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斑纹类讲义疾病创新
最新医学课件-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医学课件-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药学医学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04030ae1ed9ad51f11df23a.png)
淡黄色或黄白色斑疹或丘疹
光滑 柔软
[治疗] 1.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全身情况,调整心理状态
如精神状态、睡眠、月经、消化道情况、高粘血症等 2.局部治疗
(1)洁治术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全效好 3.全身治疗 (1)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应慎重:
对急性大面积或多灶糜烂型扁平苔藓 用小剂量、短疗程方案,泼尼松15-30mg/d 1-3w (2)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抗炎作用,抑制体液免疫 (3)氯喹: 125mg, bid 注意血象变化 用左旋咪唑、转移因子。聚肌胞、多抗甲素等 。 (4)抗真菌药物:对迁延不愈OLP
3.皱纹纸状 口底及舌腹,灰白或白色,界清,粗糙
柔软,周围粘膜正常 ( 彩 图 2 5 )
4.疣状
乳白色,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质稍硬
5.溃疡状 白斑上有糜烂或溃疡
[病理]
1. 上皮增生,伴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 2. 粒层明显,棘层增厚; 3. 上皮钉突长粗,固有层和粘膜下层中有炎细胞浸润 4. 是否伴有上皮异常增生(轻、中、重度) 5. 伴有时,其恶变潜能随增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最新医学课件-口腔黏膜斑纹 类疾病-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第一节 口腔扁平苔藓 (lichen planus,LP)
扁平苔藓: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 皮肤一粘膜角化异常性疾病
皮肤及粘膜可单独或同时发病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 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患病率约为0.51%
【鉴别诊断】 l.盘状红斑狼疮 见第五节 2.白斑 白色斑块 粗糙稍硬 时有沟纹或沟裂
舌背部OLP 灰白而透蓝色 乳头萎缩 局部柔软
3.口腔红斑 红白间杂,红斑基础上散白色斑点 病理确诊:红斑上皮萎缩,角化层消失 常有上皮异常增生或已是原位癌 对舌腹、舌缘、口底、口角区粘膜上的病损应警惕
口腔斑纹类疾病3
![口腔斑纹类疾病3](https://img.taocdn.com/s3/m/797700c8bb4cf7ec4afed054.png)
2.机械刺激
3.在口内有两种不同金属修复体产生的电流, 比较局限。
4.维生素A缺乏,是上皮组织不健全的内在因 素,可影响上皮功能和正常角化过程,降低粘膜对 理化、机械刺
激的抵抗力。
二、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s) 1.中年以上男性多见。
2.一般无自觉症状,重时粗糙感、干燥感。
3.基本形态:灰白色或白色界限清楚的基底柔软斑
块,色泽一致。
4. 好发部位:硬腭、颊、唇、舌背
损害形态
①硬腭 灰白色均匀弥散的损害 ②颊粘膜 损害为带状,左右对称,损害由许 多小方块或小长方块组成,小块之间有红纹。 ③唇粘膜 损害呈圆形、椭圆形,上下对称的 灰白色或白色斑块,损害的位置取决于吸烟习惯, 称烟斑。
3.皱纸状:多见于口底和舌腹,状如白色皱纸.
4 .疣状:损害隆起,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粗糙 感明显。 5 .溃疡状: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 疼痛明显。
斑块状
颗粒状
皱纸状
疣 状
颊粘膜白斑
舌白斑癌变
三、诊断(Diagnosis) 四、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三、诊断
口腔粘膜
1.唇红为好发部位,多见下唇,中年女 性,色素沉着。状似白癜风的脱色斑. 2.实验性诊断
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阳性.
