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论文
大国崛起论文3000字
大国崛起论文3000字篇一:大国崛起论文大国崛起结课论文姓名:学号:院系:张营 13362102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主题:观《大国崛起》浅谈德意志崛起之谜摘要:观看《大国崛起》之德国的纪录片,感慨颇多,从分裂到统一、从经济萧条到成为世界强国,德国的崛起给予我们太多的启示,这是一个让人生发钦佩与敬仰的国家,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民族!而最让人赞叹的莫过于德国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发展科技,最终依靠科技进步取得了飞速发展!关键字:科技改革竞争综合国力复兴翻译: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formationCompetition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Renaissance正文:大国崛起靠的是思想的解放、制度的改革、科技的创新。
社会变革是由人的力量来推动的,思想是人精神世界的本源,人的外在行为无一不是它的反映,所以也可以这么说,社会的变化是由思想的力量来推动的。
有人曾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
”想要主导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就必须提升国民的素质,而在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教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最好的先行者和执行者。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法国的凡尔赛宫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经过近七十年的艰苦追求,这个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下并在政治和经济上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国家,终于登上了世界一流强国的舞台。
刚一亮相的它就令全世界大吃一惊,因为它在人口总量、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以及铁路线里程等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法国,在欧洲仅次于称霸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国,位居欧洲第二,世界第三。
究竟是怎样的魔力造就了一个欧洲大国的崛起奇迹?就在大家对此展开热烈的争论时,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论文200
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论文200《大国崛起》前言部分有这样的描述“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
阐述其发展历史,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大有裨益。
”这就对本书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大国崛起》一书以“九大国”的兴衰为主线,剖析其兴盛的背景和原因,并通过大国崛起探究其对世界历史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
全书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在中国全力争取和平崛起,大国复兴的战略发展时期,此书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和时代性。
激发了读者对中国崛起强盛的希望和激情,这也就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
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九大国家应运时代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迅速崛起。
通过本书不难发现,本来西方大国的定义并不是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他们之间都或多或少的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第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以进行殖民统治的方式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第二,曾经经历_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三,就是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或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总之,《大国崛起》一书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启迪人们:崛起,以前瞻性的眼光瞄准事物变化趋势,立足创造性地化解难题,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的过程。
进入二十世纪后,寻求摆脱危机的良策,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则是崛起的必然要求。
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大国崛起走向现代有论据小论文200
因为不常看电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在央视2套播出结束当日,我才知道有这么个系列片。
在网络几个褒义词的鼓励下,我到央视网站上去看这个片子。
当天就看了两集——西班牙葡萄牙强国史、荷兰强国史。
而后几天,陆续在央视重播中看了德国、日本强国史。
对这一系列片子:感触颇深。
作为一个曾经强大过的封建帝国,在150年前还轻视西方列强并将其称为“蛮夷”的“大国”,作为一个常常将5000年历史、地大物博挂在嘴边的“自恋者”,这次终于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世界大国”的地位。
而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称为“九个世界性大国”,摈弃了自大的心理,实在难能可贵,值得称道。
倾3年之力、集百余位专家智慧的这部纪录片,将大国崛起之路,在这个时候展现在我们所有中国人面前,不能不引起这个国家的公民的思考。
我们国家的这个时刻,正是中国走在崛起之路初级阶段的关键时刻,正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越来越强大的路上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强大之路上寻找属于自己方向而又找不到坐标的时刻------我想,凡是看过这个系列片子的人大抵都会地头思索:中国的强国路在何方,中国的强国梦是否能实现。
思索中,满怀激情,然而,不能怀疑的是,我们仍然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
大国崛起论文(近现代史)
大国崛起论文(近现代史)第一篇:大国崛起论文(近现代史)大国崛起序:《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我在高中时期就已看过全集,如今再次观看,给我的感触只有比原来更深。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宏伟的历史人文教育大百科。
