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池沉淀池工艺计算书
沉淀池和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溶解氧:<0.2~0.3mg/L,用氧化还原电位之-50~+20mv
PH 值:5.5~6.5
水温尽可能高,大于 25 摄氏度效果较好
配水:由配水区进入反应区的配水孔流速 v=0.20~0.23m/s;v 不宜太小,以免不均。
好氧池曝气量的计算
参数: 水量:46 吨/小时, COD:1200mg/l, 无 BOD 数据,按 BOD=0.5*COD=600mg/l 计
2.4 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①匀质调节池:矩形钢混结构,共 2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20m×20m×6.5m,有效容积 5000m3。池底布有穿孔
管,以利于搅拌混合。 ②缺氧池:矩形钢混结构,共 2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18m×14m×5.3m,有效容积 2600m3。设潜水搅拌器 4 台,
控制溶解氧 0.2~0.5 mg/L。 ③预曝气池:矩形钢混结构,共 2 座。其中一座池子分 2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30 m × 14 m ×5.3 m,有效容
方法一:按气水比计算: 接触氧化池 15:1,则空气量为:15×46=690m3/h 活性污泥池 10:1,则空气量为:10×46=460 m3/h 调节池 5:1,则空气量为:5×46=230 m3/h 合计空气量为:690+460+230=1380 m3/h=23 m3/min 方法二:按去除 1 公斤 BOD 需 1.5 公斤 O2 计算 每小时 BOD 去除量为 0.6kg/m3×1100m3/d÷24=27.5kgBOD/h 需氧气:27.5×1.5=41.25kgO2 空气中氧的重量为:0.233kg O2/kg 空气, 则需空气量为:41.25 kgO2÷0.233 O2/kg 空气=177.04 kg 空气 空气的密度为 1.293 kg/m3 则空气体积为:177.04kg÷1.293 kg/m3=136.92 m3 微孔曝气头的氧利用率为 20%, 则实际需空气量为: 136.92 m3÷0.2=684.6m3=11.41m3/min 方法三: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 曝气强度一般为 10-20 m3/ m2h , 取中间值, 曝气强度为 15 m3/ m2h 接触氧化池和活性污泥池面积共为:125.4 m2 则空气量为:125.4×15=1881 m3/h=31.35 m3/min 调节池曝气强度为 3m3/ m2h,面积为 120 m2 则空气量为 3×120=360 m3/h=6m3/min 总共需要 37.35 m3/min 方法四:按曝气头数量计算 根据停留时间算出池容,再计计算出共需曝气头 350 只,需气量为 3 m3/h 只, 则共需空气 350×3=1050 m3/h=17.5 m3/min 再加上调节池的需气量 6 m3/min, 共需空气:23.5 m3/min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高效沉淀池(高密度)的特点和优势高密池可用于原水净化也可用于污水混凝沉淀去除SS,或者用于中水回用,膜浓水等工艺的软化澄清。
高效沉淀池(高密度)工作原理原水投加混凝剂,在混合池内,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保证一定的速度梯度,使混凝剂与原水快速混合。
高效沉淀池分为絮凝与沉淀两个部分,在絮凝池,投加絮凝剂,池内的涡轮搅拌机可实现多倍循环率的搅拌,对水中悬浮固体进行剪切,重新形成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体。
沉淀池由隔板分为预沉区及斜管沉淀区,在预沉区中,易于沉淀的絮体快速沉降,未来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体被斜管捕获,最终高质量的出水通过池顶集水槽收集排出。
高效沉淀池(高密度)与传统高效沉淀池的比较与传统高效沉淀池比较,高效沉淀池技术优势如下:1、表面负荷高:利用污泥循环及斜管沉淀,大大高于传统高效沉淀池。
2、污泥浓度高:高效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含固率高,不需再设置污泥浓缩池。
3、出水水质好:高效沉淀池因其独特的工艺设计,由于形成的絮体较大,所以更能拦截胶体物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出水更有保障。
高效沉淀池工艺的关键之处一污泥循环和排泥污泥循环:部分污泥从沉淀池回流至絮凝池中心反应筒内,通过精确控制污泥循环率来维持反应筒内均匀絮凝所需的较高污泥浓度,污泥循环率通常为5-10%。
排泥:刮泥机的两个刮臂,带有钢犁和垂直支柱,在刮泥机持续刮除污泥的同时,也能起到浓缩污泥,提高含固率的作用。
高效沉淀池(高密度)的四大特点:1、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2、处理水质优、社会效益好;3、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4、设备少、运行维护方便。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一、设计水量二、构筑物设计1、澄清区水的有效水深:本项目的有效水深按6.7米设计。
斜管上升流速:12〜25m∕h,<20m∕h o——斜管面积Al=500∕20=25m2;沉淀段入口流速取60m∕h o——沉淀入口段面积A2=500∕60=8.3m2;中间总集水槽宽度:B=O.9(1.5Q)0.4=0.9X(1.5X0.14)0.4=0.48m取B=0.6m o从已知条件中可以列出方程:所以取X=7∙0°即澄清池的尺寸:7.Om×7.Om×6.7m=328m3原水在澄清池中的停留时间:t=328∕0.14=2342s=39min;Xl=8.3∕X=1.2,¾Xl=I.2m,墙厚0.2m斜管区面积:7.0m×5.6m=39.2m2水在斜管区的上升流速:0.14/39.2=0.0035m∕s=12.6m∕h从而计算出沉淀入口段的尺寸:7m×1.2m o沉淀入口段的过堰流速取0.05πι∕s,则水层高度:0.14÷0.05÷7=0.4m o另外考虑到此处设置堰的目的是使推流段经混凝的原水均匀的进入到沉淀段,流速应该比较低,应该以不破坏絮体为目的。
工程设计计算书-反应沉淀清水池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计算书二〇一〇年10月1、机械混合池计算1.1. 流量(1)设计流量为15000m 3/d ,10%水厂自用水,则K d =1.1 Q= 15000×1.1=687.5 m 3/h=0.191m 3/s(2)进水管:采用D530×9的管径,流速V=0.94m/s1.2. 池体计算采用1组池子设混合时间为4min ,得混合池的有效容积为 V=0.191×4×60=45.84m 3混合池1格,尺寸 H=V/A=0.30.345.84⨯=5.09m 混合池超高取0.4m ,总高5.50m 。
混合池分格墙上过水孔道上下交错布置,每格设一台搅拌设备。
1.3. 各参数计算搅拌池当量直径D :D=m 39.314159.30.30.344=⨯⨯=πlw 混合功率:kW QtG N Q 06.131000*********.01014.11000232=⨯⨯⨯⨯⨯==-μ 根据手册第三册表7-16初选搅拌器直径d=1.5m ,搅拌器外缘线速度v =2m/s 计算转速:min /50.255.114.326060r d v n =⨯⨯==π 搅拌功率: =⨯⨯⨯⨯⨯⨯⎪⎭⎫ ⎝⎛⨯⨯==81.940890sin 8.12.014210002.0408sin 043433d v g ZebR C N θρω 1.65kW电动机功率:kW N K N g A 643.275.065.12.1=⨯==η 2、栅条反应池计算2.1. 流量(1)设计流量为15000m 3/d ,10%水厂自用水,则K d =1.1Q= 15000×1.1=687.5 m 3/h=0.191m 3/s(2)进水管:采用D530×9的管径,流速V=0.94m/s2.2. 池体计算设絮凝时间为12.5min ,得絮凝池的有效容积为V=0.191×12.5×60=137.50m 3设平均水深为3.5m ,得池的面积为A=137.50/3.5=39.29m 2竖井流速取为0.12m/s,得单格面积为F=0.191/0.12=1.59m 2设每格为方形,边长采用1.30m×1.30m ,因此每格面积为1.69m 2,由此得分格数为N=39.29/1.69=23.25 为分配格数方便,采用24格池的平均有效水深为3.5m ,取超高0.30m ,泥斗深度0.50m ,得池的总高度为H=3.8+0.30+0.50=4.3m 。
