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环境友好,规范建设工程管理行为,制定本制度。
二、质量管理责任1. 建设单位负责人应当对工程质量承担最终责任,确保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2. 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责任,并及时提出质量问题整改意见。
3. 施工单位要充分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
三、质量管理要求1. 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确保设计符合国家建设标准。
2. 施工单位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3. 施工单位应当组织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货、验收、使用、保管和管理工作,并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四、质量安全管理1.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2. 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工程质量验收1. 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申请质量验收。
2. 工程质量验收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3. 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六、质量问题处理1. 在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当立即停工或停用,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检查,并要求相关责任人做出整改计划并落实。
3. 质量问题应当及时追责,由责任单位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七、质量管理宣教1.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质量管理的宣教工作,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2.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宣传,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八、监督检查1. 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2. 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质量问题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以下是一个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活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加强对各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质量管理责任第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对所承建的工程质量负总责,并按照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质量工作。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并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工作。
第四条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制定监理计划,并按照监理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监理过程中的质量工作。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五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管理程序、质量记录等。
第六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评审,并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
第七章质量管理措施第七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采取必要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检验、验收、监督检查等。
第八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组织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部位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第九章质量安全监督第九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整改和处理。
第十一章责任追究第十一条发生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或者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处罚。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追究责任的内部机制,并按照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对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有关部门可以暂停或者撤销相关单位的资质,并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员。
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建筑工地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包括新建、扩改、装修等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
第三条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应遵循“安全、质量、进度”的原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四条建筑工地质量管理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全过程监管。
第五条建筑工地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设定、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整改与验收等环节。
第六条建筑工地质量目标应根据项目要求和技术规范确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三章施工质量控制第七条建筑工地施工质量控制应按照工程施工规范进行,包括工艺要求、质量检查、材料管理等方面。
第八条施工工艺要求包括工序文件编制、工序顺序控制、标准化施工等。
第九条施工质量检查应定期进行,包括自检、互检和专项检查,记录检查情况并及时整改。
第十条建筑工地材料管理应建立档案,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选材、检验、保管和使用。
第四章质量检查与验收第十一条建筑工地质量检查应定期进行,包括质量验收跟踪、分部检查等环节。
第十二条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记录,整改情况应在规定期限内反馈。
第十三条建筑工地质量验收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用户要求。
第五章质量整改与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建筑工地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整改措施应有效并及时填报整改报告。
第十五条对质量问题责任认定应明确,责任人应按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并进行追究。
第十六条相同或类似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警示教育或处以相应处罚。
第六章安全保障措施第十七条建筑工地应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八条施工过程中必须理顺施工顺序,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九条建筑工地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第七章培训与提升第二十条建筑工地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房屋建造工程、路线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本办法不合用抢险救灾及其他暂时性建造、农民自建两层以下(不含两层)住宅的建设活动和军事建设工程的管理。
第三条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第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建设、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单位依法分别对工程质量负责。
第五条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负责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本市所辖县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市、县(市)建造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质监站)受市建委、县(市)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负责对工程质量实施具体监督管理。
第二章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不得将工程肢解发包。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进行招标。
第九条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供与工程有关的和完成承包业务所必须的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第十条建设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持经市场准入的勘察、设计文件到市建委办理施工图设计审查手续.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勘察、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屋面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屋面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4.26•【字号】哈建发[2010]123号•【施行日期】2010.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屋面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哈建发〔2010〕123号)各县(市)、相关区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哈各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施工图审查单位:去冬今春以来,我市降雪量较大,部分房屋屋面出现渗漏,给百姓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不断提高我市建筑工程屋面施工质量,切实维护好广大居民用户的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加强屋面工程质量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设计单位对屋面防水工程的设计,应有施工节点设计详图。
屋面天沟、檐沟、泛水、变形缝、伸出屋面的管道等易渗漏的部位,应进行设计交底。
施工图应标明防水材料的品种、型号和规格,其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对材料质量指标的规定。
