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时延分析

合集下载

GPRS数据时延分析及优化方案

GPRS数据时延分析及优化方案

0 引言
摘 要:GPRS 在 GSM-R 网络中主要用于 传输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监控信息、 调度命令、列尾信息等。在列车高速运 行状态下,车-地间的信息传输必须满 足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的要 求。由于网络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直接影响GPRS分组数据时延。根据GPRS 网络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对影响GPRS 分组数据时延关键参数提出合理的优化 方案,可有效地减少GPRS分组数据的传 输时延。 关键词:GPRS;GSM-R;数据时延;时延 优化
2 GPRS 数据时延分布及其关 键影响因素
不断变化。以 200 km/h 运行的列车 为例,G S M -R 小区半径一般在 3 k m 左右,列车穿行一个小区的时间约为
在 G P R S 网络中(见图 1 ),数据 1.5 min,此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必然会
传输要通过 GPRS 移动台和基站收发 受到小区重选和移动信号质量不断变
及小区更新。另一方面,如果移动台进
寻呼信道复帧数规定了以多少复
入了standby状态,网络向移动台发送 帧数作为寻呼子信道的一个循环,用
信息就必须重新进行寻呼过程,既占 来设定两个寻呼组之间的间隔,该参
用大量的寻呼信息又加大数据传输的 数取值为 2~9。对寻呼信道复帧数在
时延。因此,在网络资源相对丰富的区 不同设置情况下的下行寻呼性能进行
3.2 移动台请求非不连续接收模 动台的待机时间将减少,但可缩短下
式的最大值参数
行 TBF 建立时间。因此,由于此参数
移动台请求非不连续接收模式的 只影响到移动台的待机时间,可将该
最大值(D R X _ T I M E R _ M A X )范围 参数设为最小值以减少间断传输情况
为 0~7,参数取值为:0 s,1 s,2 s,… 下的数据时延。但对于便携式 G P R S

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时延系统(延迟系统)是一类非常普遍的动态系统,常见于控制理论、通信系统和网络领域。

时延系统的特点是系统输出的某一时刻的取值依赖于过去一段时间的输入。

在实际应用中,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找到合适的控制策略。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时延系统的可行性。

首先,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考虑。

对于线性时不变时延系统,我们可以利用传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例如根轨迹法、Nyquist法、频域法等。

通过将时延系统表示为传递函数形式,并结合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可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对于非线性或时变时延系统,稳定性分析则相对困难,可能需要借助数值模拟或者误差界分析方法。

其次,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还需考虑系统的性能指标。

例如,对于控制系统而言,我们通常关心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追踪性能和稳定裕度等。

时延对这些性能指标会有一定影响,因为时延会导致系统的动态行为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权衡时延和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

此外,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还需要考虑系统的鲁棒性。

鲁棒性是指系统对参数变化或者扰动的抵抗能力。

对于时延系统而言,时延的存在会增加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使得系统更加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控制器时考虑到这些不确定性,采用鲁棒控制方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不受时延的影响。

此外,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还需要考虑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限制条件。

例如,时延系统在通信系统和网络领域中经常会受到通信带宽、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延迟等因素的限制。

在分析可行性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限制条件,确定系统的可行性和最优设计方案。

综上所述,时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性能、鲁棒性和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限制条件。

只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控制策略,才能确保时延系统的可行性。

TD Iu_CS端到端接入时延分析阶段报告

TD Iu_CS端到端接入时延分析阶段报告

160ms
173ms
154ms
Call Proceeding
969ms 1084ms
RAB Assignment Request RAB Assignment Response Alerting
对被叫寻址过程 PAGING
Alerting
图 5RNC19 主叫侧时延分析(华为 CN)
3 影响端到端时延子流程分析
TD Iu_CS 端到端接入时延分析 阶段报告(一)
目录
1 2 概述 ............................................................................................................... 2 时延分析 ....................................................................................................... 5 2.1 语音端到端建立总时延分析 ......................................................................... 5 2.2 语音端到端建立子过程时延分析 ................................................................. 6 3 影响端到端时延子流程分析 .......................................................................... 8 3.1 鉴权过程 ......................................................................................................... 8 3.1.1 鉴权时延分析 ........................................................................................ 8 3.1.2 小结 ...................................................................................................... 10 3.2 安全模式控制时延 .................................................................................11 3.2.1 安全模式时延分析 .............................................................................. 11 3.2.2 小结 ...................................................................................................... 12 3.3 UE 身份验证...........................................................................................13 3.3.1 身份验证时延分析 .............................................................................. 13 3.3.2 小结 ...................................................................................................... 16 3.4 RAB 指配时间 ........................................................................................16 3.4.1 不同机制 RAB 指配时延分析 ............................................................. 16 3.4.2 小结 ...................................................................................................... 17 总结 ..............................................................................................................17

第三章 时延分析(二)-new

第三章 时延分析(二)-new

数学知识: Markov链
• 平稳概率
– 如果存在Pj,使得
i 0
p j pi Pij
j 0,1
– Pj,定义为稳态概率 – 稳态概率也可以表示为从任意初始态出发最 终转入状态i的概率 – 稳态概率也可以表示为系统访问状态i的频率
数学知识: Markov链
• 全局平衡 方程式: 从状态i转 移出去的 频率等于 转移进状 态i的频率
转移概率计算
• i=0,j=1
P( N (t t ) 1 N (t ) 0) p (t内到达一个顾客 ) te t t o(t )
• i=0,j>1
(t ) e p(t内到达j个顾客) j!
j t
o(t )
转移概率计算
• i>0,j=i+1
– 事件发生的间隔互相独立,且 都服从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
数学知识:Poisson过程性质
• 给定时间区间(0,t)发生n个事件,则这n个时间在(0,t)独立、均匀分布 – 产生Poisson过程的一个方法:首先根据计数过程产生(0,t)发生的事件 次数N – 在(0,t)产生N个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Poisson过程的叠加:
n+1

