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五)第十五课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五)第十五课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
这一单元围绕“伟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
作为第一篇课文,它承载着让学生感悟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使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鲸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5、大禹治水课件
nàn
难
音序:N 部首:隹 结构:左右
组词:灾难 逃难 造句:战争时期,人们无 处逃难。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四 笔在竖中线上,第二横在横 中线上。
dào
道 音序:D 部首:辶 结构:半包围
组词:知道 道理 造句:我知道明天要举行 歌咏比赛。
书写指导:第五笔竖在竖中线 上,横折从横中线上起笔,辶 的最后一笔要舒畅。
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 献身精神。(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课文。
核心问题: 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串珠问题: 1.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要治水? 2.从课文原文中用下划线画出谁治过水,分别采用什么方法
造 句:1.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遇到严
重的生态灾难。 2.三年自然灾害,加上政治运动,中华大地上生灵涂炭。
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治水原因。本段详细描述了 洪水泛滥使人们生活痛苦极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治水过程。具体形象地介 绍了禹是如何治水的。
为.难(w√éi wèi) 奔.头儿(bēn b√èn)
2.根据拼音写词语。
hónɡ shuǐ zāi nàn zhī dào rèn wéi
洪水 灾难 知道 认为
bèi dòng nóng yè shēng chǎn jì xù
被动 农业 生产 继续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洪( 洪水 ) 拱( 拱手 ) 被( 棉被 ) 披( 披着 )
3.品味一下描写大禹治水的句子,说一说大禹是个怎样 的人? 从“禹离开了家乡,……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 看一看。”这里可以看出,大禹是一个为百姓做事专 心致志、不辞劳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5.大禹治水(相关资料)
大禹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
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
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
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
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
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
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
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
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禹的轶事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
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
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5。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5《大禹治水》优秀课件
24
再读课文,你能试着复述这个故事吗? 提示: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 人们治好了洪水。
25
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hóng
洪水
dào
知道
ren
认为 chan
生产
dú shé shòu
毒蛇猛兽
réng
仍然
xùn
教训
hui
恢复
shāng
伤害tui消退b源自i被动zāi nàn
灾难
jì xù
继续 ye
农业
3
收 集洪 毒蛇兽伤灾难仍 水 滴
退继续认训 被 恢
我会写
将这些字按结构分类。
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 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三过家门 而不入,终于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的故事, 赞扬了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
9
读课文,说一说洪水的危害有多大。 故事发生的时间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
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
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0
大水淹没了田地
冲毁了房屋
◆齐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洪水过后谁在
处理水患?结果如何?用“
”画出
你获得的信息。
13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 它。当时, 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他 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 洪水仍然没有 消退。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重点: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挂图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
指名读。
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9)知道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4)齐读课文。
部编版(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
第六单元历史的星空群星闪耀,名人的故事多不胜数:大禹一心为民,治水有方,智慧使他成为英雄;朱德穿草鞋,戴斗笠,与战士共同挑粮,以身作则使他备受爱戴;周恩来入乡随俗,与民同乐,和人民心连心使他受人敬仰。
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不仅在于其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更在于其精神和人格的闪光。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描写了伟人的高贵品质。
走进本单元,让我们一睹伟人的风姿,聆听伟人的教诲。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音容宛在的伟人,以其精神品格激励着我们。
他们就像一座座海上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伟人的故事。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大禹治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朱德的扁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品质。
难忘的泼水节繁星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1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15大禹治水文本分析:本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
第1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2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3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语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4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5.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 (共15张PPT)演示课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神话传说,这个神话传说中的主人公是大禹。 猛洪兽水终凶于猛治好灾了难,水现灾在人们的生活又怎么样呢? 洪继水续淹手没续了村农庄业和农田民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洪水如 淹此没凶了猛村,庄造和成田的野灾,难房如屋此倒严塌重了,牲老畜百被姓冲就走这了样,日庄复稼一也日被,冲年毁复了一,年人的们过只着好家四破处人逃亡荒、。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洪从水那淹 些没地了方村可庄以和看田出野洪,水房凶屋猛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为继拯续救手天续下苦农难业的农百民姓,有一个人——鲧出现了。 大思禹考是 大用禹什治么水方的法起治因水、的经?过、结果。 大请禹同带 学领自千由千朗万读万课的文人第开3、凿4引自水然,段不。辞辛劳,三次经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神话传说,这个 神话传说中的主人公是大禹。大禹一 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继续 手续 农业 农民
主要内容
大禹治退了洪水,人们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洪水 防洪 毒蛇 毒害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神话传说,这个神话传说中的主人公是大禹。
大禹是用什么方法治水的?
