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7.2,7.3导学案同步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平行线的证明 》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7章《平行线的证明》专题演练1.(1)如图1,AC平分∠DAB,AB∥CD,求证:∠1=∠2;(2)如图2,在(1)的条件下,AB的下方两点E、F满足:BF平分∠ABE,DF平分∠CDE,若∠DFB=25°,∠CDE=80°,求∠ABE的度数;(3)在前面的条件下,若P是BE上一点,G是CD上任一点,PQ平分∠BPG,PQ∥GN,GM平分∠DGP,如图3,则∠MGN=.2.如图1,点A、B分别在直线GH、MN上,∠GAC=∠NBD,∠C=∠D.(1)求证:GH∥MN;(2)如图2,AE平分∠GAC,DE平分∠BDC,若∠AED=∠GAC,求∠GAC与∠ACD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BF平分∠DBM,点K在射线BF上,∠KAG=∠GAC,若∠AKB=∠ACD,直接写出∠GAC的度数.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延长BC至点E,连接AE交CD于点F,使∠BAC=∠DAE,∠ACB=∠CFE(1)求证:∠BAF=∠CAD;(2)求证:AD∥BE;(3)若BF平分∠ABC,请写出∠AFB与∠CAF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4.如图,E、F分别在AB和CD上,∠1=∠D,∠2与∠C互余,AF⊥CE于G,求证:AB∥CD.证明:∵AF⊥CE,∴∠CGF=90°,∵∠1=∠D,∴AF∥,∴∠4==90°(),又∵∠2与∠C互余(已知),∠2+∠3+∠4=180°,∴∠2+∠C=∠2+∠3=90°,∴∠C=,∴AB∥CD.5.(1)①如图1,已知AB∥CD,点E在直线AB、CD之间,探究∠ABE、∠BED、∠C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将图1中射线BA绕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射线BA交射线DC于F,得到图2,形成四边形BFDE,探究四边形中∠B、∠E、∠D、∠BF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图3中,AB∥CD,∠ABE与∠CD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N,∠ABM=∠ABN,∠CDM =∠CDN,写出∠M与∠E之间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已知:∠BDG+∠EFG=180°,∠B=∠DEF.(1)如图1,求证:DE∥BC.(2)如图2,当∠A=∠EFG=90°时,请直接写出与∠C互余的角.7.如图,直线EF交直线AB、CD与点M、N,NP平分∠ENC交直线AB于点P.已知∠EMB=112°,∠PNC=34°.(1)求证:AB∥CD;(2)若PQ将分∠APN成两部分,且∠APQ:∠QPN=1:3,求∠PQD的度数.8.已知:如图,∠1=∠2,∠B=∠C.(1)求证AB∥CD;(2)若∠A=30°,求∠D的度数.9.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点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的点,连接DE,DF,DE∥AB,∠BFD=∠CED,连接BE交DF于点G,求证:∠EGF+∠AEG=180°.证明:∵DE∥AB(已知),∴∠A=∠CED()又∵∠BFD=∠CED(已知),∴∠A=∠BFD()∴DF∥AE()∴∠EGF+∠AEG=180°()10.如图,若∠ADE=∠ABC,BE⊥AC于E,MN⊥AC于N,试判断∠1与∠2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1)∵AC平分∠DAB,∴∠1=∠3,∵AB∥CD,∴∠2=∠3,∴∠1=∠2;(2)过F作作FQ∥AB,∵AB∥CD,∴CD∥FQ,∵DF平分∠CDE,∴∠CDF=∠EDF=CDE==40°,∵CD∥FQ,∴∠DFQ=∠CDF=40°,∵∠DFB=25°,∴∠BFQ=15°,∵AB∥FQ,∴∠ABF=∠QFB=15°,∵BF平分∠ABE,∴∠ABE=2∠ABF=30°;(3)过P作PK∥AB,则PK∥DG,∴∠BPK=∠ABP=30°,∵PQ平分∠BPG,∴∠GPQ=∠BPQ,设∠GPQ=∠BPQ=x,∴∠GPK=2x+30°,∵DG∥PK,∴∠DGP=∠GPK=30°+2x,∵GM平分∠DGP,∴∠DGM=∠PGM=DGP=15°+x,∵PQ∥GN,∴∠PGN=∠GPQ=x,∴∠MGN=∠PGM﹣∠PGN=15°,故答案为:15°.2.解:(1)如图1,延长AC交MN于点P,∵∠ACD=∠D,∴AP∥BD,∴∠NBD=∠NPA,∵∠GAC=∠NBD,∴∠GAC=∠NPA,∴GH∥MN;(2)延长AC交MN于点P,交DE于点Q,∵∠E+∠EAQ+∠AQE=180°,∠EQA+∠AQD=180°,∴∠AQD=∠E+∠EAQ,∵AC∥BD,∴∠AQD=∠BDQ,∴∠BDQ=∠E+∠EAQ,∵AE平分∠GAC,DE平分∠BDC,∴∠GAC=2∠EAQ,∠CDB=2∠BDQ,∴∠CDB=2∠E+∠GAC,∵∠AED=∠GAC,∠ACD=∠CDB,∴∠ACD=2∠GAC+∠GAC=3∠GAC;(3)设射线BF交GH于I,∵GH∥MN,∴∠AIB=∠FBM,∵BF平分∠MBD,∴∠DBF=∠FBM=,∴∠AIB=∠DBF,∵∠AIB+∠KAG=∠AKB,∠AKB=∠ACD,∴∠ACD=∠DBF+∠KAG,∵∠KAG=∠GAC,∠GAC=∠NBD,∴∠GAC+=∠ACD=3∠GAC,即∠GAC+∠GAC=3∠GAC,解得∠GAC=.故答案为.3.解:(1)∵∠BAC=∠DAE,∴∠BAC+∠CAF=∠DAE+∠CAF,∴∠BAF=∠CAD;(2)∵∠BAC=∠DAF,∠ACB=∠CFE=∠AFD,∴∠B=∠D,∵AB∥CD,∴∠B+∠BCD=180°,∴∠D+∠BCD=180°,∴AD∥BE;(3)如图2,∵AD∥BE,∴∠E=∠1=∠2,∵BF平分∠ABC,∴∠3=∠4,∵∠AFB是△BEF的外角,∴∠AFB=∠4+∠E=∠4+∠1,∴∠AFB=3+∠2,又∵AD∥BC,∴∠ABC+∠BAD=180°,∴∠3+∠4+∠1+∠CAF+∠2=180°,即2∠AFB+∠CAF=180°.故答案为:2∠AFB+∠CAF=180°.4.证明:如图所示:∵AF⊥CE(已知),∴∠CGF=90°,∵∠1=∠D(已知),∴AF∥ED,∴∠4=∠CGF=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与∠C互余(已知),∠2+∠3+∠4=180°,∴∠2+∠C=∠2+∠3=90°,∴∠C=∠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已知,已知,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解:(1)①如图1,过E作EF∥AB,∴∠FEB+∠EBA=180°,∵CD∥AB,EF∥AB,∴CD∥EF,∴∠CDE+∠DEF=180°,∴∠CDE+∠DEB+∠ABE=360°,②如图2,过点B作GB∥CD,∴∠BFD=∠GBF,由(1)知∠GBE+∠E+∠D=360°,∴∠B+∠E+∠D+∠BFD=360°;(2)如图3,过M作MF∥AB,∵AB∥CD,∴MF∥CD,∵∠ABM=∠ABN,∠CDM=∠CDN,∴设∠MBN=x,∠MDN=y,则∠MDC=2y,∠ABM=2x,∠EBN=3x,∠EDN=3y,∴∠BMF=2x,∠DMF=2y,∠ABE=6x,∠CDE=6y,∴∠BMD=2(x+y),过E作EG∥AB,∵AB∥CD,∴EG∥CD,∴∠BEG=180°﹣∠ABE=180°﹣6x,∠DEG=180°﹣∠CDE=180°﹣6y,∴∠BED=∠BEG+∠DEG=360°﹣(6x+6y)=360°﹣3∠BMD,∴3∠BMD+∠BED=360°.6.(1)证明:∵∠EFD+∠EFG=180°,∠BDG+∠EFG=180°,∴∠BDG=∠EFD,∴BD∥EF,∴∠BDE+∠DEF=180°,又∵∠DEF=∠B,∴∠BDE+∠B=180°,∴DE∥BC;(2)解:∵∠A=∠EFG=90°,∴∠ADE+∠AED=90°,∠B+∠C=90°,∵DE∥BC,∴∠ADE=∠B,∵∠B=∠DEF,∴与∠C互余的角有∠B,∠ADE,∠DEF.7.(1)证明:∵∠EMB=112°,∴∠PMN=112°,∵NP平分∠EN,∴∠CNE=2∠CNP,∵∠CNP=34°,∴∠CNE=68°,∴∠PMN+∠CNE=180°,∴AB∥CD;(2)解:∵∠APN=∠PMN+∠PNM=112°+34°=146°,∵∠APQ:∠QPN=1:3,∴∠APQ=36.5°,∵AB∥CD,∴∠PQD=∠APQ,∴∠PQD=36.5°.8.解:(1)∵∠1=∠2,∠1=∠FMN,∴∠2=∠FMN,∴CF∥BE,∴∠C=∠BED.又∵∠B=∠C,∴∠B=∠BED,∴AB∥CD.(2)∵AB∥CD,∴∠A=∠D.又∵∠A=30°,∴∠D=30°.9.证明:∵DE∥AB(已知),∴∠A=∠C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FD=∠CED(已知),∴∠A=∠BFD(等量代换)∴DF∥A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GF+∠AEG=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解:∠1与∠2相等.理由如下:∵∠ADE=∠ABC,∴DE∥BC,∴∠1=∠EBC,∵BE⊥AC于E,MN⊥AC于N,∴BE∥MN,∴∠EBC=∠2,∴∠1=∠2.。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2.1 定义与命题同步练习课件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第1课时 定义与命题(mìng tí)。第1课 时 定义与命题(mìng tí)。知识点1 定义与命题(mìng tí)的概念。知识点2 命题(mìng tí)的结构。∠B>∠C ∠A> ∠C。知识点3 命题(mìng tí)的分类。B。B 规律方法综合练
第1课时
定义(dìngyì)与命题
[解析] 在 A 中,a2=9,b2=4,且 3>2,满足“若 a2>b2,则 a>b”,故 A 选项中 a,b 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
在 B 中,a2=9,b2=4,且-3<2,此时虽然满足 a2>b2,但 a>b 不成立, 故 B 选项中 a,b 的值可以说明命题为假命题;
知识点1
定义(dìngyì)与命题的概念
1.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 D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析] A 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一个命题.B 项,两条平行线被一
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这是一个命题.C 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一
第1课时
定义(dìngyì)与命题
知识点2 命题(mìng tí)的结构
3.将“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 式,下列正确的是( C )
