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口头禅——三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1.2 教学内容解释“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1.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两个词。

第二章:没头脑2.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没头脑”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没头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2.2 教学内容解释“没头脑”的含义。

分析“没头脑”的用法和区别。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没头脑”。

第三章:不高兴3.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不高兴”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不高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3.2 教学内容解释“不高兴”的含义。

分析“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不高兴”。

第四章:综合练习4.1 教案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情景练习,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3 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

引导学生互相纠正和反馈,提高学生运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案目标让学生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提供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案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深入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入主题1.1 活动名称:认识没头脑和不高兴1.2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角色,理解他们的特点和行为。

1.3 活动准备:准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图片或角色模型。

1.4 活动步骤:1.4.1 向学生介绍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角色。

1.4.2 展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图片或角色模型,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观和表情。

1.4.3 引导学生思考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和行为,例如没头脑经常做事冲动,不高兴总是情绪低落等。

1.4.4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看法和理解。

第二章:探索没头脑的行为2.1 活动名称:分析没头脑的行为2.2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的冲动行为及其后果。

2.3 活动准备:准备没头脑的图片或角色模型。

2.4 活动步骤:2.4.1 向学生介绍没头脑的冲动行为。

2.4.2 展示没头脑的图片或角色模型,让学生观察他的行为和表情。

2.4.3 引导学生分析没头脑的冲动行为及其后果,例如他经常没有思考就行动,导致出现错误或问题。

2.4.4 让学生讨论如何避免冲动行为,以及如何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

第三章:了解不高兴的情绪3.1 活动名称:探索不高兴的情绪3.2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不高兴的情绪及其影响。

3.3 活动准备:准备不高兴的图片或角色模型。

3.4 活动步骤:3.4.1 向学生介绍不高兴的情绪。

3.4.2 展示不高兴的图片或角色模型,让学生观察他的表情和情绪。

3.4.3 引导学生思考不高兴的情绪对个人和周围人的影响,例如不高兴的情绪会让人感到压抑,影响人际交往等。

3.4.4 让学生分享如何处理不高兴的情绪,以及如何帮助他人应对不高兴的情绪。

4.1 活动名称:学习情绪管理4.3 活动准备:准备情绪管理的资料或视频。

4.4 活动步骤:4.4.1 向学生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4.4.2 展示情绪管理的资料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4.4.4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和方法。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潜移默化地进行成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推荐书目:同学们课外读过很多书吧?那你最喜欢读什么书?为什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非常幽默的好书。

它是--学生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我们看一本书要从封面读起。

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在封面上发现很多信息。

仔细观察封面,你都发现了什么?预设1、题目读一下题目,读后有什么疑问吗?(板书:疑问)学习贵在质疑,因为我们好多重大的发现,都是从一个个的疑问开始的。

如果我们的课外阅读带着疑问来读,一定非常有意思。

预设2、图画你观察的真细致,你关注了画面,而且图文结合,有自己的想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预设3、作者板书,听了这个名字,想象一下作者能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本人与你想象的一样吗?(出示简介: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

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的成长。

他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

他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儿童文学大家。

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童心永驻的老头儿。

)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想象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无论想象是对还是错,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奇和欣喜。

预设4、作品类别很多书上都有这样的小字,别少看了这些小字,从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信息,中国说明作家是中国人。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教学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引出今天的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分享交流:分组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5. 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3. 家长参与评价: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否践行了故事中的道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情景模拟: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角色扮演:鼓励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增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了解故事情节,准备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 课堂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的道理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4. 分享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两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2. 教学知识点:故事情节、主人公性格特点、团队合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关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

2. 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内容。

3. 讲解: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故事主题思想的领悟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电子书或纸质书。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节图片、视频等。

3. 讨论问题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方向和问题。

4. 任务驱动练习:相关阅读理解练习题。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故事背景,阅读故事文本。

2. 第3-4课时: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3. 第5-6课时: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第7-8课时:总结故事主题思想,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在讲解故事情节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 在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时,注重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并联系实际生活。

4. 在阅读理解练习中,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潜移默化地进行成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推荐书目:同学们课外读过很多书吧?那你最喜欢读什么书?为什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非常幽默的好书。

