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8页)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江苏卷 作文

2020高考语文江苏卷 作文

2020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求同声,亦听万籁刘桐彤常听人说,我们这一代孩子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网络让我们彼此发声亦彼此听见,算法则帮助我们数据之海中能与喜欢的人与事“同声相应”。

而谁知,眼界开拓的同时也暗藏作茧自缚的危险,“同气相求”的背后也有误入歧途的隐忧。

学会选择与学会包容,是我们这一代“原住民”的必备素养。

互联时代,百家争鸣。

我愿在此中,既学会求同声,亦懂得听万籁。

互联时代首先要学会的是“选择”。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不是生来就完整,而时刻都收外界的塑造。

而网络正是他人影响的放大器。

起居坐卧,工作休闲,现代人手机不离身,小小的屏幕里直播着别人的生活,分享着远方的信息,真是“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然而正因信息如此庞杂,选择也变得尤为重要。

但如果只是盲目接受信息,必然迷失其中:早上转发“警惕消费主义陷阱”的文章,晚上又在带货主播的“买买买”声中激情购物;信息过载的背后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看到幼儿园小女孩学着“蛇精脸”的网红主播涂脂抹粉时的不安,正来自对“榜样”泛滥化、低级化的焦虑。

史铁生写道:“所谓知道了善与恶,其实就是对生活有了价值判断,对生命的的意义有了要求。

”面对嘈杂的网络环境,学会分辨优劣,与善者同行,同声同气,才是从互联网的被动使用者走向主动使用者的第一步。

然而,我们自认的“则其善者”,或许也只是“则其同者”。

算法推送给我们带来了寻找“同好”的便利,也在无形之中编织着我们的“信息茧房”: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相同的观点,那些异己的内容在算法的筛选里被无声地过滤了。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专业解析(附例文)2020江苏高考作文试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试题解析01题型总说今年作文材料的类型与江苏近三年高考的核心概念式(车、语言)和借物喻理式(五味相生)都不相同,更接近2016年的考题: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类材料,给出的是一段逻辑化的阐述,而不是一两个关键词或是喻体。

材料内部的各个句子,是在进行环环相扣的理论推导,而不是就某一核心词做各方向的发散。

我们把这种材料形式称为理论陈述类。

以阵法作比喻,理论陈述类材料就是一字长蛇阵,“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

理论展开的方式,虽然无非索因、举例、对比和从一般到特殊等几种,但几句话连贯而出,就是一套组合拳,确实可能让人看懵。

特别是这几年江苏各地模拟题以概念式的居多,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在材料中勾选关键词,遇到今年高考这样的材料,审题或觉无从着手,构思或觉难以兼顾。

不过,去年的比喻式材料中,也包含着论述:水加水、盐加盐和五味是对比,从调和共存到相生百味,是过程分析。

只是比喻式材料把抽象事理的推演包藏在对物象的叙述中。

从原理上来说,在阅读理解上,理论陈述类材料难于核心概念式而易于借物喻理式。

但是,借物喻理式因为有从物象到人事的大跨度,侧重于事理概括,往往阐发的是普遍哲理,而理论陈述式则侧重事理分析,往往有独特的思路,并指向比较专门领域。

所以从写作上讲,前者更容易取材,而后者较难完全贴合材料展开。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解读(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比较 2019 年和 2020年江苏两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年江苏卷命题材料的特征:材料没有明确的写作关键词,写作的角度需要从对材料整体分析和综合把握中得出。

有老师反映,江苏卷作文题有点扑朔迷离,特别是最后一段描述可能把考生弄晕。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就是因为命题材料没有明确的写作关键词。

这种作文题给审题带来一定难度,却也给考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

2020年高考作文(一)人容易被同化,也容易被异化。

周围的人和事纷繁复杂,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取身边的点,浸润自己并确定世界观。

因而,选取便成了一门学问。

所谓“三好搭一好,三坏搭一坏”,便是选择的关键。

巧遇,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件事能改变你,然后通过你来改变世界。

地球村的时代里,任何人都无法隐藏自己,包括你的缺点,发生于周围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与你有关。

