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舞蹈教学大纲

舞蹈教学大纲

舞蹈教学大纲介绍本舞蹈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舞蹈教学计划。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发展他们的舞蹈技巧,并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舞蹈风格和舞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基础舞蹈技巧和灵活性。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学生的舞蹈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对舞台表演的自信和技巧。

教学内容基础舞蹈技巧- 研究基本身体姿势和对称性。

- 研究各种舞蹈步伐和动作。

- 增强身体灵活性和力量。

- 研究正确的呼吸和姿势控制技巧。

舞蹈风格和舞种- 介绍不同流派的舞蹈风格,如古典舞、现代舞、爵士舞等。

- 研究不同舞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芭蕾舞的转和跳、爵士舞的转动和舞步等。

- 探索各种舞蹈风格和舞种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舞蹈创作和表达- 研究舞蹈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创作独立的舞蹈作品,并演示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

- 研究舞蹈表演的技巧,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舞台表现力。

评估方法- 定期的技巧和理论测试,以评估学生对舞蹈技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 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表演评估,以评估学生的舞蹈创作和表达能力。

- 参与舞蹈演出和展示的评估,以评估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和自信程度。

授课方法- 开展理论讲座,介绍舞蹈的历史、文化和理论知识。

- 进行技巧和动作的实际示范和演示。

- 组织集体和个人练,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

- 进行舞蹈创作和演出的指导和辅导。

参考资源- 舞蹈教学视频和教材。

- 舞蹈演出和展示录像和资料。

- 舞蹈教学专业书籍和期刊文章。

以上是本舞蹈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达能力,并培养对舞蹈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舞台上展现他们的才华和自信,成为出色的舞蹈者。

舞蹈教学大纲

舞蹈教学大纲

舞蹈教学大纲舞蹈是一门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身体语言和音乐表达情感和故事。

舞蹈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协调性和自信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完整的舞蹈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一、教学主题在设计舞蹈教学大纲时,首先要明确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可以根据不同学段、不同舞蹈风格和学生的兴趣来确定。

比如,对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生,主题可以是基础舞蹈技巧的学习和舞蹈的基本概念;对于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主题可以是不同舞蹈风格的学习和表演。

二、活动安排在舞蹈教学中,活动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舞蹈风格的要求来安排不同的活动。

活动可以包括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技巧的学习、编排舞蹈作品和表演等。

活动的安排应该合理,既要保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又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教材使用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舞蹈教学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和活动安排选择相应的舞蹈教材。

舞蹈教材可以是经典的舞蹈作品、现代的舞蹈作品或者是教材编者自己的原创作品。

教材的选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和舞蹈技巧。

四、教学方法舞蹈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结合讲解、示范、引导和互动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舞蹈技巧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在编排舞蹈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和合作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五、评估方式评估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和个人表演等。

评估应该公正、客观,既注重学生的技能水平,又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舞蹈教学大纲中,教师还可以添加其他的内容,比如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环境的营造和教学创新的方法等。

总之,一个完整的舞蹈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通过制定和执行大纲,教师可以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和人文素质。

《舞蹈艺术概论项目》课程标准

《舞蹈艺术概论项目》课程标准

《舞蹈艺术概论项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舞蹈表演专业群学生二、课程性质《舞蹈艺术概论》是舞蹈表演专业群的一门平台课程。

本课系统介绍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对舞蹈艺术本体的观照,研究舞蹈艺术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舞蹈的艺术特点,培养其对一般理论问题分析辨别和论述的能力。

使学生在掌握各舞种特性的基础上,了解舞蹈艺术的一般共性;在纵向梳理史实的同时,具备横向比较、综合评价的能力。

三、学时与学分(一)学时分配(一学年课程72课时)(二)学分为“4”个学分(每周2节课)四、课程设计思路1、从各种艺术审美特征的比较和舞蹈艺术的本体来看舞蹈的特性2、从六大方面分析舞蹈的功能3、舞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4、不同种类舞蹈的艺术特征5、舞蹈语言的构成6、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和要求7、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舞蹈艺术观,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分析艺术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鉴赏中外不同趣味的艺术品,体会不同民族的审美特征、审美理想与追求,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与品味,进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五、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舞蹈艺术概论是舞蹈艺术专业群的一门平台课程,为舞蹈课程提供必备的知识准备,为专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二)职业技能目标通过舞蹈艺术概论的学习,理解舞蹈艺术概论的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明确理解学习舞蹈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舞蹈艺术发展发生的规律;(三)素质养成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分析艺术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鉴赏中外不同趣味的艺术品,体会不同民族的审美特征、审美理想与追求,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与品味,进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六、课程的内容与要求七、实施建议(一)课程立足于理论的培养,通过讲解与鉴赏交叉进行的模式,使得学生学会感受和评价艺术,提高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力,并在之后的舞蹈专业成长路途上得到提高。

(二)本课程采用理论学习与课堂欣赏、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一体化训练式教学模式。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舞蹈概论是一门介绍舞蹈艺术的初级课程,通过对舞蹈的起源、发展、分类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段,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包括舞蹈的定义、功能和特点等。