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当今世界的九大强国曲折的发展史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站在了世界的巅峰?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因素铸就了它们今日的辉煌?历史不是拿来观赏的,而是拿来研究和借鉴的。
大国兴衰交替的故事,留下的无数经验和教训,启迪着今天,更影响着未来。
一、利益至上的金融资本家——荷兰荷兰,世界上第一个殖民大国,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政治权利的国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第一个海运贸易网,第一个银行,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如此众多的第一个,必须要归功于荷兰人的爱财之心。
诗人冯德尔在诗中说到:“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
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荷兰人可以抛弃尊严向中国皇帝毫不犹豫的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以此换得与中国通商的雄厚利益。
正是因为爱财之心,使得荷兰人的生活富足而安逸,也只有人民的富裕,才能换来社会的安宁,才能换来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中国要在荷兰身上学到什么呢?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商人永远是社会地位最低的阶层,崇尚自给自足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意识到从商给国家能带来怎样丰厚的利益回报。
荷兰人解释答应跪拜的原因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然而中国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太注重尊严和面子,瞧不起商人,只想到农业能填饱人民的肚子,却看不到发展工业和商业才能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利益。
经济,才是一个国家最强有力的支柱。
二、自由民主的工业强国——英国英国人从一开始,就以先进的武器和文明的野蛮人的形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当英国一支由商船和海盗组成的小型舰队挫败了所向披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时,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一世才初步展示了她的智慧和雄心,从此,这位女王带领整个英格兰走向了巅峰。
大国崛起的论文
《大国崛起》公管二班刘春玲学号 100301230《大国崛起》,书中描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的崛起发展历程,心中有所感悟。
说实话,历史对于我们文科生而言并不陌生,但是,每次的历史记录,都实现人们用血换来的教训,用生命交换来的。
带给我们的不只有伤痛,更多的是沉思。
世界上各个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面临的周边局势不同,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但是其中必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为我们的发展来提供借鉴。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每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基础。
每个国家想要崛起,首先并且最重要的就是立足于本国的经济实力,说具体来讲,就是不断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可以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处于主导地位,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
但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的生产关系可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不断改革国内不适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这点从两个很明显的例子可以看出,那就是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农村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前的制度都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两个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国内矛盾。
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要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当前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很多核心技术都要依赖进口,这在国际贸易上把我国置于了一个很不利的位置。
因此解放思想,加强创新成为我们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在一次二次科技革命中,几个国家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当前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应该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形式,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努力把自己建设成自主创新型的国家,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其次,就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中国新形势——大国崛起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中国新形势——大国崛起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是继我们军事训练之后的第二次国防教育.在我们进行军事训练之后,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核武器,步兵分队技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等等,以便我们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和纪律性,促进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来,我们的人生从高中到大学就是一个转变.从一个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从一个不独立有依靠思想的人向一个独立而必须自己面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样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对我们进行恰如其分的军事理论教育,有助于我们强化自我的思想意识,开始体会自我,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在这个教育中,我懂得了一些国防和军事知识,开始思考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我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国家负责.让我不仅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或父母,朋友的价值,更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些中国国防力量,增加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了解了一些军事思想,懂得了一些世界军事力量和战争,使自己的目光更加高远。