P ( ) P0 P2 1
• 全局平衡方程式:从状态i转移 出去的频率等于转移进状态i的 频率 • 写出状态0的全局方程式
3.3 节:The M/M/1 Queue
• 到达过程是参数为λ的 Poisson 过程 • 服务时间独立同分布:参数为 µ的负指数 分布 • 服务时间和到达时间间隔互相独立 • 一个服务器 • 无限等待空间 • N(t): t时刻系统内的顾客数目

时延分析报告

时延分析报告

时延分析报告简介时延(Latency)是指消息从发送者发送到接收者接收所需的时间。

对于实时通信系统和网络应用而言,时延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时延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分析系统的时延情况,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为了对系统的时延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选择采样点:我们选择了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包括发送者、网络传输过程中的路由节点以及接收者,对这些节点进行时延的测量。

2.测量时延:我们使用网络分析工具对每个节点的时延进行测量。

具体的测量方法包括ping命令和traceroute命令。

3.数据处理:我们将测量得到的时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平均时延、最大时延以及时延的分布情况。

结果根据我们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关于系统时延的结果:1.平均时延:系统的平均时延为50ms。

这表明消息从发送到接收平均需要50ms的时间。

2.最大时延:系统的最大时延为200ms。

这表示在极端情况下,消息可能需要200ms才能到达接收端。

3.时延分布:大部分消息的时延集中在30ms到70ms之间,占总消息数的80%。

只有少量的消息的时延超过100ms。

分析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对系统的时延进行以下分析:1.性能评估:系统的平均时延为50ms,在实时通信系统中算是较好的性能表现。

最大时延为200ms,虽然有些高,但在一般情况下,用户不太可能遇到这样的延迟。

2.时延分布:大部分消息的时延在可接受范围内,只有少数消息的时延超过100ms。

可以考虑对这些异常消息进行单独处理,以提高用户体验。

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优化网络:考虑增加网络带宽,减少网络拥堵,以降低时延。

2.负载均衡:在系统中引入负载均衡机制,将消息均匀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减少服务器的负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异常处理:针对超过100ms时延的消息,可以采用加速处理的手段,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总结通过对系统时延的分析,我们评估了系统的性能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通信网络中的时延分析技术研究

通信网络中的时延分析技术研究

通信网络中的时延分析技术研究在现代社会中,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基本设施,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提供着便利。

无论是在拨打电话、浏览网页、交流社交等方面,高质量的通信网络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这些便利背后,还隐藏着一些未被注意的问题,例如通信网络中的时延问题。

因此,对于通信网络中的时延分析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时延的定义时延,顾名思义是指信息从源头到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

在通信网络中,时延包括了发送时延、传输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其中,发送时延指的是从源头发送数据到该数据完整地进入传输介质所需要的时间;传输时延指的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时所需要的时间;排队时延指的是数据在到达路由器或交换机时所要等待的时间;处理时延指的是数据到达目标设备后被处理的时间。

通信网络中的误码率、丢包率、带宽等问题都与时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时延的影响时延是衡量通信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通信网络质量的重要因素。

时延承载了许多信息,包括了用户的语音、视频、网页等,它们对时延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当时延超过了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就会影响用户的体验,例如通话中的延迟、在网页上等待过久等。

因此,时延的减少是通信网络优化中的重要环节。

三、时延分析的方法1. 时延的测量方法:通过对通信网络的测试来测量时延。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Ping、Traceroute、MTR等。

Ping是一种简单的网络工具,用于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或网络延迟。

Traceroute用于测试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器。

MTR结合了Ping和Traceroute两种测量方法,可以输出每个路由器的时延、丢包率以及错误信息等。

2. 时延的分析方法:时延的分析主要包括统计分析、仿真分析和试验分析三种方式。

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不同时间段内网络中的时延情况,以及得出的各项参数来分析网络中的时延变化情况。

仿真分析是通过对网络中的实际环境进行模拟来得到网络中的时延分析结果。

MS-OTN网络不同业务类型的时延比较研究

MS-OTN网络不同业务类型的时延比较研究

DCWTechnology Study技术研究37数字通信世界2023.07随着“互联网+”、5G 网络、电子交易、高端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大量对于时延有特殊要求的业务是运营商无法忽视的市场份额。

传统的传输网络或是对于时延无法做出承诺保证,或是仍停留在时延大致估算的阶段,显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运营商都不约而同地建设新型的MS-OTN ,通过更贴近传输速度物理极限的纯光网络以及灵活支持多业务形态来满足不同时延需求的业务应用。

但在现有的MS-OTN 应用方面,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①我们网络的时延精确度主要在毫秒(ms )级,而类似高频交易、高端金融等业务应用对于时延的要求日渐苛刻,已经向微秒(μs )级演进;②OTN 网内不同封装类型的业务,时延缺少系统性的对比数据。

