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第4课时练习课圆的周长教案新人教版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2圆的周长4》人教版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2圆的周长4》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5.2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圆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学具:为学生准备圆形卡片、尺子等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体的周长。
进而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圆的周长。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圆的模型和课件,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测量圆形卡片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的周长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周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1.教材:《圆的周长》课文及相关练习题。
2.教具:圆形的卡片、尺子、课件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环境。
4.学生准备:学生做好预习,准备相关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由此引出圆的周长。
2.出示圆形卡片,询问学生对圆有什么认识,导入新知识点。
第二节:学习1.通过课件展示圆的定义,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是什么,如何计算。
2.讲解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和步骤,解释每一步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训练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相互帮助。
2.收集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第四节:拓展1.设计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圆的周长相关的应用场景,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五、总结反思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及时解答,巩固学生的理解。
3.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在家里观察身边的圆形物体,尝试计算其周长。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
2.结合学生作业情况,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以上为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四课时《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四课时《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2)》是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圆的周长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圆的周长知识,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于复杂图形的周长计算不够熟练,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记忆不够牢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的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2.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实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的周长公式,通过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素材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车轮的周长,引出圆的周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并记忆圆的周长公式。
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圆的周长的练习题,巩固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合作交流解决一些关于圆的周长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科学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周长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圆的周长》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质疑、总结。
基础训练
3ˊ
教材64页做一做1题、2题。
独立完成,集体
交流汇报。
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延展提升
2ˊ
教材65页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校正。
通过延展习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
书
设
计
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
π=3.1415926„„
π≈3.14
2、师生共同总结: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汇报本组的测量方法。
预设:
(1)绕绳法:用卷尺或绳子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拉直进行测量。
(2)滚动法: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进行测量。
小结:以上的几种方法都是要“化曲为直”。
设疑激趣:师甩动手中系线的小球转成圆,让学生测量此圆的周长,学生无法测量。教师引入这就需要探讨一种求圆的周长的科学方法。
出示问题:
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指名读问题,其他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一步了解探究的方向。
自主探究
10ˊ
1、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
2、让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桌上的工具,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小组内讨论、合作测量)。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拿出准备的圆形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利用计算器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教材63页的表格中。
5ˊ
课件出示教材64页例1。
1、指名朗读体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2、求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要先求什么?应用哪个公式进行解答。
读题,分析题意。
独立完成并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4课时圆的周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4课时圆的周长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4课时圆的周长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圆的周长。
具体内容包括:圆的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并能够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周长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的模型、直尺、圆规。
学具:练习本、圆的模型、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轮胎、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
2. 圆的周长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圆的模型,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即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界的长度。
4. 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圆的模型和圆规,演示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
5.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即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数,倍数为圆周率。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圆的周长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定义: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界的长度。
计算方法: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数,倍数为圆周率。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10cm答案:圆的周长=10cm×π≈31.4cm2. 题目:计算下面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15cm答案:圆的周长=15cm×π≈47.1cm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圆的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与直径的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在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总结和运用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推导和运用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李洁圆周率的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4人一组,数据统计单、长尺子、绳子、皮尺、圆纸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圆的周长,目的突出圆是曲线。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周长。
