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e8bf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4.png)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摘要: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在规划园林景观时,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还要将人文文化、历史价值等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
除此之外,还寄托着创造者的情感,让观赏者在观赏时可以和设计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够更好地欣赏园林景观。
设计景观时,文化体验和主题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所表达的意义更是无限的,所以,要格外重视主题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寄托。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主题;文化前言: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城市发展的重点需要转变,从以往的经济、美观转为舒适、实用,进而提升到精神层面的享受。
园林景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同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和文化要与城市特点相结合,融入当地文化,充分体现城市特色。
1、概述1.1 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含义园林景观建设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题这一词语最早来源于国外,在文学创作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指某一活动或者事件的主旨、立意。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物质与精神财富之和。
主题与文化两者之间联系密切。
在对城市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设计者要能够从全局把握,不仅要体现园林景观的特点,还要结合所在城市文化特色,统筹各方要素,使园林景观建设可以体现城市自身的特性,真正做到与众不同,进而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主题。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应用较为广泛。
为了增强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底蕴,设计者可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在设计当中融入一些历史人物的元素,融入历史线索等,将自然景物与人文相互融合,突出当地园林景观的地域特色。
1.2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和文化设计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规划,它意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好、更美观的视觉享受,并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等活动提供更适宜的区域。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72c7a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f.png)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园林景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历史遗产等多个因素。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园林景观规划的成功与否。
本文将探讨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是指规划所要体现的主题思想及其核心概念。
一个好的主题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和兴趣,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可以由景观环境、文化传承、个性化需求等多个方面来定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景观规划主题:1.文化传承主题:园林景观规划可以以文化传承为主题,通过建造一些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景点,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认同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2.生态保护主题:园林景观规划可以以生态保护为主题,通过建设合理的景点和绿化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了解周围的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从而推动社会绿化事业的发展。
园林景观规划可以以人文为主题,通过人性化设计的景点和环境,让人们获得涵养情操、陶冶心灵的益处,让人们放松身心,享受心灵上的安宁和升华。
园林景观规划要有文化的积淀,文化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手法,将生活中的文化内涵、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形象、文化内涵和文化气息。
2.环保意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应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
园林景观规划应该以绿化为主线,积极推出环保的理念和文化,从而引导人们树立环保信念、加强环保的实践、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在园林景观规划中,需要注意生态平衡的保护,防止园林破坏环境,影响地方自然环境的平衡。
3.美学美感:园林景观规划中的美学美感,是对人类视觉的感知、审美以及对景观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园林景观规划应该把环境美化放在优先位置,形成美的环境和优美的景观,满足游客和居民的美感需求。
同时,应该重视文化底蕴,鼓励打造品位高雅、格调高贵的景观环境,营造出惊艳的视觉景观。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59548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4.png)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园林景观规划是指针对某个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美化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目的。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和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关系,并从实际案例中探讨如何将主题和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规划中,以达到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目的。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是指在规划设计中所体现的核心理念和主旨。
主题作为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应当在设计过程中贯穿始终,成为指导设计的灵魂。
主题可以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艺术等,可以是具体的意境和情感,也可以是抽象的理念和精神。
通过主题的设置,园林景观规划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丰富城市景观,提升人们的审美享受。
而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
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记忆,体现着城市的品位和气质。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融入文化元素,既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也可以为市民提供艺术、历史和人文的熏陶和享受。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和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主题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主题是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而文化是主题的内在载体。
