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读后感.doc

合集下载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8篇)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8篇)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8篇)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读完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思绪有些乱,也许是让我触动处太多,无从一一思考。

但总感觉有东西要冒出来,虽然不成熟,但还是写了下来。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以物质来衡量成功的社会里,但对这种成功的追求与获得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使人们心底的空虚感日益加强。

常常脑海中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样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能够给予我什么?……”,若像这样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目标,人就会逐渐地迷失在生活中,又因为目前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加大,竞争日益增强,人们会逐渐产生消极的观念,抑郁的情绪。

也许应该像弗兰克尔提到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我们要这样问自己“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什么”,明白生活对我们的期待,然后认真生活下去,让生活来慢慢揭示答案。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

正是安迪对生活的希望,对自由的追求,才让他在监狱里能够默默承受冤屈而生活了二十年。

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的观点,人越是投身于所爱的事业或人,对自己越是遗忘得多,他就越能实现自我。

这可以从《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成功看出来,本是准备匿名发表的这本书比作者其它以真名出版的著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越是执着于对成功的追求,反而离成功越远;越是看重自我,追求自我的实现,那么就永远实现不了自我,只有超越自我后,才可能做到实现自我。

这与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提出的合作精神相似,在生活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职业、社会和性上,人只有对其充满兴趣,乐于合作,而不是把中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想每个看到这本书的人,当想象若自己在这样的集中营生活,肯定没有几个能够相信自己可以活下来,但是实际有人做到了。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追寻生命的意义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弗兰克尔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生命存在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当我读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之后,我感触很多,我想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定位,新的认识,新的理解。

我认为书中所贯彻的思想是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并为之而奋斗一生,倾尽心力。

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在创造和工作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能在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快乐的,能在受苦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运的,所以正在苦难中的我们,要好好活着,不为自己,只为上帝在芸芸众生中选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幸运。

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 二战期间因弗兰克尔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

除了妹妹,父母、兄弟、妻子都集中营死亡,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经受着饥饿、寒冷和拷打的折磨,生命已经被集中营摧残地破败不堪,但是,他仍旧坚持活着,直到最后从集中营走出来。

并且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富有特殊意义的作品。

因为他知道活着的意义,正如尼采说的一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

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

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

本书中,弗兰克尔博士介绍了导致他发现意义疗法的经历。

以下是WTT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一)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在维克多《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这本集中营自传小书中,叙述了奥斯维辛俘虏的苦难生活,以及表达“意义治疗法”的积极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将要追寻其独特的理想,普通人自有他所存在的意义。

那假如是换成一个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的俘虏,失去了人身自由,经历了各种磨难,那他的人生还要追寻所谓的生命意义吗?而维克多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那些集中营的俘虏们的心理历程与人生故事。

初到集中营的俘虏,从受一段时间集中营磨难后的挣扎到冷漠,最后是麻木不仁的绝望心境。

人性不能简单地分为善与恶,尤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最深处的人性极其容易暴露出来,善与恶的边界变得如此模糊不清。

恶劣的生存环境往往扼杀生存的希望,人在绝望之中走向死亡。

“每当看到狱友吸烟时,我们就知道他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勇气一旦失去,几乎不可能再挽回。

”为什么人要活着?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维克多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也因每个生命体的独特性而存在意义有所不同,但他阐述了三种方法:创造或从事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工作,体验爱与被爱,忍受并超越痛苦的积极态度。

前两者人们容易理解并接受,但忍受并超越痛苦,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吗?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就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采取积极态度。

追问自己的活着的意义,便是一种自我精神上的升华了。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二)生活中,我是个容易迷茫的人,亦可是想得太多。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常喜欢看一些动作片,那时我们叫武打片,当然大部分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以坏人死为结局,这也是大家喜欢的圆满结局。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我不是在为正义的圆满而庆幸,而是在为死了的人难过,为他们见不到明天太阳而怜惜,让我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突然害怕一天我也要死,害怕明天的太阳与我无关。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11篇)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11篇)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11篇)一、什么是心得心得是汉语词汇,拼音xīn dé,是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凡人读书,各有心得;学习心得。

出自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凡人读书,各有心得,虽契友不能同,亦不能喻。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学医宜慎》:“程杏轩医案,历叙生平治验,颇有心得。

”、梁斌《播火记》十三:“不是你介绍了广州农夫运动讲习所的心得,我哪里能做这个工作。

”。

二、读寻找生命的意义心得(通用11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就非常有必需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细心整理的读寻找生命的意义心得(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寻找生命的意义心得1生活中,我是个简单迷茫的人,亦可是想得太多。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常喜爱看一些动作片,那时我们叫武打片,固然大局部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以坏人死为结局,这也是大家喜爱的圆满结局。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我不是在为正义的圆满而庆幸,而是在为死了的人难受,为他们见不到明天太阳而怜惜,让我熟悉到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突然可怕一天我也要死,可怕明天的太阳与我无关。

