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骨科疾病常见症状护理

骨科常见症状护理第一节发热发热是指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
【护理诊断】(1)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颈部外伤、脊髓受伤或病变、中暑、脱水。
(2) 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外科热。
(3)感染感染性疾病(结核、骨髓炎)、感染性伤口、切口感染等。
(4) 变态反应输血、输液反应,药物疹,排斥反应。
(5) 某些疾病恶性肿瘤。
【护理措施】(1) 病因治疗配合医生积极查明发热原因,观察热型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治疗。
(2)减少体热产生及增加体热散失1)置空调房间,保持室温18 - 22°C ,湿度50% - 70%,且通风透气。
2)温水或酒精擦浴、冰敷、冰盐水灌肠。
3)遵医嘱使用退热剂,必要时人工冬眠疗法。
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复查体温变化,并继续观察体温变化:>37.5℃,每日测3次;>38.5℃,每日测4次;>39℃,每日测6次。
(3) 减少发热对身体造成的影响1)高热时卧床休息,吸氧。
2)给予清淡且易消化的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营养及水分的摄入。
3)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燥时涂液状石蜡或护唇油,以防口腔炎及口唇干裂。
4)保持皮肤清洁:沐浴、擦浴、更衣、换床单,避免着凉,预防压疮。
第二节疼痛疼痛是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的感觉,可伴有痛苦表情、烦躁不安、活动受限、保护性体位,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的剧烈疼痛往往伴随着病情的变化,护士在临床护理中要能准确分析出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对症进行处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评估】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或面部量表评分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创伤、骨折、手术切口可以给患者带来疼痛;骨折固定不确切、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组织受压缺血也会引起患者疼痛。
(1)健康史应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评估,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疼痛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
(2)身体状况首先对引起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和诱发因素进行评估。
(精准版)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精准版)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1. 概述骨科护理涉及到对骨折、关节疾病、骨肿瘤、骨质疏松等疾病患者的全面护理。
护理诊断和措施是护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本文档主要针对骨科常见疾病提出了一系列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2.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2.1 骨折- 疼痛:由于骨折部位的疼痛,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情绪。
- 自理能力下降:骨折导致患者活动受限,自理能力下降。
- 感染风险: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
- 营养不良:患者活动受限,食欲下降,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2.2 关节炎- 疼痛:关节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受限。
- 自理能力下降:关节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心理障碍:长期疼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3 骨肿瘤- 疼痛:骨肿瘤会导致局部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自理能力下降:肿瘤影响患者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下降。
- 营养不良:肿瘤疾病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出现营养不良。
2.4 骨质疏松- 疼痛:骨质疏松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腰背疼痛等症状。
- 自理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可能导致患者活动受限,自理能力下降。
- 骨折风险: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较高。
3. 骨科常见护理措施3.1 骨折- 给予患者舒适、稳定的骨折固定器材,如石膏、夹板等。
- 遵医嘱给予止痛、消炎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提高自理能力。
-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情绪。
3.2 关节炎- 保持患者关节处于功能位,避免关节畸形。
- 遵医嘱给予止痛、消炎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提高自理能力。
-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情绪。
3.3 骨肿瘤- 给予患者舒适的护理,减轻疼痛。
- 遵医嘱给予止痛、消炎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情绪。
3.4 骨质疏松- 给予患者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促进骨密度增加。
护理诊断 骨科查房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与骨质破坏严重有关。
护理措施:(1)对骨质破坏严重,或术中骨质损伤严重者,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患肢,防止骨折发生,除固定外,还应同时牵引,以免关节脱位,造成畸形。
2)对于骨质破坏较甚患者,要注意适当活动。
对卧床患者,翻动体位时,一定要小心,动作要轻。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骨质疏松与骨质破坏有关、缺乏钙质有关。
护理措施:(1)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骨肽口服制剂(骨肽片)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
(2)饮食指导: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
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
壳寡肽为一种动物性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人体体液偏酸性物质,能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3)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 ,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
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4)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 ,都有利于钙的吸收。
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 ,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5)防止缺钙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
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7)1.多晒太阳紫外线能刺激某些皮脂制造维生素D,因此阳光也是维生素D 的绝好来源。