它是--学生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我们看一本书要从封面读起。

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在封面上发现很多信息。

仔细观察封面,你都发现了什么?预设1、题目读一下题目,读后有什么疑问吗?(板书:疑问)学习贵在质疑,因为我们好多重大的发现,都是从一个个的疑问开始的。

如果我们的课外阅读带着疑问来读,一定非常有意思。

预设2、图画你观察的真细致,你关注了画面,而且图文结合,有自己的想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预设3、作者板书,听了这个名字,想象一下作者能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本人与你想象的一样吗?(出示简介: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

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的成长。

他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

他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儿童文学大家。

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童心永驻的老头儿。

)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想象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无论想象是对还是错,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奇和欣喜。

预设4、作品类别很多书上都有这样的小字,别少看了这些小字,从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信息,中国说明作家是中国人。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2.2 教学辅助材料: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故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3.3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故事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5.2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表演,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6.2 教学辅助材料: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6.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兴趣。

7.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故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7.3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7.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第八章:教学策略8.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2 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8.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情节。

第九章:教学反馈9.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和理解程度。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理解、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学生课外阅读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没头脑和不高兴》,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什么意思?(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板书:没头脑——做事粗心大意、不高兴——总是闹情绪。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因为他们互相包容、互相帮助。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没头脑和不高兴,进行角色表演。

(2)学生分享表演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5.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书籍,交流阅读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总结。

6. 总结反馈(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7. 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阅读一本课外书籍,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 通过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个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他们分别有一个缺点,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总是做事不经过思考,而不高兴总是生气勃勃。

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要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使用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会有这样的缺点?2. 阅读:让学生阅读故事,寻找答案。

3. 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4. 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没头脑和不高兴》纸质书籍或电子书籍。

2. 读后感模板。

3. 角色扮演活动指导手册。

八、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和阅读:20分钟2. 分析和讨论:30分钟3.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有趣的口头禅——三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

有趣的口头禅——三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

有趣的口头禅——三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有趣的口头禅——三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邱慧芬文本解读:《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的经典作品,全书围绕“没头脑”和“不高兴”展开故事:“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

“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

别人劝这两个孩子改掉坏脾气,他们都不以为然。

为帮他们改正缺点,故事中,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

在一系列遭遇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自身的缺点,并决定努力去改正这些缺点。

《没头脑和不高兴》情节生动,故事有趣,尤其是在人物特点的刻画方面,独树一帜,其中,“没头脑”的口头禅“对不起,我把……给忘了!”和“不高兴”的口头禅更是反复出现,让人印象深刻。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在写人的尝试当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无从下手、记流水账等问题。

“利用口头禅来描写人物特点”,能降低学生写人习作的难度。

《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人物描写,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样本。

学生在直观形象地感受“利用口头禅来描写人物特点”的具体描写方法后,再进行创作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1.感受《没头脑和不高兴》中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2.依托《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文本片段,感受用口头禅写入的妙处,学习借助口头禅描写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出“口头禅”1.我们来玩个游戏,名字叫“猜猜我是谁”。

2.出示游戏规则,根据屏幕中出现的话,猜猜这个动画片中的人物是谁l(1)我一定会回来的。

(2)臭狗熊,给我站住。

(3)真相只有一个!(4)哆啦A梦,胖虎他欺负我!(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出:灰太狼、光头强、柯南、大雄)3.为什么看到这些话,你就能马上猜出这个人物呢7像这样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称它为“口头禅”。

(设计意图:以孩子所熟知的动漫人物引出口头禅,能拉近孩子与老师、孩子与习作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亲近人物,学写“口头禅”板块一:亲近“没头脑”,认识“口头禅”1.出示图片,认识人物。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3)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法,提高阅读总结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

3.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法进行阅读总结和表达。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人?他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互动交流。

4. 细节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小组讨论。

5. 阅读总结:(1)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总结。

(2)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主题。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

2. 结合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认识。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1.2 教学内容:解释“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分析两个词语的语义差异举例说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第二章:词语解析2.1 “没头脑”解析2.1.1 词义:指一个人做事不经过思考,没有计划或条理,常用来形容做事粗心大意的人。

