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

合集下载

“存天理,灭人欲”——被误解千年的儒家名句

“存天理,灭人欲”——被误解千年的儒家名句

“存天理,灭人欲”——被误解千年的儒家名句回想一下,你第一次看到“存天理,灭人欲”是什么感觉?再回想一下,当书上或者老师将“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和万恶的封建社会君权、父权、夫权三座大山连在一起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对封建卫道士和他们“存天理,灭人欲”这套反感透了?你是不是也这么理解:将人性、人的各种情感、物质需求都要禁掉,而要实现三纲五常的天理?其实,你错了。

或者是你被误导了。

“存天理,灭人欲”,即使到今天看,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修身、治世名言。

只是遗憾的是,它一千多年来,常常被断章取义地利用,被断章取义地批判。

不信?你看看宋儒是怎样区分天理和人欲的。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你是不是赞同呢?饮食男女,“食色性也”,这些朱熹都不反对,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天理”。

他反对的是“淫欲”。

淫者,过度也。

过度的饮食,暴殄天物,挥霍浪费,过度的男女之事,三妻四妾,淫乱无度,这些才是宋儒反对的人欲。

这种人欲,即使是在今天,不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反对和谴责的。

如果你认为一个朱熹代表不了宋儒的群体,咱们再看看他的老师程颐怎么说。

“天下之害,无不由未之胜也。

峻宇雕墙,本于宫室。

酒池肉林,本于饮食。

淫酷残忍,本于刑罚。

穷兵黩武,本于征讨。

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

其流之远,则为害矣。

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

后人流于未者,人欲也。

损之义,损人欲以复天理而已。

”程颐认为,房屋、饮食、刑罚讨伐征战,都是个人生活、国家治理应该做的,都是天理的范畴。

但如果不加以节制,过了一个度,就演变成危害甚大的人欲了。

比如,盖房子住变成了雕梁画栋,饮食变成了酒池肉林,刑罚变成了残忍酷刑,征战变成了穷兵黩武。

程颐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只不过是将已经过度了的东西,重新拉回合理的范围内而已。

我们误会程朱等诸位先贤,从我们自身来说,最大的原因是在反感一种事物前,我们其实没有真正尝试去了解那种事物,就接受了一种通行的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作者:来源:《新传奇》2021年第15期很多人一听到“存天理,灭人欲”就会觉得害怕。

其实,朱熹的原意,不是说人的欲望不能存在,而是要有节制,以人性中的天理来约束自然欲望。

只有那些过于贪婪的欲望,才违背天理,才是要灭掉的“人欲”。

天理和人欲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对对立概念,长期以来都是学者们所热衷讨论的对象。

理欲之辩在宋明理学中讨论得最为热烈,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那么,“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什么是天理和人欲在宋明时期的理欲之辩中,“理”就是代指“天理”。

相对应的,“欲”也就特指“人欲”。

朱熹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天理论。

朱熹把它当作是宇宙的根源和自然界运行的规律。

在道德伦理方面,在与人欲相对应时,朱熹所谓的天理是道德本质、社会伦理规范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他推崇仁义礼智四德和人伦五常,并将它们全部纳入天理的范畴中。

朱熹认为,仁、义、礼三者都是天理的一种存在状态,都体现着天理。

朱熹说:“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

”所以,在朱熹眼中,天理是“真”,是“善”。

人之所以会产生人欲,是因为心受了外物私欲的干扰。

人只要循天理而行,就能够保持心的本然之态,成为圣贤,到达圣人境界。

朱熹关于人欲的界定,基本上是根据天理的对立面而来的。

所以,如果说天理的倾向点是整体利益,是和“公“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人欲则重点指向个体利益。

一己私利常常和“私“相连,朱熹经常把它称之为“私欲”或“人欲之私”。

“灭人欲”,灭的是什么很多人一听到“存天理,灭人欲”就会觉得害怕:我不要生活在宋代,连正常的七情六欲都要被消灭,让人怎么活?其实,朱熹的原意不是说人的欲望不能存在,而是要有节制,以人性中的天理来约束自然欲望。

