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比热容
常见的比热容
![常见的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8fa417d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0.png)
常见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一个参数,它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温
度变化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值及其描述:
1. 水的比热容(4.18J/g·℃):水是常见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一种,这
也是为什么水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原因之一。
当水受热时,它可以吸收
较大量的热能,相应地也可以释放较大量的热能。
2. 铁的比热容(0.45J/g·℃):铁是一种金属,它比水的比热容小得多。
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铁材料比同样质量的水加热升高的温度更高。
3. 氢气的比热容(1
4.3J/g·℃):氢气是一种轻型气体,它的比热容比
水还大。
这也是为什么氢气冷却得比水更慢的原因之一。
4. 空气的比热容(1.005J/g·℃):空气是常见气体的一种,它的比热容介于铁和水之间。
空气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比较温和。
5. 甘油的比热容(2.43J/g·℃):甘油是一种有机物质,它的比热容比
空气大,但比水小。
甘油可以用作溶剂或药剂添加剂。
在热力学和物理学中,比热容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参数。
它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行为,以及物质如何吸收和释放热能。
常用物质的比热
![常用物质的比热](https://img.taocdn.com/s3/m/4057d333960590c69fc3760d.png)
比热(0specific heat)是比热容的简称。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或升高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更严格的定义,参见词条比热容。
燃气的比热可以分为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
保持燃气的容积不变的吸热(或放热)过程时的比热为定容比热,保持燃气压力不变时的吸热(或放热)过程时的比热为定压比热。
单位比热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单位统一用焦耳,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单位为J/(kg·K)。
常用单位:kJ/(kg·℃)、cal/(kg·℃)、kcal/(kg·℃)等。
比热表: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水酒精煤油比热容c4.22.42.1物质冰蓖麻油砂石比热容c2.11.80.92物质铝干泥土铁、钢比热容c0.880.840.46物质铜汞铅比热容c0.390.140.13对表中数值的解释:(1)比热此表中单位为kJ/(kg·℃);(2)水的比热较大,金属的比热更小一些;(3)c铝>c铁>c钢>c铅(c铅<c铁<c钢<c铝)。
补充说明:⒈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⒉同一物质的比热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如一杯水与一桶水,它们的比热相同;⒊对同一物质、比热值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的状态时,比热是不相同的,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
⒋在温度改变时,比热容也有很小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忽略。
比热容表中所给的数值都是这些物质的平均值。
⒌气体的比热容和气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在体积恒定与压强恒定时不同,故有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两个概念。
但对固体和液体,二者差别很小,一般就不再加以区分。
与比热相关的热量计算公式:Q=cmΔt 即Q吸(放)=cm(t-t1)其中c为比热,m为质量,t为末温,t1为初温,Q为能量。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60d2be1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c.png)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小伙伴。
咱们喝的水、吃的米饭,甚至是冬天的火锅,都是它的好朋友。
嘿,大家知道吗?比热容其实就是指一种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它多“能耐”了。
水的比热容超高,真是个“超级吸热器”。
想象一下,夏天你泡在游泳池里,水温不高,反倒让你感觉清凉,真是有种被“温暖”包围的感觉。
可是,要是水能更快地升温,那就要说再见了。
说到水,大家可能会想,哎,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不仅能让我们解渴,还能调节气温,真是个好帮手。
那你知道吗?水的比热容达到4.18焦耳每克每摄氏度,真的是无敌了。
这样一来,热天喝杯水,简直比吃冰淇淋还舒服。
哦,对了,咱们的米饭呢,米饭的比热容虽然没有水那么高,但也得到了大伙的喜爱。
它的比热容大概是1.5焦耳每克每摄氏度,这个数字虽然小,但是米饭的热量可是能让你撑得不行。
想想看,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心里那个美呀,简直像是吃了个大冰淇淋,心情立马就好起来了。
接下来咱们说说油。
大家都知道,油在煮东西的时候,热得快,火力猛。
其实油的比热容大概在2.0到2.5焦耳每克每摄氏度之间,比米饭高一点点,但是和水比起来就小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炒菜的时候,锅里油一热,食材立马就能“翻身”,变得美味可口。
真是让人忍不住想问,油你到底藏了多少热量?不过,咱们可得小心,吃油太多可不是个好事,身体可受不了。
再聊聊金属吧。
金属的比热容可谓是小得可怜,像铁,大概在0.45焦耳每克每摄氏度,铝更是小,只有0.9。
