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动力学5

化学反应动力学5
2

4
k1k2 [ Ag ][Tl ][Ce ] d [Tl ] 2 4 r k3[Tl ][Ce ] 3 k [ Ce ] k [ Tl ] dt 1 2
4+ + 2 Ce + Tl 3+ 3+ 2 Ce + Tl
11
3


4
反应起始阶段: r = k1 [Ag+] [Ce4+] 反应后期:
k1k2 [ Ag ][Ce ][Tl ] r 3 k1 [Ce ]
2 Ce + Tl
4+ +

4
3+ 2 Ce + Tl
4
3+
k1k2 [ Ag ][Tl ][Ce ] r 3 k1[Ce ] k2 [Tl ]
12
2、酸催化作用
以丙酮卤化为例
O CH3CCH3 + X2
4
催化历程的反应速率:
d [ P] k1[ A][C] rc k2 kc [ A][C] dt k2 k 1
总的反应速率 r 为:
r r0 rc k0[ A] kc [ A][C] k0 kc [C][ A]
k k 0 k c [C]
由于 kc[C] >> k0 ,故一般可认为 k kc [C]
6
(1) + 2(2):
例2:Br2对臭氧分解的催化作用
2 O3
3 O2
Br2对臭氧分解的催化机理如下: k1 引发 (1) Br 2 Br + Br
(2) Br + O 3
(3) BrO + O 3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ppt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ppt

A2 2
ka
kd
2 A
ra ka PAV2 ka PA (1 A )2
rd
kd
2 A
ka PA (1 A )2
kd
2 A
A
1
K A PA K A PA
V Vm
(5-6) (5-7)
两种或两种以上吸附质被吸附的过程
A
kaA
A
kdA
B
kaB
B
kdB
raA rdA kaAPAV kdAA
⑥ 溶蚀法 如加氢、脱氢用的著名催化剂骨架 镍。
⑦ 热熔法 即将主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组份放在 电炉内熔融后.再把它冷却和粉碎到需要的尺 寸,如合成氨用的熔铁催化剂。
此外还有热解法(如将草酸镍加热分解成高活性 的镍催化剂)等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5.1.3 催化剂的性能
工业催化剂所必备的三个主要条件: ① 活性好 催化剂的活性指的是催化剂对原料的转化能力。它 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组成和制作过程。 ② 选择性高 ③ 寿命长 催化剂的寿命指的是催化剂正常使用的时间。影响 其寿命(失活)的主要因素有: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抗毒性和机械稳定性。
(5-8)
B
1
KB PB K APA KB PB
i
Ki Pi
1 Ki Pi
(5-9)
(2)弗朗德利希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方程
弗朗德利希型吸附等温式是朗格缪尔型的一种改进型。它是假定 吸附热随覆盖度的增加成幂数关系下降而导出的。
q q0 a ln
ra
ka
PA
A
rd
kd
A
(5-10/11)
A
ka
A
kd

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如果有反应
,B在气相,它与吸附的A之间的
反应速率是控制步骤,则机理可设想为:
如 级;如
,则 ,则
,即反应对A为零级,对B为一 ,反应对A,B均为一级。
第27页/共84页
5.3.2 双曲线型的反应速率式
5.3.2.2 吸附控制 仍以反应
机理可设想为:
为例,如A的吸附是控制步骤,其
第28页/共84页
5.3.2 双曲线型的反应速率式
机理:
第10页/共84页
5.2.2 吸附等温线方程
吸附速率为: 脱附速率为:
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则
,故可得吸附等温线式:
如果多分子同时能被吸附,则裸露活性点所占的分率

如为非解离性吸附,则不难相应地导出:
第11页/共84页
5.2.2 吸附等温线方程
(2)弗罗因德利希型 吸附速率和脱附速率分别写为:
联解,得: 由此可得: 故最后所得方程为
按此式算得的结果亦列于附表之末,与实验值的误差不大于5%
第48页/共84页
5.3.5 动力学方程的判定和参数的推定
第49页/共84页
5.3.5 动力学方程的判定和参数的推定
B的吸附导致A的吸附加强时,A的覆盖率可写成 对于双变数的速率方程,可写成
第50页/共84页
第62页/共84页
5.3.8 催化剂的失活
(1)均匀中毒
如中毒表面积所占比例为a,则一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速率式便为
如粒内扩散阻力大,则在
时,因
,故
故中毒的影响是与
成正比的。
第63页/共84页
5.3.8 催化剂的失活
第64页/共84页
5.3.8 催化剂的失活