2.1.2 用法:常用于口语中,可作为谓语、定语或补语。

2.2 “不高兴”解析2.2.1 词义:指一个人情绪低落,不愉快的状态。

2.2.2 用法: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作为谓语、定语或表语。

第三章:语义差异分析3.1 “没头脑”与“不高兴”的区别3.1.1 语义范畴:前者描述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特点,后者描述的是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3.1.2 适用场合:前者多用于描述做事粗心大意的场景,后者多用于描述情绪低落或不愉快的场景。

第四章:实例分析4.1 没头脑4.1.1 例句:他做事总是没头脑,让人不放心。

4.1.2 分析:句中“没头脑”用作谓语,描述了某人的行为特点。

4.2 不高兴4.2.1 例句:她看起来不高兴,可能是因为遇到了麻烦。

4.2.2 分析:句中“不高兴”用作表语,描述了某人的情绪状态。

第五章:练习与巩固5.1 填空练习1. 他做事总是________,让人不放心。

2. 她看起来________,可能是因为遇到了麻烦。

5.2 选择题1. “没头脑”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________。

A. 细心B. 粗心C. 高兴D. 不高兴2. “不高兴”用来描述一个人________的情绪状态。

A. 愉快B. 低落C. 兴奋D. 平静第六章:扩展讨论6.1 话题讨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没头脑”或不高兴的情况?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如何运用?这些词语的使用是否受到地域或文化的影响?6.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上述话题,并准备分享他们的观点。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使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明白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缺点很多的小朋友的成长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让学生明白缺点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有决心和努力。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图片等教学资源3.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要内容4.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读故事: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写一篇读后感,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故事续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认识故事角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没头脑”和“不高兴”。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1. 介绍故事背景及主要角色。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

2. 讨论方式,让学生分享对这两个角色的看法。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背景及主要角色。

2. 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这两个角色的看法。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一幅“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卡通形象。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教学内容:1. 回顾故事情节。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动机。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动机。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小故事。

第三章:探讨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1. 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题思想。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作业布置:第四章:学习故事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没头脑和不高兴 教案教学设计

没头脑和不高兴 教案教学设计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一对角色的特点。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特点的把握,以及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故事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详细解读故事情节,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题。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故事相关的场景或角色,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写一篇关于“如何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作文,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实践所学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故事理解、角色分析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评估学生在作文中对“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思考深度,评价他们在价值观方面的实践成果。

七、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3. 积极探索与家长、同事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的基本含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及用法。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描述自己的情感和他人行为。

1.3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词语。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课堂互动性。

1.4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用法2.1 “没头脑”的含义与用法解释“没头脑”的意思:形容人做事粗心大意,缺乏思考。

举例说明“没头脑”的用法:他总是丢三落四的,真是个没头脑的人。

2.2 “不高兴”的含义与用法解释“不高兴”的意思:形容人心情不好,不愉快。

举例说明“不高兴”的用法: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变得不高兴起来。

2.3 练习与互动学生进行词语填空练习,巩固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两个词语。

第三章:情景练习3.1 设定情景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学校活动、家庭聚会等。

3.2 角色分配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情景中的人物。

3.3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拓展练习4.1 改写句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子,将其中的人物或情景替换为“没头脑”和“不高兴”。

4.2 创作小故事学生分组创作一个小故事,要求故事中包含“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

5.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5.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词语,描述一次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件。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深入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 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自我反思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名:《没头脑和不高兴》2. 作者:任溶溶3.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书名和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强调重要的道德观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提问和讨论,观察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同和践行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没头脑和不高兴》书籍或电子版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内容、图片或相关视频。

3. 教学卡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道理。

4. 笔记本和笔:供学生记录重要信息和思考。

七、教学过程:1. 课前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没头脑和不高兴》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正式的教学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有趣的口头禅——三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

有趣的口头禅——三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

有趣的口头禅——三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重点,理解并运用口头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封面,让学生猜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什么内容。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尝试猜测、思考。

2.阅读故事(15分钟)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重点。

3.发现重点(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出现的口头禅,如“我很高兴”、“我很生气”、“我很难过”等。

然后让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口头禅,让班级的氛围更加活跃。

4.运用口头禅(15分钟)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故事中的口头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当学生感到压抑时可以说:“我很不高兴”;当学生过生日时可以说:“我很高兴”。

5.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口头禅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也提醒学生要注意不要盲目模仿,要量力而行地运用口头禅。

教学资源:
1. 《没头脑和不高兴》
2. 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源(为学生带来更生动、明了的教学效果)。