骨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骨科护理诊断及措施篇一:骨科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骨科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骨科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1〕焦虑:与学习工作中断或顾虑肢体伤残等因素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肢痛苦、肢体固定及医嘱要求卧床有关。
〔3〕有感染的危急:与长期卧床缺少活动及反抗力下降有关。
〔4〕有废用综合征的危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畸形愈合诸因素有关。
〔5〕有皮肤完好性受损的危急:与长期卧床及使用外固定有关。
〔6〕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7〕学问缺乏:缺乏康复学问。
〔8〕其他护理诊断:部分自理缺陷,养分缺乏、有四周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和意外损伤的危急。
自理力量缺陷,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深浅昏迷〕,有窒息的危急,潜在并发症:猝死,〔有〕皮肤完好性受损〔的危急〕,养分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学问缺乏等等,1、自理力量下降〔偏瘫〕2、窒息3、皮肤完好性受损4、心理缺陷5、体温上升篇二:创伤骨科常见护理诊断及处理骨科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定义:1990年第9次护理诊断分类会议给护理诊断的下的定义是:护理诊断〔nursing diagnosis〕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推断,是护士为到达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三部分陈述:即PES公式:P〔problem〕问题即护理诊断的名称、E〔etiology〕病因即相关因素、S〔symptoms or signs〕症状和体征包括试验室检查结果护理诊断的排序排列挨次就是将列出的护理诊断/问题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出主次,一般将威逼最大的问题放在首位,其他依次排列。
首优问题→中优问题→次优问题值得留意的是,有危急但尚未消失的问题不肯定都是不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临床常用到的护理诊断1.痛苦:舒适的转变痛苦护理措施:做好痛苦的评估工作1〕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以削减和限制增加痛苦的因素2〕痛苦较轻时指导并关心病人转移留意力和实施松弛疗法3〕合理使用止痛剂,留意观看、预防、处理不良反应4〕留意倾听病人对痛苦的述说,耐烦解释痛苦缘由,可能状况下告知痛苦维持的时间,赐予心理劝慰。
骨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骨科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P1清理呼吸道无效(颈椎患者)P2疼痛P3焦虑恐惧P4皮肤完整性受损P5自理能力缺陷P6躯体移动障碍P7高危险性伤害有跌倒的危险P8知识缺乏P9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P10有便秘的危险P11潜在并发症:(一,二,三,四@1使用于颈椎患者)1、颈部血肿2、植骨块脱落(呼吸困难)3、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4、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5、切口感染6、泌尿系感染7压疮8肌肉僵硬及萎缩9.下肢深静脉血栓10.骨筋膜室综合症P12.营养需要量低于机体需要量P13:自我形象紊乱P14:沟通障碍P15:体温增高护理措施P1呼吸道护理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防止呼吸骤停.1.加强观察和保持气道通畅2.吸氧3.减轻脊髓水肿4.加强呼吸道护理(1)翻身叩背(2)辅助咳嗽排痰(3)吸痰(4)雾化吸入(5)持续泵入灭菌注射用水湿化气道5.深呼吸锻炼6.气管切开及拔管后护理(1)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出气道内的分泌物,定期检查气囊,妥善固定气管插管(2)学习有效咳嗽,嘱患者深吸气后连续轻咳,直到将积痰排到咽喉处,再用力咳出。
(3)避免气道干燥:导气管口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持续做湿化护理(4)气管切开者需指导患者学习用动作表情,书写或图片方式与陪护人员交流。
5)拔管后护理:当原发疾病治愈,病人可经喉正常呼吸时,即考虑拔管。
先堵管24—48h观察,如患者呼吸平稳、发声好、咳嗽排痰功能佳,即可将套管拔出,创口处盖以无菌凡士林纱布,待自然愈合。
体位护理:绝对仰卧位,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部过伸活动、过早起床,头两侧置沙袋。
若需翻身,轴位翻身。
让病人了解颈椎骨折发生错位的危险性,取得病人的配合,使其头部不随意转动。
P2疼痛的护理措施尊重并接受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多与病人交流感觉,给予适度的关怀,鼓励病人述说疼痛的感觉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通过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法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必要时遵医嘱适当应用镇痛药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要,如帮助变换体位,减少压迫;做好各项清洁卫生护理;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等。
骨科常见10大护理诊断与措施

骨科常见 10大护理诊断与措施在医院骨科的护理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护理诊断结果与具体不同情况予以其合理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十种护理诊断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护理诊断结果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一、疼痛患者骨折后产生疼痛与骨折、软组织损伤、肌肉痉挛、骨牵引、活动受限有关。
护理措施:1.对疼痛情况较为轻微的患者,给予患者交流互动、理疗、按摩、听喜欢的音乐等干预措施可缓解。
2.对疼痛情况较为明显的患者,影响了睡眠,用药要遵循镇痛药三阶梯用药原则,可给予患者第一阶梯用药,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对疼痛严重的患者就要用第二阶梯药物非甾体类加上弱阿片类药物联合治疗,非甾体类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消炎痛、双氯芬酸等,弱阿片类药物代表有可待因、曲马多等;患者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就要用第三阶梯药物强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所有用药均要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
二、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与骨折有关,与软组织损伤有关,与石膏固定不当、牵引方式不良或锻炼不当等有关。
护理措施:促进神经循环功能的恢复1、预防和纠正休克:根据医嘱输液、输血;及时处理出血,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2、保暖:注意室温和躯体保暖,以改善微循环。
3、取合适体位,促进静脉回流:根据骨折的部位、程度、治疗方式和有无合并其他损伤等采取不同的体位。
休克病人取平卧位;患肢肿胀时,遵医嘱用垫枕或悬吊牵引抬高患肢始之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和减轻水肿,若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时则避免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免局部血供受影响;患肢制动后,固定关节于功能位;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治疗者,患肢需取外展内旋位,足踝保持于功能位,避免受压,造成足下垂畸形。
