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说课稿--对整个课程的把握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能够:1. 理解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细胞呼吸的过程,包括糖酵解、己糖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3. 了解细胞呼吸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呼吸的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生化过程。
2. 教学难点:电子传递链的工作原理和ATP的合成机制。
三、教学内容与学法指导好的,我们现在进入教学内容和学法指导部分。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进行能量代谢的一种基本方式。
它是一系列酶促化学反应的总称,通过这些反应,生物体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以供细胞使用。
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糖酵解、己糖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1. 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中。
在这个过程中,一分子的葡萄糖被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还原型NADH。
糖酵解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一分为二,能量先行”。
2. 己糖酸循环接下来是己糖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克雷布斯循环,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在这个循环中,丙酮酸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ATP和更多的还原型电子载体NADH和FADH2。
3. 电子传递链最后是电子传递链,这是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也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通过一系列电子载体的传递,最终将电子传递给氧气,形成水。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质子梯度的形成和ATP合成酶的作用,大量的ATP被合成。
(三)能量代谢细胞呼吸是能量代谢的核心过程。
通过细胞呼吸,生物体将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活跃化学能,供细胞的各种活动使用。
高中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细胞呼吸。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生命活动的能量从何而来?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细胞呼吸过程中。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进行能量代谢的核心过程,它使得细胞能够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所需的能量,进而支持生命活动的进行。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顾名思义,是一种类似于呼吸的生物化学过程。
它不仅仅发生在肺部,而是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
细胞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己糖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共同完成能量的释放和转移。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1. 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中。
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三碳化合物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能量和还原型NADH。
糖酵解的化学反应可以概括为: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 + 2NADH + 能量(2ATP)2. 己糖酸循环接下来,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参与己糖酸循环。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丙酮酸被完全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大量的还原型电子(以NADH 和FADH2的形式)以及少量的能量。
己糖酸循环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确保了反应的高效进行。
3. 电子传递链最后,NADH和FADH2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中释放电子。
这些电子通过一系列蛋白质传递给氧气,最终生成水。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电子传递产生的质子梯度驱动ATP合成酶合成大量的ATP,这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细胞呼吸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首先,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能量。
通过细胞呼吸,细胞能够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供细胞的各种活动使用。
其次,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代谢废物,它们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维持了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四、细胞呼吸的应用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过程,对于我们理解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呼吸说课教案

细胞呼吸说课教案1 教材分析1.1 内容与地位“细胞呼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先简要概括的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呼吸作用的意义三大部分内容。
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主要是以第二章中的“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为结构基础;以本章中的“酶”“ATP”“内环境”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等为物质基础;以“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为物质基础。
同时更有利于理解第六章中基因的表达“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所需能量以及高三选修本第四章中“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所需的能量等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
利用列表、图解、比较等方法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产生式系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产生式系统学习的过程中优化学习的认知过程。
1.2 教学重点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②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1.3 教学难点①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②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2 学情分析2.1 对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3 教学目标设计3.1 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3)、理解有氧呼吸中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
3.2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巧。
高中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1一、说教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有氧呼吸过程四、说教法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
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和学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五、说学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引入本课课题提问: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有哪些?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ATP在供能过程中起什么作用?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回答:见教案,ATP合成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的。
细胞呼吸说课稿1

《细胞呼吸》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呼吸》,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一、说教学背景(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三章第七节的内容,是《生物的新陈代谢》这一章中的一个重点。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重要的代谢过程,本节课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我认为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新陈代谢与ATP、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分析学生情况我所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理科班的学生,从知识准备情况来看,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本节内容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具有较深的抽象性,而且牵涉到许多化学知识。
因此对学生而言,本节的学习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但从能力方面来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此外,他们的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多数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已知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进行学习。
(三)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过程。
高中学习呼吸作用,重点放在使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上,可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思考、归纳总结反应式来突破,并用课堂练习巩固、反馈。
2.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
可通过引导、思考,写相关反应式来突破,使学生清楚的知道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并可通过列表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点和区别点。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并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细胞呼吸》说课稿

