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的历史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洋淀的历史变迁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水域面积 366平方公里,由143个大小淀泊组成,淀内 3700多条苇濠纵横相连,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

古白洋淀水域更加辽阔,据考证,在中晚全新世(距今6000年前后)期间,河北平原东部发生海浸,海面上升,河流排水不畅。同时,气候潮湿多雨,河水增加,从而使白洋淀水域扩张到最大范围——北起永清、霸县、雄县、容城,西至保定、清苑、望都、定县,南至安国、博野、肃宁、河间,东面与古文安洼水域相连。此时的白洋淀,就开始有人类在周围定居。这可以从大量的出土遗迹、遗物得到证明。在上世纪后期,安新县和任丘市陆续发现了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墓葬或贝井。尤其是1986年发现的任丘哑叭庄新石器晚期遗址,出土的有灰坑、柱洞、石器、骨器、蚌器、陶器等。这些遗迹、遗物证明,哑叭庄遗址,包括了龙山、商代、西周及战国、两汉时期的文化,前后延续三千余年。

随着气候变化、海水入侵、人为干预影响等原因,白洋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兴起、扩张与收缩的演变。在距今2500年开始的晚全新世,气候转向干旱,雨量变小,白洋淀水域范围收缩,局部干涸,水域连片的古白洋淀逐步解体。有些学者认为,古白洋淀的退缩解体还与古黄河在商(殷)、周时期曾长期流经白洋淀区域,由接近潴龙河、大清河一线至天津入海有关系。晚全新世,古白洋淀退缩解体,正值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白洋淀附近即有了虢邑。《左传》载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春正月“齐侯次于虢”。这里讲到的“虢”,据《读史方兴纪要》注:“在河北任丘县西十七里”。战国时期这里又有鄚邑、狸邑。公元前约334至311年,燕国为了防御秦、赵、齐的入侵,修筑了南长城。这条长城始于今易县西南,向东经定兴、徐水、安新、任丘而终于文安东南,全长250余公里。今白洋淀北部的新安北堤,旧称“长城堤”,相传为燕南长城遗址。当时修筑易水长城尽管是出于军事国防需要,但它对古白洋淀形成可发生的重要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在退缩的白洋淀边置县设有鄚(今任丘市鄚州镇)、阿陵(任丘市陵城)、高蠡(今高阳、蠡县)等。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北方,出于军需运输的需要,开凿了白沟水渠、平虏渠,利漕渠、白马渠、鲁口渠,形成今海河水系,所以东汉以后白洋淀的变化,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比较明显。

人类活动的增加和行政区划的出现,都证明了古淀在解体、洼地在退缩。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当朝采取“导水实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的办法,开河引水与淀泊相连,形成了一道西起保州西北沈远泊(今满城东北),东至天津海边“泥沽海口”800里的屯田防线。这条防线“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既限制了辽(契丹)骑奔驰,又有利农业的发展。

到元、明两代,皇帝定都北京,为修建宫殿大肆砍伐太行山林木,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山区水土流失。发源于太行山的河流,下游河道淤塞,洼淀淤积、退缩,以致湮废。地处唐河、沙河下游的白洋淀,在明·弘治元年(1488年)之前已淤成平地,“地可耕而实,中央为牧马场”(《新安县志》)。到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由于杨村河决入,重为“泽国”(《大清一统志》)。(杨村河即今潴龙河。原经蠡县洪善堡村南,东流入河间,正德十二年自蔺家圈口北决,经刘氏(今留史)、玉田、绪口,过高阳、安新,入白洋淀。)清代,白洋淀仍是堤

防矮薄,常溃堤决口,洪灾更甚。为此,当朝“发币万金”“疏浚深广、多开引河”,修复堤防。经过清朝历代皇帝的治理,白洋淀基本达到“泄而不竭,蓄而不盈”。特别是津保航道的疏通,使处于航道内的霸州、文安、安新、清苑等地经济振兴,市井繁华,商贾云集,白洋淀一度成为长堤环绕、富庶美丽的北国江南。

当代,白洋淀对于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华北之肾”。然而,除了1963年白洋淀遭遇过一次洪涝,此后由于中国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上游水库的修建,植被的破坏等因素,白洋淀曾多次面临干淀危机,尽管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先后20次引水济淀,但在长期资源性缺水状态下,白洋淀的“水危机”却没能得到根本解决。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保定市“大水系”规划和“京——津——保生态三角区”建设概念的提出,为解决白洋淀乃至津保一带的水问题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方案,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具体化,但这无疑使“干渴”中的白洋淀看到了希望。刘秀格田晓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