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同欠缺条款的处理
合同管理整改措施
合同管理整改措施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合同作为商务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风险。
为了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和双方利益的平衡,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就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合同管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1 合同条款不明确在合同管理中,很多合同的条款存在模糊、歧义或不完整的情况,致使合同的执行存在一定的难度。
比如,合同中对于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不明确,无法准确判断违约责任;或者合同对于风险分担、违约金等问题的规定不充分,难以保障合同的有效履行。
1.2 合同履约监管不力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对于合同的监管与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相当一部分合同无法得到有效履行。
一方面,监管部门或个人对于合同的履行情况了解不够透彻,无法及时解决合同纠纷;另一方面,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跟踪不够精细,导致合同的失衡和不公平现象。
1.3 合同纠纷解决渠道不畅通由于合同管理的不完善,很多合同纠纷难以得到及时及公正的解决,给双方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和信任损失。
尤其是在跨地区、跨国际合同中,解决纠纷的成本和困难往往更为突出,缺乏有效的渠道和机制来进行解决。
二、为了解决上述合同管理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和合同履约效果。
2.1 完善合同文本合同的文本是法律效力的载体和重要依据,需要专业严谨地进行撰写。
在合同制定过程中,应该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保条款的准确、明确和完整。
应当明确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并对风险分担、违约责任等问题进行具体规定,避免模糊和歧义。
2.2 加强合同履约监管为了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需要加强合同履约的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合同的监督与跟踪,定期检查合同履约情况。
对于违约行为,应该依法进行制裁,并追究相关责任。
2.3 建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为了更好地解决合同纠纷,应该建立畅通有效的合同纠纷解决机制。
合同空白处如何处理
合同空白处如何处理
合同中的空白处是指在合同起草或签订过程中未填写或未确定的部分。
处理合同空白处需要谨慎和专业,以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处理合同空白处的一些建议:
1. 确认双方意愿,在处理合同空白处之前,首先需要确认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协商结果。
如果有空白处是因为双方尚未就某些条款达成一致意见,那么需要重新协商并确定最终的内容。
2. 补充协议,对于一些未确定的条款或内容,可以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来填补合同空白处。
补充协议是在合同签订后双方就某些具体事项达成的补充协议,可以作为合同的一部分。
3. 具体约定,对于一些可以具体约定的空白处,可以在合同中注明“待定”或“双方另行协商确定”,并在后续的协商过程中确定最终内容。
4. 法律规定,在处理合同空白处时,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法律效力。
确保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空白处而导致合同无效。
在处理合同空白处时,建议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和指导,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范本专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合同空白处并确保合同的完整性。
合同遗漏与事后补充的规则
合同遗漏与事后补充的规则一、背景本合同的当事人为(甲方)和(乙方),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就(详细描述具体合同内容)达成如下补充协议。
二、补充协议的目的本补充协议旨在规定合同遗漏及事后补充的具体规则,确保双方在履行合同时能够依法维护各自权益,并达成共识。
三、合同的遗漏当合同中存在遗漏的情况时,双方应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共同处理遗漏问题。
双方同意如下原则:1. 遗漏的定义:合同遗漏是指因疏忽或其他原因,在签订合同时未能完整包含双方意愿的内容。
2. 信息共享:当发现合同中存在遗漏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有关遗漏内容的相关证据和材料。
3. 双方协商:双方应进行友好协商,共同商定对遗漏内容的处理方式。
双方应本着公平、合理、互利的原则,充分考虑各自的权益和利益。
4. 补充合同:合同遗漏的内容可通过签订补充合同的方式予以补充。
补充合同应明确遗漏内容、补充的条款以及补充的生效时间。
五、事后补充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新的情况或双方需求变化时,双方允许在原合同基础上进行事后补充。
事后补充应满足以下条件:1. 双方协商:双方应进行友好协商,就补充的内容、条款以及补充的生效时间达成共识。
2. 书面协议:补充内容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由双方签署补充协议。
3. 合法合规:补充内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并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4. 影响范围:事后补充的内容仅适用于双方一致同意并确认的部分,不影响原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
六、争议解决对于因合同遗漏和事后补充所引起的争议,双方应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未果,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解决。
