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冯

合集下载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评课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评课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评课在课堂上,老师讲课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问题的两大法宝。

听着这俩法子,别以为它们只是在数学里能用哦,实际上,这两招在生活中也能派上大用场。

比如说,咱们在做饭的时候,拿到的食材总是要分门别类,进一法就像是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确保每一样都能用得上。

而去尾法呢,就像是在做菜时,看看哪些材料用不到,果断扔掉,保证菜肴的纯粹。

想想咱们平时考试,进一法就是将所有知识点都复习一遍,把那些看似不重要的知识也加进来,毕竟你不知道哪一题会考到。

而去尾法呢,则是把那些考试前几天才临时抱佛脚的内容丢掉,毕竟不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复习上,才是聪明之举嘛。

这两种方法在课堂上也很明显。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用进一法把知识点都细致讲解,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听懂,而到了复习阶段,老师又用去尾法,把不重要的知识点删掉,确保大家能抓住重点。

讲到这里,课堂上的互动就更重要了。

大家如果能积极参与,那简直是给老师省了不少心。

进一法就体现在大家的提问和讨论中,大家把自己想到的都说出来,让老师也能看到更多的角度。

而去尾法则是在讨论中,剔除掉那些偏离主题的闲聊,专注于课程的核心内容。

这样的课堂气氛,才能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老师也会用一些小故事来引入新知识,这个过程就像是进一法把新鲜的素材融入到课程中,而这些故事在课堂上会引发一阵阵的笑声,大家的学习兴趣瞬间就被点燃了。

但是,有些故事可能会稍微跑题,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就会用去尾法,把那些离题的部分迅速拉回正轨,确保大家的注意力始终在重点上。

课堂上这种灵活的应对方式,就像是烹饪中的调味,咸淡适中,才能让人回味无穷。

咱们的学习,像极了运动,进一法就是不断地训练,积累力量,而去尾法则是摒弃那些不必要的动作,让你在比赛时能跑得更快。

生活中也是一样,大家每天都在经历着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比如说,周末的时候,想要出去玩,进一法是把所有想去的地方都列出来,而去尾法则是把那些不值得去的地方过滤掉,留下最值得一去的景点,省下时间和精力。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2021精选文档)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2021精选文档)
29.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 23.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41.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87.宁可被人笑一时,不可被人笑一辈子。 88.世间的事都有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你这样,所以会这样;因为你这样,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明白“因果”关系,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91.在人生舞台上,从不给落伍者颁发奖牌。 94.长得那么美那么帅气,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气质;那么有钱那么有才华,别人却不知道,这就是修养。 90.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75.别紧张,深呼吸,坚持住,扛过去。 57.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你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82.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4.你若继续做过去的事,你将一直是过去的你。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所拆毁的,以他人为中心的人可以重建。忍耐不仅是忍受困难,更是将忍耐化为能力。天够黑的时候,才能看见星星。
“进一法”是指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 都是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
农场有苹果32吨,如果东风牌汽车每次只 能运5吨,32吨苹果要几次才能运完?
32÷5≈7(次)
在运送货物时,最后一次所剩的货物 无论是多少,都必须运送。因此,在 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进一法”。 需要7辆车才能远完。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 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3)一种圆珠笔2.5元钱一支,12元钱最多能
买几支?
去尾法
(4)校办工厂把1010个乒乓球装箱,每20个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

2.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处理小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10分钟)1. 教师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含义。

2. 学生通过举例,加深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区别,总结两者的特点。

三、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总结,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四、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3. 教师通过实例,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3.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答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

2. 学生能熟练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 学会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学会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例如,小明家的客厅长5米,宽4米,他想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客厅,请问他需要多少块地砖?2. 新课导入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用普通的除法计算出的结果并不是整数,而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购买半块地砖,所以我们需要用到“进一法”或“去尾法”。

3.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1)进一法:将除法的结果向上取整,即使得商数比实际结果略大一些。