所以兴趣万事等于读书万卷,与天下友等于友天下。

成功者碰到的巧合或遇上贵人,其实是成功者善于被时代感染、塑造的结果。

当然,遇人不淑的巧遇,塑造的则是另一种结果。

人一直活在一个“求”字里,幼时求父母,儿时求老师,成年求工作,晚年求儿女。

而求的过程,便是人生的过程。

因此,人的一切有太多社会的印迹,包括思想以及灵魂。

人之所以强调要独善其身,就看你求的是什么。

当然,人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出息。

那么,你应该向着阳光走去,开放自己的心境,接受阳光下万物千姿百态的冲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020年江苏卷作文解析(带范文)

2020年江苏卷作文解析(带范文)

2020年江苏卷作文解析(带范文)一、2020年江苏卷作文真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二、立意解析这依旧是一道独具江苏特色的作文题,在各地成片的家国情怀中,江苏卷的文艺总是一枝独秀。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希望考生由互联网文化中同类相聚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审题时,首先要注意结合互联网时代。

0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网络对于00后而言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稀松平常,无法割舍、无法脱离。

因此,面对互联网时代,00后也应该思考这样的文化究竟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

其次,一定要挖掘材料的深意。

材料中提到了“…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这是对于大数据时代“信息茧房”效应的典型描述,即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考生如果从“信息茧房”效应这一角度立意,会既新颖又深刻。

由“信息茧房”效应出发,考生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到“回音室”效应,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并借此深入讨论互联网世界中广泛存在的“群体极化”现象。

考生既可以讨论自己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也可以讨论如何减少在信息茧房中产生的偏见与极端。

当然,信息茧房只是材料解析的其中一个角度,考生既可以从正向讨论互联网中散若满天星的亚文化圈,也可以辩证分析同与不同的联系,在“同”中汲取能量,在“异”中学会反思。

三、范文你真的愿意生活在信息的“理想国”吗?清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解析-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解析-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
现象。
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 ______,___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 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 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泣且拊.曰
拊:抚摩
B. 自有妇卜.太夫人
卜:选择
C. 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
适:出嫁
D. 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
风:劝说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宗道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幸赖外祖母的呵护,母爱的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 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 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
时间节点
1994—2008
2008—2016
2016—
技术特性
PC 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智能互联网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真题 语文试题(解析版+范文)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真题 语文试题(解析版+范文)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语文I 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 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 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 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 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

指明知故犯。

此处主语是“志士仁人”,指他们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名师解析与范文

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名师解析与范文

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名师解析与范文【原题呈现】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破题指津】2020年是江苏高考卷的收官之作,作文题稳中求变,材料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同时兼顾鲜活的时代特征。

今年这则材料由四个句子组成。

前两句可看作材料的核心观点。

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周易》,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能相互融合,即志趣、意见相同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读懂这一句,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古文积累的功底。

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这句话就体现了出题人担心前一句古文可能给考生带来理解障碍,所以用白话文的形式进一步阐释,将“同声”“同气”界定为人们共同“喜爱的人和事”“同类信息”。

此外,后面的“所塑造”,呈现了受这种“同类信息”环绕后,人们所受的影响,用“塑造”一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题人的立场,是认为这一影响总体是积极的。

后两句可看作由材料的核心观点生发的具体场景和具体行为。

第三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可以看作由前两句核心观点生发的具体场景,出题人提倡考生能多在现代语境下去考量“同类信息”对自我的“塑造”。

第四句“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进一步强化,当下受同类信息的环绕,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样子”,并给考生提供了几个可以从小处下笔的具体场景:即“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这一系列具体行动,都应基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初衷生发而来,且对未来自我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0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文(优秀5篇)

2020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文(优秀5篇)

2020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文(优秀5篇)2020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篇一费孝通说: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同的声音产生共同的回响,志同道合的人求得共同的发展。

求同相和,共淬文明之光,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时代,有着更为深广的意义。

《战国策》有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们以相同的价值观走在一起,追寻共同的目标,谋求共同的发展。

