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

合集下载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一、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相同点都是"问---答"互动式交谈,都属伦理谈话,都激发了对方积极的思考。

二、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不同点(一)就"问---答"交谈的地位来看,《论语》的基本性质是"独白性的","问与答"只是其中辅助性的一部分。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大抵是采取这两种形式:单纯的"子曰"和针对于"某某问"的"子曰"。

前者相当于"独白",其具体语境被完全抽掉了,后者才类似于"问与答",则部分地保存了当时的语境。

从全篇来看,"子曰"出现的频率远高于"问与答",据陈桂生考证,前者在《论语》中,共204章,约占总章数(521章)的39.8%,后者中师-第对话68章,仅占总章数(521章)的16.8%。

而"问与答"在苏格拉底思想的生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柏拉图对话集》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都是用对话的形式写成。

(二)就"问---答"交谈的方式来看,"产婆术"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而"启发式"则以第子问、先生答为主。

据陈桂生考证,在《论语》师-第对话68章中,第子问、先生答或不答65次,总75.6%,先生问、第子答或不答21次,仅总24.4%。

而"产婆术中的"问---答",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其原因大凡与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的理念有关,即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所概括的: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

更为他本人求知欲所驱使。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

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

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

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

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

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

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

文化传播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姓名胡慧欣学号201434004505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名称论语指导教师李蕾2015年12月24日摘要学术界关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

在这里,我试图想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两位先哲。

因此,在此就孔子及苏格拉底的道德观及宗教观进行对比。

道德观部分主要介绍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中的“两种理性”;宗教观则主要就两人不同的信仰进行对比。

直到今天,我们还深切地感受到中西方各方面的巨大差异,这与他们的起源时代有莫大的联系。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哲学的起源时代,研究他们就是研究中国,研究西方国家乃至于世界。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哲学2The comparison of Confucius and Socrates' philosophical thoughtAbstractThe comparison of academics on Confucius and Socrates has a long history,Especially in such aspects as education idea, teaching method has a lot of research.Here, I try to think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bout the two thinkers of the past.Therefore, I’ll compare Confucius and Socrates' morality and religion in this article.Morality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Socrates‘ different “rational”;Religion is mainly compares two different faiths of them.Until today,We are also deeply feel th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Their origin time of those two cultures make a big difference of what they were like now.Confucius and Socrates, respectively, represent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The research of them two is also the research of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Key wordsConfucius, Socrates, philosophy,3摘要 (2)1 引言 (4)2,道德观比较:两种理性 (4)2.1 孔子的道德观 (4)2.2 苏格拉底的道德观 (5)3 宗教观的比较 (6)3.1 孔子的宗教观 (6)3.2 苏格拉底的宗教观 (7)4 小结 (8)1 引言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年479)与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这两位东西方传统思想的重要开启者曾被比较过无数次。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法的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法的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法的比较时间:2006年07月28日13:08 我来说两句搜索精彩世界杯精彩进球视频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和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是中国和西方古代影响巨大的教育家。

他们都致力于道德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而孔子显然不这么看。

关于苏格拉底这个观点,学者们作了许多研究,本文不再讨论。

笔者主要想通过两位大教育家对道德看法的不同,探讨他们教育方法的巨大差别,及其对于中国和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述而不作”思想家。

关于孔子,本文主要依据最为可靠的《论语》,特别是《论语》的前十五篇。

关于苏格拉底,本文主要使用学术界公认比较可靠的柏拉图的早期著作和色诺芬的回忆录。

一、探讨与训诫苏格拉底以使用问答式谈话教学法闻名。

他的教学方法不容易准确理解,因此有必要先比较完整地引述一段他和学生的对话。

为了分析方便,我将他们讨论的每个回合归为一个自然段,并加上编号。

(一)一位叫曼诺的年轻人问苏格拉底,美德是学来的,还是天生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

苏格拉底讨论任何问题都要先将概念搞清楚,回答说:我很惭愧,我连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出它是怎样获得的呢曼诺说:真的吗那个有名的智者高尔吉亚在雅典的时候你没有见过他苏格拉底说:见了。