2. 学习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形式。

3. 掌握舞蹈的分类方法和常见舞蹈体裁,能够辨识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

4. 培养对舞蹈的欣赏能力,了解舞蹈欣赏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5. 学习基本的舞蹈技巧和表演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和演出。

三、教学内容1. 舞蹈的定义和功能a. 舞蹈的基本定义和概念b. 舞蹈的功能和作用,包括表达情感、强身健体、传递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2.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a. 舞蹈的起源理论,包括进化理论、宗教仪式理论等。

b.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形式,如民族舞蹈、古典舞蹈、现代舞蹈等。

3. 舞蹈的分类方法和常见舞蹈体裁a. 舞蹈的分类方法,包括风格、主题、技巧等方面的分类。

b. 常见舞蹈体裁,如古典芭蕾舞、民间舞、爵士舞等。

4. 舞蹈欣赏的基本要素和方法a. 舞蹈欣赏的基本要素,如动作、音乐、情感等。

b. 舞蹈欣赏的方法,包括观看舞蹈演出、阅读舞蹈评论等。

5. 基本舞蹈技巧和表演技巧a. 基本舞蹈技巧,包括姿势、步法、转身等基本动作技巧。

b. 基本表演技巧,如肢体表达、面部表情、舞台表现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舞蹈概论的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3.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和表演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

4. 观摩法:组织学生观摩舞蹈演出,并进行欣赏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和问卷调查: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舞蹈相关文献、观看舞蹈演出并写感想等。

3. 舞蹈创作和表演评估:对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的评估,包括动作技巧、表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李思民执笔人:郑亚淼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舞蹈艺术概论课程编号:1441401英文名称:An Outline of the Dancing Art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72理论学时:72学分:3开设专业:舞蹈表演(体育)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艺术类舞蹈表演(体育)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舞蹈知识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出发,结合舞蹈作品赏析,掌握舞蹈的本质与审美特征、舞蹈的艺术特性、舞蹈的社会功能、舞蹈的种类、舞蹈的发展等知识,建立对舞蹈艺术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开展舞蹈理论研究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舞蹈的本质属性,理解“什么是舞蹈?”。

2.了解舞蹈美的构成和形式,如何欣赏舞蹈的美。

3.初步认识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了解舞蹈意境的审美特征与创造途径。

4.具备舞蹈构图能力,将实践经验与构图相结合。

5.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规范舞蹈表演形象。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第一节舞蹈的艺术本质1.了解“什么是艺术”;2.掌握舞蹈的艺术本质。

第二节舞蹈的社会生活审美本质1.理解舞蹈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活动;2.理解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3.理解舞蹈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跃动。

第三节对舞蹈本质内涵的释义1.了解我国古代学者对舞蹈的解释;2.了解我国现当代学者和美学家对舞蹈的看法;3.掌握“什么是舞蹈艺术”。

第四节舞蹈的审美特征1.了解舞蹈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审美特征;2.掌握审美理想的概念。

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1.了解舞蹈的直觉性与动作性;2.理解舞蹈的节奏性;3.理解舞蹈的造型性,掌握舞蹈的空间运动线。

第二节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性1.了解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的;2.理解芭蕾舞名作《天鹅之死》表现的情感和思想;3.掌握舞蹈和舞剧是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的艺术表现结构。

舞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2.期末考核: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的笔试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课程总结
八、课程总结
课程结束后,将进行全面的教学总结,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以下方式对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1.收集并分析学生的考核成绩,评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水平。
2.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2.期中考核: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舞蹈作品分析报告。
3.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内容涵盖整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
4.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进步与反思,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十、教学保障措施
1.定期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舞蹈活动,拓宽艺术视野。
2.实践教学:共计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3.课程考核:期末进行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的笔试考核,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践参与等)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舞蹈作品,使学生了解各种舞蹈风格及创作技巧。
舞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舞蹈种类及舞蹈创作技巧,培养其舞蹈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
(1)舞蹈的定义及特点
(2)舞蹈的功能与价值
2.舞蹈艺术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舞蹈
(2)中国近现代舞蹈
八、教学要求
1.学生应按时参加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不得无故缺课。
2.学生需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包括舞蹈作品分析、论文撰写等。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舞蹈概论是学习舞蹈的基础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基本的舞蹈技能。

本教学大纲将从舞蹈历史、舞蹈理论、舞蹈欣赏以及舞蹈表演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学习。

一、舞蹈历史舞蹈历史是舞蹈概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舞蹈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通过学习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舞蹈发展历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1.1 古代舞蹈发展历程学生将学习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阶段,包括埃及、希腊和罗马等古代文明中的舞蹈形式以及其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

1.2 现代舞蹈的兴起学生将学习现代舞蹈的兴起和发展,并了解其对传统舞蹈的影响和改变,以及现代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舞蹈理论舞蹈理论是指对舞蹈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研究和理解。

学生将通过学习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掌握舞蹈表演的规范和技巧。

2.1 舞蹈的基本要素学生将学习舞蹈的基本要素,包括身体动作、空间关系、时间节奏以及表演情感等方面的要素,并通过实践训练提高自身的舞蹈表现力。

2.2 舞蹈技巧与规范学生将学习各种舞蹈技巧和动作规范,包括身体平衡控制、肢体协调性、步法转身及舞蹈编排等方面的训练和应用。

三、舞蹈欣赏舞蹈欣赏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不同舞种和作品的观赏,学生将了解不同风格和艺术特点的舞蹈作品,并学会分析和评价舞蹈表演的艺术价值。