第5章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第5章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⑤ 与活性组分作用形成新化合物;
⑥ 增加催化剂的抗毒性能 。
第十九页,共188页。
1. 组成及组分选择
部分载体的比表面积与孔容
第二十页,共188页。
2. 制备方法
催化剂制备的要点:
① 多种化学组成的匹配
各组分一起协调作用的功能催化剂。
② 一定物理结构的控制
粒度、比表面、孔体积。
❖不同制备方法,成分、用量相同,但催化剂的性能
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
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
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
❖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
构的材料。
第二十八页,共188页。
2. 制备方法
❖ 优点:
① 由于溶胶-凝胶法中所用的原料首先被分散到溶剂中而形
成低粘度的溶液,因此,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分
1. 发展历史
合成氨
TNT
肼分解
硝基胍
可再生能

人体健康
手性催化
硫酸、硝酸

化工
无机
化工
石油
炼制
军工
生物
化工
催化
石油
化工
精细
化工
制药
化工
环保
源头、污染处理
催化裂化
催化重整
加氢裂化
加氢精制
天然气
化工
第四页,共188页。
聚烯烃
芳烃
金属有机催

甲醇、费托合成
1. 发展历史
催化科学诺贝尔奖
年份
获奖者
贡献
物与产物为液体或气体。
❖非均相反应发生在流体与固体的界面及催化剂内部。

第5章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

第5章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

热力学
反应动力学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反应器
按反应器内物流的流动状态分类 理想平推流反应器 理想全混流反应器 非理想流反应器
多相体系

多相反应过程 多相反应器

气固相反应 气固相反应器

气液相反应 气液相反应器
2
2016/3/14
6
2016/3/14
Langmuir吸附等温线式 Langmuir isotherm

吸附机理 Adsorption mechanisms

基本假定
1.均匀表面(或称理想表面):即催化剂表面各处的吸 附能力是均一的,吸附热与表面已被吸附的程度如 何无关; 何无关 2.单分子层吸附; 3.被吸附的分子间互不影响,也不影响别的分子的吸 附; 4.吸附的机理均相同,吸附形成的络合物亦均相同。
a 2 p 2a cos ap 2 cos p

孔的几何形状
催化剂颗粒内的孔道是曲曲折折,不同孔径和深度 的孔道交织成几何形状极端复杂的孔道体系 ; 微孔形状因子来表达 ; 新型催化剂 沸石型催化剂 孔道非常规整 由4-18个原子环所组成,孔径=3 10Å (1Å=10 10m),与一般有机分子的尺寸几乎为同一数量级。 分子筛

反应器 Reactors
平推流反应器PFR 全混流反应器CST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递模型 平推流、全混流、多 级串联全混流 以返混为主线---宏 观动力学因素 扩散模型、催化剂颗 粒内外的扩散模型 双膜理论、渗透理论、 表面更新理论
流动模式 流动与混合 停留时间分布/ 浓度分布/ 温度分布 动量 /质量 /热量 传递 三传

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

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
在化学工业中,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对于新工艺开发、老工艺改进和绿色化学的发展也具 有重要意义。
反应动力学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实验数据、理论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多种 手段,以实现更精确的预测和控制。
生物反应动力学
定义: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科学 影响因素: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等 应用:优化生物反应过程,提高产物产量和效率 实例:发酵过程控制、生物制药生产等
广泛应用。
计算机模拟在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
简介:计算机模 拟在反应动力学 中的应用已经成 为催化剂与反应 动力学未来发展 的重要方向。
作用:通过计算 机模拟,可以预 测反应过程,优利用量子 化学、分子动力 学等计算方法, 模拟反应过程, 分析反应机理。
前景:随着计算 机技术的不断发 展,计算机模拟 在反应动力学中 的应用将更加广 泛和深入。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 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动力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的未来发展
01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
催化剂的定义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但不参与反应。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针对特定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影响。
形式:通常为幂函数或指数函 数
意义:反应速率的定量描述, 有助于理解反应机理和过程
应用:用于化学工程、生物工 程等领域
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与反应 物质浓度的关系
反应速率与温度 的关系
反应机理的分类 与特点