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施工节点设计进行审查,对不具有施工节点设计深度的,不得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三、施工单位要编制屋面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专业防水队伍施工。
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
材料进场后,必须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工序交接质量检查,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屋面工程完工后,要进行观感检查,并进行蓄水检验,蓄水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
四、监理单位要严格按设计文件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对屋面工程进行检查。
屋面工程施工时,必须进行旁站监理,并有旁站监理记录。
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下达监理通知单,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建设单位组织屋面工程验收时应重点对易渗漏的部位进行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的项目,不得通过验收。
工程部建设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部建设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工程部的建设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水平,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工程部的全部项目和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装修等各类工程。
二、组织机构1.设置工程部质量管理岗位,负责工程部的质量管理工作。
2.设立负责质量管理的领导小组,并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程师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质量目标、制度、标准和计划,并监督执行。
三、质量管理流程1.工程部将工程划分为多个任务节点,根据工程进度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2.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任务实施人员,负责任务的具体执行。
3.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工程质量计划,明确施工标准、工艺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4.工程部组织质量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质量意识。
5.工程部实施层层把关制度,对每个任务节点进行质量验收,并记录相关信息。
6.工程部将问题整理为问题清单,并按照优先级进行整改。
7.工程部定期汇总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
四、质量管理要求1.工程部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工程部要切实加强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3.工程部要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工程部要严格要求承包商和供应商提供合格的材料和设备。
5.工程部要定期组织施工过程的质量评审,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
6.工程部要建立质量管理档案,记录施工过程的情况和质量验收结果。
五、质量奖惩制度1.对工程部在质量管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
2.对工程部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质量管理结果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予以处罚。
3.工程部采取"三追责"制度,即工程质量问题责任追究、质量问题记录追究和技术管理问题追究。
六、质量管理监督1.工程部要定期组织第三方验收机构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2.工程部将质量管理列入例行检查内容,不定期进行内部检查。
3.工程部应接受公司的监督和指导,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17•【字号】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5号•【施行日期】2012.10.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勘察设计正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5号)《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7月30日市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01日起施行。
市长:宋希斌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七日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规范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行为,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活动以及对其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贯彻保护环境、节约用地、节省投资、节省能源的原则。
第四条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活动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县(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活动的监督管理。
城乡规划、交通运输、水务、人防等有关行政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做好本专业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市场准入第五条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活动的单位,应当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和认定书,并无不良行为记录,方可在资质证书和认定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活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承接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业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单位的资质标准、资质审批和承接业务范围,按照国家和省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哈尔滨市建筑工程质量优质奖评选办法

哈尔滨市建筑工程质量优质奖评选办法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市工程建设各方行为主体的质量意识及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促进企业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筑工程质量优质奖共设下列五种:市结构优质工程奖、市装饰优质工程奖、结构丁香杯奖、装饰丁香杯奖、市优质工程奖。
第三条建筑工程质量优质奖采取企业自愿申报的原则,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优质奖申报及评选活动。
第四条市结构优质工程奖和市装饰优质工程奖由市质监站评定;结构丁香杯奖和装饰丁香杯奖由市质监站组织,聘请建筑工程质量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选;市优质工程奖由市质监站组织,聘请建筑工程质量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选,报市建委审定。
第五条建筑工程质量优质奖的评定活动依据国家及省、市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进行。
第六条建筑工程质量优质奖评定内容:(一)行为各方的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二)执行国家及省、市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情况;(三)执行国家及省、市制定的有关强制性标准情况、实物工程质量情况、技术内业情况。
第七条市结构优质工程奖(一)具备下列条件的工程项目可申报市结构优质工程奖:1、工程项目必须具备齐全的建设审批手续;2、工程的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及相应的资质等级;3、工程项目的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
(二)申报市结构优质奖的工程项目,必须在开工前5日内,由施工企业到市质监站办理申报手续;市质监站对所申报的工程项目作出跟踪评定计划;市质监站在主体工程完工后30日内完成对工程项目的评定。
第八条市装饰优质工程奖(一)具备下列条件的建筑装修工程项目可申报市装饰优质工程奖:1、工程项目必须具备齐全的建设审批手续;2、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相应资质证书;3、工程造价不少于50万元。
(二)申报市装饰优质工程奖的工程项目,必须在工程开工前5日内,由施工企业到市质监站办理申报手续;市质监站对所申报的工程项目作出跟踪评定计划;市质监站在工程完工后30日内完成对工程项目的综合评定。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项目。
二、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确保建筑工程各环节、各工程部分的质量安全。
2、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通过规范管理和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质量。
3、全过程控制:从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到保修期的全过程控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4、法律法规合规:遵守国家、地方的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保证建筑工程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和标准。
三、质量管理体系1、组织架构:建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2、质量计划:编制建筑工程的质量计划,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检验方法。
3、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实施严把工程质量关。
4、质量验收:进行工程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质量评估:定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6、质量记录: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记录制度,包括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各项记录。
四、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和培训1、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质量管理经验。
2、质量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
