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丽十分钟片段数学教学设计
陈敏10分钟教学片段教学设计
《线段、射线和直线》10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动手操作和有序观察的能力,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区别线段、射线和直线;理解角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师:老师请你们来猜个谜语。
有始有终,打一条数学中的线。
( 注意手势和动作)生:线段师:真聪明!(板书:线段)回忆一下,线段有什么特点?生:有两个端点、直直的(师在黑板上画出)师:真不错。
接下来请大家观察这幅图。
二、教授射线师:从这个手电筒出发,穿过小孔的光线有什么特点?生:只有一个端点、直直的、可以向一端延伸。
师: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另一端无限延伸的线,叫射线。
(板书:射线)师:想象一下,接下来这条射线将延伸到哪?生:穿过屏幕,穿过教师,穿出地球,穿向茫茫宇宙……师:射线就这样向另一端无限的延伸延伸,永远没有尽头。
师:既然射线向另一端无限延伸,我们可以把一条射线画完吗?生:不能师:对,射线永远也画不完,但为了学习和研究的方便,我们只画出射线的一部分。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射线)观察,射线还可以怎样画?老师只可以由这个端点出发向右边延伸吗?生:不是。
还可以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斜着画。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拿直尺演示)师:由这个端点出发可以向各个方向画出射线。
三、比较线段与射线师:请你们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四、认识直线师:接下来,还有一位线条朋友在等着我们呢(出示直线)师:瞧,这位神秘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呢?生:没有端点、直直的师:你还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向两端延伸)生: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
任小丽十分钟片段数学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长沙市雨花区天华寄宿制学校任小丽教学内容:人教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11教学目的:认知目标:掌握含有小数连除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技能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方法1、提岀问题(出示“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一名学生读题,其余学生思考)教师:同学们,从这句话里能知道什么样的数学信息?“上周”是指什么?教师:那么也就是告诉我们:“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教师:根据这句话我们能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岀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应板书如下: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2、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教师: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220.5*3=73.5 (千克)解决问题二:教师: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又能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220.54-3=73.5 (千克)220.5 7=31.5 (千十克)小结: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就用总产奶量除以奶牛的头数;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就用总产奶量除以产奶的天数。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3)
《一分有多长》教学设计角杯小学刘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中的第二个内容《一分有多长》,也就是认识秒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分与秒的关系,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表、秒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学到什么新的数学知识呢?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秒针,并能感受1分的长短;2、记录自己一分内能做的事)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1、一分钟有多长(1)认识秒针。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看一看说一说仔细看课本77页的看一看,说一说。
思考交流:在钟面上指出时针、分针、秒针,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1分钟以后交流)(学生可能会说:生1: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秒针,另外一根是分针。
生2:时针走的最慢,秒针走的最快,分针走的不快不慢。
)(2)观察秒针。
A: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秒针是怎样走的?(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生1:是一格一格走的,走一小格是一秒。
并且有滴嗒滴嗒响。
(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师:是啊,秒针嘀嗒一声走过一小格就是一秒。
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一次。
“嘀嗒!”那我们还可以用别的什么方法来记住一秒钟吗?(小组讨论)B:我们还可以用拍一次手记住一秒,现在老师拍,大家猜猜是几秒。
(拍五次)(跺一下脚、甩一下头等等)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秒针,它可以记录比一分钟还要短的时间。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第一单元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第一单元)凤栖小学张淑华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课本P1、2,例1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教学设计-(杜秀丽)
算法3:尝试用竖式计算
6、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7、列竖式
①师讲解乘法竖式。②比较两个竖式。③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讲清乘的顺序,积的写法。④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列竖式计算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生:有3盒彩笔,每盒12支。
生: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写出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交流、讨论,汇报 。
同桌合作,讨论后尝试完成教材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然后交流结果。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算法多样化,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
9分钟
完成课本60页做一做1、2题。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然后总结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基本练习8分钟
一、复习导入
1、①口算: 7×5= 70×5=
10×5= 30×5=
②笔算:
7×5= 6×9= 8×3=
2、这节课我们学习难度更大的笔算乘法。
请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课
20分钟
二、学习新课
1、出示第60页例题1情景图。有3盒彩笔,每盒12支 。
2、你得出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说出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3、口答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列式?板书:12×3=( )
4、独立尝试:12×3该如何计算呢?请试着算一算。
5、交流计算方法:你是怎样计算12×3的,能与大家共同分享吗? 算法1:12+12+12=36(支)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总复习》任丽芳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师大
