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性肝损伤指南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伤指南ppt课件

心血管药
10
NSAIDs
8.7
免疫抑制剂
4.7
镇静和神经精神药物
2.6
2019
.
8
危因
耐受性、适应性、易感性 宿主因素
危险因素
药物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非遗传因 素
化学性质 相互作用
饮酒
2019
.
高龄 女性 PTU
妊娠 基础疾病
9
机制
消化系统:门静脉高压、 HE、肝肾综合征
神经系统:ICP升高/脑水 肿、HE
特别相关的异常:脓毒病,心脏衰竭,发作性低血压,近期全身麻醉,肠外营养及癌症 如果再激发,再激发的时间 可能存在某些交叉反应(例如,抗癫痫药物) 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血色病,酒精性肝病,PSC,PBC,肝癌 过去vs.现在;每天估计饮酒量;偶然vs.酗酒vs.定期(每日、每周) 药物使用开始、停用时间;使用的天数、周数、月数
✓ 15%~20%急性DILI可发展为慢性DILI
✓ 胆汁淤积型较细胞损伤型更易慢性化
2019
.
13
ACG Clinical Guideline 2014.
content
概述
诊疗
case1
2019
.
14
诊断:因果判定
2019
.
15
Hepatology. 2010. 51(6): 2117-26.
➢ TCM:我国中医等传统民族医 药学理论
➢ NM:现代医药理论和技术
2019
.
4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Guidelines Released by ACG. Medscape, June 18, 2014.

药物性肝损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
感染科
1
探讨药物不良事件必要性
威胁患者用药后的生命 安全问题(安徽华源 “欣弗”、齐二药“亮 菌甲素”、完达山“刺 五加”)
临床医生执业过程中可 能遇到的职业风险问题
制药企业可能蒙受巨大 经济损失的问题
药物监督机构重点关注 的药品安全问题
2
药物性肝损害定义 定义
肝脏是药物药物代谢的主要脏器,也是药物损伤最重要靶器官,所以药 物及毒物引起的肝损害是较为常见的。
Maria量化诊断标准(《Hepatology》1997)
29
诊断
2007年在上海中华医学会制定了中国标准。
病因
患者比例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45 25
26 18
35 25
28 18
31 13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南京
40 总体平均 35
30
25
20
肿瘤内科 肿瘤外科 总体平均
15
10
5
0
20%以上 肿瘤病人存在药物肝损伤
12
初步研究
N=105
易引起肝损害的化疗药物
13
仅有ALP>正常上限2倍 或 ≤2
ALT、ALP均>正常上限2倍 和 2~5
20
药物种类 例数
中草药
72
抗肿瘤药
47
抗细菌药物 31
抗甲状腺药 18
抗结核药
15
抗高血压药 14调脂药来自10精神类药10
降糖药
9
减肥美容药 7
抗真菌药
7
激素
7
解热镇痛剂 6
免疫抑制剂 5

药物性肝损伤 最全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伤 最全PPT课件
1.药物自身性质(毒性) 2.个体的易感性-- 根据药物的初始损害分类,一般分为 固有肝毒性和异质肝毒,后者再分为过
敏性肝毒性和非过敏肝毒性。
可编辑课件PPT
18
三步损伤模型
2009年,Russmann等提出
1.初始损伤包括直接细胞应激。直接抑制线
粒体和(或)特定的免疫反应;
2. 初始损伤可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mitochandrial perability transition,MPT)的发 生;
的科学应用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科学依据。
可编辑课件PPT
15
中毒性肝损伤 免疫介导性肝损伤
有可预见性 呈剂量依赖 动物实验可以复制 发生率高 病程长
不可预见性 无明显剂量相关性 动物实验不可以复制 发生率低 病程短
可编辑课件PPT
16
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
可编辑课件PPT
17
DILI发生的一般机制
进一步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采集的
尿液进行分析后发现,PAPA 引起了超 氧化物歧化酶( SOD1) 、碳酸酐酶 ( CA3) 和钙调蛋白( CaM) 3 种
新型蛋白表达的显著升高,表明尿
SOD1,CA3,CaM 可作为 PAPA 致 DILI 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可编辑课件PPT
10
实例2
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isoline 110 mg/kg引起了小鼠血清 ALT,天冬氨酸 转氨酶( AST) 显著升高和肝组织病理性 损伤,表明 isoline引起了 DILI;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小鼠肝组织样品 分析后发现并鉴定了 13 个差异表达蛋 白点,并证实其中有 9 个蛋白参与了 isoline 致小鼠DILI 的氧化应激性损伤 过程或肝细胞内能量代谢过程。