岁月如梭,人已中年,但是关于人生依旧有诸多不释,萦绕左右。

在空间看到《北大清华推举的经典书籍,有时间多看看书吧!》时,特殊是推举第一本书便是《寻找生命的意义》,即便是书名已把我制服。

预备买书时才知道此已绝版,只能买复印版,虽然书的质量不太好但也不影响阅读。

但是作为翻译读物,总难免存在翻译的硬伤,加上书本身的规律性与理论性,有些地方让人读起来还是存在涩感,只惋惜我外文太差,无法阅读原汁原味的文字。

此书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尔所著,以在二战集中营经受为例阐述意义疗法,以及其心理医学与精神学的理论。

对于这样一本书,像我这样一个门外汉,读一遍说皮毛也沾不到边一点也不过分。

弗兰克尔是精神学与心理医学教授,他是从医生的角度来阐述自己治疗理论与理念。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精选10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精选10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篇1最近读了一本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写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感触颇深。

他以自身在集中营里的悲惨经历,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囚徒对待生命的表现。

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在集中营这样环境中能生存下来,而有些人为什么又放弃生命!集中营里毫无人性可言,生活在里面的人,时刻都在死亡的边缘,生病或者受伤,只要失去了劳动能力就会面临死亡。

这样一个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并且饱受各种折磨的让人痛不欲生的集中营里,选择放弃生命的不占少数,但是也有人一直坚持活着!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活着,只为过去美好的回忆。

佛兰克尔在进入集中营以前是一名医生,每当他回忆起那些治病救人的情景,他就感觉特别好。

他想活着,哪怕集中营里的生活再痛苦,当回忆起那片刻的美好,便会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多想一直这样沉浸在里边,更不舍的离开这个世界。

活着,只为现在的爱与被爱。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妻子的死活,但是每当他想起妻子,他就仿佛在和妻子对话,他爱着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如果妻子活着也一样在牵挂着他。

是牵挂,是爱,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直到活着离开集中营。

活着,还有对未来的希望。

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想明天会怎么样?在集中营的他们一样,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念头,支撑着他们活下去。

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对于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是希望和乐观让他们坚持活着。

而如今生活在这个浮躁世界的我们,就真的明白我们为什么活着吗?就真的去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或许,当你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想起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是不是会觉得特别美好;想起每次离家时爸爸妈妈的叮嘱,回家时他们高兴的样子,心里总是特别的温暖;想起和朋友一起谈理想时候的情景,对未来总是有那么多期待。

最新-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精品

最新-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精品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篇一: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没有杀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尼采在老师第一次讲到弗兰克尔的时候,我首先感到的是茫然,因为我对这位意义治疗大家的一无所知。

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感到愧疚。

而当我读完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后,我为弗兰克尔的辛酸的生活经历所讶异,为他在逆境中的坚忍和乐观所折服,也为他在纳粹集中营所感悟到的生命的意义深深地感动。

我从未很深刻的去思考过人生还有人生的意义,我也一度认为人生的意义离我的生活过于遥远。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所经历的每一天都如此的平凡,而平凡的人的一生大约是与有意义的一生无缘的,有意义的人生只留给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们的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现在想来,我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历史的长河从不是一个人写就的,我们的人生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也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大多数的人都渺小如蝼蚁,但是我们依然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舞台,描绘出我们自己的精彩,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人生。

《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像弗兰克尔在我们的耳边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在集中营的点点滴滴,在走出那片暗无天日的天地后,自己对心理治疗的感悟。

这本书既是一部不完整的自传,又是心理学的专业著作。

本书的前半段里面,弗兰克尔把自己在集中营里度过的三年的时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人们在集中营里挣扎的绝望,他们像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囚犯,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被放出去。

唯有对未来残存的一丝期盼成为他们厚实的支撑。

而在书的后半部分,弗兰克尔从自己人生这一段无比黑暗但也让他无限感慨的经历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所需要的实际上不是一种无焦虑的状态,而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和斗争,一种自由选择的任务。

他所需要的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排遣焦虑,而是呼唤一种等待他完成的潜在。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

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

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

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

“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在维克多《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这本集中营自传小书中,叙述了奥斯维辛俘虏的苦难生活,以及表达“意义治疗法”的积极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将要追寻其独特的理想,普通人自有他所存在的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本让人反思的书籍,我读完之后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目的和追求。

