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案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
大学白描课程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白描艺术基础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XX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描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白描手法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白描艺术概述2. 白描技法及表现手法3. 白描作品欣赏4. 白描创作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白描?”2. 结合图片或实物,简要介绍白描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
二、白描艺术概述(10分钟)1. 讲解白描的定义、特点及艺术价值。
2. 分析白描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发展。
三、白描技法及表现手法(20分钟)1. 讲解白描的基本技法,如线条、构图、透视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表现手法在白描作品中的应用。
四、白描作品欣赏(15分钟)1. 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白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2. 结合作品,讲解白描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
五、白描创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白描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白描艺术的重要性。
2. 学生自评和互评,分享创作心得。
教学资源:1. 白描艺术相关书籍、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白描绘画工具,如毛笔、宣纸、墨水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白描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白描手法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意、构图、线条运用等。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白描作品。
2. 撰写一篇关于白描艺术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面点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

《面点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西面点方向)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西面点方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该课程主要训练学生制作面点的基本技能。
使学生学会使用面点制作的最常见丄具,掌握面点制作的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使学生了解面团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为日后学习《中式面点丄艺及实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共112学时,学分:7学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面团的概念及形成原理2、了解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3、了解常用设备及工具。
(二)能力(技能)目标1、掌握水调面团调制工艺技能。
2、掌握面点成形(型)基本技能。
3、掌握面点最常用成形(型)工具的运用。
(三)素质□标1、教学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的高尚品徳。
2、将职业道德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3、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乃为人之本。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意识,并建立良好的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懂得坚强是成功的基石。
三、教学内容摘要第一部分面团调制、揉面、摘剂训练(一)教学目标1、知识口标:了解面团性质、学习面团的调制技法;掌握面团形成的原理。
2、能力(技能)U标:熟练掌握面团的调制、揉制方法和揪剂方法。
3、素质口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理论:面团的概念、面团形成的原理、面团调制的基本操作技艺。
2、实践:面团调制、搓条、下剂技法。
第二部分揪剂、擀皮训练1、知识LI标:掌握调制面团软硬程度的特性、学习制皮的儿种方法及橄榄杖的特点。
2、能力(技能)目标:学习使用橄榄杖制皮。
3、素质口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理论:学习制皮工具橄榄杖的使用特点。
2、实践:熟练掌握揪剂、利用橄榄杖擀皮的技能。
本部分教学重点:掌握面团的概念及形成原理;掌握调制面团的软硬程度以及揪剂、擀皮的技能。
白描教学大纲

白描教学大纲白描教学大纲白描是一种传统的绘画技法,其特点是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不添加任何细节和阴影。
它强调形式的简洁和纯粹,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给人以简洁而又生动的感觉。
白描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白描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帮助学习者掌握这一技法,提高绘画水平。
一、白描的起源与发展白描作为一种绘画技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在古代绘画中,白描被广泛运用于山水画、花鸟画等各个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并在现代绘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白描的基本原理白描的基本原理是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它不依赖于色彩和细节的表现,而是通过线条的变化和组合来表达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白描强调形式的简洁和纯粹,追求形象的精确和准确。
三、白描的基本技法1. 线条的运用:白描的线条要求简洁而有力,能够准确地勾勒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学习者需要掌握不同线条的表现效果,如粗细、长短、曲直等,以及线条的变化和组合方式。
2. 空间的表现:白描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现物体的空间感。
学习者需要掌握透视原理和空间构图的基本知识,以便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3. 线条的质感:白描通过线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学习者需要掌握不同线条的厚薄、密度和质地等特点,以便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四、白描的应用领域白描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山水画中,白描可以准确地勾勒出山川的形状和轮廓,给人以宽广和深远的感觉。
在花鸟画中,白描可以表现花草的形态和结构,给人以清新和生动的感觉。
在人物画中,白描可以表现人物的形貌和特征,给人以简洁和传神的感觉。
五、白描的学习方法和技巧1. 多观察实物:学习者需要多观察实物,注意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以便能够准确地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比例。
2. 多练习基本功:学习者需要多练习线条的运用和空间的表现,以便能够熟练掌握白描的基本技法。