主题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往往来源于文化的沉淀和积淀,而文化又需要通过主题来得以展现和传承。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主题和文化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主题可以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可以是对当代艺术的表达和探索。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可以通过模拟自然风光,营造出山水田园的景致,使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也可以在规划设计中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民俗风情、古镇建筑等,为市民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体验和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雕塑、雕刻、壁画等艺术形式,将现代艺术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为市民带来艺术的观赏和审美的享受。
浅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
![浅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3b8dd14cc1755270722085d.png)
浅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的主题与文化的意义和表现手法进行探讨,并就当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艺术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theme of the garden and cultural meaning and expression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urre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me and culture in the relevant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comments,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Keywords: garden; Planning and design; art主题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园林景观作品才是优秀的、可传承的设计作品。
园林景观的空间是有限的,而所能表达的精神空问却是无限的。
它通过规划设计者对自然事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或情感的寄托,使观赏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受、去想象,从而产生共鸣,感悟到景观所蕴含的情感、观念,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
同时,园林景观所体现出的主题与文化并非具体景象,它往往是含蓄的,表达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
中国传统的造园理论已经道出了一个真谛,那就是造园过程中主题、文化与园林景观的不解之缘。
在现代园林中,文化建园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就主题与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表现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e6d20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2.png)
河南建材2020年第11期2.3割草机易出现抖动和震动的情况割草机抖动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割草机在运作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杂物,比如石头、玻璃等,这时这些较硬的杂物会导致刀片出现损坏或者卷曲变形,割草机就会不断抖动。
②如果刀片磨得不太平整,抖动情况也会出现,因此,刀片左边和右边要磨成同样的水平,这样能够防止抖动情况的出现。
③如果割草机是甩刀型刀盘,当刀盘上刀片重量不一样的时候,割草机也会受到影响,这时需要调整刀片,换上同样规格同样质量的刀片。
割草机除了出现抖动之外,还可能会有剧烈的震动,这种震动主要是因为刀片出现损坏、曲轴弯曲,或是发动机底座质量不合格引起的。
2.4割草机集草出现问题割草机集草是在收割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如果集草不合理,很可能是集草长时间没有更换,导致集草袋清洁度降低,通气性较差;许多草积存在排草口,导致集草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多关注集草袋的清洁问题,及时疏通排草口,防止排草口被堵塞,并及时地对出现磨损的刀片进行更换。
2.5割草无力出现割草无力故障时,需要关注空滤器的清洁问题,可以考虑更换空滤器。
还要及时关注和检查刀片问题,如果是因为刀片较钝而出现了割草无力的状况,就要及时地进行磨刀。
另外,如果草坪的叶子很高很密,发动机的负载会很重,就会出现割草无力的情况,要尽量提高剪草的尺寸,从而减少割草无力情况的出现。
3结语在一系列的园林机械设备中,最常用的绿化工具就是割草机,要尽量减少割草机出现故障的频率,正确使用割草机,最大限度的发挥割草机的长处,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使用割草机时,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提高割草机的工作质量,让割草机能够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1]孙昭巍.割草机维护与故障排除[J].农村新技术,2013(12):39.[2]屈红辉.割草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J].农村百事通,2013(19):58-59.[3]朱丽娟.谈园林机械中割草机的使用与保养[J].科技与企业,2013(19):298.[4]董淑杰.园林机械设备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J].现代园艺,2013(16):230.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刘春强湖北建艺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434000)摘要:园林景观不仅可以展现城市文化,也可以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及文化内涵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及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f0b0c1df561252d381eb6e0b.png)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及文化内涵摘要:园林的景观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园林主题设计的理念,更是折射出园林设计的价值功能。
现代化的园林景观建设要牢牢把握地区生态环境稳定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内部所有能够利用的空间,通过着重添加互动性景观,从而有效的完善地区的整体环境,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人员要把园林的基础情况和地区的基础信息充分结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的园林休闲场所。
关键词:园林设计;主题;文化价值在我国,园林景观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园林景观作为历史文化的结晶,随着我国悠久历史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观。
在体现美学价值的同时也体现出深刻的人文价值。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调整时,既需要表现其美学价值,也需要凸显其能给人提供的精神价值,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大力开发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寻求并改善审美情趣,使其能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自然和谐的人文景观。
一、园林景观及其设计的文化特征园林景观作为社会意识的体现,可以比较准确的体现目前的意识形态建筑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
因此,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调整时还需要注重人们持续提高的审美要求和物质需求,要加大力度来改善人的精神体验。
那么,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哪些文化特征,下面我们将就此进行探讨。
其一,主题的人性化。
人本概念突出人性化,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调整时要需要从以人文本的角度出发。
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引入人体工程学、生态学等专业理论,从而突出人性化特色、其二,功能的多样化。
要利用先进的科技从而达成多样化设计,当代园林景观能够采用的技术、设施等十分多元,要大力运用光影、色彩、声音等景观元素,配合景观地形、周围环境等实现园林景观的多元化。
其三,具有浓郁的自然精神。
人与自然是密切联系的,自然精神同样会对人的精神体验发挥突出影响。