不过我记性很差,请告诉我他是怎么说的,或者讲讲你的看法,什么是美德(二)曼诺说:你的问题不难回答。

男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国家,女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家庭。

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美德,每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美德。

苏格拉底说:我真幸运!我只是问一个美德的概念,你却告诉我许许多多的美德。

他不动声色地指导曼诺寻求事物的定义。

苏格拉底说:如果我问你什么是蜂,你回答有许许多多的蜂。

难道你不认为作为蜂它们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其他方面,例如外貌和个头等等曼诺说:是的。

苏格拉底进一步提示:如果没有节制和正义,能不能把国家和家庭管好曼诺说:不能。

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不节制、不正义,一个青年或一个老人能不能成为善良的人曼诺回答:当然不能。

孔子“仁学”思想与苏格拉底“美善同一说”比较

孔子“仁学”思想与苏格拉底“美善同一说”比较

孔子“仁学”思想与苏格拉底“美善同一说”比较引言在美学的长期发展中,由于所处时代、环境以及思想开放程度不同等原因,美学家们的思想也有很大差别。

但在希腊民主制热情高涨以及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期,大量的美学家相继出现。

他们通过对时代的观察,结合自身的学识,逐渐沉淀酝酿,生发出大量的具有超越时代意义的美学理论。

在这一时期,诞生了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著名的思想巨匠,他们虽相隔万里,但其思想上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也存在差别。

一、人物介绍孔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受到世界的推崇,其思想更是远播大江南北。

在春秋战国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作为这个时代思想领域的佼佼者,座下弟子众多,再加上四处游学访问,其主张便广为人知。

后世流传的《论语》将其“仁学”的观点发扬光大。

而与孔子差不多时期的苏格拉底,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在哲学思想上的理论成果也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

在希腊民主思想的熏陶下,苏格拉低凭借自我的钻研考据,逐渐产生了他对美的追求,并产生了新的审美观点。

而“美善同一说”则是其美学思想中的一个观点。

二、观点内容1.“仁学”“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而在后代,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

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仁”的思想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其他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美善同一说”苏格拉底从目的论和美德论出发,提出了他的美学思想,其核心观念就是美善同一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美善同一说”的开拓者。

他的学生在《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载,苏格拉底在和亚里斯提普斯对话中谈到:“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就是善,美与善是同一的。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

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

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2)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2)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2)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

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

从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

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的特点。

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

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

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

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

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

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

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

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对生死问题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探讨生死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从他们的生平事迹、思想观点和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我们来看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在其一生中游历列国,以求得心中理想中“大同”社会之路。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死于公元前399年。

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开创了理性主义哲学。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雅典从事教学和思想探索,他以辩证的方法引导人们思考,对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

在生死观方面,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应该注重当前的生活,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道德修养来影响他人和社会,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孔子强调“时不利兮骓不逝”、“道不行兮魄不飞”,意思是时机未到,骏马也不会自行飞升离去;道路未畅,魂魄也不会飞扬离去。

这表明孔子对于生死问题持有一种比较宏大的人生观,在强调个人修养的也深信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苏格拉底的生死观则更加注重个体内心层面的精神境界。

他在《普拉托的对话录》中提到,死亡可能是一个美好的事,也可能是一个可怕的事,但绝对不是人所能知晓的。

他认为人应该不断地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直面死亡。

苏格拉底曾说:“发现一切的美和善,无非是通过哲学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对为了真理而死的决心。

”可见,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看法是与生命中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相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来看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生死观强调修养和社会责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

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

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v 所处时代相似:都处在奴隶社会转型时期。 v Leabharlann 关注人;都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
v 都是教育家,影响后世。言论见于学生著作中。
(2)不同点:
v 孔子主要观点是仁和礼;克己复礼;
后者的主要观点有“知德合一”;“认识你自己”。
v 孔子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压抑个性;
后者关注人的发展和价值,重视个人伦理道德。
v 从影响上看,孔子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后者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不同点: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