3. 学习大师作品:学习者可以学习大师的作品,观察他们的线条运用和构图方式,以便能够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北舞十三级基本功训练教案

北舞十三级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前言北舞十三级基本功训练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舞蹈基本功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而设计的。
本教案将从舞蹈基本功的理论知识、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舞蹈基本功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理论知识1. 舞蹈基本功的概念舞蹈基本功是指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包括舞姿、步法、身法、手法、眼神、呼吸等多方面的要素。
舞蹈基本功是舞蹈演员进行高水平舞蹈表演的基础,是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 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舞蹈基本功是舞蹈演员进行高水平舞蹈表演的基础。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舞蹈演员才能够在舞台上自如地展现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舞蹈魅力。
因此,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1. 舞姿训练舞姿是舞蹈演员进行舞蹈表演时的基本姿势。
舞姿训练包括站姿、坐姿、卧姿等多种姿势的训练。
通过舞姿训练,可以使舞蹈演员的身体变得更加柔韧、优美,从而更好地展现出舞蹈的魅力。
2. 步法训练步法是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所使用的步伐和步法。
步法训练包括脚部的力量训练、步伐的灵活训练、步法的变化训练等多种训练方法。
通过步法训练,可以使舞蹈演员的步伐更加稳健、灵活,从而更好地展现出舞蹈的魅力。
3. 身法训练身法是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所使用的身体动作和身体技巧。
身法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的训练、身体力量的训练、身体协调性的训练等多种训练方法。
通过身法训练,可以使舞蹈演员的身体更加柔韧、灵活,从而更好地展现出舞蹈的魅力。
四、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1. 舞姿训练舞姿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比如,可以通过拉伸训练来提高舞蹈演员的身体柔韧性;可以通过站姿训练来提高舞蹈演员的站姿稳定性;可以通过卧姿训练来提高舞蹈演员的身体协调性等。
2. 步法训练步法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比如,可以通过踢腿训练来提高舞蹈演员的腿部力量;可以通过跳跃训练来提高舞蹈演员的步伐灵活性;可以通过转身训练来提高舞蹈演员的步法变化性等。
白描教学大纲

天水师范学院绘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白描一、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美术学的选修课之一,是学习国画技法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通过对白描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白描的工具材料特点,通过大量的临摹了解和掌握传统中国画白描技法,掌握白描的作画步骤、线条的组织规律及画面构成关系的处理,以及历代中国画优秀白描的特点。
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线描,敦煌壁画线描,宋人小品线描,等白描形式的训练,加上一定的花卉写生,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组织规律以及对画面整体关系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眼界与动手能力,是重要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传统国画中工笔画的基本技法,是临摹优秀白描作品,加上写生练习的创作实践课。
2.课程内容:(1)白描的重要性和历代白描发展的概况(2)白描基础理论知识,古代白描作品临摹,白描与工笔画作品比较主要研习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人小品,唐代人物画白描(4)近现代名家的作品的白描与创作分析(5)花卉写生练习3.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工笔画发展中白描的独特意义,历史特点,欣赏优秀白描和了解各个画家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工笔画作品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作画步骤,线条的组织规律(2)通过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的研习,使学生掌握白描规律,加深对线的理解,了解白描对工笔画的重要性(3)通过写生,让同学们初步培养用线的感觉,用线的技巧4.教学方式:总体教学方式:理论—技法—实践三位一体,临摹—写生具体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技法示范、范本讲解分析、写生、出示范画、具体辅导、创作指导辅助教学方式:让学生品品读各个朝代名家作品,观看当代名家白描作品,教学录像和优秀作品集。
5.教学进程教学进程按: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临摹、再写生的原则为本课教学进程6.教学时数54学时,第三学期开课。
2学分。
二、本文第一节古代优秀白描临摹(36学时)教学重点:中国画用线的特点和白描技法的掌握教学内容:讲中国画用线的特点,用线的规律,临摹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人小品,唐代人物画白描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用线的规律,并熟练掌握用线的技巧,理解并临摹掌握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人小品,唐代人物画白描的艺术特色和图式特点。
《白描》教学大纲

《白描》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性质与任务:白描是只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或略加渲染的表现方法。
在专业的学习中属于基础类课程,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熟练使用毛笔的方法。
(二)目的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毛笔勾线、学习组织线条、运用线条来造型的方法,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工具和基本技法,如文房四宝、着色方法(渲染、分染、罩染、平涂等)和装饰技巧。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验课44学时(四)方法与考核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宜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图书资料等其他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考核中以学生白描作业和最后的着色作业,结合考勤和学习态度,综合进行评定。
二、理论教学时数分配表三、大纲正文学习白描的意义1.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成功的设计师应该具备深厚的学养,才能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理念。
2.作为一个中国当代的年轻人,应该懂得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大学生更是应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力。
3.学习熟练掌握使用毛笔的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期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效果图、图案、设计等)4.掌握组织线条、运用线条来造型的能力。