A.如果同角,那么补角相等 B.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 C.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D.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相等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最新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为什么要证明复习课时作业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为什么要证明A 考点训练确保基本分考点一数学结论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1.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2.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自然数也是整数B.延长线段ABC.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直角D.同角的余角相等3.下列说法中是真命题的是()A.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B.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同旁内角互补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考点二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4.指出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和结论,题设,结论.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C.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D.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6.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所有的实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等角的补角相等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综合运用挑战高分7.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两个锐角互余”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1=30°,∠2=60°B.∠1=0°,∠2=60°C.∠1=30°,∠2=80°D.∠1=0°,∠2=90°8.判断命题“如果n<1,那么n2﹣1<0”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反例中的n可以为()A.﹣2B.−12C.0D.129.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A.如果是同角的余角,那么相等B.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C.如果两个角是同角,那么这两个角是余角D.如果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0.给出两个命题:①两个锐角之和不一定是钝角;②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一定相似()A.①真②真B.①假②真C.①真②假D.①假②假11.说明命题“如果a、b、c是△ABC的三边,那么长为a﹣1、b﹣1、c﹣1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是假命题的反例可以是a=2,b=2,c=.12.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条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假命题的是.(填写序号)C 拓展延伸冲刺满分13.写出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说明:(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4)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为什么要证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解: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一个命题;B.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这是一个命题;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一个命题;D.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不是命题,这是一个定义;故选:D.2.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自然数也是整数B.延长线段ABC.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直角D.同角的余角相等解:自然数也是整数,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直角,同角的余角相等,它们都是命题,而延长线段AB为描叙性语言,它不是命题.故选:B.3.下列说法中是真命题的是()A.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B.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同旁内角互补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A、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所以A选项为假命题;B、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所以B选项为假命题;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D.4.指出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和结论,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解:对顶角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两个角是对顶角,这两个角相等.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C.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D.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解:A、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真命题;B、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例如:﹣1的倒数也是﹣1,故是假命题;C、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例如:1的平方也是1,故是假命题;D、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例如:1的算术平方根也是1,故是假命题;故选:A.6.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所有的实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等角的补角相等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A、所有的实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所以A选项正确;B、等角的补角相等,所以B选项正确;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0是有理数,所以C选项错误;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C.7.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两个锐角互余”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1=30°,∠2=60°B.∠1=0°,∠2=60°C.∠1=30°,∠2=80°D.∠1=0°,∠2=90°解:例如:若∠A=30°,∠B=80°,则∠A+∠B>90°.故选:C.8.判断命题“如果n<1,那么n2﹣1<0”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反例中的n可以为()A.﹣2B.−12C.0D.12解:当n=﹣2时,满足n<1,但n2﹣1=3>0,所以判断命题“如果n<1,那么n2﹣1<0”是假命题,举出n=﹣2.故选:A.9.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A.如果是同角的余角,那么相等B.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C.如果两个角是同角,那么这两个角是余角D.如果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选:B.10.给出两个命题:①两个锐角之和不一定是钝角;②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一定相似()A.①真②真B.①假②真C.①真②假D.①假②假解:两个锐角之和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或钝角,如25°+25°=50°,50°+40°=90°,70°+40°=110°,所以①是真命题;各边对应成比例,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但仅仅各边对应成比例不能得到两个多边形相似,如一个边为1的任意菱形和一个边为2的正方形,所以②是假命题.故选:C.11.说明命题“如果a、b、c是△ABC的三边,那么长为a﹣1、b﹣1、c﹣1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是假命题的反例可以是a=2,b=2,c=3(答案不唯一).解:当a=2,b=2,c=3时,a﹣1=1,b﹣1=1,c﹣1=2,此时:1+1=2,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3(答案不唯一)12.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条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假命题的是③.(填写序号)解:①如果a∥b,a⊥c,那么b⊥c,正确,是真命题;②如果b∥a,c∥a,那么b∥c,正确,是真命题;③如果b⊥a,c⊥a,那么b⊥c,错误,是假命题;④如果b⊥a,c⊥a,那么b∥c,正确,是真命题.假命题有③,故答案为③.13.写出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说明:(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4)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真命题;(2)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真命题;(3)内错角相等,假命题;例如:∠1与∠2是内错角,但不相等;(4)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真命题.。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3平行线的判定同步练习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图 7-3-6
[解析] 因为 EF⊥AB,CD⊥AB,所以∠EFA=∠CDA=90°,所以 EF∥CD, 所以∠1=∠EDC.因为∠1=∠2,所以∠EDC=∠2,所以 DE∥BC,即图中互相 平行的直线有 2 对.
3 平行线的判定
13.求证: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解:已知:如图,a∥c,b∥c.
求证:a∥b. 证明:作直线 AB 与直线 a,b,c 分别交于点 A,B,C 因为 a∥c,所以∠1=∠2. 因为 b∥c,所以∠2=∠3, 所以∠1=∠3,所以 a∥b.
3 平行线的判定
14.如图 7-3-13 所示,EB⊥MN 于点 B,FD⊥MN 于点 D,∠1=∠2.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3 平行线的判定
A 知识要点分类练 B 规律方法综合练 C 拓广探究创新练
3 平行线的判定
A 知识要点分类练
知识点 平行线的判定
1.如图 7-3-1,下列推论及所注理由正确的是( C ) A.∵∠1=∠B,∴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2=∠C,∴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2+∠3+∠B=180°,∴DE∥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平行) D.∵∠4=∠1,∴DE∥BC(对顶角相等)
李梅同学写出了命题 1:已知四边形 ABCD 中,AB∥DC,∠A=∠C, 则 AD=BC.
王华同学写出了命题 2:已知四边形 ABCD 中,AB∥DC,AD=BC, 则∠A=∠C.
请你指出命题 1 和命题 2 的真假,若是真命题,请加以证明;若是 假命题,请举反例说明.
