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考纲中涉及的详细知识点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1. 国家的本质与功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内部管理和对外防御。
2. 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民主政治的内涵与发展民主政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广泛和真实。
4. 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
同时,公民也应履行政治性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
5. 我国的政治建设我国政治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经济生活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经济体制。
2. 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作相结合。
4.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三、文化生活1.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 文化创新与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考政 治知识点大纲重点提示
高考政治知识点大纲重点提示高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来说,系统地梳理和掌握重点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知识点大纲重点提示。
一、经济生活1、货币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了解货币的产生、本质(一般等价物)以及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这五大职能。
纸币:掌握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表现及应对措施。
2、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价值决定价格,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消费(需求弹性、替代品和互补品)和生产经营(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影响。
3、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收入(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等。
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清楚各种消费类型的特点,理解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的关系。
4、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导向作用、动力、创造新的劳动力)。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5、企业与劳动者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劳动者:就业的意义和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6、投资理财储蓄存款:了解储蓄存款的种类和特点。
股票、债券和保险:掌握它们的特点、收益和风险,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投资。
7、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8、财政与税收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高考政治复习大纲整理知识点
高考政治复习大纲整理知识点高考政治复习大纲整理知识点随着高考的逐渐临近,考生们也开始紧张起来,特别是对于政治这一科目,考生们一定会特别关注。
毕竟政治涉及内容较广,而且考试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如何进行复习?如何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以下就是为考生们整理的高考政治复习大纲知识点。
一、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1.四个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体系4.宪法和基本法基本原则和特点5.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中国法律体系的组成和特点二、政治制度1.国家的根本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政权机构和政府作用4.政治民主化的趋势和措施5.政党制度和政党发展史三、政治文明1.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和影响2.西方现代政治文明的源头和特点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容和特点4.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和措施四、政治经济1.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实践2.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方法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4.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5.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和经验五、思维方法和智慧1.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理性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习惯对健康成长的影响4.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互通融合以上就是绝大部分的高考政治考试知识点。
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个大纲来制定复习计划,然后进行针对性复习。
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和理论知识。
基础知识是万物之本,理论知识是落地生根的根本。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考试的基础,也是考生成为合格公民和国家工作者的基石。
2.善于归纳总结。
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而且各知识点之间往往脉络纵横交错。
要善于归纳总结,清晰地梳理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多练习,多提问。
练习是提高水平、加深认识的有效途径,而提问则是启发灵感、搭建框架的有力手段。
考生要多做题,多思考,多提问,透彻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政治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考生来说,复习政治的重点知识能够为他们取得好的成绩提供帮助。
下面是我为您总结的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思想政治理论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 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 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和基本路线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 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主要目标8.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原则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 全面深化改革11. 全面依法治国12. 全面从严治党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建设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国家法律法规1. 中国宪法和宪法修正案2. 其他法律法规,如国家标准、法律实施细则等3. 国家机构和职能的法定依据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 国家制度是历史发展和实践积累的结果2.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基本特征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作用4. 国家政府的组成、性质和职能5.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6. 政治体制改革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权利和义务2.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3. 公民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4. 公民的文化权利和文化义务5. 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所有制3. 推动高质量发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和调控的原则和措施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制度1.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 地方各级党的组织和地方各级党的领导4. 地方各级人民政协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八、依法治国1. 宪法法律的主体地位和法治国家基本原则2. 法律的构成和适用3. 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4. 中央和地方各级人大的法律制定和决定5.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法律行政机关6. 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职能7. 法律的教育和宣传九、中共党史与中国革命史1. 中共党史的基础知识和特点2. 中国革命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过程和历史贡献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政策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2. 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3. 社会主义文化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4.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布局以上是我为您总结的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涵盖了思想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制度、依法治国、中共党史与中国革命史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政策等内容。
高考政 治知识点大纲重点提示
高考政治知识点大纲重点提示一、高考政治知识点的重要性1、高考政治成绩对升学的影响影响高校录取选择决定专业方向2、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社会认知和责任感二、经济生活知识点重点11 货币与价格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12 消费与生产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3 企业与劳动者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劳动者的就业与权益保护14 投资理财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的特点投资理财的原则三、政治生活知识点重点21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公民应履行的政治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22 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政府依法行政2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2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党的执政方式我国的政党制度四、文化生活知识点重点31 文化的作用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2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33 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五、生活与哲学知识点重点41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42 辩证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44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45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六、复习策略与技巧51 构建知识体系梳理各模块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思维导图52 关注时事热点将时事热点与政治知识点相结合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53 多做真题与模拟题熟悉高考题型和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54 做好错题整理与反思分析错题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七、总结强调掌握高考政治知识点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持之以恒,注重方法和策略,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考试要求学生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其中常见的知识点可以归纳如下:
一、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1、关于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经
济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等;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比如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发展路径、建设目标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国家和民族基
本价值观;
二、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
1、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经济体制和经济规律;
2、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掌握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
政策措施和成效;
三、政治宪法基础知识:
1、关于宪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主要
规定;
2、关于宪法的实施:掌握宪法的实施过程和机制,以及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的权利福利;
四、政治组织和管理知识:
1、关于政府的基本结构:掌握各级政府的基本结构、职能定位和职责分工;
2、关于政治组织和管理:掌握政治组织和管理的原则、方式和技术,以及政府的行
政管理职责;
五、政治史和政治知识:
1、关于政治史:掌握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史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建设发展的历史、
社会文化发展史、政治运动史、政治思想史等;
2、关于政治知识:掌握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变迁、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变革等政治
知识。