看图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过程:一、数学故事: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听吗?生:想?!出示《小狐狸的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只粗心的小狐狸。
这一天,妈妈让它背着8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去。
一接到这个任务,小狐狸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背起马铃薯出发了。
一路上,它哼着歌往前走。
可是,走着走着,小狐狸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越背越轻了。
它赶紧停下脚步,打开袋子一看,怎么只剩下3块马铃薯了?小朋友,小狐狸路上丢了几块马铃薯呢?师:大家觉得用数学算式解决问题是不是很有趣啊?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开动脑筋,看图用方法找信息,做个解决问题的数学高手吧!(板书课题)二、出示趣味题找做题方法:1、师:灰太狼看到一些有趣的图,但是由于他太笨了,竟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图中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个个变成喜洋洋。
出示多媒体图片2、3、4、5老师引导学生用巧妙的方法做题。
学生热身做学案上的自主学习。
老师可以把学生做的题上台展示一下2、慢羊羊老师今天要选拔优秀的学生了,他考大家的这个图比前面的图要复杂一些,大家有没有信心超过喜洋洋?那么要仔细看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努力解决问题哦。
学生积极念题找到信息,老师提问。
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
再引导学生看问题,抓关键字,判断用加法还是减法。
一共加,多或者少用减法。
教师及时引导,多用方法指导。
大家都通过了慢洋洋老师的考试,他很激动,竟然给咱们班同学都起了个新的名字——叫超级喜洋洋。
大家是不是很开心啊,大家有着聪明的大脑,老师也觉得你们个个是天才,你们就是老师心目中的no1.现在老师决定奖励同学们休息三分钟。
李晓丽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李晓丽学科数学教龄21年
微课名称用坐标表示地理
位置
视频长度4分48秒录制时间2017年5月
知识点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
知识点描述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预备知识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类型新授
适用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由学生身边事引出坐标的条件,学会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
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10s以内
二、正文讲解你能告诉我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吗?怎么说能清楚的表达出来?49秒
表示地理位置最少需要两个数据,用坐标来表示地理位置,就是用,两
个数据:一个横坐标,一个纵坐标。
在已有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180秒
在给出自己的坐标,来确立平面直角坐标的建立
30秒
三、结尾
不同的原点确定不同的坐标系,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不同的人生高度10以内自我教学反思举例形象具体,易理解,从实际生活引入数学知识,避免了枯燥。
实践活动课教案
(3)给自己打打分
能找到数学信息
能积极发言
能认真听同伴发言
2、集体订正找到的数学信息,为
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不局限学生思维,找到有关图形的数学信息也及时肯定)
3、独立完成,先把问题补充完整,然后列式解决,不会写的字可以加拼音。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增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及时自我评价,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学会寻找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以学案为指导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凑十法
教学准备
学案一份、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案流程
学案使用
活动一:走进淘气的校园
(1)看一看,记一记
(观察课本88页情境图,把发现的数学信息记录下来)
课题
一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淘气的校园》
主备人
任晓霞
教学目标来自知识与技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
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踢足球的有()人
1.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教师指导用圈,涂,画的方法有序规律的找数学信息,并把找到的数学信息及时记录。
学案流程
学案使用
跑步的有()人
跳绳的有()人
踢毽子有()人
(2)填一填,算一算
任小丽十分钟片段数学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长沙市雨花区天华寄宿制学校任小丽教学内容:人教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11教学目的:认知目标:掌握含有小数连除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技能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方法1、提出问题(出示“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千克”)(一名学生读题,其余学生思考)教师:同学们,从这句话里能知道什么样的数学信息“上周”是指什么教师:那么也就是告诉我们:“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是千克”。
教师:根据这句话我们能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应板书如下: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2、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教师: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3=(千克)解决问题二:教师: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又能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3=(千克) ÷7=(千克)小结: 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就用总产奶量除以奶牛的头数;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就用总产奶量除以产奶的天数。
倍速课堂小学数学教案
倍速课堂小学数学教案年级:小学一年级课题:认识1-10的数字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1-10。
2. 能够按顺序说出1-10的数字。
3. 能够用具体物品或图形表示1-10的数字。
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1-10。
2. 书写数字1-10。
教学难点:1. 认识数字6-10的书写形式。
2. 1-10的数字排序。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数字写纸。
3. 图形或具体物品表示1-10的数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认识并说出每个数字,引导学生回顾数字的顺序。
二、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字6-10,并示范书写数字6-10的方法。
2. 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数字6-10。
3. 教师总结1-10的数字,要求学生按顺序说出1-10的每个数字。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用数字写纸书写1-10的每个数字。
2. 学生用具体物品或图形表示1-10的数字,例如:用小球排列1-10,用图形填充数字等。
四、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1-10的数字进行归纳总结,强化数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五、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用数字写纸书写1-10的数字,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通过倍速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1-10的数字和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数字的知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微课设计
(请思考您将在教学中如何该微课程,不超过300字)
前后呼应,增强整体性,使学生感受成就感.