七、其他条款1. 本补充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并作为原合同的有效补充。
2. 如本补充协议与原合同有冲突之处,以本补充协议为准。
3. 本补充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并书面确认,作为本补充协议的补充条款。
以上为双方就合同遗漏与事后补充所达成的补充协议,以便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合同协议的违约条款及处罚措施
合同协议的违约条款及处罚措施
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规定了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交易过程的顺利
进行。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一方可能会违约,并未按照合同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合同通常会包含违约条款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首先,违约条款是合同中规定违约行为的具体规定。
这样的条款通常会列出可
能构成违约的情形,比如未按时支付款项、未按照约定交付货物或服务、未履行其他合同义务等。
这些规定可以帮助双方明确了解哪些行为被视为违约,避免双方对于违约的界定产生歧义。
其次,处罚措施是合同中针对违约行为设立的惩罚性措施。
一般来说,处罚措
施的设立旨在激励合同各方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
常见的处罚措施包括赔偿金、违约金、解除合同、索赔等。
这些措施的设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合同的有效执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违约条款及处罚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
双方在签
订合同前应该就违约条款及处罚措施进行充分协商,确保合同对于双方都是可接受且公平的。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生违约行为,受害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合同协议中的违约条款及处罚措施对于维护合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起着重要作用。
双方应该在签订合同前充分了解并协商这些条款,避免未来发生纠纷。
遵守合同是双方的责任,而违约行为的发生将会导致不利后果,因此双方都应该严格遵守合同规定,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协议书中的不明确条款的解决方法
协议书中的不明确条款的解决方法协议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就某事项达成的一致意见,一般以书面形式表达。
在协议的撰写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明确的条款,给协议的执行和解释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协议书中的不明确条款,双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双方协商解决:当协议书中出现不明确的条款时,首先应当是双方之间的协商。
协商的目的是确定双方对该条款的理解和意图,并寻求共识。
在协商中,双方可以通过会面、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当然也可以委托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和调解。
通过协商,双方可以达成一致,明确条款的含义和实施方式,从而避免纠纷的发生。
二、补充协议:如果双方无法在协商中解决问题,可以考虑签订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是指在原协议的基础上,对不明确的条款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解释。
补充协议应当明确规定不明确条款的具体含义、实施细则以及解决纠纷的方法等。
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双方可以弥补原协议中的不足,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三、仲裁解决:如果双方在协商和补充协议的过程中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仲裁是指双方委托第三方仲裁机构,依法对纠纷进行调查、审理和裁决的一种方式。
选择仲裁的好处是,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能够公正地处理争议,并且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因此,如果双方对协议中的不明确条款产生争议时,可以选择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
四、诉讼解决:作为最后的手段,如果协商、补充协议和仲裁等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诉讼解决争议。
诉讼是指将纠纷提交给法庭进行审理和裁决的一种方式。
与仲裁相比,诉讼的程序较为繁琐,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并且结果可能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应当在其他方式均无法解决争议时才考虑诉讼。
总结起来,协议书中的不明确条款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补充协议、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双方应当保持沟通,理解对方的意图,寻求共识,并最终解决争议。
合同法如何规定未尽事宜的补充条款
合同法如何规定未尽事宜的补充条款在合同法中,当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某些事项时,需要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合同当事人的意愿来确定补充条款。
本文将从合同法的角度分析如何规定未尽事宜的补充条款,并通过案例来说明具体应用。
一、法律规定的补充条款根据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当合同中对某些事项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和交易习惯,参照有关法律、行业的规定,按照公平原则确定补充条款。