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肝毒性是上市药品撤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
4
ACG Clinical Guideline 2014
“黑框警告”
➢ 有临床证据证实某种药物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尤其可能致死 时
➢ 不需要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
5
DILI涉及药物-1
60% 以上
阿莫西林克拉 维异酸烟
复方磺肼胺甲 噁唑氟喹诺酮类 大环类酯类 呋喃妥因
➢ 特殊类型: ✓ 肝窦阻塞综合征
eg:男,45岁,服某药1月,乏力1周,肝功:
➢ ALT = 600 IU/L ALP = 150 IU/L
ALT ULN = 40 IU/L ALP ULN = 100 IU/L
➢ 临床类型:? R = (600/40)/(150/100)
= 10 → 肝细胞损伤型
R ;≠. 600/150 = 4 → 混合型
10
ACG Clinical Guideline
DILI分类——病程角度
➢ 急性: ✓ 病程<6月
➢ 慢性:
✓ 病程≥6月
DILI
✓ 肝酶、胆红素水平和/或进展性肝病的相 关症状和体征(腹水、肝性脑病、门脉 高压、凝血异常)未恢复至发病前水平
➢ 演变: ✓ 15%~20%急性DILI可发展为慢性DILI ✓ 胆汁淤积型较细胞损伤型更易慢性化
;.
19
ACG Clinical
DILI诊断相关建议-2
➢ 建议2:对疑似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 ✓ 所有病例均应进行B超/CT等腹部影像检查,以除外胆道疾病(强/低) ✓ 腹部影像检查未发现明确胆道疾病证据的患者,应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血清学检测(强/低) ✓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检查应限于常规影像检查不能除外胆道结石、原发性硬化性

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中草(成)药所致DILl以 中成药常见,单一用药 以雷公藤及土三七多见; 抗肿瘤药物所致 DILl 多 以化疗联合用药多见。 两类文献中,中草(成)药 和保健品引起的DILl均 在20%左右,单独报道 的药物多为何首乌、菊 三七、黄药子。
NSAIDs
8.7
免疫抑制剂
4.7
镇静和神经精神药物
2.6
2019/8/20
>10g引起肝功能衰竭;
2019/8/20
9
危险因素
宿主因素
药物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非遗传因素 化学性质、相互作用
饮酒
2019/8/20
10
1. 宿主因素包括遗传学因素和非遗传学因素。 遗传学因素:主要是指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和人类白细胞
抗原系统(HLA)等的基因多态性与DILI相关。不同种族的患者对 DILI的易感性可能存在差异。
非遗传学因素: ①年龄:高龄可能是DILI的重要易感因素。冰岛前瞻性研究提示, 高龄患者的处方量增加可能是其DILI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个因素。 ②性别:女性可能对某些药物,如米诺环素、甲基多巴等表现出更 高的易感性,且易于呈现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特点。 TCM-NM-HP-DS引起的肝损伤在女性中也更多见。
2019/8/20
11
③妊娠:妊娠期DILI常见可疑药物有甲基多巴、肼苯达嗪、抗生素、丙基 硫氧嘧啶(PTU)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等。PTU可致孕妇暴发性 肝炎,病死率高,FDA已给予黑框警示。 ④基础疾病: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更易发生DILI的证据有限。但一旦发 生,出现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更高。有研究提示,乙型肝炎病毒 (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增加ART或抗结核药发生DILI的 风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某些DILI的易感因素,也是影响 HIV感染者DILI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能增加患者对DILI的易感性,特别是使慢性DILI的发 生风险增加。尚不清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肥胖是否增加 DILI的风险。糖尿病是某些药物引起DILI的易感因素,有研究提示糖尿病 与DILI严重程度独立相关。肿瘤及心脏病也是慢性DILI的可能危险因素。