数学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7.1为什么要证明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7.1为什么要证明同步测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验、观察或试验完全可以判断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与否B.推理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C.对于自然数n,n2+n+37一定是质数D.有10个苹果,将它放进9个筐中,则至少有一个筐中的苹果不少于2个2.下列结论你能肯定的是( )A.今天下雨,明天一定不下雨B.三个连续整数的积一定能被6整除C.小明在数学竞赛中一定能获奖D.两张相片看起来不一样,则肯定照的不是同一个人3.小红前五次数学单元测试都是优秀,第六次单元测试也一定是优秀,这个判断是_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4.下列问题用到推理的是( )A.根据x=1,y=1,得x=yB.观察得到的四边形有四个内角C.老师告诉了我们关于金字塔的许多奥秘D.由公理知道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如果a>b,b>c,则a>cB.若a>b,则ac>bcC.若∠AOB=∠BOC,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D.如果两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6.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弟弟今年13岁,哥哥比弟弟大6岁,到了明年,哥哥比弟弟只大5岁,因为弟弟明年比今年长大了1岁B.如果a∥b,b∥c,则a∥cC.∠A与∠B相等,原因是它们看起来大小也差不多D.因为对顶角必然相等,所以相等角也必是对顶角7.若n是整数,2n+5(n是整数)是_______,2n-8是______.(填“奇数”或“偶数”)8.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1+2+1=4,1+2+3+2+1=9,1+2+3+4+3+2+1=16,…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1+2+3+…+99+100+99+98+…+3+2+1=___________.9.在一次1500米的比赛中,有如下的判断:甲说:丙第一,我第三;乙说:我第一,丁第四;丙说:丁第二,我第三.结果是每人的两句话中都只说对了一句,则可判断第一名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把立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涂上六种不同的颜色,并画上朵数不等的花,各面上的颜色与花的朵数情况列表如下:现将和上述大小相同,花朵颜色分布完全一样的四个立方体,拼成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如图所示,那么此长方体的下底面有多少朵花?试写出你的结论并说出推理过程.答案:1. D2. B3. 错误4. A5. A6. B7. 奇数偶数8. 1002或100009. B10. 解:从图中观察得知,红色与蓝、黄、白、紫相邻,必与绿相对;黄与蓝、红、绿、白相邻,必与紫相对;那么蓝与白相对.长方体的下底面共有(5+2+6+4)朵花,即共17朵花。
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同步试卷(含答案)
《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必相等B.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必平行C.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它们的角平分线必互相垂直D.如果两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必相等2.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3.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开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放茶叶要用2分钟,给同学打电话要用1分钟.为使客人早点喝上茶,小明最快可在几分钟内完成这些工作?()A.19分钟B.18分钟C.17分钟D.16分钟4.如图,“因为∠1=∠2,所以a∥b”,其中理由依据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9的算术平方根是±3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点A(a,0)在x轴上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7.如图,在△ABC中,∠C=90°,∠B=40°,AD是∠BAC的平分线,则∠ADC的大小为()A.25°B.50°C.65°D.70°8.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交AB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若∠A=60°,∠B=48°,则∠CDE的大小为()A.72°B.36°C.30°D.189.如图,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1=∠2B.∠BAD=∠BCDC.∠ABC=∠ADC,∠3=∠4D.∠BAD+∠ABC=180°10.如图,在△ABC中,A D是BC边上的高,且∠ACB=∠BAD,AE平分∠CAD,交BC 于点E,过点E作EF∥AC,分别交AB、AD于点F、G.则下列结论:①∠BAC=90°;②∠AEF=∠BEF;③∠BAE=∠BEA;④∠B=2∠AEF,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11.给出下列命题:①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其中是真命题的有()个.A.1个B.2个C.3个D.4个12.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50°,∠ABC=60°,则∠EAD+∠ACD=()A.75°B.80°C.85°D.9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13.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条;而经过直线外一点P,与已知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条.14.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15.已知AD为△ABC的高线,AE为角平分线,当∠B=40°,∠ACD=60°时,∠EAD =度.16.如图,已知∠1=∠2=∠3=65°,则∠4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52分)17.如图,已知∠1=∠2,∠3=∠4,试说明AB∥CD.18.如图,∠A=64°,∠B=76°,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若∠AEC'=22°,求∠BDC'的度数.19.如图,若AE是△ABC边上的高,∠E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D,∠ACB=40°,求∠ADE.20.如图,BD⊥AC于D,EF⊥AC于F,DM∥BC,∠1=∠2.求证:∠AMD=∠AGF.21.如图,有三个论断:①∠1=∠2;②∠B=∠C;③∠A=∠D,请你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22.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点E在BC上,EF⊥AB,垂足为F.∠1=∠2,试判断DG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3.在△ABC中,∠C>∠B,AE平分∠BAC,F为射线AE上一点(不与点E重合),且FD⊥BC于D;(1)如果点F与点A重合,且∠C=50°,∠B=30°,如图1,求∠EFD的度数;(2)如果点F在线段AE上(不与点A重合),如图2,问∠EFD与∠C﹣∠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果点F在△ABC外部,如图3,此时∠EFD与∠C﹣∠B的数量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两条被截直线平行时,内错角相等,故本选项错误;B、如果两条相互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必平行,故本选项错误;C、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个角的两条边相互平行,则它们的角平分线必互相垂直,故本选项正确;D、如果两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2.解:设三角形的三角的度数是x°,2x°,3x°,则x+2x+3x=180,解得x=30,∴3x=90,即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3.解:小明应先洗开水壶用1分钟,再烧开水用15分钟,在烧水期间,洗茶壶用1分钟,洗茶杯用1分钟,放茶叶用2分钟,给同学打电话用1分钟,一共用5分钟,不用算入总时间,故为使客人早点喝上茶,小明最快可在16分钟内完成这些工作.故选:D.4.解:因为∠1=∠2,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5.解:A、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错误,是假命题;B、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错误,是假命题;C、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错误,是假命题;D、点A(a,0)在x轴上,正确,是真命题,故选:D.6.解:A、对顶角相等,但是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选项错误;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的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符合垂线段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7.解: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CAB=50°,∵AD是∠BAC的平分线,∴∠DAC=25°,∴∠ADC=90°﹣∠DAC=65°故选:C.8.解:∵∠A=60°,∠B=48°,∴∠ACB=180°﹣∠A﹣∠B=72°,∵CD平分∠ACB,∴∠BCD=∠ACB=36°,∵DE∥BC,∴∠CDE=∠BCD=36°;故选:B.9.解:A、∵∠1=∠2,∴AD∥CB,故本选项错误;B、∵∠BAD=∠BCD,不能得出AB∥CD,故本选项错误;C、∵∠ABC=∠ADC,∠3=∠4,∠ABD=∠BDC,∴AB∥CD,故本选项错误;D、∵∠BAD+∠ABC=180°,∴AD∥B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10.解:∵AD⊥BC,∴∠ADC=90°,∴∠C+∠CAD=90°,∵∠BAD=∠C,∴∠B AD+∠CAD=90°,∴∠CAB=90°,故①正确,∵∠BAE=∠BAD+∠DAE,∠DAE=∠CAE,∠BAD=∠C,∴∠BAE=∠C+∠CAE=∠BEA,故③正确,∵EF∥AC,∴∠AEF=∠CAE,∵∠CAD=2∠CAE,∴∠CAD=2∠AEF,∵∠CAD+∠BAD=90°,∠BAD+∠B=90°,∴∠B=∠CAD=2∠AEF,故④正确,无法判定EA=EC,故②错误.故选:B.11.解:①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是真命题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是真命题④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是真命题;故选:D.12.解:∵AD是BC边上的高,∠ABC=60°,∴∠BAD=30°,∵∠BAC=50°,AE平分∠BAC,∴∠BAE=25°,∴∠DAE=30°﹣25°=5°,∵△ABC中,∠C=180°﹣∠ABC﹣∠BAC=70°,∴∠EAD+∠ACD=5°+70°=75°,故选:A.二.填空题13.解: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而经过直线外一点P,与已知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1条.14.解:∵a⊥b,b⊥c,∴a∥c.故答案为a∥c.15.