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正1

合集下载

国内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和国际竞争力分析

国内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和国际竞争力分析

国内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和国际竞争力分析一、茶行业国内竞争格局分析(一)茶叶行业竞争形势分析中国茶产业市场目前处于充分竞争但集中度不高的初级阶段。

当前,国际上的许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的行业巨头陆续进入中国,这将对本土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如果不能抓住机会增强企业实力、增强竞争能力,将可能被挤出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资金雄厚的大型药企、食品企业也开始将其业务逐步拓展到茶产业,对行业内企业构成新的挑战。

同时,大量的资本也涌入茶产业,这对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茶叶与其它饮料的竞争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天然饮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消费历史,我国茶叶内销数量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饮品的消费也逐步向多样、方便等方向发展。

瓶装饮料、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产品由于其便捷性、多样性等优点,消费数量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将与传统的茶叶产品形成一定的竞争。

(三)绿茶与其它茶类的竞争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茶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绿茶与其它茶类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目前,绿茶在茶叶消费中的占比仍处于第一位,其次是乌龙茶与红茶、普洱等紧压茶及花茶也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包装冷藏技术的发展,绿茶的消费市场也由过去的区域市场正逐步拓展为全国性市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乌龙茶、红茶、普洱茶等其它茶类的竞争。

目前,茶叶行业已形成了一批大型规模化生产企业,该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竞争、质量竞争、营销网络竞争等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中的产品品牌、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该类企业的竞争将主要集中于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

二、国内茶叶行业集中度分析(一)市场集中度分析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仍以家庭式、作坊式的中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为主,企业数量多而分散,市场集中度较低。

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3、市场与营销。学者们认为,我国茶叶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应积极开拓多 元化市场。此外,加强国际市场营销也是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尽管学者们从多个角度研究了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但仍存在以 下不足:
1、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大多数研究仅某一因素或某一地区,而对整体情况 的研究不足。
2、缺乏实证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基于实际数据和案 例的实证研究。
2、我国茶叶生产成本较高,需通过技术进步和优化生产工艺来降低成本。 同时,要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的控制。
3、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仍以传统市场为主,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同时,加 强国际市场营销和合作,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为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可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
1、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产业 升级和转型。
3、投资竞争力
我国茶叶产业对外投资较少,且多以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这使得我国茶叶 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话语权和主动权。
4、技术竞争力
我国茶叶科技水平逐渐提高,但在茶树育种、病虫害防治、加工工艺等方面 的研究与应用仍有待加强。
三、提升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 力的企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知名茶叶品牌, 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茶叶品质与品牌建设。茶叶品质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者们 研究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包括产地、品种、生产工艺等。同时,他们认为加 强品牌建设有助于提升我国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成本与价格。生产成本和价格是影响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学者们分析 了我国茶叶生产成本的特点和降低成本的途径,强调了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提高国 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种植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茶叶贸易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浙江省作为产茶大省,应当争取在国际上提升竞争力,在创汇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浙江省茶叶的出口面临着其他产茶大国给予的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式,通过三个技术性指标的计算和比较来验证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强弱,并且通过理论来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浙江茶叶;竞争力;问题;对策Status and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ea Competitiveness in Zhejiang ProvinceAbstract: Our country is one of the earliest tea grow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ea trade. As a tea-producing province, Zhejiang province should strive for m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and make more contribution in earning foreign exchange. However, Zhejiang tea exports is facing the pressure of other major tea producing countr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is worth discussing and study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ort of tea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theory 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technical indicators to verify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a export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rough the theory of tea export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 province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Zheijang tea; ; competitivenes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1 引言随着我国加入WTO,各个成员国之间市场准入条件的降低,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得愈发紧迫。

浙江省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叶 出 口存 在 的 问题 ,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应 对 措 施 , 推 动 浙 江 省 茶 叶 出 口的 健 康 可 持 续 发 展 。 并 以
关 键 词 i 叶 ; 出 口 ; 问题 ;对 策 茶


浙 江省茶 叶 出 口现状
茶 叶的生 产仍 以传 统 的茶 农 分 散 种 植 为 主 , 产 规 模 生 小, 生产方式 和生产 设备落 后 , 未实现 产业化 , 从生 产 、 加工 、 营销 、 行业管 理等方 面缺乏 战略管 理 , 经营分 散 。其次 , 业 行 缺 乏统一 的 出口管理 。近 年来 , 由于 国际 市 场竞 争 的 残酷 , 茶 叶出 口经 营和 管理体制滞 后 和不完善 , 上经 营主体 素质 加 参 差不齐 , 缺乏 国际 贸易 法 规 、 则 、 权 等方 面 的知 识 , 法 维 思 想准 备不足 , 自律 、 律 、 合 对外 意识 较 差 , 互 联 出现 了哪 里有 销路 大家都往 哪里钻 、 一个 茶 类好 销 大 家都 争 着 上 、 个 品 一 牌 出了名假 冒伪 劣接 踵而来 , 成管理 失控 , 营秩序 混乱 , 造 经 同时也 侵犯 了海外茶 叶 企业 的 商业 利 益 , 快 了欧 盟 、 加 日本
等 进 口 国 对 浙 江 茶 叶 的 “ 限 ” 度 。 由 于 出 口茶 叶 的 质 量 设 速
茶叶是浙 江省传 统优势农 产 品。从 这几 年 的情况 看 , 浙 江省 茶叶 出 口取得 了较大成绩 。茶 园面积稳 中有 升 , 叶出 茶
口量 稳 步 增 加 , 叶 出 口结 构 有 所 调 整 , 文 化 氛 围 日益 浓 茶 茶 厚 。2 0 0 7年 , 省 7 我 2个 产 茶 的 县 茶 园 面 积 2 7万 亩 , 5 比上 年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叶丹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摘 要:浙江省茶叶在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全球其他重要茶叶出口国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