4、加强观察:观察病人的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尿量和末梢循环,如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患肢远端脉搏情况、皮温、颜色、肿胀、感觉、运动等。
写3例骨科病例护理报告+诊断措施(3000字)

写3例骨科病例护理报告+诊断措施(3000字)病例1:骨折患者护理报告病例患者:张先生,男,48岁诊断:左腿股骨粗隆骨折护理措施:1.保持休息:患者的骨折需保持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2.创面护理: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要及时清理伤口,并进行合理的包扎,以防感染。
3.疼痛控制:使用合适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舒适度。
4.心理护理: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度过困难时期。
病例2: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报告病例患者:李女士,女,60岁诊断:右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护理:严密监测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2.康复训练:术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活动功能锻炼和关节功能恢复,促进康复进程。
3.营养支持: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患者身体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4.防治并发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定期进行肢体按摩和被动活动。
病例3:脊柱手术后患者护理报告病例患者:王先生,男,40岁诊断:脊柱手术后护理措施:1.定期翻身:脊柱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翻身,避免长时间固定导致压疮的发生。
2.床上活动:根据医嘱进行床上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如洗浴、换洗衣物等,避免手术部位受到外界影响。
4.情绪疏导:不少患者在脊柱手术后会出现情绪波动,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和疏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期的挑战。
以上是3例骨科病例的护理报告和对应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的骨科病情,护理工作者需要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骨科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引言骨科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两方面对骨科术后护理进行探讨。
一、护理诊断1. 疼痛疼痛是骨科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主要与手术创伤、切口疼痛、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2. 知识缺乏患者及家属对术后康复知识了解不足,可能导致康复进程延缓。
3. 焦虑、恐惧患者因手术、预后等因素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4. 生活自理缺陷患者因手术部位限制、功能障碍等原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5. 躯体移动障碍患者因手术部位制动、疼痛等原因,活动受限。
6. 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因长期卧床、术后伤口护理不当等原因,易出现压疮、皮肤感染等问题。
7. 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患者因长期制动、活动减少等原因,易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问题。
8. 肺部并发症患者因手术创伤、卧床休息等原因,易出现肺部感染、呼吸不畅等问题。
9. 泌尿系感染患者因术后卧床、尿潴留等原因,易出现泌尿系感染。
10. 深静脉血栓患者因手术创伤、长期卧床等原因,易出现深静脉血栓。
二、护理措施1. 疼痛护理(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
(3)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2. 知识缺乏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康复知识,提高他们对术后康复的认识。
(2)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3. 焦虑、恐惧护理(1)倾听患者心声,关注患者心理变化。
(2)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4. 生活自理缺陷护理(1)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等。
(2)指导患者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等。
5. 躯体移动障碍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2)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等。
6. 皮肤完整性受损护理(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2)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7. 预防废用综合症(1)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骨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骨科护理诊断及措施篇一:骨科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骨科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骨科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1)焦虑:与学习工作中断或顾虑肢体伤残等因素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肢痛苦、肢体固定及医嘱要求卧床有关。
(3)有感染的__:与长期卧床缺少活动及抵抗力下降有关。
(4)有废用综合征的__: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畸形愈合诸因素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__:与长期卧床及用法外固定有关。
(6)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7)学问缺乏:缺乏康复学问。
(8)其他护理诊断:部分自理缺陷,养分不足、有四周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和意外损伤的__。
自理力量缺陷,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深浅昏迷),有窒息的__,潜在并发症:猝死,(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__),养分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学问缺乏等等,1、自理力量下降(偏瘫)2、窒息3、皮肤完整性受损4、心理缺陷5、体温上升篇二:创伤骨科常见护理诊断及处理骨科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定义:1990年第9次护理诊断分类会议给护理诊断的下的定义是:护理诊断(nursing diagnosis)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推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三部分陈述:即PES 公式:P(problem)问题即护理诊断的名称、E(etiology)病因即相关因素、S(symptoms or signs)症状和体征包括试验室检查结果护理诊断的排序排列挨次就是将列出的护理诊断/问题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出主次,一般将威逼最大的问题放在首位,其他依次排列。