解:①如图1,∵∠B=40°,∠ACD=60°,∴∠BAC=180°﹣60°﹣40°=80°,∵AE为∠BAC角平分线,∴∠BAE==80°×=40°,∵AD为△ABC的高,∴∠ADB=90°,∴∠DAC=90°﹣∠C=90°﹣60°=30°,∴∠E AD=∠EAC﹣∠DAC=40°﹣30°=10°,②如图2,在△ABC中,∵∠ACD=∠B+∠BAC,∴∠BAC=60°﹣40°=20°,∵AE平分∠BAC,∠BAC=10°,∴∠AED=∠B+∠BAE=40°+10°=50°,∵AD为高,∴∠ADE=90°,∴∠EAD=90°﹣∠AED=90°﹣50°=40°.故答案为:10或40.16.解:∵∠1=∠2,∴AB∥CD,∴∠3=∠5,又∠1=∠2=∠3=65°,∴∠5=65°又∠5+∠4=180°,∴∠4=115°;故答案为:115°.三.解答题17.解:∵∠1=∠2,∴CE∥BF,∴∠4=∠AEC,又∵∠3=∠4,∴∠3=∠AEC,∴AB∥CD.18.解:如图设AE交DC′于F.在△ABC中,∠C=180°﹣∠A﹣∠B=180°﹣64°﹣76°=40°,由折叠可知∠C'=40°,∴∠DFE=∠AEC'+∠C=22°+40°=62°,∴∠BDC'=∠DFE+∠C=62°+40°=102°.19.解:∵AE⊥BC,∠ACB=40°,∴∠CAE=90°﹣∠ACB=90°﹣40°=50°.∵AD平分∠EAC,∴∠DAE=∠CAD=∠CAE=25°,∴∠ADE=∠CAD+∠ACD=25°+40°=65°.20.证明:∵BD⊥AC,EF⊥AC,∴BD∥EF,∴∠2=∠CBD,∵∠2=∠1,∴∠1=∠CBD,∴GF∥BC,∵BC∥DM,∴MD∥GF,∴∠AMD=∠AGF.21.已知:∠1=∠2,∠B=∠C求证:∠A=∠D证明:∵∠1=∠3又∵∠1=∠2∴∠3=∠2∴EC∥BF∴∠AEC=∠B又∵∠B=∠C∴∠AEC=∠C∴AB∥CD∴∠A=∠D22.解:DG∥BC,理由如下:∵CD⊥AB,EF⊥AB,∴CD∥EF,∴∠2=∠DCE,∵∠1=∠2,∴∠1=∠DCE,∴DG∥BC.23.(1)解:∵∠C=50°,∠B=30°,∴∠BAC=180°﹣50°﹣30°=100°.∵AE平分∠BAC,∴∠CAE=50°.在△ACE中∠AEC=80°,在Rt△ADE中∠EFD=90°﹣80°=10°.(2)∠EFD=(∠C﹣∠B)证明:∵AE平分∠BAC,∴∠BAE==90°﹣(∠C+∠B)∵∠AEC为△ABE的外角,∴∠AEC=∠B+90°﹣(∠C+∠B)=90°+(∠B﹣∠C)∵FD⊥BC,∴∠FDE=90°.∴∠EFD=90°﹣90°﹣(∠B﹣∠C)∴∠EFD=(∠C﹣∠B)(3)∠EFD =(∠C ﹣∠B ).如图,∵AE 平分∠BAC ,∴∠BAE =.∵∠DEF 为△ABE 的外角,∴∠DEF =∠B +=90°+(∠B ﹣∠C ), ∵FD ⊥BC ,∴∠FDE =90°.∴∠EFD =90°﹣90°﹣(∠B ﹣∠C )∴∠EFD =(∠C ﹣∠B ).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为什么要证明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 为什么要证明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 为什么要证明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 为什么要证明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为什么要证明课题§7。
1为什么要证明主备审阅八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新授授课教师教师寄语:要想获得新知识,就必须提出大量的新问题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有的放矢1、理解“对于一个数学结论,推理的必要性";2、认识推理的必要性及推理方式.课标要求: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二、温馨提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重点:体验检验数学结论的方法.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预习提示:阅读教材162—163页.三、课前热身——激发兴趣、温故知新1。
下列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2、4、8、16、…,第2013个数是_______ 。
2。
装有半杯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插入一根笔直的筷子,这时你看到的筷子______(填“是"或“不是")直的。
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吗?3。
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观察或实验够吗?四、课堂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1:通过实验验证结论⑴如图1,两条线段a与b的长度相等吗?请你先观察,再度量一下.⑵如图2,四边形是正方形吗?⑶如图3,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 m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能放进一个拳头吗?例题:⑴ 三条线段a 、b 、c ,哪一条线段与线段d 在同一直线上?请你先观察,再用三角尺验证一下.⑵ 两条线段一样长吗?练习:一根单线从纽扣的4个孔中穿过(每个孔只穿过一次),其正面情况如左图所示,下面4个图形中可能是其背面情形的是( )探究点2:通过推理验证结论周静、唐慧、陈庆三名同学中,有一名同学在同学们都不在的时候做了一件好事.事后,老师问她们三人是谁做的好事?周静说:“是陈庆做的".陈庆说:“不是我做的”.唐慧说:“不是我做的”.如果知道她们三人中有两人说的是假话,有一人说的是真的,你能判定是谁做的吗?图1 图2 图3例题: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在院里玩球,忽听“砰”的一声,球击中了李大爷家的窗户.李大爷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裂了。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为什么要证明同步练习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1 为什么要证明
[解析] 因为甲汽车从 A 路口以每小时 30 千米的速度沿 l 向东行驶,同时
乙汽车从 D 路口以相同的速度沿 l 向西行驶,所以两车的速度为330600000=235(米/
秒).因为 A,B 之间的距离为 800 米,B,C 之间的距离为 1000 米,C,D 之间
的距离为 1400 米,所以通过 AB,BC,CD 所用的时间分别为82050=96(秒),120500
红灯亮的时间与绿灯亮的时间也相同.若绿灯刚亮时,甲汽车从 A 路口
以每小时 30 千米的速度沿 l 向东行驶,同时乙汽车从 D 路口以相同的
速度沿 l 向西行驶,若这两辆汽车通过四个路口时都没有遇到红灯,则
每次绿灯亮的时间可能设置为( D )
A.50 秒 C.40 秒
B.45 秒 D.35 秒
图7-1-5
选择题,每题 10 分,每题有 A,B 两个选项,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的,三人的答案和得分如下表,则这五道题的正确答案(按 1~5 题的
顺序排列)是__B_,__A_,_B_,__B_,__A___.
题号
答案
1
选手
2
3
4
5
得分
小聪
B
A
A
B
A
40
小玲
B
A
B
A
A
40
小红
A
B
B
B
A
30
1 为什么要证明
[解析] 根据得分可得小聪和小玲都做错了一道题,小红做错了两道题.第 5 题,三人选项相同,若其正确答案不是 A,则小聪和小玲的其他题目的答案一定相 同,与已知矛盾,则第 5 题的答案是 A;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章末复习导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章末复习导学案1、本章知识回顾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2.公理:公认的正确命题.(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7)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8)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4.证明:推理的过程.2、课堂精讲精练【例1】下列各命题是假命题的是(D)A.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每个角都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如果a3=b3,那么a=bD.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跟踪训练1】下列5个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②等角的余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④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⑤对于函数y=-0.2x+11,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是真命题的有②③(填序号).【例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B∥CD,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C,AE,AE交CD于点F,∠1=∠2,∠3=∠4.求证:(1)∠BAE=∠DAC;(2)∠3=∠BAE;(3)AD∥BE.证明:(1)∵∠1=∠2,∴∠1+∠CAE=∠2+∠CAE,即∠BAE=∠DAC.(2)∵AB∥CD,∴∠4=∠BAE.∵∠3=∠4,∴∠3=∠BAE.(3)∵∠3=∠BAE,∠BAE=∠DAC,∴∠3=∠DAC.∴AD∥BE.【跟踪训练2】如图,∠ADE+∠BCF=180°,AF平分∠BAD,∠BAD=2∠F.(1)AD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AB与EF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若BE平分∠ABC.试说明:①∠ABC=2∠E;②∠E+∠F=90°.解:(1)AD∥BC.理由如下:∵∠ADE +∠BCF=180°,∠ADE +∠ADC =180°,∴∠BCF =∠ADC.∴AD ∥BC.(2)AB∥EF.理由如下:∵AF 平分∠BAD,∠BAD =2∠F,∴∠BAF =12∠BAD=∠F. ∴AB ∥EF.(3)①∵AB∥EF,∴∠ABE =∠E.∵BE 平分∠ABC,∴∠ABC =2∠ABE=2∠E.②∵AD ∥BC ,∴∠BAD +∠ABC=180°.∵∠BAD =2∠F,∠ABC =2∠E,∴2∠E +2∠F=180°.∴∠E +∠F=90°.【例3】 如图,在△ABC 中,三条内角平分线AD ,BE ,CF 相交于点O ,OG ⊥BC 于点G.(1)若∠ABC=40°,∠BAC =60°,求∠BOD 和∠COG 的度数;(2)若∠ABC=α,∠BAC =β,猜想∠BOD 和∠COG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AD 平分∠BAC,BE 平分∠ABC,∴∠OAB =12∠BAC=30°,∠OBA =12∠ABC=20°. ∴∠BOD =∠OAB+∠OBA=50°.∵CF 平分∠ACB,∴∠OCG =12∠ACB=12(180°-∠ABC-∠BAC)=40°. ∴∠COG =90°-∠OCG=50°.(2)∠BOD 和∠COG 相等.理由如下:∠BOD =∠OAB+∠OBA=12∠BAC+12∠ABC=12(180°-∠ACB)=90°-12∠ACB=90°-∠OCG =∠COG.【跟踪训练3】 在△ABC 中,射线AG 平分∠BAC 交BC 于点G ,点D 在BC 边上运动(不与点G 重合),过点D 作DE∥AC 交AB 于点E.(1)如图1,点D 在线段CG 上运动时,DF 平分∠EDB.①若∠BAC=100°,∠C =30°,则∠AFD=115°;若∠B=40°,则∠AFD=110°;②试探究∠AFD 与∠B 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图2,点D 在线段BG 上运动时,∠BDE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 交于点F ,试探究∠AFD 与∠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②∠AFD=90°+12∠B.理由如下: ∵DE ∥AC ,∴∠EDB =∠C.∵AG 平分∠BAC,DF 平分∠EDB,∴∠BAG =12∠BAC,∠FDG =12∠EDB=12∠C . ∵∠DGF =∠B+∠BAG,∴∠AFD =∠DGF+∠FDG=∠B+∠BAG+∠FDG=∠B+12(∠BAC+∠C) =∠B+12(180°-∠B) =90°+12∠B.(2)∠AFD=90°-12∠B.理由如下: ∵∠EDB =∠C,∠BAG =12∠BAC,∠BDH =12∠EDB=12∠C, 又∵∠AH F =∠B+∠BDH,∴∠AFD =180°-∠BAG-∠AHF=180°-12∠BAC-∠B-∠BDH =180°-12∠BAC-∠B-12∠C =180°-∠B-12(∠BAC+∠C) =180°-∠B-12(180°-∠B) =180°-∠B-90°+12∠B =90°-12∠B.。