文章通过与全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就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指出浙江省茶叶在出口竞争力上存在的差距,并基于“钻石理论模型”分析影响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措施提升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34-0059-04DOI:10.13939/ki.zgsc.2023.34.059 茶叶作为浙江省农业支柱产业,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浙江省茶叶也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2022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为15.95万吨,出口金额为52854.76万美元,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

虽然在出口市场份额及金额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主要茶叶出口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甚至某些方面还低于全国其他省份,比如,2022年浙江省茶叶出口价格为3.31美元/千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3美元/千克,也低于同期斯里兰卡的5.03美元/千克,更是严重低于日本的27.3美元/千克,这意味着浙江省茶叶在生产及出口量上的优势没有很好地转换为出口竞争优势。

文章就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找出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有效提高浙江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

1 浙江省茶叶出口概况对比分析1.1 浙江省茶叶出口量对比分析从2012—2021年的数据来看(表1),浙江省茶叶出口量有增有降,但基本稳定在15万吨左右,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50%上下,相当于其他所有省份出口量的总和,并且,对比全球茶叶市场出口总量而言,浙江省茶叶出口总量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量的9%上下,由此可见,浙江省不仅在全国茶叶出口市场中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和地位,是全国茶叶出口的引领和标杆,而且在全球茶叶出口市场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是全球茶叶出口市场的重要力量。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范例: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据统计,中国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茶叶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茶叶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为了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就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茶叶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剖析,挖掘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合国际市场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展望我国茶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前景,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1.2 研究意义范例: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特产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饮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研究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升对策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茶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分析提升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可以帮助我国茶叶产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提升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国际市场前景展望也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研究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我国茶叶产业现状分析一、茶叶产量和品种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多个品种。

绿茶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种类,产量和销量均居前列。

二、茶叶质量和品牌中国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享誉世界。

一些知名茶叶品牌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国内外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也存在一些茶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设计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设计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设计一、研究背景茶叶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名优特产,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在国内茶叶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国际市场中也颇有竞争力。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的日益竞争,浙江省茶叶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提高其竞争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探讨浙江省茶叶出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及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竞争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包括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相关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情况、消费者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信息。

2. 进行SWOT分析。

首先确定浙江省茶叶出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因素,然后进行交叉分析,找出各项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其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3. 提出对策建议。

根据对SWOT分析结果的综合考虑,针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提高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方法。

第二部分:浙江省茶叶出口的SWOT分析,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以及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针对不同的SWOT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四部分:浙江省茶叶出口市场的现状分析,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市场的特点、规模和竞争格局。

第五部分:浙江省茶叶出口市场需求分析,分析消费者对浙江省茶叶的需求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对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竞争环境和潜在危机,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帮助,预期成果包括:1. 提出浙江省茶叶出口的SWOT分析报告,并分析各项因素对其竞争力的影响。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内容摘要浙江是传统的产茶大省,也是出口大省。

浙江茶叶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出口量等方面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我国的茶叶出口市场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茶叶市场的开放,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浙江茶叶出口在曲折中发展。

本文从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入手,通过对浙江茶叶2005年以后的出口量、出口金额、出口质量、出口茶类结构和出口市场的分析,了解了2005至2009年浙江茶叶贸易的状况。

同时总结了影响浙江茶叶出口的原因:从国内方面看,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卫生差,出口企业自身问题和品牌问题是阻碍浙江茶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从国际上看,绿色壁垒严重阻碍了茶叶的出口贸易。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质量是提高茶叶出口量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该:构建茶叶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加强茶叶基地建设,推进茶叶产后处理加工,开发新品;建立质量安全体系;实施市场多元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战略;加强行业与行业,行业与部门的协作,注重创新。