以上就是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的归纳,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把这些知识点掌握好,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政治,下面将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4.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6.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5个知识点)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2. 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决策过程4. 党的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5.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6.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党规党纪7. 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8. 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5. 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针6.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7.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发展8. 地方政府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四、中国的政治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工作4.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作用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和发展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保证8. 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意义五、中国的法治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原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贡献4.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总体布局5. 法律的形式和法律的实质6. 法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7. 党的领导下的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8. 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基本职能六、中国的经济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成就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发展3.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方式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6.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发展对策7. 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效8.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七、中国的文化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举措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本特征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任务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基本框架8. 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以上是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总结的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1. 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权力的机关和运行方式等。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组织制度等。
3.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4. 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包括法治的基本内容、法治社会的特征、法律的地位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等。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人大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6. 国家行政制度:包括国家行政制度的性质、行政机关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7. 单一的国家权力:包括国家权力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权力制约等。
8.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法定义务等。
9. 民族自治制度:包括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性质、民族自治地方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0. 参政议政和人民民主监督:包括政府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人民团体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1. 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包括我国土地制度的性质、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等。
12. 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包括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等。
以上是政治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对政治高考的考试。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一、政治思想理论1.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核心价值观。
2.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基本路线。
3.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
二、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1.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领导核心和党的全面领导。
2. 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党的组织、党的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
3. 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大的背景、主题、报告和党章修正案。
三、中国政府和国家机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府组成及职权范围。
2. 国家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政协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
四、中国法律和法治建设1. 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的平等性、互相制约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2. 法治建设:法制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和廉政建设。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和财产权。
五、当前国际形势1. 新时代的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
2. 新时代的国际关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我国的对外关系:外交政策、一带一路、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
六、公民权益和社会生活1. 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和财产权。
2. 公民的义务:公民的宪法义务、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
3. 社会生活:社会治安、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
七、科学发展观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依法治国、民主政治、科教兴国和公民道德建设等。
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
以上是高考政治必背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对于高考政治的备考会有很大的帮助。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的建设问题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3.中国的基本情况
中国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
中国历史、中国路线、中国制度和中国作风建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分配制度和再分配
发展不平衡问题和解决途径
5.中国政治制度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7.中国历史
中国创立和发展历程
中国三大历史阶段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决策和成就
以上是高考政治必背的精华知识点,掌握了这些内容可以为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提供帮助。
同时,还需要结合教材和考纲进行全面复习。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点梳理高中政治是文科诸多学科中“意识形态颜色”最浓重的一门学科,政治这门科目的复习是最强调知识点的背诵的。
高考政治复习是一门学问,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那么,你都知道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点都有哪些吗?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1、主权国家地位、基本要素和基本权利与义务?(1)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
(2)基本要素:主权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
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行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基本权利:独立权、公平权、防卫权、管辖权。
(对于基本权利的把握需要理解,能够举例识别)(4)义务:不侵害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分类和作用?(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沟通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整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冲突,维护世界和公平3、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和作用:(1)性质: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进展。
(3)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公平;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逼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进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救济等方面发挥着乐观作用。
4、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乐观参与联合国及其特地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展的活动对世界和平与进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5、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冲突。
6、各个国家之间为什么会消灭各种各样的简单关系?(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打算性因素。
高考政治复习大纲整理知识点
高考政治复习大纲整理知识点政治复习大纲: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现实原因: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怎么样发展生产力:(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3)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4)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所有制构成地位形式含义作用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高考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考察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3.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4. 认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特征2.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三、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四、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文化生活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3.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六、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1.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2.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3.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七、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 绿色发展理念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4.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八、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和平发展道路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 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九、党的建设与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2.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语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整理,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深化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政治高考知识点速记总结
政治高考知识点速记总结一、政治基本概念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国家的主导性领域,指的是国家权力机构及其运行方式、政府的组织形式、政府的领导人等。
2.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领土范围内的人民集团,他具有主权、领土、人民和政府四个组成要素。
3.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是指在政治体系中能制定、执行、强制人们服从的决策的能力。
4.政治权利的概念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制度中享有的合法的、基本的权利。
二、国家的组成1.国家组成的基本要素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权、领土、人民、政府四个要素。
2.政权的基本属性政权是国家的手段与工具;政权也是国家的性质与本质。
政权具有集中性、唯一性、普遍性、继承性、可变性等基本属性。
三、国家的形式与性质1.国家的形式国家的形式主要有民族国家、国家的形成、国家的类型和结构等。
2.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性质主要包括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功能。
四、国家的意识形态1.概念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国家主权体系、国家一元化、国家一元化等国家建构与发展的理论体系。
2.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特征国家的意识形态具有独立性、统一性、根本性、发展性、领导性等特征。
五、政治社会制度1.政治社会制度的概念政治社会制度是政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特定的政治形态。
2.政治社会制度的类型政治社会制度的类型包括专制制度、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制度等。
六、政治权力1.政治权力的性质政治权力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由政府行使和管理的权力。
2.政治权力的分配政治权力的分配分为单一体制分配和分权分立分配两种形式。
七、政治体制1.政治体制的定义政治体制是国家权力机关决策机构和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
2.政治体制的结构政治体制的结构包括国体、政体和民主国家体制三个方面。
八、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的性质政治权利是公民在政治制度中享有的合法的、基本的权利。
2.政治权利的分配政治权利的分配分为一元式和多元式两种形式。