以购房合同为例,当合同中未约定房屋交付的具体时间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可以参考有关法律和行业的规定来确定补充条款。
例如,根据《物权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开发商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房屋交付给购房人。
因此,可以将该规定作为补充条款,明确房屋交付的时间。
二、合同当事人的意愿确定的补充条款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约定补充条款,以明确未尽事宜。
根据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中未约定的事项,但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以劳动合同为例,当合同中未约定员工的试用期时,双方可以协商约定试用期的具体时间。
例如,公司可以与员工约定一个三个月的试用期,以便在此期间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情况。
这样的约定可以作为补充条款,并在合同中明确载明。
三、案例分析某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向甲公司供应5000台电视机。
然而,在合同中并未约定具体的交货地点。
在交货前,乙公司提出将货物交付到其仓库的要求,而甲公司希望货物直接交付到其办公室。
由于双方对交货地点的约定未明确,需要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来确定补充条款。
根据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可以参照交易习惯和公平原则来确定补充条款。
在该案例中,根据行业的常规做法,供应商通常应当将货物交付到买方指定的交货地点。
因此,可以将该约定作为补充条款,明确货物交付到甲公司办公室的要求。
综上所述,合同法规定了未尽事宜的补充条款的确定方式。
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当事人的意愿,可以通过参照法律、行业规定和公平原则来确定补充条款。
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怎么办
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怎么办一、引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是双方权益保障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劳动者权益保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的表现、后果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的表现1. 合同内容不完整。
部分劳动合同中,未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缺少基本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条款。
2. 合同条款模糊。
劳动合同中的某些词语或表述过于模糊,如“适量加班”、“正常工作时间”等,给双方权益带来不确定性。
3. 合同条款矛盾。
劳动合同中存在自相矛盾的条款,如同时规定“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者有权拒绝非法指令”。
4. 合同条款违法。
部分劳动合同中包含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如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要求劳动者缴纳非法律规定的水电费等。
三、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的后果1. 劳动者权益受损。
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可能导致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如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权益受损。
2. 用人单位利益受损。
合同条款不清晰,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违反合同约定时,无法依法追究责任,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3. 劳动关系不稳定。
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影响劳动关系的稳定。
4. 法律责任风险。
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可能导致用人单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如劳动仲裁、诉讼等。
四、解决劳动合同条款不清晰的方法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了解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和重要性。
2. 规范劳动合同范本。
制定标准化的劳动合同范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降低合同条款不清晰的现象。
3. 审查和修改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不清晰、不合理的条款,可与用人单位协商修改。
如协商无果,可拒绝签订合同。
补充协议如何补充合同缺失或不完整的部分
补充协议如何补充合同缺失或不完整的部分在商业交易中,合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合同可能会存在缺失或不完整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补充协议的制定和签署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
补充协议是指在原始合同基础上,对于缺失或不完整部分进行补充和规定的文件。
它不仅可以弥补合同的不足,还可以明确双方的权益范围和责任义务,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一、补充协议的重要性补充协议的制定对于恢复合同的完整性非常关键。
当原始合同存在缺失或不完整的部分时,补充协议可以填补这些空缺,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可执行性。
补充协议能够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意图和约定,规避可能的争议和纠纷。
二、补充协议的内容补充协议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涵盖缺失或不完整部分的相关条款和约定。
例如,对于缺失的价格条款,补充协议可以规定具体的价格或价格确定的方式;对于不完整的履行期限,补充协议可以约定具体的履行期限或履行期限的延长。