上世界20年代初,夏丏尊、朱光潜、朱自清、丰子恺等一大批散文名流,齐聚浙江,育人教书,意兴山水,于湖光山色中,谈风颂雅,寄真性情。

他们因文学风格相近,情趣相投、志同道合,张扬艺术、倡导美育,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作家群体白马湖派。

无独有偶,60年代北京东城的芳嘉园四合院成了北京文艺圈人士的聚集地。

比如画家黄苗子和郁风,比如创作《大闹天宫》的漫画家张光宇。

在特殊的年代,反右之后,文艺圈的政治空气异常紧张,然而正是这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激活,让这些人在艺术上都各有成就,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艺氛围。

古往今来,同与和一直都是人类历史长河淬炼的文明之光。

尤其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和有其重要的环绕和塑造作用。

求同相和,命运与共,是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华儿女上下一心,全力应对,吹响齐心协力,命运与共的冲锋号。

中国致力于自身防疫的同时,也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样的求同存和,不正体现在中国为支援同为疫情所患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所提供的捐款和医疗物资上吗?这样暖心的文字,不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能量吗?这样的求同相和,不正是人类历史长河淬炼的文明之光星火相传吗?然而,不论是车马很慢的从前时代还是大数据的互联时代,我们都需警惕:同声相求是满足了我们的喜好、坚定了我们的价值观,还是窄化了我们的个人视角?和气相求是使人变得纯粹简单,还是思想更加狭隘?譬如文学创作,向时代的不同声音汲取营养,固然能产生具有社会影响的作品,但优秀的作家一定不会陷入人云亦云的藩篱,而是在追寻美美与共的同时亦要各美其美,保持个体的独立思考,警惕泛化式的写作,由此才能为社会带来新声音,并由此产生新的回响。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解读(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比较 2019 年和 2020年江苏两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年江苏卷命题材料的特征:材料没有明确的写作关键词,写作的角度需要从对材料整体分析和综合把握中得出。

有老师反映,江苏卷作文题有点扑朔迷离,特别是最后一段描述可能把考生弄晕。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就是因为命题材料没有明确的写作关键词。

这种作文题给审题带来一定难度,却也给考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

2020年高考作文(一)人容易被同化,也容易被异化。

周围的人和事纷繁复杂,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取身边的点,浸润自己并确定世界观。

因而,选取便成了一门学问。

所谓“三好搭一好,三坏搭一坏”,便是选择的关键。

巧遇,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件事能改变你,然后通过你来改变世界。

地球村的时代里,任何人都无法隐藏自己,包括你的缺点,发生于周围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与你有关。

所以兴趣万事等于读书万卷,与天下友等于友天下。

成功者碰到的巧合或遇上贵人,其实是成功者善于被时代感染、塑造的结果。

当然,遇人不淑的巧遇,塑造的则是另一种结果。

人一直活在一个“求”字里,幼时求父母,儿时求老师,成年求工作,晚年求儿女。

而求的过程,便是人生的过程。

因此,人的一切有太多社会的印迹,包括思想以及灵魂。

人之所以强调要独善其身,就看你求的是什么。

当然,人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出息。

那么,你应该向着阳光走去,开放自己的心境,接受阳光下万物千姿百态的冲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高考作文: 2020高考江苏卷作文深度解析(附:2019年浙江卷作文原题)

高考作文: 2020高考江苏卷作文深度解析(附:2019年浙江卷作文原题)

高考作文:范文来了,2020高考江苏卷作文深度解析(附:2019年浙江卷作文原题)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原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01审题分析材料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句出自《易经》,意在说明同类事物、志趣相投的人容易产生共鸣、互相吸引。

整段材料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最后落脚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每个人的样子都被自己喜爱和关注的信息环绕和塑造。

材料揭示了一种现象,即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形象都被身边所环绕的信息塑造,而这一塑造在未来将会更加可感。

考生在写作时,可以聚焦于在此时代背景下,人们是如何通过同类信息寻找“同好”,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悦纳自我、塑造自我。