因而,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调整时要大力凸显自然精神,从而让人在欣赏景观的同时实现心灵的升华,更加的贴近自然。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8caf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4.png)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摘要】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在当代景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引言部分探讨了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的含义与研究重要性。
在正文部分涉及园林景观主题的选择与设计、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案例分析、当地文化融合实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对景观规划的影响与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对于创造独特、充满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文化设计、重要性、选择与设计、文化元素、案例分析、当地文化融合、未来发展趋势、影响、展望、景观规划1. 引言1.1 什么是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对传统文化、历史遗产、地方特色等元素的挖掘和运用,赋予园林景观以特定的主题和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景观的意境表达和文化传承。
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关注于如何通过景观元素的布局与组合,结合当地文化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
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不仅仅是景观规划中的一种设计手法,更是对当地文化、历史和环境的尊重与传承,是对人类智慧和美学追求的表达。
在当今社会,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已逐渐成为景观设计领域中备受关注和重视的一个方向,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休闲场所和观赏空间,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有力保障。
通过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可以使景观空间更具个性化、文化化和艺术化,为人们带来更丰富、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1.2 研究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的重要性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是园林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布局和设计,更是对文化、历史、传统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研究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精神底蕴,从而为设计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d8aa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f.png)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其设计理念和主题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传达文化,展现人文精神。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与文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为景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历史人文特色。
本文将就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进行探讨,从而引发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更多思考。
一、园林景观主题设计园林景观主题设计是根据景观的特点和特定要求,通过构筑、植物配置、艺术雕塑、水景等手法,赋予景观以独特的主题和特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突出景观景点的特色,吸引观赏者的目光,增添游览的乐趣。
主题设计包括自然主题、历史主题、文化主题、艺术主题等等,不同主题的设计能够展现不同的风格和内涵。
自然主题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它强调自然环境的原生态特点,突出自然景观的真实与自然。
自然主题的园林景观设计常常采用自然形态的景点和植被,通过山水、园林、水塘、花木等元素的布置,打造出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
自然主题的设计追求的是真实与自然,能够给人们以放松身心的感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型景观设计。
历史主题是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主题设计,它强调景观设计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历史主题的园林景观设计常常以古代建筑、古典花园、文物古迹等为主要元素,通过再现历史场景和文化氛围,使人们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历史主题的设计能够弘扬历史文化,传承文明,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继承。
文化主题是以当地文化为基础的主题设计,它强调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精神。
文化主题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符号、传统建筑、民俗活动等元素的运用,展现出地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文化主题的设计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增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艺术主题是以艺术审美为基础的主题设计,它强调景观设计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艺术主题的园林景观设计常常采用雕塑、水景、灯光、建筑等手法,通过艺术创作的手段,使景观呈现出艺术化的效果,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e61300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a.png)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摘要】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主题及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品质和人们的生活体验。
选择合适的主题并将文化元素融入规划中,既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传承历史文化。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讨,可以发现不同主题与文化的结合方式,为规划带来更多创新和活力。
未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及文化保护的日益重视,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及文化将更加受到关注。
强调主题及文化在规划中的重要性,持续探讨和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园林景观规划领域的发展,为城市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主题、文化、融合、传承、实践案例、未来发展、重要性、持续探讨、研究。
1. 引言1.1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综合考量,创造出令人愉悦的景观空间。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赋予了景观以独特的内涵和灵魂,还反映了当地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主题的选择与表达是园林景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主题可以引导人们在园林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自然主题可以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而文化主题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传统的魅力。
通过精心选择和巧妙表达主题,园林景观规划可以更好地传达出设计师的理念和意图,引导人们对园林空间的认知和体验。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融合是实现景观全面性和丰富性的关键。