3.1 古典舞蹈欣赏学生将学习欣赏古典舞蹈作品,包括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等,了解其独特的舞蹈语言和表现形式。

3.2 现代舞蹈欣赏学生将学习欣赏现代舞蹈作品,包括现代舞和爵士舞等,了解现代舞蹈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四、舞蹈表演舞蹈表演是舞蹈概论课程的实践部分,通过舞蹈编排和表演训练,学生将提高自身的舞蹈技能和表现能力。

4.1 舞蹈编排学生将学习舞蹈编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舞蹈编排的创意和技巧,通过参与编排实践,提高自身的舞蹈创作能力。

舞蹈教培教学大纲模板

舞蹈教培教学大纲模板

一、教学大纲概述1. 课程名称:舞蹈教育培训课程2.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培训课程3. 教学对象:舞蹈爱好者、舞蹈学生、舞蹈教师等4.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和表演能力;(2)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和创造力;(3)使学生掌握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舞蹈教育能力。

二、教学大纲结构1. 教学内容(1)舞蹈基础理论(2)舞蹈基本功训练(3)舞蹈表演技巧(4)舞蹈编导与创作(5)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阶段:舞蹈基础理论(2周)第二阶段:舞蹈基本功训练(4周)第三阶段:舞蹈表演技巧(3周)第四阶段:舞蹈编导与创作(2周)第五阶段: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3周)3. 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讲解舞蹈基础知识、舞蹈技能要点等;(2)实践操作: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与创作等;(3)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舞蹈作品,探讨舞蹈表演技巧与编导方法;(4)互动交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舞蹈技能、教学方法的讨论与交流。

三、教学大纲内容1. 舞蹈基础理论(1)舞蹈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舞蹈的种类与风格;(3)舞蹈表演的基本要求;(4)舞蹈编导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 舞蹈基本功训练(1)舞蹈基本步伐与组合;(2)舞蹈基本手位与动作;(3)舞蹈基本舞姿与造型;(4)舞蹈基本节奏与韵律。

3. 舞蹈表演技巧(1)舞蹈表演的技巧与方法;(2)舞蹈表演的舞台表现力;(3)舞蹈表演的心理素质培养。

4. 舞蹈编导与创作(1)舞蹈编导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舞蹈创作的灵感来源与素材积累;(3)舞蹈作品的结构与表现手法。

5. 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1)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3)舞蹈教学评价与反馈。

四、教学评价1. 期末考核:根据学生舞蹈技能、表演能力、编导与创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 平时考核: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教学方法的建议等,不断优化教学。

舞蹈概论教案

舞蹈概论教案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本(专业理论课及公共文化课使用)
课程:舞蹈概论
授课班级:本科
教师姓名:
教师职称:讲师
教研室:史论教研室
授课学期:
新疆艺术学院教务处印制
教案首页
学期教学周次、进度、计划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 2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3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4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5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6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7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8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9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0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1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2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6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分页)
第页
教学总结
第页。

《舞蹈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课程教案大纲二、课程简介该课程为师范学院音乐学(群众文艺)专业的选修课程,是该专业的舞蹈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论体现。

本学期的教案分为三个部分,一、什么是舞蹈概论、舞蹈概论的内容、学习舞蹈概论的目的与方法。

二、舞蹈的特性、舞蹈的功能、舞蹈的种类、舞蹈的起源、舞蹈的发展。

三、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通过教案使学生掌握舞蹈这门艺术的基础理论,为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思考、研究舞蹈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舞蹈的起源和发展态势,了解舞蹈作品的实际内涵,具有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了解分析舞蹈,并进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表演。

其中主要知识点:舞蹈的特性、舞蹈的功能、舞蹈的种类、舞蹈的起源、舞蹈的发展。

技能:内容美的创造,形式美的技巧,舞蹈传播的生态、舞蹈交流的手段、舞蹈评论的写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与学生谈论及作业练习,欣赏部分经典作品并分析,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进图书馆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掌握艺术共性的基础上,了解舞蹈所独有的艺术特性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该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

需要学习了之前的舞蹈技能技巧课程的有兴趣于理论的同学选修。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选用教材:《舞蹈艺术概论》、参考书:《舞蹈形态学》多媒体教案课堂讨论影像资料观摩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与学生谈论及作业练习、欣赏部分经典作品并分析、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进图书馆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学生必须阅读的论著,建议学生阅读的论著。

《中国舞蹈发展史》《西方现代舞史纲》和理论书籍《武功技巧》、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课内个学时,课外学时以上、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学生应该完成老师要求课前资料的搜集以及课堂讨论的知识储备的要求,以及课后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