关键字: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绿色壁垒对策ABSTRACTZhejiang is a traditional tea-producing province as well as a large tea-exporting province. Ranking in our country’s top place in tea gardening areas, outputs, exports and so on,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ort of tea market in China. With the opening of tea market and increasing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Zhejiang’s tea export develops tortuously. By means of studying the situation of Zhejiang’s tea ex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Zhejiang’s tea export quantity, export quotation, export quality, export structure and export market after the year of 2005 so as to catc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Zhejiang’s tea trade from 2005 to 2009. Meanwhi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reasons influencing Zhejiang’s tea export. On the one hand, from domestic aspect, the high producing costs, poor sanitation quality and export enterprises’own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brand matter are main reasons to block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Zhejiang’s tea trade. On the other hand, from international aspect, green barriers seriously hinder the tea expo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Quality is the key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tea export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Therefo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ervice system urgently need to be built; tea base construction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ea postpartum process to be promoted and new products to be developed. What’s more,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to realize market diversification, products branding, and the strategy of systematical operation. Moreover, both ties connecting among industri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ies and department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and innovation to be focused on.KEYWORDS:Zhejiang province, tea export, status quo, The green barriers, countermeasures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一节选题意义 (1)第二节研究方法 (1)第二章浙江茶叶出口现状与优势分析 (2)第一节浙江茶业发展的现状 (2)一、生产稳定增长 (2)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4)三、产业化进程加快 (4)四、产品质量提高 (4)第二节浙江茶叶出口现状与优势分析 (5)一、浙江茶叶出口概况 (5)二、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分析 (5)三、浙江茶叶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6)四、浙江茶叶出口贸易优势 (8)第三章浙江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9)第一节影响茶叶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9)一、生产成本的增加 (9)二、质量与卫生 (9)三、缺少知名品牌 (10)四、出口企业信誉度不高,龙头企业少 (11)第二节国际贸易走势对浙江茶业的影响 (11)一、世界茶叶需求变化趋势 (11)二、浙江茶叶出口贸易中遭遇的主要绿色壁垒 (12)第四章浙江茶叶出口贸易对策研究 (14)一、构建茶叶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 (14)二、加强茶叶基地建设,推进产后处理加工 (14)三、建立质量安全体系,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14)四、出口多元化,产品品牌化 (15)五、建立专业协会,加强行业合作 (15)第五章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毕业论文

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2)(一)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 (2)1.浙江茶叶出口的金额现状 (2)2.浙江茶叶出口的数量现状 (3)3.浙江茶叶出口的价格现状 (4)4.浙江茶叶出口的国别现状 (4)(二)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 (5)1.浙江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MPR)比较 (7)2.浙江茶叶出口贡献率比较 (8)3.浙江茶叶净出口指数(NE)比较 (9)4.浙江茶叶贸易竞争力指数(TC)比较 (10)5.浙江茶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 (11)6.浙江茶叶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比较 (12)二、影响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13)(一)优势因素 (13)1.人力优势 (13)2.自然优势 (13)3.位置优势 (14)4.历史优势 (14)(二)劣势因素 (14)1.绿色壁垒加深 (14)2.出口市场单一 (14)3. 国际品牌缺失 (14)4.市场无序竞争 (15)三、提高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5)(一)加强茶叶监测体系建设 (15)(二)执行法治化管理 (15)(三)加强品牌建设 (15)(四)发挥茶叶行业协会作用 (15)(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0级4班王羽迅指导教师:陈晓明【摘要】本篇文章以2007年~2012年之间所统计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在规模方面、价格方面和市场情况方面分别进行浙江茶叶出口的竞争分析,分析浙江茶相关的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评价浙江茶叶相关的国际竞争力指标,其中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PR)、出口贡献率、净出口指数(NE)、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进行分析比较。

“一带一路”倡议下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浙江是产茶大省,也是我国的茶叶基地。

标签:“一带一路”;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一、前言浙江省的茶叶产业非常发达,在国内产量一直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浙江茶产业与“一带一路”的结合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合作进程,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将浙江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连接点和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近年来美国、德国、俄罗斯等欧美国家对浙江茶叶出口的支持力度也在增加,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浙江茶叶产业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开始受到一些因素的困扰,其中供需关系不平衡对推进浙江茶叶国际化而言的影响最大,买方市场对进口国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进口质量标准,并且金融危机也对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茶叶出口也因此受到了诸多限制。

鉴于此,为了引导浙江茶产业的建设进入良性循环,逐步走向高端市场,就必须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对出口茶企业进行细致分析,从中找到各类因素对其产生的作用,从而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升级。

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对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基于此来探索“一带一路”的内容,根据浙江茶叶生产与出口现状,影响因素和在国际上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

总结归纳出“一带一路”倡议为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对浙江茶叶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以及应对所带来的挑战提供了相应建议和对策,以促进浙江茶叶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

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现状的相关研究黄文静(2013)对浙江茶产业的发展做了简单概括,并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加以利用,以全国为标准做横向对比,从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等数据构建了评价体系,分析国内市场中浙江省茶叶的竞争力;此外,在相关指标的支持下,黄文静从商品、农产品最后到茶叶建立评价标准,通过对进出口额的分析,来确定国际市场中浙江省茶叶的竞争力。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我国茶叶产业是具有深厚历史和悠久文化底蕴的重要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不过,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时,我国茶叶产业却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导致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升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助于的参考。

(一)优势方面1、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我国茶叶文化源远流长,深植人们心中,这为我国茶叶的国际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竞争中,我国茶叶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始终是其独具的优势。

2、品种丰富、口感独特。

我国茶叶品种繁多,口味也各具特色。

无论是绿茶、红茶、白茶、黄茶还是其它各类茶叶,都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

3、生产技术领先。

我国茶叶的生产技术一直是国内先进、国际领先的。

中国茶农在传统茶叶的技艺传承基础上,不断研发生产新工艺和新工具,使茶叶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势更加明显。