有学生问朱熹:“饮食男女,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朱熹回答:“饮食者,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由此可见,只有那些过于贪婪的欲望才违背天理,才是要灭掉的“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名词解释

存天理灭人欲名词解释

存天理灭人欲名词解释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道德观念或准则,强调个体应当抑制人类的欲望和私利追求,追求与天道相符合的品德和行为。

这一概念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现了儒家关注和强调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的核心思想。

“存天理”强调人应当存放于天理之中,即人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大道与人伦。

天理即宇宙万物运行发展的正常规律,是宇宙客观存在的固定规律。

个体应当遵循天理去发展自身,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种道德观念要求人们在为个人需求和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应当兼顾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个体应当在行为中注重社会道德,保持坦荡的胸怀,追求远离狭隘私利的高尚品质。

“灭人欲”强调对于个体的欲望进行控制和有所节制。

人作为有欲望的生物,往往会有各种好恶、利益和欲望的冲突。

人想要在欲望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但是如果各种欲望不进行控制和调节,就可能导致人陷入无止境的欲望追求中,影响其理智和道德。

因此,个体应当逐渐意识到欲望的无止境性,学会有所节制,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培养来约束自己的欲望,使之不违背正义和社会公共利益。

总体来说,“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准则,强调了人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它提倡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也应该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希望个体能够追求高尚品质和道德标准,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发展。

同时,它也提醒个体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追求无止境的个人物质享受,以培养出高贵的品格和修养。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

过去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学术界对朱熹的“理欲观”持批评的成分较多,而对其合理因素持肯定的成分较少,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一“理欲之辨”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的热门话题。

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命题,并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1]。

他认为,“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

”[2]在这里,朱熹所说的“天理”的要义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这在学术界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

但对朱熹的“人欲”之说在学术界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

以前有学者认为朱熹的“灭人欲”就是消灭人的一切生活欲望,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在朱熹看来,所谓“天理”与“人欲”之别在于,“合道理的是天理,循情欲的是人欲”。

在这里,“合道理”就是指符合“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

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4]而“循情欲”则指按照个人欲望毫无节制地行事,这种过分的欲望就是人欲。

朱熹举例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1]这就是说,人要吃饭,这是合理的,是天理;而要求饭要吃得美味,这就是人欲了。

可见,朱熹对人们的基本生活欲望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此外,关于“天理”、“人欲”的含义,过去的解释多有片面之处。

就“天理”而言,以前一般人都认为是指三纲五常,即封建的伦理道德。

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不全面。

其实“天理”还有两种重要的含义:其一,“天理”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

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被误解的朱子——谈“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作为“亚圣”朱熹的原创经典而广泛流传。

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

其实,在那个古老而又教条的时代,一句名言的误解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程朱理学”一下子就被扣上了“禁欲”的大帽子,多少后世的人饱受这句话的压迫,尤其是有关他的那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更是为广大妇女同胞所不齿,成为后世封建礼教对妇女“禁欲”迫害的典范。

且不论朱老先生是否有过不尊重女性的言语,光就“存天理,灭人性”这句话而言,敝人觉得朱老先生似乎蒙受了不白之冤,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感,有了一下的理解。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存天理,灭人性”本不是由朱熹提出来的,据《礼记·乐记》记载,其中有一段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里所谓的“灭天理而穷人欲”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到了宋代,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子所论,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去掉骄奢淫逸的世俗欲望,依照天道,治理国家,所谓“天子有善,让德于天”是也。

毫无疑问,朱子对“存天理,灭人欲”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觉得这是儒家的精华所在。

但是与后人所知道的不同,朱子所指的“人欲”仅仅是“私欲”,与个人的正常欲望无关。

比如,“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在朱熹看来,人对衣食住行的一般性的物质要求是“天理”,是正当的欲望,也就是说,朱熹并不否认人们对维持生存的物质欲望的追求。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

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

“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

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到批判。

今天,我们反思传统文化,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剖析,厘清理论的实质、作者的本意和统治阶级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正本清源,为时所用。

一、从人文礼教的角度重新认识“天理人欲”学说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不是封建礼教?从理论上予以辨析是有必要的。