催化剂和催化动力学基础精品文档45页

催化剂和催化动力学基础精品文档45页

孔容 V g (比孔容)
二次孔 颗粒间空隙 V 隙
采用氦汞法,
V H e VVHW e cV aH tg
s 粒密度
颗粒的孔p隙 V孔 率 + V孔 V粒真 = mVgm V m gp/s VV ggs s 1
孔径的分布: 大孔
3.催化剂的制法: • 混合法。 • 浸渍法。 • 沉淀法或共沉淀法。 • 共凝胶法。 • 喷涂法或滚涂法。 • 溶蚀法。 • 热溶法。 • 热解法等。
5.2 催化剂的物理特性
5. 2.1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范德华力 化学吸附——化学键力
5.2.2 吸附等温线方程式 吸附和脱附达平衡时,吸附量与压力有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曲线。
r>25nm
中孔
1nm<r<25nm
微孔
1nm左右
孔径:压汞法,气体吸附法。
3.孔的几何形状:
大多数催化剂的孔道是曲折的,没有规律。
5.3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图5-3: 催化反应过程示意图
5.3.1. 反应的控制步骤:
1)反应物从气相→催化剂外表面 (外扩散)
2) 反应物→催化剂内孔 (内扩散)
(1) Langmuir吸附 假定:1)均匀表面。 2)单分子吸附。3)吸
附分子间无作用力。 4)吸附机理相同。 覆盖度:固体表面被吸附分子覆盖的分率。
吸附速率
A
A ka

kd
rakaPA(1A)
脱附速率 rd kdA
平衡时,则 ra rd
A
KAPA 1 KAPA
(2)慢速
H2+H2O2 2H2O (3)快速
则整个反应速率可与哪个或哪些步骤的速率相等?

第五章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第五章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1)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
(rA ) 1 dn A W dt mol/kg s
1 dn A (2)以单位相界面积为基准: S dt 1 dnA (3)以单位催化剂颗粒体积为基准: (rA) VP dt 1 dnA (4)以单位催化剂床层体积为基准: (rA) VR dt (rA )
若控制步骤为可逆反应 过程总速率:
Aσ + Bσ
k1
k2
Rσ + Sσ
rA k1 A B k2 RS
如果吸附和脱附机理与上述不可逆反应过程相同,即反应物和产物都 吸附。按相同的方法可导出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k ( p A p B p R pS / K ) r (rA ) (1 K A p A K B pB K R pR K S pS ) 2
kr
Aσ R+S+σ
存在两种活性中心 反应 机理 A+B A + σ1 B + σ2 控制步骤 Aσ1 + Bσ2 R σ2 因为
k
R Aσ1 Bσ2 σ1 + Rσ2 R +σ2
A K A pAV 1
B K B pBV 2
rA k A B
R K R pRV 2
式中,DAB——扩散系数,可查物性手册或用查普曼-恩斯考式计算。 (ii)努森扩散 分子在孔径小于分子自由程的微孔内的扩散。扩散阻力主要是 分子与孔壁之间的碰撞。 努森扩散系数
DK 19400 P T / M Sg P

(5-92)
(iii)综合扩散系数
D
式中,
1 (1 ayA ) / DAB 1 /( DK ) A

物理化学 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及催化作用

物理化学 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及催化作用

中各物质浓度均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故也称为
比速率。
不同反应, k不同。对于指定反应, k与温度、反应介
质(溶剂)和催化剂有关,甚至随反应器的形状、性 质而变。
k的单位为[浓度]1-n[时间]-1。