下面就中国的就中日钓鱼岛问题看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据新浪网报道,2021年5月27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全国知事会议上表示,如果日中两国围绕钓鱼岛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也将根据《日美安保条约》共同应对。
钓鱼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
有史以来,钓鱼岛主权一直归中国所有。
1972年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
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就钓鱼岛问题叫嚣,侵犯我国主权。
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
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钓鱼岛问题不容乐观。
大国崛起1一12集论文
大国崛起1一12集论文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
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该电视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
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2007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1)大国的和平崛起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必须全面提升综合国力。
(2)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而不是通过组成军事集团建立势力范围和安全地带。
(3)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全面、系统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借鉴他国制度的先进性,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推进经济的市场制度建设和政治的民主制度建设。
(4)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应防止崛起过程引发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潮。
吸取世界的先进文化,都是改变国民素质的必要手段。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掠夺。
(2)结合17—18世纪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概述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积极开拓世界市场;文化上,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瓦特改进蒸汽机;外交上,在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掠夺。
大国崛起论文
大国崛起论文
“大国崛起”的论文可以涵盖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军事、政治和文化等。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论文框架:
引言:介绍大国崛起的概念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经济崛起
- 描述大国崛起的经济因素,如高速增长、贸易活动和国内市场。
- 分析大国崛起的经济驱动力,如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和外商投资。
- 探讨大国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地位的提升。
第二部分:军事崛起
- 探讨大国崛起的军事能力和军事现代化。
- 分析大国崛起的军事战略和军备竞赛。
- 讨论大国崛起对地区战略平衡和国际安全的影响。
第三部分:政治影响力
- 探讨大国崛起的政治实力和外交能力。
- 分析大国崛起对地区和全球政治体系的影响。
- 讨论大国崛起的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的重塑。
第四部分:文化输出
- 探讨大国崛起的软实力和文化输出。
- 分析大国崛起对全球文化影响和价值观传播的贡献。
- 讨论大国崛起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结论:总结大国崛起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列举相关的学术著作、期刊文章和媒体报道,以支持论文的观点和论证。
浅谈大国崛起(5篇范例)
浅谈大国崛起(5篇范例)第一篇:浅谈大国崛起浅谈大国崛起——论海权的重要性摘要:资源,海权,大国政治,是大国崛起的三段式。
发展海权的目的在于控制资源,海权自身是一种手段。
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前途是否一片光明。
【关键字】:崛起、海权、大国想要谈大国崛起不得不谈到海权,谈到海权不得不先从海权的概念入手。
相对于海权的思想来说,“海权”的概念就显得很年轻。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关“制海权”(shalassocrasy)的概念,用来描述“控制海洋对于陆战胜利的重要作用”。
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撤战争史》中指出:“我们面对的整个世界可分为两部分:陆地和海洋。
每一部分对人类都是有价值和有用的。
然而,如果谁想进一步扩张,谁就必须从陆地向海洋发展。
如果谁具备了一支强大的海军,陆地上的强权对手就不会长期存在。
在太阳底下,无沦是波斯国工.还是任何陆地上的独裁者,都不可能阻挡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大海上航行。
”修昔底德用“制海权”这一术语,对雅典伯里克利时代的发展海军、控制海洋和争夺霸权的战略作出了最圆满的解释。
1《决战海洋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宋宜昌著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
这意味,在新的时代里,谁要是能获得海洋,谁就能获得财富。
伊丽莎白和英国都没有错过这次机会。
通过几次大的海战,奠定了其海上霸主的优势,保证了它对大量资源的控制,最终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神话。
第一次海战是同西班牙的决战。
早在亨利八世时期,就开始研究了能用于专门用来作战的舰船,并发明了第一门舷侧火炮。
可是,在但是,在爱德华六世和玛丽·都铎一世统治的短暂时期里,进步较慢,伊丽莎白在位时,战舰设计工作已陷于停顿。
当伊丽莎白即位时,她开始重新发展海军,和培养英国的海洋势力。
伊丽莎白女王纵容半海盗式人物约翰·霍金斯和他的堂兄弟弗兰西斯·德雷克去抢劫西班牙的殖民地和海上航运。
大国崛起论文(近现代史)
大国崛起序:《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我在高中时期就已看过全集,如今再次观看,给我的感触只有比原来更深。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宏伟的历史人文教育大百科。
