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次,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帝国主义支持北洋军阀窃取胜利果实, 实行封建专制独裁,辛亥革命的民主成 果荡然无存。 • 第二次,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 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实行一 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 第三次,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 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撕毁政治协商决议, 发动全面内战,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 底破灭。
• 4、无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实践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二大”民主 革命纲领的制订。指出,统一中国为 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②大革命时期,倡导和建立革命统一 战线,领导工农运动,国共合作,进 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 义和封建势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 阀的反动统治。
• 2、农民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资政新篇》主张中央集权、广 开言路。) • 3、地主阶级对民主政治的尝试(新 政与预备立宪)
• 4、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努力(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 早期维新派的民主思想:郑观应主张开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 •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主张兴民 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中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设立报馆学会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孙中山提 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南京临时政府政治措施和《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对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起了积极作用。 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 2、阶段特征:这一时期,近代化在阶级 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 境下艰难地进行。
• 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进程 • 1、萌发阶段(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 萌芽和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黄宗羲等 人公开否定君主专制,对晚清的民主思 潮兴起有一定影响。 • 原因: • 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渐趋衰落; •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 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激起人们的批 判。
• 表现: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指 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一定意义上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 主性的色彩。 •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 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 寄天下之人”。脚踏实地的学风。 • 王夫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提出政治 上要“趋时更新”,体现革新思想。 • 影响:冲击着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封建 制度渐趋衰落的重要表现。
•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华侵略 战争的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 程。“文化大革命”时期中 国工业化进程被政治运动所 打断。
• (2)新中国(1949至今)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 形式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 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中国的民主政治 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这种惨痛的教训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 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创新性 探索,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 步健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制 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1、主要表现
经济(工业ຫໍສະໝຸດ Baidu):
①甲午以后民资初步发展。
②20世纪初民资较快发展与清末新政。
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政治(民主化):
①资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②资中下层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
思想(理性化)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 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 第一次:封建专制制度和闭关政策、中 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 第二次: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帝国主 义列强的阻挠。 • 第三次: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 封锁。当时中国“左”倾的政治运动和 经济政策。
•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中国曾 经有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时期;第二次是国民 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时期;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但都与机 遇擦身而过。 • (2)阅读材料一,请分别说明近代中国三 次失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机遇的原 因。
• 材料三:中国经济现代化还曾发生两 次进程中断。……1937~1945年…… 工业化水平出现倒退,大约到1952年 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60~ 1977年……工业化水平倒退。 •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3)材料三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还 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请结合所学 知识简要说明其中断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与论战:
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 的传播与论战 ③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掀起了一 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社 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军事:百日维新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文教: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
①百日维新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 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开设经济特科, ②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为教育体制的改 革扫除了障碍。 ③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 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 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产生了新型的 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人物成为新文 化运动的干将。
2、整体发展阶段的特征。 1895--1919年)
内容:制度层和思想层的近代化阶段,也 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 领导力量: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 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整体发展”表现为近代化在经济、政治、 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的内涵和资 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得到全 面体现、充分体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 治领域。
(三)曲折前进阶段(1919~1949年) 1.主要表现 • (1)政治上: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 ①北洋军阀的统治:对内专制独裁,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政局动荡,中国 的近代化进程遇到逆流。 • ②中共成立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成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抗日民主 政府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2、主要特征:
领导阶级:主要是地主阶级 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主要领域: 主要发生于经济领域,以军事工业为主体 的工业化有所进展。 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 育领域渗透。
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三、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
• ③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对共产党、工农群 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 抗日战争期间,近代化进程被打断。 • 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 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 业推入绝境。
• (2)经济上: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 (3)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 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产生并发展 成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1、主要表现:
经济:
①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②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政治: ①《资政新篇》中国第一个近代化方案 ②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 近代化。
• 思想:新思潮萌发 •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 •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 文化:近代教育的起步 • 军事:创建近代海军
• 所谓的现代化(近代化),就是指工业化和 与工业化相随的麦蜘蛛、经济和文化等方 面的发展变化。 • 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 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 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 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是1842~1860 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 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 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 (1)材料一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 错失三次重大机遇,请分别说明导致每次
• ③1927年10月,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建 立工农革命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成立,新生的红色政权具有工 农民主专政性质。 • ④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 制”的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 ⑤中共七大指出,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的形势下,党的任务是领导人民打败日 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