首先,这本书帮助我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并非显而易见,而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找的。

通过作者的引导,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追求什么,以及如何去实现这些追求。

其次,《追寻生命的意义》让我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作者强调了内心的声音和直觉在寻找生命意义中的重要性。

我开始更加倾听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观点和理论。

这些观点和理论都很有启发性,让我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人生。

同时,我也通过比较和对比这些观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观。

总的来说,《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本启发人心的好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不仅让我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也让我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4年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

2024年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除了自己的生命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失去时,这时你的心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是不是就像菊三宝老师内心呐喊的那样,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活着却换不来生活的安逸和内心的满足,这样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弗兰克尔博士现身说法,讲述他如何亲身经验,发明了“意义治疗法,”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囚徒对待生命的表现。

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在集中营这样环境中能够坚强的活下来,而有的人早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集中营里不讲求人性,生活在里面的人就等于你的半个身子进入了黄土,生病或者受伤,只要失去了劳动能力你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等待你的只有死亡。

这样一个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并且各种折磨让人痛不欲生,面对这样的生活,放弃生命的人不是少数,但是也有人一直坚持着!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活着,只为过去美好的回忆。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和你爱的人的一次烛光晚餐,也许只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会让你傻傻地笑,就想吃了蜂蜜一样甜,更重要的是,这是希望:将来,我们可能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作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谁不渴望得到呢?弗兰克尔博士在进入集中营以前是一名医生,每当他回忆起那些治病救人的情景,他是快乐的。

他想活着,哪怕他只剩下光秃秃的身体,并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但当回忆起那片刻的美好,便会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他想沉浸在这个世界里,因为这个世界给了他太多的美好回忆,他不舍的离开这个世界。

活着,只为现在的爱与被爱。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妻子的死活,但是每当他想起妻子,他就仿佛在和妻子对话,是那样的快乐美好。

最新-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1 精品

最新-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1 精品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篇一:追寻生命的意义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弗兰克尔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生命存在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当我读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之后,我感触很多,我想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定位,新的认识,新的理解。

我认为书中所贯彻的思想是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并为之而奋斗一生,倾尽心力。

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在创造和工作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能在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快乐的,能在受苦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运的,所以正在苦难中的我们,要好好活着,不为自己,只为上帝在芸芸众生中选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幸运。

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二战期间因弗兰克尔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

除了妹妹,父母、兄弟、妻子都集中营死亡,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经受着饥饿、寒冷和拷打的折磨,生命已经被集中营摧残地破败不堪,但是,他仍旧坚持活着,直到最后从集中营走出来。

并且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富有特殊意义的作品。

因为他知道活着的意义,正如尼采说的一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

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

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混乱的时代追问人生的意义读后感

混乱的时代追问人生的意义读后感

混乱的时代追问人生的意义读后感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混乱的时代追问人生的意义读后感1《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部令人鼓舞的杰作,本书作者奥兰克尔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我深信信任何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从他无比痛苦的经历中,获得拯救自己的经验。

他因犹太人的身份,被德意志纳碎关进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漫长的牢狱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别无余物。

他毕生视为生命的手稿,被挺进队员撕毁。

他的双亲,兄弟姐妹、新婚不久的妻子,不是死在牢营里,就是被送进煤气间。

像这样一个丧尽一切,饱受饥寒,随时都可能死亡的人,凭借着超人的精神意志追寻着生命的真谛,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因此,他的话必然值得我们洗耳恭听。

书中处处流露着他真实的自我,有大多的感悟,值得我们去学习。

1、意志和精神是任何抉择的根本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有待抉择的事情,随时随地都会有的,人无时不刻不在做出抉择。

而你的抉择,恰恰决定了你究竟会不会屈从于强权,任其剥夺你的真我及内在的自由。

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人之所以变成怎样的人,其实是他内心抉择的结果,而非纯是环境因素使然。

环境只能影响人,但不能决定人。

任何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根本上都可以凭他个人的意志和精神,来决定他要成为什么样的子。

2、痛苦存在的意义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

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

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无法完整。

一个人若能接受命运及其所附加的一切痛苦,并且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则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分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

否则,在力图自保的`残酷斗争中,他可能因为忘却自己的人性尊严,以致变得与禽兽无异;险恶的处境,提供他获致精神价值的机会,这机会他可以掌握,也可以放弃。

但他的取舍,却能够决定他究竟配得上或配不上他所受的痛苦。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哲学作品,作者通过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引领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探索精神。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生命的哲学问题,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如
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的意义。