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孔子1、哲学与宗教思想:“天”的思想在孔子那里有两层俗话说钱是自然的天,如其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的这层意义的天道观上,孔子还具有辩证法的因素,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语中就论述了“行”、“生”与“逝”的辩证关系。

但“天”在孔子的思想中更多的则是指具有人格意志的“天”,它是世界的主宰者和人类命运的赋予者,如其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孔子还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在人性问题上,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先天的人性本来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气习染不同而使之悬殊。

孔子敬重“天命”,但却怀疑鬼神,他一生“不语怪、力、乱、神”,强调“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在认识论和知行观上,孔子虽然承认人有“生而知之”,但强调的是“学而知之”;他既重闻见,兼重思维,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主张学行并重、学以致用、言行一致。

2、理思想:“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结构中是核心部分。

孔子对“仁”含义的解释颇为宽泛而且多变,每次讲解都不尽一致。

因为在他看来,“仁”是一种主体的体验及实践问题,不必从要领上明确界定,也无需理论论证,他只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人而作出不同回答。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两位伟大的“述而不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后世东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从时间上看,他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

孔子生活在乱世,苏格拉底生活在社会极盛将衰的转变期。

两人的际遇不同,但是都憧憬与社会长治久安则一,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同的实现其理想的方法:教育。

比较中西方两位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异同,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的不同点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

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相同点一。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式教育都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知识准备,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还有,这种对话式教育都是在和谐与民主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

二、均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教育目的,致力于教育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一、苏格拉底问答法1.1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起源和基本原理苏格拉底问答法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灌输和传授而来,而是通过自我发现和思考得到的。

他倡导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推敲和探求真理,从而达到认识和学习的目的。

1.2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和作用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是强调启发性、引导性和对话性,通过一系列有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辩论,促使他们在互动中逐步发现和建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深刻思考,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2.1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来源和基本原理孔子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我国古代儒家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

孔子认为,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建构知识、培养品质和形成道德。

2.2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是重视启发性、人文性和价值导向,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品德,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尊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3.1 区别苏格拉底问答法更注重对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倡导通过辩论和讨论来发现真理;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更注重对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倡导通过启发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和情感。

3.2 联系苏格拉底问答法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都强调启发性教学,都强调对学生思维和品德的培养,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它们都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都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可以融合这两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东西两位先哲——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东西两位先哲——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东西两位先哲——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王周燕刘松柏吴江市盛泽中学215228摘要: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二人在教育思想上有诸多的相似点。

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现成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基本上处在同一时代。

和孔子一样,苏格拉底既是一位充满睿智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东西方还是彼此相互隔绝的,但是二人在教育思想上却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仍然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为贵族子弟垄断,一般的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孔子则大力在民间举办私学,求学者不分身份等级,来者不拒。

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①。

意思是说只要有愿行“束脩之礼”,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束脩”就是腊肉干,是当时拜见老师的礼物,这并不是说孔子向弟子受学费,而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

“束脩之礼”并不是什么负担,一般平民也都出得起。

这样以来,孔门的弟子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都有。

不仅如此,还有父子二人同为孔子门下弟子的,如孔子弟子中“七十二大贤”之一的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更能够说明孔子对受教育对象的看法。

据说当时有一个叫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

互乡一童子愿拜谒孔子门下,孔子竟然接受了。

很多弟子非常疑惑孔子所为,孔子则耐心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在生死观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有限的存在,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孔子强调人生短暂,提倡珍惜时间,充实自己的人生。

他认为人的生命应该有所成就,人们应该努力追求道德和智慧。

苏格拉底也强调人的生命有限,他认为人的时间应该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死的。

孔子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他认为人的灵魂应该长存,用于指导和教育后代。

苏格拉底也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有种种形式存在。

他强调灵魂的重要性,认为人的灵魂应该追求智慧和真理,以使灵魂得到完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关注人的品德和道德。

孔子提倡仁爱和正直,他认为人的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归宿。

他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也强调道德和正直,他认为人的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状态。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智慧和真理,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道德。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时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态度。