1、品牌和市场知名度不高。

我国茶叶品牌和市场知名度普遍不高,很多国际消费者对我国茶叶缺乏了解,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存在不足。

2、规模不大、行业集中度低。

目前我国茶叶生产规模还不够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较低,茶叶产业的集中度较低,这些因素导致我国茶叶产业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3、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落后。

我国茶叶行业在营销和商业模式方面普遍存在滞后,营销渠道有限,销售渠道难以覆盖到更广泛的国际市场需求。

(一)拓展国际市场1、加强茶叶出口贸易。

加强茶叶出口贸易,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开拓海外市场。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我国茶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3、推出具有特色的茶叶品牌。

推出具有我国茶叶特色的品牌,建设我国茶叶大品牌。

(二)提高工艺水平和品质1、提高茶园基础设施和种植技术。

提升茶园的基础设施和种植技术水平,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2、完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创新和升级工艺流程,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茶叶的国家竞争优势

茶叶的国家竞争优势

我国茶产业竞争优势分析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茶叶生产与出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以下从国家竞争的角度,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分析我国茶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机遇等两个辅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一、生产要素茶叶对生长环境,如温度、光照、降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我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茶业具有明显的资源生态优势,其茶区分布之广、茶种类之多,也是世界之最。

中国的茶区地跨暖温带、亚热带和边缘热带,涵盖了长江南北19个省市区,茶园面积是世界第一;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生态资源优越,茶树种资源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茶区收集入圃保存的各类茶树种质资源已达2800多份,拥有培育茶树优良品种的基因宝库。

中国的茶区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山区、库区,人力资源也比较丰富。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生产茶类最丰富的国家,乌龙茶、花茶、普耳茶、白茶等只有我国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份额,而其它产茶国只生产红茶和绿茶。

二、需求条件国内外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任何一种产业中,本国市场对竞争力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需求表面看起来不如以前重要,但是事实上国内需求的状况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茶叶国内市场的整体来看,茶叶已经由供给短缺发展成供求平衡,到目前已出现结构性过剩。

从总的趋势看,茶叶消费由大宗茶为主转向以名优茶为主,由单一同质化传统茶转向多元化系列产品。

而从国外市场条件看,目前全世界进口茶叶的150多个国家和地,我国茶叶出口主要集中在20-30个国家,有30%左右的国家我国茶叶产品尚未进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生产国和出口国,国际绿茶市场也以中国绿茶为主。

中国茶叶有“绿肥、红瘦、特优”的特点。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浙江省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其茶叶产业已形成以绿茶、龙井茶、红茶等名优茶品为主的特色产业。

浙江省的茶叶产量、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那么,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如下:一、优势分析1.品种优势浙江省茶叶品种繁多,涵盖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白茶、黄茶、乌龙茶七大茶类,品种丰富且质量上乘。

其中龙井茶、铁观音、碧螺春、普洱茶等名优茶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2.质量优势浙江省的茶叶制作工艺精湛,茶叶质量控制严格,不仅保证了茶叶风味和营养成分的稳定性和高品质,而且减少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可提高茶叶的安全性和健康价值。

3.地理优势浙江省山水秀丽,气候温和多雨,具有茶叶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不仅如此,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带中心区域,交通便利,港口资源丰富,便于茶叶对外贸易和运输。

4.品牌优势浙江茶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龙井茶、铁观音、碧螺春等品牌享誉海内外。

同时,浙江茶叶生产企业也积极创新,不断推出新品,提高茶叶卫生质量标准,使得其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劣势分析1.生产成本高由于种植茶叶的土地面积有限,茶叶生长周期长、工艺要求严格,加工过程耗时耗力,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因此茶叶生产成本高。

2.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茶叶品种繁多,各国和地区都有相应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市场,因此茶叶作为大宗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浙江省茶叶企业在价格、质量、信誉等方面保持不断的创新。

3.产品缺乏差异化虽然浙江省的茶叶品质上乘,但是很多企业只追求规模扩张,忽视了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三、发展建议1.加强品牌建设浙江省茶叶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融合地域文化、创新产品、提升品质等手段,通过品牌影响力的提高,为企业提供市场和资本的保护。

2.提高质量标准茶叶生产企业应该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标准,优化供应链管理,保证茶叶质量安全。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

茶叶产业在我国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面临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茶叶市场上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对品牌更加重视。

我国茶叶产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品牌推广活动、产品包装设计、产品质量提升等方式来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标准。

国际市场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作为食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必须严格把关。

需要加强茶叶生产环节的管理,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加强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可以通过建立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加强标准制定和执行等方式来提升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茶叶产业创新能力。

茶叶产业创新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我国茶叶产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培养高层次人才。

可以通过建立研发机构、加强行业协作等方式来加强茶叶产业的创新能力。

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加强茶叶产业的国际合作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茶叶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可以与国外的茶叶产业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共同提高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加强对外交流,参加国际茶叶展览、论坛等活动,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标准、加强茶叶产业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都是重要的对策。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国茶叶产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

