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课_(全册)

合集下载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套教案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套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能够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教学重难点】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元及结构。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神经系统的组成一、神经系统组成二、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激素调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

2.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事例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环境,也能改善环境。

【教学反思】《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节的主要目标,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境保护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明确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师通过布置学生课前分组查找资料、课上展示分析、课后付诸行动等一系列学生活动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课 全册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课 全册

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稱為中樞神經系統,它們發出的稱為。

3、神經元又叫,包括和兩部分。

長的突起外表有一層鞘包圍,組成。

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有膜,構成。

三、知識梳理(一)神經系統的組成(二)神經元的結構及功能1、結構:(1)細胞體;(2)突起2、功能:受刺激后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

四、學習檢測1.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反射弧 ? B.脊髓 ? C.神經元 ??? D.大腦GAGGAGAGGAFFFFAFAF2.中樞神經系統的組成是()A.腦和腦神經?B.脊髓和脊神經C.腦和脊髓?D.腦神經和脊神經3.人喝醉酒后,走路搖搖晃晃,這是因為酒精麻醉了:(???? )A.小腦?????B.大腦C.脊髓????D. 腦干4.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A.脑神经B.脊神经C.脊髓D.脑干5.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D.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8. 如果脊髓在胸部横断,会造成患者小便失禁,原因是GAGGAGAGGAFFFFAFAF()A.脊髓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B.大脑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C.大脑失去对排尿中枢的控制D.膀胱缩小了9、右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②。

(2)在长的外套有一层鞘,组成,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4).A图中显示的是显微镜下、神经元突起的末端相互联系,形成。

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实例引路:例1.如图脊髓反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全册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全册
(4).A图中显示的是显微镜下、神经元突起的末端相互联系,形成。
板书设计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发病部位及症状
脑颅内有肿瘤,压迫大脑,失明
腰部受伤,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腰部脊髓受伤,右下肢麻木、疼痛
可能的解释
2、神经系统是由、和它们发出的组成。其中和
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发出的称为。
3、神经元又叫,包括和两部分。长的突起外表有一层鞘包围,组成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
3、制定实验方案(提示:可利用手电筒);
4、讨论和完善方案;
5、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反思实验得失。
学习任务四
1、自学教材:根据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理解近视的形成过程。
2、小组内交流,相互说一说近视的成因。
3、近视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4、结合教材中给提供的预防近视的措施,(“三要”和“四不看”)反思自己的用眼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用眼。
3、观看教材P79图,认识插图中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小组成员互相指认眼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4、展示学习成果,组与组之间相互提问。
5、尝试应用:
(1)同桌对视,观察眼球的结构。判断你所观察到的是眼球的什么结构。
(2)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珠”分别指的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3、思考: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是怎样转化成声音信息的。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在什么地方?
4、自学,回答:
(1)什么是噪声,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2)如何注意用耳卫生?
4、拓展反思:组成爱心小组,选择帮助对象,讨论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和帮助聋哑等残疾人。

鲁科版(五四制)七下生物 5. 免疫与计划免疫 课件(2)

鲁科版(五四制)七下生物  5. 免疫与计划免疫 课件(2)

计划免疫
例如:
刚诞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 防结核病;
诞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 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计划免疫
三、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艾 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 人体产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 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病原体)
感染艾滋病毒的途径
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
• 性途径传播 • 血液途径传播 • 母婴途径传播
质和吞噬细胞
异天
性性
免 疫
免 疫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二、免疫的类型
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
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
非特异性免疫 备功能。
免 (先天性免疫) 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

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备作用。(非专一性)