对于任一反应 有
vAA vB B vR R vD D
rA k Ac c A B
c A, 0
另外速率方程用反应物的转化率y可表示成 反应的半衰期为
t1 / 2 1 kcA,0
y kt cA,0 (1 y) (5-17)
(5-18)
反应物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 成反比,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大,半衰期越短。
2. 设A和 B反应速率与两种反应物的浓度乘积成正比 的初始浓度分别为CA,0和CB,0 ,反应过程中任一 时刻t时A和B的浓度为CA和CB,即
Ea都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对数)不定积分式:
Ea ln k ln A RT
(5-25)
描述了速率系数 k 与 1/T 之间的线性关系
ln A
是积分常数。
可以根据不同温度下测定的 k 值,以 lnk 对 1/T 作图, 从而从直线的斜率 。 E E /求出活化能 R
a
a
由截距 ln A 求出指前因子 A。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及速率方程第二节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第三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四节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方法第六节催化剂的通性第五节复合反应动力学第八节多相催化反应第七节单相催化反应第五章化学动力学及催化作用一
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及催化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及速率方程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方法 复合反应动力学 催化剂的通性 单相催化反应 多相催化反应

第5章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第5章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三、固体催化剂的主要组成固体催化剂一般由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组成。

活性组分活性组分的作用是催化作用,通常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例如镍、铁、铜、铝及其氧化物。

助催化剂助催化剂本身基本没有活性,但能够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载体载体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是负载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的骨架。

常用载体有:氧化铝、二氧化硅、碳化硅、活性炭、硅胶、硅藻土、沸石分子筛等。

混合法:将催化剂的各个组份作成浆状,经过充分的混合如在混炼机中后成型干燥而得。

浸渍法:将高比表面的载体在催化剂的水溶液中浸渍,使有效组成吸附在载体上。

如一次浸渍达不到规定的吸附量,可在干燥后再浸。

此外,要将几种组份按一定比例浸渍到载体上去也常采用多次浸渍的办法。

沉淀法或共沉淀法: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向催化剂的盐类溶液中加入沉淀剂有时还加入载体,即生成催化剂的沉淀。

再经过滤及水洗除去有害离子,然后煅烧成所需的催化剂组成。

活化固体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通常以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者盐的形态存在,它们没有催化活性。

活化就是将它们还原成具有催化作用的活性形态。

固体催化剂在使用前先要活化,催化剂经活化后才有活性。

钝化当反应器需要检修时,先通入低浓度的氧,使催化剂外层形成一层钝化膜,保护内部的催化剂不再与氧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该过程称为钝化。

催化剂的活化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用一定组成的气体对催化剂进行处理,使其中的某种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的形态存在的活性组分得到还原或进行相变,以获得催化反应所必需的活性组分和相组成。

内表面积固体催化剂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孔道,形成巨大的内表面积颗粒的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相比很小,一般忽略不计。

催化反应在内表面上进行。

以比表面积Sg --m2/g 表征固体催化剂的内表面积。

内表面积越大,活性位越多,反应面越大。

如图所示,催化反应是由三个串联步骤组成:(1)在活性位的化学吸附;(2)吸附态组分进行反应;(3)产物脱附。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酶学第五章酶催化动力学基础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酶学第五章酶催化动力学基础

第五章 酶催化动力学基础5.1 引言酶催化动力学主要是研究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酶促反应的规律及反应历程。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包括[S]、[E]、[P]、[I]、[A]、pH 和温度等。

本章重点讨论[S]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并且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简单体系的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5.2 反应级数和速度常数 5.2.1 反应级数化学反应的级数就是动力学方程中影响反应速度的各反应物浓度项上的指数之和。

5.2.1.1 零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底物的浓度无关,称为零级反应。

当[S]大大高于[E]时,可认为是零级反应。

0][][k td P d td S d V ==-= (4.1),t d k S d P d 0][][=-= (4.2)。

积分(4.2)式得 ⎰⎰=-t tS S t d k S d 00][0][][,t k S S t 00][][=- (4.3)。

也即t k P 0][=,故[P]与t 成正比,k 0为该零级反应的速度常数,它表明单位时间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因次为“C ·t -1”。

零级反应的半寿期(即一半底物转化成产物所需的时间)21t 可以由0][21][S S t =代入式(4.3)求得00][21][k S S =-21t ,0][21k S =21t , 21t 002][k S =(4.4)。