一、何谓白描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只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或略加渲染的表现方法叫白描。
西方绘画讲科学、讲客观(科学严谨写实的描绘物体)中国传统绘画讲“天人合一”,以“写意”为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1.中国绘画以“写意”为特点的艺术观2.以线为主的中国笔墨观3.以“程式”为主的高度意匠二、工具介绍传统中国画的工具,以“文房四宝”为主,还有笔洗、颜料、毛毡等辅助工具。
毛笔:有软毫、硬毫、兼毫之分。
毛笔的选择:标准是“尖、齐、圆、健”称为“四德”。
毛笔的保护:宣纸:安徽泾县是宣纸的产地,宣纸被称为“纸中之王”,“千年寿纸”。
宣纸分为生宣纸、熟宣纸、半生熟宣纸(从特性上分),按规格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宣。
基本功考级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基本功考级教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 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基本功考级。
三、教学对象:[具体年级或年龄段]四、教学时间:[具体课时数]五、教学地点:[具体教室或音乐教室]六、教学工具:1. 音乐教材2. 键盘或电子琴3. 音符卡片4. 录音设备5. 黑板或白板七、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基本功的概念。
- 简要介绍基本功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讲解- 详细讲解基本功的定义、内容和训练方法。
-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基本功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
3. 示范与模仿- 教师现场示范基本功的演奏技巧,如音符、节奏、音色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4.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基本功概念的理解。
2. 技能训练- 介绍新的基本功技巧,如和弦、指法、音阶等。
- 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3. 模拟考级- 模拟基本功考级流程,让学生熟悉考级内容。
-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考试。
4. 点评与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模拟考试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 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模拟考级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1. 复习与巩固-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基本功技巧。
- 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2. 考级技巧讲解- 介绍考级时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 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3. 模拟考级- 再次进行模拟考级,让学生熟悉考级流程。
-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考试。
4. 点评与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模拟考试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 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考级技巧的重要性。
基本功训练教案

基本功训练教案基本功训练教案在任何领域中,基本功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无论是体育运动、艺术表演还是学术研究,只有通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才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取得突破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基本功训练教案。
基本功训练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之上的,它是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关键。
在体育运动中,例如篮球,一个球员的投篮准确度和运球能力是其基本功的体现。
在艺术表演中,例如舞蹈,舞者的身体柔韧性和舞步的准确度也是基本功的体现。
而在学术研究中,例如数学,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概念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
设计一份有效的基本功训练教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的目标和内容。
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基本功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训练的目标和内容。
其次,需要确定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基本功的训练通常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进行。
因此,教案应该明确每个训练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最后,需要制定评估和反馈机制。
通过评估学生的训练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激励,提高他们的训练动力和效果。
以篮球投篮为例,设计一份基本功训练教案如下:第一阶段:基础动作训练1. 热身运动:包括慢跑、拉伸等,以准备身体进行训练。
2. 基本姿势练习:教授正确的站姿和持球姿势,培养学生的身体平衡感。
3. 投篮动作练习: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篮动作,包括手臂的挥动、发力的时机等。
第二阶段:静态投篮练习1. 短距离投篮:从近距离开始,让学生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投篮练习,以提高准确度。
2. 中距离投篮:逐渐增加投篮距离,让学生在不同位置进行静态投篮练习,以增加难度。
第三阶段:动态投篮练习1. 移动投篮:让学生在移动中进行投篮练习,如跑动投篮、变向投篮等,以提高投篮的适应性和准确度。
2. 对抗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投篮练习,如与队友进行投篮比拼,以增加练习的真实性和竞争性。
竞赛班基本功训练教案

竞赛班基本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竞赛班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掌握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竞赛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基本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2.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举例介绍竞赛班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解基本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基本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指导学生了解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介绍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介绍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4.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坚持进行基本功训练。