本文写了( )治理( )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请同学们怀着对大禹的敬佩和爱戴,有 洪水终于治好了,现在人们的生活又怎么样呢?
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阅读课文回答:鲧治水成功了没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洪水凶猛?
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讨论: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洪水凶猛? 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洪水 防洪 毒蛇 毒害 洪水泛滥,父亲鲧治水不成功,儿子禹继续治水 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洪水凶猛?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5、大禹治水课件a、二上大禹治水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古时候洪水的凶猛, 以及大禹治水的艰难。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
1.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后音画“√”)
灾难.(nà√n nán)
曾.经(cé√ng zēng)
因为.(wéi w√èi) 奔.走(bē√n bèn)
难.过(nàn n√án) 曾.孙(céng zē√ng)
15 大禹治水
初读感知 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法治水? 3.品味一下描写大禹治水的句子,说一说大禹是个怎样的
人? 4.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课文怎样写大禹治水的?表达了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边想 ?
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 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 的生活痛苦极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互动探究
4 故事中的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答:(1)大禹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子承父 业”继续治水。(2)大禹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改变 了父亲治水的办法,改“筑坝挡水”为开通河道,疏 导洪水入海,从而解决了水患。(3)大禹是一个无 私奉献的人。他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4) 大禹是一个意志顽强的人。十三年治水没有放弃。( 5)大禹是一个热爱百姓的人。他治水就是为百姓造 福。
_见__好__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二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 (共18张PPT)
2021/7/25
15
课文讲解
大禹治水的意义
• 大禹治水取得了成功,给人 们带来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 大禹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 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2021/7/25
16
课文延伸
大禹陵
2021/7/25
17
课文总结
课文主要写了:
这篇课文主要写大禹带领百姓开 山挖河,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十多岁 没见过父亲,老百姓过上安定日子,世 代不忘大禹。
2021/7/25
18
作业布置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 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 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 料读一读。
2021/7/25
19
2021/7/25
11
课文讲解
阅读课文,说说大禹治水的过程。
带领千千万的百姓开通河道 疏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2021/7/25
12
课文讲解
洪水
2021/7/25
13
课文讲解
河道
2021/7/25
14
课文讲解
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
• 他有理想、有决心。 • 他采取了正确的治水策略。 • 他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锲而 不舍。 • 他为了实现目标,能够舍小家 为大家,不计个人得失。
2
课文导入
大禹是什么人?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
2021/7/25
3
字词积累
制被
理形治
洪害 姓通
2021/7/25
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
字词积累
扩词
治: 治理、治病、治家、治本、自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认知:1、了解黄帝、炎帝的主要事迹。
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2、说出大禹的主要事迹和治水成功的原因。
技能: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情感: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
二、教材分析:重点:大禹治水的事迹和精神。
难点:对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1、大禹像挂图,大禹陵照片。
2、大禹治水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是纪念什么人的?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1、黄帝和炎帝的事迹:(1)教师讲述黄帝和炎帝的故事。
然后提问:祖国境内原始社会的遗址主要有哪几个?为什么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2)师生归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2、大禹治水:(1)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中大禹像,将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提问:鲧治水为什么未成功?禹根据实际采用了什么治水方法?(2)师生归纳:禹根据山脉地形,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
(3)请学生观察大禹治水插图,教师简介禹与群众同甘共苦,顶风冒雨,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艰苦劳动十三年,终于把洪水控制住。
反映了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害的聪明才智和人定胜天的气概。
(4)组织学生讨论: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5)归纳: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百姓的赞颂,人们为了感谢禹的功劳,称他为“大禹”。
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发扬。
(6)讲一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同桌同学讲)3、大禹陵和夏朝的建立。
(1)教师出示大禹陵、禹庙的照片,介绍大禹陵(也可以让去过大禹陵的学生讲)。
(2)教师讲解夏朝是怎样建立的。
(三)知识反馈1、课后填空题。
2、请几个学生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Hale Waihona Puke 有关对应的文字。〔设计意图〕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类文阅读—15 大禹治水(含答案)
类文阅读—15 大禹治水鲁班造锯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
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上山去砍树,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
突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
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1.鲁班上山砍树,发现了什么?用“”画出来。
他当时是怎么想的?用“”画出来。