另外,考生也可以从“信息茧房”的角度来思考解读这段材料,我们在享受着“志同道合”所塑造的和谐温情氛围时,不应该忽略甚至拒绝其他的信息。

总体来说,今年江苏卷的高考作文充分体现了贴近时代脉搏、注重思辨能力的命题特点。

02优秀作文01在低俗的网络中访我高雅之灵魂孙中山曾告诫世人顺应时代:“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现在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无疑是大数据时代,它能根据我们的喜好,推送给我们爱看的资讯和内容。

这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弊端,一旦我们陷入低俗趣味的审美中,它就会向我们源源不断地推送类似的视频、文章,让我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乐此不疲,茫然不自知。

但它同样是机遇,一旦我们总是爱听高雅的音乐、看深刻的书籍、进行高雅的活动、看着别人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进行深度的思考,大数据也会对应推送类似的内容,让我们的审美更上一层楼。

【2020江苏高考卷作文】全面解读

【2020江苏高考卷作文】全面解读
• 2.考生真正要思考的话题——“(人容易)被 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 3. “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作用——人“未来 的样子”决定于当下“自己喜爱的人和事”。
• 4. 围绕“同类信息与人的塑造” 写作。
四、作文命题评价
• 1.强烈的倾向,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意义范畴 和巨大的价值空间。
• “同类信息”是什么、“未来的样子”怎么样 有什么“所欲”、“相惜”什么人、为谁“情 不自禁”、为何“突如其来”,就决定未来什 么样子的自己,命题人在此并没有刻意强调 “未来的样子”品行之上下、能量之正负、旋 律之高低。
• 这里我们倒可以化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 中的一句话来提醒各位朋友: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自己来选择加入属于自己的“圈 子”!
王学东名师点评
• 本文由“圈子”引出“朋友圈”,再由“朋友圈” 引出“圈子现象”,然后由“圈子现象”引出“圈 子”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人格的话题。仅就开头三 个小节,就前扣材料引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后接“塑造”“你未来的样子”,十分切题。当然, 文章最精彩的还是主体部分就圈子对我们的人格塑 造是把双刃剑所展开的议论,有理有据,颇有说服 力。最后化用鲁迅《拿来主义》的名言提醒入圈者, 真乃神来之笔!
• 朋友,你“圈子”决定了你的人生,所以作为新时代后浪的我们,又怎样 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大环境中,塑造更好的自己呢?
• 其实傅玄早就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判断自己所喜爱事物的属性。 倘若是价值观正确的,对社会有用的,那接近 这个圈子就会把我们塑造成优秀的人格。倘若 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只是一时兴起而未经大脑思 考,贸然地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个“圈子”便会走向不归路。
• (2)材料表达不直接,理解就有点“隔”。

202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最新5篇)

202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最新5篇)

202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最新5篇)202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篇一【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篇二鲍叔牙:君子之风大家好!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觉得,一个流亡的公子,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春秋最抢眼的霸主,非齐桓公莫属;我也知道,可能有人会认为,兵强马壮、百姓富足、君王有作为——管仲实力诠释了何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他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底气;不过我想说,我最叹服的,是隐身在这两位身后的鲍叔牙。

没有他,历史上不会有公子小白逆袭的神话,不会有管仲青史留名的佳话——可能管仲会为自己先前的选择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没了管仲,无人筑基,公子小白恐怕也成不了齐桓公,更别奢望在春秋称霸。

我们似乎会有个错觉,误以为鲍叔牙只是一枚小小的棋子,偶然之间盘活了一个棋局,棋子本身并不值一提。

果真如此么?恐怕不尽然。

你看,管仲虽有天纵之才,但他毕竟是戴罪之身,被擒获后保命都成了一种奢望,此时鲍叔牙卖他一个好,让他得以活命,做自己的门客,似乎也未尝不可——这似乎对他更有利。

然而,鲍叔牙没有那样做,他选择将管仲推到了历史舞台前——他深知,龙困浅滩,很难施展身手——坦荡的胸襟,让他在历史的节点上为管仲搭建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

你看,公子小白在流亡之时,虽有坚韧不拔之志,也有随机应变的急智,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面对差一点结果了自己性命的仇家,刚渡过生死劫的他,恨不能手刃管仲,生啖其肉。