本文从MS-OTN 业务的不同封装类型出发,结合不同封装技术原理,并通过实际对于网内业务的测试,来分析不同的封装类型对于现网业务时延的影响。

1 OTN业务类型分类在MS-OTN 中,普遍应用的业务类型主要分为标准OTN 业务、EoO 业务和EoS 业务3类。

(1)标准OTN 业务。

或者叫纯O 业务、Client 业务,是在源端将标准OTN 速率的以太业务流映射到OPUk 后再映射到ODUk 传输,宿端解封装后还原以太业务。

标准OTN 速率包括ODUO(GE)、ODU1(2.5G)、ODU2(10G)、ODU3(40G)、ODU4(100G)。

(2)EoO 业务。

EoO (Ethernet over OTN )是将以太网信号处理后,经过封装、映射到OTN 系统,通过WDM 通道来传送的技术。

传统的OTN 承载ETH 专线,不支持限速、汇聚等场景。

引入EoO 技术后,支持MS-OTN网络不同业务类型的时延比较研究杨润宁,张菲扬,许添乐(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03)摘要:近几年“时延(Delay/Latency)”已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传输指标,“低时延”是高品质传输专线的典型需求之一。

VOLTE业务V2V始呼接通时延端到端优化

VOLTE业务V2V始呼接通时延端到端优化

VOLTE 业务 V2V 始呼接通时延端到端优化发布时间:2022-01-12T02:46:06.944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3期作者:李洪源[导读] VOLTE 作为 4G 时代语音解决方案,有着时延低、清晰度高等优点,为进一步提升用户感知,唐山分公司对 V2V 始呼接通时延进行深入分析,改善了等待时间过长、定时器超时导致的未接通情况。

并对核心网 V2V 始呼接通时延,即主叫用户听振铃音的等待时长有关网元进行了分析。

(现工作于中国联通唐山分公司网络维护与优化中心)摘要:本文主要是中国联通唐山分公司对 VOLTE 业务的 V2V 始呼接通时延进行深度分析,通过无线、传输、核心网多部门联合协同优化,分别对 TAC 分区、寻呼时延、 UE 监听寻呼周期进行优化调整,整体降低了接通时延、大幅度提升了用户感知。

关键词: VOLTE;接通时延; TAC;寻呼时延1 概述VOLTE 作为 4G 时代语音解决方案,有着时延低、清晰度高等优点,为进一步提升用户感知,唐山分公司对 V2V 始呼接通时延进行深入分析,改善了等待时间过长、定时器超时导致的未接通情况。

并对核心网 V2V 始呼接通时延,即主叫用户听振铃音的等待时长有关网元进行了分析。

2 关联参数优化2.1 TAC 分区TA 即为跟踪区,类似于 2/3G 中的位置区 LA 及路由区 RA,一个 TA 可由一个或多个小区构成。

当 LTE 用户移动发生 TA 改变时,终端需要向 MME 发起跟踪区更新。

一个 TA list 含有 1-16 个 TA, UE 在 TA list 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 TA list 更新,TA list 的引入可以避免在 TA 边界由于乒乓切换导致频繁 TA 更新。

跟踪区(TA)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跟踪区划分应利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区域划分,减少跟踪区边缘位置更新。

2)跟踪区划分应满足小区寻呼信道的容量要求并适当预留,跟踪区不宜跨越 MME 区域。

3.3 时延分析

3.3 时延分析
1 l n ( ) p0 1 n 0 n ! m
m
n 0
m
n
1
,m
l 1 pn p 0 , n 1, 2, m n!
n m时 :
n
1 p0 m 1 l n ( ) n 0 n ! m
l 1 m m! pm n m l 1 n 0 n! m
M/M/m/m排队系统 ——呼损制系统
• 单队列 • 用户以速率为l的泊松过程到达
• 服务时间服从均值为1/m的指数分布
m 个服务器 m 个缓存空间(没有等待空间) 新到顾客发现所有服务器忙,则离开
M/M/m/m系统的状态转移图
l
0 1
l
2
l
m
m
2m
cm m
M/M/m/m系统的局部平衡方程式:
n+1
M/M/∞:无限多服务器
l
l
l
l
0
m
1
2m
2
nm
n
(n 1) m
n+1
(nm ) pn l pn1
l pn pn 1 nm
(l / m ) n p0 n!
(l / m ) p0 1 n! n 0
n
1 p0 e n (l / m ) n! n 0
m
m 1: 左边 1 1 2 10
m 2 : 左边 ( 2 1 1 1/2) 5 10
m 3: 左边 6(1 1 1/ 2 1/ 6) 16 10
• 答案:3条
• 服务员的繁忙程度
M/M/m/m 排队系统 1 B l

23G PS重选时延攻关测试总结

23G PS重选时延攻关测试总结

23G PS重选时延问题测试分析【摘要】关于23G互操作测试,运营商对于切换性能的要求远远高过之前公司所进行的任何一次相关测试,这对我们的产品性能是一次极高的考验,测试期间我们成功将3G-2G PS重选时延从20秒降低到3秒左右,对公司的WCDMA ,GSM和CN产品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成功案例。

本文主要描述测试过程中对于该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对于23G互操作的基本知识原理不再敷述。

【关键词】GSM WCDMA 23G 重选TLLI一、测试概况2G/3G互操作测试是无线系统测试中涉及网元较多的测试,需要GSM,WCDMA,CN各个网元之间的协调合作。