同时,补充协议应当尽量避免与原始合同冲突或矛盾。
一般情况下,原始合同中的有关条款仍然有效,除非在补充协议中明确予以修改或变更。
三、补充协议的签署和生效补充协议的签署应该经过双方充分的协商和谈判,并由双方的授权代表签字或盖章。
签署时应当注意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补充协议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注明是对原始合同的补充和修正。
补充协议中应当明确规定生效的日期和适用范围,以免造成混淆和争议。
四、补充协议的法律效力补充协议与原始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双方应当按照补充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补充协议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具有合同的法律属性和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遵守。
如果在补充协议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提交仲裁或法院进行解决。
五、避免补充协议的发生为了避免合同补充协议的发生,当事人在签署原始合同时应当尽量精确明确,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详细规定。
合同的补缺(补充性解释)
合同的补缺(补充性解释)合同的补缺(补充性解释)1.合同补缺的含义。
补缺是对合同空⽩点的补充,因此补缺⼜称为合同的补充性解释、合同漏洞的填补,还有⼈称为条款不明确时合同的履⾏规则。
合同的补缺规则,在条款⽋缺时使法院、仲裁机关有所遵循。
2.合同漏洞产⽣的原因。
合同有缺陷或存在空⽩点,原因是多⽅⾯的。
其⼀,追求效率。
为追求效率,迅速地达成合同关系,当事⼈订⽴合同时,往往只规定他们认为必要的条款,并不追求合同条款的完备;根据具体情况,有些合同条款可以暂付阙如,留待将来补充。
对暂付阙如的条款,当事⼈可能最终不能达成⼀致意见。
其⼆,知识的⽋缺。
合同当事⼈未必都是法律专家和业务专家,在订⽴合同时,可能会疏漏某些条款。
这种疏漏,给合同的履⾏和合同争议的解决留下了隐患。
3.补缺与合同的成⽴。
过于含糊的合同,因不能反映当事⼈的意图,应认定为未成⽴的合同。
因为,过于含糊的合同,没有形成合意。
过于含糊的合同,是难以⽤合同补缺的⽅法救济的,合同的补缺,是对合同⼀个或⼏个“空⽩点”的补充。
对过于含糊的合同进⾏补充,⼏乎等于代替当事⼈订⽴合同,因此,补缺是不适当的。
⽐如,当事⼈对合同的标的条款没有规定,则应当毫不犹豫地以合同未成⽴否认合同的效⼒,⽽不能补缺。
当当事⼈的基本权利义务已经确定,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但⽋缺某些条款,⽐如⽋缺价格条款、履⾏地点条款等,此时,可以给予补救,使当事⼈顺利地履⾏义务。
对⽋缺某些条款的合同,如果不加分析地⼀律认定未成⽴,与现代合同法“安全、公平、效率”的观念不符。
简单地处理,会给当事⼈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补缺挽救了有争议的交易关系,使⼤量有缺陷的合同能够正常履⾏。
4.合同补缺与合同解释的联系和区别。
补缺与合同解释都是对当事⼈意思表⽰的推定,但两者有明显区别。
第⼀,当合同⽋缺某些条款,法院或仲裁机关对当事⼈表⽰意思的“空⽩点”进⾏补充,实际上是代当事⼈为意思表⽰,把这种补充的意思表⽰,视为当事⼈的意思表⽰。
《关于适用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适用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3.12.26•【分类】司法解释解读正文《关于适用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文/《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起草工作组起草小组组长:杨万明、刘贵祥;起草小组成员:林文学、段农根、杨永清、吴光荣、陈龙业、蒋家棣。
民法典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废止了根据合同法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一》)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司法实践急需出台关于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的司法解释。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清理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制定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已于2023年12月5日起实施。
一、《解释》的制定背景和起草思路2020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切实实施民法典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对当时有效的591件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116件,修改111件,继续有效适用364件。
在废止的116件司法解释中,就包括根据合同法制定的《合同法解释一》和《合同法解释二》。
考虑到这两件废止的司法解释中的一些内容对统一裁判尺度仍有指导意义,一些内容需要根据民法典的新的规定作出调整,特别是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规定的有些内容在审判实践中仍需细化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制定《解释》。
在《解释》的起草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实施民法典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力争形成最大共识,确保《解释》的条文既符合立法原意,又能解决审判实践中的问题,还要与学界通说相吻合。
工程上合同缺失项如何增补
工程上合同缺失项如何增补我们需要明确合同增补的基本原则。
合同增补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双方权益不受损害。
任何增补条款都应与原合同内容保持一致,不得与原合同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相冲突。
同时,增补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避免产生新的歧义。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增补范本:工程合同增补协议甲方(业主):___________乙方(承包商):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于[原合同签订日期]签订了《建设工程合同》(以下简称“原合同”),现因工程项目需要,双方同意对原合同进行如下增补:一、增补内容1. 工程项目的[具体部位或环节],需增加[具体内容]。