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当今世界的九大强国曲折的发展史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站在了世界的巅峰?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因素铸就了它们今日的辉煌?历史不是拿来观赏的,而是拿来研究和借鉴的。
大国兴衰交替的故事,留下的无数经验和教训,启迪着今天,更影响着未来。
一、利益至上的金融资本家——荷兰荷兰,世界上第一个殖民大国,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政治权利的国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第一个海运贸易网,第一个银行,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如此众多的第一个,必须要归功于荷兰人的爱财之心。
诗人冯德尔在诗中说到:“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
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荷兰人可以抛弃尊严向中国皇帝毫不犹豫的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以此换得与中国通商的雄厚利益。
正是因为爱财之心,使得荷兰人的生活富足而安逸,也只有人民的富裕,才能换来社会的安宁,才能换来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中国要在荷兰身上学到什么呢?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商人永远是社会地位最低的阶层,崇尚自给自足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意识到从商给国家能带来怎样丰厚的利益回报。
荷兰人解释答应跪拜的原因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然而中国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太注重尊严和面子,瞧不起商人,只想到农业能填饱人民的肚子,却看不到发展工业和商业才能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利益。
经济,才是一个国家最强有力的支柱。
二、自由民主的工业强国——英国英国人从一开始,就以先进的武器和文明的野蛮人的形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当英国一支由商船和海盗组成的小型舰队挫败了所向披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时,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一世才初步展示了她的智慧和雄心,从此,这位女王带领整个英格兰走向了巅峰。
大国崛起_高中议论文1000字相关作文
大国崛起_高中议论文1000字相关作文近些年来,留学生选择回国的比例越来越高,形成了一场强劲的海归潮,自然中的海龟破壳出后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是因为大海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
与广阔的生存空间,而这些是陆地所没有的,但如果陆地拥有了这些,海龟们还会离开出生地吗?会不顾危险前往大海吗?我国正在崛起就是逐渐具有这些条件的过程,海归来潮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富强海归来潮十几年前中国人民店铺,大多都是向往国外的繁华的世界,对刚刚崛起的中国来说这是不具备的,但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全国各地都迎来了发展繁荣的春风,深圳,义乌,温州等原来的小城市逐渐强势崛起,北上广则更上1楼,中国的cdp总值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提高的同时,我们的文化科技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北京申奥成功,莫言斩获诺贝尔奖,神州系列天空计划等高尖尖的科技目标一个个实现,现在的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大国之列。
这样的中国又怎能不吸引留学生归国呢?再者一些外国人对中国崛起抱有轻视的态度。
对中华留学生难免会有敌视色彩,加上留学生们在国外又是吴家谈基础,总而言之,在国外的生活人生地不熟的,哪比得上祖国亲切自然呢,这样一来留学生归国成潮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筑梦,海归有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虽然中国正在崛起,但离这个宏伟的目标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那么留学生归国也是一种勇于承担民族责任与国家荣誉的表现,这体现了留学生爱国情怀与思想觉悟的提高。
有不少留学生都是,为了报效祖国而毅然回国的,就连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杨振宇院士也宣布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况且我们这批还未迁移国籍的小龟呢,精神思想决定了行为行动留学生归国也是民族国家认同感全面提升的表现之一。
虽然我们国家形象正在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国民经济这方面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思想方面也有了转变,但我们还需要对这场海归潮做出充分的应对准备。
海归来潮也需要理智对待,首先我们对于想归国的留学生自然是十分欢迎的,但对于海归们的归来,我们是否统一以羡慕的眼光去看待呢,海归自然不乏精英,但也未就没有一些滥竽充数的学校。
大国崛起分析-论文
大国崛起分析-论文《大国崛起》观后感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题记《大国崛起》是一部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的纪录片,该片中除了有美国、俄罗斯等领土大国外,还有像荷兰那样的领土小国,因此这里的“大国”并不是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而是指在历史上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世界大国的产生原因是多方位的,是本国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外显,就目前看过的大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了解到一国的崛起需要有许多因素的推动,尽管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决定了大国崛起有着不同的原因,但是他们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点:1.这些国家长期处于被压迫或生存环境了,渴望强大的愿望强烈;2.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条件的;3.曾经称霸世界,对全球进行殖民统治;4.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5.以经济的强盛为基础,没有经济的支撑很难成为世界性大国;6.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标志;7.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纪录片所介绍的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
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学习西方、进而赶上和超过西方呢?我国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