CSL的23G测试,由于对性能要求较高,对于各个网元,都要求做到最好,因此主要的问题解决同时涉及到3个网元。

测试规范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对于性能的细化使得这次测试具有一定的难度。

此次23G测试,最主要的问题出现在PS重选的中断时延上,我们的系统在以前的测试中,3G-2G 的重选时延一直在20秒左右,多年来这个时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在CSL测试中,运营商提出了3G-2G重选时延10秒的要求(指标甚至要求在5秒),这个要求相对于我们以前的20秒,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起初以为是该运营商在为难我们,但是最后的事实证明,5秒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这也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几年来对这个现象都没有认真思考关注过,究竟这个时延能短到什么程度,对性能的评估还是有所欠缺。

二、焦点问题及其解决1.重选时延测试中,我们计算重选时延的标准,是以上层业务建立完成为标准,简单说就是PING包通或者下载速率恢复,这个重选时延,我们的系统需要20秒左右的时间,CSL提出了10秒以内的重选时延,在指标中更是写着3G-2G重选时延5秒。

这需要我们从每个环节仔细的排查,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既然是3G重选到2G的过程,我们从UE在3G侧释放开始计算时间:Note 1: If the number of authentication sets is not enough, SGSN will initiate SendAuthenticationInfo procedure to get authentication sets.Note 2: If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of security function are configured, SGSN will initiate corresponding security procedure.上图为3G-2G PS重选流程,从RNC下发CELL CHANGE ORDER(CCO)开始,UE会发起重选过程,上层业务中断,一直到RAU完成,PING包(下载)才能够恢复(这里暂时没有考虑GSM侧在RAU完成到上层业务建立完成的时间,后来证实这里才是出问题的关键)。

案例-五步法分析NB-IoT前向业务时延

案例-五步法分析NB-IoT前向业务时延

案例-五步法分析NB-IoT前向业务时延五步法分析NB前向业务时延摘要NB前向业务一般对时延非常敏感,过长的业务时延往往会影响用户感知,本文主要利用NB端到端信令来分析NB寻呼类前向业务时延,旨在通过对东大智能路灯和小天鹅洗衣机这两种前向业务的时延分析,找到一种能快速分析前向业务时延的通用流程,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字:前向业务、时延目录1.背景概述 (1)1.1研究背景 (1)1.2NB业务快速增长现状 (2)2.分析思路 (3)2.1 平台收发包机制 (3)2.2物联网平台重发机制 (4)2.3影响前向业务时延的关键因素 (5)3详细分析流程 (5)3.1空闲态寻呼时延 (5)3.1.1不同寻呼机制引起的时延 (5)3.1.2资源受限寻呼被丢弃 (7)3.1.3寻呼过程中发生小区重选 (8)3.2RRC连接建立时延 (10)3.2.1无线环境差导致的时延 (10)3.2.2随机接入失败引起的时延 (12)3.3连接态上行同步时延 (13)3.4特殊定时器超时引起的时延 (14)3.4.1 T3440定时器超时 (15)3.4.2 T3417定时器超时 (18)3.4.3 T310定时器超时 (19)3.5其他时延 (22)3.5.1MME发包机制引起的时延 (22)3.5.2 解析DCI失败引起的时延 (23)4.总结 (24)1.背景概述1.1研究背景NB前向业务一般对时延非常敏感,过长的业务时延往往会影响用户感知,例如东大智能路灯公司要求NB-IoT路灯控制业务单设备15秒内响应成功率>99%,小天鹅业务要求洗衣机控制终端响应时延小于20s,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业务时延超过门限值,各种大时延事件严重影响用户使用感知,只有快速定位这些大时延问题才能帮助我们尽快找到解决方法。

1.2NB业务快速增长现状以镇江本地网为例,现网NB用户数正成倍增长,从2月份到9月份增长了6倍。

汕头LTE网中兴设备PING时延不达标解决案例

汕头LTE网中兴设备PING时延不达标解决案例

汕头LTE网中兴设备PING时延不达标解决案例作者:***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02期【摘要】汕头LTE网中兴设备Ping时延不达标,通过无线侧到P设备再到核心网各段时延的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最终定位在无线侧,通过更换调度模式,从而减少时延,最终Ping 时延达到规定标准。

【关键字】 Ping时延不达标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LTE-FDD单站验收标准中规定如下:单用户Ping包时延(32byte小包)小于30ms,成功率大于95%。

汕头LTE网中兴设备已测试室外站点Ping时延(32byte小包)均大于30ms,平均时延在30-36ms之间。

(图1)二、原因分析2.1汕头LTE站点到核心网EPC的拓扑如下图2:2.2无线侧(终端到基站)不同模式Ping时延对比:1、基于收到SR置大的模拟BSR模式这是中兴设备V3.1版本的默认设置。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SR(Schedule Request)上报,根据前一个TTI需要调度的UE个数,eNodeB主动下发一个较大的上行资源,使得UE可以利用该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减少了UE发送BSR(Buffer Status Report,用来告诉基站有多少数据需要发送)然后eNodeB根据BSR进行调度流程。

2、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混合调度模式是在预调度持续时间内,定时主动向UE发送上行资源,UE利用该资源发送上行数据,由于基站是周期性的对UE分配上行资源,减少了UE发送SR的流程,因此使得Ping包时延缩短。

混合调度模式对所有的SR均做同样的处理,如果系统中用户量大,大量的上行资源预授权将导致基站反向干扰加重,严重影响基站反向解调性能。

为了避免混合调度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能够对Ping的业务进行识别,识别出Ping业务的周期和大小之后,仅仅在Ping的周期到来时,给一定长度及相应大小的预授权即可。