2020年江苏卷作文解析

2020年江苏卷作文解析

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试题特点:202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立足于青年自身的成长、发展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青年人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应该关注什么、选择什么,应该把自己塑造成怎样一个理想状态的人,如何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试题注重对考生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结合时代特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题目解析:作文材料贴近生活实际,考生有话可说。

但有话可说不代表漫无边际,试题具有一定的限定性,材料将写作范围限定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个人对信息的甄别与选择这个范围内,引发考生有关智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待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以及如何塑造自我的思考。

写作角度:既要立足于现在,又要着眼于未来。

既要有对现实的思考,又要有对未来的展望。

写法指导:1、写作之前,要读懂材料,抓住材料核心内容立意。

抓住关键词“关注”“环绕”“塑造”进行思考:每个人的关注和选择塑造了人本身的价值取向,如何更好的选择来源于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周围事物的评价。

2、写作之中,要论证深刻而有条理,同时还要进行辩证分析,思考如何看待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和选择、不喜爱的人和事是否值得关注,如何避免被同类信息“投喂”,浏览、点赞、分享信息是否应该谨慎对待,等等。

3、以侧重思辨的议论文为最佳文体选择。

切题立意:1、学会选择和甄别网络信息。

环境塑造是无需意志力参与的自我鞭策,我们要学会优化自己的成长环境。

勿将时间蹉跎于八卦、电视剧以及没营养的聊天等等。

2、塑造更好的自己,关注更有价值的信息。

无友不如己者,拒绝垃圾信息对自己的“投喂”。

高考作文得高分技巧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

2020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苏省高考满分,欢迎大家参考!【优秀作文】话长话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句话倒是惯常听到的,再熟悉不过了,拜高考所赐,又知道了原来还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说法。

初听,甚是蹊跷,有话才能长,无话自然短,怎么反是有话须短,无话却长了呢?今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也够绕口的,话说难道是位钟情哲学的老师出的题目么?哈哈,纯属逗乐!笑过之后,我仔细琢磨这题目,忽有所悟,“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看似逻辑混乱,实则是听着新鲜,嚼着有理的一句话啊!不论其他,暂且说说会议的那些事儿吧!倘若你已入职,一定会有为会议抓狂的时刻。

我时常纳闷,真的有那么多会议要开吗?每个单位,大事小事儿,总是有点事的,所以,开会不可避免,这点我是赞同的。

但是,真的需要那么多的会才能落实上级的精神才能安排妥单位的工作吗?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

据我观察,有的会基本无事,有的会可以压缩。

开会的若干时间,真正有效的,实际少得可怜。

倘若领导肯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们做下属的是要拍掌欢呼的。

因为有“无话则短”的铺垫,所以,“有话则长”的时刻,我们自当维护遵守恪尽本分。

如此,领导群众互尊互谅,彼此工作生活两不误。

更重要的,长此以往,我们便知道开会是真正有事,于是,记得竖起耳朵听清楚,事后也能及时把工作做到位。

反之,有较多的泡沫会议掺杂其间,让人心生厌腻,虚度光阴,互相损耗的同时,是有极大可能误了会议中本来重要的事的——太多的会议是会催生参会者的惰性和随意性的。

这真是一本再明白不过的账目,聪明如领导,我想,只要肯稍微理一理,肯稍微放一放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其实,最难做的应该还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吧!那么长的会,都在做什么呢?我也曾注意观察过。

一场会议,参与者众多。

遇到重大活动,那就更是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台。

倘若发言者均有事,也是应该的。

只是,似乎是会前沟通不够,发言会有很多交叉现象,重复的发言在漫长的等待中确实是很让人腻味的,但在发言者看来,他们也许是在重复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专业解析(附例文)2020江苏高考作文试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试题解析01题型总说今年作文材料的类型与江苏近三年高考的核心概念式(车、语言)和借物喻理式(五味相生)都不相同,更接近2016年的考题: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类材料,给出的是一段逻辑化的阐述,而不是一两个关键词或是喻体。