设计亮点:
主题内容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数学能力的培养。
媒体技术方面,微课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录屏软件、PPT演示文稿、动画等多种手段,体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形式活泼,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内容来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适用对象
小学五年级数学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微课程的学习能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观看微课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经过独立思考后,再带着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观看微课。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和美羊羊之间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求法的引入,渗透转化思想,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渗透数学思想,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新知探究,展示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展示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与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归纳总结转化前后图形的变与不变,发现其中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娜仁高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大苏吉学校
三
年级
数学
学科
导学案
主备人:娜仁高娃审核人:
使用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小组:
姓名:
7.
小数的初步认识4
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月月有9元钱,买这两种玩具,够吗?
师: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
二、自主探究
1.试一试。
看课本主题图思考:
这道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想怎样解答?
2.做一做。
列式解答:
三、课堂达标
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
,还想买1
个
和1支
,她的钱够吗?
5元
3元
批注: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4+4.9=
6.5+0.8=
5.2-0.7=
4.1-3.3=
2、完成下题。
魔方
小布熊
布娃娃
7.8元
3.7元
5.2元
(1)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布熊一共花多少元?(2)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布娃娃一共花多少元?(3)买一个布娃娃比买一个小布熊贵多少元?
四、拓展延伸
3.动脑筋试一试。
7.□
6.
□
-□.3
+□.5
3.5
13.3
【课后反思】
今天的学习,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也就是说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辅助性工
具,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辅助性工具,促使课堂教学活动变的更加和谐顺畅,突显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化的量,对这些变化的量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化的感知,知道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数据和图像的深入分析,整体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初步探究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主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和语言进行交流和分析,体会函数思想。
四年级下数学冀教《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任秀敏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11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课题乘法分配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乘法分配律也是这几个定律中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
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做了如下设计:1.让学生经历与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从例题入手,引出(12+9)×5=12×5+9×5,设计的目的是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实例。
接下来,先把学生引到“两道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让学生验证规律的可行性,再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的普遍性,最后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感悟发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问题。
2.加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师生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主动构建。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并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练习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5分钟)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定律?应用它们可以做什么?2.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1)(3+2)×43×4+2×4(2)2×(9+11)2×9+2×11(3)(20+4)×520×5+4×53.每组中两个等式之间有什么规律?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na11011344—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na11011344—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名称实践与探索(1)―――――函数与图象科目初中数学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提供者邓丽婷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地,主要学习借助一次函数及其图象来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对同学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有新的突破,让同学理解函数模型的应用,并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同学们自己体会函数模型的作用,在教学中我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立足探索——引领实践——促进发展。