例如,5除以0.5的结果是10,但实际需要11块地砖,所以用“进一法”得到的结果是11。

(2)去尾法:将除法的结果向下取整,即使得商数比实际结果略小一些。

例如,4除以0.5的结果是8,实际需要8块地砖,所以用“去尾法”得到的结果是8。

4.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一个房间的面积,购买材料时如何计算所需数量等。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并尝试解决。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列出可能的错误或假设,并逐个排除它们, 直到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小结
进一法和去尾法是两种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进一法通过逐步靠近目标来解 决问题,而去尾法通过逐步排除错误来找到解决方案。根据具体问题的性质 选择适合的方法,并逐步推进,您将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并逐步实现每个步 骤,直至达到最终目标。
什么是“去尾法”?
“去尾法”是一种逐步排除错误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逐步排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的错误来找到解决方案。
1 何时使用“去尾法”?
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明确,或者存在多个可 能的错误时,可以使用“去尾法”来逐步排除 错误。
2 如何使用“去尾法”?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 法)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演示将介绍两 种经典的问题解决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什么是“进一法”?
“进一法”是一种逐步优化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逐步接近最终目标来解决问题。
1 何时使用“进一法”?
2 如何使用“进一法”?
当问题复杂或目标难以一步达成时,使用“进 一法”可使问题逐渐被解决。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第九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

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不容易掌握,会受前面所学“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影响。

很多学生都会茫然不知所措。

“进一法”和“去尾法”是不同于“四舍五入”法的求近似值的方法。

这节课中既要让学生明白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

“四舍五入”法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

“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

三者求近似值的方法不同。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求近似值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外,还可以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并且学生也知道了在哪种情况下使用“进一法”,哪种情况下使用“去尾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想让学生通过以前的知识迁移转化过渡到小数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

开始出示孩子熟悉的题目:五年级共62名同学准备到公园里玩“太空飞车”已知一辆“太空飞车”最多能坐18人,全班同学每人坐一次,至少要几辆车?解答:62÷18=3(辆)……8(人)答:至少要4辆车。

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题目,不用过多解释。

然后我说:“我们学过了小数,用小数表示商是多少?”学生回答:“3.44...。

”按过去学过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应该是3,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自然得出“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

本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

……讲完例题,又出大量类似题目判断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取近似数。

整堂课的学习气氛浓,讨论、交流积极,学习情绪高涨,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

讲授新课时,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尝试计算。

(二)激发学生交流讨论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后,再针对两个答案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而明白为什么例题用四舍五入法不行了呢?为什么结果是6.25个,但正确答案是7个呢?抓住这个矛盾展开讨论交流选择正确的答案,并知道这种方法叫“进一法”。

从而知道“四舍五入”法在此例题中显然用不上,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结果。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学情、教材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水平,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学习了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太困难。

应重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准确地分析,选择准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解决问题”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实行教学。

因为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所以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

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

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下面说一说“解决问题”中的例题10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2.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使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水平,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会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流程:一、情境再现导入一个大袋里面装了22个水果糖。

把它分装在小袋,每小袋装4个,需要准备几个小袋?(2)小明昨天过生日,家里来了很多朋友,他想给每个饭桌上放10个糖,这大袋水果糖能够放几桌?1.请欣赏分析题意。

2.学生试着列式。

3.教师引导学生准确取商的近似值,得到结果。

4.引出课题,板题。

二、探究新知(一)学生合作学习例10.课件出示例10:(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绳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能够包装几个礼盒?2.小组汇报。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9例10.【教材分析】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及“四舍五入法”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节课的问题解决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例题进行教学。

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

在取近似值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知道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有时还需要用别的方法求近似值、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

本节课根据两个具体的情境,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和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取商的近似值。

2.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价值。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乐趣。

4.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能力和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难点:理解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同学们,老师在对班级教室进行消毒的时候,为了方便使用,要将一瓶0.8kg的消毒液,分装在一些小瓶子里,每个瓶子装0.2kg,快帮老师算算,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瓶子?展示例题:要将一瓶0.8kg 的消毒液,分装在一些小瓶子里,每个瓶子装0.2kg,需要准备几个瓶子?生:4个。