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礼教?什么是封建礼教?除了封建礼教,是否还有其他礼教?中国是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礼教的思想体系。

先秦时期流传下来《周礼》、《仪礼》、《记》就是最古老的礼学典籍。

《礼记·曲礼》说,为了使人“自别于禽兽”,圣人起,“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

这就是说,圣人制定礼来教人,目的是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文明。

这应当是对礼教最早的解释。

《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说的就是古代的“六经”之教。

其中,“恭俭庄敬”就是礼教的结果,是指严肃认真、节俭收敛、庄重恭敬,包含了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

可见,礼教是关于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封建礼教,顾名思义,是指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长期以来,大众对“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的理解存在普遍的误读,因此对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持续的批评和抵制。

文章通过分析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背景,发现这一命题实际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存天理、灭人欲”带有浓重的保守和封建色彩;另一方面,朱熹提出这一命题的目的是在当时社会濒临失序的情况下重建社会秩序,具有超越其时代性的意义。

标签:理学;朱熹;天理;人欲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儒家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构,留下了庞大而系统的著作。

在朱熹众多的著作和命题中,“存天理、灭人欲” 最为人熟知,同时也为朱熹招致了最广泛的批评。

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存天理、灭人欲”被解释为一种泯灭人性的政治主张,进而被当作旧文化的代表而饱受抨击。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提出的命题,如果脱离其时代背景抽象地解释这一命题,必然无法呈现朱熹的本意,更无法客观地评价“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被误解最深的儒家名句,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被严重忽视了。

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了朱熹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深刻思考,在充分批判了其封建思想之后,这一命题具有超越其时代的现实意义。

一、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命题时代背景自秦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面临重建礼乐生活的问题。

西周统治以礼乐为核心,以礼导民、治教合一,在统治制度上与思想教化上形成了以礼乐为导向的统一。

此后,经过春秋战国,制度层面与思想文化层面的礼乐已然全面崩坏。

秦汉时期为完善统治,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

新的郡县制建立后,相应的思想教化未深入民间,导致治教分离。

官府以簿书、狱讼、兵食为治,礼乐沦为形式化的虚名,失去化民成俗的实质功能,由此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

唐末五代,本就脆弱的社会意识形态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了彰显政权合法性及文化合理性,重建礼乐成为宋代最为紧迫的现实需要。

高中议论文《存天理,灭人欲》800字(共11张ppt)

高中议论文《存天理,灭人欲》800字(共11张ppt)

高中议论文《存天理,灭人欲》
如果过去了的伤悲,可以轻易忘记, 那么,有的人又何苦地在烦恼和忧伤
枷锁 的
中挣扎。往往不可开脱,
敞开心扉。
中 自求学一路走来,我们从
学到的坚强,已经被世俗的琐碎
逐渐轻淡,承受不起欲望的磨砺和考
意志 验。没有了
的坚定和一颗诚
挚的平常心。
关键词:枷锁,心扉,中学,世俗,
意志,平常心,忘记,忧伤,挣扎,不可, 开脱,敞开,求学,走来,坚强,承受, 不起,欲望,磨砺,没有,伤悲,轻易, 烦恼,琐碎,坚定,诚挚。
进一步的需求。物质上追求完美,情
感中求的丰富。
关键词:社会,夫人,历史潮流,
世界,青春活力,阶段,物质,情感,方 面,中求,顺应,遍及,诱惑,处于,求 学,需求,追求,充满,完美,丰富。
高中议论文《存天理,灭人欲》
学生 这是我们青少年
所想得到满
足的。是的,物质条件的优越
滋润 可以使人生活得
和舒适。从
高中议论文
存天理,灭人欲
800字
存天理,灭人欲。从表面
上去理解,极为容易令人望文生义。
纲常 道德
伦理,消除人的欲望。
主 其实,其本意并非如此。它的
旨是: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和
不要过分沉溺于情感之中。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人们对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其需
求可谓是越来越趋于高水平了。
体会 而
工作上或学习上的快感。
过分 但有时,
地追求物质上的享
环 受,不免会养成人对生存在美好
境中的依赖性,以致在艰难条
件下的生活难以自理。
关键词:学生,物质条件,滋润,