其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社会化生产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大国崛起第一集历史小论文
大国崛起第一集历史小论文观看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令我感受颇深,其中每一个国家的崛起都那样的惊心动魄,然而每个大国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其中必然充满着各种智慧和策略,是各国领导人精心的谋划和各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仔细观察各国崛起的事实,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的崛起过程中,寻找尽心动魄的历史画面,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各国崛起,分析各国的成功与失败,寻求智慧找到有力的佐证,运用纵横捭阖的人生智慧运用到中国的崛起,让中国崛起光芒在世界的巅峰闪烁。
接下来将依此分析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的崛起过程,从而学以致用,让我国在世界的舞台上腾飞。
第一篇葡萄牙、西班牙的海上时代欧洲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是在国家的支持下的航海殖民掠夺的政策,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先进的航海技术,通过海上贸易建立了世界早起的航海路线,让各国的经济从此世界化,练过的垄断贸易和对外殖民地给本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为国家的崛起给与了强大的金钱方面的支持,同事葡萄牙和西班牙学者勇于探索,善于发现新的事物,位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科技实力迅速提升,成为当时的科技大国。
文艺复兴的兴起使得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坚定的文化基础,从而使得本来地薄人稀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小国率先称霸欧洲乃至世界。
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好比昙花一现,所谓建国容易守国难。
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甚至荒唐地把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
这就是西班牙繁荣数十年后随即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
社会巨变和国家的政策的疏忽,使得纵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逐渐没落。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要做到捭阖有度,要合乎事物的发展道理,而中国的崛起既要开放又要封闭,开放是为了中国走出去,封闭是为了自我约束,开放与封闭世界的发展规律,是各国崛起与没落的关键所在,所以中国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来实现中国的崛起。
关于大国崛起海洋时代的论文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
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
《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
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
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
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
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
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
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
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
高一议论文中国强国崛起议论文800
中国强国崛起议论文800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讨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问题,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
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从这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的几年里,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这意味着十九大之后中国会把重点放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
内部的发展目标对中国外交也必然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帮助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无疑,要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国仍然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即从早期的“抓住机遇”到“创造机遇”。
笔者把自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概括为“两条腿、一个圈”:第一条“腿”即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新型大国关系尽管最先是针对美国提出,但这一概念的应用不仅针对美国,也针对俄罗斯和印度等其他国家。
中国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即守成大国和新崛起大国之间所发生的争霸战争。
中国既不想和“守成”的国家发生冲突,也不想和紧随自己的新兴大国发生冲突。
因此,中国尽力保持克制,千方百计地寻求通过非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第二条“腿”即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
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涵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但其主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家。
一方面,中国要通过“一带一路”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服务于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借此尽到大国责任,为这些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容许发展中国家搭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这是一种包容式、开放式和参与式的区域和国际发展模式。
从前的大国,无论是成功的英国和美国,还是失败的德国和日本,在其快速崛起的过程中,大都发展出如何扩张,甚至如何称霸世界的战略。