首优问题→中优问题→次优问题值得留意的是,有__但尚未消失的问题不肯定都是不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临床常用到的护理诊断1.痛苦:舒适的转变痛苦护理措施:做好痛苦的评估工作1)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以削减和限制增加痛苦的因素 2)痛苦较轻时指导并关心病人转移留意力和实施松弛疗法3)合理用法止痛剂,留意观看、预防、处理不良反应4)留意倾听病人对痛苦的述说,耐烦说明痛苦缘由,可能状况下告知痛苦维持的时间,赐予心理劝慰。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疗1、有牵引效能降低或无效的可能有关要素:⑴缺少保持牵引有效效能的知识。
⑵病人意识阻碍或不配合。
2、有窒息的可能有关要素:头颈部牵引时:⑴颌枕带松脱压迫气管。
⑵进食太快、食品质地较硬,呛入气管。
⑶呼吸道不畅达。
3、潜伏并发症 -- 足下垂有关要素:⑴腓总神经损害。
⑵跟腱挛缩。
4 、潜伏并发症 -- 肢体血液循环阻碍有关要素:⑴包扎过紧。
⑵牵引重量过重。
⑶血管、神经受损。
5、潜伏并发症 -- 牵引针眼感染有关要素:⑴钢针松动。
⑵钢针地点偏移。
⑶局部污染。
⑷机体抵挡力低下。
6.有石膏变形的可能有关要素:⑴石膏未干。
⑵石膏干固后脆性增添。
⑶缺少预防石膏变形的知识7.潜伏并发症 -- 肢体血液循环障骨科常有护理诊疗及举措护理措施1、保持牵引效能有关知识。
⑴体位:滑动牵引病人,要适合抬高床头、床尾或床的一侧,以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均衡,注意预防下述状况发生而使牵引失掉作用。
①下肢牵引者足部抵住床尾栏杆。
②颅骨牵引者头部抵住床头栏杆。
⑵患肢地点:①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时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防备外旋。
②股骨上段骨折时保持半卧位尽量外展,以利于骨折对位。
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界,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骨折复位。
④保持牵引砝码悬空、滑车灵巧、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备滑车抵住床尾或床头、砝码着地、牵引绳断裂或滑脱。
⑤不行任意增减牵引重量。
牵引重量过轻,不利于骨折复位或畸形改正;过重,致使过分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甚至肢体血循环阻碍。
2、当病人诉说患处痛苦时,应仔细剖析原由,不行简单地减少重量。
关节炎病人牵引重量不足以拉开关节面时仍会感觉痛苦,加大重量后痛苦即可消逝。
3、察看颅骨牵引螺丝松紧度,实时反应给医师予以调整,以防松脱。
1、防备窒息。
⑴防备颌枕带松脱下滑压迫气管:①头部制动,不任意扭转。
②睡眠时可在颈部双侧搁置砂袋,防备头颈部无心识地摇动。
③在牵引滑车与砝码后边(即头部的后边)安置一挡屏,防止牵引装置受碰撞。
骨科常见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骨科常见的护理诊断与措施骨科护理是医院急诊室和手术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骨科护理中,诊断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准确的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尽快康复。
本文将介绍骨科中一些常见的护理诊断与相应的措施。
骨折护理诊断与措施诊断:骨折是骨头破裂或折断,通常由外力造成。
骨折的种类包括简单骨折、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等。
护理措施:1. 确认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采取合适的固定措施,如吊带、夹板等。
2. 保持受伤部位稳定,避免移动。
3. 控制疼痛,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4. 进行床边体位移动,避免压迫皮肤和血管。
骨关节疾病护理诊断与措施诊断:骨关节疾病包括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
护理措施:1. 进行关节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 督促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锻炼,维持关节灵活性。
3. 提供病情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器具。
4. 定期监测患者病情,调整护理计划。
骨肿瘤护理诊断与措施诊断:骨肿瘤是一种在骨骼组织内生长的肿瘤,可能为良性或恶性。
护理措施:1. 为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家族史等。
2. 协助医生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性质。
3. 根据肿瘤种类和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4.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
骨创伤护理诊断与措施诊断:骨创伤常见于交通事故、摔倒等意外情况下,可能伴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措施:1. 及时处理伤口,清洁创面,避免感染。
2. 进行伤口包扎,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3. 监测创面状态,注意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
4. 定期更换敷料,促进伤口愈合。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骨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诊断与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进程。
在骨科护理中,及时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在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骨科常见病护理计划

一股骨颈骨折【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潜在并发症:骨折移位2、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或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适当得体位,防止骨折移位(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防止髋关节外旋或脱位;通过下肢支架、皮牵引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2)卧硬板床:卧硬板床休息,经医师许可后患侧卧位;更换体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防止骨折移位。
(3)正确搬运病人: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得损伤。
2、指导病人正确活动(1)练习股四头肌得等长收缩: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得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
每天多次,每次5~20分钟,以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萎缩与关节僵硬。
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得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与水肿。
(2)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得全范围关节活动与功能锻炼。
(3)髋关节功能锻炼: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周后,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与力量逐渐加大;指导病人借助床栏更换体位。
(4)转移与行走训练:评估病人就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指导病人坐起、移到轮椅上与行走得方法。
非手术治疗得病人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坐起时双腿不能交叉盘腿,3个月后可逐渐使用拐杖,患肢在不负重情况下练习行走,6个月后弃拐行走。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得病人,2~3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肢方可持重。
3、压疮得预防与护理(1)便器:病人卧床期间使用适宜于卧床病人得特制便器。
(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与平整。