五、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3.教学效果如何。
六、教学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3.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七、教学总结。
竞赛班基本功训练是提高学生竞赛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通过教学,学生应该了解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赛能力。
基本功训练高中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功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 基本功训练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基本功训练的持续性和耐心。
2. 基本功训练中的安全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基本内容1. 教师讲解基本功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跑步、跳绳、仰卧起坐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教师巡视指导。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功训练,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 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基本内容1. 教师讲解基本功训练的注意事项,如热身、拉伸、休息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教师巡视指导。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功训练,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 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
四、团队协作训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训练,如接力跑、拔河等。
2.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基本功训练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功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如动作规范、团队协作等。
3. 学生对基本功训练的热爱程度和坚持性。
基本功阶段训练教案

基本功阶段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基础功阶段训练一、教学目标:1. 确立基础功训练的重要性,并展示基础功对学生综合技能提升的关键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基础功技能,包括动作基本要领、姿势控制和身体协调性。
3. 提高学生对基础功训练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持之以恒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动作基本要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2. 姿势控制和身体协调的培养和提高。
3. 激发学生参与基础功训练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有效地传达和讲解基础功的基本要领。
2.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姿势控制和身体协调性的重要性。
3. 如何激发学生对基础功训练的持之以恒和长期参与的意愿。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学PPT、视频资料和示范动作视频。
2. 教学器材:跳绳、平衡板、球类、橡皮圈等。
3. 教学环境:宽敞的体育馆或操场。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基本功高水平运动员的表演视频,向学生展示基础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对整体表现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运动员的基础功如此出色?第二步:讲解基础动作基本要领(10分钟)使用教学PPT和示范动作视频,详细讲解基本动作的正确姿势和要点。
例如,站立姿势、弯腰、走路等。
鼓励学生同时参与动作的模仿练习。
第三步:姿势控制和身体协调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基础姿势控制和身体协调性的练习。
比如,站姿平衡练习、跳绳、用橡皮圈练习手臂和腿部的协调动作等。
教师和助教应对学生的练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造性地运用基础功动作,设计一段简短的表演。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展示。
展示结束后,进行同伴评价和教师点评,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续进步。
第五步: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效果,以及对基础功训练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学生针对今后的训练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激发他们对基础功训练持之以恒的决心。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做一项基础功训练,记录训练内容和感受,并在下一节课前交给教师。
《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中职)

《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为后续声乐表演、器乐表演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66 学时,4 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融合音乐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从事音乐表演、社会文化指导员等岗位需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按照基础性原则和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基本职业能力要求,选择具有实用性的钢琴作品教学,确定课程内容。
3.以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术技巧的训练、钢琴作品演奏练习和音乐素养、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为单元组织教学任务。
各单元任务以钢琴弹奏基本技能形成过程为路径,设计系列教学模块,将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和钢琴基本演奏技术技巧融入学习模块,开展课程教学。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技术技巧,具备演奏一定数量初级钢琴作品和为简易的歌(乐)曲伴奏的能力,以适应音乐文化活动的需要。
1.了解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和基本技术技巧。
2.能准确读谱,识别音乐符号并正确演奏;形成良好的钢琴声音概念,具备使用不同弹奏方法产生不同音色的能力。
3.能运用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与基本技能技巧演奏初级钢琴作品,能运用常用钢琴简易伴奏音型和伴奏方法为简易歌(乐)曲伴奏。
4.具有正确理解钢琴作品内涵,分析钢琴作品基本曲式结构和准确演奏初级钢琴作品的能力。
钢琴基本功教学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钢琴基本功训练二、教学对象:钢琴初学者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坐姿和手型;2. 熟练运用高抬指技巧;3. 学会正确识谱和读谱;4.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5. 提高学生的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课时:共10课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钢琴坐姿和手型训练;2. 高抬指技巧入门;3. 识谱和读谱基础。