师:你是怎么算的?说说你的理由。

生:0.8+0.2=4个),总数♦每份数二份数,也就是求0.8里面有几个0.2。

师:嗯,明白了,正好需要4个瓶子。

师:可是,要将同样是液体的香油分装在小瓶子里,小强的妈妈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帮他解决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需求。

(2)复习相关知识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讲解进一法、去尾法的定义和原理。

(2)通过例题,展示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3.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2)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交流解题心得。

4. 课堂小结(2)让学生谈谈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见附件)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要求: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独立思考。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管理是否到位,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客观,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5. 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附件: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一、课后作业(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6米,宽是8.9米,求它的面积。

(2)28位同学分组做游戏,每组最多5人,最少3人,请问最多可以分成几组,最少可以分成几组?2. 请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简要说明解题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1、进一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向前一位进一取整数。

例如,用一定数量的材料制作某种物品,计算结果是小数,但实际需要的物品数量必须是整数,这时就需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

1.养鸡场一批鸡蛋重2160千克,已经运走960千克,剩下的装纸箱运走,每个纸箱可能装4.5千克,需要多少个纸箱?解:2160﹣960=1200(千克)1200÷4.5≈267(箱)答:需要267个纸箱。

2.一个香油瓶最多能装香油0.5千克,要装5.9千克香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香油瓶?解:5.9÷0.5≈12(个)答:要装5.9千克香油需要12个这样的香油瓶。

3.张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一共占硬盘空间12MB,现在他准备用软盘把这些图片拷贝到学校的电脑里,每张软盘的空间是1.44MB,那么这些图片至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软盘?解:12÷1.44≈9(张)答:这些图片至少需要9张这样的软盘。

4.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7棵树,回收54.5吨的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得数保留整数)解:17×54.5=926.5≈927(棵)答:回收54.5吨的废纸可以保护927棵树。

5.果农要将680千克的芒果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

需要几个纸箱呢?解:680÷15≈46(个)答:需要46个纸箱。

6.一本书有83000个字,如果每页排25行,每行排24个字,从第1页起,排完这些字最少需要多少张纸?解:25×24=600(个) 83000÷600≈139(页)139÷2≈70(张)答:排完这些字最少需要70张纸。

7.一堆煤有27.4吨,用载重5吨的卡车运输,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解:27.4÷5≈6(次)答:这堆煤至少要运6次才能全部运完。

8.花店进93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解:93÷6≈16(束)答:最多可以扎成16束。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五(4)班孙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用所学习的方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知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小组交流前置作业2、教学“去尾法”。

(1)交流反馈:a:300÷45=6.6666……(张)b: 300÷45≈7(张)(因为300÷45=6.6666……;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所以最多买7张)c: 300÷45≈6(张)(因为300÷45=6(张)……30(元),30元不够买一张,所以最多买6张)(2)在讨论争辩中明白采用“去尾法”的道理与方法。

问题:为什么要把商保留整数?那么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了?余数是多少,怎样处理?(3)教师归纳小结,并板书。

在取商的近似值时,我们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把它省略,要自觉地取整数商,在竖式上只要除到个位就够了。

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书“去尾法”)(4)请举出生活中使用“去尾法”的事例3、教学“进一法”。

(1)随机抽选一组同桌和全班交流汇报问题:“怎样取值更符合生活实际?”(2)质疑探究(3)在争辩中明白采用“去尾法”的道理。

思考:除到哪位就可以了?余数怎样处理?(4)教师归纳小结,并板书。

在这道题中,瓶子的个数必须取整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只要有余数,不管余下多少千克的香油,都只能再装一瓶,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往下除。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新课导入: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原理,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板书设计1. 板书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2. 板书内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原理“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实际问题解决案例六、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3. 拓展练习:研究“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通过PPT展示、黑板演示、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3. 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4. 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5.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解决问题题目

二年级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解决问题题目

二年级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解决问题题目二年级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进一法是指将一个数向前进一取整。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将数值3.2进一取整,我们就会得到4。