我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生命,并努力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作者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美好。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许多不同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丰富和多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人生选择,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通过阅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我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重新定义的。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只有在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总的来说,读完《追寻生命的意义》,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生命,并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努力奋斗。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愿我们都能珍惜生命,追求幸福,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尼采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

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

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

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

“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

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

“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

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第一篇: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不论发生什么,他仍有自由去选择如何应对苦难。

自由和责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超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或者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即使在充满沮丧和悲伤时,弗兰克尔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望和积极的能量能够化挑战为胜利。

“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

消极的态度会加剧痛苦,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

”“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变得越糟”“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

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篇一:追寻生命的意义读有感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弗兰克尔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生命存在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当我读了弗兰克尔的之后,我感触很多,我想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定位,新的认识,新的理解。

我认为书中所贯彻的思想是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并为之而奋斗一生,倾尽心力。

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在创造和工作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能在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快乐的,能在受苦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运的,所以正在苦难中的我们,要好好活着,不为自己,只为上帝在芸芸众生中选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幸运。

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 二战期间因弗兰克尔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

除了妹妹,父母、兄弟、妻子都集中营死亡,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经受着饥饿、寒冷和拷打的折磨,生命已经被集中营摧残地破败不堪,但是,他仍旧坚持活着,直到最后从集中营走出来。

并且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这本富有特殊意义的作品。

因为他知道活着的意义,正如尼采说的一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

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

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读后感《追寻生命的意义》是2003年8月1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本书中,弗兰克尔博士介绍了导致他发现意义疗法的经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尼采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

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

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

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

“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

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

“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

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

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

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

他希望用各种方法去帮助病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

我想他说得很对。

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

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

学会把自己从悲观的情绪中拯救出来,自信自尊得去面对,真的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如集中营里那些相信自己尚需完成某种使命的人,他们最有能力生存。

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会是一个充实的人。

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偶尔会产生的悲观的情绪,的确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枉在这个世界来辛苦地走一遭。

因为至少,我们的存在并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意义。

当我把这本书一气读完,掩卷沉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拥有并珍惜所有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的美好事物,是对过去生活的甜美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是对伴侣和家人深深的爱,是对自己将发展成长为怎样一个人的好奇。

无论任何职业、地位、财富和种族,当一个人有所担负、认真投入地生活着,并给其他人带去了幸福时,他自己也会感受到充实满足,此时,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精神医学家、心理医生、犹太人,二战时期被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

出狱后他根据狱中经历,总结出一套意义疗法,用于治愈神经官能症,效果很好。

这本书就由这两部分组成:狱中的劫难和意义疗法介绍。

读这本书缘于吴伯凡的推荐,在我眼中吴伯凡属于博古通今、世事洞明的大家。

他每年要读三四遍的书,自然地引起了我的兴趣。

只是读到现在仍然不知道吴伯凡为什么如此钟爱这本书,但某些事还是触发了一些我的感悟。

一、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放在奥斯维辛的酷刑、苛责及死亡,而是通过几个事例说明了狱中生活的残酷与磨难。

狱中经常进行的“换营”,病弱及无力工作的俘虏被淘汰送往煤气间或火葬场,淘汰的方法是全体俘虏群殴或分队格斗,想想都觉得血腥;俘虏没有名字,只有编号,这编号就刺在皮肤上,或绣在衣裤上,在换营队伍即将离去时,如果有可能,每个人都会尽可能想办法弄到另一个“号码”来代替他加入换营行列。

按照作者的描述,这些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之前基本都是社会精英,道德感很高的人。

在这屠宰场一样的集中营里,人被剥夺了尊严,道德就成为最没用的东西,每个人想的是自己或朋友尽可能活下去,为此不惜采取各种卑鄙的手段。

文明的行为只会发生在文明的社会,文明的社会会催生文明的行为,惟愿世界越来越美好。

二、什么样的人能活着走出集中营呢?作者说他们中的精英都没能挺过奥斯维辛的磨难。

活下来的是三类人。

第一类就是“酷覇”们。

一般来说,这些人是俘虏中最残暴的人,由纳粹警卫挑选出来或者他们毛遂自荐,他们的个性恰恰适合担当这酷虐的角色。

如果工作不力,他们还会被刷下来,因此他们格外卖力,打起人来,比纳粹警卫还狠。

因效忠纳粹,他们在狱中的待遇格外好,成为俘虏们羡慕的对象,只是不知道出狱后这些人境况如何。

记得几年前看过《朗读者》,女主角因做过纳粹看守而受审,估计“酷覇”们后来的日子并不好过。

人真的不能为了一时一事的好处,做丧尽天良的事情。

第二类存活下来的人是那些为了生存毫无顾忌,或偷或抢,甚至不惜出卖朋友以自保的俘虏,因为唯如此才能活下来。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劫后余生的人都不愿意谈论狱中的经历,因为不堪回首,因为再也不能接受过去的自己,没有那段经历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就连这本书的作者最初也想匿名出版的,但考虑到真实性才是其最大的价值,作者才鼓起勇气,公开陈述他的信念。