舞蹈概论教案

舞蹈概论教案
课程改革与创新
本课程内容丰富,活跃,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同时参与,有助于学生们今后编、导、教、学及表演活动中有科学依据地创造、开拓新技术、新技巧。
思考训练与作业
分组探讨课后思考题,下节课提问。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导修
二、什么是舞蹈
三、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共性和区别
四、舞蹈艺术从哪里来
五、舞蹈的种类
六、人体动作与舞蹈动作
七、舞蹈动作的种类
八、舞蹈语言和舞蹈动作的关联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教学主要以“启发式和发现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大量的中外舞蹈艺术思想和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更多的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这对他们今后从事舞蹈的创编、表演和教学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要在课堂中,集中精力,注意听讲。
教学内容设计
一、儒家礼乐思想及其流变
二、墨子非乐思想的逻辑构成
三、庄子天乐思想的载道进技
四、屈子巫乐思想的楚人精神
五、秦汉魏晋的乐舞思想
六、唐代诗家的乐舞思想
七、宋明理学家的乐舞思想
八、明清艺文家的乐舞思想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教学主要以“启发式和发现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大量的中外舞蹈艺术思想和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更多的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这对他们今后从事舞蹈的创编、表演和教学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教学主要以“启发式和发现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大量的中外舞蹈艺术思想和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更多的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这对他们今后从事舞蹈的创编、表演和教学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与创新
本课程内容丰富,活跃,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同时参与,有助于学生们今后编、导、教、学及表演活动中有科学依据地创造、开拓新技术、新技巧。

中国舞舞蹈课程大纲

中国舞舞蹈课程大纲

中国舞舞蹈课程大纲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的和背景本舞蹈课程旨在介绍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舞蹈技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舞蹈文化,并提高他们的舞蹈表演能力。

1.2 课程结构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涉及中国舞蹈的历史、类型及特点;实践部分包括基本舞蹈技巧的学习和舞蹈表演的训练。

第二章:中国舞蹈的历史与文化2.1 中国舞蹈的起源2.1.1 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与演变2.1.2 古代宫廷舞蹈的特点与演变2.2 中国舞蹈的分类与风格2.2.1 民间舞蹈的特点及代表作品2.2.2 戏曲舞蹈的特点及代表作品2.2.3 现代舞蹈的发展与风格2.3 中国舞蹈的传承与保护2.3.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项目 2.3.2 学校与社会的舞蹈教育与推广工作第三章:中国舞蹈的基本技巧3.1 身体训练3.1.1 身体姿势与平衡训练3.1.2 身体灵活性与柔韧性训练3.1.3 身体力量与耐力训练3.2 手臂与手势的表现3.2.1 手臂的舞蹈表现力训练3.2.2 手势的基本形态与表达技巧3.3 腿部与身体的协调3.3.1 步法与步伐的学习与训练3.3.2 腿部力量与舞姿的协调训练3.4 舞蹈节奏与韵律感的培养3.4.1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及节奏感的发展 3.4.2 韵律感的培养与舞姿的呈现第四章:中国舞蹈的表演技巧4.1 舞台表现力的培养4.1.1 表情与眼神的舞蹈表现技巧4.1.2 舞台动作与动作连贯性的训练 4.2 舞蹈编排与创作4.2.1 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与技巧4.2.2 创作舞蹈作品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4.3 舞蹈演出与舞台形象4.3.1 舞蹈演出中的服装与化妆4.3.2 舞台形象的塑造与气质培养第五章:中国舞蹈作品与名家赏析5.1 中国舞蹈经典作品赏析5.1.1 《梨园春》5.1.2 《红色娘子军》5.1.3 《黄河大合唱舞蹈版》5.2 中国舞蹈名家与其代表作品5.2.1 梅派舞蹈家梅兰芳及其代表作品 5.2.2 露脱舞蹈家杨丽萍及其代表作品5.2.3 现代舞蹈家谢艺及其代表作品第六章:课程评估与学习成果展示6.1 课程评估方式6.1.1 平时表现与参与度的评估6.1.2 考试与演出的评估6.2 学习成果展示6.2.1 学生个人舞蹈作品展示6.2.2 教师指导下的集体舞蹈表演结语通过学习中国舞蹈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舞蹈的历史与文化,掌握基本舞蹈技巧并提升舞蹈表演能力。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舞蹈》课程教学大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13学前教育)一、课程名称《舞蹈》二、学分及总学时88学时三、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四、教学目的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人的情感的一门视觉艺术(既是空间与时间的紧密结合的一门动的视觉艺术)。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

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必修内容,而且也是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

五、教学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工作,在实现提高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和进行职业训练双重目标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舞蹈在素质教育中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舞蹈基本功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培养舞蹈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和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舞蹈的方法,学会评价自身学习效果,学会用舞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身锻炼,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学科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并结合实习课、演出等形式,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知识,又能通过实习、演出获得表演经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六、理论(实践)教学内容第一学年:一学期第一章舞蹈基础知识(4学时)内容提要:通过学习舞蹈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学科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并掌握学习过程中常用舞蹈术语和舞蹈记录方法;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明确学习舞蹈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舞蹈的概念、种类及记录方法§1.1 舞蹈的特点、作用与种类(1学时)§1.2 中国舞蹈发展简介(1学时)§1.3 舞蹈教学常用术语(1学时)§1.4 舞蹈记录方法及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1学时)第二章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26学时)内容提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舞蹈教育学教学大纲