第二课时:1. 高抬指技巧巩固;2. 识谱和读谱进阶;3. 音乐感和节奏感培养。
第三课时:1. 高抬指技巧提高;2. 识谱和读谱深入;3. 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训练。
第四课时:1. 高抬指技巧熟练运用;2. 识谱和读谱实战;3. 音乐分析和作品欣赏。
第五课时:1. 高抬指技巧提高;2. 识谱和读谱进阶;3. 节奏感训练。
第六课时:1. 高抬指技巧熟练运用;2. 识谱和读谱实战;3. 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训练。
第七课时:1. 高抬指技巧提高;2. 识谱和读谱深入;3. 音乐分析和作品欣赏。
第八课时:1. 高抬指技巧熟练运用;2. 识谱和读谱实战;3. 节奏感训练。
第九课时:1. 高抬指技巧提高;2. 识谱和读谱进阶;3. 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训练。
第十课时:1. 高抬指技巧熟练运用;2. 识谱和读谱实战;3. 音乐分析和作品欣赏。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讲解与示范相结合;2. 分组练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3. 音乐作品欣赏与模仿相结合;4. 课堂互动与反馈相结合。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1. 钢琴坐姿和手型训练(30分钟)2. 高抬指技巧入门(30分钟)3. 识谱和读谱基础(30分钟)第二课时:1. 高抬指技巧巩固(30分钟)2. 识谱和读谱进阶(30分钟)3. 音乐感和节奏感培养(30分钟)...(以此类推)第十课时:1. 高抬指技巧熟练运用(30分钟)2. 识谱和读谱实战(30分钟)3. 音乐分析和作品欣赏(30分钟)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高抬指技巧掌握程度;3. 识谱和读谱能力;4. 音乐感和节奏感;5. 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
舞蹈小白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舞蹈小白基础训练二、课程目标:1. 让学员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培养学员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3. 增强学员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4. 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和组合。
三、课程时间: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四、课程内容:第一课时1. 开场- 教师简短介绍课程内容、目标和教学计划。
- 学员自我介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舞蹈基础知识- 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发展历程。
- 讲解舞蹈的基本术语和动作。
3. 身体协调性训练- 简单的热身动作,提高学员的身体柔韧性和活动度。
- 进行简单的步伐练习,培养学员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4. 舞蹈动作学习- 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基本的步伐、转身、跳跃等。
- 学员跟随教师学习动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上一节课的动作- 教师带领学员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舞蹈动作。
- 对动作进行细致讲解和纠正。
2. 舞蹈组合练习- 教授简单的舞蹈组合,包括多个动作的连贯性。
- 学员跟随教师学习组合,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 节奏感训练- 通过音乐训练,提高学员的节奏感。
- 教授跟随音乐的舞蹈动作,让学员感受音乐与动作的结合。
4.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鼓励学员在课后继续练习。
- 学员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反馈。
第三课时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员复习前两节课学习的舞蹈动作和组合。
- 对动作进行细致讲解和纠正。
2. 舞蹈动作深化- 教授更复杂的舞蹈动作,如旋转、跳跃等。
- 学员跟随教师学习动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 舞蹈表演练习- 教师组织学员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培养学员的舞台表现力。
- 学员分组进行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舞蹈学习的重要性。
- 学员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反馈。
五、教学评价:1. 学员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2. 学员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学员对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
高级班基本功训练教案设计

高级班基本功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高级班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理解高级班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基本功训练的概念和意义。
2. 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3. 基本功训练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 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三、教学过程。
1. 理论教学。
(1)介绍基本功训练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基本功训练对于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性。
(2)介绍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体能训练、柔韧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等。
(3)讲解基本功训练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功训练的要点。
(4)总结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在日常训练中进行基本功训练。
2. 实践操作。
(1)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和练习,包括体能训练、柔韧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等。
(2)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和练习,纠正他们的动作和姿势,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功训练的技巧。
(3)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演示示范。
(1)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演示示范,展示正确的动作和姿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基本功训练的要点和技巧。
(2)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演示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3)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演示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