这样大大减缓预授权带来的带宽损失,可提升上行的有效载荷。

网络时延分析与优化方法

网络时延分析与优化方法

网络时延分析与优化方法随着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时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网络时延是指信息从发出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较短的网络时延可以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改善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网络时延的概念、常见的时延问题以及优化方法。

一、网络时延的概念网络时延是指信息从一点传输到另一点所需的时间。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发送时延(Transmission Delay):发送时延是指信息从发送器发送到传输介质上所需的时间。

它与数据的长度、数据传输速率等因素有关。

2.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传播时延是指信息在传输介质中传播所需的时间。

它与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以及传输距离有关,例如光纤的传播时延较短。

3.排队时延(Queueing Delay):在网络中,信息需要经过多个节点进行转发。

当网络流量较大时,节点上可能会有一些等待传输的信息,导致排队时延的增加。

4.处理时延(Processing Delay):处理时延是指信息在节点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

它包括了数据包在节点缓冲区中等待处理的时间以及节点进行转发所需的时间。

二、网络时延的常见问题网络时延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应用响应速度慢:当网络时延较大时,用户在使用网页、应用程序等时可能会感到卡顿,影响使用体验。

2.实时通信中的延迟:对于实时通信应用,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较大的时延会导致语音或视频的延迟,影响交流效果。

3.网络拥堵:当网络流量较大或网络设备负荷过重时,排队时延会增加,导致网络拥堵,影响信息传输效率。

三、网络时延的优化方法为了减小网络时延,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1.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合理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减小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

例如,引入边缘计算、使用CDN等可以将数据资源更靠近用户,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2.提高传输速率:使用更高的传输速率可以减少发送时延,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例如,使用光纤替代传统的铜缆可以提高传输速率。

舰艇作战系统武器通道时延分析技术

舰艇作战系统武器通道时延分析技术

舰艇作战系统武器通道时延分析技术摘要:武器通道时延是舰艇作战系统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动态指标,本文利用着色Petri网(CPN)对武器通道的执行过程进行动态建模,并研究了基于CPN模型对武器通道各种时延指标的计算方法。

最后通过一个典型的防空武器通道的CPN建模和仿真计算验证了舰艇作战系统通道时延的动态计算方法。

关键词:时延分析着色Petri网武器通道作战系统1 介绍舰艇作战系统的武器通道是指能独立执行目标指示并完成攻击任务的武器系统设备与信息流程。

在舰艇作战系统设计中武器通道的时延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是评价武器通道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作战过程中,由于目标到达和指挥员决策的随机性、武器通道中信息流程的并发性等因素,武器通道可以看作为一个离散随机系统。

在相关研究方面,李宝来,夏惠诚等在研究反导系统性能时,对武器通道的时延进行了指标分解,但并未给出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罗雪山等研究了着色Petri网在C4ISR系统中进行性能分析的技术,提出了对指挥决策的时延分析方法。

韩朝超等人利用着色Petri网队联合反导作战系统进行建模,采用了分层建模的方法,简化了建模难度,但该研究中并未给出时延的计算方法。

另外,在作战系统设计的工程实践中,往往将各个武器系统设备信息处理时延进行简单叠加得到武器通道时延,这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并且无法对多目标到达和指挥员决策的随机性、并发性进行处理。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Colored Petri Net,以下简称为CPN)进行武器通道时延计算和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CPN的时钟概念并通过对CPN模型的多次仿真运行,实现对武器通道中的随机性和并发性进行处理。

本文第2节定义了舰艇作战系统武器通道时延的指标;第3节研究了基于CPN的舰艇作战系统武器通道建模,以及武器通道时延指标的计算方法;第4节构造了舰艇作战系统中一个典型的反导武器通道的CPN模型,并对该CPN模型的时延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第5节给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

LTE网络下手游空口时延优化分析方法

LTE网络下手游空口时延优化分析方法

LTE网络下手游空口时延优化分析方法杭州LTE网络下手游空口时延优化分析方法最佳实践总结杭州电信余杭分公司仲展毅1概述在4G时代,移动网带宽大幅提升,同时智能手机和应用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在智能手机应用中,网络游戏明显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用户在手机游戏中的网络体验成为游戏开发商、游戏代理商和电信运营商积极探索的方向。

从终端到服务器,整个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知,基站空口显然是不确定性最大的一个环节,了解空口对时延的影响,并找到改善时延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次通过研究手游在网络上2种交互连接的运作机制,并以典型情况介绍说明卡顿的根本原因。

通过LTE无线空口的3个主要指标RSRP、SINR、负荷分别开展统计分析和现场评估,得出指标与时延的相关性以及提升方案,最后就LTE的一些特性对空口时延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调整的实测情况。

2手机游戏机制客户端与服务器间主要有2个交互连接,一个为TCP连接,一个为UDP连接。

游戏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TCP长连接由终端发起,通过这个TCP长连接进行心跳和其他信息交互,用以确认服务器状态正常,心跳间隔3 s,消息大小固定,流程如图示:客户端与服务器TCP流程图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报文,除了TCP长连接报文以外,还有大量的UDP报文,传递玩家的操作信息。

主流网络游戏采用的同步机制为帧同步(非状态同步),主要流程如下:广播帧流程图当用户操作未及时上报,或客户端未及时收到服务器下发的广播消息时,都会体现为游戏中的卡顿。