舞蹈教育学教学大纲

舞蹈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舞蹈教育学》是舞蹈学(教育方向)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针对从事教学系列方向的学生。

课程设置为一学期,总课时为36课时,学分为2分。

属于考试课程。

(二)教学目的《舞蹈教育学》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运用普通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舞蹈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学科。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一般规律和特殊性。

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含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度以及教案的书写)及模拟教学进行指导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共包括两部分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舞蹈教育原理(含舞蹈教育的概念,舞蹈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舞蹈教育的目的与方针,舞蹈教育制度,舞蹈教育与学生的身心关系);第二部分舞蹈教学(含概述,舞蹈教学计划的制定,舞蹈教学过程的实施,D、舞蹈实习)第三部分舞蹈教育与管理(含舞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教育部与文化部相关的舞蹈活动政策。

)(四)教学时数(五)36学时(五)教学方式1 口头讲述、多媒体课件、投影图片等。

2 启发、提问、讨论、交流等。

3 学生模拟教学的指导和评价。

二、本文第一部分舞蹈教育原理第一章舞蹈教育学的建立教学要点:舞蹈教育及舞蹈教育学的概念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教育的概念。

2、舞蹈教育的概念3、舞蹈教育学的概念考核要求:舞蹈教育学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舞蹈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教学要点:舞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舞蹈教育的产生2、舞蹈教育的发展3、舞蹈美育考核要求:舞蹈美育的理解与运用。

第三章舞蹈教育的目的与方针教学要点:舞蹈教育方针的变革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1、舞蹈教育的目的2、我国舞蹈教育的方针3、舞蹈专门人才的全面发展考核要求:舞蹈教育目的的理解。

第四章舞蹈教育制度教学要点:两种舞蹈教育制度的理解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2、两种舞蹈教育制度考核要求:两种舞蹈教育制度的理解与认识。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李思民执笔人:郑亚淼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舞蹈艺术概论课程编号:1441401英文名称:An Outline of the Dancing Art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72理论学时:72学分:3开设专业:舞蹈表演(体育)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艺术类舞蹈表演(体育)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舞蹈知识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出发,结合舞蹈作品赏析,掌握舞蹈的本质与审美特征、舞蹈的艺术特性、舞蹈的社会功能、舞蹈的种类、舞蹈的发展等知识,建立对舞蹈艺术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开展舞蹈理论研究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舞蹈的本质属性,理解“什么是舞蹈?”。

2.了解舞蹈美的构成和形式,如何欣赏舞蹈的美。

3.初步认识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了解舞蹈意境的审美特征与创造途径。

4.具备舞蹈构图能力,将实践经验与构图相结合。

5.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规范舞蹈表演形象。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第一节舞蹈的艺术本质1.了解“什么是艺术”;2.掌握舞蹈的艺术本质。

第二节舞蹈的社会生活审美本质1.理解舞蹈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活动;2.理解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3.理解舞蹈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跃动。

第三节对舞蹈本质内涵的释义1.了解我国古代学者对舞蹈的解释;2.了解我国现当代学者和美学家对舞蹈的看法;3.掌握“什么是舞蹈艺术”。

第四节舞蹈的审美特征1.了解舞蹈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审美特征;2.掌握审美理想的概念。

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1.了解舞蹈的直觉性与动作性;2.理解舞蹈的节奏性;3.理解舞蹈的造型性,掌握舞蹈的空间运动线。

第二节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性1.了解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的;2.理解芭蕾舞名作《天鹅之死》表现的情感和思想;3.掌握舞蹈和舞剧是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的艺术表现结构。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舞蹈艺术概论”是一门艺术类舞蹈表演(体育)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研究和掌握舞蹈知识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舞蹈作品赏析,使学生掌握舞蹈的本质与审美特征、艺术特性、社会功能、种类和发展等知识,建立对舞蹈艺术的整体概念,培养学生开展舞蹈理论研究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舞蹈的本质属性,理解舞蹈美的构成和形式,初步认识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具备舞蹈构图能力,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规范舞蹈表演形象。

理论教学的内容包括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舞蹈的艺术特性和舞蹈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介绍舞蹈的艺术本质和社会生活审美本质,以及对舞蹈本质内涵的释义和舞蹈的审美特征。

第二章介绍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性和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第三章介绍舞蹈的社会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舞蹈的本质属性,理解舞蹈美的构成和形式,初步认识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具备舞蹈构图能力,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规范舞蹈表演形象。

Chapter 13 Dance Languagen 1 Body Movement1.XXX.2.XXX.n 2 Dance Movement1.Master the source of XXX.2.Master the methods of XXX.n 3 Dance Language1.XXX.2.XXX.3.Master XXX.Chapter 14 XXXn 1 XXX1.Understand the XXX.2.Master the golden。

and learn how to compose using the golden。

3.Appreciate Leonardo da Vinci's work "The Last Supper".n 2 XXX1.Master XXX.2.Master the n of stage areas.n 3 n of us Dance Genres1.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lo XXX.2.XXX.3.XXX dance。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篇一: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中国舞蹈史(一)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前言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