沉淀池设计计算
沉淀池设计计算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脱落的生物膜)。
本设计二沉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
4.4.1设计要求(1)沉淀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两个,并宜按并联系列设计;(2)沉淀池的直径一般不小于10m;当直径大于20mm时,应采用机械排泥;(3)沉淀池有效水深不大于4m,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比值不小于6;(4)池子超高至少应采用0.3m;(5)为了使布水均匀,进水管四周设穿孔挡板,穿孔率为10%—20%。
出水堰应用锯齿三角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
(6)池底坡度不小于0.05;(7)用机械刮泥机时,生活污水沉淀池的缓冲层上缘高出刮板0.3m,工业废水沉淀池的缓冲层高度可参照选用,或根据产泥情况适当改变其高度。
(8)当采用机械排泥时,刮泥机由绗架及传动装置组成。
当池径小于20m时用中心传动,当池径大于20m时用周边传动,转速为1.0—1.5m/min(周边线速),将污泥推入污泥斗,然后用静水压力或污泥泵排除;作为二沉池时,沉淀的活性污泥含水率高达99%以上,不可能被刮板刮除,可选用静水压力排泥。
(9)进水管有压力时应设置配水井,进水管应由井壁接入不宜由井底接入,且应将进水管的进口弯头朝向井底。
4.4.2设计参数(1)表面负荷取0.8—2m 3/m 2.h ,沉淀效率40%—60%;(2)池子直径一般大于10m ,有效水深大于3m ;(3)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4)进水处设闸门调解流量,进水中心管流速大于0.4m/s ,进水采用中心管淹没或潜孔进水,过孔流速为0.1—0.4m/s ,潜孔外侧设穿孔挡板或稳流罩,保证水流平稳;出水处应设置浮渣挡板,挡渣板高出池水面0.15—0.2m ,排渣管直径大于0.2m ,出水周边采用双边90°三角堰,汇入集水槽,槽内流速为0.2—0.6m/s ;(5)排泥管设于池底,管径大于200mm ,管内流速大于0.4m/s ,排泥静水压力1.2—2.0m ,排泥时间大于10min 。
反应沉淀池技术规范书
燃煤发电机组工程反应沉淀池成套设备技术规范书二〇〇八年四月签字页买方:设计方:卖方:目录附件1 技术规范 (1)附件2 供货范围 (13)附件3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17)附件5 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19)附件7 技术服务和联络 (22)附件8 分包与外购 (25)附件9 大部件情况 (26)附件12 性能考核 (27)附件1 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工程中的净水系统2座500m3/h反应沉淀池所需混合絮凝沉淀工艺设备,它包括上述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买方可认为卖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1.4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卖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买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卖方将遵守这些要求。
1.5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本工程采用KKS编码系统,卖方将根据买方提供的原则对设备及其辅助系统的零部件进行KKS编码。
1.7 本合同附件经买方、设计方和卖方三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设计条件与环境条件2.1 设计条件2.1.1 安装位置本工程按2×660MW机组建设,净水系统配置2座500m3/h反应沉淀池,并留有扩建场地。
每座反应沉淀池由混合絮凝沉淀工艺设备和土建结构组成,本工程反应沉淀池采用混合、絮凝、沉淀处理工艺,反应沉淀池的混合方式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安装在池外。
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在池内安装絮凝反应设备、斜板沉淀设备,以提高絮凝、沉淀效果,保证出水水质。
反应沉淀池采用多斗重力排泥方式,排泥管上设气动蝶阀,控制排泥量、排泥时间和排泥周期, 由补给水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或定时控制打开排泥。
反应沉淀池计算
网格絮凝池1.1 设计参数絮凝池设计(近期)2组,每池设计流量为:s m h m Q /182.0/25.6562×24 1.0510×0.3334==⨯=。
絮凝时间t=12 min ,设计平均水深h=3.3 m 。
1.2 设计计算絮凝池的有效容积V :V=Qt=0.182×12×60=131.04 m 3 絮凝池的有效面积:A 1=V/h=131.04/3.3=39.7 m 2水流经过每个的竖井流速v 1取0.12 m/s ,由此得单格面积: f=Q/ v 1=0.182/0.12=1.52 m 2设计单格为正方形,边长采用1.30 m ,因此实际每格面积为1.69 m 3,由此得到分格数为n=39.7/1.69=24格。
实际絮凝时间为:min 25.124.7350.182243.31.301.30==⨯⨯⨯=s t絮凝池得平均水深为3.3 m ,取超高为0.45 m ,泥斗深度0.65 m 得到池得总高度为: H=3.3+0.45+0.65=4.4 m 。
从絮凝池到沉淀池的过渡段净宽1.5米。
取絮凝池的格墙宽为200 mm ,即0.2 m , 单组絮凝池:长:1.3×6+0.2×7=9.2 m 宽:1.3×4+0.2×5=6.2 m进水管管径的确定:Q=0.182 m 3/s ,取流速为v=1.0m/s ,管径m vQD 481.00.114.3182.044=⨯⨯==π,采用DN500铸铁管。
为避免反应池底部集泥,影响水处理效果,在每个反应池底各设Dg200mm 穿孔排泥管。
采用坡度1%的满流管。
过孔洞流速v 2按照进口流速0.30m/s 递减到0.10 m/s ,上孔上缘在最高水位以下,下孔下缘与池底平齐,单竖井的池壁厚为200mm 。
1.3 内部水头损失计算1~8格为前段,竖井之间孔洞流速为0.30~0.20 m/s ,水过网孔流速为: v 3前=0.25~0.30m/s ;9~16格为中段,竖井之间孔洞流速为:0.20~0.15 m/s ,水过网孔流速为: v 3中=0.22~0.25m/s ;17~24格为末段,竖井之间孔洞流速为:0.14~0.10 m/s ,不安放网格。
SBR工艺设计计算方法
P
6.2 生物选择器单池体积 V1
6.3 生物选择器单池长度 L1
6.4 回流比
R
6.5 回流时间
TR
6.6 回流泵设计流量
QR
6.7 回流泵设计扬程
HR
6.8 回流泵同时运行台数 nR
6.9 回流泵备用台数
nR1
(2)n=k1TC
格
6
4
(3)n=k2Tc/Tch
(4)n=k3Tc/To
m3
8532
m3
59385
8517 未考虑隔墙面积
m
0.8
0.6 H1取0.6~0.8m
m
5.8
5.1 Hz=H+H1
m3/h
1440
223 Qj=ΔVi/(TF/2)
台
1
1
m3/h
2880
669 Qb=ΔVi/(nb·Tch)
m
1.20
1.60 根据工程条件确定排水沟沟底高程后即得到H0
m
0.60
0.30 根据排水沟坡度和滗水流量计算确定
14.3 t=24V/Qd 尽可能同时满足:(1)n≥2
5.8
间歇进水方式池数选 择
n
5.9 单池容积
Vi
5.10 单池面积
Fi
5.11 单池贮水容积
ΔVi
5.12 计算最低水位
HL
5.13 计算最低泥位
Hs
5.14 单池宽度
B
5.15 单池长度
L
5.16 方形池实际总面积
As
5.17 方形池实际总体积
4 计算反应池池容
4.1
给定最高日最高时流 量
Qh
(完整版)各种沉淀池设计计算