2. 因增补内容导致的工期延长[具体天数]天。
3. 增补内容所涉及的费用变更为[具体金额]元。
4. 其他相关条款同步调整,详见附件[附件编号]。
二、生效条件本增补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三、其他事项1. 本增补协议是对原合同的有效补充,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本增补协议未尽事宜,按照原合同相关条款执行。
3. 本增补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操作中,增补协议应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并在达成一致后由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
增补协议的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包括但不限于增补的具体内容、工期的调整、费用的变更等。
还应考虑到增补内容可能对原合同其他条款产生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增补协议一旦签订,就具有与原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因此,双方在签订增补协议时应充分考虑其长远影响,确保增补内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如果在增补过程中出现争议,应及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确保合同增补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条款的补充和修正
合同条款的补充和修正合同条款的补充和修正协议书甲方:(公司名称)地址:(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甲方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电话)乙方:(公司名称)地址:(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乙方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电话)鉴于甲乙双方达成的原合同(合同编号:XXXX)于(合同签署日期)生效,并且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现原合同的部分内容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正,为了保障双方的合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补充和修正协议。
一、补充内容1.1 条款XXXX的补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对原合同中的XXXX条款作如下补充:(在此处详细描述具体补充内容)1.2 条款XXXX的补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对原合同中的XXXX条款作如下补充:(在此处详细描述具体补充内容)二、修正内容2.1 条款XXXX的修正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对原合同中的XXXX条款进行如下修正:(在此处详细描述具体修正内容)2.2 条款XXXX的修正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对原合同中的XXXX条款进行如下修正:(在此处详细描述具体修正内容)三、其他事项3.1 本补充和修正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并作为原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2 对于未在本补充和修正协议中涉及到的条款,仍按照原合同的约定执行。
3.3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双方同意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签署,并约定传真件、电子邮件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4 本协议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向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甲方:乙方:(公司名称)(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人签字:日期:日期:。
合同条款的补充(合同漏洞的填补)原则
合同条款的补充(合同漏洞的填补)原则合同漏洞时指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形。
根据《合同法》第61、62、125条的规定,对合同欠缺的其他内容(非必备条款)的补充,应当遵循四项原则。
合同漏洞时指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形。
根据《合同法》第61、62、125条的规定,对合同欠缺的其他内容(非必备条款)的补充,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首先由当事人协议补充;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2)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按合同有关条款,应以合同文义为出发点,统观合同全文,参考订立前后的相关来往信函,考虑到合同的目的和性质,本着诚信原则,兼顾双方当事人利益。
按照交易习惯对合同条款进行补充,详参《合同法》解释(二)。
(3)按照《合同法》第62条的规定进行确定;根据前两项规则仍不能确定合同条款的,按照《合同法》第62条规定的法律推定原则处理,即:a)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级建造师试题及答案《法规知识》:合同的履行(1)
一、单项选择题1.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B公平合理,促进合同履行的原则C全面适当履行的原则D当事人双方不得变更合同的原则2.甲施工企业向乙公司订购了10台自卸车,由于乙公司库存短缺,经甲同意,由丙公司代替乙交付2台。
若丙公司交付的2台自卸车存在质量问题,则应当由( )承担违约责任。
A乙向丙B乙向甲C丙向甲D丙向乙3.下列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必须征得债权人同意B第三人并不因此成为合同当事人C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D第三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4.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按市场价格对合同价格作出了约定,在履行合同时,发现某分项工程价款约定不明,则应( )。