五、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责任制1、项目负责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主要责任,全面管理和控制工程质量。
2、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组织实施各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负责,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4、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监督,组织实施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六、质量管理评估和提升1、定期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行评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2、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3、总结建设工程项目的经验教训,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承接的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工程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以“安全、质量、进度、环保、文明施工”为宗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四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领导是本单位的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第五条质量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
第六条所有参与本单位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师、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开展工作,并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做好工作。
第七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当不断改进、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第八条本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包括领导班子、岗位责任、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第九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领导班子由负责人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本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整体工作。
第十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当确定各岗位的责任并明确负责人,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确保相关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第三章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第十二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当编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并定期进行修订。
第十三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十四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3.03•【字号】哈建发[2006]20号•【施行日期】2006.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哈建发〔2006〕20号)各区(县)、市、开发区建设局,在哈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相关规定,现将《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项目清单二00六年三月三日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必要资金投入,保障施工从业人员的作业条件和生活环境,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及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是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及本市冬季施工特殊要求,购置和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所需要的费用。
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有其他要求的,所发生费用一并计入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
第三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依据本省概算定额、费用定额及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
第四条实行招投标的建设项目,招标方或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时,清单计价的工程应在措施费项中单独列出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定额计价的工程应在有关费中列出文明施工增加费。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41号]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b2e928c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0.png)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正文:----------------------------------------------------------------------------------------------------------------------------------------------------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41号)《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1999年12月22日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曹广亮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维护工程建设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的全部建设费用(包括土地征购费、拆迁安置费、勘测设计费、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以及按规定列入工程造价的建设期间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具体表现为投资估算、概算、预算和结算。
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建设工程施工期间所发生的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或者参与建设工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市建设工程造价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造价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可以委托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造价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造价管理工作。
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职责权限负责本辖区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接受市造价主管部门和其委托的市造价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
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协同进行管理。
第二章计价依据第五条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包括:(一)估算指标(概算指标);(二)概算定额;(三)预算定额(综合预算定额)与单位估价表;(四)定额单价表;(五)费用定额;(六)劳动定额;(七)工期定额;(八)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预算价格;(九)其他有关工程造价计价规定。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4.03•【字号】哈建发[2009]50号•【施行日期】2009.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哈建发〔2009〕50号)各区、县(市)、开发区建设局,在哈各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招投标代理机构,哈尔滨铁路局,中直、省直在哈有关单位: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系列合同管理,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现将《哈尔滨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九年四月三日哈尔滨市建设工程施工系列合同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系列合同的管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下简称施工合同);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以下简称专业分包合同)和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以下简称劳务分包合同)。
第三条哈尔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建设工程施工系列合同的备案管理,并对区、县(市)依法签订的施工系列合同进行监督和指导。
具体工作由哈尔滨市造价管理机构负责。
第四条签订建设工程施工系列合同应当使用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监制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市政工程材料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

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市政工程材料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1.26•【字号】哈建发[2010]9号•【施行日期】2010.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市政工程材料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哈建发〔2010〕9号)各有关单位:现将《哈尔滨市市政工程材料质量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O年一月二十六日哈尔滨市市政工程材料质量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加强我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保证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材料,根据国家、行业技术质量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规定,结合近年来我市市政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行政区内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材料供应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沥青砼粗集料一律采用“反击破”工艺生产的优质碎石,不得使用其它工艺生产的碎石或风化石。