想想看,铁的锅一热,菜立马就能变色,这就是金属“厉害”的地方了。
简直像是一位不速之客,快速让你体验到火的温度。
但说实话,金属虽然热得快,但一不小心就烫手,真是有点让人怕怕的。
不过,谁能拒绝一口香煎牛排呢?再说说沙子,沙子的比热容大概是0.8焦耳每克每摄氏度。
夏天去海边玩,踩在热热的沙滩上,真是热得让人想跳起来。
可是,沙子可不怕热,虽然一烫就热,但它的温度很快就能降下来,嘿,这可比咱们平时的饭菜要聪明多了。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337604f19e8b8f67d1cb953.png)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编辑本段定义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c=△E(Q)/m△T△E为吸收的热量,中学的教科书里为Q;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放热)后温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T写成△t,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T=△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学领域,还是使用△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比热容测试仪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编辑本段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比热容——精选推荐
![比热容——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4002c5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5.png)
⽐热容Q=C·M·△t=CPV△t(空⽓的⽐热容为1.01kj/kg°c)注:当温度远低于200K时关系不再成⽴,因为对于T趋于0,C也将趋于0。
⽐热表:常见物质的⽐热容物质⽐热容c ⽔4.2kJ/(kg·℃)/ 4.2*10∧3J/(kg·℃) 冰2.1kJ/(kg·℃)/ 2.1*10∧3J/(kg·℃) 酒精2.1kJ/(kg·℃)/2.1*10∧3J/(kg·℃) 煤油2.1kJ/(kg·℃)/ 2.1*10∧3J/(kg·℃) 蓖⿇油1.8kJ/(kg·℃)/ 1.8*10∧3J/(kg·℃) 橡胶 1.7kJ/(kg·℃)/1.7*10∧3J/(kg·℃) 砂⽯0.92kJ/(kg·℃)/ 0.92*10∧3J/(kg·℃) ⼲泥⼟0.84kJ/(kg·℃)/0.84*10∧3J/(kg·℃) 玻璃0.67kJ/(kg·℃)/0.67*10∧3J/(kg·℃) 铝0.88kJ/(kg·℃)/0.88*10∧3J/(kg·℃) 钢铁0.46kJ/(kg·℃)/0.46*10∧3J/(kg·℃) 铜0.39kJ/(kg·℃)/0.39*10∧3J/(kg·℃) 汞0.14kJ/(kg·℃)/0.14*10∧3J/(kg·℃) 铅0.13kJ/(kg·℃)/0.13*10∧3J/(kg·℃) 理论上说⽔的⽐热容最⼤对上表中数值的解释:(1)⽐热此表中单位为kJ/(kg·℃)/ J/(kg·℃),两单位为千进制1kJ/(kg·℃)/=1*10∧3J/(kg·℃);(2)⽔的⽐热较⼤,⾦属的⽐热更⼩⼀些;(3)c铝>c 铁>c钢>c铅(c铅塑料的导热系数很⼩,约为⾦属的1/500-1/600。
材料的比热容
![材料的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e61237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e.png)
材料的比热容材料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比热容是描述物质热性质的重要参数,它能够反映物质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对材料的比热容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热工学、材料加工、能源利用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常见材料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4.18 J/g·°C,铝的比热容是0.90 J/g·°C,铁的比热容是0.45 J/g·°C。
可以看出,不同材料的比热容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了材料的热性质是多样化的。
其次,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比热容大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会比较小,而比热容小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会比较大。
这也说明了比热容与物质的热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如固态、液态、气态)其比热容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水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分别为固态的2.09 J/g·°C,液态的4.18 J/g·°C,气态的2.03 J/g·°C。
这也说明了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最后,比热容的大小还受温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比热容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温度较低时,比热容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温度较高时,比热容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总的来说,材料的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热性质参数,它能够反映物质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性质、状态和温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工程和科学领域来说,对材料的比热容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材料的热性质。