但今天的中国努力探索的是如何和平崛起,如何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大国崛起的论文
大国崛起之美国从1789年联邦宪法通过正式立国算起,美国至今只有215年的历史,是世界诸大国中最年轻的一个。
但是,其发展和崛起的速度却令人诧异。
要知道,这200多年,从地理上讲,它从大西洋沿岸的一个狭长地带的13州,扩张到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横跨北美大陆的世界第4大国;从人口上讲,从人种相对单一(白人加上数量不多的黑人和没有统计在内的印第安人)的360万增加到今天几乎包含世界所有种族和族裔的2.8142亿;就社会性质而言,从一个农耕社会发展为以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就国际地位来说,从一个不起眼的新生共和国,愣是成长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
一句话,过去的210多年中,美国国内面貌、社会结构、人口构成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必须承认,美国的成长史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最了不起的发展之一。
为此,无数的学者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地理的、人口的、资源的、经济的、政治的、国际环境等诸方面探索美国成长的奥秘。
这里要突出的则是构成这一发展和崛起的最为根本的制度背景和思想观念。
从西方兴起的大背景而言,美国成功的思想根源无疑与所谓的自由主义思想有关。
但自由主义实际上有两种传统,一种强调人类理性的力量能够根据人类自己的意志来合理地设计和决定世界,它突出地表现在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另一种则突出人类理性的限度,强调人们在改变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时,要非常谨慎小心,尽可能地创新而非革命。
这后一种传统突出地表现在英美的经验主义。
在美国制宪立国时,正是在这样的经验主义指导下,英国的普通法,北美殖民地的自治经验和原有的基本法(特许状),才提炼并凝固为美国宪法。
在以后的宪政实践,特别是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呵护和民众对宪法的尊重中,美国宪法逐渐发展为一种宪政制度,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应该被看作是美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今天世界上的200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效仿美国制定了成文宪法就是一个明证。
大国崛起论文600字
大国崛起论文600字这个礼拜,看完了《大国崛起》。
这部长达12集的纪录片,我觉得是央视近年来最好的影片,拍得很大气宏伟,尤其是它的音乐跟动画制作水平,感觉很像美国大片了。
影片中对各国发展分析的也不错,有如一位博大精深的历史老师,让我很好的回顾了一下高中的历史,(哈哈,虽然高中历史学的也还是不错的)更加宽广的开拓了我的视野。
玩过《大航海时代四》的朋友应该对大国崛起的一些国家跟城市都不会陌生吧,这也是我对这部影片非常有兴趣的一个支点。
影片中那唯美的画面、宏伟的帆船、感人的音乐,感觉跟游戏如出一辙。
这的确是一款让人很长见识的游戏。
不想过多的评论,每个人看完《大国崛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网上的评论也都是一大把,比我想的有见地多了。
影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两个国家:荷兰跟美国。
也许是因为高中历史课本对荷兰这个国家的描述非常少吧,感觉看荷兰的强国历史是特别新鲜。
另外荷兰也是本人特别向往的国家:郁金香,风车,海道,港口,当然还有那别样的文化跟历史。
荷兰的发展跟其它国家不同,它没有依靠过多的武力掠夺,而是依靠自由贸易跟制度创新不断使自己的工商业得到发展。
小小的荷兰,却诞生了许多第一个出现在世界上的机构。
荷兰人口不多,却享有海上马车夫的美誉。
荷兰,还成为第一个侵略我们国家的西方大国。
这个国家,不可小觑。
美国,正如影片中的标题--新国新梦,很喜欢这种充满梦想,自由开拓的感觉。
美国人的历史就是移民的历史,就是各国精英寻梦的历史。
还有一点是美国历史上,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总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让这个国家没有走太多的弯路。
我想,这也是跟它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分不开的。
末了,从大国崛起想到个人崛起,它也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一个人进行新的尝试、产生新的观念,拥有新的视野,是很容易崛起的。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题记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
大国崛起的论文
大国崛起之美国从1789年联邦宪法通过正式立国算起,美国至今只有215年的历史,是世界诸大国中最年轻的一个。
但是,其发展和崛起的速度却令人诧异。
要知道,这200多年,从地理上讲,它从大西洋沿岸的一个狭长地带的13州,扩张到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横跨北美大陆的世界第4大国;从人口上讲,从人种相对单一(白人加上数量不多的黑人和没有统计在内的印第安人)的360万增加到今天几乎包含世界所有种族和族裔的2.8142亿;就社会性质而言,从一个农耕社会发展为以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就国际地位来说,从一个不起眼的新生共和国,愣是成长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
一句话,过去的210多年中,美国国内面貌、社会结构、人口构成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必须承认,美国的成长史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最了不起的发展之一。
为此,无数的学者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地理的、人口的、资源的、经济的、政治的、国际环境等诸方面探索美国成长的奥秘。
这里要突出的则是构成这一发展和崛起的最为根本的制度背景和思想观念。
从西方兴起的大背景而言,美国成功的思想根源无疑与所谓的自由主义思想有关。
但自由主义实际上有两种传统,一种强调人类理性的力量能够根据人类自己的意志来合理地设计和决定世界,它突出地表现在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另一种则突出人类理性的限度,强调人们在改变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时,要非常谨慎小心,尽可能地创新而非革命。
这后一种传统突出地表现在英美的经验主义。
在美国制宪立国时,正是在这样的经验主义指导下,英国的普通法,北美殖民地的自治经验和原有的基本法(特许状),才提炼并凝固为美国宪法。
在以后的宪政实践,特别是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呵护和民众对宪法的尊重中,美国宪法逐渐发展为一种宪政制度,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应该被看作是美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今天世界上的200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效仿美国制定了成文宪法就是一个明证。
关于从百年屈辱到大国崛起议论文【三篇】
关于从百年屈辱到大国崛起议论文【三篇】【篇1】从百年屈辱到大国崛起议论文我们近代的中国历经苦难,我们没有胜过,我们一败再败。