A按照订立合同时,承包人所在地的市场价格支付B按照订立合同时,工程所在地的市场价格结算C按照履行合同时,工程所在地的市场价格结算D按照履行合同时,国家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价格支付5.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其法律后果是( )。
A可以协议补充B不得协议补充,应当依照交易习惯确定C必须依国家政策标准确定D合同无效6.履行费用的负担在合同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由( )负担。
A债权人B履行义务的一方C两者共同负担D无法确定7.甲向乙订购了一批货物,由于供货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未予约定,也未达成相应的补充协议。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该部分材料应当( )。
A由甲方到乙方所在地提货B由乙方送货到甲方仓库C己方送货到甲方所在地D由乙方送货到第三方所在地8.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由( )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A债务人B第三人C债务人和第三人D债务人或第三人9.某建筑公司向供货商采购某种国家定价的特种材料,合同签订时价格为4 000元/吨,约定6月1日运至某工地。
后供货商迟迟不予交货,8月下旬,国家调整价格为3 400元/吨,供货商急忙交货。
合同常见纠纷及法律解决方案
合同常见纠纷及法律解决方案合同是经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各方在签订合同时需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在商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发生合同纠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合同纠纷,并提出相应的法律解决方案。
一、合同违约合同违约是指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常见的违约行为包括未按时履行合同、未按照约定质量提供产品或服务等。
对于合同违约,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1. 谈判协商:当发生合同违约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分歧。
双方可以重新商议合同条件,修订合同条款,以达成一致。
2. 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将纠纷提交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仲裁是一种通过第三方仲裁员解决纠纷的方式,相对来说程序简单,并且有约束力。
3. 诉讼:如果仲裁无法解决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审理纠纷,并作出判决。
二、合同解释争议合同解释争议指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有不同理解。
在解决合同解释争议时,可采取以下法律解决方案。
1. 主张公证:当事人可以通过公证方式,证明各自的合同理解。
公证可以为法院提供较有力的证据,有助于解决合同争议。
2. 委托专业人士:当合同条款含糊不清时,可以委托专业人士,如律师或专业顾问,对争议条款进行解释和评估。
其专业意见可以用于合同纠纷的解决。
3. 司法解释:如果争议涉及法律规定的解释,可以参考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
法院在审理合同争议时,会依据法律规定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
三、合同无效争议合同无效争议是指当事人声称合同无效,通常是因为合同存在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定。
解决合同无效争议的法律方案如下。
1. 证据调查:当事人应收集证据,证明合同的有效性或无效性。
证据可以包括书面文件、交流记录、证人证言等。
2. 法律咨询:当事人应咨询律师,了解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律师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评估合同的有效性,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
合同整改措施
合同整改措施合同整改措施是指对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修正的具体措施,旨在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合同整改措施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整改方式。
合同是一种约定双方权益与责任的法律文件,它具有法律效力,对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和推动经济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双方的不当操作或者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合同中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和漏洞,这些问题会威胁到合同的有效性和履行的顺利进行。
因此,及时采取合同整改措施,修复合同中的问题和漏洞,对于确保双方的权益和维护合同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合同整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 修订合同条款:在发现合同中存在问题或者风险时,可以针对特定条款进行修订。
通过重新约定条款内容,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修订合同条款需要双方的协商和一致,并经过法律专业人士的审核和审查。
2. 补充合同附属文件:有时候,合同中可能存在未涵盖的内容或者需要补充的条款和约定,这时可以通过补充合同附属文件的方式来进行整改。
补充合同附属文件需要明确内容和生效条件,并经过双方的签署和盖章。
3. 变更合同生效时间:在特殊情况下,当双方发现原定的合同生效时间存在问题或者需要延期,可以通过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方式进行整改。
变更合同生效时间需要双方的合作和及时的沟通,确保生效日期的准确性和合同履行的顺利进行。