【同步学案】【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1 为什么要证明学习过程:以前,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得到了很多正确的结论。
观察、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吗?让我们一来探究,从而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
活动1:1、如图中两条线段a 与b 的长度相等吗?请你先观察,再度量一下。
结论:a 与b 的长度2、如图把地球看成球形,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米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能放进一个拳头吗?先凭感觉想象一下,再具体算一算,和你的感觉一样吗?大家一起算一算:设赤道周长为c ,则赤道的半径为 铁丝围成的圆的半径为所以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为 : 结论:活动2:不难发现,当n=0,1,2,3时,代数式n 2-n+11的值都是质数,于是得到结论:对于所有自然数n , n 2-n+11的值都是质数.你认为呢?与同伴交流.你的结论是:活动3:如图,在△ABC 中,点D,E 分别是AB,AC 的中点,连接DE 。
DE 与B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请你先猜一猜,再设法检验你的猜想,你能肯定你的结论对所有的△ABC 都成了吗?小组间进行、交流。
归纳、结论: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 也可能 。
因此,要判断数学结论 ,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 课堂检测:1、图中三条线段a 、b 、c ,哪一条线段与线段d 在同一直线上?请你先观察,再用三角尺验证一下.2、n 为正整数时,n 2+3n +1的值一定是质数吗?7.1 为什么要证明 同步练习※课时达标1.先观察再验证:(如图)(1)图(1)中黑色的边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2)图(2)中两条线a 与b 哪一条更长? (3)图(3)中的直线AB 与直线CD 平行吗?(1) (2) (3)2.在手工制作课上,小明和小华各自用铁丝制作楼梯模型,如图,他们制作模型所用的铁丝一样长吗?请通过计算说明.※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小红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因而后天的竞赛考试中她必然能获一等奖. (2)因为阴天,所以今天一定会下雨.(3)小李买“天天彩”中了奖.大家纷纷劝说小李最近千万不要再买了,因为“天天彩”的中奖率是千分之一,他已经中了一次,最近是不可能中奖的.2.有红、黄、蓝三个箱子,一个苹果放入其中某个箱子内,并且 (1)红箱子上写着:“苹果在这个箱子里.” (2)黄箱子上写着:“苹果不在这个箱子里.” (3)蓝箱子上写着:“苹果不在红箱子里.”已知(1)、(2)、(3)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则苹果应在( ). A .红箱子 B .黄箱子 C .蓝箱子 D .不能确定3.已知如图所示的图形是由6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接而成的,此图形 折成正方体?(在横线上填“能”或“不 能”).☆能力提高4.当n 为整数时,22)1()1(--+n n 的值一定是4的倍数吗?5.如图,已知AB=AC ,∠A=36°,AB 的中垂线MN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M ,下面4个结论:(1)射线BD 是∠ABC 的平分线; (2)△BCD 是等腰三角形; (3)△BCD 是等腰三角形; (4)△AMD ≌△BCD ; (1)判断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哪几个?(2)从你认为是正确的结论中选一个加以说明.7、2、1 定义与命题(1)学习过程:活动1:下面的语句中,哪些语句对事物作出了判断,哪些没有?(1) 任何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角是直角; (2) 对顶角相等;(3) 无论n 为怎样的自然数,式子112+-n n 的值都是质数; (4)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 你喜欢数学吗? (6) 作线段AB=CD 你的结论是: 归纳、总结知识点: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 ,叫做 。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4B.∠1=∠5C.∠4+∠5=180°D.∠3+∠5=180°2.如图,若∠1=∠2,∠3=48°22',则∠4的度数为()A.131°38'B.129°22'C.128°38'D.125°22'3.如图,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BD与CE交于O点,如果设∠BAC=n°,那么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是()A.45°+n°B.90°﹣n°C.90°+n°D.180°﹣n°4.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3:5,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5.如图,在△ABC中,AD和BE是角平分线,其交点为O,若∠BOD=70°,则∠ACB 的度数为()A.10°B.20°C.30°D.40°6.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平行、相交或垂直7.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为()(1)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两角之和为180°,这两个角一定邻补角;(4)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若∠C=90°,∠A =35°,则∠DBC的度数为()A.40°B.30°C.20°D.10°9.下列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10.如图,AB∥CD,用含α,β,γ的式子表示θ,则θ=()A.α+γ﹣βB.β+γ﹣αC.180°+γ﹣α﹣βD.180°+α+β﹣γ二.填空题11.如图,共有组平行线段.12.如果直线a∥b,b∥c,那么直线a与c的位置关系是.13.如图,△ABE和△ACD是△ABC分别以AB、AC为对称轴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9:4:3,则∠α的度数为.14.一个三角形的最大角不会小于度.三.解答题15.写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指出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16.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若a=b,则a3=b3;(2)个位数是0的数能被2整除.17.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1)图中和AB平行的线段有哪些?(2)图中和AB垂直的直线有哪些?18.如图,DE平分∠ADC,CE平分∠BCD,且∠1+∠2=90°.试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9.已知:△ABC,∠A、∠B、∠C之和为多少?为什么?解;∠A+∠B+∠C=180°理由:作∠ACD=∠A,并延长BC到E∵∠ACD=∠(已作)AB∥CD()∴∠B=()而∠ACB+∠ACD+∠DCE=180°∴∠ACB++=180°()20.如图,在△ABC中,∠B=24°,∠ACB=104°,AD⊥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AE 平分∠BAC.(1)求∠DAE的度数.(2)若∠B=α,∠ACB=β,其它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DAE与α、β的数量关系.21.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五个判断:①a∥b;②b∥c;③a⊥b;④a∥c;⑤a⊥c,以其中两个判断为条件,一个判断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这样的命题有哪些?试写出来.22.如图1,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1的图形称之为“8字形”.试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写出∠A、∠B、∠C、∠D之间关系为;(2)如图2,在(1)的结论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点M、N.①仔细观察,在图2中有个以线段AD为边的“8字形”;②若∠D=40°,∠B=36°,试求∠P的度数;③∠D和∠B为任意角时,其他条件不变,试直接写出∠P与∠D、∠B之间数量关系,不需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3=∠4,∴AB∥CD,故本选项能判定AB∥CD;B、∵∠1=∠5,∴AB∥CD,故本选项能判定AB∥CD;C、根据∠4+∠5=180°不能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能判定AB∥CD;D、∵∠3+∠5=180°,∴AB∥CD,故本选项能判定AB∥CD;故选:C.2.解:∵∠1=∠2,∴a∥b,∴∠3=∠5,∵∠3=48°22',∴∠5=48°22',∴∠4=180°﹣∠5=131°38',故选:A.3.解:∵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ADB=∠BDC=90°,又∵∠BAC=n°,∴∠ABD=180°﹣∠ADB﹣∠A=180°﹣90°﹣n°=90°﹣n°,∴∠BOC=∠EBD+∠BEO=90°﹣n°+90°=180°﹣n°.故选:D.4.解:设三角分别为x,3x,5x,依题意得x+3x+5x=180°,解得x=20°.∴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20°,60°,100°,∴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C.5.解:∵∠BOD是△ABO的外角,∴∠ABO+∠BAO=∠BOD=70°,又∵AD和BE是角平分线,∴∠ABC+∠BAC=2(∠ABO+∠BAO)=2×70°=140°,∴∠ACB=180°﹣140°=40°,故选:D.6.解: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相交,所以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相交.故选:C.7.解: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故(1)正确;只有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故(2)错误;如图:∠ABC=∠DEF=90°,且∠ABC+∠DEF=180°,但是两角不是邻补角,故(3)错误;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正确,因为不特别指出时,一般认为,两条直线重合就是同一条直线,所以所提出的命题是正确的,故(4)正确.即正确的个数是2个.故选:B.8.解:∵∠C=90°,∠A=35°,∴∠ABC=55°,由折叠可得,∠A=∠ABD=35°,∴∠DBC=∠ABC﹣∠ABD=55°﹣35°=20°.故选:C.9.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是假命题;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B是假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是真命题;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D是假命题;故选:C.10.解: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CD,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得,AB∥EM∥NF∥CD,∵EM∥AB,∴∠α=∠AEM,∵FN∥CD,∴∠β=∠CFN,∵EM∥FN,∴∠MEF+∠EFN=180°,又∠θ=∠AEM+∠MEF=∠α+180°﹣(∠γ﹣∠β)=180°+∠α+∠β﹣∠γ.故选:D.二.填空题11.解:图中的平行线段有AD∥EF;BD∥EF;DE∥FB;DE∥FC;DF∥AE;DF∥EC;DE∥BC;DF∥AC;EF∥AB.共有9对.故答案为:9.12.