来源:是人在诞生以后才产生的。
抵抗抗原的侵入, 防止疾病的产生
监视、辨认和清除 体内产生的特殊细 胞(如肿瘤细胞)
其实免疫也并非英雄盖世,智慧过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它也会犯错误和做坏事!
移植排挤:
免疫系统能辨认出移植给病人的外来器官, 当然要攻击它,把它吃掉!
过敏反应: 比如免疫系统辨认出吸入的花粉,就立即调兵遣 将去攻击它,可是有时候的调的兵太多了。不但 吃掉了花粉,还伤了自己的细胞。一句话:过敏 是免疫系统对某种抗原的过激反应。
皮肤究竟是怎样实施保护的呢?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安全用药》说课稿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安全用药》说课稿
2.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生生互动和互相学习。
3.教师评价:我会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反馈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如下:
1.知识点复习:要求学生复习课堂讲解的知识点,整理笔记,加深记忆。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药品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药品,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药品的外观和特征。
2.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示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问答系统、虚拟实验室等,提供更加丰富和互动的学习体验。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3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具有以下特点:
1.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2.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但抽象思维仍在发展中。
3.学习兴趣:对身边的实际问题较为关注,对健康、生活相关的知识兴趣浓厚。
1.知识点梳理:首先,我会对药物的定义、分类、作用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清晰、简洁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药物案例,分析药物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双重性。
3.互动讨论:在讲解每个知识点后,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缺乏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可能对药物的安全性过于乐观。
4.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而感到困惑。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5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5
c)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传染病预防措施,提高实践能力。
2.教学过程:
a)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或新闻事件引出传染病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b)新课导入:介绍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c)课堂探究:分组讨论传染病的分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关键知识点。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为主题,紧密结合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健康、生命等问题的认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教学策略:
a)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降低学习难度;
b)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体验;
c)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上半学期的生物学习,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概念、生命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传染病这一主题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传染病的具体分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相对薄弱,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生物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生物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课件
预接防种、疫控苗制就和是消把灭疫传苗染(病抗原)注入人 体特《治,定中法使传》华人染第人体病十民五共产的条和生抵明国相 抗确传应 力规染的。定病属抗:防于体特。异从性而免提疫高。对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 接种证制度。
三、免疫的功能
1、什么是免疫? 2、免疫有什么功能?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吗?
4、患过伤寒的人,体内产生一种抗病毒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和伤寒病毒分别称为( )
A 抗原、抗原 B 抗体、抗体 C 抗原、抗体 D抗体、抗原
返回
登高望远 3
5、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
水阅1痘、,小读什奶宝课奶感么本说冒是,不刚抗能好思体上,考幼幼?:儿儿园园,里会许被多传孩染子的患。了
爸抗爸体说:可病以原上体幼侵儿入园,人小体宝后出,过刺水激痘淋,巴不细会
再胞2得、,水什淋痘了巴么。细是谁胞抗说就原的会对?产?生的一种抵抗该
病抗为原原什体:引么的出起特过人殊水体蛋痘产的白生人质抗不,会体叫再的做得物抗水质体痘(。了如?病
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吞噬细胞有吞噬作用
D.皮肤有阻挡病原体的作用
返回
登高望远 2
3、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是( ) A.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B.生来就有,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C.出生后才有,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出生后才有,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过敏反应?
讨论
形成时间 作用范围 免疫类型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2019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本文由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提供:2019年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藻类植物一、学习目标:1.了解藻类植物的种类,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衣藻和水绵,比较衣藻和水绵的形态结构特点。

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

二、学习重点:水绵、衣藻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三、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思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蓝。

”这些诗句描写的是植物。

(二)学习任务:1.(自学课本p2—4)完成下列任务:(1)生物圈中已经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

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2)淡水藻类常见的有:,,,,,等。

(3)海洋藻类常见的有:,,,,,,等2.观察衣藻和水绵(参照课本第5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并对照课本中衣藻和水绵的示意图,比较它们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3、自学课本p5,完成下列任务:a)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

(2)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能进行___ ______,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__ ________。

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

b)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释放,(2)可做。

与人类的关系:(1)可供,(2)可供。

4、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1)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2)将一块新鲜海带,(干的应提前浸泡1小时)放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加热,并把温度计插在烧杯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观察海带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3)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

这是什么原因?(4)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5)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四、学习检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导学案教学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包括对神经调节基本方式的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等。然后,我会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最后,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并撰写观察报告。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讨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在其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例如,讨论打篮球时的投篮动作、学习游泳时的呼吸调节等。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对神经调节基本方式的理解,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与神经调节相关的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练习。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过程的描述、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以及实验结果的讨论。
4.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并撰写一篇科普文章。文章要求:阐述疾病的发生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字数在500字左右。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设计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神经系统疾病等现实问题。
7.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课 全册.pptx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课 全册.pptx