1、设计进水水质参数设计流量(Q)5000m3/d设计水温(T)25℃COD(C0)500mg/L SS(S0)400mg/L BOD(B0)NH3-N(N0)25mg/L TN(TN0)40mg/L TP(TP0)2、设计去除率%COD20%SS(S0)40%BOD(B0)NH3-N0%TN(TN0)5%TP(TP0)3、设计出水水质参数COD(C e)400mg/L SS(S e)240mg/L BOD(B e)NH3-N(N e)25mg/L TN(TN e)38mg/L TP(TP e)4、沉淀池相关参数及一些基本要求对于城市污水,初沉池表面负荷一般取值1.2-2.0之间,堰口负荷≤2.9l/(s.m)表面负荷(q)1.2m3/(m2.h)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值0.6-1.0之间 ,堰口负荷≤1.7l/(s.m)沉淀时间(t)1.5h生物膜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值1.0-1.5之间,堰口负荷≤1.7l/(s.m)水平流速(v)5mm/s4.1、静压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4.2、初次沉淀池的静压排泥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压水头:生物膜法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不应小于0.9m。
4.3、平流沉淀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一般取值4-54.4、平流沉淀池的长深比不小于8,一般取值8-124.5、池底纵坡:采用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一般取值0.01-0.024.6、最大水平流速:初次沉淀池7mm/s,二次沉淀池5mm/s4.7、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挡板淹没深度:进口处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一般为0.3-0.4m。
挡板位置: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5、沉淀池设计计算5.1、池子的表面积(A)173.61m25.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1.80m5.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312.50m35.4、沉淀池的池长(L´)27.00m计算堰长L 5.5、沉淀池的总宽度(B)6.43m复核长宽比:4.5四舍五入得 6.00m复核长深比:155.6、设池子个(格)数(n)2.00个(格)则每个(格)的宽度(b)3.00m5.7、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V)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T)0.50d污泥密度(γ)1.00t/m3污泥含水率(ρ0)98.00%V=Q*(S0-S e)*10^(-6)*100*T/(γ(100-ρ0)) =20.00m35.8、池体总高度(H)2.72m沉淀池超高(h1)0.30m缓冲层高度(h3)0.50m一般取值0.3-0.5污泥区高度(h4)0.12m5.9、污泥斗容积(V1)设污泥斗高度(h4")0.75m7.88四舍五入得8m3300mg/L15mg/L15%7.5%255mg/L 13.875mg/L19.9620m。
沉淀池和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④一段曝气池:短形钢混结构,共 6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30 m × 15 m × 4.05 m,有效容积 6 000 m3。池底
布有中微孔曝气器和少量旋混曝气器。一段曝气池 CODcr 容积负荷 1.8 kg/(m3·d),污泥质量浓度 3.5~4.5 g /L,溶解氧 2~3 mg/L,混合液回流比 100%回流到缺氧池,进水 CODcr 质量浓度 1800 mg/L 左右,CODcr 去除率 80%~86%。
名称
参数
水力负荷
0.5~2.5m3/m2
有机负荷
1.95~8.8kgCOD/m3.d
停留时间
2~8h
水温
≮13℃
最大上升流速(UASB)
2.5m/h
水解酸化池的设计参数
池深 H:应大于 5.5~6m。
容积负荷 N_v=2~2.5kgCOD/〖(m〗^3*d)
水力停留时间:6~8h
污泥浓度:MLSS=10~20g/L
⑤沉淀池:二沉池和终沉池各 2 座。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二沉池直径 φ12m,终沉池直径 φ14 m,废水停留时间 2 h。
⑥二段曝气池:矩形钢混结构,共 2 座。其中一座池子分 2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18 m×15 m ×4 m,有效容 积 2 000 m3。另一座池子分 3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20 m × 4 m × 4 m,有效容积 1000 m3。池底均布有可变微 孔曝气器。二段曝气池 CODcr 容积负荷 0.7 kg/(m3·d),污泥质量浓度 l~2 g/L,溶解氧质量浓度 3~4 mg/L, 混合液回流比 200%回流到缺氧池。进水 ρ(CODcr)=250~350 mg/L,CODcr 去除率 64%~74%,出水 ρ(CODcr) <100 mg/L。
沉淀池计算书
二沉池土压应力:δ=γhK α=γhtg 2(45-)=18×0.5×h 1.设计资料:t=-80C ,t R =-200C赤壁厚度=0.3m,赤壁高度H=4.3m ,池内水深4.0m,底板厚度0.3m , 池内水压力Pw=10×4.0=40KN/㎡ 地基反力=47.5Kn/㎡﹤250KN/㎡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温度内力折减系邮:Kt=0.70,Kt R =0.20 2.①柱壳:圆形水池几何尺寸:H=4.0m,R=8.5m,h=0.3,d=2R+h=2×8.5+0.3=17.3m,0.308.33.03.17422≈=⨯=dh H ,R=8.65m 3.荷载计算 水压按满池计算γwH=1×4=4t/㎡; 1.0×4+2.5×0.3=4.75t/㎡; P=2.5×0.3×4=3t/m4.①圆柱壳(上端自由,下端固定) 表1.2.4—40:M=Eh Eh 231034.05431.03.43.0-⨯=• MEh Eh F 2231025.0734.13.43.0-⨯=•=柱δHEh Eh F 23310378.014.113.43.0-⨯=•=柱δ②底板 MEh Eh F 2310798.0559.265.83.0-⨯=•=板β5.结点刚度预算:Eh Eh Eh M 22210138.110798.01034.0---⨯-=⨯-⨯-=β6.各单元构件嵌固边缘力的计算 ①柱壳M=m m t /118.20331.0442--=⨯⨯- H m t Fp /176.444261.0-=⨯⨯-=柱②底板M 137.065.80.30172.065.875.42⨯⨯+⨯⨯=板Fp =-6.11+3.555=-2.55t-m/mH=07.结点变位计算①第一种荷载组合(水压+自重)a.∑FP M =-(-2.118)+(-2.55)=-0.432t-m/m ∑=-(-4.176)=4.176t/mb.β=-Eh Eh /103796.010138.1432.022⨯=⨯--- δ=08.各单位构件边缘力的计算 ①第一种荷载组合mm t Hmm t M /08.425.0)3796.0(176.4/98.134.0)3796.0(118.200--=⨯+-=--=⨯+-=柱柱9.柱壳各点的内力计算 ①第一种载荷组合a. =4×8.5×H xH x 34=b.mm t Hmm t M /08.4/98.100--=--=柱柱θN 1=116.63.098.1θN K Kno -=- =-1.98K=-1.98K=224.54)08.4(3.04θN K Kno -=-⨯ =4×(-4.08)K=-16.32K)(61210Mx Mx M +=柱壳各点的最终内力为No=+θN 1+Mx= +)(61210Mx Mx M +=经计算:最不利内力如下θN =123kn,外Mx=6KN ·m,Mo=1KN ·m 内Mx=19.8KN ·m ②第三种荷载组合因水压自由状态下的引起的内力、边缘力引起的二次内力,他们的组合下柱壳各点的内力中No 及Mx 变化不显著,此时省略。
沉淀池设计计算范文
沉淀池设计计算范文沉淀池是用来处理污水和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浮游生物的装置,主要通过重力沉降的方式将含有悬浮物的水体进行处理,使其沉淀到池底。
在沉淀池设计计算时,需要考虑污水流量、沉淀时间、池底面积等参数,并结合具体需求确定设计参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沉淀池设计计算的相关内容。
首先,需要确定沉淀池的处理能力或处理流量。
处理流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的污水流量,在设计计算中通常采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流量来进行计算,即使用平均小时流量。