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主题中,可以使园林空间更具当地特色和民族风情,增加景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文化传承与创新也需要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得到平衡,既要尊重传统,又要积极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为人们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激发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园林景观规划的各个环节中,都应注重主题及文化的考量,努力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品质的景观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探究
![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84afa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f.png)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探究摘要: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已经成为园林设计的灵魂,在古今中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已经表现得表现得淋漓尽致,已经逐渐地脱离了视觉效应,更大化的成为精神建设。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文化1 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1.1 主题与文化的基本概念主题最初指的是音乐中的术语,逐渐地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其基本概念是:主题既是主体,也就是主题的解释的根据和目的,主题的解释学的公共领域即为解释学的根据和根基,也就是创造和改变我们的依据和根本,于是成就了我们的主体,我们发挥主题的根据是依据一定世界发现的一定的时间,根据这种依据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主题,我们根据一定的世界措施得到一定的解释,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得到一定实际的结果。
文化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词汇,其概念也是十分的深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讲的是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上的文化讲的是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
从根本上来讲,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1.2 主题与文化的重要意义园林景观规划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视觉的满足而出现的,而是它会成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承载表达文化的职责。
一般情况下对园林景观的赏析是通过“观、品、悟”来实现的,先是以视觉来进行观赏,然后通过观赏所获得的信息来对景观进行品味,这些都是一般赏析园林景观的正常理解,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品味后,能够领悟和理解园林景观的更深层次的涵义。
2 古今中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2.1 国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日本园林:日本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岛国特点,日式园林的建造简单而精细,无论是一草一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产生一种亦自然亦人工的感觉,不是自然恰似自然的景观。
“栗林园”位于日本四国的香川县,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日本十大著名园林之一,始建于16世纪的室町年代,此园林彰显出了日本的文化内涵。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d3577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1.png)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摘要】园林景观规划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与文化密不可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和定义,以及与文化的关系。
接着探讨了历史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体现、艺术表达以及现代社会文化因素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强调了园林景观规划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指出园林景观规划与文化的互相促进,以及文化思考对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性。
最后展望未来园林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呼吁在规划中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以实现更好的景观效果和社会价值,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整体来看,园林景观规划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在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文化、历史文化传承、民俗文化、艺术表达、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互相促进、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手段,更是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园林景观规划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而存在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更加宜业。
园林景观规划还可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经济收入。
园林景观规划还可以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使城市更加有故事、更加有温度。
园林景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重视园林景观规划,才能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园林景观规划的定义园林景观规划是指针对园林空间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化的方法和规划方案,使园林具有美学价值、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功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园林景观规划包括对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布局格局、景观元素、植物配置等方面的规划,通过对景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规划设计,实现园林景观的功能完善和美学效果的提升。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19507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e.png)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主题是指园林规划的核心概念,是
整个园林设计的灵魂所在;文化则是指园林设计中体现的历史、传统、气息等方面的内容,也是园林规划中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主题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它是整个园林规划的精髓所在。
从人们
的生活实际出发,主题应该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文化氛围,既能体现地方
特色,又能满足市场需求,才会受到大众的喜欢和认可。
一个好的主题会让园林规划更加
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主题定位中,需要考虑到功能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让主
题更具有可操作性。
园林景观规划中,文化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考虑点。
文化是内容繁多的概念,涵盖了
文化古迹、民族传统文化、家庭情感文化、社会习俗文化等诸多方面。
因此,在园林规划中,需要对文化元素进行综合考虑,融入当地的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体现地域特征和文
化气息。
这样能够使景观设计更贴近生活,更易于人们的理解和接受。
同时,融合文化元
素也可以让景观设计更具有吸引力,成为景点或旅游胜地。
总的来说,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及文化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它们的考虑应该从
当地实际出发,符合地方特色,让设计更加贴近生活,引导大众形成园林文化氛围,并对
