论自由,认为只要能积极争取言论自由,便一定能得到言论自由。
1.3充分实现世界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
浅析胡适政治伦理思想
浅析胡适政治伦理思想胡适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学者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用实用主义改善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家庭伦理。
胡适的实用主义伦理思想比较全面地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道德诉求,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民族资产积极伦理思想趋于完善的标志。
以追求个人权利自由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是其改革思想的重点,也是我们研究其实用主义伦理思想的切入点。
标签:实用主义;民主宪政;权利自由一、实用主义伦理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改良胡适继承了杜威实用主义方法论,并简化成“十字箴言”:“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十字箴言”在其政治生活上的体现就是实行“宪政”的“好政府”的政治改良主张。
胡适认为:“好政府主义,既不把政府看作神权的,亦不把政府看作绝对的有害无利的,只把政府看作工具,故亦谓之工具的政府观。
”[1]257此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胡适是把“好政府”作为一个假设,作为有待检验的工具。
那何为好政府呢?需要满足三个特点:第一,政府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工具,政府存在是因为需要这种工具;第二,政府作为一种工具,它是有组织,有公共目的的权力;第三,这种工具是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胡适还认为我们可以从“好政府”中得到三个益处:“政府”不过是人们用来自治的“工具”,完全应该成为公共利益及幸福的一种“工具”,能满足“公共”的需要,为“公共”谋利益,这就是“好政府”,反之,“不能为所应为,或为所不应为的,就是坏政府”[1]260;可使得到民治,我们做主人的人民,政府正是为我们大多数人设立的,应该好好看守政府,如若放任政府,这种“工具”必然要作怪,这便是民主政治之浅论;可得到革命,政府是应用的“工具”,不能适应要求就要更换,改成“好政府”这就是浅显的革命道理。
以上三条就是胡适“好政府”的完整阐述。
最后,胡适还提出了“好政府”的实行,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首先要明确“好政府”实行的必要性,它是人们系统学习、正常生活、经济发展的保障;其次,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样便于实行;最后就是需要“好人”的配合,组织有目标的运动,并为之奋斗。
胡适的政治思想
胡适的政治思想
1.胡适的影响: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
2.胡适的文化学术贡献:文化革命的急先锋;提出新文化运动纲领;引入易卜生、枉威学
说,一生为自由主义奋斗;首先用科学方法整理先秦哲学思想;首先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首做中国白话文学史;首次以历史方法考证小说,开创新红学。
3.胡适的思想体系:
易卜生主义的自由观;
人人不朽的人生观;
淑世主义的世界观;
实验主义的真理观;
好政府主义的政治观;好政府之“好人”字义:有学识、有正义感,不追求私利;
好政府的功能:消极:防止营私舞弊
积极:。
对胡适软性乌托邦主义思想的思考
文 化转型危机 的时候 , 中国知识分 子亟欲 寻求 新 的政 治秩序 , 因而 在 二十世纪 中国思想 流派 中出现 了一 种” 托邦倾 向” 乌 。而 胡适 因 其儒 学知识背 景以及杜威 、 赫胥黎 的知识乐观 主义影 响, 最终发展 成 为科学主义 主导 的乌 托邦主义 ,在此 过程 中隐含 了胡适 软性 乌 托邦 思想形成 的历史逻辑 。 当无政府主义 与马克 思主 义业 已成为知识界趋 之若鹜 的两大 显学之 时, 胡适与激进 知识分 子的分歧 已经不是 要不要谈政 治, 而 是如何 谈政治 的问题 。因此 , 直面近 代的双 重危机 , 胡适做 出了 自
理论研究
商 品与质 量
21年7 I 00 月干
对胡适软性乌托邦主义思想的思考
口罗雪松 戚 桂祥 孙照远
( 西师 范 大学 江 西 南 昌 3 02 ) 江 3 02
摘 要: 胡适作 为近现代 中国的思想启蒙者, 其软性乌托 邦思想是在其儒 学 知识 背景以及杜威 、 赫胥黎的知识乐观主义的影响下, 最终发展 成为以 科 学主义为主的乌托邦主义, 并进而对其政治主张产生 了深刻影响, 由此岸理想到彼岸现 实胡适做 出了自己的选择 。 关键词: 胡适; 软性乌托邦; 渐进主义
己的应对 。 12 年 5 1 92 月 4日, 以蔡元 培领衔 的 中国 1 名著名 自由知 识 6 分子联名发表 了《 我们 的政 治主张》 这 一后来被 视作 中国” , 自由主
● ●… ● ● ● ●●●
在软 性乌托邦 思想 的催发 下,胡适确立 了自己的政 治主 张和 见解 。他竭 力推动 全盘西化 的新文 化启蒙 运动 , 反对激进 的政 但 治运 动, 始终 在学术 与政治 、 思想 启蒙与政 治运动 的矛盾之 中探 索 行走 , 选择” 诤友 ” 的身 份游离 于其 间也 就不难 理解 了。 在那样 一个 民族危 亡和政 治危机深 重 的中国 , 亡” 倒 了” ” 救 压 启蒙” 新文化运动 只草草地完 成 了对 旧文化 的” ”五 四政治运动 , 破 , 就迫 不及 待地 登上 了历 史舞 台,阻 断了新 文化 运动对 新文 化的” 立”历史现 实不容 给胡适足够 的时间去建筑 一个 新的文化基础 。 , 也可 以说 , 这样 的结果是作 为一场 ” 了政 治而文化 ” 为 的新文化运动 的必然 , 而这样 的必然就造 就 了一心想” 在思想 文艺上替 中国政 要 治建筑 一个革新基 础” 的胡适 的悲剧 。
胡适晚年(1949~1962)政治生活述评
作者: 马瑞
作者机构: 开封市博物馆,河南开封475000
出版物刊名: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9-33页
主题词: 晚年时期;胡适;政治生活;民主主义;1949-1962年;政治思想;资产阶级民主;蒋介石;
国民党;政治立场
摘要:胡适晚年在致力于拥蒋反共宣传的同时,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追求,他主办的《自由中国》则是其追求自由、提倡议会政治的标志,从而为国民党所不容。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国民党对胡适采取容忍态度,而当形势变化之后,国民党又对胡适的政治思想进行围剿反击。
胡适固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信仰决定了他在坚持反共立场的同时,又与蒋氏政权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的政治思想
1.胡适的影响: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
2.胡适的文化学术贡献:文化革命的急先锋;提出新文化运动纲领;引入易卜生、枉威学
说,一生为自由主义奋斗;首先用科学方法整理先秦哲学思想;首先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首做中国白话文学史;首次以历史方法考证小说,开创新红学。
3.胡适的思想体系:
易卜生主义的自由观;
人人不朽的人生观;
淑世主义的世界观;
实验主义的真理观;
好政府主义的政治观;好政府之“好人”字义:有学识、有正义感,不追求私利;
好政府的功能:消极:防止营私舞弊
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