对方都很少的兵力,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舰二十八条,军队一万五千,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两万五千人,长驱直入北京,杀人放火,将圆明园付之一炬,以如此小的兵力顷驾于大国首都,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1894甲午战争更是空前的割地赔款,赔款白银两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所以当时的澳门报纸有这么一段评价:中国之装备,普天之下为至软弱的极不中用之武备,其所行为之事,亦如纸上说谎而已,国中之兵,说有七十万之众,未必有一千人合用!中国当时如同破茅草房子,谁上来都是一脚踹倒,我们用梁柱支起来,再上来一脚又踹倒了,再支起来,再踹倒了。
到了八国联军1900年入侵北京的时候,我们达到空前的虚弱,八个国家打我们,我们如何打得过啊!但你看八国联军来了多少人,日军最多8000、俄军4800、英军3000、美军2100、法军800、奥地利58人、意大利53人......八国联军1900年8月3日从天津向北京出发,满打满算18811人,就这么点兵力,还有七千德军在海上来不及赶到,都等不及向北京攻击出发,十天之内攻陷北京,而北京一带有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五六十万。
我们挡住了没有?没有挡住啊!中国近代以来这种衰弱,这种无力达到极致,一个大国衰弱至此。
庚子赔款空前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庚子赔款之后我们对美国人印象不错,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把部分赔款返还给我们,我们办了留美预备学校、协和医院,还有燕京大学的一部分,那留美预备学校也就成了我们今天著名的清华大学,所以我们很多人对西奥多·罗斯福印象不错。
不管他怎么说,他把中国的赔款返还我们一部分办了医疗、办了教育。
但是你看西奥多·罗斯福,他极度看不起中国。
他说,要是我们重蹈中国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国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高尚生活,整天忙于满足肉体暂时的欲望,那么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面对中国今天已经出现的这一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之美国从1789年联邦宪法通过正式立国算起,美国至今只有215年的历史,是世界诸大国中最年轻的一个。
但是,其发展和崛起的速度却令人诧异。
要知道,这200多年,从地理上讲,它从大西洋沿岸的一个狭长地带的13州,扩张到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横跨北美大陆的世界第4大国;从人口上讲,从人种相对单一(白人加上数量不多的黑人和没有统计在内的印第安人)的360万增加到今天几乎包含世界所有种族和族裔的2.8142亿;就社会性质而言,从一个农耕社会发展为以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就国际地位来说,从一个不起眼的新生共和国,愣是成长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
一句话,过去的210多年中,美国国内面貌、社会结构、人口构成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必须承认,美国的成长史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最了不起的发展之一。
为此,无数的学者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地理的、人口的、资源的、经济的、政治的、国际环境等诸方面探索美国成长的奥秘。
这里要突出的则是构成这一发展和崛起的最为根本的制度背景和思想观念。
从西方兴起的大背景而言,美国成功的思想根源无疑与所谓的自由主义思想有关。
但自由主义实际上有两种传统,一种强调人类理性的力量能够根据人类自己的意志来合理地设计和决定世界,它突出地表现在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另一种则突出人类理性的限度,强调人们在改变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时,要非常谨慎小心,尽可能地创新而非革命。
这后一种传统突出地表现在英美的经验主义。
在美国制宪立国时,正是在这样的经验主义指导下,英国的普通法,北美殖民地的自治经验和原有的基本法(特许状),才提炼并凝固为美国宪法。
在以后的宪政实践,特别是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呵护和民众对宪法的尊重中,美国宪法逐渐发展为一种宪政制度,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应该被看作是美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今天世界上的200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效仿美国制定了成文宪法就是一个明证。
美国著名法学家、纽约大学讲座教授伯纳德·施瓦茨曾经指出:“美国对人类进步所作的真正贡献,不在于它在技术、经济或文化方面的成就,而在于发展了这样的思想:法律是制约权力的手段”。
在评论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选票纠纷的法律解决时,美国著名政论家弗里德曼也探讨过美国强大的终极原因。
他认为,美利坚民族对宪政法治的信仰是美国强大的关键。
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也不在于硅谷;不在于空军,也不在于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也不在于自由市场。
真正的秘密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
正是这种制度使每一个人可以充分发展而不论是谁在掌权。
美国真正强大的力量,在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设计,使蠢才们可以运作的体系。
”宪政制度对美国政府权力的约束,使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美国成为了一个资本主义最为放任自流的国家,拥有一个最少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和最发达的市民社会。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上的优势,美国在1890年代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
不过,它在世界政治上的影响力却囿于美洲大陆,一直到1898年美西战争胜利,美国才成为世界性大国。
尽管历史学家总是在问美国为什么会在1890年代开始扩张,但对大部分政治学者来说,鉴于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其海外政治利益的法则,更有意思的问题却是美国为什么没有扩张得更多扩张得更早。
对这一问题,美国政治学者、《外交》杂志原主编扎格里亚在其的新作《从富到强:美国世界作用的不寻常的起源》中,曾试图加以说明。
根据国际关系中的经典现实主义理论,一个国家的利益通常是由它在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实力地位(主要是它的物质力量)决定的,只要它扩张的成本和风险低于它的收获时它总是要扩张的。
扎格里亚认为这一理论不适用于美国,因为这种把国家实力看作是决定一国外交政策最重要因素的观点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外交政策不是由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决定的,而是由政府决定的。
简言之,国家政权而不是国家实力决定了一国的外交政策。
他把这种注重政府特别是政府当中主要决策人的研究方法称为政府中心取向的现实主义,它坚持能力决定意向的现实主义原则,但强调国家实力的适用性受制于政权结构。
国家政权的结构、规模和能力是解释一个国家是否积极卷入国际政治舞台的关键因素。