(板)知道圆的周长是什么吗?(是圆一周的长度)同意吗来,伸出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圆的周长从这里开始,绕圆一周,再回到这儿。
围成圆这一周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手指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我们知道了老师这里有一个圆,我想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怎么办?二、如何得到圆的周长,1、探究量的方法,目的不断体会化曲为直量,(板书:量)量?办法不错,老师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来,我这儿有直尺,谁来帮我量量?怎么不帮我呀?哦,圆的周长是条曲线,用直尺量不方便,那你有其它好办法吗?A、用线量线?你怎么想到了线?(线也可以弯曲)我这儿现在就有线,来,过来量一量。
需要人帮你吗?跟同学们说说,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看来我们真能用线和直尺测量出圆的周长,真了不起。
还有什么好方法?B、可以用软尺量。
你怎么想到了软尺?生:软尺既可以弯曲围成圆的形状,而且一拉直就可以读出长度。
老师突然想到了:软尺=线+?(直尺)刚才那位同学再来量一下,还可以找个好朋友来帮忙。
师:和刚才那种量法比,你觉得软尺怎么样?(快,)你觉得它为什么快?(它上面直接有刻度)C、刚才几位同学都是把软尺和线变成圆的样子,完成了测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圆的周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第4 课时练习课(圆的周长)教材第65~66 页的内容。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课件。
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πd3.14×2=6.28(cm)C=2πr2×3.14×4 =8×3.14=25.12(cm)1.教材第65 页“练习十四”第3 题。
已知:C=3.77m。
求:d。
解:设直径是x m。
3.14x=3.77x= 3.77÷3.14x≈ 1.23.77÷3.14 ≈1.2(m)2.解决问题。
用一根1.2 m 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1.2 m,R=C÷(2π)。
求:r。
解:设半径为x m。
3.14×2x=1.26.28x= 1.2x=0.191x≈0.191.2÷2÷3.14 =0.191≈0.19(m)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 cm,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1)3.14×8(2)3.14×8×2(3)3.14×8÷2+83.教材第66 页“练习十四”第10 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还有什么疑问?周长公式的运用和根据周长公式逆推出求直径、半径的公式及其运用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
因此,本节练习课,应立足于实际,借助实际问题及事物帮助学生练习周长公式的运用,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有所用。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启发,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合情推理水平向逻辑推理水平过渡。
本节课的讲授,教师会觉得学生对习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最基础的计算却成了问题,存在着计算慢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以后应加强学生在计算方面的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人教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形图片、硬币、绳子、直尺、答题卡、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圆的认识:对于圆,你都知道些什么?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图形周长。
提问:什么周长?(围成一个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二、创设情境1、出示主题图:圆桌和菜板都有些开裂,需要在他们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三、自主探究1、汇报探究结果:方法一:滚动法方法二:绕绳法2、实际上我们是在求圆桌面的……(周长)3、什么叫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这样我们就解决了需要多少铁皮的问题,但是……三、合作探究1、要是有一个很大的圆怎么测量周长呢?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
提示:哪个圆的周长比较长?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直径和半径)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实验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小组内找一些圆形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下表中。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4、汇报结果。
总结: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四、介绍数学史1、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 (读p ài)”表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 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2、介绍π及其写法、读法。
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圆的定义,了解圆的性质;2. 能够求圆的周长;3. 能够解决圆的周长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圆的定义和性质;2. 求圆的周长的方法;3. 圆的周长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2. 结合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求圆的周长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圆形图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哪些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圆的定义及性质,并解释为什么圆是无限界限。
2. 圆的周长(25分钟)教师告诉学生,此时我们要学习的是圆的周长。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物体,并提问:“如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引导学生想出用绕圆一周的线材来测量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测算。
继而引导学生回忆π的意义和近似值,并给出π≈3.14的定义。
接着,教师以ppt呈现计算圆的周长的步骤和相关公式,并请学生跟随学习,熟练掌握求圆的周长的方法。
3. 练习与实践(30分钟)针对圆的周长的实际问题,教师设计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师提供一些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结合所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最终答案。
案例一:一个气球的半径为15厘米,请问绕一圈至少需要多少长度的丝线?案例二:某个轮胎的直径是60厘米,请问需要多长的轮胎周长?4. 总结评价(10分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圆的定义和性质,了解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圆的周长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小测验,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板书设计圆的定义与性质:1、圆是平面内所有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圆是无限界限的封闭曲线。
3、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多用实物来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
2.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3. 如何设置教学任务和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能力方面:在民主、和谐环境下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意识。
情感方面:1、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体会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建立圆周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开放课堂,谈话导入:我们小区有一个圆形花坛,真是郁郁葱葱的,再点缀着些许五颜六色的花朵真是清新宜人!一次周末,我骑车围着花坛绕了一圈后,儿子问我说:“妈妈,花坛这一周有多长啊?”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想办法,测量一下绕花坛一周有多长吗?(学生自由说各种测量方法)教师由学生的发言引出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那么,圆的周长又怎样来求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撷取数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以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为由展开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二、亲历过程,探索新知:(一)认识周长:1、拿起这些物品互相指一指、摸一摸圆的周长,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2、议一议:现在谁能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感官,让学生从直观感知到理性理解,在观察中认识,在体验中深化,在描述中提炼。
大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我求知、悟知。
】(二)测算周长:1、通过前面的体验,我们对圆的周长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那如何来测量圆的周长呢?小组合作研究。
2、小组研究测量,教师参与各组研究。
3、小组汇报测量方法。