4. 解除合同:当合同中的问题无法通过修改或者补充的方式进行整改时,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需要根据当地法律规定进行,并经过合同当事人的合法代表签署和确认。
5. 追求违约责任: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求违约责任,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追求违约责任需要详细收集证据,并依法向适当的法律机构提起诉讼或者仲裁。
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整改措施的具体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并以法律法规和相关条款为依据。
本合同缺少违约责任条款和争议解决条款
本合同缺少违约责任条款和争议解决条款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在合同中添加了以下违约责任条款和争议解决条款:
违约责任条款:
1. 如果一方违反了本合同的任何条款或条件,守约方有权采取适当的法律措施来使违约方履行合同义务,并有权获得适当的赔偿。
2. 违约方应承担由其违约行为引起的所有损失、费用和律师费。
争议解决条款:
1. 本合同的解释和履行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管辖。
对于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各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加以解决。
2. 如果各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争议,任何一方均有权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请您查看以上条款并确认是否满意。
如果有其他要求或修改,请告知我们。
合同未尽事项的处理
合同未尽事项的处理
协议书
甲方:(公司名称)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乙方:(公司名称)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鉴于甲、乙双方就合同(合同编号)中未尽事项进行解决并达成一致意见,特立此协议书。
一、未尽事项的约定
1. 甲、乙双方确认,合同(合同编号)中存在以下未尽事项:
(具体描述未尽事项)
2. 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上述未尽事项达成如下约定:
(具体约定事项)
二、责任划分
1. 甲方负责:
(甲方需承担的责任)
2. 乙方负责:
(乙方需承担的责任)
三、解决方式
1. 双方同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未尽事项,并力求达成共识。
如协商仍不能解决,则双方同意寻求第三方的仲裁或调解。
2. 如因未尽事项产生纠纷或损失,双方同意友好协商解决,并在协商期间继续
履行其余合同条款。
四、保密条款
1. 双方承诺对本协议及涉及的全部信息保密,并以技术、法律和管理手段予以
保护,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或披露。
2. 本协议签署后,双方即视为同意并遵守上述保密条款。
五、其他条款
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2. 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通过补充协议的形式进行约定。
3. 本协议的变更、修改等事项,需由双方协商一致,并采取书面形式签署补充
协议后方可生效。
4.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签字:签字:
日期:日期:。
范本中的弥补性条款应如何处理
范本中的弥补性条款应如何处理在各类合同、协议、文件等范本中,常常会出现弥补性条款。
这些条款的存在对于保障各方的权益、完善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弥补性条款,却并非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弥补性条款。
简单来说,弥补性条款就是为了填补范本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不足或者未明确约定的事项而设立的条款。
它们的作用在于当出现一些未预料到的情况或者范本中没有详细规定的情形时,能够提供一定的解决依据和指导。
那么,在面对范本中的弥补性条款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和理解其含义。
这看似是一个基础的步骤,但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很多时候,人们在处理合同等文件时,只是匆匆浏览,对于弥补性条款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才发现当初没有理解清楚条款的真正意图。
在理解条款含义的过程中,要注意条款的语言表述。
有些弥补性条款可能使用的是比较专业、复杂的法律术语,这就需要我们借助相关的法律知识或者咨询专业人士来进行准确的解读。
同时,也要注意条款中的模糊表述和可能存在歧义的地方。
如果发现有不清晰或者容易引起误解的内容,应当及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一致的理解。
接下来,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弥补性条款的适用性。
不同的业务场景、交易对象以及环境条件都可能影响弥补性条款的适用程度。
比如,在一个特定的合同中,某些弥补性条款可能因为双方已经在其他条款中有了明确约定而不再适用;或者由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本设定的弥补性条款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在评估适用性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风险因素。
有些弥补性条款可能会给一方带来较大的风险,比如在责任承担方面的规定过于宽泛或者不明确。
这时,就需要权衡利弊,看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风险,或者是否需要与对方协商修改条款以降低风险。
如果确定需要对弥补性条款进行修改,那么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
修改的过程应当是基于公平、合理和合法的原则,不能单方面地偏向某一方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合同欠缺条款的处理
合同欠缺条款,即合同漏洞,是指合同应对某事项加以规定却未予规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当事人对于非必要之点(常素)未予协商,例如买卖家电却未约定运费由谁负担。
二、当事人对非必要之点虽经协商,但未达成协议,约定留待日后商定。