材料内部的各个句子,是在进行环环相扣的理论推导,而不是就某一核心词做各方向的发散。

我们把这种材料形式称为理论陈述类。

以阵法作比喻,理论陈述类材料就是一字长蛇阵,“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

理论展开的方式,虽然无非索因、举例、对比和从一般到特殊等几种,但几句话连贯而出,就是一套组合拳,确实可能让人看懵。

特别是这几年江苏各地模拟题以概念式的居多,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在材料中勾选关键词,遇到今年高考这样的材料,审题或觉无从着手,构思或觉难以兼顾。

不过,去年的比喻式材料中,也包含着论述:水加水、盐加盐和五味是对比,从调和共存到相生百味,是过程分析。

只是比喻式材料把抽象事理的推演包藏在对物象的叙述中。

从原理上来说,在阅读理解上,理论陈述类材料难于核心概念式而易于借物喻理式。

但是,借物喻理式因为有从物象到人事的大跨度,侧重于事理概括,往往阐发的是普遍哲理,而理论陈述式则侧重事理分析,往往有独特的思路,并指向比较专门领域。

所以从写作上讲,前者更容易取材,而后者较难完全贴合材料展开。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专业解析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是理论陈述类,与近三年高考的核心概念式和借物喻理式不同。

材料内部的句子是在进行环环相扣的理论推导,而不是就某一核心词做各方向的发散。

这种材料形式称为理论陈述类,是一字长蛇阵,需要理解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

在解析材料时,我们首先分析高考材料四句话之间的关系,再重点解读这些句子中对写作有提示意义的词语。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材料的开篇,表达人们喜欢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材料想表达的是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会受到同类信息的影响,从而塑造出一个人的未来形象。

材料中的词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环绕、塑造和未来形象,提示作文要表达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会受到同类信息的影响,从而塑造出一个人的未来形象。

此外,材料中还提到了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这也是可以在作文中展开的角度。

总之,理解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和提示作文中需要表达的关键词,是解决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的关键。

传统互联网将现实带入网络,实现了信息的低成本传播。

而智能互联网则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对信息传播和交互方式产生更为精细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说智能互联网的“环绕更加紧密”,而不是仅仅强调数量的增加。

在我看来,微信朋友圈的流行是在2015年左右开始的。

当时,点赞和转发仅限于朋友可见,这是一种新的网络社区机制。

智能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也只是在购物网站上“偷偷”应用。

而近年来,快手和B站的精准推送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届考生可以说是与智能互联网时代一同成长的一代人。

当然,由于缺乏其他时代的经验作为参照,他们可能无法感知智能时代的特点。

可感”这个词语指的是,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更容易被人观察或表述出来。

这是一个很有分寸的用词。

正如上面所说,智能互联网时代才刚刚开始,其影响范围还没有覆盖一代人或某个人的一生。

2020高考江苏卷作文最新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0高考江苏卷作文最新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0高考江苏卷作文最新解析及优秀范文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作文解析】2020年江苏高考卷作文题依然延续了近几年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思路,即让考生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

下面从考生理解材料、进行审题,以及确立立意、进行写作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品析。

一、理解材料、进行审题:要致力于对材料语句、材料语句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材料的内容关联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归纳和整理信息,找寻写作角度。

新材料作文命题写作时对材料的深入解读,对选取角度进行写作十分重要。

比较2019年和2020年江苏两年的高考作文材料。

我们认为2020年作文命题的材料,延续了2019年命题材料的特征:材料没有明确的写作关键词,写作的角度需要从对材料整体分析和综合把握中得出。

整体综合地把握材料,需要对材料语句、材料语句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材料的内容关联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归纳和整理信息。

该材料一共包含四句话。

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第三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可感。

第四句: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这个世界不是一个无生机的冰凉冷漠的世界。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有一种相互的对应物和象征,这个世界是一个相互投射的世界。

第一句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表述。

它大致概括了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旨。

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作文优秀范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下水文1】白色金盏花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尹子禾我很喜欢白色金盏花。