•
治疗
局部治疗 下唇有糜烂时,湿敷去除痂皮后上药. 全身治疗 氯喹 昆明山海棠 激素
• • • • • •
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定义的损害特征. 一、病因(Etiology) 1.局部刺激 2 .全身因素:白念感染、 VA 缺乏、缺铁性贫 血、VB12和叶酸缺乏等。微量元素的缺
2018年医学课件-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最新医学文档资料
![2018年医学课件-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最新医学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ba0a9042af90242a895e5dd.png)
第三节 口腔白斑病 (oral leukoplakia)
• 定义:口腔白斑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
的损害, • 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 • 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 分为 • 临时性诊断 发现白色的粘膜斑块, • 又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时,即可 下 • 肯定性诊断:如果去除某些局部因素后,
• [临床表现] • 1.口腔粘膜病损: • 由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灰白色花
纹
•
损
属角化异常病损 多种形状、多样病 病损区粘膜 可正常或充血、糜烂、溃疡、萎 缩和水疱等
• •
• (1)分型:根据病损形态分为 • 1) 网状型:见于双颊、前庭沟、咽旁等
部位(图21) • 2)环状型:见于唇红、双颊、舌缘、舌 腹等部位 • 3)条纹型:见于前庭沟、附着龈、口底、 舌腹部、颊 • 4)斑块型:较硬且隆起,多发生在舌背 • 5)丘疹型:针头大小丘疹 • 6)水疱型:基底层细胞严重液化变性 • 可发生在颊、唇、前庭沟及翼颌
或沟裂 • 舌背部OLP 灰白而透蓝色 乳头萎缩 局部柔软
• 3.口腔红斑 红白间杂,红斑基础上散白
色斑点 • 病理确诊:红斑上皮萎缩,角化层消失 • 常有上皮异常增生或已是原位癌
• 5.苔藓样反应 • (1)服用甲基多巴、阿的平、氯喹、
氨苯唑、
• • •
开博通、奎尼丁等药后 (2)银汞合金充填物 当去除原因后,苔藓样病变就 减轻或消失 • 6.多形性红斑 有发热等急性过程唇 红 厚血痂
第一节 口腔扁平苔藓 (lichen planus,LP)
• • 扁平苔藓: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
症的
•
病
皮肤一粘膜角化异常性疾 皮肤及粘膜可单独或同时发病
最新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课件ppt
![最新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1d467ddd3383c4ba4cd256.png)
一群细胞角化
轻度:累及上皮层1/3以下 中度:累及1/3~2/3
重度:累及2/3以上
NEXT
▪ 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 (WHO 1972)
一种比正常组织发生癌的可能性更大的 在形态上已有变化的组织。
NEX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诊断与鉴别
(1)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病理检查 脱落细胞检查 甲苯胺蓝染色
可能癌变
精神,内分泌, 感染 稍高或平 网状
基底细胞变性, 淋巴细胞浸润带 可能癌变
不明
萎缩 均质、红白 相间、颗粒 上皮萎缩, 原位癌 可能癌变
BACK
五.口腔扁平苔藓 (oral lichen planus, OLP)
1.概述
• 非感染疾患,可同时累及粘膜和皮肤 • 患病率0.51%,女多于男 • 慢性疾病,病程迁延反复
皮肤症状
NEXT
6.防治
• 局部处理 • 全身治疗
▪ 药物治疗 西 药
中草药
▪ 理疗 ▪ 手术 ▪ 生物治疗
BACK
四.口腔红斑病 (oral erythroplakia)
奎来特红斑(erythroplasis of Queyrat) 红色增殖性病变(erythroplatic lesion) 红色肥厚症 博温病(Bowen disease)皮肤、龟头、
NEXT
2.病因
• 精神因素
•感染因素
• 内分泌因素
•微循环障碍因素
• 免疫因素
•遗传因素
• 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糖尿病、消化系
统疾病等
NEXT
3.临床表现
(1) 口腔粘膜病损 对称性
广泛性
• 根据病损部位分 颊舌唇龈腭
第六章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白斑ppt课件
![第六章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白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bdce3477232f60dccca13f.png)
-
20
➢ 斑块状:白、灰白、 乳白色,平或稍高 出粘膜表面,不粗 糙或稍粗糙,柔软 (无症状或轻度不 适),角化较重者 为乳白色,表面隆 起,很粗糙,有沟 裂(有不适感)。
-
21
-
22
-
23
-
24
➢ 皱纹纸状:
口底及舌腹。灰白色、 白垩色,表面粗糙, 界清,周围粘膜正 常,有粗糙感或疼 痛。
➢1.白色角化病: 有明显的理化刺激因素,浅白色, 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无症状,去 除刺激2—4周后,病损变薄或消失。
-
38
口腔白色角化病
口腔白斑病
病 因 明确的理化刺激因素 吸烟白念全身因素
部 位 唇 、颊 、腭
颊舌唇 、腭、口底
损害特征 灰白色、表浅、 白色斑块、粗糙、
界不清、质软 界清
症 状 无症状 粗糙
-
3
三、临床表现
➢浅白色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 或微高于粘膜表面,斑块表面平滑, 基底柔软无结节。
➢无自觉症状。 ➢发生于受刺激部位。
-
4
-
5
-
6
➢烟碱性白色角化病:
因长期吸烟所致。
患者上腭及其牙龈。
呈灰白色或浅白色病损,病变均匀、 弥散、边界不清晰,软硬腭交界处可 见有腭腺开口呈小红点 ,稍凹陷 。