处理流量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通过监测统计、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原始数据,然后根据相关统计学方法计算。
其次,需要确定沉淀池的沉淀时间。
沉淀时间是指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沉淀时间的选取应根据污水的性质、处理要求以及沉淀效果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常用的沉淀时间为1-3小时。
根据所选的沉淀时间,可以计算出沉淀池的有效容积。
然后,需要确定沉淀池的尺寸和形状。
沉淀池通常采用矩形、圆形或倒置锥形等形状,为了保证沉淀效果,在设计计算中通常采用延河设计法或Talmage公式来计算沉淀池的最佳尺寸。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延河设计法:根据处理流量和沉淀时间,首先计算出所需的有效容积。
然后根据沉淀池的形状和池底倾角等因素,计算出沉淀池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2. Talmage公式:根据处理流量、入口流速和池宽等参数,计算出水体在沉淀池内的停留时间。
然后根据沉淀时间和沉淀效率等要求,计算出沉淀池的尺寸。
最后,需要计算沉淀池的池底面积。
池底面积的计算通常采用安全回转速度法。
即根据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和处理要求,计算出池底的水流速度,然后根据水流速度和池底而修正的虚拟沉降速度,计算出池底的面积。
除了上述计算方法,还可以使用流速计算法、测深法、流量计算法等来确定沉淀池的相关参数和尺寸。
此外,在设计计算中还需考虑沉淀池的出口设置、排污管道的设计、材料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高密池计算书
高密度沉淀池计算书说明:绿色区域为需要填写的内容;橙色为主要结论值;项目符号及计算公式计算值单位设计取值单位一基础资料设计水量Qt350.00m3/h高密池数量U 1.00set每个高密池流量Qc=Qt/U350.00m3/h0.0972m3/s二混合池2.1配水池池体计算数量 1.00set1停留时间HRT0 2.00min2min 有效容积V011.67m3配水池设计水深h0 2.20m平面有效面积S0 5.30m2配水池平面尺寸L0×B0=3.2×1.8 3.31m 3.4m2配水池设计尺寸:V0 actual11.97m3 3.4×1.8×2.2m2.2混合池池体计算数量 2.00set1停留时间HRT1 2.00min2min 有效容积V1 5.83m3混合池设计水深h1 2.20m平面有效面积S1 2.65m2混合池平面尺寸混合池为正方形 1.63m 1.6m 混合池超高h20.50m2混合池设计尺寸:V1 actual 5.63m3 1.6×1.6×2.7m2.3混合池设备尺寸:1混合搅拌器最小水力梯度G (一般500~1000s-1)《城镇给水》Ⅲ P474250.00s -1水温T 15.00℃水的粘度μ(与温度相关)0.00114Pa·s 最小吸收功率P=μ*G 2*V1/1000《城镇给水》Ⅲ P4740.40kW 搅拌机总机械效率η1(一般取0.75)给水工程P2820.75搅拌机传动效率η2 (可取0.6~0.95)给水工程P2820.60旋转轴所需电机功率N=P/η1/η20.89kW 混合池当量直径1.81m 搅拌器直径d=(1/3~2/3)D00.78m 0.8m 搅拌器外缘线速度v1(1.0~5.0 浆式)《城镇给水》Ⅲ P474 2.50m/s 转速n=60v/(πd)61.05r/min 搅拌器距混合池底高度H=(0.5~1.0)d 0.802.4进水系统计算1进水管管径DN 300.00mm 管内流速v21 1.38m/s 2进水堰计算堰宽b21 1.60m 水层高度H21=(Qc/1.99b21)2/3参见红皮手册第5册 P5710.098m 0.20m 校核过堰流速v22=Qc/H21/b210.304m/s 3进水孔数量1.000个进水孔尺寸L×H =1.6×0.4m 0.480m2过孔流速v230.203m/sπL L D ⨯=402.5溢流系统计算1溢流堰计算堰宽b22 1.60m水层高度H22=(Qc/1.99b22)2/3参见红皮手册第5册P5710.098m0.20m 校核过堰流速0.304m/s2溢流槽尺寸L×B×H=1.6×0.5×1.0m溢流槽长度 1.600m溢流槽宽度0.500m溢流槽高度 1.000m3溢流管计算溢流管管径DN350.00mm管内流速按满管流设计 1.01m/s2.6混合区液位计算絮凝区水位L1 2.20m混合池2出水堰上水头L210.10m跌落水头L220.15m混合池2液位L23 2.45m混合池2出水堰上水头L210.10m跌落水头L220.15m混合池2液位L23 2.70m进入混合池1的堰上水头L310.10m跌落水头L320.15m前混合池的液位L33 2.94m三絮凝反应区3.1絮凝池池体计算1停留时间HRT2(停留时间6~10min)9.45min9min 有效容积V3152.50m3絮凝池设计水深h31 4.63m平面有效面积S3111.34m2絮凝池混合区平面尺寸絮凝池为正方形 3.37m 3.45m2絮凝池混合区设计尺寸:V31 actual55.11m3 3.45×3.45×4.63m3.2进水系统计算1集水井集水井尺寸L×B×H=1.6×0.5×5.0m 4.00m3停留时间HRT0.69min断面流速v320.12m/s2进水管水平进水管DN350.00mm水平进水管流速υf 1.01竖向进水管DN400.00mm竖向进水管流速υg0.773.3导流系统计算1循环流量Q31反应池内搅拌器提升流量DH2x26005096.00m3/h0.97m3/s 2导流筒筒内上升流速υh0.60m/s0.59m/s 上部导流筒内径DG 1.44m1445.00mm 上部导流筒停留时间T31 5.00s上部导流筒高度H32 3.00m3280.00mm3导流板下部导流筒末端直径DGO 1660.00mm 下部导流筒高度H33380.00mm 下部导流筒距底部距离H34480.00mm 3.4污泥回流系统计算回流比K=0.5% ~ 4%Qt 0.04回流污泥浓度100~120g/L 悬浮固体浓度C220.40kg/m3污泥回流量Qn 14.00m3/h 20.00m3/h 污泥回流泵参数Q=20m3/h ,H=20m ,P=4kW 3.5絮凝区搅拌设备最小水力梯度G (一般500~1000s-1)《城镇给水》Ⅲ P474150.00s -1水温T 15.00℃水的粘度μ(与温度相关)0.00114Pa·s 最小吸收功率P=μ*G 2*V1/1000《城镇给水》Ⅲ P474 1.41kW 搅拌机总机械效率η1(一般取0.75)给水工程P2820.75搅拌机传动效率η2 (可取0.6~0.95)给水工程P2820.60旋转轴所需电机功率N=P/η1/η2 3.14kW 3混合池当量直径3.89m 搅拌器直径d=(1/3~2/3)D0 1.30m 1.4m 搅拌器外缘线速度v1(1.0~5.0 浆式)《城镇给水》Ⅲ P474 3.00m/s 转速n=60v/(πd)44.17r/min 四推流反应区1进水口长度L41 3.45mπL L D ⨯=40高度H41 1.26m断面流速υ410.022m/s2上升段长度L42 6.600m宽度B410.600m断面流速υ420.025m/s3折流段隔墙顶端高度HD 3.90m水面高度 4.63m过水断面尺寸18.06m2过流流速v430.0054m/s 5.38mm/s4停留时间计算 2.8512min五沉淀浓缩区5.1池体计算沉淀浓缩区最大水力负荷8.070m/h沉淀浓缩区面积43.371m243.40m2沉淀浓缩区尺寸A:沉淀区为正方形 6.59m 6.60m斜管上升流速v (一般12~25m/h)17.000m/h斜管区域面积S20.588m220.70m2沉淀入口段计算水层高度h'=(Q/1.99b)2/3参见红皮手册第5册P5710.038m0.63m 校核过堰流速v4=Qc/h'/A0.023m/s5.2斜管系统计算1斜管性能斜管类型为正六边形倾斜角度 θ60°斜管长度L411500mm 内切圆直径D4180.000mm 2液面上升流速υ41=Qc/S 16.908m/h 4.70mm/s 3斜管内流速υ42=υ41/sinθ19.524m/h 5.42mm/s 4颗粒沉降速度μ0(《城镇给水》P523 0.50~0.60mm/s)0.621mm/s 0.66mm/s 5校核斜管长度139815005.3集水槽系统计算1集水槽设计参数斜管区域长度L4.06m 4.55m 水槽数量Nt=2L/1.5 6.07个 6.00每个水槽流量Qu=Qc/Nt 58.33m3/h 水槽宽度B0.20m 水槽高度HG0.30m 水槽底距斜板距离HGM0.10m 2集水槽内水深水槽内水深HGE=4*10-3*(Qu/B)2/30.176m 0.18水槽内流速V=Qu/(HE*B)1620.37m/h 0.450m/s 水槽出水凹口地面距槽水面距离HE=HG-HC-HGE 0.0503凹口计算高度HC 0.07m 长度LC 0.05m 