评估方法:
1.观察学生上课态度和听课效果。

2.收集学生的口头禅,并观察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运用得当。

3.组织小测验或课堂作业,检测学生的口头禅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口头禅——三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的经典作品,全书围绕“没头脑”和“不高兴”展开故事:“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

“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

别人劝这两个孩子改掉坏脾气,他们都不以为然,为帮他们改正缺点,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

在一系列遭遇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自身的缺点,并决定努力去改正这些缺点。

《没头脑和不高兴》情节生动,故事有趣,尤其是在人物特点的刻画方面,独树一帜,其中,“没头脑”的口头禅“对不起,我把……给忘了!”和“不高兴”的口头禅“不高兴”更是反复出现,让人印象深刻。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在写人的尝试当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无从下手、记流水账等问题。

“利用口头禅来描写人物特点”,能降低学生写人习作的难度。

《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人物描写,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样本。

学生在直观形象地感受“利用口头禅来描写人物特点”的具体描写方法后,再进行创作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1.感受《没头脑和不高兴》中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2.依托《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文本片段,感受用口头禅写人的妙处,学习借助口头禅描写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出“口头禅”1.我们来玩个游戏,名字叫“猜猜我是谁”。

2.出示游戏规则:根据屏幕中出现的话,猜猜这个动画片中的人物是谁!(1)我一定会回来的。

(2)臭狗熊,给我站住。

(3)真相只有一个!(4)哆啦A梦,胖虎他欺负我!(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出:灰太狼、光头强、柯南、大雄)3.为什么看到这些话,你就能马上猜出这个人物呢?像这样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称它为“口头禅”。

【设计意图:以孩子所熟知的动漫人物引出口头禅,能拉近孩子与老师、孩子与习作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亲近人物,学写“口头禅”板块一:亲近“没头脑”,认识“口头禅”1.出示图片,认识人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位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没头脑和不高兴”图片)看来有些小朋友已经看过这本书了,还对这两个小家伙印象深刻。

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两位吧,先看“没头脑”。

出示描写“没头脑”的段落: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

玩了半天,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

”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帽子给忘了。

”他进屋找到帽子,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这回我把门打开,也不看是谁,就把一副手套塞出去:“没头脑,你的,拿去!”我再进屋一看,那不是他的书包吗?多半他回来找帽子,又把书包给落下了。

2.自由读读,发现“口头禅”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想:“没头脑”的口头禅是什么?说了几次?(学生:“没头脑”的口头禅是“对不起,我……给忘了。

”说了2次。

)3.合作朗读,发现“口头禅”出现的规律我们来合作读读这两次场景。

我读字体变粗的部分,你们读后面部分。

出示片段: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

玩了半天,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

”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帽子给忘了。

”他进屋找到帽子,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4.练习说话,小结规律如果让你学着它的样子,继续往下说,你会吗?我刚把门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学生:我刚把门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又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作业给忘了。

”他进屋找到作业,走了。

学生:我刚把门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笔给忘了。

”他进屋找到笔,走了。

……小结:口头禅就是这样一种语言,它被人挂在嘴边,反反复复多次出现。

读着这样的口头禅,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粗心、丢三落四的“没头脑”。

所以,借助口头禅,我们能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版块二:亲近“不高兴”,学写“口头禅”1.认识“不高兴”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介绍“不高兴”的。

读读片段,你你觉得“不高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出示片段:这个不高兴怎么叫不高兴呢?也有个道理。

他有那么个怪脾气,一件事情,大伙儿谈得好好儿的,他偏来个“不高兴”,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大伙儿要上东,他不高兴上东,要上西;大伙儿上西了,他又不高兴上西,要上东。