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函数图象,能够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2)理解函数图象交点的意义,能够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方程组等.(3)通过收集数据,利用函数图象整理数据,发现函数图象的特征,•猜想函数的相应名称.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较深层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强化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乐于接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良好,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可以;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法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并逐步学会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扬钻研精神、勇于探索创新。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收费相同”在图象上怎样反映出来?(2)如何在图象上看出函数值的大小? 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各组推选代表发表所在小组的观点.请对照函数图象,独立解答问题1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独立尝试,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反思完善自己的观点.知识小结横轴表示所要复印的页数,纵轴表示复印相应页数收取的费¬用;两种“收费相同”是指在复印页数相同的情况下的费用相同,即在两个函数图象¬上的横、纵坐标相同──两个图象的交点坐标;•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要看哪个图¬象在上方(或下方),•位于上方图象对应部分的函数值比位于下方对应部分的函数值¬大.同时强调:从函数图象上观察得出值是一个估计值,图象画得越准确,•观察得越仔¬细,所得的值就越准确.知识应用利用多媒体演示幻灯片“做一做:在课本18.3问题2中,小张的同学小王以前没有存过零用钱,听到小张在¬存零用钱,表示从小张存款当月起每个月存22元,争取超过小张.•请你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小张和小王存款和月份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在图上找一找¬半年以后小王的存款能否超过小张?至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概括能力利用图象解方程组:251y x y x =-⎧⎨=-+⎩讨论交流,逐个举手回答,达成共识 教 学 过 程 流 程 图七、教学评价设计设计思想:我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 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课程设计任海利
课程设计任海利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a.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b.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斜率和截距;c.学会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线性方程的求解。
2.技能目标:a.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b.能够利用一次函数图像分析问题,如求解交点、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等;c.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线性图表、计算线性距离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b.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c.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2.第二课时: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3.第三课时: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绘制一次函数图像,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2.参考书:一次函数相关资料;3.多媒体资料:一次函数图像演示软件;4.实验设备:绘图板、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一次函数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考试:进行一次函数知识点的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部编一年级上数学《10的认识》邹丽丽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做一做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拓展 延伸
如果你现在有10块钱,想买下面的东西,只准买两样,可以怎样买呢?
草莓 苹果 桔子 哈密瓜 雪梨 桃子 香蕉 菠萝 西瓜 6元 2元 4元 9元 1元 3元 5元 7元 8元
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版本名称:人教版 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
课 题 名 称:《10的认识》 授 课 教 师: 邹丽丽 地区及学校: 铁岭市实验学校
10个人 10只鸽子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10 (8) <10 (7) <10 (6) <10 (5) <10 (4) <10 (3) <10 (2) <10
(1) <10 (0)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自学
1.从整理袋里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摆一摆,10可以 分成几和几?
2.拿出练习本,一边摆一边记录结果。 3.完成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时间:5分钟Biblioteka 组学1. 把你记录的结果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形成统一意见。 2.完成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市雨花区天华寄宿制学校任小丽教学容:人教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11教学目的:认知目标:掌握含有小数连除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技能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方法1、提出问题(出示“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一名学生读题,其余学生思考)教师:同学们,从这句话里能知道什么样的数学信息?“上周”是指什么?教师:那么也就是告诉我们:“燕家养的3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教师:根据这句话我们能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应板书如下: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2、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教师: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220.5÷3=73.5(千克)解决问题二:教师: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又能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小结: 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就用总产奶量除以奶牛的头数;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就用总产奶量除以产奶的天数。