药物性肝损伤最全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伤最全PPT课件

2.加强蛋白质组学在药物保肝本质研究 中的应用力度
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药物保肝本质
的研究中已有应用,如薯蓣皂苷对 CCl4大鼠肝损伤保护机制;五味子乙素 保肝本质探讨等。
下阶段应加强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药物保肝本 质研究中的应用力度。
可以先从当前公认的保肝药物着手,探讨其 蛋白质组机制; 在此基础上,开展不为人熟 知的保肝药物的蛋白质组机制,最终全面揭 示保肝药物的蛋白质组本质,从而为保肝药 物
发病机制
1、药物本身及其毒性代谢产物引起的中毒性肝 损伤。
2、药物代谢产物改变肝细胞蛋白质形成新抗原, 启动机体细胞或/和体液免疫,引起免疫介 导肝损伤。
3、不同年龄、性别、妊娠、营养状态以及遗传 因素使机体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4、长期饮酒以及肝内外疾病的存在是增加药物
性肝损伤发病的危险因素。
的科学应用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科学依据。
中毒性肝损伤 免疫介导性肝损伤
有可预见性 呈剂量依赖
性 动物实验可以复制 发生率高 病程长
不可预见性 无明显剂量相关
动物实验不可以复制 发生率低 病程短
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
DILI发生的一般机制
1.药物自身性质(毒性) 2.个体的易感性-- 根据药物的初始损害分类,一般分为 固有肝毒性和异质肝毒,后者再分为过
新型蛋白表达的显著升高,表明尿
SOD1,CA3,CaM 可作为 PAPA 致 DILI 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实例2
Wang 等将小鼠灌胃给药吡咯里西啶类 生物碱 isoline,通过血清生化指标检 测和病理切片观察isoline 的急性肝损 伤,抽提肝组织蛋白做 双向凝胶电泳( 2-DE) 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进而通过基 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 MS)技术 鉴定,

药物性肝损害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害ppt课件
药物性肝病:
约占黄疸住院病人中的2%-5%
“急性肝炎”住院病人中10% 老年肝病中可达20%以上 欧美国家急性肝功衰竭30%-40%
引起肝损的药物分类
抗结核药32.7% 中草药23.4% 抗肿瘤药 10.9% 解热镇痛药9.0% 抗霉菌药6.3% 抗生素 6.1%
心血管药3.0% 激素类药 2.6% 抗病毒药1.5 % 抗甲状腺及糖尿病药1.3% 其他 3.3%
组织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药物性肝病
背景
当前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威胁中。其 中包括3万种以上的药品和保健品,另3万余种的食 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
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肝脏是药物代谢主要脏器,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
器官。
定义
药物性肝病(DILD): 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 损害,叫做药物性肝病,是目前的常见疾病
氧应激
两种机制均与氧应激有关
自由基:独自存在,含有一个或多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或 原子团。受磁场吸引、具高度活性,可捕获相临稳定分子中电 子,使后者成为自由基。
活性氧体系(ROS):各种活性分子氧(氧自由基)及其 他自由基总称。
正常肝脏有活性氧产生系统和消除系统, 两者平衡
药物性肝损害的病理(了解)
药物性肝损害机制
可预测性: 中毒性,直接毒性,剂量依赖,
可复制
不可预测性:特异体质性,非剂量依赖,
不可复制 分为:过敏性(免疫特异质):可伴过敏症状
代谢性(代谢特异质):与药酶CYP遗传 多态性相关
中毒性肝损害
药物
细胞色素P450酶系
转化、活化
亲电子物质和自由基等代谢产物

药物性肝损害演示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害演示ppt课件
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肝硬化的病因进行治 疗,如抗病毒、戒酒等。
抗纤维化治疗
采用抗纤维化药物,延缓肝硬 化进程。
并发症处理
对肝硬化并发症如腹水、消化 道出血等进行积极治疗。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肾功能损害预防
注意药物对肾脏的影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 物。
神经系统损害预防
关注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时调整用药 方案。
药物性肝损害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 录
• 药物性肝损害概述 • 药物性肝损害危险因素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药物性肝损害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药物性肝损害定义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这种损害可以是药物直接毒性作用,也可以是药物引起 的过敏反应。
发病机制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药物直接毒性、药物代谢异常、免疫介导反应等。某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可 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另一些药物可引起肝脏代谢异常,如胆汁淤积、脂肪变性等;还有一些 药物可引起免疫介导的肝脏损害,如自身免疫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药物性肝损害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较高,但具体发病率因不同药物
立即停用
一旦确诊或怀疑药物性肝损害,应立即停用相关 或可疑药物。
避免再次使用
对于已知会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患者应避免再次 使用。
谨慎用药
在必须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谨慎选择肝毒性较小 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功能。
保肝降酶治疗及营养支持
保肝降酶治疗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选用适当的保肝降酶药物,如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 肽等,以减轻肝脏炎症和坏死。