因此,对于材料的比热容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2a98175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a.png)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1. 什么是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的度量。
它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比热容是一个物质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以不同。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Q=mc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的变化。
3.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3.1 水的比热容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热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物质。
水的比热容因温度的不同而略有变化,一般情况下取20摄氏度时的比热容为标准值。
水的比热容为4.18 J/(g·℃)。
3.2 铁的比热容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其比热容也因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一般情况下,铁的比热容为0.45 J/(g·℃)。
3.3 铝的比热容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铝的比热容也因温度的变化而略有差异。
一般情况下,铝的比热容为0.90 J/(g·℃)。
3.4 玻璃的比热容玻璃是一种非晶体,其比热容相对较小。
一般情况下,玻璃的比热容为0.84J/(g·℃)。
3.5 空气的比热容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的比热容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之一。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比热容为1.00 J/(g·℃)。
3.6 其他物质的比热容除了上述常见物质外,还有许多其他物质的比热容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例如,金属、塑料、木材、石头等物质的比热容都可以通过实验或文献查询得到。
4. 物质的比热容的影响因素物质的比热容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4.1 温度物质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可能发生变化。
4.2 相态物质的比热容与其相态有关。
在相变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4.3 纯度物质的纯度也会对其比热容产生影响。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知识讲解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5dcd6d4e53a580217fcfe12.png)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编辑本段定义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 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c=△E(Q)/m△T△E为吸收的热量,中学的教科书里为Q;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放热)后温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T写成△t,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T=△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学领域,还是使用△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比热容测试仪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编辑本段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各种物质的比热容和相变
![各种物质的比热容和相变](https://img.taocdn.com/s3/m/c7d2a6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f.png)
各种物质的比热容和相变物质的性质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
其中,物质的比热容和相变是两个重要的性质,在热力学和物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和讨论各种物质的比热容和相变。
一、比热容比热容是指物质单位质量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温度变化。
它是一个衡量物质热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用符号C表示。
1. 固态物质的比热容固态物质的比热容因物质种类和晶体结构而异。
一般来说,晶体结构简单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比热容较小,约为25-30J/(mol·K),如铁和氧。
而复杂的晶体结构如金刚石和石英的比热容则较大,可达到约6J/(g·K)。
2. 液态物质的比热容相较于固态物质,液态物质的比热容较大,因为液体分子之间的自由度相对较高。
常见的液态物质如水的比热容为4.18J/(g·K),而大部分有机液体的比热容通常都在2-4J/(g·K)之间。
3. 气态物质的比热容气态物质的比热容比固态和液态物质的比热容更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自由度最高。
一般来说,气体的比热容与其分子结构、组成和温度有关。
例如,单原子气体如氦和氩的比热容约为5R,双原子气体如氧气和氮气的比热容约为7R,其中R为气体常数。
二、相变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时,会出现相变现象。
相变是指物质从一个相态转变到另一个相态的过程,常见的相变有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熔化和液态与气态之间的汽化。
1. 熔化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
