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一般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10.1.2

1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2 按桩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和复合受荷桩(竖向和水平荷载均较大的桩和斜桩)

3 按桩的成桩方法(工艺)可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

4 按桩身直径或边长大小可分为小直径桩(d≤250mm),中等直径桩(250mm<d<800mm)和大直径桩(d≥800mm)。预制方桩边长不应小于200mm,预应力管桩直径不应小于300mm,沉管灌注桩及夯扩桩直径不应小于325mm,人工挖孔直径不应小于1000mm。

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10.2.2

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大小和性质以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倍-3倍。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2 当存在震陷液化土层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2章的有关规定()

3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下持力层的厚度应满足下卧层强度和变形的要求,且不宜小于桩径的4倍,扩底桩端下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3倍。

4 各类预制桩,当采用压桩力或贯入度与桩长双控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无软弱下卧层)的深度宜以压桩力或贯入度控制为主。

5 同一基础下的桩,桩端宜位于同一持力层内,且宜采取措施减少相邻桩之间桩端的标高差。当桩端持力层起伏大(包括山区地基)时,桩端高差允许值应通过持力层稳定验算确定。

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10.3.3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卵石或其他承载力类似的土层时,对单桩承载力很高的大直径端承型桩,可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桩端图的承载力特征值。

2 试桩之前需进行设计估算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包括桩端嵌入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的桩)可按下式预估:

R a=q pa A p+u pΣq sia l i

A 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m2)

q pa,q sia——桩端阻力特征值、桩侧阻力特征值(kpa),由当地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算得u p——桩身周边长度(m)

l i——第i层岩土的厚度(m)

大直径灌注桩(d≥800mm)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R a=Ψp q pa A p+u pΣΨsi q sia l i

计算混凝土护壁的大直径挖孔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其设计桩径取护壁外直径。桩长小于10m的大直径扩底桩估算时可不计侧阻力。

上式中Ψp、Ψsi——大直径桩端阻、侧阻尺寸效应系数,可按下表取值

表10.3.3 端阻、侧阻尺寸效应系数

土类别

粘性土、粉土 砂土、碎石土 Ψsi

1 3/1d /8.0)( Ψp

4/1D /8.0)( 3/1D /8.0)(

注:表中D 为桩端直径。

当桩端嵌入完整及较完整的硬质岩中时,可按下式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q pa A p

q pa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采用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

3 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并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当桩端无沉渣时,应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按本规范5.2.6条基附录D 确定,或用岩基载荷试验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