“存天理,灭人欲”非是消灭自由,而是消灭伪自由,捍卫真自由

“存天理,灭人欲”非是消灭自由,而是消灭伪自由,捍卫真自由

“存天理,灭人欲”非是消灭自由,而是消灭伪自由,捍卫真自由有朋友提出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

我的看法如下。

首先,“天理”、“人欲”其实都是人的意欲、意愿,都是欲望,但是,“天理”是合理的,而“人欲”是不合理的。

“存天理,灭人欲”,不是要消灭欲望,而是要让欲望合理化。

灭掉不合理的欲望,保留合理的欲望。

满足欲望就是自由,“天理”、“人欲”都属于欲望,都属于自由的范畴。

其区别在于,“天理”是真自由,而“人欲”是假自由,有害于真自由。

“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消灭假自由,捍卫真自由。

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楚,为什么“天理”其实也是欲望,以及为什么“人欲”是反“天理”的,是不合理的欲望。

如果对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缺乏足够的了解,现代人就会望文生义,将“天理”理解成一个外在的约束和规定,这样“天理”就成了人的外在制约,成为欲望的限制者,成为自由的限制者。

事实上在儒家传统中,是不存在一个象法律一样的外在天理的。

“天理”并非存在于人心之外,而是存在于人心之内。

这就是“宋明理学”所说的“心即理”、“性即理”。

将“理”直接等同于“心”、“性”。

王阳明则进一步强调:“心外无理”。

“天理”存在于人心之内是什么意思?孟子在这方面分析的最为经典。

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得之”的“之”就是指的“理”、“天理”。

也就是说,“理”是人心思考的结果。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一个“心之四端”的说法,即“心”有四个端口,从这四个端口,分别长出、发出“仁、义、礼、智”。

也就是说,“仁、义、礼、智”都是从人心中发端出来的,长出来的。

“仁、义、礼、智”其实就是“理”的外在表现,就是“理”。

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理”是发端于人心的,而非存在于人心之外,又提出了“义内”的说法。

“义”就是“理”,“义内”,就是“理内”,即“理”存在于人心之内,由人心之内所发出。

这意味着,中国的儒家传统是把“天理”、“理”看成是人心的基本属性,也是人心的基本内在的基本需求。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古老的思想方式,旨在强调个人应该弘扬善良和义气,遵循天道人情,以天地为大,以人为贵,实现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这种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一直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光大。

从道德层面上看,存天理灭人欲可以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

它要求个人在行为上应该遵循道德准则,秉持正义和公道,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权益。

这种思想也鼓励个人摒弃个人私欲,不从狭隘的个人角度出发,而是根据全局和大局出发,以达到更为持久和广泛的利益。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

例如,它过于注重道德教化,人们往往会被迫去遵循特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而没有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因此,它也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创造力,导致缺少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思考和行动。

此外,一些人对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可能会被误解或滥用。

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利用它来掩盖他们的个人利益,或者妄图主张一种过于绝对和独断的道德标准来迫使别人相信和遵循他们的意愿。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应用这种思想,以确保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相适应。

总之,存天灭人欲要求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并帮助自己和他人实现更为幸福、安全和有意义的生活。

它的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应用,以最大化其价值和作用。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

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

”(《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ﻫ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

”(《四书集注·孟子》) ﻫﻫ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卷十三)二、“天理”指的是什么?ﻫ“天”指的是什么?“理”指的是什么?“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1]“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

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

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6]“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1]“理只是这一个。

道理则同,其分不同。

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2] “理,只是一个理。

理举著,全无欠阙。

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

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作乱之事。

”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熹在“存理灭欲”理论上的作为,更多的在于阐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

在朱熹那里,“人欲”,指的是“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

比如,“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可见,朱熹所说的“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因此,朱熹并不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他说:“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