第四条沥青砼细集料应以机制砂为主,天然砂掺量不得超过细集料总量的20%。
第五条沥青一律采用技术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重交通沥青。
第六条严格控制沥青砼的摊铺温度,环境温度低于5℃时,一律不得进行摊铺。
第七条沥青砼提前做好工序衔接准备,摊铺后应迅速碾压,碾压结束时,沥青砼表面温度不得低于55℃,改性沥青砼表面温度不得低于90℃。
第八条二(三)灰碎石混合料一律采用工厂化集中拌合工艺生产,不得在施工现场临时“路拌”。
第九条二(三)灰碎石一律采用筒压试验压碎值小于30%的优质碎石,不得使用风化石。
第十条石灰一律采用钙、镁含量(游离CaO、MgO含量)符合国家行业标准CJJ1-2008的三级灰,不得使用劣质灰。
第十一条人行步道砖抗压强度不得小于30Mpa,磨坑长不应大于32mm,否则不得出厂,不得铺装。
第十二条人行步道板具有一定的抗滑性,彩色步道砖两年保质期内面层不退色,几何尺寸符合一等品要求。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的通知-哈建发[2005]150号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的通知-哈建发[2005]150号](https://img.taocdn.com/s3/m/b1092dc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4.png)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的通知(哈建发〔2005〕150号)各区、县(市)、开发区建设局,在哈建设(开发)、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招标代理机构:现将《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招标投标活动和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负责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
市、区、县(市)、开发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
第二章招标第六条招标人是依法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七条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一)工程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招标,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四)工程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一)、(二)、(三)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项目收费集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项目收费集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6.09•【字号】哈政发法字[2006]26号•【施行日期】2006.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设项目收费集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哈政发法字[2006]2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现将《哈尔滨市建设项目收费集中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六年六月九日哈尔滨市建设项目收费集中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收费管理,提高行政效能,防止资金流失,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由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收取的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集中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收费集中管理,是指市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收费业务,并将所收资金统一上缴市财政的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收费集中管理,应当坚持便民、高效、有利于资金统一收缴的原则。
第五条市建设、国土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人防、房产住宅、公安消防、城市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设项目收费的收缴工作。
第六条市行政服务中心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负责指导、协调建设项目收费的集中管理工作。
(一)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工程建设应当缴纳的部分)、工程定额测定费、建筑工程安全监督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二)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的土地出让金、防洪保安费(代收)、新菜地建设基金;(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的建筑行业养老保险基金;(四)市人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五)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六)市公安消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费;(七)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的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建设收费项目。
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建筑工地的质量管理行为,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合规和环保。
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包括土木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
二、组织架构2.1 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建筑工地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协调和落实质量管理相关事宜,并配备足够的人员和专业设备。
2.2 设立质量管理专岗质量管理部门应设立质量管理员岗位,专门负责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
三、质量管理流程3.1 施工前质量管理3.1.1 施工前准备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施工前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环境的清理和平整、检查和验收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以及施工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
3.1.2 施工前会议施工前会议是重要的质量管理环节,施工前会议应全面把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要求,并确定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2 施工中质量管理3.2.1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2.2 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计划、施工工序、材料验收记录等。
同时,建立完善的施工档案管理制度,保留施工照片、图纸、验收记录等相关资料,以备后期的审查和溯源。
3.3 施工后质量管理3.3.1 工程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工程验收。
验收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验收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3.3.2 后期维护管理建筑工地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施工过程的管理,还应包括建筑的后期维护管理。
建筑竣工后,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功能正常运行。
四、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4.1 质量培训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员工的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制度目标本文档旨在确保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保持高质量标准,提高施工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1. 质量管理责任1.1 质量管理组织建筑工地应设立质量管理组织,负责统筹和协调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组织应由经验丰富的质量管理专业人员组成。
1.2 质量管理责任人建筑工地应确定一名质量管理责任人,负责监督和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责任人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质量控制措施2.1 施工方案审核在施工开始前,质量管理责任人应审核施工方案,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2.2 施工过程记录建筑工地应建立完善的施工过程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信息。
施工过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
2.3 工程验收在工程竣工前,建筑工地应进行工程验收。
验收时应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3. 质量问题处理3.1 质量问题整改建筑工地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2 质量问题追责如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质量责任事故,建筑工地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追责,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4. 安全管理4.1 安全培训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2 安全设施建筑工地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5. 监督检查5.1 内部监督检查建筑工地应设立内部监督检查机构,定期进行工地质量和安全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外部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和第三方监管机构应定期对建筑工地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6. 处罚和奖励措施6.1 处罚措施对违反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建筑工地应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6.2 奖励措施对表现出色,质量管理优秀的建筑工地,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励良好的质量管理行为。