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

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第一章原始舞蹈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

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

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2、画中的舞蹈形象二、原始舞蹈的种类1、图腾祭祀2、劳动生产3、战争生活三、原始舞蹈的性质1、强烈的功利目的2、高度的生命情调复习思考题:1、舞蹈与原始人的关系。

2、为什么说原如舞蹈是原始人生命形态的最高展示?本章参考文献:《通史》《路史》《礼记·月令》《山海经·海外西经》《吕氏在秋·仲夏记·古乐》《史记·五帝本纪》《左传·昭十七年》《韩非子·十过》闻一多《伏羲考》、《姜履大人迹考》第二章夏商舞蹈本章要点:本章主要掌握夏商时代“女乐”的出现同“全民性”的原始舞蹈步入表演性娱乐舞蹈的一个关键性转变。

舞蹈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舞蹈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舞蹈是一门充满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动作,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舞蹈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学科,旨在通过对舞蹈的历史、发展、风格、技巧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使学生全面了解舞蹈的本质和意义。

本文将以舞蹈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为主题,探讨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课程简介舞蹈文化概论是一门开设于艺术学院的选修课程,旨在介绍舞蹈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培养对舞蹈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舞蹈创作和表演中。

二、课程内容1. 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的舞蹈形式和风格的演变,以及舞蹈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舞蹈的艺术表达:探讨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如舞蹈的语言特点、舞蹈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关系,以及舞蹈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3. 舞蹈的风格与流派:介绍不同地区和文化中的舞蹈风格和流派,如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 舞蹈技巧与训练:讲解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如身体控制、柔韧性、平衡感等,以及舞蹈训练对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意义。

5. 舞蹈与社会文化:探讨舞蹈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舞蹈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舞蹈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舞蹈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舞蹈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以及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2. 观摩演示:组织学生参观舞蹈演出,观摩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舞蹈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技巧和训练方法,如基本功训练、编舞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创作能力。

4.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进行舞蹈相关的学术研究,如写作论文、参与学术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舞蹈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06030124二、课程名称:《舞蹈概论》三、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四、开课对象:舞蹈学(舞蹈教育)专业五、开课学期:第2学年上学期六、课程类型:必修课七、课程目的与任务:1、本门课程是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是舞蹈学科各专业本科生必须学习的必修课程。

2021版培养方案,将舞蹈学(舞蹈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专业规格设定为,要系统地掌握民族舞蹈教育专业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将此门课程设为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舞蹈文化的基本知识,认识舞蹈文化的基本原理,掌握舞蹈文化的基础理论,使同学们对舞蹈文化有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以企提高同学们的专业基础理论修养。

为进一步学习中外舞蹈历史以及与舞蹈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如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人类学等奠定专业理论基础;2、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诸多概念,这些概念是建构理论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掌握理论的前提,所以,应讲清概念。

其次,重点要分析、讲解基本原理,即舞蹈发生、发展的原理,舞蹈分类的原理,并概括舞蹈文化乃至于种类舞蹈的特点。

为此,前三章将舞蹈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下章节将种类舞蹈作为研究对象,使我们的分析、讲解形成整体或一般性研究与个别或独特性研究相结合,以使同学们对舞蹈文化的一般及对舞蹈种类的个性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八、课程重点与难点1、本门课程的重点是讲解、分析舞蹈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和基本原理,且对种类舞蹈的发生、发展、形态特征、文化功能、文化内涵做深入、细致的分析;2、本门课程虽然是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然课程内容蕴涵一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艺术学、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就学理而言,如有这些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将得心应手。

但舞蹈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年龄尚小,且其他学科的知识较弱,故教师讲解或学生理解均有一定的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舞蹈概论》三、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四、开课对象:舞蹈学(舞蹈教育)专业五、开课学期:第2学年上学期六、课程类型:必修课七、课程目的与任务:1、本门课程是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是舞蹈学科各专业本科生必须学习的必修课程。

2006版培养方案,将舞蹈学(舞蹈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专业规格设定为,要系统地掌握民族舞蹈教育专业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将此门课程设为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舞蹈文化的基本知识,认识舞蹈文化的基本原理,掌握舞蹈文化的基础理论,使同学们对舞蹈文化有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以企提高同学们的专业基础理论修养。

为进一步学习中外舞蹈历史以及与舞蹈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如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人类学等奠定专业理论基础;2、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诸多概念,这些概念是建构理论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掌握理论的前提,所以,应讲清概念。

其次,重点要分析、讲解基本原理,即舞蹈发生、发展的原理,舞蹈分类的原理,并概括舞蹈文化乃至于种类舞蹈的特点。

为此,前三章将舞蹈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下章节将种类舞蹈作为研究对象,使我们的分析、讲解形成整体或一般性研究与个别或独特性研究相结合,以使同学们对舞蹈文化的一般及对舞蹈种类的个性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八、课程重点与难点1、本门课程的重点是讲解、分析舞蹈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和基本原理,且对种类舞蹈的发生、发展、形态特征、文化功能、文化内涵做深入、细致的分析;2、本门课程虽然是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然课程内容蕴涵一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艺术学、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就学理而言,如有这些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将得心应手。