5 %左右 , 口总值世界第三 , 0 出 但单位产值低 。 0 6 20 年中国产茶 1 2 吨 ,比上年增长 9 0 ,出口量 0万 ./ 00 2 69 8 5 4吨。 随着 国际茶叶市场的开放 , 竞争 日益激
烈, 国际贸易壁垒限制 了中国茶 叶出 口, 有必 要重 新评估 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 2我国茶 叶出口现状及问题 中 国是茶 叶生产 与贸 易大 国 ,但不 是强 国。 从表 1 可见 ,我 国茶 叶出 口单价 1 O多年 来提 高 不大 。世 界市场上 , 茶叶供 大于求 , 价格 下降 。茶
T b e 2 RCA n C f Ol ee ta e p r 9  ̄ 2 0 a l a d T o i s e x o t 1 9 0 5 n
于 2 都 具有 较强 的竞争优 势 : , 中国 、 印度趋 于下
降; 斯里兰卡增长较快 ; 印度尼西亚小 幅上升 ; 肯尼
茶叶 出口额 ; 为 i Mi 国茶 叶进 口额 。N i 10 X 在一 0 %
易竞争指 ̄fc、 r) 显示性 比较优势指数(C 国际 RA
市场 占有率(R M 。 P I)
收稿 日期:0 7 1 - 1 2 0 — 12 作者简介: 齐运 东( 9 0 18 一
10 0 %,若 N i 10 ,说 明只进不 出 ;若 N i X= 0 - % X- 1O 说明只出不进。近几年来 , O %, 斯里 兰卡 、 中国小 幅下降 , 但超过 9 %; O 印度略有下 降。
亚 比较优势最强 。 然而 ,中国出 口茶叶品种多样 ,有特种茶 、 绿
茶、 花茶 、 乌龙茶 、 普洱 茶 、 黑茶 、 红茶 , 除红茶外 , 其 他 茶类 , 特别是绿茶具有较强 的比较优势 , 但受到 世界技术壁垒的影响和越南绿茶出 口的冲击。

“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茶叶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茶叶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茶叶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浙江省茶叶的对外贸易也逐渐受到关注。

作为中国茶叶产业重要的产地之一,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浙江茶叶对外贸易的现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一、浙江茶叶对外贸易的现状1.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浙江省是中国茶叶主要的产区之一,茶叶种类丰富,质量优良,因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浙江省茶叶出口量逐年递增,出口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拓展,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

2. 浙江茶叶进口现状相对于茶叶的出口量,浙江省茶叶的进口量相对较少。

大多数进口的茶叶是洋茶,通过口岸进入浙江省市场,主要分布于杭州、宁波等地。

1. 贸易壁垒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也经常会面临一些贸易壁垒,如进口国的质量标准、关税限制等,这些限制将直接影响浙江省茶叶产品的出口和进口。

2. 品牌建设不足浙江省茶叶在对外贸易中缺乏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如何加强品牌宣传和建设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3. 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一些生产环节的不规范和管理不善,部分浙江茶叶产品质量层次不齐,导致了对外贸易中出现了一些发货、退货等相关问题。

1. 拓展市场针对贸易壁垒,浙江茶叶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来拓展海外市场,包括加强与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开拓新兴市场等,以促进浙江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 加强品牌建设浙江茶叶企业应加大对外品牌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口碑。

注重产品质量,积极寻求国际认证,提高产品标准和质量水平,建立起向国际市场展示的自信。

3. 提升产品质量浙江茶叶企业应加强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产品的品质稳定性,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从而降低退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入世贸组织对浙江茶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

加入世贸组织对浙江茶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
园 面积 只 有 0 1m ,而 且 机 械 化 水平 低 ,茶 叶质 量 .h 2 不 稳 定 。 浙 江 茶 n 3 q 企 业 小 、 、 、 的 问 题 突 tn-  ̄ 低 弱 散
h 、 值 16 8元 Am2 都 居 全 国前 列 ; 机茶 示 范 m2 产 73 i , 有
基 地 达 5万 亩 , 成 了茶 多 酚 、 饮 料 等 一 批 茶 叶 深 形 茶
多 元 化 市 场 的 外 贸优 势 ,各 类 茶 叶 出 口 占全 国茶 叶
争 ,这 对 浙 江 茶 业 综 合 竞 争 力 的提 高 带 来 了 深 刻 的
影响 :
1 发 达 国 家 对 农 产 品 质 量 和 卫 生 的 要 求 越 来 , 越 严 , 江 茶业 将 面 临 非 关 税 壁 垒 的挑 战 。 国 加 入 浙 我 世 贸组 织 后 , 税 的 降 低 将 有 利 于 浙 江 茶 叶 出 口。 关 但 是 ,发 达 国 家 对 农 产 品 质 量 和卫 生 安 全 也 越 来 越 关 注 , “ 色 壁 垒 ” 主 要 内容 、 以 绿 为 以欧 盟 为代 表 的 非 关
力 发 展 名 优 茶 的 同时 , 极 推 进 品 牌 经 营 , 积 全省 在 拥 有 一 批 名 茶 的 基 础 上 , 育 了象 “ 化 龙 顶 ”等一 批 培 开 名 牌 茶 产 品 , 立 了一 批 区域 特 色 茶 叶基 地 , 牌 茶 建 名 叶 产 品 基 本 形 成 了产 加 销 、贸 工 农 一 体 化 的 产业 化
饮 料 , 茶 业 开 发 上 了一 个 新 水平 。 使 总 的 看 来 ,浙 江 是 全 国最 具 竞 争 力 的 茶 叶生 产
和 贸易 大省 , 是我 国茶 业 发展 的龙 头 。在加 入世 界 贸易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提升对策分析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然而,由于茶叶产业存在着品牌建设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如何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品牌建设不足品牌是企业的命脉,也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茶叶企业的品牌建设相对不足,单凭产品本身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意识,提高品牌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品牌形象设计、品牌标识注册、品牌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进而提高产品价格和竞争力。