由此可知,网络侧上下行的总时延超过60 ms会极大拉低用户感知,但60 ms是整个环路上总时延阈值,对于空口则需要将本段时延降低至接近极限值。

3空口时延影响因素3.1 覆盖、干扰与时延对杭州同一个MME下的E-UTRN进行大量拉网Ping测试,得到不同环境下空口时延的散点图:RSRP与Ping时延散点图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得到RSRP、SINR与Ping时延的样本点数的关系(此处并未考虑网络负荷的影响)。

033 5G 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第3章-5G 承载的需求 3.2 超低时延

033 5G 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第3章-5G 承载的需求 3.2 超低时延

标进行了描述,要求eMBB 业务用户面时延小于4 ms,控制面时延小于10 ms;uRLLC业务用户面时延小于0.5 ms,
控制面时延小于10ms,见表3.8。 表3.8 5G时延技术指标
eMBB uRLLC
时延类型 用户面时延(UE-CU) 控制面时延 (UE-CN)
用户面时延(UE-CU)
控制面时延 (UE-CN)
时延指标 4ms 10ms
0.5ms
10ms
参考标准 3GPP TR 38.913
1、超低时延
目前,5G规范的时延指标是无线网络与承载网络共同承担的时延要求,为了进一步分析时延与承载之间的关系, 本书列出了eMBB和uRLLC两种业务所涉及的时延处理环节分配示意,如图 3.5所示。
DU
CU
接入
汇聚
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
第1章 5G承载网络概述
3.2 超低时延
目录
超低时延
1、超低时延
超低时延是 5G的关键特征之一,NGMN、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CPRI等标准组织对
5G时延技术的指标进行了研究和初步规范。 3GPP在 TR 38.913中对eMBB 和 uRLLC业务用户面和控制面时延指
核心
5G终端
处理时延
5GAAU
处理时延
5GDU
处理时延
5GCU
处理时延
无线时延
前传时延 0.5ms(uRLLC)
4ms(eMBB)
中传时延 10ms(控制面)
回传时延
5G核心网
处理时延
图3.5 eMB延除了与传输距离有关之外,还与无线设备和承载设备的处理能力密切相关。按照目前eCPRI接口的时延 分配,前传时延约为 100μs 量级,在不考虑节点处理时延的情况下,每千米光纤传输时延为5μs,前传距离将为 10~ 20 km量级。目前,承载节点的处理时延一般是20~50μs 量级,这样在前传网络中需要引入承载设备进行组网 时,要尽可能降低节点的时延处理能力。例如10 μs 以内或更低。由于光纤传输的时延无法优化,当前传承载节点 处理时延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进一步优化的必要性不强。例如,当节点处理时延降低到1μs 量级时,1 km 光纤的 传输时间相当于5个节点的处理时间,进一步优化节点时延的意义不大。未来为了进一步支撑 uRLLC业务的应用与部 署,无线网络与承载网络之间的时延分配协同日趋重要。

网络中的时延分析与优化方法

网络中的时延分析与优化方法

网络中的时延分析与优化方法时延(Latency)是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经历的延迟时间。

对于网络应用而言,时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质量和网络性能。

本文将介绍网络中的时延分析与优化方法,以提升网络传输效率和响应速度。

一、时延的分类在网络中,时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数据包的大小和网络带宽。

可以通过提高网络带宽、优化数据压缩和数据传输算法等方法来减少传输时延。

2. 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指数据包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要通过的物理媒体所花费的时间,取决于传输距离和信号传播速度。

传播时延是不可控的,但可以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和选择更快速的传输媒介来减少传播时延。

3. 处理时延(Processing Delay):指数据包在网络节点上进行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包括路由选择、报文解析和转发等操作。

可以通过优化路由算法和增强网络设备的计算能力来减少处理时延。

4. 排队时延(Queueing Delay):指数据包在网络节点的缓冲队列中等待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网络流量状况和队列长度。

可以通过增加缓冲区大小、改进队列调度算法和流量控制策略来减少排队时延。

二、时延分析方法时延分析是评估网络性能和发现性能瓶颈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时延分析方法:1. Traceroute:Traceroute是一种基于ICMP或UDP的网络诊断工具,可用于测量数据包经过的网络路径和每个节点的时延。

通过分析Traceroute的输出,可以了解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和可能存在的瓶颈。

2. Ping:Ping是一种基于ICMP的工具,用于测试目标主机的可达性和测量往返时延。

通过连续发送ICMP回显请求和接收回应,可以计算出网络通信的往返时延,并判断网络是否存在丢包和延迟问题。

3. WireShark:WireShark是一款强大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可以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

网络速度与延迟优化

网络速度与延迟优化

网络速度与延迟优化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速度和延迟对于我们使用网络的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网络速度和延迟的概念、影响以及优化方法。

一、网络速度与延迟的概念1.1 网络速度网络速度是指网络传输数据的速率,通常以比特率(bps)或字节率(bytes per second)来衡量。

网络速度取决于网络设备、网络构架以及网络的带宽等因素。

较高的网络速度意味着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用户可以更快地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