(实物投影,边演示边描述方法。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在相互交流启发中,使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都被调动起来,这样才有精彩的发言。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为第五章《圆的认识》中的第2节“圆的周长”。
具体内容包括圆周率的概念、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能力,提高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周率的概念、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周长如何计算?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讲解圆周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观察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即圆周率。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 = πd。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圆周率的概念2.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 = πd3.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圆的周长:半径为2cm、3cm、4cm的圆。
(2)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求它的周长。
2. 答案:(1)半径为2cm的圆的周长为4πcm,半径为3cm的圆的周长为6πcm,半径为4cm的圆的周长为8πcm。
(2)直径为10cm的圆的周长为10π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一、引课(课件出示特克斯八卦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对,这就是我们伊犁美丽的特克斯县的八卦城。
它因八卦布局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年夏天,老师有辛来到了这里,照片上的就是八卦城中心广场的太极坛,老师绕太极坛的第一外环走了一圈,要想知道老师走这一圈是多少米?你们知道是要求什么吗?对,圆的周长,那么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认识周长1、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吗?谁能给大家摸一摸(指名学生摸一摸)师: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确定一个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那你们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看他多勇敢,谁还能说一说3、那你们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呢?(曲线)师:那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4、那谁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绕线发,滚动法)5、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现在请大家自己选择方法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好吗?要求:1)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请一律用厘米做单位。
2)每个小组还有一个小表格,请同学们将测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的第一栏里,只需要完成第一栏就可以,不用写单位。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练习课》教学设计
5.4《圆的周长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练习课65—66页。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通过练习使学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圆的周长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二二、知识点梳理(一)梳理知识点1.什么是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
我们可以利用绳测法、滚动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
2.什么叫圆周率?用字母怎样表示?它是一个什么小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π≈3.14。
3.已知圆的直径或半径求圆的周长用到的公式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用d来表示直径,用r来表示半径,那么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C=πd或C=2πr,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公式来求圆的周长。
4.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直径或半径?通过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我们可以推导出:d=C÷πr=C÷π÷2(二)小结通过刚刚的复习,你一定对圆的周长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们就利用这部分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岛,开启我们的闯关之旅。
三、智慧闯关(一)第一关我们来看几道填空题,请同学们自己读题,思考,计算,一会儿我们来集体订正答案。
开始吧。
1.圆的半径是2厘米,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第五单元_第04课时_圆的周长(二)(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_第04课时_圆的周长(二)(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的第五单元第04课时,继续深入学习圆的周长。
在上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圆周率的概念,并掌握了圆的周长公式。
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圆周率的性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目标:1. 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圆周率进行计算。
2. 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周率的理解与应用。
2. 圆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圆周率的含义及圆的周长公式。
2. 新课导入:介绍圆周率的性质,如无限不循环小数、与圆的大小无关等。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圆周率在计算圆的周长时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呈现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
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形花坛的周长等。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圆周率的含义及性质2.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计算给定圆的周长。
2. 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自行车轮胎的周长等。
3. 探究圆周率与圆的大小、形状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圆周率的性质和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要加强课后作业的检查与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四课时《圆的周长(2)》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四课时《圆的周长(2)》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2)》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深化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等。
2.教学课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具,如圆的模型和绳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形状和特点。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吗?它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讲解圆的周长公式:C =2πr,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π表示圆周率。
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使用绳子和直尺,测量一个给定圆的周长和半径,并记录数据。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4课时_圆的周长(二)》(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4课时_圆的周长(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主要讲解圆的周长。
本课时《圆的周长(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圆的周长公式,但对一些复杂实际问题的解决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实际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讨论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形花坛的周长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公式,即C = 2πr,并解释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
然后,展示一些复杂实际问题,如圆形操场的周长、圆形蛋糕的周长等,让学生尝试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互相学习。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会用到圆的周长?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2圆的周长4-人教版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2圆的周长4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圆的周长。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圆的周长,包括圆周长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圆周长的定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2.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圆的模型、圆周长计算公式板书、相关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2. 讲解:讲解圆周长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圆的模型,理解圆周长的含义。