二、技术水平落后茶叶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

为此,企业应加强科技研发,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技术创新比赛、技术培训和推广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三、品质不稳定茶叶品质是茶叶产业的核心,也是国际市场上茶叶竞争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生产技术不足、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我国茶叶产业存在着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提升茶叶品质,企业应注重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和管理,做好品牌宣传和营销,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四、加强国际市场营销推广茶叶是一种消费品,其销售渠道和渠道网络的建设与发展非常重要。

为了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企业应加强国际市场营销推广,拓展销售渠道,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可以通过参加国际茶叶展览会、组织茶叶文化交流活动、开拓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实现国际市场的开拓和突破。

五、注重产业融合发展茶叶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发展需要多个产业的融合。

为了提升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应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旅游、文化、餐饮和健康产业的合作和联系,推动茶叶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茶叶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地位

茶叶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地位

茶叶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地位茶叶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饮品,深受全球茶饮爱好者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增加,茶叶的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且竞争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茶叶国际贸易的现状、市场竞争以及相关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一、茶叶国际贸易现状茶叶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产品,其国际贸易已经形成了庞大且复杂的体系。

中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是茶叶的主要生产国,而欧盟、美国和日本是茶叶的主要消费国。

据统计,全球茶叶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黑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是最主要的交易品种。

茶叶国际贸易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茶叶出口和进口规模增长迅速:茶叶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茶叶出口规模增长快速,中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主要生产国的茶叶出口量持续增加。

同时,茶叶进口量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一些传统的茶叶消费国增加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茶叶的需求。

2. 茶叶贸易结构呈现多元化:茶叶贸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散装茶叶,而是出现了更多形式和种类的茶叶产品。

例如,茶包、茶饮料和茶粉等加工产品的出口量逐年增加。

同时,一些特色茶叶产品也成为市场宠儿,例如中国的普洱茶、日本的抹茶等。

3. 贸易方式和渠道多样化:随着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发展,茶叶贸易渠道日益多样化。

除传统的茶叶交易市场外,国际茶叶贸易的渠道逐渐向线上转移。

一些知名的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提供了茶叶交易的便利,进一步推动了茶叶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茶叶市场竞争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国之间以及茶叶品牌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以下是几个影响茶叶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1. 茶叶质量和口感:茶叶的质量和口感是决定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

高品质的茶叶通常具有良好的香气、口感和色泽,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因此,茶叶生产国和品牌都致力于提高质量控制和加工技术,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茶叶品牌的形象和市场推广对市场竞争至关重要。

浙江茶叶出口总结

浙江茶叶出口总结

浙江茶叶出口总结引言随着全球对健康饮食和天然产品的偏好不断增长,茶叶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饮品,其需求量也逐渐扩大。

浙江作为中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出口省份之一,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总结浙江茶叶出口的主要情况,包括茶叶种类、出口目的地、出口额以及面临的挑战等。

茶叶种类浙江茶叶以绿茶为主导,包括龙井茶、碧螺春、毛尖等。

此外,浙江还生产一些有特色的黑茶、白茶、乌龙茶和花茶。

这些茶叶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出口目的地浙江茶叶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以及一些欧洲国家。

其中,美国是浙江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对浙江绿茶的消费量和需求量都很大。

此外,浙江茶叶在日本等东亚国家也非常受欢迎,这归功于浙江茶叶的优质和独特风味。

出口额浙江茶叶的出口额每年都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浙江茶叶出口额达到了2.5亿美元。

出口优势浙江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首先,浙江茶叶的品质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浙江坚持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使得浙江茶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味。

其次,浙江茶叶的出口量大,茶叶品种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此外,浙江茶叶企业也注重产品的包装和营销,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面临挑战虽然浙江茶叶在出口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市场上茶叶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浙江茶叶需要不断提高品质和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其次,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制约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

浙江茶叶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另外,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贸易壁垒和政策风险也是浙江茶叶出口面临的挑战之一。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不断增加,茶叶作为一种天然饮料,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未来几年,浙江茶叶出口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未来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经济全球化早已惠及浙江,尤其相比其它省份浙江是茶叶出口大省,它的兴衰关乎整个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

所以,解决浙江茶叶生产和出口中的问题就具有示范意义。

本文考察了浙江茶叶的本地发展和出口概况,发现本地茶叶市场和企业的基础产业和设施教完善,各种茶公司非常多。

通过SWOT分析模型可知,浙江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国际品牌凤毛麟角,还因为价格低经常遭受绿色技术贸易壁垒,让浙商和茶农蒙受损失。