我总想着,如果我的花园能从深浅不一的橙色变成一片雪白就再好不过。

绿手指的老奶奶最会筛选种子,我试着种下她送给我的第一袋。

它们在第一个春天里开在我的小花园里摇曳,偶尔被发现的那一两星并不显眼的白色会收获路人毫不吝惜的赞美。

“我会为你塑造一个纯白花园。

”原来世界的各个角落有那么多和自己兴味相投的人。

简单的敲击之后,一个充斥着信息量的互联网世界扑面而来,原本以为自己的孤独无法消解的小动物嗅了嗅鼻子,在二进制的丛林里找到一个又一个同类。

黑塞所说的人和人之间无法进行的解读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成为了一种可能性,每一次的浏览和评论、点赞和转发都像是一次无所谓空间距离的灵魂投契,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同气连枝的彼此而欣喜若狂。

第二袋种子来源于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在小花园里筛选出的最白的那几朵金盏花。

“我仔细挑选过了,这一次的杂色一定很少。

”于是,第二个春天的花园里,已经不见了橙红色,而白色几乎染遍我的花园。

大数据时代里的互联网和精心筛选后的种子一样,是有记忆的。

它记得你偏爱白色胜过深红色,偏爱这个话题胜过另一个话题,下一次搜索的时刻就是它展示记忆开花结果的季节。

世界正在空气中无线而无限的网络里一点点缩小,眼不见为净的愿望在慢慢实现,交结五都雄的少年侠气也正恣意挥洒,小小世界里几乎没有否定的声音。

第三个春天,花园里一片纯净的白,像绿手指奶奶应允的一样。

数据把世界缩小成了一个房间,房间里的时间没有了流速,空气不再流动,刻在墙上的赞同的观点指数增长,四方格子里的一切都在凝固,包括身处其中正敲击着键盘咧嘴笑的人。

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真题命题方向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实践创新:问题解决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审题限制性1.真实写作情境限制。

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提出命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第二句是对命题进行具体的诠释和限制: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第三句进一步收紧限制,将第二句所说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限制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忽略这个限制,会导致偏跑。

第四句是对第三句的诠释和限制,同时也是写作的提示,考生要针对第四句提示的问题去展开联想和思考。

2.写作任务限制。

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考生需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和含义,从而准确审题立意。

虽然题目的任务部分设置比较简单,但材料的限制部分隐含着任务要求。

考生可以将任务具体理解为:智能互联网时代,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和你“未来的样子”有何关联。

3.价值观限制。

题目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成语的情感色彩偏褒义;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命题人倾向于积极的价值取向;第三句评价智能互联网时代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更加紧密”“更加可感”,再一次呈现积极倾向的评价;第四句情感取向更加明显,“惺惺相惜的点赞”“情不自禁的分享”……使得“你未来的样子”都有了褒义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真题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写作情境限制。

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提出命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第二句是对命题进行具体的诠释和限制: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第三句进一步收紧限制,将第二句所说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限制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忽略这个限制,会导致偏跑。

第四句是对第三句的诠释和限制,同时也是写作的提示,考生要针对第四句提示的问题去展开联想和思考。

2.写作任务限制。

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考生需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和含义,从而准确审题立意。

虽然题目的任务部分设置比较简单,但材料的限制部分隐含着任务要求。

考生可以将任务具体理解为:智能互联网时代,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和你“未来的样子”有何关联。

3.价值观限制。

题目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成语的情感色彩偏褒义;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命题人倾向于积极的价值取向;第三句评价智能互联网时代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更加紧密”“更加可感”,再一次呈现积极倾向的评价;第四句情感取向更加明显,“惺惺相惜的点赞”“情不自禁的分享”……使得“你未来的样子”都有了褒义色彩。

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也属于题旨的一部分,考生写作时要尊重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互联网时代存在“网络毒鸡汤”,我们就违背命题人的价值指向顾左右而言他。

开放性
1.立意是开放的。

结合材料,考生要写的是:智能互联网时代,人们如何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又如何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这种环绕”如何紧密?“这种塑造”如何可感?“这种环绕”“这种塑造”如何塑造你未来的样子?又会把你塑造成什么样子?……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具体说来,考生可以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等角度着眼,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思考和联想,至于浏览什么、点赞什么、分享什么和感动什么就更加自由,只要写出和自己“未来的样子”的关系即可。