园林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fb76eb2e518964bce847c51.png)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1 园林景观规划下的主题文化效益园林景观设计中移植的植物必须符合当地的人文文化,以植物游憩为基本特质,将一些历史和文化的元素融于单元结构设计中,尽可能打造符合要求的理想生活区域。
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不仅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需求,而且要以一些古老的文化传承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传播。
总之,观赏者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认知共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
在准确把握园林景观信息后,设计人员可全面掌握园林设计中存在的直观景象,规避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或隐患,通过多种手法来实现对主题的烘托,同时内定一系列特别的文化内容。
2 园林景观规划下的主题氛围确定(1)做好园林景观的设计准备工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即首先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在规划设计前期充分考虑所有内容。
例如,明确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内容,需要结合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确保景观园林布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规避因外围土地资源被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环境破坏。
在具体实践中,为了增强园林景观设计观赏性,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是否需要应用不同类别的绿色植物进行景观设计,实现对园林美感增添的辅助性效果,促使园林景观设计主题、设计方案符合人们的审美,增强其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
此时,设计人员还可将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等内容直接凸显出来,营造一种都市生活的良好氛围,增强人们与自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优秀的景观设计中增添人文关怀措施,不断完善自身的设计理念,促使人们在文化设计中感受到舒适、惬意,才能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
(2)明确主题设计的作用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设计和氛围感的营造,在于对项目进行综合指导。
园林景观规划要以绿色自然为主题,构建以人为核心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在某个区域内实现对物质的协调统一处理,尽可能将不同区域的绿色植物、山水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构造符合要求的景观规划设计。
但在主题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点关注、避免多样化的乱象处理,实现对景观文化的理解和设计,以有效体现出文化内涵及独有的特性。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4291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6.png)
浅谈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园林景观是一种城市绿化方式,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地布局、植物配置、水景点缀等手法,塑造出具有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
景观主题是指园林设计师根据园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对设计对象进行巧妙的构思、设计和整合,使园区的形象和内涵与主题相契合,形成的意境和氛围浑然一体。
可以通过景观主题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和体验到所在地区所特有的文化。
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如何进行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设计呢?以下是笔者从景观设计角度出发的几点建议。
1. 充分了解所在地区文化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社会环境等都是制定园林景观主题和文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设计师需要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所在地区的文化风貌、历史传承和社会背景,明确景观主题和文化内涵的方向。
例如,苏州园林的主题是水墨江南,这是因为苏州是江南水乡的代表地之一,水乡文化是苏州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水乡文化被巧妙地融入到了苏州园林的设计之中,整个景观氛围浓郁、悠然自得。
2. 突出主题形象景观主题需要具有鲜明的形象特色,设计师可以通过巧妙的造型、材料、颜色等手法来突出主题形象,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激发人们的浓厚情感。
例如,在北京的颐和园,它的主题是皇家园林,设计师通过采用大量优美的建筑群落、精致的花草植被、精美的穹顶建筑、抱石奇石等元素,使其成为了一座中华皇家园林的经典代表,非常具有代表性。
3. 建构主题氛围一个好的景观主题需要不仅在形象上有所体现,更需要在景观氛围上有所体现。
建构好的景观氛围可以支持整体景观主题的建立。
例如,在苏州园林中有多处体现水乡文化的元素,如由碎石、鹅卵石铺成的精致小径、曲折无端的弯桥、形状各异的水池和静谧恬淡的水幕;中式园林要以柔和低调的色彩为主,白、灰、绿、黑、红等几种色彩组合能形成中式园林的独特气氛。
4. 回归自然可以在主题和文化设计上回归自然,弘扬自然文化。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7f225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a.png)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园林景观规划是一门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规划学科。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和文化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们在规划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主题和文化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主题的选择在园林景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主题不仅仅是园林规划设计的灵魂,更是承载了景观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载体。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的选择应当根据规划区域的地域特点、文化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来确定,既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要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景观体验。
1.1 主题的内涵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主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应该承载着一种理念和文化内涵。
主题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未来的。
一个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可以是“生态文明”,这就代表了一种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的理念;也可以是“水乡风情”,这就表明了一个以水系为主题的园林景观规划。
主题的内涵应当与规划区域的特点相契合,能够为景观规划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1.2 主题的体现主题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上的存在,更应该通过景观设计的方式来进行体现。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可以通过植物的选择、景观的布局、建筑的风格等方面来进行体现。
如果主题是“生态文明”,那么设计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生态特点的植物,同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如果主题是“水乡风情”,那么设计师可以通过水系的引入和布局,建筑风格的选择等方面来进行体现。
主题的体现不仅可以提升景观规划的品质,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
1.3 主题的延伸主题不仅仅是一个静止的存在,它还可以通过规划设计的手段来进行延伸。