《细胞呼吸》说课稿《细胞呼吸》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次说课针对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第3节的内容细胞呼吸,主要内容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和细胞呼吸的意义。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同学已经知道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积极运送以及ATP等相关学问,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学问基础。
同时,本节课系统的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过程,为今后学习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高一的同学通过初中阶段对呼吸作用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问基础。
同时经过对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索试验,同学对于呼吸作用概念、类型以及呼吸作用产物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理解本节课中各阶段反应过程的复杂度会有所下降,但对有机产物和能量改变过程的理解还很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同学学会分析有氧呼吸各阶段的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1.解释细胞呼吸的原理,明确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以及细胞呼吸的意义。
2.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过程,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应能量。
3.理解生物呼吸作用的各种方式,了解生物多样性,激发热爱生物的热烈。
四、说教学重难点因为无氧呼吸的学习是建立在有氧呼吸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而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远离生活、非常抽象,需要同学具备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所以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我将采纳讲授法、直观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办法,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培养同学的归纳总结能力。
在学法方面,我将引导同学自主探索、合作沟通,使同学积极的猎取学问,促进同学在学问和能力上的进展。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实行复习导入的形式,提出问题:我们探索了酵母菌呼吸方式,哪位学生还记得试验结论是什么呢?通过这一问题对上节课的核心内容举行回顾,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举行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说课稿

《细胞呼吸》说课稿2022级生科刘果108012022096一、教材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二、学情分析本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而本节所讲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都较为复杂,高中生在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对教材重难点的处理,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针对学生情况,本节安排的内容量相对少一些,同时,加强练习,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加深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争取多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多动口,培养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1、知识目标①识记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义。
③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①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培养学生探究的基本能力和探究精神。
②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④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呼吸作用的实质。
掌握呼吸作用的物质、能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能通过事物的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程序1、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依赖外来的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以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在有氧、无氧的环境中均能生存。
首先我们看一段小资料,同学们能否从这段资料中,提取出有关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信息?学生:(同学们可能分析出:)酵母菌产生了CO2、酒精教师:(此时教师要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酵母菌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CO2和酒精的呢?根据酵母菌的介绍(有氧、无氧均能生存)酵母菌产物CO2和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的环境中产生的呢?教师:科学结论的得出,均是通过实验探究出来的,。
《细胞呼吸》说课稿

《细胞呼吸》说课稿《细胞呼吸》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材的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细胞代谢、ATP等内容密切联系,也为接下来马上要学习的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奠定基础;②从考察的角度来看,细胞呼吸在高考中占有一定分值,常与其它知识(光合作用)综合考察。
综合以上,我觉得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现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②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③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自学和分析的能力;②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产、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并不了解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及原理,我们高中生物的学习,重点应放在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上,使学生对呼吸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突破策略:1、通过自主阅读、设疑、提问、思考、归纳、练习来落实。
2、以表格列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栏目,简洁明了的指出重点。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突破策略:1、通过归纳简洁地说明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
2、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相关呼吸作用的运算法则。
二、说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了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法: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高三

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高三
【摘要】生物说课稿的内容一般包括:讲解课文、制定学习目标、分析教学重点等,为老师们准备了生物说课本的范文生物说课稿《细胞呼吸》欢迎老师们浏览参考!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呼吸作用的意义三大部分内容;它系统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的。
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高一

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高一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高一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高一细胞呼吸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三节内容。
在学生们学习了初中生物学的有关绿色植物和人体的呼吸作用以及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ATP的内容,以及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后面是本教材的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所以本节起到承接作用。
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必修二中基因的表达,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都是在细胞得到能量供应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助于学生对这两个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理解。
理解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上的应用,有利于对模块3中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内容的学习。
此外选修一中的专题一和专题二都与该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是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②通过比较和讨论理解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和联系。
③通过综合分析,学会应用细胞呼吸的原理。
⑵.能力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②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
③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
④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
⑶.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
②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方式的探究结果;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这是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的基础。
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

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生物《细胞呼吸》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内容。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全部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叙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其次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亲密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对全体同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问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③把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
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力量目标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育分析问题的力量。
②通过同学自主阅读,培育自学和主动理解新学问的技能技巧。
③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悟细胞呼吸的实质。
④通过争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分与联系,培育自我构建学问体系的力量和对相关学问进行分析比较的思索力量。
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育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力量。
3、情感目标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爱好,培育关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关怀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进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进展的、变化的观点来熟悉生命的神秘。
《细胞呼吸的方式》 说课稿