21t 与[S]0成正比,与k 0成反比。

5.2.1.2 一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单底物反应),称为一级反应。

当[E]>>[S]时为一级反应。

][][1S k td S d V =-= (4.5), t d k S S d 1][][=-(4.6)。

式中k 1为一级反应速度常数。

将式(4.6)积分得 ⎰⎰=-t tS S t d k S S d 01][0][][][, t k S S t 10)][ln ][ln (=--,t k S S t 10][ln ][ln =-。

化学动力学与催化剂

化学动力学与催化剂

化学动力学与催化剂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与此相关的研究方向之一便是催化剂的研究。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并促进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本文将介绍化学动力学与催化剂的基本概念、作用机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动力学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科学,通常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来衡量,即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量。

根据速率定律可知,反应速率正比于反应物浓度的某个幂次,这个幂次称为反应的“级数”。

二、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其更易于发生反应。

此外,催化剂还可以调节反应中间体的能量,减少不稳定产物的生成,从而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作用可以通过催化剂基团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吸附作用来实现。

催化剂表面上的活性位点可以吸附反应物分子,通过提供必要的键合位点促进反应物之间的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反应完成后,生成物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解离,使催化剂得以再生。

这种吸附-解吸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表面反应。

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催化剂在化学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及废物产生。

其次,催化剂还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使其产生特定的产物,提高产品质量。

催化剂还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要求,减少设备投资成本。

催化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例如,在石油化工工业中,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裂化反应、氨合成和氧化反应等过程。

在环境保护领域,催化剂可以用于废气处理、噪声控制和水处理等方面。

此外,催化剂还被应用于药物合成、航空航天和能源储备等领域。

总结:化学动力学与催化剂密切相关,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改变活化能,提高反应产率等等,因此在许多工业和科学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催化剂是如何发挥这些重要的作用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反应动力学。

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如何随着时间、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变化率表示。

在反应中,原子之间需要克服一定能量才能发生碰撞,进而形成新化学物种。

这个最小能量被称为活化能。

如果活化能较高,反应就会非常缓慢,甚至无法形成。

因此,催化剂主要是减小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作用的基本机制是降低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时所需的能量,从而提高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物的化学结构,使它们更容易进一步破坏和组合。

当物质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时,表面分子的吸附能会发生变化,使反应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改变,促使反应物分子形成过渡态。

这个过渡态的结构能自然地向产物方向倾斜,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种类繁多,不同的催化剂作用机制也不同。

其中常见的几种催化剂包括:散体催化剂、表面催化剂、酶催化剂等。

散体催化剂是一种在反应物中存在的杂质,它对反应物的反应速率产生了影响。

这种催化剂通常在无机反应、氧化、还原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应用,如金属铁可作为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氨和氧混合物的合成也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表面催化剂指的是一种将反应物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进行反应的催化剂,如铂、钯、银等。

这种催化剂通常用于车尾气净化、液相氢化等领域。

在液相氢化中,液态催化剂可以大大降低酚类分子和烯烃分子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使得液态汽油和柴油的含硫量得以大幅降低。

另一种常见的催化剂是酶催化剂。

酶是一种天然的催化剂,它们能够促进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从而使新分子组合,并加速化学反应。

酶催化剂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度专一性,对特定的反应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高效性。

酶催化剂广泛存在于人体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如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以及食品工业中的食品生产等。

第5章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第5章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程 做抑制剂。例如:四乙基铅加入汽油中,是抑制汽油中烃
第 类过度氧化。所以它的商品名称为发动机燃料抗爆添加
五 剂。
章 3、说它本身也是发生了改变,实际上物理性质表观已经
·
催 化
发生变化,另外它还存在失活现象(如积炭、中毒、活性
动 组分的流失等等),催化剂的失活,都表明了催化剂在发
力 学
生改变。再如Ni催化剂,催化过程中,慢慢变为羰基镍挥
动 力
成一层钝化膜,保护内部的催化剂不再与氧接触发生氧化反
学 应,该过程称为钝化。