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

”朱熹反对的是沉溺于人的欲望之中。

他甚至还说:“人欲也未便是不好。

谓之危者,危险,欲堕未堕之间,若无道心以御之,则一向入于邪恶,又不止于危也。

”认为人欲只要有“道心以御之”,就“未便是不好”。

同时,朱熹也不是盲目地抵御外物的诱惑。

他反对司马光“?御外物”的思想,说:“夫外物之诱人,莫甚于饮食男女之欲,然推其本,则固亦莫非人之所当有而不能无者也。

但于其间自有天理人欲之辨,而不可以毫厘差耳。

……今不即物以穷其原,而徒恶物之诱乎己,乃欲一切?而去之,则是必闭口枵腹,然后可以得饮食之正,绝灭种类,然后可以全夫妇之别也。

”显然,朱熹并不是一味地“?御外物”,而是要求通过“即物以穷其原”,正确区分天理与人欲。

至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朱熹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

朱熹说:“天理人欲,其间甚微。

于其发处,仔细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

知其为天理,便知其为人欲。

既知其为人欲,则人欲便不行。

”“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

王阳明经典语录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经典语录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经典语录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学说以心学为主要内容。

心学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通过修身养性,找寻内心的真实和道德的正确。

下面是王阳明的一些经典语录,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1. 存天理: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天理,它是人性的本源,是内心的真理。

要实现自我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与这种天理保持一致,把它存储在心中。

只有通过存天理,我们才能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2. 灭人欲:人欲是指人们的私心、私欲、功利心等世俗欲望。

王阳明认为,人欲是导致人们迷失自我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灭除人欲,才能使自己摆脱束缚,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和道德境界。

3. 心即理: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与理是一致的,人只要了解并触及自己内心的真理,就能直接获得理的智慧。

即使没有通过书本学习,只要心灵纯洁,就能直接获得道德的指导和正确的判断。

4. 行胜于言:王阳明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人们应该依据内心的理念去行动,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只有将心中的真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心知肚明:这是王阳明对于良知的理解,他认为人的内心是清楚明白的,对于道德和善恶应当有自己的判断。

只要心灵纯净,就能清楚自己的内心指引,明白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道义。

6. 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这是王阳明对于人性善恶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在做决定时只需一念之间。

善与恶不在外在的环境或者他人,而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心。

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并把握内心的天理,就能做到善良和积极主动。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充满了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他试图通过心学的理念,引导每个人去追求自我的真实和价值。

他强调了内心的天理和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世俗的欲望对于内心的侵蚀。

只有通过存天理灭人欲,人们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境界的升华。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借鉴王阳明的思想。

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繁的利益诱惑时,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内心的真实需求,与内心的天理保持一致,坚守道德底线。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当代学者张立文教授的说法中,「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中的工夫之路,人们可以通过这六个字所代表的理念来完善自我。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作为宋明理学家所推崇的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得到一众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受到后世极大的诟病,认为这是「以理杀人」的、压抑人性的一套主张。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的本义和演变过程,分析后世对其误解和批判的主要论点,并说明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之所在。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出处与演变根据史料记载,此话最早的相关说法出自西汉时期戴圣所辑录的《礼记》第19篇的〈乐记〉当中:「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句话是想表明世间之所以会有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是因为有些人置「天理」于不顾,不加限制地满足了自己的「人欲」。

由此分析得知,「天理」本身是好的,正确的;「人欲」本身好坏则不置可否,但是「穷人欲」则一定是错的。

到了宋代,程颐程颢两兄弟解释说:「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这里明确表明要灭掉的是「私欲」,则天理可以昭彰;而所谓私欲就是指个人的一些不正当的欲望。

这句话本身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错。

朱熹是理学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很多观点都是从二程这里演变而来的。

他对于这个命题有一段更为形象化的解释。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有人曾问过朱熹说,在饮食这个命题上,天理是什么?人欲又是什么?朱熹回答说想要吃饭(这个想法)就是天理,而要求食物好吃就是人欲。

换言之,人的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天理」,而在此基础上加之过分的要求就是人欲了。

如果只是读到这里,朱熹的这番言论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合理的成分可以接受并给予满足,但是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则要摒弃。