数量N 8.00pre.m(两边)水槽长度L 2.73m 每个水槽总凹口数量Nt=L*N 21.84个22个每个凹口流量qc=Qu/Nt 2.652m3/h 410410414241cos 7.0sin θμμθυD D L -=41414141420cos 7.0sin D L D +=θθυμ凹口水位高度hce=(qc/337)^(2/3)0.040m 0.04m qc=337*hce 3/2"337"参见《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P277不淹没式矩形堰4液位计算絮凝区水位L1 2.20m 水头损失进水槽到沉淀区水头损失0.00m 澄清区水位L2 2.20m 水槽水位L3=L2-hce-HE 2.11m 0.09m 水槽底标高L4=L3-HGE 1.93m 0.18m 水槽出水跌差0.08m (≥0.05m)出水渠水位L5=L4-fall water 1.85m 总水头损失Total 0.35m5.4主收集渠计算单元水量Qc 0.097m3/s 渠宽Lc 0.70m 流速V4=Qc/(Lc*H4)0.30m/s 渠末端水深H4=Qc/(Lc*V4)0.46m 坡度il 0.02渠起始端水深H3=(2Hk^3/H4+(H4-il/3)^2)^(1/2)-(2/3)il Hk=(k*Qc^2/(g*Lc^2)^(1/3)0.125H30.472m 渠底标高L6=L5-H3 1.378m 标准图实际标高L6=L1+0.2-HCA=L1+0.2-1.900.500m 实际水深H4=L5-L6 1.350m 主收集渠实际流速V4=Qc/(Lc*H4)0.103m/s 5.5污泥浓缩区计算1固体负荷沉淀浓缩区尺寸A:沉淀区为正方形 6.59m 6.60m2/32Hg mb Q沉淀浓缩区面积A4143.560m2絮凝反应池设计悬浮固体浓度C220.4kg/m3浓缩区固体通量G41=Qc (1+ηc )C22/A41 3.343kg/(m2•h )污泥斗上部直径D42 1.45m 污泥斗垂直高度H451m 污泥斗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θ4260°污泥斗下部直径D43=D42-2H45/tan θ420.30m 污泥斗容积0.69m32刮泥系统刮泥机外径D0 6.60m 污泥浓缩区池底坡度i 0.07六后混合区数量1set 1池体计算停留时间40s 容积3.89m3后混合区尺寸L ×B×H 1.5×1.5×2.5m 后混合区体积actual V61 4.5m32搅拌设备最小水力梯度G (一般500~1000s-1)红皮手册Ⅲ P474250.00s -1水温T 15.00℃水的粘度μ(与温度相关)0.00114Pa·s 最小吸收功率P=μ*G 2*V61/10000.32kW 搅拌机总机械效率η1(一般取0.75)给水工程P2820.75搅拌机传动效率η2 (可取0.6~0.95)给水工程P2820.60旋转轴所需电机功率N=P/η1/η20.71kW 2.2Kw)444(3143422432424542D D D D H V ++=π。
08 高效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xx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计算书(工程代号:2015-SW015-06)子项名称: 高效沉淀池专业: 工艺计算:校对:审核:高效沉淀池设计1 基础资料规模 4.0×104m3/d,单座,分两格,单格规模2.0×104m3/d。
单格平均流量:Q=20000m3/d=833.3m3/h=0.231m3/s。
考虑Kz=1.41(总图提供),则单组设计流量为:Q=1.41×20000m3/d=28200m3/d =1175m3/h=0.326m3/s。
设计进、出水水质:进水SS≤30mg/L,TP≤1.0mg/ L;出水SS≤15mg/L,TP≤0.6mg/ L2 混合池计算2.1 HRT计算混合池L×B×H=2.55×2.55×8.3=54.00m3,则HRT=54.00/1175=0.046h=2.75min3 机械搅拌反应池计算2.1 名义HRT计算机械搅拌反应池L×B×H=5.3×5.3×6.80=191.01m3,则HRT=191.01/1175=0.162h=9.75min2.2 实际HRT计算污泥回流量为50m3/h,合0.014 m3/s,则实际流量为0.399+0.014=0.413m3/s 则实际HRT=191.01/0.413=462.57=7.71min4 接触沉淀池计算1.沉淀区表面负荷计算沉淀区面积L×B×n=4.8×2×8.7=83.52m2,则设计沉淀区表面负荷为:1175/83.52=14.07m3/(m2·h)2出水堰及集水槽设计出水采用钢板三角形堰,设三角形堰板角度为90°,单齿宽200mm,则共设12条三角出水堰,每条长4.8m,每条堰设齿46个,单边设齿23个,则总齿数为n=12×46=552个。
水厂平流沉淀池工艺计算样例
1 设计参数水厂设两座网格絮凝平流沉淀池,每座池设计处理能力8万吨/天; 单座絮凝沉淀池设计流量:s m d m Q /9815.0/1048.8806.1334=⨯=⨯=;网格絮凝池反应时间:min 20=T ;网格絮凝池容积V=883.4m 3; 长20.0m ,平均水深3.95m, 宽11.2m 。
沉淀池液面负荷:23./2.7m h m q s =。
流速=1.5mm/s网格絮凝池采用斗底结构,由液动二位四通阀驱动池底阀排泥。
平流沉淀池采用泵吸式排泥机排泥。
2 絮凝池 2.1 池型布置236.2436.26.236m F =⨯⨯=; 絮凝池容积:3957605.1322685.1m QT V =⨯⨯==;絮凝池水深:m F V H 08.436.243/75.993/2===;设计H 2取4.10m 。
2.2 排泥絮凝池排泥采用小斗排泥,小斗下底平面尺寸m 40.040.0⨯;m tg H 3.15024.06.201=⨯-=;(见图2-2)排泥选用DN200液动底阀,排泥管直径DN200。
2.3 机械混合第一格池作为混合池;设计水深4.2m ,容积3392.2820.460.260.2W m =⨯⨯=混合时间s T 2322685.1392.28==混合池壁设4块固定挡板,每块宽度300mm ,约为池宽度的1/10。
挡板高度700mm ,为池深的1/6。
池上部为DN1300进水口,淹没深度500mm ,池下部为高度700mm 的出口。
采用的推进式搅拌器为2叶,叶轮直径为池宽的1/3~2/3,本设计取D o =1200mm 。
叶轮外缘线速度1.5~3m/s ,设计为V=3m/s 。
搅拌器转速秒转/482.11416.336060=⨯⨯==o o D V n π 旋转角速度秒弧度/52.1322=⨯==o D V ω 计算轴功率秒弧度/52.132408432=⨯==gZeBR CN oγω Kw 4.081.94086.01.012510005.043=⨯⨯⨯⨯⨯⨯⨯=式中 C ─阻力系数,0.2~0.5γ─水的容重,1000Kg/m 3 Z ─搅拌器叶数 e ─搅拌器层数 B ─搅拌器宽度(m) R o ─搅拌器半径(m)G ─设计速度梯度,500~1000(秒-1)需要轴功率Kw WG N 8102500392.28102.1161022621=⨯⨯⨯==-μ需要轴功率与计算轴功率相差甚大,因此采用产品样本中的适合该容积的定型产品,功率为3Kw ,并采用变频调速装置。
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设计
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设计混凝反应池(coagulation reaction tank)和沉淀池(sedimentation tank)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去除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设备的设计原理和操作要点。
1.设计容量:根据水处理工艺流程和总进水量确定反应池的设计容量。
通常情况下,混凝反应池的容量要求能满足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全部进水量。
2.混凝剂投加:混凝剂的投加量一般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确定,可以通过试验或经验确定最佳投加剂量。
投加剂量的过少会导致悬浮物无法完全聚集成絮凝体,过多则会浪费混凝剂,增加处理成本。
3.混合和搅拌:为了促进混凝剂均匀与悬浮物混合反应,反应池中需要设置搅拌装置。
搅拌的强度和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采用慢速搅拌或倒搅的方式,避免过度搅拌而破坏絮凝体的形成。
4.反应时间:混凝反应必须进行一定的时间,以便混凝剂充分与悬浮物反应生成絮凝体。
通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15-30分钟。
沉淀池是水处理过程中用于去除絮凝体的设备,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沉淀速度:沉淀池的设计要保证絮凝体在池内能够快速沉淀到池底。