3. 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教师巡回指导。
5.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讲评: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7. 应用:讲解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布置相关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板书设计:1. 圆周长的定义2.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3.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4. 相关练习题5. 实际问题应用作业设计: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 完成相关练习题,提高计算能力。
3.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探究、练习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圆周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这个公式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圆的周长的综合练习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能根据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半径或直径。
教学重点: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把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一下,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二、练习指导基本练习(口答)⑴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所有的直径(),直径是半径的(),半径是直径的()。
⑵()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⑶什么是半径?什么是圆的直径?⑷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倍,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用字母()表示。
练习指导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d=2米 d=1.5厘米 r=6分米2、求下面各圆的直径C=28.26厘米 C=50.24米3、求下面各圆的半径C=12.56米 C=314厘米以上几题均由学生板演,其余齐练全班讲评,订正三、解决实际问题1、一根绳子长6.28米,在一根圆木上,正好绕了5圈,这根圆木的直径是多少?2、一面钟的分针长14厘米,经过一小时,分钟针尖可划过多少厘米?3、小明的自行车轮胎的直径是0.6米,小明骑一分钟车轮转动了100圈。
①他一分钟可行驶多少米?②他要通过2180米长的大桥,大约需要几分钟?四、课终小结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范文第【2】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p63~65的内容。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2.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⑴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计算圆周率的必要性;通过合作交流计算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⑵通过学生的合作操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精确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⑴猜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⑵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确定探索新知的方向。
⑴观察课前画在黑板上的两幅图。
分别指出正方形、圆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
⑵沟通联系。
找出正方形和圆形联系的地方(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找出正六边形和圆形联系的地方(圆的半径就是正六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就是2个正六边形的边长)。
⑶比较周长的长短。
以直径为基准,正方形的周长相当于直径的4倍,圆形的周长比它小;正六边形的周长相当于直径的3倍,圆形的周长比它长;所以,圆形的周长在直径的3倍与4倍之间。
⑷确定探究方向。
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
⑸准备数据采集。
序号周长(c)cm直径(d)cm周长是直径的几倍三、合作探究新知。
⑴学生操作活动。
小组合作:量出所带圆形物体周长和直径,采集数据,填入上表。
教师观察:各组量周长和直径的情况,量周长有用线围的,用圆片滚的;量直径不成问题,上一节课的知识已经迁移、内化为学生的技能。
教师在分组活动中采集到的数据。
(是后加的,时加的)序号周长(c)cm直径(d)cm周长是直径的几倍⑵合理,得出公式,看教材第99页,感受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保留两位小数是3.14;表中的数据,3.10最接近,操作中的误差最小;根据周长是直径的π倍,得出公式c=π或dc=2πr。
⑶介绍祖冲之。
四、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⑴说出计算周长的算式。
⑵口答练习十八1~2。
⑶作业练习十八3~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模板第【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的重要方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2) 人教版
第4课时圆的周长(2)教学内容:圆的周长(2)(教材第64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十四第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学会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学会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3.复习圆的周长公式,并进一步推导。
(1)你知道π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中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πd C=2πr(3)根据上面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出示题目)(1)阅读与理解。
①已知自行车轮子的半径,根据C=2πr可直接计算出它的周长,也就是自行车轮子转1圈走的路程。
②求小明家离学校1 k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就是求1 km里面有多少个自行车轮子的周长。
(2)分析与解答。
①自行车轮子的周长:C=2πr=2×3.14×33=207.24(cm)≈2(m)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1 km=1000 m1000÷2=500(圈)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 m。
小明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三、巩固提高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6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圆的周长(2)C=πd或C=2πr①自行车轮子的周长:C=2πr=2×3.14×33=207.24(cm)≈2(m)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1 km=1000 m1000÷2=500(圈)【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后安排的练习课。
在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后,推导出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公式,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练习课(圆的周长
)
教材第65~66页的内容。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课件。
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πd
3.14×2
=6.28(cm)C=2πr
2×3.14×4=8×3.14
=25.12(cm)
1.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第3题。
已知:C=3.77m。
求:d。
解:设直径是x m。
3.14x=3.77
x= 3.77÷3.14
x≈ 1.2
3.77÷3.14≈1.2(m)
2.解决问题。
用一根1.2 m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C=1.2 m,R=C÷(2π)。
求:r。
解:设半径为x m。
3.14×2x=1.2
6.28x= 1.2
x= 0.191
x≈ 0.19
1.2÷2÷3.14=0.191
≈0.19(m)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 cm,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1)3.14×8
(2)3.14×8×2
(3)3.14×8÷2+8
3.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0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还有什么疑问?
周长公式的运用和根据周长公式逆推出求直径、半径的公式及其运用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
因此,本节练习课,应立足于实际,借助实际问题及事物帮助学生练习周长公式的运用,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有所用。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启发,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合情推理水平向逻辑推理水平过渡。
本节课的讲授,教师会觉得学生对习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最基础的计算却成了问题,存在着计算慢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以后应加强学生在计算方面的练习。