➢ 1.去除刺激因素,戒烟酒,少吃烫、辣食 物。去除残根、残冠、 不良修复体。
➢ 2.局部用药: ⑴ 0.1—0.3%维A(甲)酸软膏局部涂(充血、 糜烂病损禁用)。 。 ⑵ 1%维胺酸糊剂局部涂。 ⑶ VitA局部涂擦。
-
43
➢ 3.口服 维胺酯:25mg/次,3次/日,2—3月为一疗程。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医疗管理知识分析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医疗管理知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d083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3.png)
3
患者就诊意识和知识水平不足
部分患者对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的认知不足,就 诊意识不强,导致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不及时。
医疗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01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口腔粘 膜斑纹类疾病。
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 清洁牙缝,并定期洗牙, 以减少口腔细菌和牙菌斑 。
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控制饮酒量、减少 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以降低口腔粘膜斑纹类疾 病的发生风险。
患者日常管理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如辛辣、酸甜、硬性食品 ,以免加重口腔粘膜损伤 。
生活习惯调整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调整生活习惯,包括戒 烟、戒酒、健康饮食等。
定期复查
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病情变化。
心理调适
患者通过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 治疗。
医疗管理实践经验总结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
物理治疗
采用激光、冷冻、光疗 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
症状,促进愈合。手Fra bibliotek治疗对于严重病变或治疗效 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
手术治疗。
治疗手段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 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手段
。
治疗效果评估
短期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 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
果,以判断治疗效果。
口腔斑纹类疾病ppt课件
![口腔斑纹类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eb3521eff9aef8951e0606.png)
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斑块)
癌前病变
9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好发性别 好发年龄 3.6-10.5% 男性 中老年
好发部位现—体征
边界
表面 清晰 粗糙
色
形 质
白色
高出于黏膜表面 硬实,弹性及张力减退
11
临床表现—症状
通常 溃疡或癌变时 无症状/自觉粗糙 刺激痛或自发痛
伴有癌变风险显著增高的一种全身性
临床状态,如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 疮,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3
口腔白斑病
癌前病变 癌前状态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白色角化症 口腔红斑病
癌前病变 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
4
盘状红斑狼疮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随着医学和诊断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建议使用潜在恶 性疾患(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PMD)一词给以统称。
去除可疑致病因子2-4周后,损害无改善 (复诊) (临床观察诊断) 外科切取、组织病理上未发现其它可定义病损 (切取组织病理证实诊断)
外科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而作出的诊断 (切除组织病理证实诊断)
22
鉴别诊断
迷脂症
颊白线 口腔白角化病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23
迷脂症
异位皮脂腺
24
颊 白 线
25
口腔白色角化症
刺激因素:机械、烟 病损平伏、柔软、灰白、界不清
26
治 疗—原则
卫生宣教
消除局部刺激因素
去角化 严密随访,防止癌变(3-5%)
27
治 疗—方案
药物治疗
去角化药物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PPT培训课件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1e20c07c1cfad6185fa728.png)
其他 糖尿病
遗传因素
微循环障碍
OLP病因
免疫因素
精神因素
内分泌
感染因素
[临床表现] 1.口腔粘膜病损:中年女性 颊部最多见 左右对称
由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灰白色花纹,白色花纹可组 成网状、树枝状、环状、半环状等多种形状,斑块,突出