沉淀速度受到颗粒物的大小、浓度、密度以及水流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沉淀速度,可以采用增加沉淀池的长度和宽度、减慢水流速度等方法。
2.污泥清除:沉淀池底部设置的底泥清除装置用于及时排除沉淀下来的絮凝体,避免其混入清水中重新悬浮。
常用的底泥清除装置包括机械滚筒、刮渣器等,其设计要满足清除底泥的效果和操作的方便性。
3.水流分布:在沉淀池内设置合理的水流分布装置,可以使水流均匀分布,避免死水区产生,提高沉淀效果。
水流分布装置通常采用集水管、挠性浮球等,其设计要考虑流速、流向等因素。
4.池高和水位控制:沉淀池的高度和水位控制对沉淀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沉淀池的高度一般根据絮凝体沉淀的速度和底泥清除的需要来确定。
水位控制可通过水位流量控制阀或浮球开关等方式实现,在保证沉淀池内的水位相对稳定的同时,有效控制出水水质。
给水设计之混凝池 沉淀池
一、水量设计日处理水量:380000m ³/d=4.40m ³/s设20池,则每池日均处理水量19000m ³/d=0.22m ³/s系数取1.05,则实际进水量Q=s /0.23m 1.05s /m 22.033=⨯二、进水管每池分管流速v=1.1m/s ,则进水管直径mm 11.517m 51711.0v/2===πQ D ,取550mm ,则校核流速s /m 97.02m 55.0s /m 23.0v 23=⨯=)(,π 总管流量s /m 62.405.1s /m 40.433=⨯=总Q ,总管流速总v =1.2m/s ,则总管管径mm 14.2214m 21414.2v /2===π总总总Q D ,取2250mm ,则实际流速s /m 16.122.25m s /m 62.4v 23=⨯=)(,总π三、管式静态混合器管径D=2250mm流速v=1.16m/s水头损失h=0.6m四、絮凝池流速分级:v 1=0.12m/sv 2=0.09m/sv 3=0.06m/s反应时间:T=11minT 1=3minT 2=4minT 3=4min水深依沉淀池而定(清水区1.2m ;斜板区m 866.0866.0m 160sin h =⨯=⨯=。
L ;配水区1.2m ;进水区1.8m ,总高度5.066m )。
水头损失0.5m ,总水深H ,=5.566m ,取5.6m 各小格时间:s 67.46s/m 12.0.6m 5v t 11===,H s 22.62s/m 09.0.6m 5v t 22===,Hs 33.93s/m 06.0.6m 5v t 33===,H 各级分格数:个86.367.46603t 60n 111=⨯=⨯=T ,取4个 个86.322.62604t 60n 222=⨯=⨯=T ,取4个 个57.233.93604t 60n 333=⨯=⨯=T ,取3个 各级时间校核:min 11.346067.46n 60t 111=⨯=⨯=,T min 15.446022.62n 60t 222=⨯=⨯=,T min 67.436033.93n 60t 333=⨯=⨯=,T 总时间min 93.1167.415.411.3321=++=++=,,,T T T T 各级小格面积:231m 92.1s/m 12.0s /m 23.0v ===Q 一级 232m 57.2s/m 09.0s /m 23.0v ===Q 二级 233m 85.3s/m 06.0s /m 23.0v ===Q 三级 内墙:b 1=0.2m ;外墙:b 2=0.3m各级长、宽度:一级:设长度L 1=1.0m宽度m 92.1m0.1m 92.121==B ,取1.9m 则总宽度=1.9×4+0.2×3+0.3×2=8.8m二级:宽度m 9.1432.0-23.0-.882=⨯⨯=B 长度m 35.1m9.12.57m 22==L 三级:宽度m 6.2322.0-23.0-.883=⨯⨯=B 长度m 48.1.6m23.85m 23==L ,取1.5m实际面积:一级:S 1=1.0m ×1.9m=1.900m2二级:S 2=1.35m ×1.9m=2.565m 2三级:S 3=1.5m ×2.6m=3.900m 2 实际流速:s /m 1215.0.9m 1s /m 23.0s v 2311===Q ,s /m 0900.0m 565.2s /m 23.0s v 2322===Q , s /m 0592.0.900m 3s /m 23.0s v 2333===Q ,总长度:L=b 1×2+b 2×2+L 1+L 2+L 3=0.4m+0.6m+1.0m+1.35m+1.5m=4.85m总宽度:B=8.8m各级进出孔的尺寸:一级进入下格面积:211m 520.18.0=⨯=S W ,高度mm 1520m 52.18.0h 11==⨯=B 二级进入下格面积:222m 052.28.0=⨯=S W ,高度mm 1520m 52.18.0h 22==⨯=B 三级进入下格面积:233m 120.38.0=⨯=S W ,高度mm 2080m 08.28.0h 33==⨯=B 一级进入二级高度mm 800m 8.08.0h 14==⨯=L二级进入三级高度mm 1080m 08.18.0h 25==⨯=L三级进入第一过渡段mm 1200m 2.18.0h 36==⨯=L第一进入第二过渡段mm 800h 7=五、过渡段上升流速v=0.055m/s 面积23m 20.4s/m 055.0s /m 23.0v ===Q S 有效宽度m 2.8m 3.02-m 8.8=⨯=有效B =8200mm 长度m 51.0m2.8m 20.42===有效B S L ,取L=0.55m=550mm ,考虑实际,L=0.6m=600mm 。
SBR反应池的设计计算
第3章设计计算3.1 原始设计参数原水水量Q=5000m3/d=208.33m3/h=57.87L /s,取流量总变化系数K T=1.72,设计流量Q max= K T Q=0.05787×1.72=0.1m3/s。
3.2 格栅3.2.1 设计说明格栅一般斜置在进水泵站之前,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截去生活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它本身的水流阻力并不大,水头损失只有几厘米,阻力主要产生于筛余物堵塞栅条,一般当格栅的水头损失达到10~15厘米时就该清洗。
格栅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按格栅栅条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三种。
根据清洗方法,格栅和筛网都可设计成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两类,当污染物量大时,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以减少人工劳动量。
由于设计流量小,悬浮物相对较少,采用一组中格栅,既可达到保护泵房的作用,又经济可行,设置一套带有人工清渣格栅的旁通事故槽,便于排除故障。
栅条的断面形状有圆形、锐边矩形、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迎水面背水面均为半圆的矩形几种。
而其中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的栅条具有强度高,阻力损失小的优点。
3.2.2 设计参数(1)变化系数:K T=1.72;(2)平均日流量:Q d=5000m3/d;(3)最大日流量:Q max=0.1 m3/s;(4)设过栅流速:v=0.9m/s;(5)栅前水深:h=0.4m;(6)格栅安装倾角:α=60°。
3.2.3 设计计算(1)格栅间隙数:13n ==≈ (3—1) Q max ——最大废水设计流量m 3/sӨ——格栅安装倾角, 取60°h ——栅前水深 mb ——栅条间隙宽度,取21mmv ——过栅流速 m/s(2)栅渠尺寸:B 2=s(n-1)+nb=0.01×(13-1)+13×0.021=0.403m(3—2) s ——栅条宽度 取0.01mB 2——格栅宽度 mmax10.10.321m 0.780.4Q B v'h ===⨯(3—3) B 1——进水渠宽 mv ’——进水渠道内的流速 设为0.78m/s栅前扩大段:2110.4030.3210.12m 2tan 2tan 20B B L α--===⨯︒(3—4) α——渐宽部分的展开角,一般采用20栅后收缩段:L 2=0.5×L 1=0.06m(3—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4231423)sin 20.010.92.42()sin 6030.097m0.02119.6S v h =β(k αb g =⨯⨯⨯︒⨯=(3—6) 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3mH =h +h 1+h 2=0.4+0.097+0.3=0.8m(3—7) 栅槽总长度L :L =L 1+L 2+1.0+0.5+2tan h+h α=0.12+0.06+1.0+0.5+0.40.3tan 60+︒=2.09m(3—8)(3)每日栅渣量W :max 1T864001000Q W W K = 33864000.10.070.35m /d 0.2m /d 1000 1.72⨯⨯==>⨯ (3—9) W 1——栅渣量(333m /10m 污水),取0.07宜采用机械清渣,选用NC —300型机械格栅:设备宽度300mm ,有效栅宽200mm ,有效栅隙21mm ,运动速度3m/min ,电机功率0.18kw ,水流速度≤1m/s ,安装角度60°,支座长度960mm ,格栅地下深度500mm ,格栅地面高度360mm ,格栅进深250mm 。