2.鲁班根据带齿的发明了。
课文告诉我们:只要,就能有所发现。
鲁班造锯1.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
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2.小草锯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夸父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于是他就去追赶太阳,想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
他一直追呀追,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太阳喷着火焰,把他烤得渴极了。
他一ロ气喝光了黄河的水和渭河的水。
最后,渴死在半路上了。
夸父倒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
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1.给文章选一个题目。
()①夸父帮人②夸父追日2.用“”画出夸父追赶太阳的原因。
3夸父的举动,表现了他()的精神。
①舍己为人、坚持不懈②勇往直前夸父追日1.②2.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3.①。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 大禹治水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大禹吸取了__鲧____治水失败的教训,采 用_疏__导____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 一起,__疏__通___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 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造句: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ú
毒
毒蛇 病毒
造句: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很快。
shé
蛇
毒蛇 五步蛇
造句:深山老林里有许多毒蛇。
蛇
甲骨文的“蛇”,字形上方是尖形的蛇头, 下方是弯曲的蛇身,也就是古代的“它”字。
shòu
兽
百兽 野兽
造句:老虎是百兽之王。
shānɡ
伤
伤害 受伤
造句:我们不要伤害小动物。
造句:这学期,学校将继续开展“爱我中
华”的教育活动。xù续断断续续 继续
造句:曹雪芹写《红楼梦》,断断续续写了 十年。
rèn
认
认为 认真
巧记 有人在说话(讠)
。
造句:我认为小明是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xùn
训
教训 冬训
造句:他们将全力投入即将到来的冬训。
bèi
被
棉被 被动
巧记 一件皮衣
。
造句:妈妈做的棉被真暖和啊!
熟字比较
chǎn yè
立
业
加一加
讠+人=认 衤+皮=被 辶+首=道 氵+共=洪
bèi
被
“衤”不要 写成“礻” 。
chǎn
产
下面是“丿 ” 不要写成“ 丨”
bèi
封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
这一单元围绕“伟人”的第一篇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
作为第一篇课文,它承载着让学生感悟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使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配有1幅插图,画面宏阔,图中众多百姓在禹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开通河道,禹正在与有经验的老者察看地形。
画面与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对应,为学生领会课文、感受禹的形象提供了凭借。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具体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初读课文,利用学过的方法独立自主的识字,读准字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深入体会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为深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
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五)15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五)15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五)中的《大禹治水》一课,该内容属于人教(部编版)教材的第五章。
文章讲述了大禹如何带领人民治理洪水,体现出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精神。
详细内容包括:大禹治水的原因、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大禹治水的精神,激发他们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以及他公而忘私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洪水泛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禹治水》。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过程和成果。
c. 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要点。
d. 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大禹治水的精神。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难点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语法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个类似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大禹治水的精神,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大禹治水》2. 内容:大禹治水的原因、过程、成果以及大禹的精神品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描述大禹治水的过程。
2. 答案示例:大禹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治理好了洪水。
他一心为民,公而忘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毒、蛇”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3、积累“洪水、防洪”等六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洪水泛滥时人们的生活非常痛苦的情景。
教学重点: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
2、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教学难点: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洪水泛滥的图片。
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朗读生字及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灿烂历史,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禹”,我们又称他为大禹。
板书:大禹。
引导学生读一读。
2、教师继续引导:大禹是我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一位英雄,他的伟大功绩主要是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大禹治水的故事。
板书课题:15、大禹治水学生齐读课题。
3、理解词语“治水”。
“治”是“治理”的意思,“水”指的是“洪水”,“治水”就是“治理洪水”的意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就是大禹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a、借助拼音朗读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就借助拼音多拼读几遍。
b、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出示本课的15个生字,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
指生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仍”应该读reng,第二声,不要读成第一声。