(3)定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与皮肤护理。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有发生髋内翻畸形得危险与保持正确体位有关2、功能锻炼不积极与疼痛及对疾病认识不足有关3、潜在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护理措施】1、保持正确体位(1)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如患肢内收,可发生髋内翻畸形、(2)去除牵引后仍要保持患肢外展,平卧时两大腿间放一枕头,侧卧时不能卧于健侧。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引言骨科疾病是指影响骨骼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包括骨折、骨关节炎、骨肿瘤等。
对于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来说,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骨科护理诊断1. 骨折相关骨科护理诊断•骨折后遇挑衅性疼痛: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影响日常活动和休息。
•活动受限的骨折:患者由于骨折而导致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日常生活。
•感染性创伤和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和骨折而引发感染,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
2. 骨关节炎相关骨科护理诊断•疼痛困扰的骨关节炎:患者由于骨关节炎而出现明显的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和相关的康复护理。
•功能障碍的骨关节炎:患者由于骨关节炎而导致功能受限,需要进行相关的功能恢复训练和康复护理措施。
二、骨科护理措施1. 骨折的护理措施•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疼痛评估,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并进行疼痛观察和记录。
•活动保护: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采取相应的固定和保护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
•伤口护理:对于开放性骨折,进行伤口处理和消毒,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 骨关节炎的护理措施•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疼痛评估,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并进行疼痛观察和记录。
•功能恢复训练:通过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活动能力。
•配合药物治疗:根据医嘱,配合药物治疗骨关节炎,促进关节炎的缓解和康复。
总结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制定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对于骨折患者,疼痛管理、活动保护和伤口护理是重要的护理措施;对于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管理、功能恢复训练和配合药物治疗是关键的护理措施。
在具体实施护理措施时,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确保护理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骨科常见诊断方法与护理措施

骨科常见诊断方法与护理措施随着创伤骨科患者的不断增多,疾病的临床护理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
疼痛会伴随创伤骨科患者整个过程,骨科患者病情危重,且病程时间较长,患者的预后较差。
骨科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骨科患者治疗时间较长,需要长期卧床,且患者往往因骨折出现功能障碍,术中患者的抗应激反应降低,极易出现病菌污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等情况。
为了保证患者的预后,采用有效的诊断和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一、骨科诊断方法骨折后患者的疼痛感较为明显,骨折后明确诊断,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预后影响重大。
骨科的诊断包括创伤史(包括受伤的时间、地点、暴力性质、疼痛情况、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畸形、骨擦音、反常活动)。
以踝关节骨折为例,X线是诊断踝关节骨折的传统方法,可直接观察横断骨折、线状骨折、粉碎性骨折、凹陷骨折等是否出现位移或分离。
临床上常通过X 线检查确定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的具体位置、确定其骨折处位移的情况。
但是,人体椎体的结构较为复杂,踝关节为立体结构,患者发生踝关节骨折后,其椎体常存在层叠的表现。
X线密度分辨率较低,在诊断时容易受投照体位和环境因素等影响,普通 X 线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密度分辨率较低,在诊断时容易受投照体位和环境因素等影响,但对于分离不明显、骨碎片较小脊柱骨折,诊断准确率较低,容易出现漏诊、误诊。
螺旋CT重建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线、骨缝,有利于粉碎性骨折判断、能够反映骨折位移情况、范围,从而判断骨折程度。
螺旋CT重建可以更加立体的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清晰度较高的展示患者的骨折线位置和关节面塌陷程度。
二、骨科常见的护理措施(一)健康教育首先,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个性与工作等内容,为降低患者的思想顾虑,争取家属的配合;指导进食高营养食物、蔬菜、水果等预防便秘的发生;了解术后各种支持性设备(夹板、石膏、牵引等)的使用的意义、作用、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并了解其作用;预防各种并发症等。
骨折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目标

骨折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目标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破裂的情况,常见于外伤或骨质疏松等原因。
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护理诊断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骨折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一、骨折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1. 因骨折导致的疼痛2. 行动能力受限3. 自理能力受限4. 感染风险5. 神经血管损伤风险6. 心理情绪困扰7. 骨折复位困难8. 营养不良二、骨折患者的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1. 因骨折导致的疼痛目标: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 定期监测患者的疼痛等级和疼痛区域。
- 提供药物镇痛治疗,如镇痛药物或局部麻醉。
根据医嘱控制药物剂量和时间。
- 提供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按摩、理疗和热敷等,帮助缓解疼痛。
2. 行动能力受限目标:帮助患者恢复行动能力,重新独立完成日常活动。
护理措施:- 协助患者进行活动训练,如床边活动、坐立、行走等,逐渐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
- 提供和教授使用辅助设备,如助行器、轮椅等,帮助患者独立行动。
- 定期评估患者的行动能力,并根据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3. 自理能力受限目标: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
- 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如护理床、便椅等,便于患者自行完成基本生活活动。