一个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是“历史文化”,那么设计师可以通过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历史文化的展示等方式来对主题进行延伸,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历史文化体验。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1d1a4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a.png)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
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思考是园林景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可以突出园林景观的特点,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园林景观的审美价值。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是指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是整个规划过程的指导思想。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而定,可以是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理念的主题,也可以是强调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主题,还可以是强调休闲娱乐和社交功能的主题等等。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应与文化思考相结合,考虑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充分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可以通过景观元素的选择和布局,如建筑风格的选择、植物的选择、水景的布置等,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在中国的园林景观规划中,可以选择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园林布局,如仿古建筑和石头景观。
在园林中可以种植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如松树和竹子,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清静和永恒的追求。
在水景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造园手法,打造池塘和流水,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水精神”的追求。
除了考虑地域文化特色,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还应考虑到当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
可以将环保和生态理念融入到园林景观规划中,通过选择环保的材料和植物,设计节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来体现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还可以考虑到现代人的休闲娱乐和社交需求,设计运动场所和休闲空间,提供更多的社交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让人们在园林中可以得到更多的乐趣和快乐。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cc88a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1.png)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思考园林景观规划是将自然与人工元素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和美化环境的设计方式。
每一个园林景观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文化思考,通过考虑主题和文化,可以使园林景观更符合当地特色和文化背景,使人们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增加园林景观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主题是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对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的总结。
主题是园林景观规划中的灵魂,影响着园林景观的形态、色彩、布局等各个方面。
主题可以是自然的,例如山水园林的主题就是“山水田园”,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追求;也可以是人文的,例如古典园林的主题就是“琴棋书画”,表达着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热爱。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选择适合本地文化的主题,体现当地的传统和特色,有助于提高园林景观的文化含义和感染力。
文化思考是指根据当地文化背景和历史遗产,为景观规划添加文化元素,使其更加符合当地文化。
园林景观规划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和美学,还需要注重环境、地域和文化。
因此,文化思考在景观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思考是在园林景观中体现本地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添加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文化韵味。
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出现的青石板路、石桥、廊亭等元素,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应加以借鉴,以体现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思考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园林景观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载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在现代城市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等园林景观被认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景观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设计师需要结合主题和文化思考,精心规划和设计,打造具有特殊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的园林景观。
总之,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主题与文化思考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是增强园林景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的有效方法。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当地文化、历史、地理和环境等因素,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精心设计和规划,打造适合当地人需求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运用策略
![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c8c7d0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2.png)
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运用策略主题与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能够进一步突出园林景观的立意和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因此要加大对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研究,为促进园林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下面建科园林景观浅谈一下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运用策略:1、提升文化品位要从主题与文化两方面确保所设计的园林景观的主题内涵与艺术价值,就需要提高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从整体上确保所设计的园林景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端庄高雅的特点。
目前,多数园林景观设计大都只重视景观内建筑物或小品的设计与规划,而并未将植被对景观自然环境与整体设计效果产生的影响予以综合考虑。
因此,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其应尽可能选择本地区的部分植被,在必要时,引入外部地区植被来突出景观的文化主题,通过鲜明的植物搭配来提升景观的文化品位。
同时,将地区必要的人文要素和历史文化要素融入所设计的园林景观当中,增加园林景观文化厚度的同时,又能够增进游客对景观与景观所在地区文化的了解,增加园林的重游率。