根据这一理论方法,扎格里亚具体分析了从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到1909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期届满这一时期美国的大国成长过程。
在内战后的十几年里,美国开始了财富急剧积累的进程,但建立在这一国家实力基础之上的却是一个软弱的国家政权。
作为外交政策的最高决策者,美国总统和他的国务卿尽管一再试图把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转化为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但是,他们所控制的联邦政府机构远非强大,其属下的官僚机器更是微不足道。
他们既不能从各州政府那里得到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更不用说得到整个社会对其政策意向的认可。
甚至在联邦政府中,国会如果不是一直大坝的话,至少也是经常妨碍总统意志的执行。
它拒绝通过有关文官制度和军事制度改革的立法,参议院还否决了几起行政部门提出的领土兼并议案。
这一时期总统权力处于美国历史上的最低点。
此时的美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强国──经济上的大国政治上的小国19世纪的最后十年标志着现代美国国家政权的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出现是为了应付由于工业化而造成的各种国内压力。
管理日益庞大、不断增长的国民经济的迫切性以及国会追求国家最高权力的失败,最终使得联邦政府建立起更多中央集权较少党派政治的政权结构。
作为唯一由全国选举的行政官员,总统的权威得到了强化。
国家政权结构的这种转型适应了国家实力的持续增长,到1890年代中期,行政部门已经能够绕开国会或迫使它同意在海外扩张美国的利益。
1898年美西战争的辉煌胜利不仅向海外而且也向美国国内显示了美国强大的实力。
由于打败了一个欧洲大国,美国加快了它的扩张步伐,以前酝酿了几十年的扩张目标,诸如兼并夏威夷和萨摩亚现在几个月就实现了。
美西战争期间的威廉·麦金莱政府标志着美国现代总统制的诞生,其特点就在于国家行政部门主动推行一项积极进取的外交政策,20世纪的美国历届总统几乎无一例外地继承了这一传统。
继麦金莱之后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广泛地用总统行政协定来代替需要参议院批准的条约,由此来扩大总统的权力。
而一向信奉国会政府的伍德罗·威尔逊在当选总统之后,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独断专行的决策者和扩张主义者。
虽然用略加修正过的现实主义,并结合对美国国内制度结构的分析,扎格里亚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美国从富到强的大国之路,但是,他却忽略了其中的一些观念的要素。
美国迟迟进入世界政治舞台,固然如扎格里亚所云,缺乏强大政府这一政治要素,但同时还要加上两个要素,一是,美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自给自足能力;二是思想传统的影响。
前者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我们主要注重后者。
由于美国人对其制度的充分信任,对欧洲王朝政治和均势外交的深深怀疑,美国人大都遵守着开国元勋华盛顿在《告别词》中要美国洁身自好,不要卷入欧洲政治纷乱的忠告。
这样的观念在1820年代的《门罗宣言》则演化为,欧洲美洲互不干涉的原则。
于是,美国隅居西半球,冷眼向洋,孤芳自赏。
但是,19世纪末,随着美国西部开拓的结束,边疆的消失,国力的强盛,便出现了海外扩张的要求和势头。
西班牙在古巴的殖民战争正好给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提供了机遇。
对麦金莱这样的扩张主义者来说,这是投身到欧洲帝国主义角逐场的千载良机;对反对欧洲式帝国主义的传统派来说,战争行为可以解释为拯救“水深火热”的古巴人民,张扬美国的理想,维护美国的传统原则。
但美国民众对政府在西半球以外的兼并和扩张却相当反感,认为它有悖于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的精神,并成立由包括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前国务卿谢尔曼等社会名流在内的反帝国主义同盟。
为了说服民众接受其兼并菲律宾的事实,麦金莱居然讲出了自己与上帝交流的故事,希望美国人相信,兼并乃是上帝的旨意。
17同时,他的国务卿海约翰则根据美国国内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先是适用于中国、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的“门户开放”原则。
这一原则几经波折之后,经过1930年代的互惠贸易协定,1940年代以后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最终定格在世界贸易组织。
观念以及观念的外化形式制度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威尔逊的《14点计划》为他赢得了救世主般的声誉。
自由贸易、民族自决和集体安全,虽然是欧洲自由主义的产物,但学者出身的威尔逊总统,却化零为整,把这些老原则包装到国际联盟的新制度中。
仔细分析国际联盟的章程,就可以感受到美国式宪政主义和联邦制的影子。
美国人为欧洲人开出了康德所梦想的“永久和平”的药方,但康德的故乡欧洲人却不领情,认为它不符欧洲二百年年饱受征战之苦的水土。
经过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老虎总理克里孟梭的刀砍斧削,国际联盟已经是伤痕累累,面目全非。
更令威尔逊难堪的是,他的这个遍体鳞伤的精神之子却被自己的同胞拒之门外。
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如果欧洲人拒绝美国人的善意,那只能证明他们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与其与死不改悔的老朽的欧洲为伍,还不如重温华盛顿的古训,回归北美,洁身自好。
由此看来,对美国来说,不论是卷入,还是孤立,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美利坚民族的独特与优越。
这让人想起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孤芳自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就这样,美国拒绝了“要我们提供道义领导的要求”,18放弃了垂手可得的世界领导地位,回到了美洲,独自品尝着1920年代的繁荣昌盛。
但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和战争,打破了独善其身的美梦。
在不到31年的时间里,美国人两次拯救了欧洲。
由此,欧洲人不得不为美国马首是瞻,加上战后苏联的威胁,欧洲人不仅依赖于美国人的保护伞,而且还开始效法它的制度框架。
为了实现马歇尔计划,欧洲不得不进行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于是有了欧洲煤钢联营,有了共同市场,有了欧洲共同体,最终有了今天的欧洲联盟。
美国不仅是这一过程的催化剂,而且其联邦制也为后者所效法。
美国,这个欧洲的学生最终成为了欧洲的先生,这不能不部分地归功于美国制度创新的力量。
更令欧洲人,特别是法国人尴尬的是,不仅美国的制度文化成为欧洲的榜样,就连美国的通俗文化也成为欧洲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对象。
从美式英语,到美式快餐,从搞笑的电视肥皂剧到只有娱乐没有思想的好莱坞大片,从牛仔装到电脑游戏,美国的文化产品打遍天下无敌手。
依靠着这些通俗文化载体,借助于现代电子技术,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个人权利、机会平等政治观念,不仅在西欧畅通无阻,而且,还最终渗透到封闭的苏联集团,逐渐瓦解了一度看上去是牢不可破的意识形态防火墙。
苏联集团旧有制度的解体,固然是其经济相对落后的结果,但是,这决不是惟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