3.文体自由。

考生可感性表达,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也可理性思考,写成议论文。

如题目所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题
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属于诠释型写作,但要求考生诠释的不是概念,而是有限制的命题。

本题设置的写作背景为互联网时代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网上浏览、点赞、分享均和广大考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考生都会有话可说。

题目力求体现新课标语文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重要理念,在审题环节设置力度较大的思维考查,具体表现为层层收紧限制。

但这个考查自2017年
新课标实行以来,江苏卷就已经开始,和往年江苏卷作文题目相比,2018、2019年的作文均为三重限制,2020年则为四重限制,并非网友评价的“地狱难度”。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同”趣”相应,同”好”相求。

3.用互联网塑造自己未来的样子。

4.借助互联网,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5.网上冲浪,浏览从心所欲。

6.同”趣”相应,惺惺相惜来点赞。

7.同“好”相求,情不自禁去分享。

……
偏跑立意:
1.谨防网络“毒鸡汤”。

(网络“毒鸡汤”确实存在,但题目却并非针对此设题)
2.古人也有“朋友圈”。

(忽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个限制)
3.点赞“智能互联网”。

(考生要写的是互联网上的“点赞”,而非点赞“智能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是写作背景)
4.普通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塑造吗?(“环境塑造”扩大外延,题目强调的是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环绕”和“塑造”,价值取向也和命题人相违背)……
下水文
吟诵,在“喜马拉雅”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一中
殷都玄鸟老师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喜欢吟诵的我,偶然收到朋友发给我的“喜马拉雅”的吟诵链接。

点击,出现信息提示:“点击这里,下载喜马拉雅APP”。

“喜马拉雅”,好诱人的名字,按照提示下载、注册,于是我成为喜马拉雅“宝宝”(最低听众级别)。

从此,可以在喜马拉雅纵情浏览吟诵资料,贪婪的我如获至宝,一下子关注了90个吟诵有声书,华调、唐调、叶调……还有日本友人的吟诵,他们的吟诵大约来自于唐宋时期的中国,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却远比中国做的好……这些全都是免费的,多好的平台!
“喜马拉雅”在一天天改变着我。

在喜马拉雅,我认识了华峰、魏嘉瓒、叶嘉莹……华老师苍凉,魏老师雄壮,叶老师优雅……我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与各位大咖神交。

我的吟诵越来越专业,不过我变得越来越挑剔,我不再满足于输入式学习,开始输出式学习和交流分享,因为我对吟诵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一些创新,也有了自己的风格。

最最重要的,当我感动于自己的吟诵,我希望留下自己的声音,最少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一份回忆,也许我的后人会因此怀念我,会因此喜欢上吟诵,会因此热爱传统文化。

录音、上传、分享朋友圈,竟然很快收获一波点赞。

北京的小卜老师说:知道你是华门弟子,我也是,你吟诵的《赤壁赋》真好,是华调么,我怎么没有听过?确实不是,那是我的原创,这个调子来自苏州弹词,并非我要故意出新,实在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吟诵。

我想象自己是一位苏州的歌女,怀抱琵琶纵情歌唱,我看见每一个文字的后面都缩着苏轼的一张笑脸。

以我的功力,实在很难把文章的意蕴表达彻底,让作者见笑了。

山野楚狂人说“吟诵之前要介绍一下作者和作品,这样就不会太突兀……”,感谢关注;还有,“东京的高木直子赞了你的声音签名”,啊,怦然心动;还有,“北京智贤赞了你的动态”,啊,心花怒放……有几个人要求跟我学吟诵,我建了一个小群,只是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没好好教过人家,实在不好意思,不过我是很想在未来成为一位吟诵传承人的,最少让它成为“家学”。

有一天,忽然收到通知:“你的听众等级上升了,恭喜你成为贡士了……”啊,我已经在喜马拉雅学习300小时了。

上网读书,上网听书,上网搜索,上网直播……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