解:∵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直线b∥c,∴直线c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a∥c.故答案为:a∥c.13.解:由题可得,∠ACB=∠ACD,∠ABC=∠EBA,∵∠1:∠2:∠3=29:4:3,∴∠2+∠3=180°×=35°,∴∠α=∠EBC+∠DCB=2(∠2+∠3)=2×35°=70°,故答案为:70°.14.解:由分析可知:如果三角形的最大角小于60°,那么此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矛盾.所以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度;故答案为:60.三.解答题15.解:填表如下:题号题设结论真假性(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真真(2)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16.解:(1)若a=b,则a3=b3的逆命题为若a3=b3,则a=b,是真命题;(2)个位数是0的数能被2整除的逆命题为能被2整除的数的个位数是0,是假命题.17.解:(1)AB∥A1B1∥C1D1∥CD,即和AB平行的线段有A1B1、C1D1、CD;(2)AB⊥BB1,AB⊥BC,AB⊥AA1,AB⊥AD,AB⊥C1C,AB⊥B1C1,AB⊥A1D1,AB ⊥D1D,即和AB垂直的直线有BB1、BC、AA1、AD、C1C、B1C1、A1D1、D1D.18.解:BC∥AD.理由如下:∵DE平分∠ADC,CE平分∠BCD,∴∠ADC=2∠1,∠BCD=2∠2,∵∠1+∠2=90°,∴∠ADC+∠BCD=2(∠1+∠2)=180°,∴AD∥BC.19.解;∠A+∠B+∠C=180°.理由:作∠ACD=∠A,并延长BC到E∵∠ACD=∠A(已作)∴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而∠ACB+∠ACD+∠DCE=180°∴∠ACB+∠A+∠B=180°(等量代换)故答案为: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等量代换.20.解:(1)∵在△ABC中,∠B=24°,∠ACB=104°,∴∠BAC=180°﹣24°﹣104°=52°.∵AE平分∠BAC,∴∠BAE=∠BAC=26°,∴∠AEC=∠B+∠BAC=24°+26°=50°.∵AD⊥BC,∴∠D=90°,∴∠DAE=90°﹣∠AED=90°﹣50°=40°.(2)∵AD⊥BC,∴∠D=90°,∴∠AED=90°﹣∠DAE,在△ABE中,∠BAE=∠AED﹣∠B,在△ACD中,∠ACB=∠CAD+∠D=∠DAE﹣∠CAE+90°,∴∠CAE=∠DAE+90°﹣∠ACB,∵AE平分∠BAC,∴∠BAE=∠CAE,∴90°﹣∠DAE﹣∠B=∠DAE+90°﹣∠ACB,∴∠ACB=∠B+2∠DAE,即∠DAE=(∠ACB﹣∠B),∴∠DAE=(β﹣α).21.解:(1)如果a∥b,b∥c,那么a∥c;(2)如果a∥b,a∥c,那么b∥c;(3)如果b∥c,a∥c,那么a∥b;(4)如果b∥c,a⊥b,那么a⊥c;(5)如果b∥c,a⊥c,那么a⊥b;(6)如果a⊥b,a⊥c,那么b∥c.22.解:(1)∵∠A+∠D+∠AOD=180°,∠C+∠D+∠BOC=180°,而∠AOD=∠BOC,∴∠A+∠D=∠B+∠C;(2)①3;②∵∠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1=∠2,∠3=∠4,∵∠1+∠D=∠3+∠P,∠2+∠P=∠4+∠B,∴∠D﹣∠P=∠P﹣∠B,即∠P=(∠D+∠B),∵∠D=40°,∠B=36°∴∠P=(40°+36°)=38°;(4)∠P=(∠B+∠D).。
北师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总结及习题(K12教育文档)
(完整word版)北师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总结及习题(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北师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总结及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北师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总结及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要点梳理】要点一、定义、命题及证明1。
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
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要点诠释:(1)每个命题都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3)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4)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3。
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种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要点诠释:(1)实验、观察、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必须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3)判断一个命题是正确的,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列举一个反例即可.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导学案:7.3.2平行线的证明(练习案)
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1A B C DE F12亲爱的同学,“又是一年芳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
当春风又绿万水千山的时候,我们胜利地完成了数学世界的又一次阶段性巡游。
今天,让我们满怀信心地面对这张试卷,细心地阅读、认真地思考,大胆地写下自己的理解,盘点之前所学的收获。
7.3.2平行线的判定【基础过关】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是( )A .同位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C .同旁内角相等D .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是( )A .同位角和同旁内角B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C .同位角和内错角D .以上结论都不对 3.已知,如图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1l ∥2l 的是( )A .∠1=∠3B .∠2=∠3C .∠4=∠5D .∠2+∠4=180°4.如图2∥BC 的条件是A .∠ACB =∠BAC B .∠ABC +∠BAE =180°C .∠ACB +∠BAD =180° D .∠ACB =∠BAD 5.如图3,由下列条件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根据.(1)∠1=∠2,_________. (2)∠A =∠3,_________.(3)∠ABC +∠C =180°,________.6.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2,差为36°,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活学活用】7、已知:如图,∠1=∠2,且BD 平分∠ABC .求证:AB ∥CD .8、已知:如图,AD 是一条直线,∠1=65°,∠2=115°.求证:BE ∥CF .l 2l 154321 AB C D E 231ABC D E 图3 21 A B C D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29、已知:如图,∠1=∠2,∠3=100°,∠B =80°.求证:EF ∥C D.【能力提升】10、已知:如图,B 、E 分别是AC 、DF 上一点,12,C D ∠=∠∠=∠.求证:A F ∠=∠.11、如图,已知∠A=∠1,∠E=∠2,AC ⊥CE ,求证:AB ∥DE.本文使用Word 编辑,排版工整,可根据需要自行修改、打印,使用方便。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导学案
达州耀华育才学校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1. 经历观察、归纳、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体会到观察、实验、归纳所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初步感受证明的必要性。
2. 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二、学习重点:体会观察、实验、归纳所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初步感受证明的必要性。
三、学习难点:初步感受证明的必要性。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 预习课本162—163页内容 (二)预习检测:1AB 与线段 2、图中AB 是直线还是折线?3、线段d 与 在一条直线上,先猜测,再用直尺验证。
4、小明在学习根式时,从乘法满足分配律ac ab c b a +=+)(,类比得到)(c b a +=ac ab +,试举例说明这个结论是否正确?5.思考 :观察,实验,归纳和类比是我们发现规律,获取结论的重要方法,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答:( )(二)合作交流:A合作探究一: 代数式112+-n n 的值是质数吗?取n=0,1,2,3,4,5试一试,你能否由此得到结论:对于所有自然数n ,112+-n n 得知都是质数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合作探究二:如课本162页图7-4,做一做(2)。
(三)点拨提高:如图,假如用一根比地球的赤道长1米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 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地球看成球形) 能放进一个红枣吗?能放进一个拳(四)反馈练习:1、 如图,甲沿着ACB 由A 到B ,乙沿着ADEFB 由A 到B , 同时出发,速度相等则( ) A 甲先到B 、乙先到,C 、甲乙同时到, D 、不确定、2、某公园计划砌一个如图(2)的喷水池,有人改为图乙的形状,若外圆的直径不变,水池边沿的宽度和高度不变,你认为砌水池边沿( ) A 、甲需要的材料多 B 、乙需要的材料多 C 、一样多 D 、不确定3、习题7.1中1、2、3题。
达州耀华育才学校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八章平行线的证明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李继平备课教师:喻茂伦胡金全一、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含义。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本章中考演练同步练习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C.50°
D.60°
图 7-Y-3
本章中考演练
4.2017·吉林如图 7-Y-4,在△ABC 中,以点 B 为圆心,以 BA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 BC 于点 D,连接 AD.若∠B=40°,∠C=36°,则
∠DAC 的度数是( C )
A.70°
B.44°
C.4°
D.24°
图 7-Y-4
本章中考演练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本章中考演练
本章中考演练
1.2017·黔东南州如图 7-Y-1,∠ACD=120°,∠B=20°, 则∠A 的度数是( C )
A.120° B.90° C.100° D.30°
图 7-Y-1
本章中考演练
2.2017·宿迁如图 7-Y-2,直线 a,b 被直线 c,d 所截,若∠1
5.2017·泰州将一副三角尺如图 7-Y-5 叠放,则图中∠α 的 度数为___1_5_°___.
图 7-Y-5
本章中考演练
6.2017·阜新如图 7-Y-6,直线 a∥b,AB⊥BC,如果∠1=35°, 那么∠2 的度数为__5_5_°____.
图 7-Y-6
本章中考演练
7.2017·呼和浩特如图 7-Y-7,AB∥CD,AE 平分∠CAB 交 CD 于点 E,若∠C=48°,则∠AED=__1_1_4____°.
图 7-Y-7
本章中考演练
8.2017·重庆如图 7-Y-8,直线 EF∥GH,点 A 在 EF 上,AC 交 GH 于点 B,若∠FAC=72°,∠ACD=58°,点 D 在 GH 上,求∠BDC 的度数.