但舞蹈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年龄尚小,且其他学科的知识较弱,故教师讲解或学生理解均有一定的难度。

九、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本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舞蹈文化概述”,具体内容含:舞蹈文化的发生、发展、种类、特点;“舞蹈文化形式要素”,具体内容含:动作分析、构图分析、道具服饰分析、舞蹈结构分析等;“舞蹈种类论”,具体内容含:民间舞蹈论、宫廷舞蹈论、宗教舞蹈论、艺术舞蹈论等。

更为具体的内容及重点如下:第一章:舞蹈文化概述本章共分五节,即第一节、概念;第二节、缘起;第三节、发展;第四节、种类;第五节、特点。

第一节:概念这一节共分三个部分:一、中国古今学者对舞蹈的理解或给出的定义;二、外国古今学者对舞蹈的理解或给出的定义;三、本课程给舞蹈文化下的定义。

重点是了解中外学者们对舞蹈文化概念的释义,解说本课程对舞蹈文化内涵的理解。

第二节:缘起在这一节中,共介绍了舞蹈文化的8种缘起说,即“表情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性爱说”、“演进说”、“劳动说”、“多元说”。

重点是介绍各种舞蹈起源说。

第三节:发展这一节分2个部分:其一、舞蹈文化发展的体现;其二、舞蹈文化发展的原因;重点是分析舞蹈文化发展的原因。

第四节:种类在这一节中共分三个部分:一、分类的意义;二、分类的可能及原则、三、诸种分类方法。

重点是介绍各种分类方法。

第五节:特点在此节中分析舞蹈文化的“动作性”、“蕴意性”、“造型、节奏性”。

重点是通过比较分析舞蹈文化的特点。

第二章:舞蹈文化形式要素本章共分三个部分:一、动作;二、构图、道具、服饰、音乐、布景、灯光;三、结构、体裁。

第一节:动作本节共分四个部分:一、动作的含义;二、动作的种类;三、动作的结构;四、动作的组合方法。

重点是动作结构分析。

第二节:构图、道具、服饰、音乐、布景、灯光此节共分为六个部分:一、构图(及民间舞队形);二、道具;三、服饰;四、音乐;五、布景;六、灯光。

重点分析各种手段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结构、体裁此节分为两个部分:一、结构(包括结构之意、舞蹈作品结构类型、结构原则、作品赏析、民间舞结构);二、体裁(包括体裁有类别、各类体裁简述等)。

重点介绍舞蹈作品的不同结构类型,讲解不同舞蹈体裁的特点。

第三章:民间舞蹈文化本章共分为六个部分:一、民间舞蹈是什么;二、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三、民间舞蹈的分类及形态;四、民间舞蹈的功能;五、民间舞蹈的特点;六、民间舞蹈的未来。

第一节:民间舞蹈是什么?本节引用各《辞海》以及《大百科全书》等资料中所搜集的对于民间舞蹈概念的不同定义。

重点介绍国内外学者们给民间舞蹈下的定义,论述本课程的民间舞蹈定义。

第二节: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本节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民间舞蹈的产生(包括产生的原因、民间舞蹈“规范模式”的几种决定因素);二、民间舞蹈的发展(包括民间舞蹈发展与变化的原因、民间舞蹈如何发展与变化)。

重点是分析民间舞蹈发生、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民间舞蹈的分类及形态本节从不同方面对舞蹈进行分类,包括功能分类法、文化形态分类法、风格分类法。

重点介绍不同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的舞蹈形态。

第四节:民间舞蹈的功能此节从三个方面分析舞蹈的功能,包括娱乐性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重点分析民间舞蹈的不同功能。

第五节:民间舞蹈的特点本节从七个方面分析民间舞蹈的特点:包括古老与质朴、程式与即兴、社会性和民俗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生态性和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自娱性和表演性。

重点分析民间舞蹈的不同特点。

第六节:民间舞蹈的未来走向本节共分两个部分:一、可能性与必要性;二、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

重点分析民间舞蹈在当代存续、演变、发展的原因。

第四章:宫廷舞蹈文化本章共分四个部分:一、宫廷乐舞的产生与发展;二、宫廷乐舞的种类;三、宫廷乐舞的功能与特点;四、宫廷乐舞的功能与特点。

第一节:宫廷乐舞的产生与发展本节共分两个部分:一、宫廷乐舞的产生(包括阶级的分化、乐舞产生的原因);二、宫廷乐舞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原因、外来文化的影响、乐舞观念、乐舞技法)。

重点分析宫廷乐舞发生、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宫廷乐舞的种类从三个方面对宫廷乐舞进行分类:一、功能分类(包括朝会宴享类、祭祖类、以舞相属——交谊舞类、傩舞);二、以风格分类;三、以乐舞的民族或国家归属分类。

重点介绍宫廷舞蹈的不同分类方法。

第三节:宫廷乐舞的功能与特点本节分为两个部分:一、功能(包括歌功颂德、祝福皇帝、娱悦功能);二、特点(包括表演性、贵族化、规范化、动态优美)。

重点分析宫廷舞蹈的不同功能及特点。

第四节:宫廷乐舞的存留与利用主要从几个方面分析宫廷乐舞的存留与利用。

重点分析宫廷舞蹈能够存留的原因和能够被利用的原因。

第五章:宗教舞蹈文化本章共分六节:一、宗教与宗教舞蹈;二、宗教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三、宗教舞蹈的分类;四、宗教舞蹈的特点;五、宗教舞蹈的社会功能;六、宗教舞蹈的存续。