例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定金交付的时间另行协定。
三、合同的部分条款因违反强行性规范或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而无效。
合同欠缺条款应该补充,但从上面所述可知,合同欠缺条款并非总是应予补充的,只有欠缺的条款不是必备条款(常素)时方可补充,欠缺必备条款时合同须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12条规定的条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12条规定的必备条款不同,是示范性条款,或者说是提示性条款。
在一般情况下,合同欠缺某项甚至几项《合同法》第12条所列举的条款,仍然有效。
但必须指出,该条所列举的“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第1款第1项)和“标的”(第1款第2项)依然是必备条款,合同欠缺它们必须无效,而不是在有效情况下加以补充。
道理很简单,没有当事人,权利义务便失去归属,失去意义;没有人履行,也没有人受领给付,合同自然归于无效。
标的决定着权利义务的量,甚至质,合同不规定标的,就失去目的,失去意义,只能归于无效。
合同欠缺的条款属于非必要之点时,就需要加以补充。
补充的方法,首先是适用《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由当事人双方协议补充。
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当然体现。
不过,补充欠缺的条款往往是一方得到好处,对方受到损失,因此协议不成为常态。
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补充欠缺的条款(《合同法》第61条)。
这是整体解释合同的原则要求。
之所以通过整体解释原则补充欠缺的条款,是因为:一、合同条款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认定,自然需要平等对待,视同一体。
二、表达和传递当事人合同意图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在合同的整个内容中是有组织的,而不是毫无、彼此分离的词语排列。
因而,可从这种有组织的排列中找出欠缺的条款。
采用整体解释原则也不能补充欠缺的条款时,需按照交易习惯填补(《合同法》第61条)。
这里所说的交易习惯,必须是在某一地域、某一行业或某一类经济流转关系中普遍采用的做法、方法或规则,已被人们所认知、接受和遵从,此
其一。
其二,该交易习惯必须适法,违反强行性规范者无效,因而不得用作补充欠缺的条款。
其三,该交易习惯必须为双方当事人所共知,仅为一方当事人所知晓时,不得用作补充欠缺的条款。
交易习惯为双方当事人所共知时,优先于任意性规范。
其四,该交易习惯必须未被双方当事人明示排斥。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补充欠缺的条款时,适用合同法分则中的具体规定。
若无此规定或适用此类规定结果不适当时,则适用第62条的规定加以填补:一、欠缺质量条款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以补充;无此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予以填补。
二、欠缺价款或者报酬条款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加以补充;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予以填补。
三、欠缺履行地点条款,给付货币的,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点;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履行地点;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点。
但在买卖合同中有特殊规则:买卖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应当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不需运输的,双方于订立合同时知道买卖物放置地点的,该地点为交货地点;反之,出卖人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为交付地点(《合同法》第141条)。
四、欠缺履行期限条款时,任何一方指定的准备时间届满为履行时刻。
五、欠缺履行方式条款的,依合同目的解释原则加以补充。
六、欠缺履行费用负担的条款时,确定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在某些情况下,依据上述规则仍不能填补欠缺的条款。
例如甲与乙订有一条款简单的买卖合同,甲将一台旧彩电卖给乙,保证该彩电尚有图像与音响,价款150元,此外无其他条款。
乙在验收时发现该彩电已完全丧失所保证的功能,于是向甲主张权利,纠纷发生。
显然,该买卖合同欠缺救济方法的条款。
对此,依据《合同法》第61条和第62条的规定均不能补充。
于此场合,应寻找其他法律规范。
我认为,《合同法》第111条、第148条的规定可用作补充的依据,确定甲修理或退货或减少价款。
第111条规定的几种救济方法,并无适用时的强制顺序,守约方可任意选择,当然该选择必须合理。
在甲有修理能力时,乙选择修理甚至减少价款,法律应予支持;乙选择退货(解除合同),法律亦应支持。
在甲无修理能力时,乙选择修理的救济方法,法律就不宜支持。
应该看到,在个案中,依据任意性法律规范补充欠缺的合同条款,会不符合当事人的利益,造成结果不适当。
于此场合,则应改用补充的合同解释填补欠缺的条款。
所谓补充的合同解释,是指对合同的客观规范内容加以解释,以填补合同欠缺的条款。
其所解释的,是当事人所创设的合同规范整体。
其所补充的,是个别的合同条款。
换句话说,补充的合同解释所探求的,不是当事人的真意(事实上的意思),而是所谓“假设的当事人意思”,即双方当事人在通常交易上合理的意欲或接受的合同条款。
假设的当事人意思,属于一种规范的判断标准,以
当事人在合同上所作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为出发点,依诚实信用原则并斟酌交易惯例加以认定,以实现公平、效率为归宿。
其实际操作,是由法官或仲裁员依据上述理念及方法,针对个案案情,补充欠缺的条款。
应当指出,公平的判断因人而异,使得法官或仲裁员在个案中的公平判断未必与双方当事人的公平判断相一致。
按照法官或仲裁员的公平观补充的条款与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公平观补充的条款相比很可能不具有更大效益,因为当事人一般是经济人,趋利避害、精于计算、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他们的目标。
如果他们双方又按照公平理念进行交易,就是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二项价值。
而法官或仲裁员是法律人,未必是经济人,于是便可能出现依其公平观补充的条款不能带来最佳经济效果。
这是在以补充的合同解释填补欠缺的条款时应认真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