上面两个问题都能用一步解答出来。
解决问题三:教师:想一想,要求“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还能一步求出来吗?教师:那么,应该先算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学生讲解方法一:要求“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先求出1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再求1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相应的位置板书如下: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73.5÷7=10.5(千克)三、课中小结通过刚刚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 220.5÷(3×7)73.5÷7=10.5(千克) 31.5÷7=10.5(千克) =220.5÷21=10.5(千克)答:1头奶牛1天产奶10.5千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和评析22009-11-11 22:24:33说两句标签:二年级教案数学123教学容:人教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实际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来发现角,画角,创造角。
3、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上课前,将学生按作为分成5个小组,师在黑板右边写着:星级小组,及1、2、3、4、5字样。
接着说明星级小组评比方法。
上课师(拿出一个五角星):同学们,喜欢这个吗?生:喜欢。
师:怎样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生:上课好,听得认真的……生:举手积极……师:为什么叫五角星呢?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谁上来找找?生上台指五角星的五个角(点了一下角尖)。
师:老师有个小小的问题要补充,刚才这个同学指得太快了,只指了个头,应该还有什么?生:边,2条边。
师:谁再来指?生上台指(这次是将整个角捏住)。
师:看老师怎么指。
(指点、边)大家一起跟老师指。
同桌2人互相指。
生拿起桌上的五角星互相指角。
师:老师看大家指得都很好,每个小组加一个五角星,现在你们是几星级了?生:一星级。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几个角?互相指一指。
(后补充:看谁指得好)师(指名一学生拿三角板上):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样?生指。
师:同意的给他鼓鼓掌。
再指名一学生上台指。
师:找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角,轻轻压它的头,有什么感觉?生1:痒痒的。
生2:有点痛。
生3:尖尖的。
(板书:尖尖的)师:再压压边,有什么感觉?生1:滑。
生2:温柔。
(课堂上出现一阵笑声)生3:舒服。
师:为什么会舒服?生:平平的。
生:直直的。
(板书:直直的)师:请大家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桌子上的角。
师:请指出。
生上台指桌面上的4个角。
师:对,这长长的桌子有4个角。
生2:这个铅笔盒上有角。
师(举铅笔盒):大家看看,这个头是(生:圆圆的),所以(不是角)。
生3:书(用手指)。
师:书本有4个角。
生4:门。
师:上来指一指。
生指教室门上的角(4个)。
师:大家找的很好,老师这儿有几图,看谁能找出角,把它指出来。
(课件出示剪刀图)生1指剪刀头。
师:同意吗?(生不同意)谁来说说不同意的理由。
生:有一条边是弯弯的,不能算。
师:回答的很好,给第二小组加一个五角星。
生2: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
师:这个是角吗?生:不是。
师:到底这个角藏在哪里呢?再仔细找找。
生3:指剪刀开部分。
(课件显示找正确了)师:大家一起来做运动,描一描角。
这个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来看这个(显示插一根吸管的可乐罐)。
生指吸管上的角。
师:你也找对了吗?对的给自己鼓励一下。
师:看看钟面上的。
出示第三幅图:一个钟面。
生指分针和时针的夹角。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个角。
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来仔细看看。
(课件显示3个角)师指第一个角:这个点叫什么?生:起点。
生:顶点。
生:点。
师:(板书顶点)这两条呢?生:边。
(师板书:边)师:请同学们指这个角(第二个角)的顶点和2条边。
生指。
师指第三个角: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样。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是不是角,是的请露出你的笑脸,不是的用哭脸表示。
逐个判断:1、两条边没连上的(离得较远);2、正确的;3、一边是曲线的。
师:为什么不是?生:因为有一条边是圆圆的。
4、两条边没连上的(离得较近);师:为什么不是?生:两条边没有连住。
师:没有顶点了。
5、正确的。
(要求学生指出顶点和边)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很好,每个小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现在是几星级了?还是二星级的别灰心,因为还有(生:机会)。
师:这是老师画的一个角。
大家也想画画吗》生画角。
师提醒不要用波浪线画角,有的尺子的一条边是波浪线的。
很快有学生画好了。
师:画好的,再好一个。
生继续画,有的还没画好,有的2个都画好了。
师:画好的小朋友把漂亮的姿势摆出来,让老师一看就知道你已经画好了。
师:谁愿意把你画的角展示给大家?生1上台展示:画了2个。
师:你是怎么画的?生1:先画一条边,再画一个点……师插:叫什么?生:顶点。
生1:再画一条边。
师:我知道了,他是先画……生2展示。
师:你是怎么画的?生2:先画2条边,再画顶点。
生3展示:画了2个三角形。
有学生叹气。
师:为什么?他画了2个三角形,其实他画了几个角呀?生:6个角。
师问生3:你是不是描出来的?生3:是的。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生:想。
师边画边说: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一条边……有没有和老师一样画的?(有几个学生举手)大家用老师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
生画,师提醒:角的嘴巴可以朝上,也可以朝左边。
师:画角就到这儿。
下面我们来做游戏。
要求学生用信封里提供的材料做角,材料有:绳子,图钉,长方形小纸片,小棒。
可以自由选择。
生做角。
师:做好后将你的角展示给同学看,你的角在哪里。
有学生开始展示。
师展示一学生的角(用纸片和图钉做的):你们看看,这个角会怎样?生:会变形。
师:对,可以变形,它的嘴巴可以大,也可以缩小。
(边说边演示)有一个学生说象:剪刀。
师:做好的可以展示给听课老师看看。
师:我们今天学了什么?生:认识角。
(师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