本文提出了要重视茶文化的传播和注意茶的保健作用,发展食品以外的行业,扩大产品销量。

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三个解决方案:一、浙江应加强行业预警,切实提高茶品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二、树立国际品牌意识,做好品牌营销;三、巩固传统优势,加快产业化。

关键词:浙江茶叶;SWOT分析;国际竞争力;茶品牌一、引言浙江是产茶和出口茶叶大省,这种经济作物带活了浙江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像丽水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后去丽水的一个松阳县考察,发现近年来茶叶普遍种植,于是开始研究茶叶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

为的是探索一些切实有用的,适合浙江中小企业实行的措施。

根据swot分析模型,发现浙江茶叶的优势劣势等,据此提出了些减少贸易摩擦,树立品牌等的具体措施。

真正解决问题才是为浙江茶叶出口注入的强心剂,保持活力的方法。

二、浙江茶叶的发展及出口概况(一)浙江茶叶的发展状况浙江是茶叶大省,其中的丽水,杭州及其周边等地有相当数量的茶叶。

茶叶作为经济作物却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总体来说,这几年的茶叶发展势头趋好:1、专业茶叶市场是外贸发展的原动力浙江有几个较大的专业茶叶交易市场:新昌浙东名茶市场(年交易额已达4个多亿元,以大佛龙井茶为主);松阳浙南茶叶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3亿元,以松阳银猴、香茶等名茶为主);嵊州名茶市场(年交易额也在3亿多,以越乡龙井为主);淳安千岛湖茶叶交易市场(以千岛玉叶、千岛银针等名茶为主);开化“龙顶名茶市场”(以龙顶茶为主)。

这些市场的活跃是浙江茶叶内贸和外贸发展原动力。

地方茶叶市场是地方茶叶的枢纽和中转站,不同品质的茶叶到茶叶市场会根据不同用途被分类,分销。

以松阳浙南茶叶市场为例,每到集市日就有很多农民卖家或者专收茶叶的农户拿茶叶到交易,一般以零售为主,如果品质好又适销对路,那就有机会大批买卖。

而这些从茶叶市场采购茶叶的买家又会根据不同途径分销出去,据悉又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外销的——以中小卖家出口茶叶礼盒的居多。

2、茶园面积增大,经济作物带活地区经济根据CNKI的统计(图1.1),截止至2006年浙江茶园面积165.5千公顷1,并且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增长趋势。

其中2005年至2006年增幅明显见长,可见近年来茶叶这种经济作物越来越受地方欢迎和重视。

以松阳实地考察为例,大片原来种植果园的农田变成了茶园。

截止2010年五月,松阳全县三分之一人口从事茶产业,茶叶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茶产业的发展,为解决松阳“三农”问题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98年,松阳茶叶面积只有1.7万亩、产量只有1100吨,到2010年,面积已经扩大到10.9万亩、产量增加到8725吨,分别增长了5.4倍和6.9倍,松阳一跃成为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

农民通过茶产业增收,据统计,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5258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

可见,茶叶作为地区的“民生产业”带活地区经济。

2图1.1 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2000年-2006年,单位千公顷)(二)浙江茶叶的出口状况1、浙江茶叶对全国茶叶出口影响大茶叶是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从古到今最具有文化底蕴的名片产品之一。

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同比增长2%,跃居世界第二出口大国,出口量仅次于肯尼亚,斯里兰卡出口量27.98万吨,退居世界第三。

据海关统计,2010年1—4月,中国出口茶叶数量为94,274.6吨,同比下降6.7%,出口金额22 784.0万美元,同比增长3.2%,平均单价为2,416.8美元/吨,同比增长10.7%。

3而截止2009年,浙江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仍列首位,可以说浙江茶叶的出口影响了整个出口状况。

与中国茶叶出口状况一致的是浙江也是以绿茶为主,浙江的十大名茶,如西湖龙井,开化龙顶,武阳春雨,松阳银猴等也基本都是绿茶。

2、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在最近几年,浙江茶叶屡屡遭受来自进口国的绿色壁垒。

欧盟与日本是中国茶叶是浙江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

近年来,具有世界第二大产量国的中国茶叶出口量大幅提高,对欧盟、日本这些地区和国家的茶农、茶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为了保护本地的茶农、茶商的利益,自1999年以来,欧盟与日本出台了不少茶叶检测新标准以限制茶叶出口。

日本,涉及茶叶的农残限量指标从原有的83项提高到276项,并且部分农残项目改“茶汤检测法”为“全茶溶剂检测法”。

2008年8月,欧盟新的农药残留标准又出台,这意味着壁垒的又一次加厚,茶叶出口额不容乐观。

4贸易额的绝对减少使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农民增收受到影响。

三、浙江茶叶的竞争力分析——SWOT理论的运用(一)优势(Strength)分析1、生态条件适合种植各种好茶前文提到浙江的茶园面积不断增大,客观上丰富了自然资源,稳定了供货源。

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东临东海,南靠武夷山,西邻皖赣,北接苏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省地形复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多丘陵缓坡,土壤为酸性红黄壤。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冬季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强烈,年平均温度为15~18摄氏度,日照1800~2100小时,平均降雨为1100~1900mm,适宜茶树种植成长,当中包括十大名茶。