第一节:宗教与宗教舞蹈从三个方面讲述,包括宗教的概念、宗教舞蹈的含义、宗教舞蹈的功能。

重点是分析宗教与宗教舞蹈的关系、宗教舞蹈的含义及功能。

第二节:宗教舞蹈的起源与发展本节分为二个部分:一、起源的探索(包括由娱神起源、在祭祀活动中逐步形成、由叙事娱乐舞演变而来);二、发展的寻觅(包括伴随着生产方式而变化、伴随着巫俗的变化、在巫术中成熟、由巫术向娱人的变化)。

重点是从发生学角度分析宗教舞蹈的起源和宗教舞蹈的演变及演变的原因。

第三节:宗教舞蹈的分类及形态本节以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一、纵向分类(包括自然崇拜歌舞、图腾崇拜歌舞、祖先崇拜歌舞);二、横向分类(包括巫舞、单一祭祀仪式舞)。

重点从两个纬度即纵横纬度划分宗教舞蹈的种类,并举例分析不同种类舞蹈的形态。

第四节:宗教舞蹈的特点本节从四个方面讲述宗教舞蹈的特点:一、神圣性;二、神秘性;三、超常性;四、同一性。

从不同角度重点分析宗教舞蹈的特征。

第五节:宗教舞蹈的社会功能本节从五个方面讲述宗教舞蹈的社会功能:一、强化宗教心理的功能;二、传教的功能;三、聚合民众的功能;四、慰藉的功能;五、娱人的功能;重点分析与解说宗教舞蹈的社会功能。

第六节:宗教舞蹈的存续本节分为三个部分:一、依托仍存;二、作为传统保留;三、娱人因素所致。

重点是解说宗教舞蹈存续的现象,分析宗教舞蹈存续的原因。

第六章舞厅舞蹈文化本章共分为五个部分:一、舞厅舞的含义;二、舞厅舞的沿革;三、来源、风格、功能;四、舞厅舞选介;五、国标舞。

第一节、舞厅舞的含义本节的重点是解释舞厅舞的定义,分析与其它舞蹈的区别。

第二节、舞厅舞的沿革本节着重分析舞厅舞的发展和沿革,包括“手拉手”、“舞伴渐宽距离”、“舞伴渐近距离”。

且分析演变的原因。

第三节、来源、风格、功能本节共分两个部分:一、动作来源(包括模拟动植物的动作、模仿植物动态、按一定的音乐节拍而创作的动作);二、从三个方面分析舞厅舞的功能(包括自娱功能、交际功能、健身功能)。

重点是分析舞厅舞形态的成因及功能。

第四节、舞厅舞选介本节分两个部分:一、华尔兹;二、波尔卡。

重点分析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舞蹈形态。

第五节、国标舞本节重点是简要分析舞厅舞与国际标准舞的关系。

第七章:艺术舞蹈文化本章共分九个部分:一、艺术舞蹈的发生与变化;二、艺术舞蹈的特征与功能;三、艺术舞蹈的种类;四、中国古典舞;五、芭蕾舞;六、现代舞;七、中国当代舞;八、舞蹈创作者;九、舞蹈教育。

第一节:艺术舞蹈的发生与变化本节分四个部分:一、发生;二、变化(包括政治需要、社会生活、观众需求、外来文化的渗透、创作观念的影响);三、几方面的变化(包括题材、创作方法、手法、动作风格、艺术舞蹈的功能变化、艺术舞蹈的状况变化);四、继承与发展。

重点是艺术舞蹈发展变化的体现与原因,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艺术舞蹈的特征与功能本节分两个部分:一、特征(包括元素的二元分离、作者中心、规范化、反映生活);二、社会功能(包括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娱乐作用)。

重点是分析艺术舞蹈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第三节:艺术舞蹈的种类与形态本节共分三个部分:一、依据创作手法进行分类(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二、按照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包括情节舞、情绪舞、意境舞、舞蹈诗);三、按舞蹈所用的动作素材的风格特点分类。

重点介绍艺术舞蹈的不同分类法,并分析不同艺术舞蹈种类的具体形态。

第四节:中国古典舞本节共分三个部分:一、中国古典舞的形成;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三、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发展。

重点解说中国古典舞的含义、形成、特点及在当代的发展。

第五节:芭蕾舞本节共分五个部分:一、芭蕾之形成;二、情节芭蕾;三、浪漫芭蕾;四、芭蕾的特点及文化底蕴;五、芭蕾在中国的传播。

重点解说芭蕾舞的形成、不同历史时期芭蕾舞的发展及成因,分析芭蕾舞文化的特点及文化底蕴。

第六节:现代舞本节重点介绍现代舞的发生、发展、流派、特点等。

第七节:中国当代舞本节重点分析中国当代舞的含义、形成的原因、舞蹈的形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