2、提升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内涵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和文化运用的首要策略。
对于园林设计人员而言,其在对园林景观主题文化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一方面,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确保细节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对于具体的建筑设计,不应只是单纯地照搬西方国家的建筑形式,还应将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点融入其中,在凸显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所设计的园林景观的特色。
还需说明的是,园林景观的设计者还应充分遵循科学的设计理念,以严谨负责的态度从受众的审美视角出发,设计出兼具现代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审美与实用需求。
3、注重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与文化应用的另一重要策略。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其对周边的居住环境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生态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无疑会在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观赏需求的同时,起到对园林生态主题与文化的衬托作用。
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的融合
![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b61750f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b.png)
设计艺术Design art 97设计者需要和文化进行结合,从而表达出园林景观的特点。
因此,文章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现阶段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的文化和主题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和看法。
文化内涵丰富、主题突出的园林景观作品是能够进行传承的、优秀的设计作品。
园林景观的设计空间非常有限,但是其能够展现的精神空间是无限的,设计者可以运用规划设计对一些自然环境进行提炼和概括,从而赋予园林景观设计一些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寄托,从而使观赏者能够通过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去想象、感受,进而产生共鸣,体验园林景观中所包含的观念、情感。
但是园林景观展现出的文化和主题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景象,而是含蓄的情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人们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能进行充分的想象。
一、主题与文化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设计大多是通过植物进行装饰的,因此,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些游憩,这也是园林景观的一大特点。
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需要拥有一定的功能性,同时还要能够传承和表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意境。
一般,观赏者在观赏园林景观的过程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观、品、悟。
第一阶段的“观”主要是指观赏者身处园林景观中的一种直观性的体验,这个阶段中,自然环境景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着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第一印象;第二阶段“品”主要是指观赏者运用自身的思想感情、文化素养、生活经验等,通过思维、移情、联想等对园林景象进行领略、扩充的状态;第三阶段“悟”,这是意境最高的阶段,这个阶段是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思索和理解,并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哲学思考,从而体会园林景观的深层意义,感受园林景观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融合的表现方法(一)传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的融合我国是东方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发源地,一些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展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历史和悠长的人文历史。
我国所设计的一些传统的园林景观在历史环境之下进行着不断的发展,不管是最初的囿,还是后来的苑,以及魏晋的山加工,将人工美和自然美进行统一,从而设计出山水园林、天人合一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的主题与文化的意义和表现手法进行探讨,并就当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艺术主题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园林景观作品才是优秀的、可传承的设计作品。
园林景观的空间是有限的,而所能表达的精神空问却是无限的。
它通过规划设计者对自然事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或情感的寄托,使观赏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受、去想象,从而产生共鸣,感悟到景观所蕴含的情感、观念,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
同时,园林景观所体现出的主题与文化并非具体景象,它往往是含蓄的,表达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
中国传统的造园理论已经道出了一个真谛,那就是造园过程中主题、文化与园林景观的不解之缘。
在现代园林中,文化建园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就主题与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表现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1 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正如人们总结园林是以有植物并可以提供游憩为特征,主要由积淀了如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内容的不同风景单元及其有机组合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所谓理想的生活境域。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是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性需要,还承载着表达文化的职责。
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欣赏通常分3个阶段:观――品――悟。
“观”主要表现为观赏者对园林中感性存在的整体景象的直观把握,这一阶段,园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想进一步深化,还需要“品”。
“品”则是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扩充、丰富园林景象,领略、开拓园林意境的过程。
但园林欣赏的最高境界还在于“悟”。
如果说“观”和“品”是感知的,是想象、是体验、是移情,那么“悟”就是理解、是思索、是品味,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从而获得对园林意义深层的把握,引导观赏者达到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来烘托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2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2.2 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品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在造园艺术中有所体现。
中国传统园林在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无论是从最初萌芽时期的囿,到秦汉时期的苑,魏晋六朝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代的文人园林,还是清代移山缩地的写意园林阶段,“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传统园林所遵循的原则。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造就出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的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园林似泼墨山水,浑然天成、幽远空灵。