药物性肝损害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害PPT课件
4
国外报导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占所有 药物反应病例的10~15%,仅次于皮肤粘膜 损害和药物热
15% 药源性肝损
85%
5
一般人群中1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其它肝炎 90%
其它肝炎 60%
6
美国15-25%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由药物不 良反应引起,病死率高达50%
直接毒性作用
不再使用了的“毒药”,如:锑剂 还必须使用的“毒药”,如:各种肿瘤化疗药物 被挖掘的新的“毒药”,如:三氧化二砷(砒霜) 、
斑蝥
17
P450酶
自由基、氧基
药物
膜脂质过氧化
膜破坏溶酶 体酶释放
释放酶类
亲电子基
共价结合
肝细胞受损或
膜泵受损等
细胞死亡
18
直接毒性作用特点
❖可预测性 ❖剂量依赖性 ❖首次应用肝毒性物质和发生肝损伤之间的间隔常
8
药物性肝病的易患因素(2)
因素
酗酒
肥胖
影响
肝毒性阈值降低,发 生率增加,预后差 增加发生率
举例
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甲氨喋呤
氟烷、曲格列酮、他莫昔芬、甲氨喋呤
饥饿
增加发生率
肝脏病
增加肝损伤
糖尿病
增加肝纤维化
HIV/艾滋病 过敏反应增加
肾功能减退 增加肝毒性、纤维化
对乙酰氨基酚 海恩酮、培美林、抗结核药、布洛芬 甲氨喋呤 磺胺药 四环素、甲氨喋呤
是固定和短暂的 ❖暴露人群中肝损伤发病率高 ❖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可复制 ❖代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四氯化
碳、氯仿, 2-硝基丙烷、三氯乙烷
19
“间接”毒性作用

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胆汁淤积性:ALP>2×ULN;ALT/ALP≤2
16 混合性:ALT和ALP均≥2×ULN;或2<ALT/ALP<5
药物性肝损伤-DILI
➢九、治疗:
1. 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

摄入足量热卡和蛋白质,维持水电平衡

补充多种维生素
2. 药物治疗

“保肝降酶”:甘草酸制剂、水飞蓟、联本双酯等

促进肝细胞修复: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10
163
1.74
11
抗肿瘤药
662
7.07
5
抗癫痫药
98
1.05
12
甲亢用药
383
4.09
6
免疫抑制剂
341
3.65
7
10
姚飞,汪燕燕. 综合分析药物性肝损伤9355例. 安徽医药, 2011,15(10):1312-1314.
药物性胆汁淤积
➢五、不同类型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类型的状况
11
药物性肝损伤-DILI
➢ 二、临床表现:
包括恶心、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和疲劳等反映肝实质损伤的症状,还经常表现 为黄疸、瘙痒。此外很多病例会出现腹部疼痛或不适,类似于急性胆管炎。
急性药物性胆汁淤积在停药后可较快康复,有或无黄疸。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 可引起黄色瘤、瘙痒和黑皮病,瘙痒可能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18
药物性胆汁淤积
其它肝炎 90%
5
其它肝炎 60%
5
• 美国15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由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病死
率高达50%
药物性暴发性肝功
能衰竭
药物性25%
死亡 50%
6