反应絮凝池及斜管沉淀池计算
反应絮凝池及斜管沉淀池计算1、栅条絮凝池设计计算1.1、栅条絮凝池设计通过前面的论述确定采用栅条絮凝池。
栅条絮凝池是应用紊流理论的絮凝池,网格絮凝池的平面布置由多格竖井串联而成。
絮凝池分成许多面积相等的方格,进水水流顺序从一格流向下一格,上下接错流动,直至出口,在全池三分之二的分格内,水平放置栅条,通过栅条的孔隙时,水流收缩,过孔后水流扩大,形成良好的絮凝条件。
1.1.1网格絮凝池设计要求:(1)絮凝时间一般为10-15min。
(2)絮凝池分格大小,按竖向流速确定。
(3)絮凝池分格数按絮凝时间计算,多数分成8-18格,可大致按分格数均匀成3段,其中前段3-5min,中段3-5min,未段4-5min。
(4)栅条数前段较多,中段较少,未段可不放。
但前段总数宜在16层以上,中段在8层以上,上下两层间距为60-70㎝。
(5)每格的竖向流速,前段和中段0.12-0.14m/s,未段0.22-0.25m/s。
(6)栅条的外框尺寸加安装间隙等于每格池的净尺寸。
前段栅条缝隙为50㎜,中段为80㎜。
(7)各格之间的过水孔洞应上下交错布置,孔洞计算流速:前段0.3-0.2 m/s ,中段0.2-0.15 m/s ,末段0.14-0.1 m/s ,各过水孔面积从前段向末段逐步增大。
所有过水孔须经常处于淹没状态。
(8)栅孔流速,前段0.25-0.3 m/s ,中段0.22-0.25 m/s 。
(9)一般排泥可用长度小于5m ,直径150-200mm 的穿孔排泥管或单斗底排泥,采用快开排泥阀。
1.1.2网格絮凝池计算公式 (1)池体积60QTV =( m 3) (3.1) 式中:V ——池体积( m 3); Q——流量(m 3/h );T——絮凝时间(min) (2)池面积1H VA =(㎡) (3.2) 式中:A——池面积(㎡);1H ——有效水深(m) (3)池高()m H H 3.01+=(3.3)(4)分格面积v Qf =(3.4)式中:f ——分格面积;0v ——竖井流速(m/s )(5)分格数fAn =(3.5) 式中:n ——分格格数; (6)竖井之间孔洞尺寸22v QA =(㎡) (3.6) 式中:2A ——竖井之间孔洞尺寸(㎡);2v ——各段过网格水头损失(m/s )(7)总水头损失∑∑+=21h h h (m ) (3.7)gv h 22111ε= (m ) (3.8)gv h 22222ε=(m ) (3.9)式中:h ——总水头损失(m ); 1h ——每层网格水头损失(m )2h ——每个孔洞水头损失(m ) 1v ——各段过网流速(m/s ) 2v ——各段孔洞流速(m/s )1ε——网格阻力系数,前段取1.0,中段取0.92ε——孔洞阻力系数,可取3.01.1.3网格絮凝池设计计算因为设计流量0.182m³/s ,流量比较小,只需采用一个反应池,设絮凝时间10min,得絮凝池的有效容积为:V =0.182×10×60=109.2 m³设平均水深为3.0m ,得池的面积为:34.360.32.109m A ==竖井流速取为0.12 m/s ,得单格面积:25.112.0182.0m f ==设每格为方形,边长采用1.23m ,因此每格面积1.5㎡,由此得分格数为:3.245.14.36==n 为配合沉淀尺寸采用25格 实际絮凝时间为:min4.10623182.0250.323.123.1==⨯⨯⨯=s t 池的平均有效水深为3.0m ,取超过0.45m ,泥斗深度0.65m ,得池的总高度为:m H 10.465.045.00.3=++=过水洞流速按进口0.3 m/s 递减到出口0.1 m/s 计算,得各过水孔洞的尺寸见表:表1.1 过水孔洞的尺寸图1.1 网格絮凝池布置图絮凝池布置中,图中已表示从进口到出口各格的水流方向,“上”、“下”表示隔墙上的开孔位置,上孔上缘在最高水位以下,下孔下缘与排泥槽口齐平。
反应池沉淀池工艺计算书
无锡西区燃机热电联产工程第一批辅机设备2*500m3/h反应沉淀池工艺计算书江苏道和有限公司目录1、设计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艺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管道混合器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絮凝反应池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沉淀池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参数水处理能力Q=500 ~575m 3/h 数量:2座(合建) 处理工艺药剂混合反应、絮凝、沉淀 混合时间t=3~5秒 反应时间T=13~15 min 沉淀池上升流速 V=~2.3 mm/s (表面负荷~8.28 m 3/m 2·h )要求最大外形尺寸2座合建,(池外壁)17.8m (长)×14.8m (宽)×6.5m (高) 2、工艺计算(1)管道混合器计算①混合时间计算:管道混合器规格:DN400*L3300mm 管内流速:s m V /05.124.0360050012=⎪⎭⎫ ⎝⎛÷÷÷=π 混合时间:L÷V1=÷=②水头损失:内置混合单元3段m N g v D N g v h 35.038.9205.14.043.1243.1224.024.02=⨯⨯⨯=⎪⎪⎭⎫ ⎝⎛⨯⎪⎭⎫ ⎝⎛==ζ ③校核GT 值:9.97814.31014.135.098003=⨯⨯⨯==-T h G μγ GT=×=3073(≥2000,符合要求)(2)絮凝反应池计算絮凝反应池容积:Q÷60×T=575÷60×13=124.6m 3絮凝反应池与沉淀池合建,沉淀池净宽6.6m 。
反应絮凝池及斜管沉淀池计算
反应絮凝池及斜管沉淀池计算反应絮凝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来促使悬浮物聚结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方便后续的分离和去除的设备。
其原理是在反应絮凝池中加入适当的絮凝剂,通过与水中的污染物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聚合物或纤维束,从而将水中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团块,方便后续的沉降和过滤。
结构上,反应絮凝池通常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包括缓蚀区、混合区和沉淀区等。
反应絮凝池的计算可分为水力计算和污染物计算两部分。
在水力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污水流量和水位的变化等参数。
然后,根据反应絮凝池的结构和水流的特点,进行流场分析,计算水力参数如流速、压力等。
在污染物计算中,需要确定悬浮物的特性和浓度,以及污染物的降解速率等。
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和反应絮凝池的运行参数,计算污染物的去除率和残留负荷等指标。
斜管沉淀池是用来去除水中悬浮物和颗粒物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形成聚合物,使悬浮物的密度增加,从而促使其沉降。
斜管沉淀池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斜管组成,通过斜管的作用,可以加速水中悬浮物的沉降速度,提高沉淀效果。
根据沉淀池的结构和特点,斜管沉淀池还可以分为多级沉淀池和单级沉淀池两种。
斜管沉淀池的计算包括水力计算和污染物计算两个方面。
在水力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污水的流量和水位的变化等参数。
然后,根据沉淀池的结构和水流的特点,进行流场分析,计算水力参数如流速、压力等。
在污染物计算中,需要确定悬浮物的特性和浓度,以及沉淀速率等。
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和沉淀池的运行参数,计算污染物的去除率和残留负荷等指标。
总体来说,反应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的计算都需要考虑污染物的特性、沉淀速率、流场特性等多种参数。