这个方法在解决一些近似问题时非常有用,特别是涉及到测量或估计的情况下。

比如,一个问题是:一个篮子里有12个苹果,小明和小红一人吃一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苹果?使用进一法,我们可以将12进一取整为13个苹果,然后每个人吃一个,最后剩下12-2=10个苹果。

去尾法则是将一个数向下取整。

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特别是涉及到货币或整数的情况下。

比如,一个问题是:小明有10块钱,他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3块钱。

使用去尾法,我们可以将10去尾取整为10-3=7块钱,最后剩下7块钱。

通过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二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并解决它们。

这些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和
去尾法来解决,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和简单的实际问题,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两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如图片、题目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进一法”和“去尾法”。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解释“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如“进一法”可以将10个苹果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苹果,剩下的2个苹果可以再分给每个人一个,即每个朋友可以分到3个苹果;而“去尾法”则是将10个苹果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苹果,剩下的0个苹果不能再分,即每个朋友只能分到2个苹果。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近似数。

通过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一个数的近似值。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使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学习第107页至第109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使用方法和实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它们来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进一法,什么情况下使用去尾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文具,包括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例如:“如果小明有3块巧克力,他想把它们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通过这个问题,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一个数的近似值。

2. 讲解进一法:我会通过PPT展示进一法的定义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个数最近的整数,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加上0.5,然后向下取整。

3. 讲解去尾法:同样地,我会通过PPT展示去尾法的定义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个数最近的整数,我们可以直接将这个数向下取整。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进一法和去尾法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我会提供适当的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解答问题。

5. 例题讲解: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列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公式,并标注一些重要的点和步骤,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去尾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概念。

2. 探究新知-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进一法、去尾法的规律。

-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 强调进一法、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需要调整?4. 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如何进行针对性辅导?五、板书设计1. 标题: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2. 重点内容:- 进一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去尾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际问题举例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 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和计算过程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步骤,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时刻。

第三单元《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第三单元《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基本概念。这两种方法是在进行近似计算时常用的技巧。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中,快速而准确地估算结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计算,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4.加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熟练掌握近似计算方法,准确进行数值计算,提高解题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及适用场景。
-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近似计算。
-能够灵活Leabharlann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购物、面积计算、长度测量等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学科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进一法”和“去尾法”,掌握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近似计算。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及适用场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近似计算的情况?”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时价格带有小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近似计算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备课人:冯伟霞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3页例12,处理做一做和练习六的第6~8题。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中,借助讨论交流,感悟“进一”法或“去尾”法的意义,并会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选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学习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体验感悟。

学习准备:多媒体
评价设计:
1、通过3个问题学生的辩论情况和观察学生的表情,检测学习目标1。

2、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习目标2。

评价样题:
1、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进一法)
2、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去尾法)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口算。

2.4÷1.2 7.2÷3 15.6÷0.3 8.4÷0.7
10.5÷7 5.2÷1.3 4.8÷0.6 6.4÷8
2、小燕用2元钱买了3个笔记本,平均每个本子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3、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取商的近似值除了用四舍五入法以外,还有另外的方法,这就是“进一法”和“去尾法”。

(板书课题)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下面来看小强的妈妈遇到了什么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引导辩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12
①学生自读,引导分析,明白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就是“2.5里面有几个0.4”后,独立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问题1:到底需要准备几个瓶子,为什么?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

③出示结语:最后一次所剩的油无论是多少,都必须用一个瓶子装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多准备1个瓶子。

也就是说: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向个位进一。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

问题2:到底可以保准个几个礼盒?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③因为包装16个礼盒用了24米红丝带,剩下1米不能再包装一个礼盒,所以只能取近似数16了。

也就是说: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数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问题3:3、对比两个题目: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4、生谈感受。

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4、P33“做一做”。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实现并检测学习目标1)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进一法)
2、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去尾法)
(实现并检测学习目标2)
四、看书质疑,反思整理。

今天学习的内容在课本第33页,把书看一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回顾一下,你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1)2.5÷0.4≈6(个)
答:需要准备6个瓶子。

(2)25÷1.5≈17(个)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7个礼盒。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