- 给予患者心理和情绪上的支持,鼓励其积极面对挑战,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4. 感染风险目标:预防和控制骨折患者的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定期进行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 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感染风险。
- 执行消毒措施,如洗手、戴手套等,减少感染传播。
5. 神经血管损伤风险目标:防止神经血管损伤,保护患者的血管和神经功能。
护理措施:- 定期检查患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反射,早期发现和治疗神经血管损伤。
- 避免使用紧缩性物质,如紧束的纱布或绷带,避免压迫血管和神经。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骨科罕有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护理措施1.有牵引效能下降或掉效的可能相干身分:⑴缺少保持牵引有用效能的常识.⑵病人意识障碍或不合营. 1.保持牵引效能有关常识.⑴体位:滑动牵引病人,要恰当举高床头.床尾或床的一侧,以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均衡,留意预防下述情形产生而使牵引掉去感化.①下肢牵引者足部抵住床尾雕栏.②颅骨牵引者头部抵住床头雕栏.⑵患肢地位:①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时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防止外旋.②股骨上段骨折时保持半卧位尽量外展,以利于骨折对位.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界,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骨折复位.④保持牵引砝码悬空.滑车灵巧.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滑车抵住床尾或床头.砝码着地.牵引绳断裂或滑脱.⑤不成随便增减牵引重量.牵引重量过轻,晦气于骨折复位或畸形改正;过重,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甚至肢体血轮回障碍.2.当病人诉说患处苦楚悲伤时,应卖力剖析原因,不成简略地减轻重量.关节炎病人牵引重量缺少以拉开关节面时仍会觉得苦楚悲伤,加大重量后苦楚悲伤即可消掉.3.不雅察颅骨牵引螺丝松紧度,实时反馈给医师予以调剂,以防松脱.2.有梗塞的可能相干身分:头颈部牵引时:⑴颌枕带松脱榨取气管.⑵进食太快.食物资地较硬,呛入气管.⑶呼吸道不通行. 1.防止梗塞.⑴防止颌枕带松脱下滑榨取气管:①头部制动,不随便扭转.②睡眠时可在颈部两侧放置砂袋,防止头颈部无意识地摆动.③在牵引滑车与砝码后面(即头部的后面)安顿一挡屏,防止牵引装配受碰撞.④翻身时有专人呵护,将头.肩和牵引装配同向迁移转变.⑵防止异物呛入气管:①食物从流质开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②进食速度慢且平均.③让病人用吸管自行饮水以利掌握吞咽速度.④嘱病人勿吃硬质食物如蚕豆.糖果.花生米.块状瓜果.⑶对颈椎骨折.脱位的病人,强调绝对卧床歇息,以免加重毁伤.2.翻身时有专人呵护颈部,使头.肩及牵引装配同向迁移转变;翻身时防止拖.拉.推,并保持头与躯干成一向线,以防扭曲加重脊髓毁伤而梗塞.3.勉励病人自行咳嗽排痰,须要时人工吸痰,保持呼吸道通行,并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4.准时巡查病人,一旦消失梗塞现象立刻挽救,如负压吸引.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等.3.潜在并发症--足下垂相干身分:⑴腓总神经毁伤.⑵跟腱挛缩. 1.指点病人及其家眷防止足下垂的有关常识:⑴在膝外侧垫棉垫,以防止膝关节外侧(腓总神经经由过程)处受压.⑵用足底托板或砂袋将足底垫起以保持踝关节于功效位.⑶病情许可时,天上帝动屈伸踝关节.⑷因神经毁伤或截瘫而引起踝关节不克不及自立活动,则应作自动足背伸活动,以防关节柔软和跟腱挛缩.2.不雅察病人是否有足背伸无力,发明平常实时查找,并去除原因.3.对年迈体衰.说话障碍病人,应自动检讨膝关节外侧有无受压,并请求病人做足背伸活动以不雅察之.4.潜在并发症--肢体血液轮回障碍相干身分:⑴包扎过紧.⑵牵引重量过重.⑶血管.神经受损. 1.新牵引病人床头交代班,以便实时不雅察有无血液轮回障碍.2.经常巡查病人,检讨皮牵引套.牵引用胶布的松紧度及牵引重量适合与否,有平常时调剂.3.消失过牵分解征时,陈述医师予以减轻牵引重量或去除牵引,并不雅察症状消掉情形.对于有肠系膜上动脉分解征则进一步作如下处理:头低俯卧位,禁食,胃肠减压及支撑疗法.5.潜在并发症--牵引针眼沾染相干身分:⑴钢针松动.⑵钢针地位偏移.⑶局部污染.⑷机体抵抗力低下. 1.指点病人及其家眷预防针眼沾染的根本常识:⑴呵护牵引针眼部位不受触撞,不受污染.⑵保持牵引针眼湿润.干净.⑶发明牵引针向一侧偏移,切不成顺手将牵引针推送回位,以免沾染.⑷针眼面有痂皮笼罩者,无沾染时,不需去除,以免损坏呵护层.2.针眼处不需笼罩任何敷料,天天用安而碘或75%酒精外涂2次.3.掌握肢体扭转引起钢针松动:下肢牵引时,将患肢外侧稍垫高,或用一条宽胶布粘贴牵引腿以掌握外旋.4.对活动度大的病人,可用束缚带恰当束缚躯干和肢体.5.防止受凉伤风,促进养分,进步机体抵抗力.6.若针眼处有排泄物,则用无菌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局部换药处理.沾染难以掌握时,去除骨牵引,以防骨髓炎.6.有石膏变形的可能相干身分:⑴石膏未干.⑵石膏干固后脆性增长.⑶缺少预防石膏变形的常识1.向病人及家眷讲授石膏固定肢体功效锤炼的意义和办法.2.指点病人作石膏固定肢体肌肉舒缩活动.3.指点病人石膏固定肢体临近关节的活动.4.加强未行石膏固定肢体的自动活动.以促进全身血液轮回,防止废用性萎缩.5.病情许可时勉励下床活动.先在床边站立,后应用手杖.助行器短距离行走.6.石膏裁撤后天天按摩肌肉2-4次,并督促加强自动活动.7.潜在并发症--肢体血液轮回障碍1.对新行石膏固定的病人进行床头交代班,擦净末梢皮肤上的石膏,以便不雅察血液轮回.2.举高患肢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上肢可用托板或悬吊架;下肢可用枕头垫起,使患处高于心脏程度相干身分:⑴受伤后肢体中断肿胀以至石膏相对过紧.⑵石膏松紧不适.⑶石膏内垫不适. 20cm.3.教会病人及其家眷不雅察肢体血液轮回障碍的预兆,当消失肢体苦楚悲伤难忍.末梢肿胀显著.皮温较健侧低.感到迟钝.足背动脉或桡动脉搏动削弱中的任何一项时,均应实时陈述医护人员,以便妥当处理.4.一旦消失肢体血液轮回障碍(皮肤惨白.厥冷.紫绀.剧痛.感到消掉及麻痹等),实时陈述医师,并紧迫处理.⑴若肢端血液轮回障碍,立刻将石膏剪开减压.⑵若指(趾)不克不及自动活动,皮肤沾染减退或消掉,但血液轮回尚好,标明是神经受压,立刻在受压部位开窗减压或改换石膏.⑶若血液轮回障碍伴神经受压,必须立刻裁撤石膏,找出原因予以处理.8.潜在并发症--大型石膏分解征相干身分:⑴头颈胸石膏.⑵石膏背心.⑶髋人字石膏. 1.向病人说明躯干石膏固定后可能消失大型石膏分解征,以减轻恐怖感,合营治疗.2.耐烦倾听病人的主诉并不雅察腹部情形,平常时实时处理.⑴将腹部石膏开窗.⑵恰当变换体位.⑶中断胃肠减压,准时抽吸胃内容物.⑷禁食,补液,改正水.电解质杂乱.⑸对吐逆轻微者记载出入水量,须要时洗胃.若经由上述处理仍未见显著好转者,则将躯干石膏裁撤.9. 有废用分解征的安全相干身分:⑴石膏固定肢体活动受限.⑵缺少功效锤炼常识. 1.向病人及家眷讲授石膏固定肢体功效锤炼的意义和办法.2.指点病人作石膏固定肢体肌肉舒缩活动.3.指点病人石膏固定肢体临近关节的活动.4.加强未行石膏固定肢体的自动活动.以促进全身血液轮回,防止废用性萎缩.5.病情许可时勉励下床活动.先在床边站立,后应用手杖.助行器短距离行走.6.石膏裁撤后天天按摩肌肉2-4次,并督促加强自动活动.10. 有皮肤完全性受损的安全 1.翻身并按摩骨突部,每2小时1次.2.保持衣被干净.湿润,床单平整.3.抹澡,夏日天天1次,冬季隔日1次.抹澡时应用中性番笕,水温保持50℃阁下(老年.皮肤感到障碍.养分不良病人水温<50℃),防止用力擦.搓,抹澡后受压部位扑爽身粉.4.实时改换汗湿.渗湿的衣被,并抹洗局部皮肤,防止物理.化学刺激.5.皮肤瘙痒者,禁用手抓,恰当束缚双手.6.向病人家眷讲述褥疮产生的安全身分,如局部长期受压,汗液.渗出液浸渍等.7.指点并教会家眷准确应用便器和减压用物:⑴应用便盆时,举高病人臀部,不成强行塞入.拖出.⑵便器放置时光不宜过长,<30分钟,以免局部受压.⑶不成应用破损便器,防止皮肤擦伤.⑷气圈.气垫.海绵垫外以棉布包裹,气门嘴不成直接接触受压部位.8.长期卧床病人,教会其家眷改换床单.翻身.按摩办法,以利于病人出院后家庭护理.1.耐烦向病人说明病情,清除心理重要和挂念,使能积极合营治疗和得到充分歇息.2.供给安然和舒适的情形,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任:⑴许可病人措辞.呻吟.⑵实时缓解病人苦楚悲伤.⑶供给表达情绪的机遇. ⑷清除不良刺激,防止与其他有焦炙的病人或家眷接触.3.指点病人作迟缓深呼吸.4.创造轻松协调的氛围,保持优越心镜.1.勉励病人表达本身的感触感染,对病人的恐怖暗示懂得.2.设法削减清除促进身分:⑴尽快地使病人熟习情形并介绍监护体系等医疗装备.⑵挽救危宿疾人时用屏风遮挡,削减不良刺激.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加强病人克服疾病的信念.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静,防止重要.慌乱.3.实时解除病人的苦楚,以加强其安然感和舒适感.4.进行健康指点和教导.5.关怀病人,经常赐与病人减轻恐怖状况的说话性和非说话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6.许可病人希瞥见到的亲朋探视或陪同.3)自理缺点;4)睡眠杂乱;5)便秘;6)躯体移动障碍;7)苦楚悲伤;8)体温升高;。