“难”是一个多音字,在“灾难”一词中,读nan,第四声;在“困难”一词中读nan,第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5大禹治水【教学要求】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禹治水》)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
读第三遍时,在难读【设计意图:自学课文,反复读,每一次读都有新的的任务要完成。
】的句子下面画“——”线。
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hónɡ zāi nàn dào rèn bèi yè chǎn 洪灾难道认被业产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③识记生字加一加:“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换一换:“波”减“氵”换“衤”就是“被”。
“推”减“扌”换“又”就是“难”。
减一减:“亚”减“一”是“业”。
猜谜语:“家里失火了。
”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形近字比较识记:“扔一仍”。
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识记“毒、蛇、兽、伤”,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毒蛇、毒害、猛兽、凶猛、伤害、受伤”等。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5)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带领大家的事。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洪灾难道认被业产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被”并讲述:(板书:难被)(课件出示7):“难、被”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
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左边是“衤”,不是“礻”。
右部“皮”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竖居横钩正中,底部撇收捺放。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大英雄大禹,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
dào rèn yè chǎn知()()为农()生()2.给下列加点的字补充音节h òu úé n j x洪.水猛兽.毒.蛇.灾难.继.续.3.比一比再组词:洪()被()难()哄()波()准()【设计意图:学生写完后,一定有展示讲评的环节,那将是很大的促进和提升。
】答案:1.道认业产2.óng sh d sh àn ìù3.洪(洪水)被(被子)难(困难)哄(哄人)波(水波)准(准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大禹治水)(1)生字检测(课件出示9)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2)默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概括。
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交流)引读:结果——(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0)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
(板书:伟大)二、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自然过渡到下面课文的学习。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课件出示11)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课件出示12)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1)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对比父子两人治水的结果,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你有什么疑问?大禹治水为什么会成功?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相应段落想想他为什么会成功?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汇报交流。
1.学习第二自然段,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课件出示13)“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筑坝挡水)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过渡:在父亲治水失败后,大禹决心要治理洪水。
2.学习第三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课件出示14)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古时候有一个成语讲的就是禹的这种行为——三过家门而不入。
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15)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盼着他回来,他。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里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无私舍己为人)过渡:光有决心,还不行,方法行得通才重要。
3.学习第四自然段,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课件出示16)“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1)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17)“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板书:无畏智慧)4.洪水被制服了,人们的生活怎样了?(课件出示18图文)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安居乐业”是什么意思?你眼前展现了怎样的画面?(百姓在田里耕作,孩童无忧无虑地玩耍,人们闲暇时喝茶聊天,幸福地过日子,就是安居乐业。
)(2)指名读“治水前”和“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3)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大禹说?(大禹的功劳。
你真是一个治水有方、智慧过人的人。
)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3.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三、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件出示19)提示: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泛滥,人们苦不堪言。
2.鲧带领人们筑坝挡水,可是一直没有治好洪水。
3.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
4.他用开通河道,疏导洪水,用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治好了洪水,使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治水期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后世传为佳话。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堂作业新设计1.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排列下列句子,试试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治水期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后世传为佳话。
()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
()鲧带领人们筑坝挡水,可是一直没有治好洪水。
()他用开通河道,疏导洪水,用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治好了洪水,使人们过【设计意图:根据提示讲故事,是教学要点,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泛滥,人们苦不堪言。
2.搜集有关古代领袖的故事。
3.搜集有关大禹的故事。
答案:1.(4、3、2、5、1)2.农业始祖后稷,炎帝发明刀耕火种。
3.大禹的故事有:①灌溉兴农,②划分九州,③创造文化,④铸造九鼎,⑤战胜三苗,⑥制定禹刑,⑦修筑监狱板书设计:无畏大禹治水智慧代代相传(伟大)无私舍己为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