10.02.2021
17
例如: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净化自来水 反 应 是使臭氧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更多的有强氧化能力的中
工 间产物(如羟基自由基,·OH),达到提高臭氧氧化能
程 力的效果。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法利用固体催化剂在常压
·
催 化 动 力 学 基 础
10.02.2021
9
反 催化剂的一般规律
应 工
催化剂需要在实验中反复摸索才能筛选出满意的配方和
程 制备方法。
单纯复制催化剂的组成并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催化剂。 第 五 催化剂的制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目前还没有
章 达到分子设计的水平。催化剂的活性不仅与其组成有关,
章 稳定性:催化剂的稳定性(寿命)也是重要因素,更换催化
·
催 剂的就得停机停产,一般催化剂的寿命要达到一至两年。
化 动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是工业上称之
力 为触媒的“中毒”。暂时的失活针对不同的催化剂是可以
学 用不同的方法使其再生。但对于永久性的失活则无法再生。


10.02.2021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 沉淀剂的溶解度要大(这样被沉淀物吸附 的量就少)
• 沉淀物的溶解度应很小 • 沉淀剂无污染
共凝胶法
• 两种溶液混合而生成的凝胶
喷涂法和滚涂法
•将催化剂溶液用喷枪或其他手段喷射于载体上而制成 •的,或者将活性组分放在可摇动的容器中,再将载体 •加入,经过滚动,使活性组分黏附其上而制成
热熔法
将主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组分放在电炉内熔融后, 再把它冷却和粉粹到需要的尺寸
吸附速率
ra

ka
pA

A
脱附速率
rd

k
d

A
达平衡时 ra rd

ka
pA

A

kd

A
A K A pA ( 1)
实际中 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中关于1)、3)假定不 成立,即固体催化剂为非均匀表面,吸附物会影响到其 它分子的吸附, Temkinr模a 型k按a p吸Ae附gA与脱附速率与覆盖 率呈指数关系
ra rd
A 2 2A1
2
pA
1A
A
K A ka kd (吸附物发生解离)
吸附速率ra为:ka pA (1 A )2
脱附速率为rd:
kd
2 A
达到吸附平r衡a 时rd

ka
pA (1 A )2

kd
2 A
A

1
K A pA K A pA

mpvg
mpvg mp /s
vgs vgs 1
(vg为每克颗粒的孔体积,mp为颗粒质量,s为固相密度)
或者:
p

Vg
(1/ p )