但是,朱熹还进一步解释说:「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受到的非议颇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评价一般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禁欲主义”,是宋明理学以理杀人的工具,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为朱子的这一观点翻案,但不管把人欲归为私欲也好,把灭人欲看做节欲也罢,朱子的这一观点长期受到诟病,总也不是偶然的,戴震等大家的批判也应有缘由,本文通过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探析,来分析一下其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和长期受到误解的缘由。

标签:理欲之辩;天理人欲;心统性情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如陈荣捷先生认为“近儒亦以宋明儒所指私欲之欲,同于人生而有情欲之欲,于是攻击其为杀人工具,此非学术所论。

”如张申认为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是要节欲而不是禁欲。

岑贤安在《朱熹人道哲学的心性论基础》(《学术论坛》,1999,6)中认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实则是“存公理,灭私欲”,是一个积极的思想命题。

虽然现在很多学者都为朱子“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翻案,把人欲归为私欲也好,把灭人欲看做节欲也罢,朱子的这一观点长期受到诟病,总也不是偶然的,戴震等大家的批判也应有缘由,本文通过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探析,来分析一下其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和长期受到误解的缘由。

要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必须从其整个哲学体系来理解。

“理”是朱熹整个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具有物理世界的所以然和人类社会的所当然两层意思。

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就是把道看做万物之本,而且“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于万物”(《朱子语类》卷一)认为理先于物存在,有理才有物。

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理的体现与结果,于是理也具有道德属性,或者说理是道德本体:“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儒学自春秋战国产生,到汉朝之后,一直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

由于儒学里面包含着稳定社会的因素,所以儒学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一、背景分析当儒学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在社会上却遭遇了危机,上至上层阶级,下到普通的民众,很多人都认为儒学是一门很不实用的学问,在走近社会大众方面毫无建树。

出于对这种危机的反思,迫使许多的儒学家重新审视儒学,对儒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其中以北宋的程颐、程颢两兄弟为主,他们将儒学加以巨大的改造,使它变得更加的通俗化,以此来适应普通社会大众的需要。

而集各家思想于一身的朱熹,是中国最后一位被尊为“子”的大家。

在提出理学思想之后,由于其在儒学方面的巨大建树,朱熹的思想成为了元、明、清的官方哲学。

让我们简单地回溯一下历史:自汉武帝刘彻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集中精力,举国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主张。

此后,在中国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一个东西叫仁,一个东西叫礼,中国社会渐渐变得失去了活力,被束缚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里面。

这两者几乎都是中国社会正统思想的代表,两者将中国的天地宇宙概括得不卑不亢和方方正正。

其实纵观儒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自从孔孟之后,儒学虽然越来越受到官方的推崇,但是却再也没有涌现出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思想家。

那些学儒的人,顶多是在儒学的学术框架里面进行着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并没有做出其他的一些很大的变动。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不允许改革,这一套来自官方的规定,使得有抱负的读书人由始至终都没有跳出儒学的范畴,往其他的方面拓展思考。

直到宋朝程朱理学的出现,才真正将孔孟之道摆在了寻常百姓面前。

如果深究起来的话,是因为自隋唐开始,中国古代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得时代,商品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到了宋朝的时候,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由此,社会风气一点一滴地,慢慢受到了影响。

因此,从宋朝开始,儒家才开始真真正正进入寻常的百姓家。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这个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

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

天理和人欲的对立,首先见于儒经《礼记》,但是把天理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且把这样的对立作为道德修养中的基本对立,则是由宋代二程,即程颢、程颐首先提出来的。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

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

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

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

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

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从道德修养上说,天理即是至善,是人必须努力追求并用以自律的普遍道德原则,人欲则是个体为保持生命存在和延续而产生的物质生活欲求。

二者之间关系,自先秦《乐记》以来,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

二程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标志,就在于人保有天理。

这种作为人的根本标志的天理,也就是纲常人伦,人的先天善性,人的本然之心,就是天理的表现。

本性、本心为善的人之所以会走向恶,就在于其先天之善被后天的物欲所污染,人的本心错聩不明,天理也就被蒙蔽而不得彰显,只有通过去除物欲,泯灭己私的工夫,才能复明人的先天善性。