---以上是建筑工地质量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建筑工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本办法不适用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建筑、农民自建两层以下(不含两层)住宅的建设活动和军事建设工程的管理。
第三条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第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建设、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单位依法分别对工程质量负责。
第五条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负责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本市所辖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质监站)受市建委、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负责对工程质量实施具体监督管理。
第二章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不得将工程肢解发包。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进行招标。
第九条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供与工程有关的和完成承包业务所必须的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第十条建设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持经市场准入的勘察、设计文件到市建委办理施工图设计审查手续。
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勘察、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前,要按规定到质监站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未办理监督手续的工程,不得开工。
第十三条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第十四条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建设单位应当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应当及时确定验收日期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日期确定后,应当提前两日书面通知当地质监站。
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四)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工程经验收合格,并到当地质监站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
第十七条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未依法取得勘察、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不得承揽工程。
禁止勘察、设计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禁止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工程。
第十八条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应当在文件上签字,对设计文件负责。
第十九条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报告进行工程设计。
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第二十条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除根据设计要求所选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等产品的性能、规格只有唯一厂家能够生产或者加工外,设计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厂和供应商。
在通用产品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设计单位不得故意选用特殊要求的产品。
第二十一条设计单位应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详细说明设计意图、特殊工艺要求以及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在施工中的难点、疑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等,并负责解释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的疑问。
第二十二条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对因勘察、设计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设计单位应当参与竣工验收并签署意见。
第二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
第二十四条施工单位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做到质量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全部工程质量负责,对依法分包单位质量行为有监督管理权,并对分包工程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施工单位应当抵制工程有关各方违反规定肢解发包工程、指定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厂家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向当地质监站提交工程施工计划。
施工过程中凡涉及基础、主体结构、防水、保温等重要隐蔽部位,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并在隐蔽前通知质监站。
第二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工序质量控制。
有关工程的技术文件、资料必须齐全、准确。
第二十七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有差错的,应当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八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九条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第三十条工程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并履行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第三十一条施工单位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当负责返修,返修费用及造成的损失,由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三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
禁止监理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担监理业务。
监理单位不得转让工程监理业务。
第三十四条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不得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理业务。
第三十五条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三十六条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履行监理职责。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
第三十七条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监理计划及质量责任制,其质量行为接受质监站监督检查。
第三章质量保修与投诉处理第三十八条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一)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九条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规定的保修期限内,因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责任行为造成质量缺陷的,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返修或更换,其经济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第四十条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由建设单位依法划拨施工净产值5%的工程款,从施工单位工程款中扣除存入当地质监站专用帐户,作为质量保修抵押金。
工程保修期满未发生施工质量问题的,保修抵押金与利息如数退给施工单位(抵施工单位工程款)。
质量保修抵押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第四十一条因地震、洪水、台风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工程事故或因装修、使用不当等使用者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属于质量保修范围。
第四十二条建设工程交付使用时,施工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住宅工程还需同时提供《住宅使用说明书》。
保修书中应明确工程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使用说明书中应明确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二次装修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十三条保修期内工程质量出现的问题,用户可向建设单位或者产权、物业管理单位投诉,以上单位接到用户投诉后,应当认真组织调查,责成施工单位予以修复。
凡不受理用户投诉,不保修或者用户对质量问题处理结果有异议时,用户可向市建委、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市建委、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用户投诉后在核实问题的基础上,有权责令有关单位履行保修责任和赔偿责任,并依法对有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四十四条市建委、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是否按规定的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从业或者越级从业进行检查,并对其执行国家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情况,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等质量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质监站受理工程质量监督后,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质量监督计划,在工程开工前向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下发《质量监督计划书》,进行质量监督交底,使各方明确监督的主要内容。
第四十六条质量监督人员有权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有权责令改正。
质量监督人员对所监督的工程要认真详细地填写监督记录,下发质量问题通知书,并将整改反馈资料存入监督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