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第一节
通常谈论催化剂时,主要是指能加速反应的催化剂,严格 来说,催化剂可能加速反应,也可能降低反应的速率。催 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
若干重要的石油炼制催化过程
催化过程
催化剂
工艺特点
催化裂化 SiO2-AlO3、RE-Y、 USY、H-ZSM-5
减压馏分油、蜡油或掺炼部分渣油,在常压、450~510℃催 化裂化得到裂解气、汽油、煤油、轻柴油等产品。
例如,氢气和氧气在室温下为惰性气体,但与铂接触 后会迅速反应。H2和O2互相接近,通过活化能能峰后 形成H2O 。
反应物
产物
E
催化剂
无催化剂
有催化剂
完成
初始状态
反应
由于催化剂的作用,降低了活化能,使反应加快。
表1 催化反应和非催化反应活化能的对比
反应
H2O2
H2 + O2
NH 3
H2 + N2
在有些情况下,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被负载在活性较低的载体上, 常用的活性组分是纯金属或金属合金,也可以负载一些助活性 组分。如石油重整用的铂一氧化铝催化剂、二氧化硫氧化制硫 酸的氧化硅负载五氧化钒催化剂等。
催化剂的失活:随着时间的延长,催化活性会降低,在一定的 周期内不能使其保持高的活性。
吸附等温模型
载体,用来负载活性组分和助剂的物质,由具有一定物理结构,如 孔结构,比表面,宏观外形,机械强度的固体物质组成。 载体的作用:
增加有效表面、提供合适的孔结构 改善催化剂的机械性能 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提供活性中性 与活性组分作用形成新化合物 增加催化剂的抗毒性能 节省活性组分用量,降低成本 载体可以是天然物质(如浮石、硅藻土、白土等),也可以是人工 合成物质(如硅胶、活性氧化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K R pRV
S KS pSV
(5-31)
从分母中 K A pA 项可判断A是解离吸附,3次方则表示参加反应 的活性点有3个。
例:设反应
A+B
R + S ,已知其反应速率式为:
k r K A p A pB rA 1 K A pA
试写出该反应的机理和控制步骤。 (i)根据速率式分子中kr,可判断该反应为表面反应控制。 (ii)根据分子上只有一项,可判断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iii) 由分母可判断,B、R和S均不吸附,参加反应的活性点只有一 个,即吸附的A与气相的B进行反应。 故反应机理如下: A +σ Aσ+ B
kr
Aσ R+S+σ
存在两种活性中心 反应 机理 A+B A + σ1 B + σ2 控制步骤 Aσ1 + Bσ2 R σ2 因为
k
R Aσ1 Bσ2 σ1 + Rσ2 R +σ2
A K A pAV 1
B K B pBV 2
rA k A B
R K R pRV 2
几种常用催化剂的结构
无定形颗粒 球形 柱形 长柱形 三叶草形
环形
多孔柱形 车轮形
比表面积
破碎强度
压降
独石形
金属独石形 Foam
(5)制备方法
① 混合法
② 浸渍法 ③ 沉淀法或共沉淀法 ④ 共凝胶法 ⑤ 喷涂法及滚涂法 ⑥ 溶蚀法 ⑦ 热熔法
5.3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气-固相反应速率的定义式
式中,
(5-30)
k k1R K S
比较式(5-28)和式(5-30)可见,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时,可逆反 应与不可逆反应速率式的分母相同,区别在于分子。可逆反应的分子上有两 项,不可逆反应只有一项。
A在吸附时解离 A + 2σ B + σ 2A1/2σ + Bσ Rσ Sσ 按上述方法可得到
若控制步骤为可逆反应 过程总速率:
Aσ + Bσ
k1
k2
Rσ + Sσ
rA k1 A B k2 RS
如果吸附和脱附机理与上述不可逆反应过程相同,即反应物和产物都 吸附。按相同的方法可导出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k ( p A p B p R pS / K ) r (rA ) (1 K A p A K B pB K R pR K S pS ) 2
a 1 NB NA
(5-93)
圆管内定常态操作时,NB = -NA,a=0,则
D
(iV)有效扩散系数
1 1 / DAB 1 /( DK ) A
(5-95)
PD De
验求得,一般在1-6之间。
(5-99)
式中,τ——微孔形状因子,也称迷宫因子或曲折因子。其值由实
(2)西勒模数
(i)球形颗粒
k2
p NH 3 p 1. 5 H2
a b c r kpA pB pC
5.3.6 催化剂的内扩散
因为催化剂的内表面积比外表面积大得多,气-固催化 反应主要发生在催化剂内表面。所以,气体物料在催化剂 颗粒内部的热、质传递对反应速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有效系数 定义 则
S R
(ii)片状颗粒
kV c m 1 S De kV c m 1 S De
(5-103)
L L
(5-117)
式中,kV是以颗粒体积为基准的反应速率常数,R是颗粒半径,
L是片状颗粒的厚度,cS是反应气体在颗粒表面的浓度。 对圆柱形颗粒可按式(5-117)计算,其中,长圆柱形颗粒
可取L=R/2;高径比相等的短圆柱形取L=R/3。 讨论:西勒模数的物理意义 设,m=1。
查图5-12,得
0.21
5.3.7 内扩散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1)两个独立并存的反应 A R
k1 k2
B + C (主反应) S+W
定常态操作时,外扩散速率与内扩散速率或粒内反应速率相等。
r kS a(c0 cS ) ki cS
上式中消去cS,可改写成:
c0 r 1 / k S a 1 / k1
式中,DAB——扩散系数,可查物性手册或用查普曼-恩斯考式计算。 (ii)努森扩散 分子在孔径小于分子自由程的微孔内的扩散。扩散阻力主要是 分子与孔壁之间的碰撞。 努森扩散系数
DK 19400 P T / M Sg P