药物性肝损害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害PPT课件
16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不良反应
• 增加口服剂量时偶可引起胃肠不适、腹 泻等。
• 极少数患者可对本药注射液中的苯甲醇 发生过敏反应。
17
多烯磷脂酰胆碱
——注意事项
• 禁忌证:(1)对本药任一成分过敏者。 (2)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本药注射液。
• 胶囊剂应于餐后用大量液体整粒送服。 • 静脉滴注时,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适应症
• 本品为护肝药,其主要用于:
• 1、用于急、慢性肝炎、肝肿大、早期肝硬 化。
• 2、用于脂肪肝,肝内胆汁淤积、一般肝脏 机能障碍。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产品特点
• 1、促进肝细胞再生、解毒、治疗脂肪肝。 • 2、保肝治疗一线用药。 • 3、维生素衍生物,促进肝细胞再生。 • 4、增强肝细胞的解毒能力。 • 5、抗脂肪肝作用。
• b、转运肝脂肪:卵磷脂、肝脂肪、胆固醇与载脂蛋白结 合成脂蛋白,脂蛋白易溶于血浆,从而将脂肪由肝内转运 到肝外,减少肝内脂肪聚集。
• c、本品能降低动脉中的甘油及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减少 肝脏对甘油的吸收。同时刺激甘油三酯以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入血,从而有效抑制肝脏甘油三酯的合成。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稀释(如5%或10%葡萄糖溶液、5%木糖醇溶液),严 禁用电解质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 稀释。建议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按1:1的比例稀释。 • 如患者少服用一次剂量,可在下次服药时补服; 如少服一日剂量,则无须补服. • 视病情的严重程度疗程可高达1年。
18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成分
11
生化检查
CHE、PT
反反映映肝肝细细胞胞损损伤 伤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

药物性肝损害小讲课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害小讲课ppt课件
谢产物外,尚有氧自由基、亲电子物质、自身抗体等 P450催化的主要反应有:烷基的羟基化,烷基的环氧化,
羟基的氧化,氨、氧、硫部位上的脱烷基化,氧化性脱 氨、脱氢和脱卤素
18
1相药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
CYP450对药物的代谢包括活化和灭活双相过程,外来物质可 能被转化为具细胞毒性、致突变性或致癌作用更强的物质
Lewis JH.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Best Practice of Medicine. January 2000. 7
法国Sgro等19972000调查81301例居民
每年14 /100,000位居民发生DILI
–中12% 需要住院,6 %死亡
发病率是每年上报DILI的16倍 但仍然可能低于实际数量
磺胺药 四环素、甲氨喋呤
合并用药 肝移植
异烟肼、磺胺 增加血管毒性
对乙酰氨基酚 硫唑嘌呤、硫鸟嘌呤、白消安
14
二、肝脏如何处理化学物质
15
肝脏通过两相酶系对药物或化 学物质进行“处理”
16
药物的代谢转化
I相反应
药物被转化为极性(亲水性)代谢产 物,通过结合或暴露下列基团 : -OH、 -SH、-NH2、 -COOH
代谢产物通常无活性 可能极化完全,利于从胆汁、尿液排
出体外
II 相反应
进一步结合内源性化合物,形成具有 更强水溶性的代谢物
结合物有葡萄糖醛酸、硫酸、醋酸、 氨基酸
17
1相药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
CYP450分为可溶性和膜性,后者包括“微粒体氧化酶”和 “线
粒体氧化酶”,“线粒体氧化酶”仅代谢内源性化学物质 参与药物代谢的重要的P450有:CPY1A2、CPY2、CPY3A 对P450而言,药物是一种底物,催化代谢过程中除产生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性肝损伤 (DILI)
佛山市
特点
• 发生在个体的一小部分 • 很难预测 • 主要临床问题;经常危及生命 • 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 • 药品退市或被限制广泛使用的原因
药物性肝损伤
2
药品撤市的例子
• 异烟酰异丙肼 • 异丁芬酸 (in Europe only) • 替尼酸 • 苯恶洛芬 • 哌克昔林 (in France) • 地来洛尔 (in Portugal,Ireland) • 溴芬酸 • 曲格列酮 • 奈法唑酮
药物性肝损伤
10
2相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 4)跨膜转运蛋白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通过转运蛋白
肝细胞
• 转运蛋白的基因变异不仅导致肝脏疾病,而且可诱导特异性的药物介导 的转运损伤。
• ------Padda Ms,Sanchez M,Akhtar AJ,et al.Drug-induced cholestasis
• 3)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 在药物1相代谢中通过“中和”效应避免肝损伤,同
时参与肝毒性的“下游”机制,GSTT1与GSTM1空白 基因与GST变异患者,DILI的概率增加。
药物性肝损伤
9
2相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 3)线粒体酶:
• 线粒体超氧化歧化酶(SOD2):清除线粒体超氧化 物。
• 三个主要连续的步骤:
• 1)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首先引起直接的细胞应激(内源 性途径);
• 2)触发免疫反应(外源性途径) • 3)直接损伤线粒体功能,同时“初始打击”也可能直接
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变,触发细胞凋亡或坏死。
•发病机制:“上、下游”事件+三个连续步骤
药物性肝损伤
17
DILI的临床表型
(一)临床生化指标的阈值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可达到药物性肝损伤生化 学诊断标准: 1、ALT水平≥5ULN; 2、ALP水平≥2ULN,特别是伴5’-核苷酸酶或 γ-GT升高,但没有骨病者; 3、ALT水平≥3ULN,同时总胆红素≥2ULN。
药物性肝损伤
4
药物代谢异常机制
• 1相反应