20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必修三综合训练10(人教版必修三)一、选择题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
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
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
据此回答以下3题。
1.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
据此回答以下3题。
4.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5.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加大6.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的原因是()①降水变率大②土质疏松③土层较薄④人口密度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08年11月4日,三峡工程坝前水位达到海拔1723米,2008年试验性蓄水任务完成。
相关部门在水位升高后,对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
据此回答以下3题。
《细胞呼吸》说课稿子

《细胞呼吸》说课稿江山实验中学王金国一、说教材(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是新陈代谢一章中的重点内容。
它系统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③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对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④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②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三)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有氧呼吸的过程,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生物呼吸的有关知识,对呼吸的气体交换现象、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限于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认识水平,对呼吸作用的过程几乎未涉及。
高中学习呼吸作用,重点放在使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上,可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呼吸作用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区别和联系的基础;是理解生物呼吸作用与植物光合作用区别与联系的基础。
人教版细胞呼吸说课稿

人教版细胞呼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细胞呼吸”。
本次说课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教材分析“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代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章节紧密联系前面学习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的遗传与进化等章节奠定基础。
细胞呼吸作为生物体内进行能量代谢的核心过程,是理解生命活动规律的关键。
本节内容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如何高效地利用能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及其过程,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其比较。
2.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ATP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生物体如何获得能量?”引入细胞呼吸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授新知详细讲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并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细胞呼吸在生物体中的意义,以及能量转换的过程。
5. 总结归纳总结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强调ATP在能量代谢中的核心作用。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清晰展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两者的比较。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说课稿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细胞呼吸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食品保存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应用。
2、教学难点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一)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和相关原理。
(二)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细胞呼吸原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如“细胞呼吸的实质是什么?”“细胞呼吸分为哪两种类型?”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人教版细胞呼吸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细胞呼吸优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全面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描述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2. 理解细胞呼吸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机制。
3. 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及其各自的生物学作用。
4. 分析细胞呼吸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学法指导1. 细胞呼吸概述- 细胞呼吸定义: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进行的一种能量代谢过程,通过氧化有机物质来释放能量,供细胞各项生命活动使用。
- 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细胞呼吸的生物学意义: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2.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同时产生少量ATP和还原型NADH。
- 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CO2和还原型NADH。
-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和质子泵活动,最终产生大量的ATP。
3. 无氧呼吸过程- 无氧呼吸的类型: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 无氧呼吸的特点: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物为乳酸或酒精,能量产生较少。
4. 细胞呼吸中的能量转换- ATP的生成:细胞呼吸过程中,通过电子传递链的质子梯度驱动ATP合成酶产生ATP。
- ATP的作用:作为细胞内的能量货币,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呼吸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层面的呼吸过程。
- 简要介绍细胞呼吸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讲解有氧呼吸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详细解释每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和产物。
- 通过实验视频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3. 讲解无氧呼吸过程- 介绍无氧呼吸的概念和两种类型。
- 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调有氧条件下能量产生的差异。
细胞呼吸说课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细胞呼吸》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生物必修一中的《细胞呼吸》。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教材:1 《细胞呼吸》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细胞呼吸》是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两个重要过程,它们都是高考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它系统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和酶、光合作用、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2 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细胞呼吸是发生在细胞水平上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突出的特点是细胞呼吸是细胞内的微观变化过程,看不到摸不着,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3 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和出题模式从对近几年各种类型考题的统计看,本节知识在高考中考查分量较重,从题型方面看:选择、简答、图形、实验等各种题型都有。
从试题难度方面看:低、中、高难度题都有,而且中、高难度题大多出在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实验设计及分析方面,这些题往往与其他相关知识联系,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
二说学情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在高一已经学过,但是根据进入高三之后的复习学习情况来看,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前备经验,但是因为时间较长,对本节所学知识又都忘记了,根本没有达到熟练掌握和应用基本知识的程度。
根据这些情况,我打算把这节课分成两步来学习,第一步复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挖掘出高考中出低、中档题的眼。
第二步重在复习影响因素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挖掘中、高难度题中与其他各章节知识的连接点。
这节课是第一步。
三说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能够详述有氧呼吸过程。
(2)通过阅读教材能够概述无氧呼吸过程。
《细胞呼吸的方式》 说课稿