图 7-Y-8
解:因为 EF∥GH,所以∠ABD+∠FAC=180°, 所以∠ABD=180°-72°=108°. 因为∠ABD=∠ACD+∠BDC, 所以∠BDC=∠ABD-∠ACD=108°-58°=50°.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7章《平行线的证明》导学案(全章打包,含答案)
7.1 为什么要证明【学习目标】1.初步体会观察、猜测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2.通过探索,初步了解数字中推理的重要性.3.初步了解要判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学习重点】判断一个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推理.【学习难点】理解数学推理的重要性.学习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采用观察的方法来了解世界.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通过观察、度量、猜测来得到一些结论.那这样得到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吗?如果是正确的,那么用什么方法说明它的正确性呢?解: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果正确,需要用推理证明的方法来说明它的正确性.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观察、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吗先阅读教材第162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然后完成书中设置的两个问题,最后与同伴进行交流.【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初步体会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知识模块二启发学生有理有据地推理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第162页“做一做”的学习与探究.【说明】(1)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2)中利用先猜想再验证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归纳结论】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此,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有根有据的证明.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观察、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吗知识模块二启发学生有理有据地推理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 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学习目标】1.理解定义与命题的概念.2.掌握命题的结构、形式及种类.3.能从具体实例中,了解命题的概念,并会区分真假命题.【学习重点】命题的相关概念.【学习难点】对于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十分明显,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学习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在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认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为此,我们需要给出它们的定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定义与命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定义先阅读教材第165页“议一议”上面的内容,弄清“定义”的概念.【说明】通过思考、归纳得出定义的概念,并利用举例的形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归纳结论】证明时,为了交流的方便,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形成共同的认识.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知识模块二命题阅读教材第165页“议一议”的内容,弄清命题的概念,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说明】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命题形成初步认识,安排不是命题的问题参加,让学生逐步体会一个句子是不是命题的关键是对一件事情是否作出判断.【归纳结论】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知识模块三命题的组成阅读教材第166页“想一想”部分的内容.弄清一个命题的组成,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命题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并掌握它们各自的概念,进一步加深对命题的理解.【归纳结论】一般地,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知识模块四命题的分类仿例: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D)A.若a2=b2,则a=bB.若a2>b2,则a>bC.若|a|>|b|,则a>bD.若a3=b3,则a=b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阅读教材第166页“做一做”的内容,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说明】进一步加深对命题组成的理解,同时学会利用自学的知识对命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归纳结论】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定义知识模块二命题知识模块三命题的组成知识模块四命题的分类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时命题的证明【学习目标】1.理解公理和定理的意义,并能对公理与定理加以区别.2.理解证明命题的思路、书写的格式,能对推理论证有初步的认识.【学习重点】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学习难点】探索命题证明的思路及思维方向.学习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们知道,举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么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用以前学过的观察、实验、验证特例等方法来证明可靠吗?能不能根据已经知道的真命题证实呢?那已经知道的真命题又是如何证实的?【说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启发思考,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作为证实其他命题的出发点和依据.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公理、定理的概念阅读教材第168页和第169页例题前面部分的内容,然后解答下列问题:问题1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定理?问题2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条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的出发点和依据?【说明】给出概念,直入主题.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如何区分公理和定理.【归纳结论】除了上面几条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外,数与式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及反映大小关系的有关性质都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知识模块二定理的证明师生合作完成下面问题的学习与探究.问题3什么叫证明?如何来证明一个命题或定理的正确性?【说明】让学生明白证明的概念,并且为后面书写过程有个心理准备.例:已知: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AOC与∠BOD是对顶角.求证:∠AOC=∠BOD.由于证明过程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分析,展示如下:证明:∵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AOB和∠COD都是平角(平角的定义).∴∠AOC和∠BOD都是∠AOD的补角(补角的定义).∴∠AOC=∠BOD(同角的补角相等).定理:对顶角相等.注:对于符号“∵”“∴”表示的意思教师要作出解释;由于刚学证明,力求注明理由,证明过程要符合逻辑思维,不能因果不相匹配.仿例:如图,在△ABC中,∠ACB=90°,CD⊥AB,垂足是D,求证:∠1=∠A,∠2=∠B.证明:∵CD⊥AB,∴∠ADC=∠BDC=90°,∵∠ACB=90°,∴∠1+∠2=90°,又∵∠1+∠B=90°,∴∠2=∠B,同理可证:∠1=∠A.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公理、定理的概念知识模块二定理的证明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 平行线的判定【学习目标】1.会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及“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正确性.2.会用平行线的三个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学习重点】平行线的三个判定定理.【学习难点】灵活应用平行线的三个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学习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前面我们探索过两直线平行的哪些判别条件?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基本事实,你能证明它们吗?试试看.【说明】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直线平行的条件做准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有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那么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能否判定两直线平行?【说明】这个问题的提出,直截了当地切入本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学生的猜想、讨论,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先阅读教材第172页定理1的内容及其证明过程,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问题1如右图,∠1与∠2是什么位置关系?问题2当∠1=∠2时,直线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明】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感受转化的思想.由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已知条件转化为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为了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证明过程,教师展示如下:证明:∵∠1=∠2(已知),∠1=∠3(对顶角相等).∴∠3=∠2(等量代换).∴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知识模块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先阅读教材第172页定理2的内容及证明过程,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问题3如下图,∠2与∠3是什么位置关系?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问题4当∠2+∠3=180°时,直线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明】让学生自己口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个证明的过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书写.【归纳结论】已给的基本事实、定义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以后都可以作为依据,用来证明新的结论.仿例:如图所示,一个合格的弯形管道经两次拐弯后,如果∠C=68°,∠B=112°,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平行__,理由是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__.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知识模块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4 平行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证明.2.进一步理解和总结证明的步骤、格式、方法.【学习重点】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索及性质的应用.【学习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学习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又该如何表达?【说明】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全体学生对前一节的内容进行回顾,并为新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第175页性质定理1的证明及探究过程.【说明】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探索,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此题的证明可以让学生感受反证法.知识模块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阅读教材第176页平行线性质定理2和性质定理3的内容及证明过程,然后自己完成定理的证明.【说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对定理的理解及语言的规范,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知识模块三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先阅读教材第176页例题及证明过程,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例:已知:如图,b∥a,c∥a,∠1,∠2,∠3是直线a、b、c被直线d截出的同位角.求证:b∥c.【说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空间观念.【归纳结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讨论:完成一个命题的证明,需要哪些主要环节?与同学们交流.【说明】通过与学生交流、讨论,帮助他们形成知识体系,为以后的证明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知识模块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知识模块三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1课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习目标】1.会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2.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证题.【学习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学习难点】用不同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习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们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怎样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小学中我们通过测量的方法进行过验证,但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三角形进行验证,有没有一种能证明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方法呢?【说明】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测量的方法只能进行有限次的验证,并不能对所有三角形进行验证,所以必须寻找一种能说明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方法,为后面的证明做准备.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先阅读教材第178页的内容,再完成下面的思考.思考:(1)如图,如果我们只把∠A移到∠1的位置,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如果不移动∠A,那么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2)根据前面给出的基本事实和定理,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吗?你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证明过程吗?与同学们交流.【说明】使学生从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证明,并且还需添加辅助线,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规范的示范,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逐步掌握推理的方法步骤.【归纳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思考:(1)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吗?(2)如果把三角形三个角“凑”到A处,过点A作直线PQ∥BC(如图),这样的想法可行吗?如果可行,你能写出证明过程吗?与同学们交流.【说明】让学生尝试模仿用另外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推理和证明方法再次得到深化.知识模块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先独立完成下面问题的解答,然后再对照教材第179页例1的规范格式自评自纠.例:如图,在△ABC中,∠B=38°,∠C=62°,A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说明】通过例题,要让学生体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角的求值问题中的应用.注意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知识模块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时三角形外角的定理【学习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定义,掌握三角形外角的两个定理.2.能综合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两个定理进行几何证明与计算.【学习重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定理.【学习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定理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推理.学习行为提示:每组抽一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完成,组长检查每组完成情况,最后老师给每组评分.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在△ABC中,若∠A+∠B=∠C,则△ABC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 B)A.一个锐角B.两个锐角C.一个钝角D.一个直角3.如图,直线l1∥l2,∠1=55°,∠2=65°,则∠3为( C)A.50°B.55°C.60°D.65°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三角形外角的定理先阅读教材第181页例2上面的内容,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ABC内角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称为△ABC的外角.如图,∠1是△ABC的外角.学习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通过知识模块一的展示掌握证明三角形外角定理的方法;通过对知识模块二的展示,总结运用三角形外角的定理进行几何证明和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问题1你能在图中画出△ABC的其他外角吗?∠1与其他角有什么关系?能证明你的结论吗?【说明】结合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既巩固了对概念的理解,又让学生进行证明,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归纳结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知识模块二运用三角形外角的定理进行证明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问题2(1)已知:在△ABC中,∠B=∠C,AD平分外角∠EAC.求证:AD∥BC.第(1)题图第(2)题图(2)已知如图,P是△ABC内一点,连接PB、PC.求证:∠BPC>∠A.你们的证明方法一样吗?与大家共同交流.【说明】学生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它不受教师点拨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仿例:如图D是△ABC中∠ACB的外角的平分线与BA的延长线的交点.求证:∠BAC>∠B+∠D.证明:∵CD平分∠ACE,∴∠ACD=∠ECD,∵∠ECD=∠B+∠D,∴∠ACD=∠B+∠D,∵∠BAC>∠ACD,∴∠BAC>∠B+∠D.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三角形外角的定理知识模块二运用三角形外角的定理进行证明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3平行线的判定学案2
7.3 平行线的判定学习目标:1.经历学习的过程,探索归纳出平行线判定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通过对平行线判定的探究,获得参与数学活动的体验,增强学习热情。
学习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及其运用。
学习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说理过程。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延伸学案1、如图,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形成几个角?其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哪些?2、“若两条直线a、b不相交它们就是平行线”这句话对吗?为什么?3、上图中,若直线a∥b,你能得到那些相等或互补的角?说出你的理由。
课内探究学案【自主学习】1、如果有a、b两条直线,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2、按要求作图: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点P做已知直线a的平行线b。
P ●a【合作探究】能否由平行线的画法找到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如图,把直尺的一边作为第三条直线,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什么角相等?由此你能猜想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吗?平行线判定公理:21C43ba简称:你能用符号语言表述平行线判定公理吗?∵ ( ) ∴ ( )【小试牛刀】1、如图③ ∵∠1=∠2, ∴____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合作交流】21a bc 3 4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三线八角”,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2、如图2(1) ∠1=∠2时,a与b是什么关系?(2) ∠2与∠3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角?(3)当∠2=∠3时,a与b平行么?(4)当∠2+∠4=180°时,a与b平行么?通过以上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平行线判定方法2:简称:平行线判定方法3:简称:【知识运用】完成推理,写出依据1、如图④ ∵∠1=∠2, ∴_______∥________( )。
∵∠3=∠4,∴_______∥________(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初中数学试卷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1 为什么要证明
一、选择题
1.通过观察你能肯定的是( )
A .图形中线段是否相等
B .图形中线段是否平行
C .图形中线段是否相交
D .图形中线段是否垂直
2.下列问题你不能肯定的是( )
A .一支铅笔和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小问题
B .三角形与矩形的面积关系
C .三角形的内角和
D .n 边形的外角和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经验、观察或实验完全可以判断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与否
B .推理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C .对于自然数n ,372
++n n 一定是质数 D .有10个苹果,将它们放入9个筐中, 则至少有一个筐中的苹果树不少于2个
二、解答题
4.先观察再验证:(如图)
(1)图(1)中黑色的边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2)图(2)中两条线a与b哪一条更长?