孔子曾经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他认为死亡是天意,人无法改变。

苏格拉底在面对死刑时,也表现出了坚定而勇敢的态度。

他拒绝逃离或者改变自己的思想,选择面对死亡,因为他认为遵循真理和正义是人应该做的。

他坚信自己的灵魂会在死后得到解放和完善。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都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死的,灵魂的状态和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归宿。

他们在面对死亡时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态度。

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他们的生死观都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道德,实现自我完善和灵魂的升华。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的伦理道德和生死观对于古代和现代人类的思考和探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对他们的生死观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孔子的生死观孔子的生死观是基于儒家的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他的言行举止和道德品质,在为社会提供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对于死亡,孔子认为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的寿命也就是他的生命价值的限度。

因此,他强调要珍惜生命,做好本分,尽自己所能为人民服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同时,孔子认为,人的生命从物质层面上结束了,但精神和道德层面的影响仍然存在世间,他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因此,人不是完全的消失了,而是通过他的精神和道德遗产继续生存并且演变。

苏格拉底的生死观是基于他的哲学思想和对人类存在本身的思考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存在的意义在于寻求真理和智慧,而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自然命运而已,不应该害怕或者逃避。

人类的智慧和生命意义是存在于思想和思考的过程中的,而不是身体和生命本身的存在。

苏格拉底认为,死亡只是一个旅程的终点,而非生命的终结,人类的灵魂会在死后得到救赎和解放,进入到一个更为完美和超越现实的层面。

对于苏格拉底来说,生命和死亡的真相和意义只能通过思考和对于人类本质的探究才能得到。

三、比较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可以说都是建立在人类伦理道德和哲学思考的基础上,但两者的侧重点和意义有所不同。

孔子的生死观注重的是人类的实践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他倡导珍惜生命并通过努力为他人服务和提高自身素质来实现生命的价值。

对于死亡,孔子认为是一种自然的终结,不能逃避和害怕。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邓晓芒苏格拉底的言说,他的标准是确立于言说本身的,就是说,话语本身有自身的标准。

所以我们在言说伦理道德问题时,以及言说其他任何问题时,我们都应该遵循话语本身的标准。

这个标准,到后来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就形成了西方的逻辑。

西方重逻辑、重语法规范,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西方言说的一个特点。

今天,跟大家谈谈关于苏格拉底与孔子在言说方式方面的区别。

这个问题很重要。

首先,这两个人在中西文化各自的传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师,特别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曾经有人把苏格拉底比作为西方的孔夫子,整个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有了一个转向,从原来探讨自然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伦理与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是一个开创性的大师。

大家都知道,孔夫子在中国是具有崇高地位的。

今天我要谈的,不是他们具体的道德观点和道德历程,而是他们在谈话的时候,他们的说话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中西方的差异,想从这个问题来切入到我们在讨论伦理道德、政治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所不知不觉在遵循、在运用的某种思维方式。

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对中西两大文化体系产生一种清晰、宏观的认识。

在说话的方式上,孔子的《论语》是众所周知的。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他自己专门撰写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著作。

《论语》,就是他跟他的一些弟子们的谈话,由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对话录,所以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也就是说,他不写书,他只整理古籍,然后以口头的方式把他的意思和道理讲出来。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著作。

苏格拉底也没有一部自己写的书,也只有由他的弟子们所记录的对话录。

特别是他的大弟子柏拉图,在他的书里,往往就是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转述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柏拉图自己的理解。