如“杭州西湖十景”,从南宋流传至今,在7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西湖始终作为最具有自然山水美的园林景观典范。
明清两代的很多江南私家园林,其审美特点亦是“接近自然”。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园林强调的是“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
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的一种象征。
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也是中国传统造园的一大特色,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
中国传统园林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把人们凭感官感觉到的物质空问升华成为对人们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用意境来表达特有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粹所在。
古人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
此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造园者把自己的情趣意向倾注于园林景观之中,使得园林景观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
2.3 现代园林景观作品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在多元化的今天,随着园林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造同手法的传承和创新,强有力的推动了现代园林的发展,中西方园林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为现代园林的大融合奠定了基础,使现代园林朝着适合时代精神的方向发展。
其特点是要不断满足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色。
现代园林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上都有极大的拓展。
现代园林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乃至对生活的理解等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并汲取其精髓,同时,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探索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主题与文化当中,为“现代”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增添了更加广泛的内容。
归纳起来讲,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于主题与文化的表达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首先是要人性化。
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人性化园林空间的塑造,要更加注重考虑景观使用者的感受,使主题形式与文化内涵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行为和心理,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其次是要多样化。
现代园林是开放型与外向型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为现代园林注入了新鲜的创作元素。
同时,园林所处大环境的差异也是园林创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元素之一。
园林创作应不流于程式化,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园林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特质尤为重要;其二三是要富于自然精神。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应刻意地生搬硬套地创造主题,而应在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模仿自然或者是在对自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自然,重视生态效应与可持续发展,创作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新型园林景观,使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的表达更加富于自然精神。
3 当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有关问题3.1 片面追求“形式美”而忽略主题与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园林景观建设程度如何,环境美化程度如何,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体现。
出门漫步或出差或旅游,就会看到一片片新建的草坪,一条条完工的景观大道,一座座相继落成的城市广场。
这些确实给城市增添了不少景点,也让许多人大开了眼界,却也拉大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原因就在于盲目追求建设档次,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些园林景观的建设,较少考虑车流量的多少而一味追求六车道的视觉刺激,较少顾及城市广场的休闲游憩功能而一味追求大片草坪的绿色效果。
广场上少了遮荫的大树,游园里少了休息的座椅,见到的只是色块的华美,铺装的昂贵,罗马柱的繁华,没有表现出其应该具备的实用功能和担负的文化职责。
3.2 忽视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和统一不同性质与不同功能要求的园林,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布局特点。
然而,一些园林景观作品忽视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和统一,盲目地追求“与众不同”的简单创新,忽略了场所的环境特性和功能要求,使得景观所反映出的主题与文化有失水准。
如果设计没有顾及景点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统一,忽视了物质载体所要表达的精神文化,显得很不协调,也背离了自然精神。
3.3 处处是主题而导致的主题缺失正如我们的先辈们注重诗画的情趣一样,不同的诗句体现的是不一样的心境,不同的园林景观作品应该体现不一样的心境。
有些园林景观作品,附庸风雅,过于注重诗话情趣,强调文化的传播,主题设计太多,使“移步换景”变为“移步换境”。
观赏者前一步还感受古人怀才不遇心境的哀伤,下一步就跨入了开拓进取的时代浪潮;前一步还在体现中国江南的小桥流水,下一步就步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繁华,前一个雕塑还是“太白醉酒”,下一处便闪烁着“科技之光”。
这类园林景观作品,观赏者往往由于景观主题繁杂,所反映出的文化信息零乱而放弃了对于景观主题与文化的探寻和挖掘。
3.4 主题所表现的文化品味有失高雅如同所有的艺术鉴赏一样,园林景观作品鉴赏亦如此。
有些园景使人感到端庄而华丽,有些使人感到舒适而恬静,还有些使人感到清冷而宁静。
景物虽相像,但趣味却不同,这正是注入景中之情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可以说,凡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从大的结构布局到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融进了作者的审美追求,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灌注了他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真切感受和认识,但是部分景观作品在有意或无意间营造出了“拙”点,“昧俗”而有失高雅。
景观雕塑作为景观规划设计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承载着历史也体现了当下的人文精神,常作为一张个性名片去展示景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优秀的城市景观雕塑应该标识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
笔者所在的城市有许多雕塑,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令人费解,看后使人不知所云。
许多县城人口处都有雕塑,其中一些或“搞怪抽象”预示科技,或“一手擎天”让人想到权利,或“双手捧金”向人展示财富等,都不能给人美好的联想和情趣高雅的艺术享受。
4 结束语只有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才会被时代接受和认可。
基于上述创造园林景观的最终目的是用造景来烘托主题,以主题来彰显文化的思路,造就优秀园林景观作品的必要条件,就应该是具备突出主题和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作品,它所传导的文化应被大众欣赏并接受。
只有园林景观所体现的文化和社会对所在地园林文化的普遍需求相结合,园林景观作品才可被时代认可和传承。
参考文献:[1]李建军.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之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10,(08).[2]李金娜.生态园林与城市发展[J].林业科技,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