教学过程
二次
备课
二、预习讨论
1、阅读教材 P87 资料分析,讨论后完成下表:
案例 1
案例 2
发 病 部 位 脑颅内有肿瘤,压迫大脑, 腰部受伤,下肢丧失
及症状
失明
运动功能,大小便失

案例 3 腰部脊髓受伤,右下 肢麻木、疼痛
可能的解

2、神经系统是由

中和
和它们发出的
组成。其
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发出的
3、制定实验方案(提示:可利用手电筒); 4、讨论和完善方案; 5、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反思实验得失。 学习任务四
1、自学教材:根据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理解近视 的形成过程。
2、小组内交流,相互说一说近视的成因。 3、近视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4、结合教材中给提供预防近视的措施,(“三要”和“四不看”)反 思自己的用眼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用眼。
5.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导兴奋
B.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
C.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 D.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
8. 如果脊髓在胸部横断,会造成患者小便失禁,原因是( )
A.脊髓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
B.大脑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创设课堂情境:一学生在闭目的前提下,用手摸不同的物体。分析: 为什么人不用眼看,用手摸也能知道某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 点。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阅读教材的“观察与思考”整体感知人眼与照相机的结构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明确: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 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 的作用。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 圈。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3、观看教材 P79 图,认识插图中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小组成员互相 指认眼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5.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5.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
当遇到常见的传染病时,会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要积极正确的和传染病人相处,要关心、帮助传染病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2、难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得过的传染病及预防接种情况。

七、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前一阵子,超市的
鸡蛋很便宜,据说
受到了禽流感的冲
击,说到禽流感,
同学们一定想到了
最新禽流感变异病
毒H7N9,下面我们
来看一段关于H7N9
的最新资讯。

●H7N9病毒可怕吗?1、学生看视频,了解H7N9
的危害,产生了解及预防
传染病的学习欲望。

以视频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以问题引
发学生思考,激发
学生探究的欲望。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视网膜
前后径过长 曲度过大 或眼球_ 晶状体_________ ______ , 前方 。 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
矫正: 凹透镜
近视眼的预防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
确,眼与书的距离 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
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 休息一下,远眺几分
要认真做眼
保健操,定期检
查视力。
钟。
“四不要” 不要在 光线暗的地 方看书。
2.听觉的形成是在( D ) A.中耳 C.内耳 B.耳蜗内 D.听觉中枢
3.鼓膜的作用是( B )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B.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并向内传导 C.将声波转换成刺激并向内传导 D.接受振动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
再把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
鼓膜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像是一个不规 则的小房间,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鼓室内有
三块听小骨,还有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
鼓室
中耳有3块听小骨,听小骨是人体内最 小最轻的骨,可将声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 大20倍,并传至内耳。
听小骨
据统计,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
多是来自视觉(vision)。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 次于视觉信息,居第二位。
电话铃响了,赶快去接
课上,同学们讨论问题,踊跃发言
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悦耳的音乐使人陶醉
1.描述耳的结构,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分结构发生了病变?
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好;
(2)视神经没断;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6.1.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6.1.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困难,不断提高。
5.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升社会责任感。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结合科技创新成果,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现象,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图表、实物、案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菌和真菌的特点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汇报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表达和沟通能力。
2.针对课堂所学的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请同学们进行调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方法。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发酵食品,撰写一篇介绍该食品制作过程、优点和注意事项的小论文。
3.结合本章节内容,思考微生物在环境保护、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微生物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价值的看法。
3.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设计一个家庭发酵实验,如制作酸奶、泡菜等,并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现象和最终结果。要求实验过程详细,记录清晰,能够体现出发酵原理。
4.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一周内自己家庭中使用的发酵食品,分析这些食品中所用到的发酵技术,并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设计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设计
6.收集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资料,如文章、图片、视频等,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拓展大家的知识面。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随时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共同提高。期待大家在下一节课分享作业成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家庭健康调查、健康饮食和运动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健康生活方式的好处。
4.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分享经验和观点,教师及时给予反馈,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c.晚餐:蔬菜、水果、瘦肉
3.问答题:请简述如何为自己和家人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饮食计划。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其次,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最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学习,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为自己和家人制定一份为期一周的健康生活计划,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作息时间等,并尽量按照计划执行。
2.撰写一篇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短文,内容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
b.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c.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3.开展家庭健康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四制鲁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参考教案精选汇总