骨科常见10大护理诊断与措施

骨科常见10大护理诊断与措施1、疼痛:与创伤、骨折、手术切口有关;措施:根据疼痛的刺激源,给予不同的方法,如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护患沟通,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采用中医疗法,针刺止痛、按摩等以活血化瘀等,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也可物理止痛,如冷热疗法等。
2、知识缺乏:与角色突变,未接受相关知识有关;措施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原因、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医学知识,介绍有关治疗护理的方法和意义。
3、焦虑、恐惧:与意外受伤,无思想准备,担心不良预后有关;措施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心理、生理等)给予针对性处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4、生活自理缺陷:与疾病和治疗限制,骨折后患肢功能受限有关;措施指导患者使用呼叫器,将常用物品放置患者易取到的地方,及时给予生活护理,协助患者使用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完成病情允许的自理活动或部分自理活动,使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躯体移动障碍:与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和治疗限制有关;措施协助患者翻身及转运,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的搬运患者方法,避免对骨折患者造成二次损坏。
把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容易取到的地方,呼叫器放在患者手边,以免以及与值班护士进行沟通,确保患者安全。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措施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对患者家属做好相关健康教育,保持患者床铺清洁,做好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护理。
冬季为患者进行保暖的时候,注意避免烫伤。
7、有费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和减少有关;措施医护合作,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示范动作,教会患者并检查患者是否掌握。
8、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心理因素、治疗限制和环境改变有关;措施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疾病及相关因素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主诉及症状,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给给予患者讲解促进睡眠的方法。
9、体温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措施给予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病因,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指导患者多饮水,按时进行病室内空气净化消毒。
(完整版)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1.疼痛:与创伤、骨折、手术切口有关;措施:根据疼痛的刺激源,给予不同的方法,如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护患沟通,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采用中医疗法,针刺止痛、按摩等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也可物理止痛,如冷疗、热疗等。
2.知识缺乏:与角色突变,未接受相关知识有关;措施: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原因、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医学知识,介绍有关治疗护理的方法和意义,3.焦虑、恐惧:与意外受伤,无思想准备,担心不良预后有关;措施: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心理、生理等)给予针对性处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4.生活自理缺陷:与疾病和治疗限制,骨折后患肢功能受限有关;措施:指导病人使用呼叫器,将常用物品放置病人易取到的地方,及时给予生活上的护理,协助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完成病情允许的自理活动或部分自理活动,使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躯体移动障碍:与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和治疗限制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7.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和减少有关;措施:医护合作,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示范动作,教会病人并检查患者是否掌握。
8.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心理因素、治疗限制和环境改变有关;措施: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疾病及相关因素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主诉及症状,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并给予患者讲解促进睡眠的方法。
9.体温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措施:给予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病因,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指导患者多饮水,按时进行病室内空气净化消毒。
10.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心脑血管意外等措施:(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老年人骨折后,循环系统发生明显衰退性变化,心血管系统不能适应应激状态,加之受伤后疼痛刺激,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要多巡视病房,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患者神志、表情变化等,多与病人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1.疼痛:与创伤、骨折、手术切口有关;
措施:根据疼痛的刺激源,给予不同的方法,如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护患沟通,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采用中医疗法,针刺止痛、按摩等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也可物理止痛,如冷疗、热疗等。
2.知识缺乏:与角色突变,未接受相关知识有关;
措施: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原因、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医学知识,介绍有关治疗护理的方法和意义,
3.焦虑、恐惧:与意外受伤,无思想准备,担心不良预后有关;
措施: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心理、生理等)给予针对性处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4.生活自理缺陷:与疾病和治疗限制,骨折后患肢功能受限有关;