1.2 网络延迟网络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

它包括数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和传播时延等。

网络延迟直接影响用户在浏览网页、进行在线游戏、视频通话等活动时的交互体验。

较低的网络延迟可以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流畅的用户体验。

二、网络速度与延迟的影响2.1 网络速度的影响较低的网络速度将导致较长的等待时间和下载时间。

当访问大型文件、观看高清视频或进行在线游戏时,缓慢的网络速度会造成卡顿、加载慢的问题,降低用户的体验。

2.2 网络延迟的影响网络延迟过高会导致用户在进行互动时出现延迟和反应迟钝。

在在线游戏中,高延迟可能导致玩家的操作延迟,影响游戏体验。

在视频通话中,高延迟可能导致画面和声音不同步。

因此,降低网络延迟对于提高用户体验非常重要。

三、网络速度与延迟的优化方法3.1 网络速度的优化方法提高网络速度的方法有:3.1.1 增加带宽增加带宽是提高网络速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扩展网络设备、采用更高速的传输线路或利用更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等,可以增加网络的带宽,提高网络速度。

3.1.2 优化网络设备优化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设置,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可以有效提高网络速度。

确保设备的固件和驱动程序是最新的,使用更高级别、更可靠的设备可以带来更好的网络性能。

3.1.3 使用缓存技术缓存技术可以加快网页和应用程序的加载速度。

通过将常用的内容缓存在本地设备上,可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提高用户的浏览和访问速度。

3.2_red

3.2_red

RED的设计准则
第一个工作就是检测最初的拥塞。
第二个工作就是决定路由器中的那个连接收到拥塞控
制通知。
一个准则就是避免对于突发流量的偏见。
另一个准则是决定哪些连接收到拥塞控制通知以避免
全局同步的问题。
RED通用算法
详细算法
弃尾法与RED方法的一个比较
确定参数
RED方法队列长度的上下界,平均队列长度,计算平
均队列长度的时间间隔,最大的包标记概率。
作者讨论了如何这些参数的意义,对于性能的影响,
以及如何确定。
评价RED路由器的性能
拥塞避免
合适的时间段 没有全局同步
简单
最大化全局能力 公平 适合各种环境
Thank you.
谢柯 SY1106723
提出问题
在拥有很多的高带宽时延积的连接的高速网络中,路
由器通常设计成可以容纳很大的队列长度。现在的网 络仅仅能够在出现丢包的时候才能发现拥塞,然而, 拥有很大的队列长度对这种情况来说会造成平均延迟 的增加。
因此在速度越来越快的网络当中,设计一个有效的机
制既能保证吞吐量,又能保证较小的队列长度是很有 必要的。
RED路由器
先前的拥塞避免机制,都是在没有路由器明显的反馈
下设计的。拥塞的判断是通过预测瓶颈服务时间,吞 吐量的变化,端到断的延迟,或者丢包。路由器
能够区分短暂延迟和永久延迟,拥有对于队列的统一 的视图,拥有不同连接的信息,因此有关短暂延迟的 持续时间和广度的决定最好在路由器层面作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队系统的Kendall表示法
M/M/m/m Poisson到达过程 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m个服务器 m个系统空间(没有等待空间) 无穷多顾客
排队系统的Kendall表示法
M/M/∞ Poisson到达过程 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无穷个服务器 无穷系统空间 无穷多顾客
0 1
ld
2
ld
n
ld
n+1
1 - ld
md
1 - ld - md
md
1 - ld - md
md
1 - ld - md
md
系统位于状态n的概率
p n lim P{Nk n}
k
M/M/1排队系统稳态分析
ld
0 1
ld
2
ld
n
ld
n+1
1 - ld
md
1 - ld - md
md
1 - ld - md
i>0,j=i+1
P(t内到k个顾客且服务完 k - 1个顾客,k 2) lte - lte - mt o(t ) lt o(t )
i>0,j>i+1
i>0,j=i-1
pi ,i -1 (t ) P (t内没有顾客到达而正在 接受服务的顾客离开) P (t内到k个顾客,服务完 k 1个顾客k 1)
p0 1 n 0 p n n 0 p 0 1-
n
用户不需要等待的概率
p0 1 -
M/M/1排队系统稳态分析
p0 1 - pn p0
n
M/M/1排队系统的平均队长N:
N npn (1 - ) n n (1 - ) n n -1
Pij P{N k 1 j | N k i, N k -1 i - 1, , N0 0}
P{Nk 1 j | Nk i}
转移概率计算
p0,0 p 0, j pi ,i 1 pi , j (t ) pi , j pi ,i -1 pi , j pi , j i 0, j 0 i 0, j 1 i 0, j i 1 i 0, j i 1 i 0, j i - 1 i 0, j i - 1 j i 1
排队系统的Kendall表示法
A/B/C/D/E 影响服务时间概率分布的因素
服务时间 = 顾客提交的工作量(分组长度)/ 服务器的工作速率(信道容量)
排队系统的Kendall表示法
M/M/1 Poisson到达过程 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一个服务器 无穷多系统空间 无穷多顾客
例题
解: M/M/1排队系统 已知w=5分钟,λ=5人/分钟 1 l W T -
m
( m - l )m
解得μ=5.193 人/分钟
平均服务时间为1/μ=0.1926分钟/人 提高10%的服务速度,μ=5.712人/分钟 平均服务时间=1/μ=0.175分钟/人
例子2
M/M/1 排队系统
2 服务过程的统计特性
服务时间服从参数为m的指数分布S(t),即:
服务速率为m--平均服务时间为1/ m 顾客离开的间隔时间是独立同分布的 顾客服务采用等待制
M/M/1 排队系统
3 系统状态转移特性
系统状态转移图
4 系统的稳态分布
系统中的平均顾客数目 顾客在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顾客在系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
p0,0 p 0, j pi ,i 1 pi , j (t ) pi , j pi ,i -1 pi , j pi , j
i 0, j 0 i 0, j 1 i 0, j i 1 i 0, j i 1 i 0, j i - 1 i 0, j i - 1 j i 1
i=0,j=1
P(N (t t ) 1 | N (t ) 0) p(t内到达一个顾客 ) lte - lt lt o(t )
i=0,j>1
(lt ) j e -lt p(t内到达j个顾客) o(t ) j!
p i ,i 1(t ) P(t内到一个顾客而没有顾 客离开)
例3
设某校有一部传真机,为全校2万名师 生提供传真服务。假定每份传真的传 输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其平均传输时 间为3分钟。假定每个人发传真的可能 性相同。如希望平均排队的队长不大 于5人,问:平均每人间隔多少天才可以 发一份传真?
3 系统的状态转移特性
涉及3个变量:t 时刻系统里的顾客数目N(t)、正在 服务的顾客剩余服务时间、剩余到达时间 由于负指数的无记忆性,剩余到达时间、剩余服 务时间的分布与原来的相同; 系统的状态只由N(t)决定,且系统未来的变化只 与现在的状态有关,与队长演变的历史无关; 因此,M/M型排队系统的队长分布具有Markov性, 可以用Markov随机过程的分析.
md
1 - ld - md
md
系统处于稳态时,脱离状态n 与进入状态n的概率相等,即
p0l p1m
p1 (l m ) p0l p2 m p 2 (l m ) p1l p3 m p 3 (l m ) p 2 l p 4 m
... p n (l m ) p n-1l p n 1m
分析步骤
转移概率 状态转移图 平稳概率
M/M/1 Queue: Discrete-Time Approach 将时间轴离散化,以间隔δ>0 (d任意小)对 N(t)进行采样 N1=0 离散时间点t=0, d, 2d,… N2=1 N3=2 离散时间点过程: Nk = N(t) =N(dk) N4=3
pn n (1 - )
系统中等候的平均顾客数目
N