五四制鲁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参考教案精选汇总

五四制鲁科版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精选生物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了解万物的起源!五四制鲁科版初中生物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章 节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题目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

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2、学生情况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5班,属于初二年级的中等班,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方面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

但是,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和老师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助,不断的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方面的作用。

难点: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1) 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案

[教学设计·中学生物]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旨在强调了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节的教学是全章教学的基础,完成好本节教学任务,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良好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1.说出眼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说明视觉形成的过程及近视原因。

3.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合作、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法构建“眼与视觉”的生物学基本核心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眼球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形
成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型
新授
课时
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2、了解近视的成因及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
3、掌握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4、了解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和预防措施
5、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球、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2、反思:物像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视觉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
3、思考:失明有多少种可能的原因?
学习任务三:探究瞳孔对眼的调节作用
学生分组完成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
2、作出假设:学生根据提供的以下情境作出假设:从明处到暗处,和从暗处到明处的生活情境,以及猫的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
3、制定实验方案(提示:可利用手电筒); Nhomakorabea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型
新授
课时
时间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教学重、难点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二次
备课
二、预习讨论
1、阅读教材P87资料分析,讨论后完成下表:
4、讨论和完善方案;
5、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反思实验得失。
学习任务四
1、自学教材:根据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理解近视的形成过程。
2、小组内交流,相互说一说近视的成因。
3、近视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4、结合教材中给提供的预防近视的措施,(“三要”和“四不看”)反思自己的用眼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用眼。
难点: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创设课堂情境:一学生在闭目的前提下,用手摸不同的物体。分析:为什么人不用眼看,用手摸也能知道某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阅读教材的“观察与思考”整体感知人眼与照相机的结构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3、思考: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是怎样转化成声音信息的。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在什么地方?
4、自学,回答:
(1)什么是噪声,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2)如何注意用耳卫生?
4、拓展反思:组成爱心小组,选择帮助对象,讨论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和帮助聋哑等残疾人。
三:尝试应用:
有人在乘车、乘船或乘飞机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晕机。试分析出这些现象的原因。
三、知识梳理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1、结构:(1)细胞体;(2)突起
2、功能: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四、学习检测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反射弧B.脊髓C.神经元D.大脑
2.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脑和脑神经B.脊髓和脊神经C.脑和脊髓D.脑神经和脊神经
四:当堂检测:
1、下面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比较表,请将适当内容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过小)
眼球前后直径(过长或过短)
物像位置(视网膜前或后)
纠正方法(佩戴凸透镜或凹透镜)
远视眼
近视眼
2、右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飞机发动机的声波引起()振动,其振动通过()(三块)传到内耳,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形成听觉。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发病部位及症状
脑颅内有肿瘤,压迫大脑,失明
腰部受伤,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腰部脊髓受伤,右下肢麻木、疼痛
可能的解释
2、神经系统是由、和它们发出的组成。其中和
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发出的称为。
3、神经元又叫,包括和两部分。长的突起外表有一层鞘包围,组成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
(4).A图中显示的是显微镜下、神经元突起的末端相互联系,形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型
新授
课时
时间
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8.如果脊髓在胸部横断,会造成患者小便失禁,原因是()
A.脊髓中的排 尿中枢损坏了B.大脑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
C.大脑失去对排尿中枢的 控制D.膀胱缩小了
9、右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②。
(2)在长的外套有一层鞘,组成,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 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3.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摇晃晃,这是因为酒精麻醉了:()
A.小脑B.大脑C.脊髓D.脑干
4.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
A.脑神经B.脊神经C.脊髓 D.脑干
5.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D.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
4、展示学习成果,组与组之间相互提问。
5、尝试应用:
(1)同桌对视,观察眼球的结构。判断你所观察到的是眼球的什么结构。
(2)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珠”分别指的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1、阅读教材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课件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过程,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明确: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3、观看教材P79图,认识插图中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小组成员互相指认眼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学习任务五:认识和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
1、阅读教材的“观察与思考”,完成讨论题。
2、观看教材P84的插图,认识插图中耳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合作交流,小组成员互相指认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学习任务六: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
1、阅读教材听觉形成的过程,结合彩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互相交流,讨论表示的听觉形成过程的优劣。进行更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