《细胞呼吸的方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呼吸的方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重要内容。
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之一,与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紧密相关。
通过对细胞呼吸方式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为后续学习光合作用、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等内容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反应式。
同时,教材还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呼吸方式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等基础知识,对细胞的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细胞呼吸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较为复杂,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然而,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引导和启发,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2)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反应式。
(3)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呼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反应式。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2、教学难点(1)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和反应式,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20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课程标准对每部分要求如下;本节第三章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主动运输,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等知识为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知识奠定基础。
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在近三年高考中都有考察,是整个高中生物重点、热点,难点,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不用详细描述,只要做几秒停留)。
3、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
尽管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呼吸作用的知识已经有了粗浅的了解,但由于他们的化学知识和认知水平,对呼吸作用的过程几乎未涉及。
高中学习有氧呼吸,重点在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使学生对呼吸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有氧呼吸作用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异同基础,所以我将有氧呼吸过程作为本节第一个重点。
呼吸作用可为其它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体内其他生理活动,和对生物体能量的摄入、储存、释放和利用规律的掌握。
所以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是细胞呼吸的生理意义
为掌握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小组成员在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分析图解,探究有氧呼吸过程2.通过动画演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帮着学生理解3.列表比较,举生活实例帮助理解,课后习题进行巩固。
本节难点是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不足。
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的彻底氧化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过程比较抽象,又缺乏直观的教具,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为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列表比较三阶段,2.动画演
示3、化学反应式总结,梳理知识,便于记忆;列举生活实例,帮助理解能量代谢过程。
二、说教法选择
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照着念)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呼吸的气体交换现象、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呼吸作用的过程复杂、抽象,学生对呼吸过程的物质、能量变化理解困难。
(照念),依据学情,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先通过自我阅读理解知识,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讨论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最后再通过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迁移。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设疑导学,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家庭制作甜米酒的过程,引入三个问题:123,由于很多学生家里都会制作甜米酒,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酒曲其实就是酵母菌,在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细胞呼吸,也就是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
从而进入到环节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容易将呼吸和呼吸作用搞混淆,在这里列出一张图片,两者区别就一目了然了,新知识要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学生才便于进行知识同化,在学习本节重难点有氧呼吸时,教师要先联系学生初中已有关于呼吸作用的知识,写出大概方程式,来降低学习难度。
对有氧呼吸场所,让学生回顾第三章细胞器的相关内容,学生很容易得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对于有氧呼吸过程,要求学生对照课本内容和图表,自主学习后,根据教师提出的以下五个问题分组讨论,并将结果绘制成表格。
要将有氧呼吸三阶段绘制成表格,对学生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化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反应场所、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变化着几个方面考虑。
学生将各阶段的反应物、产物、能量变化填表之后,有氧呼吸三阶段就已经非常具体了,这时再要求各小组写出各阶段对应的反应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这是小组讨论制作表格以及成果展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之后,讲解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主要强调前面提出的5个问题,这是常考的知识点。
有氧呼吸过程是非常抽象的,再加上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欠缺,为化抽象为具体,播放有氧呼吸视频,变静为
动,增强教学的启发性和直观性,最后再总结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强调元素的走向,有利于学生解答同位素示踪法类题目。
再分析能量变化,由于能量变化过于抽象,可以联系一下两个生活实例帮助理解。
(实例略)
学生理解了过程之后,让学生尝试总结有氧呼吸概念,以这种挖词填空的形式来表述概念,抓住概念中的重点,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记忆。
以上是有氧呼吸的处理通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得有氧呼吸复杂、抽象的过程变得形象、具体,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当氧气不足时,细胞会怎样进行呼吸作用呢?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剧烈运动后会全身伤痛,酸奶味道是酸酸的,土豆放久了会有酸味,苹果放久了的会有酒味,葡萄酒酿制过程中要密封,略,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后,播放无氧呼吸视频,学生对所归纳的知识进行更正。
教师再讲解无氧呼吸过程,再根据前面列举的生活实例,归纳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
最后总结无氧呼吸概念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我们上课的时候会进行哪种类型细胞呼吸?为什么剧烈运动时不仅进行气喘唏嘘的,运动后还会肌肉酸痛,这两者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进入对三部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异同的学习,要求学生归纳后回答,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3:资料分析,学以致用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通过举出以下四个资料,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
4.习题巩固,课后拓展
通过设计分组必答题和抢答题,以游戏的形式检测学生上课效果,玩中带练,练中带学,在游戏中掌握知识,摆脱了老式教学的枯燥,使学生更好的巩固上课内容。
布置课后探究题:动手做一做。
要求各组同学选择其中一个活动,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应用能力。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的反思如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