(3)图(3)中的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吗?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小红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因而后天的竞赛考试中她必然能获一等奖.
(2)因为阴天,所以今天一定会下雨.
(3)小李买“天天彩”中了奖.大家纷纷劝说小李最近千万不要再买了,因为“天天彩”的中奖率是千分之一,他已经中了一次,最近是不可能中奖的.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 为什么要证明
1.C 2.B 3.D
4.(1)图(1)中黑色的边是直的
(2)图(2)中两条线a与b一样长
(3)图(3)中的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5.(1)错误,理由略(2)错误,理由略(3)错误,理由略。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2.2 定理与证明同步练习课件
图 7-2-3
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2课时 第
(kèshí)
定理与证明
解:(1)命题 1:如果①②,那么③; 命题 2:如果①③,那么②. (2)命题 1 正确的理由: 因为①AE∥DF,所以∠A=∠D. 因为②AB=CD, 所以 AB+BC=CD+BC,即 AC=DB. 在△AEC 和△DFB 中, 因为∠E=∠F,∠A=∠D,AC=DB, 所以△AEC≌△DFB(AAS), 所以③CE=B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第六页,共十五页。
2 第 课时(kèshí)
定理与证明
5.如果 a∥b,b∥c,那么 a∥c,这个推理的依据是( D ) A.等量代换 B.平行线的定义 C.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第七页,共十五页。
2 第 课时(kèshí)
定理与证明
B 规律(guīlǜ)方法综合练
3.下列语句中,属于定理的是( D ) A.在直线 AB 上取一点 E B.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C.同位角相等 D.同角的补角相等
第五页,共十五页。
第 课时 2
(kèshí)
定理与证明
知识点2
证明(zhèngmíng)
4.下列关于证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证明是一种命题 B.证明是一种定理 C.证明是一种推理过程 D.证明就是举例说明
图 7-2-2
第十页,共十五页。
第2课时
定理(dìnglǐ)与证明
解:答案不唯一,如:条件:②∠BAC=∠DAC;③AB=AD; 结论:①BC=DC. 证 明 : 因 为 AB = AD , ∠ BAC = ∠DAC , AC = AC( 公 共 边 ) , 所 以 △ABC≌△ADC(SAS), 所以 BC=D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7.1 为什么要证明
4.如图,已知AB=AC,∠A=36°,AB的中垂
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M,下面4
个结论:(1)射线BD是∠ABC的平分线;
(2)△BCD是等腰三角形;(3)△BCD是
等腰三角形;(4)△AMD≌△BCD;
(1)判断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哪几个?
(2)从你认为是正确的结论中选一个加以
说明.
7.2 定义与命题
※课时达标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吗?
B.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
C.作∠A的平分线AM
D.两个锐角的和大于直角
2.下列命题中,属于定义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这条直线的
垂线段的长度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内错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互补的两角必有一条公共边
D.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4.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B.已知直线a、b、c,若a⊥b,a∥c,则b⊥c
C.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D.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5.命题“对顶角相等”是( .
A.角的定义
B.假命题
C.公理
D.定理
6.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
成.
※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中,“两
直线平行”是命题的________,“内错角
相等”是命题的________.
2.命题“直角都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
3.“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一个钝
角”是_____命题,可举出反例: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称为公理,_______
称为定理,_______________称为证明.
5.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若a∥b,b∥c,则a∥c.
(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
顶角.
(3同一个角的补角相等.
6.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同角的余角相等.
(3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一定相等.
7.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一个反例.
(1若a2>b2,则a>b.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一个角的余角小于这个角.
☆能力提高
8.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D.相等的两个角是平行线所得的内错角
9.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延长线段AB
B.自然数也是整数
C.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直角
D.同角的余角相等
10.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这个问题
B.这只笔是黑色的
C.一定相等
D.画一条线段
1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是锐角;
B.若a⊥b,a⊥c,则b⊥c
C.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7.3 平行线的判定
7.4 平行线的性质
※课时达标
1.如图1,AB∥CD,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A+∠C=180° B.∠A+∠B=180°C.∠B+∠C=180° D.∠B+∠D=180°
2.若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相等且互补
3.如图2,E、F分别是AB、AC上的点,G 是BC的延长线上一点,且∠B=∠DCG=
∠D,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DF=∠DCG
B.∠A=∠BCF
C.∠AEF=∠EBC
D.∠BEF+∠EFC=
D
图2
4.如图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MA∥NB,∴∠1=∠3
B.∵∠2=∠4,∴MC∥ND
C.∵∠1=∠3,∴MA∥NB
D.∵MC∥ND,∴∠1=∠3
5.如图4,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则∠2的度数为 ( . A.35° B.45° C.55° D.125°
6.如图5,已知AB∥CD,∠1=65°,∠2= 45°,则∠ADC=________.
图4
图3
图5
※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如图6,已知∠1=∠2,∠BAD=57°,则
图6
∠ B =________.
图7
2.如图7,若AB∥EF,BC∥DE,则∠B+ ∠E=________.
图8
3. 如图 8 ,由 A 测 B 的方向是 ________ .
☆能力提高
4.已知:如图,∠B=∠C.
(1)若AD∥BC,求证:AD 平分∠EAC; (2若∠B+∠C+∠BAC=180°,AD 平分
2
∠EAC, 求证 AD ∥ BC.
5.已知:如图,∠1=∠B,∠A=32°.求: ∠2的度数.
1
A
B
C
D
2
6.如图,∠B+∠BCD+∠D=,
求证:∠1=∠2.
4
7.现有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5)2
的平方根是-5;
②近似数3.14×103
有3个有效数字; ③单项式3x 2
y 与单项式-2xy 2
是同类项; ④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 图形.
A .1
B .2
C .3
D .4
8.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D=
120°,∠DCA=20°,求∠BCA 和∠D AC 的 度数.
D
C
B
A
9.如图,A 、B 之间是一座山,要修一条铁 路通过A 、B 两地,在A 地测得铁路走向 是北偏东58°11′.如果A 、B 两地同时 开工开隧道,那么在B 地按北偏西多少度 施工,才能使铁路隧道在山腹中准确接
北 通?
7.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已知,如图1,△ABC中,∠B=∠DAC,则
∠BAC和∠ADC的关系是( .
A.∠BAC<∠ADC B.∠BAC=∠ADC
C.∠BAC>∠ADC D.不能确定
图1
2.对于△ABC,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为
( .
A.若∠A+∠B=∠C,则△ABC是直角三角
形
B.若∠A+∠B>∠C,则△ABC是锐角三角
形
C.若∠A+∠B<∠C,则△ABC是钝角三角
形
D.若∠A=∠B=∠C,则△ABC是斜三角形
3.在△ABC中,已知∠A+∠C=2∠B,∠C-
∠A=80°,则∠C的度数是( .
A.60° B.80° C.100° D.120°
4.
图2
如图 2 ,∠A 、∠DOE 和∠BEC 的大小关系是( .
A.∠A>∠DOE>∠BEC
B.∠DOE>∠A>∠BEC
C.∠BEC>∠DOE>∠A
D.∠DO E>∠BEC>∠A
5.如图3,∠B=∠C,则∠ADC与∠AEB的关
A.∠ADC>∠AEB B.∠ADC=∠AEB
C.∠ADC<∠AEB D.不能确定
E
※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在△ABC中,∠A∶∠B∶∠C=1∶2∶3,
则∠C=________.
2.△ABC 中,若∠A=30°,∠B=∠C,则∠B=________,∠C=________.
3.△ABC中,∠B=40°,∠C=60°,AD是
∠A的平分线,则∠DAC的度数为_____.
4.△ABC中,∠C=90°,CD⊥AB,∠B=63°,
则∠DCA=________.
5.如图4,点D在△ABC边BC的延长线上,
DE⊥AB于E,交AC于F,∠B=50°,
图4
∠CFD=60 °,则∠ACB=________ .
☆能力提高
6.已知:如图,AB∥CD,AD∥BC,∠1=50°,
∠2=80°.求∠C的度数.
2
1
A B C
D
7.已知:如图,D是△ABC的∠C的外角平
分线与BA的延长线的交点.
D
A
B
C E
求证:∠BAC>∠B.
●中考在线
8.已知:如图,在△ABC中,BD、CE是∠B、
∠C的平分线,且相交于点O.
求证:∠BOC=90°+∠A.
O
9.如图,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
线,∠B=70°,∠ACB=50°,求∠EDC
和∠BDC的度数.
A
D E
B C
10.如图,AB∥CD,EF⊥AB于O ,∠2=135
°,求∠1的度数.(用两种方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