九、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的概念政治文化是政治领域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作为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学生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经济以及国际政治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四、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五、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影响六、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法治国家建设: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七、时事政治-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 党的政策和方针- 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结语:高考政治的复习需要系统地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结合时事政治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加强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以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政治高考全部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考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国家的根本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任务体现的内涵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民主集中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特征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3.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重点4.产权制度的完善5.公有制经济中的各种所有制经济6.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8.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民主选举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依法治国基本方略6.政府职能转变7.行政管理体制改革8.司法体制改革9.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国家安全1.国家安全的概念、内涵和特点2.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和依法治国3.维护国家安全的国家机构和组织4.现代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5.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武装力量和武装警察部队6.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措施和政策五、外交政策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争取和平、促进发展的外交战略3.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5.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对外工作总体部署6.周边外交7.全球外交六、国际关系1.国际政治关系理论2.主权国家与国际关系3.国家的对外政策4.对外贸易政策5.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6.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七、政治生活1.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人权的概念和原则6.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7.中国人权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总的来说,政治是一门深邃广泛的学科,涵盖了政治制度、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高考政治的复习需要学生多掌握相关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需要关注当前时事和国际热点,提高政治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政治高考知识点归纳
政治高考知识点归纳
1.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2.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特色。
3. 国家主席的权力和职责: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负责对外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主持国务院工作,签署法律、决议和命令。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 国务院的职责和权力: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行政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政策。
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是全国的最高机关,地方政府是各级地方的政府组织,根据宪法和法律明确的权限进行管理。
8.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进行
多党合作,共同参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9. 中国的政治参与:中国的政治参与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参政权和监督权等,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权益。
10.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的关键知识点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5. 认识论中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3.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三、政治经济学基础1.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2.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
3.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和方法。
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四、中国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机制。
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4.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
五、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3.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
六、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七、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的分析。
2. 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精神。
3. 国家重大政策的解读和应用。
结束语:通过上述对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高考政治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政治学科是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三、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2.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 经济政策:宏观调控与微观放活相结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文化生活与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2. 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社会生活与社会建设1. 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2. 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3.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七、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3. 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哲学是什么一、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源泉)(5 页)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产生)(4页)(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离不开哲学)(哲学的作用)(5—6 页)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世界观的含义:(7 页)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8 页)(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8 页)(1)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2)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政治学、文艺学、伦理学(3)思维科学知识:心理学、逻辑学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8——9 页)(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俗称“小规律”)哲学揭示的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俗称“大规律”)(2 )联系: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0 页)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0——11 页)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1 页)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分歧)(12 页)(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二)唯心主义(页)唯心主义的基本派别: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2、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4 页)1、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2、哲学上虽然存在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两大派别),而不是四军对垒。
(四)反对二元论的错误五、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6——18 页)1、时代产生哲学。
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1)首先在它可以针砭时弊、解放思想;(2)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的原因:第一,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博。
第二,正确地总结了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六、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条件(18——20 页)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0——21页)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2、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2——23 页)1、毛泽东思想(1)含义(2)精髓:实事求是(3)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邓小平理伦A含义B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含义:B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A含义B地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者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都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
重中之重: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12 页)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6—17 页)第二单元、辩证唯物论(4 课、5课)、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物质性原理的内容:(30 页)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要求: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1)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从人类社会的存在看: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为什么: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1)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
(2)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31 页)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离不开运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离不开物质)3、静止的含义:(32 页)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32 页)(1)区别:A 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有两种情形。
B 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二)运动是有规律的(33——34 页)1、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内容: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普遍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三、意识的本质(一)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5 页)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二)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6 页)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三)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36 页)1、不管什么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即: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的本质:(37 页)(1)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③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8——39 页)(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38 页)1、意识活动的特征:(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表现:①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意识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39 页)(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9——40 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表现: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①意识不能直接变为现实的东西,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具有双重性质)③动物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0——41 页)1、是什么: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2、怎么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唯物论部分重点:(重中之中:)认识论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一)实践及其特点(42——43 页)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