这么个人,谁还高兴和他玩哪!可你不高兴跟他玩,他可是不高兴你不高兴跟他玩,换句话说,就是他偏高兴跟你玩。

(学生:喜欢和别人对着干的、爱闹别扭的、爱唱反调的……)2.观看视频知道了不高兴的脾气,我们去视频中看看这个“不高兴”吧。

边看边想:不高兴的口头禅是什么呢?他说了几次?(观看视频)(学生:这个片段讲了没头脑的帽子丢了,被不高兴捡到了,不高兴不愿意把帽子还给他,还耍着他玩。

“不高兴”的口头禅是“不高兴”,说了三次。

)3.学写“口头禅”你能用上“不高兴”这句口头禅,把这件事写清楚吗?出示写作要求:把事情写清楚;口头禅“不高兴”反复出现了三次。

4.交流写话,评价学生读自己写的片段:“没头脑”的帽子丢了,被“不高兴”捡到了。

“不高兴”将帽子顶在棍子上面,边顶边喊:“谁的帽子丢了?谁的帽子丢了?”“没头脑”听见了,连忙追上去说:“我的帽子,我的帽子,快还给我!”这下,“不高兴”不高兴了,他嘴巴一撇,眉头一皱,说:“不高兴!”说完,继续顶帽子,“没头脑”赶紧追上去,“不高兴”故意把帽子放得很低,让“没头脑”去拿,正当“没头脑”要拿到时,他又故意把棍子竖起来,边竖边说:“不高兴!”“没头脑”急了,追着他要帽子,“不高兴”一边跑一边喊:“不高兴!”(评价:他写了“不高兴”的口头禅“不高兴”,还把事情写清楚了。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家描写“没头脑”的片段,感受口头禅的特点——反复出现、能表现人物是性格特点,从而对借助口头禅写人有初步认识。

同时,利用视频,于学生兴趣高昂处仿写,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迁移运用,习得方法。

】三、联系生活,再写“口头禅”1.联系生活,拓宽思路生活中,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还有很多其他性格的人,比如:慢性子、急性子等,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脾气性格的人?(学生:暴脾气、贪吃鬼、调皮蛋……)2.发现这类人物的口头禅比如慢性子,他的口头禅可能是什么?那么急性子呢?(学生:别急啊,慢慢来,没事的……还有:快点、快点,来不及了!)3.借助表格,再写“口头禅生活中,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口头禅会不一样,你能借助口头禅来写写你所熟悉的这个人吗?你可以借助下面表格,选择一种性格特点的人来写。

4.交流写话,猜猜性格大家都写好了,我们来玩个游戏,你给你写的这个人定个名字,不要出现他的这个性格特点,等会你读给大家听的时候,看看大家能不能借助口头禅猜到你写的这个人是什么性格特点。

学生交流:小明是我的同桌,有一天上课,我发现自己橡皮忘记带了,就拍拍他的手臂,说:“小明,橡皮借我用一下。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说:“我也没带。

”我无奈,只好问后面的同学借了。

作业写到一半,水笔又没油了,我又问他:“小明,水笔借我用一下,好不好?”小明说:“我也没带。

”我指了指他打开着的文具盒说:“那不是你的水笔吗?你带了5支,就借我一支呗!”小明把文具盒“啪”地一下合上,说:“告诉你没带就是没带。

”(学生猜测:小明是个非常小气的人,因为问他借东西,他都说没带。

口头禅“我也没带”写出了一个小气鬼的模样。

)学生交流:一天,兰兰去理发店理发,刚走进理发店,她就对理发师傅说:“师傅,我赶时间,您快点行吗?”理发师手上正有一个顾客在理发,就微笑着说:“好嘞,马上就好了,好了就给你剪。

”兰兰坐在一边的椅子上等,2分钟不到,兰兰就从凳子上起来,走到理发师旁边说:“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好吗?我赶时间,您快点行吗?”理发师回过头说:“快了快了,你看,就收尾这么一点点了,十分钟保证好!”兰兰只好又坐下,一分钟后,兰兰又转到理发师身边说:“快好了吗?我赶时间,您快点行吗?”(学生猜测:写的是急性子,“我赶时间,您快点行吗?”总是说这句话,好一个急性子!)【设计意图:课堂是练习基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从《没头脑和不高兴》中走出来,将“借助口头禅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运用到广袤的生活实际中,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实际写作中有所启发,有所运用。

】四、回归文本,回味“口头禅”1.小结本课刚才我们借助口头禅写了这么多可爱的人物,这种借助口头禅来写人的方法学会了吗?言为心声,抓住了口头禅,就抓住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希望这种写作方法对你写作文有所帮助。

2.推荐阅读刚才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来自一本书——《没头脑和不高兴》,作家任溶溶在这本书里刻画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人物,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把这本书买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从文本来,回到文本中去,读写一体,以读促写,以写再来促读,实现课堂的桥梁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