措施:指导病人使用呼叫器,将常用物品放置病人易取到的地方,及时给予生活上的护理,协助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完成病情允许的自理活动或部分自理活动,使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躯体移动障碍:与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和治疗限制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
7.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和减少有关;
措施:医护合作,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示范动作,教会病人并检查患者是否掌握。
8.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心理因素、治疗限制和环境改变有关;
措施: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疾病及相关因素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主诉及症状,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并给予患者讲解促进睡眠的方法。
9.体温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
措施:给予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病因,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指导患者多饮水,按时进行病室内空气净化消毒。
10.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心脑血管意外等
措施: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老年人骨折后,循环系统发生明显衰退性变化,心血管系统不能适应应激状态,加之受伤后疼痛刺激,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要多巡视病房,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患者神志、表情变化等,多与病人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预防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患病后由于长时间卧床,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给他人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
这样的病人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
因为胃肠蠕动慢,排空慢,易引起腹胀,便秘,应鼓励患者多进行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强肠蠕动,从而预防并减轻腹胀、便秘。
另外督促患者多饮水,饮食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及粗粮等,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3)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骨折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因此病人入院,要求不吸烟,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
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作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
在协助病人翻身时,给予叩背,使积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鼓励病人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病房应经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预防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加之骨折处疼痛,怕多饮水排尿不方便,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改变体位,有利于尿沉渣的排出,保持会阴部清
洁,对留置尿管患者每日会阴护理2次,每周更换集尿袋并保持引流通畅。
(5)预防压疮:长期卧床患者皮肤耐受性降低,皮肤弹性差,易受损,加之疼痛,不愿意活动,易造成压疮,应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并定时改变体位,减轻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截瘫或需牵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因此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不能自行翻身的隔1h—2h协助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指导家属正确使用便盆,预防压疮和擦伤发生。
(6)预防深静脉血栓:很多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动缓慢,极易形成静脉血栓。
指导患者对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抬高,并经常按摩患肢增加血流。
严密观察患肢血液、感觉、运动等情况,重视患者的疼痛主诉,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另:石膏固定病人:
(1)自理缺陷:与石膏固定肢体,医疗限制有关;
(2)有压疮的危险:与石膏压迫肢体有关;
措施:经常检查并石膏的松紧度,询问患者感觉,倾听患者主诉,查看石膏边缘有无擦伤,观察患肢的皮温、颜色、血液循环情况。
(3)潜在并发症:石膏综合征、肢体血循环障碍、肌肉萎缩;
措施:讲解石膏固定的患肢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做肌肉收缩活动及邻近关节的屈伸活动,并注意未被固定的肢体的活动,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石膏综合征的表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头颈胸、躯干、髋人字石膏患者可能会发生。
骨盆骨折:
(1)便秘:与骨盆骨折刺激腹膜造成植物神经紊乱级长时间卧床有关;
(2)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膀胱、尿道、直肠损伤;
股骨颈骨折:
(1)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与病人不合作和缺乏相关知识有关;
胫腓骨骨折:
(1)潜在并发症: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脊柱骨折:
(1)自理缺陷:与卧床及神经功能受损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肢体瘫痪有关;
(3)排泄形态改变:尿潴留、便秘、尿失禁,与神经系统损伤有关;
(4)舒适的改变:腹胀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5)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脊髓损伤有关;
手外伤:
(1)自理障碍:与手部功能障碍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手功能改变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
(1)疼痛:与神经根受压和被动体位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神经根受压,腰肌痉挛有关;
(3)排泄形态改变:与马尾神经受压级卧床时间长有关;
(4)自理缺陷:与疾病所致,治疗限制有关;
(5)有压疮的可能:与皮肤感觉减退和局部长期受压有关;
(6)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神经受压时间长有关;
颈椎病:
(1)躯体移动障碍:与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有关;
(2)自理缺陷:与疾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3)有排泄形态的改变:与马尾神经受压有关;
(4)舒适的改变:与神经根受压、刺激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痉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