这些参数的确定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和实地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结构和水力特点,以及运行参数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水处理效果和减少能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西区燃机热电联产工程第一批辅机设备
2*500m3/h反应沉淀池
工艺计算书
江苏道和有限公司
目录
1、设计参数 (2)
2、工艺计算 (2)
(1)管道混合器计算 (2)
(2)絮凝反应池计算 (2)
(3)沉淀池计算 (5)
1、设计参数
水处理能力
Q=500 ~575m 3/h 数量:
2座(合建) 处理工艺
药剂混合反应、絮凝、沉淀 混合时间
t=3~5秒 反应时间
T=13~15 min 沉淀池上升流速 V=2.0~2.3 mm/s (表面负荷7.20~8.28 m 3/m 2·h )
要求最大外形尺寸
2座合建,(池外壁)17.8m (长)×14.8m (宽)×6.5m (高) 2、工艺计算
(1)管道混合器计算
①混合时间计算:
管道混合器规格:DN400*L3300mm 管内流速:s m V /05.124.0360050012
=⎪⎭⎫ ⎝⎛÷÷÷=π 混合时间:L÷V1=3.3÷1.05=3.14s
②水头损失:
内置混合单元3段
m N g v D N g v h 35.038.9205.14.043.1243.1224.024.02=⨯⨯⨯=⎪⎪⎭
⎫ ⎝⎛⨯⎪⎭⎫ ⎝⎛==ζ ③校核GT 值:
9.97814
.31014.135.098003=⨯⨯⨯==-T h G μγ GT=978.9×3.14=3073(≥2000,符合要求)
(2)絮凝反应池计算
絮凝反应池容积:Q÷60×T=575÷60×13=124.6m 3
絮凝反应池与沉淀池合建,沉淀池净宽6.6m 。
絮凝反应池分三段,每段四格,隔墙墙厚0.2m ,池总高6.5m ,其中超高0.3m ,泥斗高1.0m ,平均水深为5m 。
絮凝反应池宽度:(6.6-0.2*3)÷4=1.5m
絮凝反应池长度:124.6÷6÷5=4.153m (取4.2m )
取:一段池长1.2m ,二段池长1.4m ,三段池长1.6m
实际容积:(1.5×1.2×4+1.5×1.4×4+1.5×1.4×4)×5=126 m 3
实际停留时间:126÷575×60=13.15min=789s
①第一段计算:
第一段单格池流速:575÷3600÷(1.5×1.2)=0.088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23.08.92088.06.022
2
=⨯⨯==ξ 第一段第一格上部孔口尺寸:L1.2×H0.45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2×0.45)=0.295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88.92295.08.122
2
=⨯⨯==ξ 第一段第二格下部孔口尺寸:L1.2×H0.45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2×0.45)=0.295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3.138.92295.0322
2
=⨯⨯==ξ 第一段第三格上部孔口尺寸:L1.2×H0.45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2×0.45)=0.295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88.92295.08.122
2
=⨯⨯==ξ 第一段第四格下部孔口尺寸:L1.5×H0.35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5×0.35)=0.304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1.148.92304.0322
2
=⨯⨯==ξ ②第二段计算:
第二段单格池流速:575÷3600÷(1.5×1.4)=0.076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18.08.92076.06.022
2
=⨯⨯==ξ 第二段第一格上部孔口尺寸:L1.4×H0.57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4×0.57)=0.2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7.38.922.08.122
2
=⨯⨯==ξ 第二段第二格下部孔口尺寸:L1.4×H0.57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2×0.45)=0.2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1.68.922.0322
2
=⨯⨯==ξ 第二段第三格上部孔口尺寸:L1.4×H0.57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4×0.57)=0.2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7.38.92295.08.122
2
=⨯⨯==ξ 第二段第四格下部孔口尺寸:L1.5×H0.53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5×0.53)=0.2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1.68.922.0322
2
=⨯⨯==ξ ③第三段计算:
第三段单格池流速:575÷3600÷(1.5×1.6)=0.066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13.08.92066.06.022
2
=⨯⨯==ξ 第三段第一格上部孔口尺寸:L1.6×H1.0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6×1.0)=0.1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92.08.921.08.122
2
=⨯⨯==ξ 第三段第二格下部孔口尺寸:L1.6×H1.0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6×1.0)=0.1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5.18.921.0322
2
=⨯⨯==ξ 第三段第三格上部孔口尺寸:L1.6×H1.0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6×1.0)=0.1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92.08
.921.08.122
2
=⨯⨯==ξ
第三段第四格下部孔口尺寸:L1.5×H1.1
水流过孔流速:575÷3600÷(1.5×1.1)=0.097m/s ,则水头损失为:
mm g v h 4.18.92097.0322
2=⨯⨯
==ξ
④水头损失计算:
第一段:0.23*4+8+13.3+8+14.1=44.32mm
第二段:0.18*4+3.7+6.1+3.7+6.1=20.32mm
第三段:0.13*4+0.92+1.5+0.92+1.4=5.26mm
合计:69.9mm
⑤校核GT 值:
6.277891014.10699
.098003=⨯⨯⨯==-T h
G μγ
GT=27.6×789=21776.4(在1*104~1*105之间,满足要求)
(3)沉淀池计算
①沉淀池面积计算:
24.69100023600
500m v Q
F =⨯÷==
沉淀池与絮凝池合建,池宽为6.6m ,则池长为10.5m 。
②斜板计算:
斜板斜管1m ,安装角度60°。
板内流速:
s mm v
v /3.260sin 2
sin 1===θ
管内停留时间:
min 25.74353.21000
1====s v l
t (一般在4~8min 之间)
③溢流水槽计算:
溢流水槽个数n=4
溢流水槽中心距a=L/n=6.6/4=1.65m
槽中流量q 0
s m n Q
q /0399.043600
50030=÷==
槽宽b=0.9q00.4=0.9×0.03990.4=0.248m
槽中水深h1,起点槽中水深0.75b=0.186m,终点槽中水深1.25b=0.31m,为便于制作,槽中水深h1按0.31m计。
水槽采用直角型三角堰,间距150mm,高度75mm,单水槽共138个三角堰,两侧各69个。
单个三角堰流量为Q/138=0.906m3/h,查三角堰流量表得,当高度为h2=32mm时,流量为0.922m3/h。
槽的高度h
集水方法采用自由跌落,跌落高度h3取5cm,则集水槽总高度为
h= h1+h2+h3=0.392m。
集水槽取值:H400×B2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