在此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得其分子或原子的结构变得松散,使固体的结晶格发生破坏。
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比如水的熔点是0摄氏度,硫的熔点是115摄氏度。
2. 汽化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在此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得分子间作用力被克服,使液体分子逃离液体表面进入气体相。
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比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乙醇的沸点是78.5摄氏度。
除了熔化和汽化,还存在其他的相变现象,例如升华、凝华等,这些都是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相态转变。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22dd5762b160b4e767fcfab.png)
比热容(specificheat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编辑本段定义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或J/(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c=△E(Q)/m△T△E为吸收的热量,中学的教科书里为Q;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放热)后温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T写成△t,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T=△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学领域,还是使用△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比热容测试仪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编辑本段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比热容
![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b6ed5374f242336c1eb95ec9.png)
Q=C·M·△t=CPV△t(空气的比热容为1.01kj/kg°c)注:当温度远低于200K时关系不再成立,因为对于T趋于0,C也将趋于0。
比热表: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容c 水4.2kJ/(kg·℃)/ 4.2*10∧3J/(kg·℃) 冰2.1kJ/(kg·℃)/ 2.1*10∧3J/(kg·℃) 酒精2.1kJ/(kg·℃)/ 2.1*10∧3J/(kg·℃) 煤油2.1kJ/(kg·℃)/ 2.1*10∧3J/(kg·℃) 蓖麻油1.8kJ/(kg·℃)/ 1.8*10∧3J/(kg·℃) 橡胶 1.7kJ/(kg·℃)/ 1.7*10∧3J/(kg·℃) 砂石0.92kJ/(kg·℃)/ 0.92*10∧3J/(kg·℃) 干泥土0.84kJ/(kg·℃)/0.84*10∧3J/(kg·℃) 玻璃0.67kJ/(kg·℃)/0.67*10∧3J/(kg·℃) 铝0.88kJ/(kg·℃)/0.88*10∧3J/(kg·℃) 钢铁0.46kJ/(kg·℃)/0.46*10∧3J/(kg·℃) 铜0.39kJ/(kg·℃)/0.39*10∧3J/(kg·℃) 汞0.14kJ/(kg·℃)/0.14*10∧3J/(kg·℃) 铅0.13kJ/(kg·℃)/0.13*10∧3J/(kg·℃) 理论上说水的比热容最大对上表中数值的解释:(1)比热此表中单位为kJ/(kg·℃)/ J/(kg·℃),两单位为千进制1kJ/(kg·℃)/=1*10∧3J/(kg·℃);(2)水的比热较大,金属的比热更小一些;(3)c铝>c 铁>c钢>c铅(c铅<c铁<c钢<c铝)。
比热容计算公式及转换
![比热容计算公式及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9dba383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3.png)
比热容计算公式及转换比热容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热力学性质,它用来描述物质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能力。
比热容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物质的比热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探讨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值。
一、什么是比热容?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吸收或释放单位温度变化时所需的热量。
它反映了物质对热量的吸收能力或释放能力。
比热容通常用符号C 表示,单位是J/(kg·K)。
二、比热容计算公式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C = Q / (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三、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值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值是不同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值:1. 水的比热容为4186 J/(kg·K)。
这意味着在单位质量的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需要吸收4186焦耳的热量。
2. 铁的比热容为452 J/(kg·K)。
相对于水来说,铁的比热容较小,这意味着在单位质量的铁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需要吸收452焦耳的热量。
3. 铝的比热容为904 J/(kg·K)。
与铁相比,铝的比热容略大,说明铝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使其温度升高。
4. 空气的比热容为1005 J/(kg·K)。
空气的比热容较大,这意味着在单位质量的空气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需要吸收1005焦耳的热量。