可有充血、糜烂、溃疡等 无症状或刺激灼痛等
分型:根据病损形态分为 1)网状型
“白念白斑” 易恶变
3. HPV感染
可能是发病、癌变的因素
4. 全身因素
微量元素、微循环障碍、易感的遗传素质
锰、锶和钙的含量与白斑发病呈显著性负相关 ,
上皮代谢与维生素关系密切,
维生素A缺乏 可引起粘膜上皮过度角化
维生素E缺乏 能造成上皮的氧化异常,
使之对刺激敏感而易患白斑
[临床表现] 性别年龄:中老年男性 部位:好发于牙龈、颊粘膜咬合线区,舌、唇等 表现:白色斑块、结节或疣状等,粗涩感,可有溃
2)环状型 3)条纹型 4)斑块型 5)丘疹型 6)水疱型 7)糜烂型
8)萎缩型
根据病损基部粘膜状况
非糜烂型:白色斑纹间及周围粘膜正常, 无充血粘膜充血、 糜烂或溃疡,刺激痛或自发痛明显
不同部位的表现特征 舌部: 萎缩型、斑块型,灰白透蓝的斑块(前2/3区) 唇部: 白纹(下唇红 网状或环状 不超出唇红缘) 秕糠状鳞屑、糜烂、结痂 牙龈: 萎缩、糜烂型、白色细花纹
流行病学
患病率:较实际情况高: 国内 1980 10.49% 瑞典 1976 10% 发病率:男性是女性的12倍 38.9%的患者有吸烟习惯 40~69岁为高发年龄
[病因] 与局部长期刺激以及某些全身因素有关
1. 吸烟等理化刺激 (饮酒、食过烫或酸辣食物,咀嚼槟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医疗管理知识分析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医疗管理知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1d98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9.png)
患者病史采集
01
02
03
询问患者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 ,以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 初步判断。
询问患者病史
包括口腔溃疡、口腔疼痛 等症状出现的时间、疼痛 程度、持续时间等,以及 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
询问患者家族史
了解患者家族中是否有口 腔粘膜斑纹类疾病或其他 相关疾病史,判断患者是 否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THANKS
感谢观看
OLK的诊疗技术研究
由于OLK具有较高的恶性转化风险,诊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药物治疗和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此外,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诊疗技术也在研究中,为OLK的治疗提供了新的 选择。
05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的临床案 例分析
Chapter
病例一:口腔扁平苔藓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口腔检查和病理活检等结果进行诊断,
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与临床应用前景
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更有 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以及预防和控制口腔粘膜斑 纹类疾病的方法。
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完善和有效 ,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同时,对于口腔 粘膜斑纹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的探索,有助于减少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Leabharlann 临床检查与诊断口腔检查
观察口腔粘膜是否有异常 斑纹、溃疡、结节等,以 及舌、唇等部位是否有异 常。
病理检查
通过取口腔粘膜组织进行 病理检查,以确定病变性 质和程度。
口腔内科-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讲义
![口腔内科-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690073708a1284ac950433d.png)
口腔内科-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讲义口腔白斑病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癌前病变临时性诊断:发现白色的黏膜斑块,又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时。
肯定性诊断:去除某些局部因素后,经1~3个月的观察损害仍持续存在。
病因吸烟等理化刺激念珠菌感染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表现1.均质型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
表面呈皱纸状,或出现细小裂纹。
无自觉症状,或有粗涩感。
2.颗粒型(颗粒结节状白斑)颊黏膜口角区多见。
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致黏膜表面不平整,病损间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患者可有刺激痛。
本型白斑多数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疣状型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
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结,损害区粗糙感明显。
4.溃疡型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可有或无局部刺激因素。
患者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诊断临床表现病理检查:上皮增生,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