好的种植环境是保证自然资源的根本。

2、茶文化历史悠久古往今来,在浙江这片奇川秀水里涌现出一大批爱茶、学茶、事茶之人,陆羽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期间,因安史之乱一度隐居余杭将军山麓之泉畔(今属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所辖),明嘉靖(1528年)《余杭县志》、《双溪十景诗》等中对此均有述及,现当地确有俗称陆家井的陆羽泉,然陆羽在余杭著书一事缺少唐宋期间的重要材料作为佐证,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唐以后至清代的1200年间,共有茶书120余种,其中编撰者为杭州籍的有8人,茶书有10种。

如宋代钱塘人沈括撰有《本朝茶法》和《茶论》等。

3、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基本完成浙江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各地方发展茶产业提供可能。

全省各地有大小非常多的茶叶公司,茶叶散地数以千记,还有七个发展成熟的专业茶叶市场(主要几个已前面细数)(二)劣势(Weakness)分析1、出口茶叶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品种单一截止2011年8月,浙江去年虽然茶叶出口略有下降,但仍是国内产业出口第一大省,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超过50%以上。

从茶叶出口品种来看,绿茶出口量遥遥领先,占所有出口的七成以上;红茶和乌龙茶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依次居二、三位。

花茶和普洱茶的出口也持续上升,并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五位。

5但是由于绿茶长期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导致浙江茶叶出口的茶叶结构不完善,出口品种也显得单一。

2、缺乏国际品牌,茶文化传播不够中国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名茶林立,但提起名茶品牌,却是寥寥无几。

虽然近些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在国际上享有名气的却是凤毛麟角。

“品牌”茶已成为中国茶产业的薄弱环节,中国茶叶进入了“有种类、有名茶、无名牌”的瓶颈时期。

而且在茶叶的国际贸易中,茶文化的传播没有受到重视,导致贸易产品特别是绿茶等优势产品的品牌张力不够,影响了茶叶的出口。

63、茶叶企业规模小,组织程度低我国茶叶行业普遍规模较小,特别是茶叶种植业。

很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种植,用药随意性大,用药后的采摘间隔期也往往没有严格按要求执行。

在很多情况下,茶叶种植仅仅是家庭的一门副业!有时即使比较重要,也不占绝对地位。

这使得茶叶种植田间作业的时间安排往往从属于其他工作,而未能满足茶叶生产需要和安全卫生要求。

茶叶初加工企业也多半为私营个体性质的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无力对进厂鲜叶原料的农残等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管理和控制。

7这使得浙江茶叶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也是屡遭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原因。

(三)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1、饮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被接受日本有茶道,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饮甜味红茶,或甜味红奶茶。

印度饮茶总量为世界第一位,喜欢浓味的加糖红茶。

英国饮茶之风始于17世纪中期,先由皇室倡导,后普及到城乡,成为英国的社交风俗。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好饮红茶,非洲国家多爱好绿茶,并习惯在茶里放上新鲜的薄荷叶和白糖,煞煮后饮用。

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和饮茶习惯的确立,为茶叶贸易开辟了直通车。

2、茶的保健功能被广泛认同现代医学证明饮茶有助提神益智、保护牙齿、滋补营养、减肥健身、解毒利尿、降胆固醇等功效。

尤其绿茶的抗衰老、瘦身减脂、防癌、抗菌、美白的作用更是被广大女性消费者所喜欢。

绿茶也因此在美容瘦身行业大展拳脚。

所以,茶叶的保健功能开发有助于开发新产品,扩展贸易。

(四)威胁(threats)分析1、国际市场茶品牌响亮,抢占中国茶品牌市场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中,可乐品牌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咖啡品牌有雀巢、麦斯威尔,世界茶饮料第一品牌被公认为立顿。

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

立顿进入中国后,在为中国茶业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8目前,立顿茶叶已经抢占了近80%的市场份额。

另外,中国茶的世界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如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产茶国,这些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远远高于中国,它们的红茶出口价也较高。

这些来自外国的竞争压力也对浙江茶叶出口造成威胁。

2、主要出口国不断更新绿色贸易壁垒日本和欧盟作为浙江省主要的茶叶出口国,不断更新绿色贸易壁垒,常常让买家措施不及。

2006年,日本就将涉及茶叶的农残限量指标从原有的83项提高到276项。

而欧盟自1993年以来,就先后颁布了至少15个涉及茶叶农残限量的法规,茶叶农残被检出的几率大幅增加。

2000年,欧盟又加高贸易壁垒,实施严格的茶叶农残标准,并陆续出台新的茶叶农残标准,受检农残项目达到134种,到2003年,更是高达193项。

受此影响,我国茶叶出口欧盟一度受阻,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出口欧盟的茶叶为5.85万吨,2004年的出口量则降低为3.77万吨。

2008年8月,欧盟新的农药残留标准又出台,这意味着壁垒的又一次加厚,茶叶出口额不容乐观。

四、解决方案(一)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和完善茶叶行业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针对日益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压力,浙商必须要提高自己茶叶的品质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生存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