1-

l
m -l
M/M/1排队系统
顾客在系统中停留的平均时间(Little定理)
T
N
l
1 l m -l m -l
1lM/M/1排来自系统 排队长度超过n的概率
P{N n} 1 - P{N n}
i n pi
1 - lt o(t )
o(t )
lt o(t )
o(t )
mt o(t )
o(t )
1 - lt - mt o(t )
p0,0 i 0, j 0 p i ,i 1 i 0, j i 1 pi , j ( t ) p i ,i -1 i 0, j i -1 p i , j j i , j1
M/M/1排队系统
M/M/1 排队系统
Poisson到达速率l
单服务器 指数分布 m
无限缓存

M:顾客以速率为l的泊松过程到达 M:服务时间服从参数为m的指数分布 服务时间和到达时间间隔互相独立 1个服务器;1个排队等候的队列 无限等待空间 无限顾客数目
M/M/1 排队系统
M/M/1排队系统
在队列中的平均等候时间
W T -
1
m
1 1 m - (m - l ) - m -l m ( m - l )m m -l
在队列中排队等候的平均顾客数
l2 2 NQ lW ( m - l )m 1 -
例题 1
顾客按照平均5人/分钟的泊松过程到快 餐店, 每个顾客在收银台(只有一个)前 平均要等5分钟才能点餐。对顾客的服务 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并且相互独立。问: 1 顾客在收银台的平均服务时间是多 少? 2 如果收银员将服务速度提高10%,顾 客的平均服务时间是多少?
M/M/1排队系统稳态分析
令 l/m
p1 (l m ) p0l p2 m
... pn (l m ) pn-1l pn 1m
p0l p1m
l p1 p 0 p 0 m
...... p n p0
n
M/M/1排队系统稳态分析
根据 pn 的定义 ,求平稳概率分布
排队系统的Kendall表示法
M/G/1,G/G/1 M/D/1,M/D/1/m
思考
话音交换中,如何抽象排队模型? 分组交换中呢? P2P系统?
关心的问题是
状态空间,稳态分布,逗留时间、平均速率、平均排队长 度
如果网卡出口为10Mb/s,你能以10Mb/s的速率发 送数据吗?
k ( l t ) e -lt (1 - e - mt ) P (服务完k 1个顾客) k! mt o(t )
i>0,j<i-1
pii (t ) P (t内没有顾客到达 , 也没有顾客离开) P(t内有k个顾客到达,有 k个顾客离开)
k - lt ( l t ) e -ut (1 - lt )(e ) P(有k个顾客离开) k! (lt ) k e -lt (1 - lt )(1 - mt ) P(有k个顾客离开) k! 1 - lt - mt o(t )
为什么要研究排队系统?
排队系统的Kendall表示法
A/B/C/D/E
A:顾客的到达过程 B:服务时间的概率分布 C: 服务器的数目 D:系统总空间(缺省值为无穷大) E:顾客数目(缺省值为无穷大)
排队系统的Kendall表示法
A/B/C/D/E
M : 无记忆的Poisson过程,顾客到达/服务时 间间隔服从指数分布 G :任意(一般)分布 D : 顾客到达/服务的间隔时间固定 Ek: k阶Erlang分布
N1=0 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N11=10 N5=4 N6=5 N7=5 N8=6 N9=8 N10=10 N11=10 N12=10 N1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