解毒
• 肝药酶: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 增强毒性
• 当解毒酶被抑制 • 增强毒性的酶被诱导
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5
药物代谢异常机制
• 2相反应

药 物
乙酰化 甲基化
还原型谷胱甘肽 结合 葡萄糖醛酸 谷氨酰胺
降低脂溶性, 促进在肾脏排泄
• 当还原型谷胱甘肽、葡药物性肝损伤
15
新DILI概念
• 1)“上游”事件(初始的肝细胞损伤)
• 环境因素:免疫致敏、炎症、GSH耗竭。 • 基因因素:HLA、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 • 两者协同作用
• 2)“下游”事件:泛指发生在线粒体中的细胞损 伤途径和细胞保护途径的平衡。
药物性肝损伤
16
由新概念定义的DILI发病机制
Hepatology,2011,53:1377-1387药.物性肝损伤
11
2相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 5)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 免疫反应与6号染色体上高变异的HLA系统密切相关。 • 特异性HLA基因型(HLA-DTB1*1501-DRB5)与阿莫
西林-克拉维酸盐所致的肝损害有关。 • HLA-DTB1*1501位点与胆汁淤积型DILI强相关。
• 1)药物+特异性蛋白 抗原 • 2)激发Th2 诱导 B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汇管区 • 3)激活NK细胞和NKT细胞 ADCC 直接杀伤 • 4)药物的变态反应诱导肝脏免疫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13
免疫特异质DILI
• 通常由药物中间代谢产物通过抗原提呈细胞起作 用。

物 树突状细胞


间 代
MHCⅠ
药物性肝损伤
7
代谢特异质DILI:与CYP系统相关
• 2相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 1)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
苯巴比妥
作为CYPS诱导剂促进毒性代谢产物
NAPQI生成 肝
苯妥英钠


抗惊厥药
抑制UGTS活性
药物性肝损伤
8
2相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 2)N-乙酰转移酶2(NAT2) • 其遗传的多态性与异烟肼所致的肝损害有关。
• ------Tujios S Fontana RJ.Mechanisms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from bedside to bench.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8:202-211.
药物性肝损伤
12
药物介导的免疫损伤机制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抑制线粒体氧应激 的产生。
• 其基因多态性造成抑制作用大大降低,氧应激能力 严重下降导致DILI易感。
• ------Lucena MI,Garcia-Martin E,Andrade RJ,et al.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es in 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Hepatology,2010,52:303-312.



MHCⅡ
特异性 细胞的 T细胞
介导
B细胞 抗加合抗体
肝损伤
介 导 抗体/补体 依赖性细胞毒
药物性肝损伤
14
免疫介导的肝损伤特点
• 1)不可预测性; • 2)仅发生在某些人或人群(特异体质)或家族集
聚现象; • 3)与用药剂量和疗程无关; • 4)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常无法复制; • 5)具有免疫异常的特征; • 6)可有肝外组织器官损害的表现。
1956 1975 1979 1982 1985 1990 1998 2000 2004
药物性肝损伤
3
假设的机制
• 机制通常涉及代谢产物 • --影响关键生化功能 • --特异性免疫反应 • 只有少数药物实验证据证明这些假设 • 机体敏感性: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肝毒性和保护
机制的失衡 • --环境因子 • --遗传多态性
药物性肝损伤
6
代谢特异质DILI:与CYP系统相关
• 1相药物代谢酶CYP的遗传多态性
• 与DILI相关的CYP主要有CYP1A2,CYP2A6,CYP2D6,CYP2E1, CYP3A4,如果这些酶类基因出现遗传多态性,则原药或中间产物 积累,导致DILI发生。
• 例:曲格列酮导致的DILI中,CYP2C19*2等位基因变异占46%,以 后又发现这些患者2相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也存在遗传多态性, GSTT1和GSTM1两基因缺陷,与ALT和AST升高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