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增大,结缔组织炎细胞浸润。
脱落细胞检查:早期癌变的脱落细胞。
甲苯胺蓝染色:深蓝色为可疑恶变。
癌前病变性别:不吸烟的女性吸烟部位:舌缘,舌腹,口底,口角类型:疣状,颗粒型,溃疡或糜烂组织病理:上皮异常增生白念病变时间长自觉症状癌前病变与癌前状态癌前病变:白斑、红斑、红白斑。
癌前状态:口腔扁平苔藓(糜烂、萎缩)、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盘状红斑狼疮、上皮过度角化、先天性角化不良以及梅毒。
鉴别诊断1.白色角化症长期受机械性刺激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灰白色或浅白色,边界不清,平滑,柔软。
去除刺激因素后病损变轻、逐渐消退。
2.白色水肿一般无自觉症状,发生于双颊咬合线附近。
呈半透明或乳白色,牵拉时变浅,柔软。
3.白色海绵状斑痣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除了口腔黏膜外,还可发生在鼻腔、肛门与外阴。
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巧的创新
![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巧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21dbd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e.png)
镇痛药物使用指南
疼痛评估
在镇痛治疗前,应对患者的疼痛 程度进行评估,以便选择合适的
镇痛药物和剂量。
药物选择
根据疼痛程度和性质,选用非甾 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镇痛 药物。注意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
反应。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疼痛患者,可考虑联合 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 以增强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药物联合应用策略
1 2
锥形束CT(CBCT)
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牙齿、牙槽骨、 颌骨等部位的立体结构,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提供重要依据。
核磁共振成像(MRI)
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观察口腔软组 织的病变情况,如肿瘤、炎症等。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一种血管成像技术,可用于口腔颌面部血管性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
戒烟限酒
降低患口腔疾病的风险。
02
诊断方法创新
传统诊断方法回顾
01
02
03
口腔检查
通过视诊、探诊、叩诊、 扪诊等方式,观察牙齿、 牙龈、舌、口腔黏膜等部 位的病变。
X线检查
利用X线片观察牙齿、牙 周组织、颌骨等部位的内 部结构,发现隐蔽性病变 。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生化检 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 ,辅助诊断口腔疾病。
01
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使用抗菌漱口水 ,保持口腔清洁。
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情绪,保持充足睡眠。
03
02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选择软食 或半流食,保证营养均衡。
遵医嘱用药
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有不适及时 就医。
04
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在康复中作用
口腔斑纹类疾病讲课文档
![口腔斑纹类疾病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0927c0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0.png)
口腔斑纹类疾病
现在一页,总共五十二页。
第一节 口腔扁平苔藓 定义: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是一种伴慢
性 浅表性炎症的皮肤-粘膜角化异常性疾病,可 单独发生于口腔粘膜或皮肤 ,也可同时发生
是口腔粘膜是常见的疾病之一.
现在二页,总共五十二页。
一、发病因素(Etiology)
1.精神因素 2.内分泌因素 3.免疫因素 4.感染因素 5.微循环障碍因素 6.遗传 7. 其它
自觉症状
角化明显时有粗糙感或干燥感
均有明显粗糙感,有糜烂、溃疡、 皲裂时疼痛
糜烂溃疡 皲裂形成
无
治 疗 除去刺激后损害减退或消除
有 白斑进一步发展 手术治疗
恶变 无
可恶变
现在三十九页,总共五十二页。
白角化病
颊粘膜白斑
现在四十页,总共五十二页。
五、治疗(Treatment)
1.首要的措施是除去一切刺激因素,如烟、
显。
现在三十页,总共五十二页。
斑块状 颗粒状
现在三十一页,总共五十二页。
皱纸状 疣状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五十二页。
颊粘膜白斑
舌白斑癌变
现在三十三页,总共五十二页。
现在三十四页,总共五十二页。
现在三十五页,总共五十二页。
现在三十六页,总共五十二页。
现在三十七页,总共五十二页。
三、诊断(Diagnosis)
是一种皮肤-粘膜的慢性结缔组织病。 一、发病因素
病因不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 2. 刺激 物理、化学、机械性创伤、光照、牙颌系
统的各种慢性炎症、精神紧张、药物变态反应、炎症和
严寒等。
现在四十二页,总共五十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