但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应该有个界限和标准。

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同时对天理人欲的内涵作出了规定。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相互伴随但性质不同的存在。

人们喜欢游玩,喜欢音乐,喜欢财富,喜欢美女等等,虽然也是欲望,但那是天理固有的内容,也是人情所无法避免的。

遵循规则,使天下人都能享有这些,那就是天理;把这些据为己有,以满足一己之私欲。

吃饭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为了这个目的,也可以是人欲。

如果要求美味、佳肴,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欲。

而天理、人欲的界限,归根到底,乃是当时的制度是否允许。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小析朱熹之“存天理,灭人欲”摘要:作为理学经典的“存天理,灭人欲”,在当今社会的具体思想是什么,难道是让人们无欲无求,安于现状?答案全然是否定的。

朱熹在南宋时期提出这一观点,在随后的思想发展中有过一些误区,导致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能真正意义上接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

南宋之后,许多学士想利用这一哲学思想成为自己仕途上的敲门砖,使这一无任何官场色彩的思想“上升”到了官僚独裁的软化工具。

以至于在当代还有许多人认为它禁锢了人的自由。

其实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同于一般所讲的禁欲主义的,他是从自己的哲学观引发出来的对人的一种理智要求。

后来人尤其是那些想要控制人思想的人,演化而成几乎或者就是禁欲主义了,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

所以今天我们需要更认真地理解朱熹的思想精髓,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的是礼欲合一,想要人们去除的是超越天理人性的欲望,要求做事不过自己的度,心无贪念、正心修身,它是克己省身的思想精髓。

在当潮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为扩大自己的市场领域难免会有许多国家、有许多领导人会心存私欲,扩大领土,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世界不安宁。

然而,当国家或人们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我们就应该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好好地体会一番。

明确何谓人欲也,己所不能及者,谓之为欲也,应去之。

关键词:理学 . 天理 . 人欲 .作为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理学,其主张“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然而理学界的巅峰人物二程和朱熹,前者在人性论上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而后者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无论是“去”还是“灭”,都体现了人性的弱点。

“臣闻人主所以治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心私且邪。

”(朱子文集·延和秦札二);“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

王阳明做人的四个层次

王阳明做人的四个层次

王阳明做人的四个层次
王阳明思想中,做人有四个层次: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明心见性、存天理灭人欲。

这四个层次相互贯通,是逐步深入人性本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知行合一是做人的基础,是指知道该做什么,然后真正去做。

这需要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达到知行相统一的状态。

格物致知是进一步深入认知的过程,是通过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从而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明心见性是指了解自己内心的本质、本能和取向,找到内心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加以调整和化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生命,真正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存天理灭人欲是最高层次,是指在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抵制自己的人性弱点和欲望,以天理为准绳,弱化甚至消灭人的欲望,达到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状态。

总之,王阳明做人的四个层次,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升华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最终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 1 -。

存天理灭人欲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

存天理指的是遵守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灭人欲则是对个人欲望的控制和抑制,以避免对他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法律制度。

例如,在环保领域,各国政府和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在社会伦理方面,法律和道德规范也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人和组织违反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

例如,一些企业不遵守环保法规,污染环境和危害公共利益;一些人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这些行为不仅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造成伤害,还会破坏社会秩序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践行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从自身做起,发扬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伟大。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天理,灭人欲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朱熹也中说:“鱼与熊掌皆美味,而熊掌尤美也。

” 鱼,我所欲是合道理的人欲,熊掌,我所欲也是合道理的人欲,舍鱼而取熊掌者还是合道理的人欲,这些都属于天理。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 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

这兽性就是邪恶之心。

这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 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 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

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

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

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

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

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

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
“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

“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

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综上,“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全盘否定。

至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朱熹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

朱熹说:“天理人欲,其间甚微。

于其发处,仔细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

知其为天理,便知其为人欲。

既知其为人欲,则人欲便不行。

”“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

虽在静处坐,亦须验个敬、肆。

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

”在朱熹看来,要“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

只有通过明理,才能灭去私欲,所以,朱熹更多地讲“明天理、灭人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