四、比热容的应用比热容在工程、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热容量计算:比热容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需的热量。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变化,可以准确计算出物体的比热容。
2. 热量传导:比热容也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热传导性质。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热传导速度也不同。
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速度较慢,而比热容较小的物质则反应较快。
3. 热量储存:比热容也可以用来研究热量的储存和释放。
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可以在吸收大量热量后储存热能,而在需要时释放热能。
常见物质比热容
![常见物质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fc679e22360cba1aa911da0b.png)
C
1
固
502
509.1
混
混
固
450
450
Fe
1
固
450
444
黄铜
Cu,Zn
混
固
380
377
铜
Cu
1
固
385
386
镀
Ag
1
固
235
233
汞
Hg
1
液
139
140
Pt
1
固
135
135
金
Au
1
固
129
126
Pb
1
固
125
128
水蒸气(水)
H2O
3
气
1850
1850
水
H2O
3
液
4200
4186
冰(水)
H2O
918
二氧化碳
CO2
3
气
840
839
一氧化碳
CO
2
气
1040
1042
Al
1
固
900
897
石绵
混
混
固
840
847
陶瓷
混
混
固
840
837
F
2
气
820
823.9
砖
混
混
固
750
750
石妥
C
1
固
720
710
四氟甲烷
CF4
5
气
660
659.1
二氧化硫
SO2
3
气
600
常见物质比热
![常见物质比热](https://img.taocdn.com/s3/m/3496e0e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6.png)
比热表: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比热容c
水 4.2
冰 2.1
酒精 2.1
煤油 2.1
蓖麻油1.8
橡胶 1.7
砂石0.92
干泥土0.84
玻璃0.67
铝0.88
钢铁0.46
铜0.39
汞0.14
铅0.13
对上表中数值的解释:
(1)比热此表中单位为kJ/(kg·K);
(2)水的比热较大,金属的比热更小一些;
(3)c铝>c铁>c钢>c铅(c铅<c铁<c钢<c铝)。
补充说明:
⒈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因此,可以用比热的不同来(粗略地)鉴别不同的物质(注意有部分物质比热相当接近);
⒉同一物质的比热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如一杯水与一桶水,它们的比热相同;
⒊对同一物质,比热值与物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忽略温度对比热的影响),但在不同的状态时,比热是不相同的。
例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
⒋在温度改变时,比热容也有很小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
比热容表中所给的比热数值是这些物质在常温下的平均值。
⒌气体的比热容和气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在体积恒定与压强恒定时不同,故有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两个概念。
但对固体和液体,二者差别很小,一般就不再加以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液体、固体比重-比热表
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避免导热油变质的措施
1.保证导热油质量
对有机热载体的性能指标严格控制,主要有粘度、闪点、残碳、酸值、水分等。
2.控制导热油的流速
导热油在热油炉中的流动应为稳定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流速。
流速越慢,边界层越厚,该处介质温度与主流温度之差越大,就会造成管壁超温,加速导热油变质、失效。
主要措施为循环油泵的流量与杨程应保证导热油在热油炉中必要的流速。
热油炉运行中,循环油泵不允许停止,泵的应定期维护保养。
3.控制导热油的温度
应保证热油炉出口处导热油的温度不得超过最高使用温度,热油炉的最高膜温应小于允许油膜温度,膜温与导热油主流体温度应始终存在一个温度差(一般20~30℃左右)。
为防止膜温过高,避免导热油分解、聚合、结焦及老化,主要措施有:(1)开始点火升温时,因油温低,粘度大,油膜较厚,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一般应在40—50℃/h以下,火焰应均匀,避免局部热负荷集中;(2)在热负荷降低或暂时停用时应打开旁路回油调节阀,调节系统流量,使热油炉管内的导热油具有足够的流量和流速;(3)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超负荷运行。
(4)正常停炉时,循环泵要继续运转一段时间,打开旁路,以使导热油继续流动,停止送风、引风,待油温降至100℃以下时,循环油泵方可停转。
(5)有机热载体炉应定期清灰。
(6)定期检查、检验、维护热油炉监测仪表,使其灵敏、准确、可靠。
4.避免导热油氧化
通常设置高位膨胀槽,用以隔绝高温热载体直接与空气接触。
高位槽可充氮保护,无充氮保护的,应保持一定液位,并装有最低液位报警器。
5.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
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滤芯材料应能滤去悬浮状态的聚合物。
过滤器应便于拆卸、更换。
6.停电保护
突然停电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导热油超温、受热面金属发生过热,主要措施有:(1)打开所有炉门,迅速将炉膛内的燃料取出,使大量冷风进入炉膛,迅速降低炉温。
同时迅速关闭出油总阀,打开放油阀门,将高温油缓慢放人储油槽,并让膨胀油槽中的冷油慢慢流入锅炉,及时带走热量。
7.定期化验
应定期测定和分析导热油理化指标,及时掌握油的品质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原因。
有机热载体在使用过程中每项性能指标值超过一定范围,必须更新或再生,否则不能再继续使用。
8.补充新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