所以这两个人都是用他们口头的对话形式来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真理、追求智慧,以这种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而阐述的话题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人教育 的方法 同样有异 曲同工之妙。本 文从他们 的德 治思想- 9教育 思想 的角度进行 了对比。 关键词 孔子 苏格拉底 比较 德治 教 育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G 4 0 . 0 2 1
活关键所在 。 1 德 治 思 想 2 教 育思 想 孔 子生于春秋战 国时代 , 各诸侯混战 , 他积极探求一种 能 2 . 1教学对 象 为人们所接受的治国方策 。苏格拉底经历 了希腊 由全面繁荣 的古典时代向城邦混战的过度 阶段 ,目睹沧桑 巨变 的苏格拉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主张教育对象 的扩大化 ,提倡 民众广 底 开始 思考 国家的政 治出路问题 。激变 的历 史时期,复杂 的 泛 的接受教育 。 孔子关于教学对象的原则是“ 有 教无类” 。 “ 自 吾未尝无诲焉” , 他的私学 门徒 中囊括了各个阶 政 治局 势, 使这两位不同国度 , 不同时期的思想家 找到 了一条 行束惰 以上 , 层、 行业、 国籍和种族的人。从事公众教育是苏格拉底 一生 的 共 同的救国安邦之策—— 德治。 主要事业之一 , 他的教育对象广泛 : 有 母邦雅典人 , 也有来 自 1 . 1孔 子 的德 治 观 点 有贵族派成员, 也有 民主派成员; ( 1 )德 教。 孔子认为道德教化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本性, 希腊各邦乃至非洲的外邦人 ; 也有手工业者和穷人 。所以说 , 苏格拉底 使之心存仁厚, 自觉尊礼守礼 , 从而调整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 有 豪门巨富的子弟 , “ 为政 以德 , 譬如北 辰, 举起所而众星共之。 ” 《 为政》 充分道 出 了德政的重要意义, 所 以, 仁德的君主必须把施行德政、 化 民 以德当作首要任务, “ 不教而杀谓之 虐” 。在孔子看来, 不对犯 错 误的人进行教导, 就进行杀戮 , 可称之 为暴 政。 ( 2 )礼 教。 道 德教化 的根本一条就是要人知礼 , 只有知道 礼 仪廉耻 , 才 能行仁义之事 。 “ 不学礼 , 无以立 ” 。 也就是说, 作 为个人 , 要立足社会 , 必须知礼学礼, 克 己复礼, 做到 “ 非礼勿 的教育对象是全体 民众 。 2 . 2教育 目的 他们都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都 以培养德才兼备 的 治国人才 , 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 社会 为宗 旨, 同样都是为解决 具体 的社会 道德 问题 。孔子 的教育 目的 旨在让统 治者拥有 “ 仁 ”的道 德 修 养 , 并 以政 治 手段 使 伦 理 纲 常 固定 化 。孔 子 走 的是一条教育政治化的道路。 2 . 3教育 内容 视, 非礼勿听 ,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 这样就可 以做到天下 归 仁, 王 道 自现 。 孔子 的教育内容包括三部分: 道德教育、 科学文化教育和 ( 3 )正己。孔子对统 治者 自身也提 出了高标准 的道德要 技 能训练 。孔子把“ 学会做人” 的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地位来 道德教育、 政事 求 。作 为统 治者 , 应 以正 己为首任, “ 政者正也, 君为正 , 则百 强调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也 是非常丰富的 , 姓 从正矣, 君之所为 , 百姓之所 从也 。 君所不为 , 百姓何从! ” 孔 教育 , 天文学、 占卜 术、 算术 、 宗教等 。 2 . 4教育方法 子要求统 治者通过 自己高 尚的道德行为影响百姓 , 身先示范, 为百姓做 出表率 , 要百姓有一个形象化的概念 。 ( 4 )任贤 。统治者还要识人善任 , 选贤任 能, 善于把贤德 之人聚拢在 自己周围 , 帮助 自己治理 国家 , 他从前人 的经验 中 总结道 : “ 舜有天下, 选于众 , 举皋 陶, 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 选 于众 , 举伊尹 , 不仁者远矣 , ” 提醒为政者举贤才 , 远 小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夕阳历史。

”一个是代表古希腊文化中的思想家,开创哲学研究新方向的跨时代;一个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影响华夏儿女几千年。

古希腊文化与华夏文化中,一个在西方,对夕阳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在东方对华夏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两人又太多的相似,带式他们更多展现出来的是内在实质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实在相似之处中的不同之处,也反映出来的是古希腊文化与华夏文化背景和结构的不同,此处浅略地做以比较分析。

一、苏格拉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比较
当我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二者有两个主要的共同特点。

其一是历史背景,大致相同,尽管当时的中国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而雅典则处于奴隶制民主时代,但二者都有政治民主,学术空气活跃,百家的争鸣的气氛。