(1)教师观察学生在基本功训练中的表现和动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和不足。
(2)教师观察学生在基本功训练中的进步和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进取心。
2. 测验评价。
(1)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测验评价,测试他们对基本功训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测验评价,检验他们在基本功训练中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提高班基本功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提高班基本功训练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1. 语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
2. 数学:计算、应用题、几何图形。
3. 英语:单词、短语、语法、口语交流。
4. 美术:绘画、手工制作、审美鉴赏。
5. 音乐:声乐、器乐、音乐欣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简短的互动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语文- 阅读训练:选取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提问,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 写作训练:布置一篇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 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进行口头演讲,教师点评并指导。
3. 数学- 计算训练:布置一些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应用题训练:讲解应用题解题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 几何图形训练:讲解几何图形相关知识,让学生进行绘制和识别。
4. 英语- 单词训练:让学生进行单词拼写和翻译,教师点评并指导。
- 短语训练:让学生进行短语应用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 语法训练: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 口语交流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口语交流能力。
5. 美术- 绘画训练:布置绘画题目,让学生进行创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 手工制作训练:教授手工制作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教师点评并指导。
- 审美鉴赏训练:展示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提高审美能力。
6. 音乐- 声乐训练:教授声乐技巧,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 器乐训练:教授器乐演奏技巧,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 音乐欣赏训练: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教师点评并指导。
7.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收获。
高中基本功训练课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基本功,包括站姿、步态、手位等。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协调性、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教学内容:1. 基本站姿训练2. 步态训练3. 手位训练4. 舞蹈组合练习教学重点:1. 基本站姿的正确性2. 步态的稳定性与协调性3. 手位的准确性与美观性教学难点:1. 学生对舞蹈基本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何克服自身不足,提高舞蹈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对舞蹈基本功的认识。
二、基本站姿训练1. 教师示范正确的站姿,强调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站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站姿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步态训练1. 教师讲解步态的基本要求,如重心转移、脚尖抬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步态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步态展示,教师点评。
四、手位训练1. 教师讲解手位的基本要求,如手型、手臂线条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手位展示,教师点评。
五、舞蹈组合练习1. 教师播放舞蹈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组合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六、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舞蹈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学生复习上节课学到的舞蹈基本功。
2.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提高训练1.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提高训练。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舞蹈组合练习1. 教师播放新的舞蹈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组合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四、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舞蹈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案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
添加时间:[2008-10-24] 点击数:813
一、学习目标:
(一)面点制作基本功的重要性
我国面点制作是一项专门的技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现已发展得日益完善。
我国面点历史悠久,皮坯、馅料类型广泛,制作手法多、形态多样、工艺精湛,要掌握中式面点得制作技术,需要一定的基本功。
因此熟练掌握面点基本功是面点制作工艺操作的前提,是为产品后期制作打基础,只有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才能从品种繁多的面点制作工艺中找出共同的规律,才有可能制作出色、香、味、形具佳的产品。
(二)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基础课,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做到手法准确、动作协调、善于观察思考及模仿能力。
其主要内容有和面、揉面、搓条、分剂、成型等,是学生以后进入实际动手操作的基础,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学习《面点制作工艺》不可缺少的课程。
(三)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和面、揉面、搓条、制剂、成型等基本技能,为以后的《面点制作工艺》、《面点实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教师应精讲动作要领及关键,示范动作清晰、规范、准确。
2、学生模拟操作时,要求认真、反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教师认真做好课后点评。
二、学时分配表(72课时)
三、训练内容及记分标准:表1—1 调制冷水面团、温水面团
表1—2搓条、分剂、制皮(干面粉100克)
备注:
学生按表中的标准要求进行练习,教师按照项目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