(5-92)
(iii)综合扩散系数
D
式中,
1 (1 ayA ) / DAB 1 /( DK ) A
将θA和θV代入速率方程整理得:
p p k1 p A R S pB K p R pS K B p B K R p R K S pS pB
r 1 K RS
(5-44)
式中
k1 K r K B K k2 K R K S
K RS
KR KS Kr K B
R +σ
A R V 1
R K r K pAV A
1 V 1 K pA Kr K pA A A k1K r K p A k2 pR k ( p A pR / K ) A 1 K pA Kr K pA 1 K A pA A A
据此,可判断此反应为A的吸附控制。(分母中出现Kr,不出现pA )
问题:仿照式(5-44)写出B吸附控制的速率方程。
5.3.2.3 脱附控制 反应 机理 控制步骤 由 及 得
r
A A+σ Aσ Rσ
k1
R Aσ Rσ
k2
A K pAV A
R K r A r k1 R k2 pRV
kV (4 / 3)R3kV cS S2 R 2 3 De 4R 2 De (cS / R)
(3)有效系数 (i)等温条件下,可根据西勒模数查图5-12得到等温有效系数。
图5-12 催化剂的有效系数
球形颗粒,一级反应也可由下式计算:

3 1 1 s tanh s s
根据选择性定义
r1 [1 /(k S ) R a 1 / 2 k2 ](c A ) 0 s r2 [1 /(k S ) A a 1 / 1k1 ](cR ) 0
A V 1 1 B R V 2 1
V 1
1 1 K A pA
1 1 K B pB K R pR
由以上各式得
A
B
K A pA 1 K A pA
V 2
所以
K B pB 1 K B pB K R pR
kK A K B p A pB rA (1 K A p A )(1 K B pB K R pR )
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控制步骤速率,其余各步速率很快,均达到平衡。 因为
A B R S V 1
1 1 K A p A K B p B K R p R K S pS
将各平衡常数代入并整理得:
V
将空白率θV代回到吸附平衡方程得到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Ki pi i 1 Ki pi

催化剂颗粒实际反应速 率 r P 催化剂颗粒表面的反应 速率 rS
rP rS
二、确定有效系数的方法
实际反应速率 表面速率
(1)扩散系数 (i)分子扩散 由分子本身热运动引起的物质传递过程。扩散阻力主要是分子 之间的碰撞。分子扩散速率可由费克定律计算:
N A D AB
dc A dz
5.3.2.2 吸附控制 化学反应计量式 反应机理式
控制步骤
A+B
k1
R+S
r k1 pAV k2 A
A+σ B+σ Aσ + Bσ Rσ Sσ
Aσ k2 Bσ Rσ + Sσ R+σ S+σ
B KB pBV
A RS / Kr B
R K R pRV S KS pSV
其中,最常见的是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的速率方程。
mol/m 2 s
m ol/m3 s m ol/m3 s
5.3.1 反应的控制步骤
一、反应步骤 外扩散过程 (气相主体 催化剂外表面) 内表面) 内扩散过程 (催化剂外表面 表面吸附过程 表面反应过程 表面脱附过程 内扩散过程 (催化剂内表面 外扩散过程 (催化剂外表面 二、控制步骤 速率比其它各步小得多,对整个反应过程速率起决定作用的步骤。 动力学控制 扩散控制 外表面) 气相主体) 动力学控制
TS
图5-13 球形催化剂一级反应的有效系数
例5-5
解:
2 2 rA 7.5 103 pA 7.5 103 P (RTcA )2 kV cA
kV 7.5 103 P (RT )2 2.416107 cm3 / mol s
d P 1 6VP R A 0.25 cm 2 2 P k c k p S R V AS R V AS 9.76 De Rg TDe
第五章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5.1 催化剂
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组成变化的物质。 (1)类型 金属(良导体)、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半导体)以及盐类和 酸性催化剂(大多数是绝缘体) (2)载体 活性炭、硅胶、活性白土、硅藻土、沸石(分子筛)、骨架Ni、 活性Al2O3、 Fe等 (3)性能要求 活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 (4)结构
将θi代入表面反应速率式,得
r (rA )
式中,
kpA pB (1 K A p A K B pB K R pR K S pS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