第三类人是像作者一样,尽快认清现实,适应环境而侥幸生存下来的人,如作者所言,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为了让纳粹和酷覇相信自己能做苦工而不会被送往煤气间,他每天用玻璃刮脸,腰杆挺直,以使自己看起来气色良好,完全能胜任工作;作者还利用自己心理医生的特长帮助酷覇,分析他在爱情和婚姻上的难题,提出治疗建议,以此博得酷覇的关照,躲过了几次被送往煤气间的厄运;就餐时还能得到豌豆汤,得以度过了黑暗无光、忍饥挨饿的日子。

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即使在夹缝中,仍能攻破缝隙,露头喘息,找到自己的天空。

三、人的适应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被投入奥斯维辛的犹太人,入狱前大多生活水平较高,从他们入狱后被收缴的饰物就可以看出来。

入狱后,最初的反应是震惊,等他们一步步被剥夺了人的所有权利,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活着走出集中营成为他们的唯一的目标。

为此他们忍受各种各样的身心折磨:无法刷牙、一件衬衫穿半年,直到毫无衬衫的样子、一连几天不能洗澡、用臭鞋当枕头。

而就是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竟然治愈了作者的浅睡易醒症。

等俘虏们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之后,他们就进入了狱中生活的第二阶段:冷漠,就是情绪死亡的状态。

因为冷漠是自卫的妙招。

每当有人死去,众俘虏一哄而上,挨着那余温未散的尸体,有的抢到一盘吃剩的马铃薯、有的抢了死者的外衣,有的换下死者的木鞋,还有一个因抓到一根绳子高兴万分的,全然忘记了身边的死者。

人一旦冷漠,现实就变得模糊起来;俘虏们一切的心力和情感都关注在一件事上:活命。

每天傍晚,当俘虏们由工地返回营区时,常常会松一口气地叹道:“又活了一天”。

此时有些俘虏们开始在饥饿中画饼充饥,谈论自己喜欢的美食以消解自己的饥饿感,但这种方法事与愿违,被想象中的美食挑动起来的味蕾绝不满足于每天只发一次的面包,这些人往往是最先挂掉的。

反倒作者的做法比较英明:即使一片面包也分次吃完,在遇到任何难处的时候,他都会拿出一点面包来,放到嘴里大声咀嚼,靠食物所给的安慰支撑下去。

慢慢地俘虏们将狱中生活常态化了,他们开始了苦中作乐,以在绝望、孤独的集中营生活中,遁入过往的生活,找到一个避难的港口。

于是狱中出现了“宗教热”、“招魂术”,大家聚在一起看夕阳,甚至还有艺术节,节目有歌曲、诗朗诵、讲笑话。

第一次听说奥斯维辛还有艺术节,真的印证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人无论任何境遇,都适应得了。

四、意义疗法的由来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作者通过自己在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和自己的观察,发明了意义疗法。

他发现,即使在奥斯维辛这样极端的环境中,人仍然有选择的自由:尽管有人选择做“酷覇“;有人选择苟且,但仍然有人选择将自己仅余的面包让给别人,并行走在各房舍间安慰别人。

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行为让作者明白: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而恰恰是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事实上,每个日子,每个时刻都在为人提供选择的机会。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吴伯凡每年读这本书的理由,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有意义的:忙碌而积极的生活,其目的在于使人有机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悠闲的生活,使人有机会体验美;而既缺乏创意、又忙碌的生活,则使人有机会提升人格情操。

人生的痛苦也有其意义,就像集中营的生活,使人体会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人性的残暴与悲悯。

作者则将狱中所受的一切苦难看作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平静地迎接每一场苦难。

意义疗法在现实生活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其中一个例子,我印象深刻。

一位夫妻恩爱的老先生因妻子去世郁郁寡欢,作者寥寥数语让老先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他说:“你和妻子感情深厚,如果你先她而去的话,她会怎么办”?老先生说:“她会很痛苦。

”作者说:“对啊,现在你妻子不用遭罪了,由你代替她了。

”老先生顿时觉得他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追寻生命的意义》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不该追问人生有何意义,而该认清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什么意义?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探索人生问题的正确答案,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不同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