因此,虽然当时的中国和雅典,因地理隔绝,互不联系,但二人还是先后独立地提出和运用启发示教学。

其二是,二者的最核心部分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从不同的角度向顺申购,启发学生积极的,独立地思考问题,主要地学习,获取知识。

他们不同之处。

其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强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强调教师要传授知识,学生要学习知。

他的名言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同则殆。

”而苏格拉底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于孔子,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对的,而忽略了或者说以此知识的传授则是不对的,片面的,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思想比苏格拉底要高超得多。

其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只是限于一味地提问题,回答问题这一种方式,未免显得单调。

孔子的启发示教学,除了启发性提问外,还辅以浅近的例子,说明深刻的哲理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叩两端”的方式这也要比苏格拉底全面一些,从这方面来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比苏格拉底的要略高一筹。

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成人艺术比较
苏格拉底最具审美意味的是“苏格拉底式的讽刺”,苏格拉底式的讽刺是与现代所谓讽刺不同。

它是一种谈话方式,一种自由愉快的社交。

苏格拉底提出问题,诱导别人思索、回答,以便对自己想说的话存疑和对别人自由思索加以等待。

例如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问美诺:什么是美德?美诺立刻就分别回答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等等,苏格拉底讽刺他说:“当我只问你一种美德时,你就把你所留着的一窝美德都端出来了”,而这并不是他所要问的,他要问的是“美德本身”。

因为美德“不论他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

”苏格拉底就这样以“无知者”的身份一步上引导美诺进行推导,从具体的感性经验,指出构成美德概念的部分概念(正义,勇敢等等),最后推出美德是一种“知识”。

这就是引导人开始了意识对自己的反思,寻找从每个人中都可以找到的普通的道德本质。

苏格拉底的方法始终坚持一个论点,标准始终如一,被问者必须严格遵守言说本身的逻辑层次,所使用的概念都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定义”之上。

他用这样的方法盘问人,正像他希望暴露自己的无知一样,也会暴露别人的无知,他的目的是否定错误,追求真理。

他的这种方式本身就含有人与人在对话中互相陶铸的成分。

以此与苏格拉底一样,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形式。

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特别是比喻、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其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

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

孔子还用很多精辟的格言来教诲人,如“道有三友,担者三支,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思,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但如果碰到一个像木头一样的人,他根本不去思,不去乐,不去戒,不去畏,怎么办?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成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孔子对这种只吃不思不把自己当人的“病”,开出的单方是去“做做下棋的游戏”,从游戏中感受智力活力活动的愉快,也就是说孔子以为人之为人应“用心”思索,应有意识。

综上所述,全面地来看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求人之为人的美,孔子以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

与苏格拉底比较,他们共同之处都是以审美的方式倦地追求人之为人的完美。

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两人主要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索。

一个从人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反思”,一个从人的“群体意识”,呼唤人们之间的“仁爱”;一个从人的内心的思想核心理性思维,去求得对普遍概念的认识,一个从人的外在的行为方式,躬行“仁”与“礼”;一个追攀心灵的真善美,一个实行“仁”与“礼”的融合的尽善尽美,而对人之为人的美的追求中,他们也开始了对自己的塑造。

总之,苏格拉底是一个“立之思之自制之”的思想者;孔子是一个“学之行之约之的“行动者”。

苏格拉底是一个“自知其无知”的提问者和精神助产士;孔子是一个博学的行为艺术的回答者和教诲者。

苏格拉底在自我意识对普遍概念的确证中,从“思”、从“大”开始陶铸自己;孔子则在强调群体意识中,在“齐之以礼”的躬行中,从“始于定下”行起表演出自己。

苏格拉底侧重于启示人怎样思,孔子侧重于告戒人如何行。

在相距今天两千多年前天各一方,他们以艺术家的激情与方式投身于哲学这伟大的艺术实践中,在寻觅和创造人为的美的同时,将自己雕塑成独特的完美的人的形象,在人类文化的历史的天空,他们犹如两颗熠熠生辉的奇异硕大的双子星星,向我们闪耀着智慧、仁爱之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